Sunday 25 June 2006

髮語

星期天,「如常」上班,但為了理髮而提早離開
雖然頭髮有保護頭皮的作用
但是那麼軟的毛髮(葉太那些除外--我可是很欣賞她的語文和辦事能力的)
到底對我們頭部能提供何等程度的保障?
也許對於現代人,頭髮其中一個最主要功用是儀容修飾吧

小時候很害怕理髮,覺得師傅拿著剪刀在自己頭頂上飛舞很嚇人
記得有一次,大概唸小三吧
那個老師傅的剪刀不小心在我的頭皮上戳了一下
我痛得大叫:「你想謀殺我呀?」
所謂「士可殺,不可辱」,那大叔即時下了逐客令

到中五會考前,基本上,都是光顧街邊或小巷裡的理髮攤
我兩個弟弟跟我差不多
我們兄弟有個關於理髮的笑話
弟弟比我娃娃臉,媽給他們錢理髮,卻常常多給了
原來他們去理髮攤,都十幾歲了,師傅還收他們小童或中童的價錢
初中時,他們不斷長高,敢情是 Rain 那種「大人身細路頭」
再當不了「中童」,我就說他們變成「老童」了
因為路邊攤通常不設洗頭髮服務
所以理完頭髮,就要飛奔回家洗頭髮,清理全身的碎頭髮
蠻不方便的

預科時,開始不想拋頭露面,就改到上海式理髮店
上海店有兩樣東西教我永誌難忘:星空奇遇式死光槍風筒和圓形膠刷
前者不用多作介紹,那些三天不退的九一分界都是拜它所賜
至於圓形膠刷,就是師傅給客人洗頭髮的秘密武器
想當年,我還是相當瀟灑,身上無什麼贅肉
橫看豎看都不如現在像隻白皮 X,幹嘛用刷來刷我的(頭)皮?
有一次忍不住告訴那大叔我的頭皮沒發癢,不要用刷行不
他卻說:「刷了就好,年輕人打理乾淨才帥氣嘛!」
真是哭笑不得

唸大專時,開始光顧我家附近的西式理髮廳
水準好像跟路邊攤和上海式理髮廳差不多
西式理髮廳也會給客人洗頭髮
每次光顧時又可指定由那位師傅操刀
忽然之間,覺得自己的檔次提升了很多

我算長情,每家理髮店都至少光顧兩三年才換另一家
換店都是因為師傅侍熟賣熟
例如,開始好管閑事地問這問那
每次跟他「提議」想怎麼剪時,他總堅持自己那一套
以為自己對客人瞭如指掌
既然雙方溝通不好,又擦不出什麼(新)火花
就該是分手的時候了

今天光顧的店,已經去了四年半有多
第一次光顧時那天剛好是我的生日
當天特地請了假參加學士班的畢業禮
下午約了朋友看電影和晚飯
中間有個空檔,反正無聊,頭髮又長,就走進一家蠻高檔的髮型屋
算是送自己的一份生日兼畢業禮物吧
說起來,其實那時候已經打算換髮型師
不過光顧一家新的理髮店,最大的危機是不曉得哪一個師傅可靠
我選那店,是因為它有點名氣,該不會太差吧

原來那裡的師傅是按等級收費的,剪髮要預約的……
絕對是「劉姥姥」進大觀園
挑了個第六級(即收費最便宜)的,但接待處的小妹說那要等一下
如果是第三級的馬上就可以為我服務
天,價錢相差一倍啊
但既然是送自己的禮物,價錢又尚算接受得來
剪得不好下次乾脆吃回頭草就是
於是,很豪氣的跟小妹說就要「三級」的吧

師傅現身前,我竟有點緊張
來了,像個搞笑的藝術家
因為我是自投羅網的生客,對方很客氣的跟我討論怎麼剪比較好
談了足十五分鐘才讓助理給我洗頭髮
果然是名店,好尊重客人呢
洗頭髮服務也不錯,雖然偶然還是把水濺到我臉上
但是較以前光顧的店子要洗得久一點
而且用護髮素時會給客人按摩
好新奇,也蠻舒服,更差點睡著了呢

我的「第一次」是什麼樣的感覺?緊張、生澀,但到最後是滿享受的
我的髮型師對我該是感到又愛又恨
愛,是因為我要求簡單,不耍花樣
恨,是因為我不吹髮,也不用任何定型產品
他偶爾半開玩笑半埋怨的說我浪費了他的心血,限制了他的創作空間
哈,有點意思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我嫌他的收費高呀,所以從來不敢介紹朋友到他那兒剪髮
但他倒算有良心,前年升上了第二級後,一直給我九折優惠
最近兩三年越來越多電視藝人要他做頭
難得的是他的態度始終如一
我至少兩個月才剪一次頭髮,這項消費也不會對我構成太大壓力

事實上,對我而言,近年來剪髮已經成了一件大事
一來工作忙,二來要預約,時間不易遷就
但我覺得上髮型屋是一個另類的減壓活動
我享受有人替自己服務
縱然不是每個 junior 都會用手指頭替你清潔或按摩頭皮
我也不會邊剪髮邊講電話,甚至工作
只會靜靜地坐著等著,看一下對我來說過目即忘的雜誌
如《車王》《Esquire》《Golf》
那些高級消費品我會看一下,但對它們完全提不起興趣,買不起嘛
不過,從中倒可以認清兩個事實
1 這個世界的確貧富懸殊
2 我不是消費主義的信徒,不會透支自己的「信用」去達成物質願望

剪了一頭短髮,整個頭好像輕了幾両
既可妄想自己是《生死時速》的 Keanu Reeves,清爽剛健
明天上班時又可以精神爽利一點
看那些字體小如米粒的稿子時沒那麼容易打瞌睡吧

Thursday 22 June 2006

同事

已經投身社會的人,生命中自然有(過)同事這種人
若閣下曾經跟我共事的話,放心
這一篇不是月旦你(或妳)
而是九年全職工作歲月的一點老生常談式的分享
再加一點借題發揮而已

第一份工是在電視台的,姑且把同事分成上司和一般職員兩種
那時候在清水灣上班,午飯時間不長
除了科技大學幾所飯堂,或偶然到西貢或將軍澳吃午飯外
活動空間不多
如果跟同事的關係不好,辦公室便會變成恐懼鬥室
雖然我和一般職員相處得很好
但跟上司的關係就不那麼愉快

我做過兩個職位,第一個崗位分兩個時期共待了一年半
老實說,第一次做那個崗位時,自己根本未夠資格
他們聘用我,也自覺比「出奇老鼠」更出奇
因為工作表現不好,直屬上司天天都要給我「檢查肺部」幾小時
同一部門但做不同工作的同事大概都很同情我吧
同情弱者,又事不關己,他們待我們不錯也是人之常情
離開電視台五年多,到現在偶然還會跟某些舊同事飯聚
至於同組的同事
坦白說,他們的工作壓力都重
我的出現,在某程度上替部份人減除了心理上的壓力
由於我們簽的合約註明上班時間不是固定的
所以同組的同事大都不是天天上班
可憐我每天要舟車勞頓入西貢「檢查身體」
雖然跟同組的話不算多,但關係還算不錯
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穩
這毛病就是從那個時候纏上我的
工作壓力大,對自己要求又高
反覆努力卻總看不見成果,換來的都是刻薄的批評
就是後來離職了,睡眠狀況也未有改善
九年來,能一覺睡到天明的日子算起來不到一個月
可堪告慰的是,第一份工便已能領教絕頂高手之厲害,無足懼者也
(有些時候,跟高手過招一次便足夠了)

除了直屬上司的逆耳忠言外
(他說的確實是忠言,只是他選了最壞的表達方式罷了)
另一位上司的一句話,這些年來,也彷如夢魘,直讓我視為警惕
那位上司在我離職前帶著同情的口吻說:
「你不是番書館(= 英文學校)出身,很難做好這工作的。」
聽了這番話,我沒有生氣,只感到失落,原來是自己質地不好
也曾為此很認真的擔心自己是否不適合走文字工作這條路
回頭又會否太難?

我想,那位上司的話應該不帶任何歧視成分(但不免有點受辱感覺)
但由此想到,在工作上說的每一句話,特別是對新入職或剛畢業的同事
都應該謹慎一點
有些年輕人確實精神不集中,做事欠耐心
也不會想一下如何完善自己,或努力進修以改進自己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比不上我們,都是低能的或無法提升個人質素
也許部分人需要多一點時間吧
批評之餘,話說得正面一點
不光後輩(後來者)覺得中聽、受用
你說完也覺得自己頭頂冒出光環,心情更舒暢一些
不過,若碰上朽木不可雕且一言九「頂」者
善心的人是不會得到善報的
可惜的是,世道上欺善怕惡者眾
現實情況往往跟上面所想的相反
耐人尋味呢

我剛轉到現在工作的出版社時
第一印象是所有人都很隨和,客氣得有錯有問題都不(想)說出來
當然,日久知人心,但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從小薯仔到現在開始給同事分派工作
一直盡量清心直說,開誠布公
對上的,反抗力度確實沒早年的那麼強大,但仍堅持反抗
對下的,有問題一定盡早指出,免得破壞規矩,使問題變得複雜
但會盡量好言相向
我不是完人,會生同事的氣,也對同事多多意見
只是大家一起工作,一天最清醒的時間都奉獻給他們了
就是不(能)交心,至少凡事也讓大家有個下台階

我不是高層員工,連中層也談不上
但下面還是有幾個同事幫忙工作
對他們,我得盡量保持自己的誠信
做不好的,不能得過且過
做得好的,會盡力替他們爭取些許回報,例如工作上的機會等
面對不合理的事情,也會先一步提出疑問
至於提問角度、語氣、方式,我在持續改善中……

編輯辭書很勞心勞力,論規模,絕對比不上修橋築路、安邦興家
但涉及的辦事和人事溝通問題,殊不簡單
我只求每天大家都做好本份,再去求一點進步就好


今天到此為止,回家喝阿媽靚湯去

Wednesday 21 June 2006

一段良音一粒金--談買唱片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常買 CD
經過這麼多年,漸漸形成了一個固定模式
主要都是逛那十來家唱片店
在我心目中,每家店都有它的定位
或者下次你想買 CD 時,可以參考一下我的經驗

HMV(中環中建大廈、尖沙嘴漢口道亞太中心、銅鑼灣皇室堡)
從前新聲大廈的店去得最多
也看著它從4層半減到搬遷前的3層再到現在的新店只得兩層
貨品種類逐漸減少,減價貨架卻一加再加
今天看報紙,他們的經理卻說要再開分店
讀大專時差不多每星期逛一次
HMV 最吸引的是外語 CD 選擇多
尤其在當時網上購物未算普及的年代,實在非常方便
有時候我在 Disc Jockey 看到一些專題,或樂評人推介了一些唱片
「膽粗粗」的想買些回家聽,去 HMV 就省卻了很多時間
不過它普遍定價(過)高,店內音樂又太吵
說起定價,HMV 絕對奉行「海鮮價」政策
同一張 CD 售價在一段時間內的波幅可以達到四成或以上
像某張 Craig David 的唱片一直定價 155 元,月前減價時只賣 90 多塊
較「冷門」(如歌手未走紅)但可聽性高的唱片也通常賣天價
六年前看明珠台播的 Roswell
覺得當時「等運到」的 Dido 唱的 Here With Me 很棒
於是每次逛 HMV 都找一下 D 字頭
先引進的是台灣版,加了個「蒂朵」的可怕譯名
(「睇」到個「朵」就即場暈倒,且音譯不準,Di 不唸 D 音
同一例者 Walk The Line 男角「祖昆」馮力士也)
這 Dido 的處女作(台版)竟賣 110 元
但求歌心切,買了,幸好那是一張好唱片,音色也過得去
HMV 的貨場佈置確實做得不錯,唱片分門別類,樂手/歌手名字標示清楚
令一些如我般容易把持不住的客人常在店內大出血,甚至大流血
現在逛中環店比較多,有時候加班到七八點,累了
就到中環店逛一下才回家
中環店的走道比較寬敞,英文、爵士、古典音樂 CD 也較齊全
客人好像守秩序一點,供試聽唱片的詢問處也長期有店員提供服務
以前尖沙嘴店的影視部比中環店的強
現在尖沙嘴店面積大縮水,兩者都被銅鑼灣店比下去了
但銅鑼灣店的走道窄,人流旺盛,不好逛,店員態度較另外兩店差一點
不過,HMV 並不是我買唱片的首選
有一點得感謝他們的
就是多年前店員讓我知道了 IMDb(http://us.imdb.com/)這個網站

HK Records(九龍塘又一城、金鐘太古廣場、尖沙嘴海港城)
《獨樂樂》一篇談到唸碩士那兩年近水樓台
整天價往又一城的 HK Records 鑽
那裡的貨品一般較 HMV 便宜 10 至 25%
最近終於狠下心買的 Stacey Kent 一連三輯的精選 Collection
在這裡買,較 HMV 的基本定價省了 60 元,加上我有 VIP 卡
(正價品─白色價錢標籤─九折,特價品─黃色價錢標籤─九五折)
省的更多
因此,現在我最常到 HK Records 買 CD
又一城店的外語唱片種類不遜於 HMV
它的古典/爵士部規模很大,店員都非常熱心
有一兩個非常樂意跟顧客交流,但從不刻意推銷,感覺良好也
讓他們代訂唱片,價錢不會抬高之餘
還教我到有如音樂 IMDb 的 allmusic 網站(www.allmusic.com)找資料
當然,整體來說,CD 都比旺角的店貴

搖擺廊(灣仔英皇中心地庫)
這店有些連鎖店不常進的貨
上星期就在這裡買了一張 Elvis Costello 的雙 CD 精選(42曲)
和搜尋多時的澳洲女歌手 Tina Arena 的精選唱片
此店的 DVD 選擇也多,取價也算公道
我通常三四個月才逛一次,主要是找一下另類唱片
此店熟客頗多,那個常坐在電腦前的男店員(我猜是老闆吧)
一見熟客就如蜜蜂見糖,熱情款待
像我這種沉默是金、永遠自顧自尋寶的生客,從來不獲青睞
有一次他見我在爵士唱片架前若有所思,問我想找什麼
我說 Jimmy Scott 和 Johnny Hartman
他說沒聽過這兩個歌手,但可以幫我查一下電腦
我想,算了吧
這店偶然也會有一些寶
例如我在這裡以比較「相宜」的價錢買了一張日本版《情書》DVD
後來在 IFC 一家標榜賣日本初版 CD、DVD 的店(千両壽司斜對面)
發現同一張 DVD 索價竟是搖擺廊的 10 倍!

Disc Plus(銅鑼灣時代廣場 9/F)
Page One 從地庫搬到 9/F,我找書店時嗅到了唱片的味道
就順便過去看一下
這店定價跟 HK Records 差不多
但從貨種看得出店是走中高檔路線
例如有好幾個貨架是放發燒 CD 的(SACD、XRCD 等)
Eagles 的 Hell Freezes Over (XRCD) 這裡賣 175 元
HMV 則索價 385 大元!
從這些比較,大概您該明白我洗完腳還是會抹一下腳的
店的人流不算旺盛,可能跟地點有關
也可能是因為租金相對便宜一點,定價尚算親民
此店也賣 DVD,主打歌劇、芭蕾舞劇、演唱會等音樂表演節目
價錢平均較連鎖店便宜約 5 至 10%

CD Warehouse(太古城中心、銅鑼灣時代廣場 B2)
頗大眾化的唱片連鎖店
逛太古城中心分店是因為比較近上班的地方
我到這店主要是買中文唱片
間中它的外語唱片或發燒 CD 也作特價發售,但不多
曾見過綾戶智繒的 Best II 賣 190 元,跟信和中心的小店差不多
登時教我扼腕不已!

A&B Sound(九龍灣德福廣場1期)
這店對我而言位置比較偏僻,每次都是特地過去的
選擇算多,價錢也算公道,跟Disc Plus 和搖擺廊差不多
我是聽一個舊同事提起才知道此店的

聲威閣(灣仔集成中心UG)
這店固真威名遠播,很多人都知道集成中心的這家平價唱片店
不過小店總是擠滿人,不買唱片還是別進去為妙
它也有一些發燒 CD,但定價不算特別平
我多數在這兒買廣東唱片

鋪頭仔(旺角信和中心地庫)
信和中心地庫賣新唱片售價最便宜的一家,但擁擠程度比聲威閣更厲害
現在很少到旺角去,光顧機會也不多了

威威(旺角通菜街)
高中時住旺角區的同學告訴我女人街有一家唱片店售價很低
那時候每隔一兩個月就去跑一趟
至今還保留著不少在那裡買的卡帶,如 Top Gun、Ghost 的原聲唱片等
現在一年可能才逛一次女人街
這店到底還在不在我實在不知道

* * * * * * * * * * * * * * * * * *

到日本旅行時,也逛過 Tower Records、HMV 和當地的唱片連鎖店
今年一月再遊北海道時
好些想找的唱片在 Tower Records 等大店找不著
最後竟然在札幌站對面的 Loft 裡的一家土炮店
找到了中島美雪的《寒水魚》和《時代》
事實上,中島阿姨的唱片早兩三年在日本重新發行了一次
要找該不會太難
日本的唱片店又大,貨品又放得非常整齊
只要你寫清楚唱片和歌手名稱
造型五彩繽紛的店員會十分專業、細心而效率奇高地替你搜索
可惜的是,那邊的唱片店和 amazon.co.jp 通常都不接受境外訂/郵購
在札幌的 Tower Records 查到了在涉谷店有其中一張我在找的唱片
但要等七天才能送到北海道,我提出郵購,對方說不行
唉,其實除了那張唱片外,我當時也希望七天後不用回港上班呢

不過,www.amazon.com 和 www.amazon.co.uk 就好得多
從訂貨到取貨,一般不超過兩個星期
我現在平均每個月都到亞馬遜買一次東西
甚至為了一張原聲唱片,在法國亞馬遜亂填一通,幸好最後平安大吉
但要注意,同一件產品,在不同的亞馬遜網站上售價可能有天壤之別
就說三月份買的 Someone To Watch Over Me - The Definitive Jimmy Scott
前天在 HMV 見到賣 265 元
我是在英國亞馬遜買的,連運費不到 9 鎊
美國那邊呢,Amazon 價已達 42 美元,還未算運費
我做論文時買了一些參考書,也是在英國亞馬遜比較便宜
下次您們進熱帶雨林血拚時,記得比較一下

Sunday 18 June 2006

獨樂樂

打算寫兩篇關於音樂的
題目、靈感都是來自一個年多前發現的個人網站
我跟那位先生並不認識,所屬的年齡組別也不同
但出奇地有一些頗「合拍」之處
也許日後會邀請他過來聚一聚
但先此聲明,本人對音樂的知識有限
本文有借樂喻情之意

* * * * * * * * * * * * * * * * * * *

渾沌期 (70 年代末至 83 年)
最先接觸的音樂,除了在幼稚園學的兒歌外
自然是電視劇主題曲了
像《小李飛刀》《上海灘》《倆忘湮水裡》
《家變》《狂潮》等要到後來劇集於下午重播時才聽到
一些在大街小巷播個不停的流行曲
如《每當變幻時》《雨絲‧情愁》也懂一二
當時老爸是有車階級,會買些卡帶在車上播
包括譚詠麟、關正傑、羅文、甄妮、張德蘭、葉麗儀等
平常接觸流行音樂的機會只限於看《歡樂今宵》
但是,倒有一個一直沒變的事實,就是我很喜歡唱歌
不是五音不全,倒也談不上動聽
還記得小學時每逢長假期多到外婆家小住
我 6 點鐘就起來,攀著窗花又唱又跳
敢情搞得雞犬不寧,哈哈哈!

萌芽期(84 年至 88 年)
84年初看了無線搞的勁歌金曲頒獎禮
看見陳百強、梅艷芳、葉德嫻等歌手獻唱
突然覺得自己受到了感召似的,對流行音樂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可是,因為家裡沒唱機,也不聽廣播電台(颳颱風時除外)
鄰居、親戚、朋友中沒有好樂之徒
家教又比較嚴,出去玩的機會不多
加上那幾年家庭狀況起了很大的變化(也間接影響了我很多方面的人生觀)
接觸音樂的機會實在很有限
靠的是在每年一度的學校旅行「央求」同學借我隨身聽
以及盡量收看電視台的音樂節目,如《新地任你點》《新地新地帶》
也是在那時候開始接觸外國音樂,主要是一些流行榜常客
像 Michael Jackson、Madonna、Lionel Richie 等
當然還有 Depeche Mode、Pet Shop Boys、Eurythmics、OMD 等

啟蒙期(89 年至 94 年)
一場火讓我跟教室以外的音樂正式結緣
1989 年,除了那個教中國人(永遠)無法釋懷的晚上外
令我難忘的還有那年暑假結束前一個星期的某個下午
我住的大廈的後樓梯內的雜物燒了起來
火舌波及電錶房,全幢大廈無水無電接近一個星期
劫後的唯一娛樂就是聽收音機
還記得當時電台播得最多的是《夏日戀人》《留住我吧》《夜機》
開課後,水電供應也恢復了,我卻沒把收音機「交還」
從中三開始,電台就成了我的音樂老師,也從那時候開始疏遠電視
當時週一至週五晚上 7 至 10 點鐘,港台和商台主要是播放英文歌的節目
主持都是外語歌曲的狂熱分子,像梁兆輝、黃志淙
其實我不太懂他們播放的歌曲
但一些流行音樂,或是旋律比較易記的都會跟著哼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把部分零用錢省下來買卡帶
像 Madonna、Sinead O'Connor 等
又會買空白卡帶請同學替我錄達明一派、林憶蓮、張學友
每天一下課就跑回家邊做功課邊聽電台節目、聽卡帶
好一段單純又美好的日子
如今呀,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了

初探期(95 年至 97 年)
95 年,唸大專的第一個暑假,這一年的暑期工特別辛苦
除了搞/教暑期班外,又替我現在工作的出版社做兼職
家人不想我申請助學貸款,但又沒能力支付我全部的學費
所以我自己賺錢交上學期的學費,家人則替我交下學期的學費
平常我會有一點零用錢,另外做兩三份補習
暑假結束前收到了支票,交了學費,馬上買了自己第一台 CD 機
是 aiwa 的「微」型組合,除電台、卡帶外,還有 CD 唱盤!
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買 CD
搞笑的是,第一張買入的 CD 是香港版的日劇主題曲罐頭音樂
那時候鳳凰衛視還沒賣給劉長樂,老闆是台灣人
所以衛視中文台播了好多配上國語的日劇(也有看 Channel [V])
我瘋狂地迷上了日劇、J-pop、日星,兒時的「哈日症」十幾年後猛烈復發!
看日劇時連它的配樂師、導演、編劇等名字都銘記於心
特別是配樂一環,日劇在這方面真的做得很用心
最喜歡日向敏文、S.E.N.S.
又到工聯會學了年半日語,貪學費便宜,課程也比較輕鬆
那幾年買了好多日語(版)唱片、單曲
Mr. Children、B’Z、Dreams Come True、中島美雪、桑田佳佑、Spitz,數之不盡
也開始買原聲帶,像《愛情白皮書》《海上絲綢之路》
好些配樂多年來週而復始地給「無記」蹂躪,不知在多少齣劇集中露過聲
有些日劇以(英文)老歌當主題曲
像野島申司的三部曲《高校教師》《人間失格》《未成年》
分別用了森田童子的《ぼくたちの失敗》(我們的失敗)
Simon & Garfunkel 的 A Hazy Shade of Winter
以及 The Carpenters 的 I Need To Be In Love
有人說森田童子是日本耳語式唱法的元祖,這點我不肯定
她那麼薄弱的聲線根本不適合唱歌,卻跟她唱的晦暗題材配合得正好
麥家碧在《有誰共鳴》中介紹了這首歌,真的是讓我共鳴了
另外兩首歌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兩對組合
日本人真是世界Collector,好些要成枯木的人或事物在他們手裡都逢春了
I Need To Be In Love 敢情是我的主題曲呢
說到老歌,尾崎豐的 Oh My Little Girl 也是經典
外國歌手也會參與日劇呀,Celine Dion 跟葉瀨加太郎合作
唱了鈴木保奈美復出之作《戀人》的主題曲 To Love You More
這段時期,我還有一個「良伴」──商業味頗濃的音樂雜誌 Disc Jockey
DJ 每一期都會做一些專題
碟評除了繕稿外,有見識、有良心的
如袁智聰會不忘多書兩筆那個單位的背景和前作
對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延伸閱讀

發展期(98 年至 2001 年)
aiwa 唱機壞了,取代它的是 Pioneer 四合一(電台、卡帶、3CD、MD)唱機
我聽音樂不太講究音質,當然日本版唱片的音色一定比美國版的好
而美國版又較歐洲和亞洲版的勝一籌
把 CD 放進任何唱機去,這都不難分辨出來
這 Pioneer 唱機的 3 CD 唱盤,當時簡直是我的恩物
把唱盤放滿 CD,編好播放程序,就可以錄製自己喜歡的 MD 精選
有時候又會把一些系列性 CD 連續播放,如林憶蓮的都市觸覺系列
或連播 Enya、Enigma、Sercet Garden
通過這些「練習」,開始初步整理了自己的唱片
這幾年其實很忙,白天在電視台上班,當時的崗位工作時間穩定
一般來說,準五時正便可下班,碰上週末要上班,平日可補假
下班回到家裡或放假,就狂做 freelance,經常做到凌晨時分
音樂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也開始買一些古典音樂的唱片聽,像 Verdi
辛勤工作的成果就是存夠錢去唸一個兼讀學位
同時秉持中學時神父的教誨:「避免空閑」就可「抗拒魔鬼來襲」
因為工作關係,多了聽國語歌曲,新的舊的都有
林曉培、張惠妹、潘越雲、許茹芸、張宇、庾澄慶、陳昇、那英等
工餘時最大的消遣,除了音樂外,就是看電影
也是從這段時期開始養成買原聲帶的習慣(之前也有買,但不多)
特喜歡《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Il Postino)、《別問我是誰》(The English Patient)
前者有一班演員、歌手在優美樂章的襯托下朗誦聶魯達 (Neruda) 的詩
後者則跟電影畫面、情節緊緊相扣
說這段時期是發展期,另一個原因是按一些坊間的推介買唱片
一方面開拓了自己的音樂口味,一方面也改變了對音樂的看法
之前覺得譜了詞的才是歌,覺得古典音樂高深,覺得國語歌老套
但細聽之下,發現原來古典音樂有樂意
國語歌壇的歌手唱功好,歌詞又填得紮實
連舊歌翻唱也做得很出色
齊秦有一張叫《世紀情歌之謎》的翻唱專輯
他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果雲知道》不遜於鄧麗君、許茹芸
《一無所有》的全新編曲「潮」得來毫不突兀
數本地翻唱專輯,這麼多年來只有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rites》
看她的《深夜港灣》怎樣 K.O. 甄楚倩,但那已經是 95 年的事了
張國榮的 Salute 也不錯,但編曲和演繹心思卻比不上關淑怡
黃耀明的《下世紀再嬉戲》和《明日之歌》不是不好
但總嫌他的歌聲媚態過重
不過,在音樂製作上,明哥一直是我心中的本地最佳男歌手
預科時,就很喜歡他的《借借你的愛》專輯

收集期(2001年至2004年)
Pioneer 經不起我日復一日的勞役,終於不支倒地
換上的是一台 Onkyo 微型組合(電台、CD、MD),是我送給自己的聖誕禮物
體積較 Pioneer 小,音色不俗
這個時期開始把重點轉到外國音樂,並補購了大量精選專輯和舊專輯
惡補自己喜歡或越聽越有興趣的歌手/樂手的知識
所以這幾年間 CD 的數量遽升
也坦白說,不少唱片只聽過兩三次,例如邊工作/讀書邊聽
從2002年到2004年,我回城大唸碩士
當時上課前後總愛跑又一城那家 HK Records(關於唱片店,下篇再說)
除了位置方便外,它的貨品種類尚算齊全,價格較 HMV 平均低 10 至 25%
雖然還是比旺角貴,但省回的車費和時間也差不多
有時候就算沒什麼想買,光是逛一下,看著五光十色的唱片也是賞心樂事
到了 2004 年,買了 iPod,幾乎徹底改變了我的音樂生態
因錄製 MD 比較花時間(我會很用心地去計算總播放時間,不浪費 MD 容量)
上班、上課已經很忙,沒空為幾首歌而挪出一大摞唱片,計算播放時間
所以每天下班聽的都是那十張八張自製精選 MD
有了 iPod,沒有容量限制,就放心把積存的唱片轉成 MP3
除了音色特別的好或最喜歡的那些唱片外,其他的轉成 MP3 後都好好收藏
嫌 iPod 的耳筒音色不好,就改用 Shure;耳朵累了,又換回 iPod 耳筒
總之每個週末讀書、做功課時就一心二用,同時更新我的 iPod
我沒能力也沒空間購置 Hi-Fi,對唱片音色要求不算高,也不能太高
這階段只求收集喜歡或感興趣的專輯,然後慢慢消化

探討期(2005年-)
唸完碩士後,工作也同時輕鬆過一段時間
加上有了 iPod,聽音樂更方便
所以開始比較深入的聽
例如開始聽不同語言、不同類型的音樂
以前我最討厭 Jazz 和任何含拉美風味的音樂
前者嫌悶,後者太嗆
出奇地,這一兩年竟然變得「開通」
音樂的好壞,在我而言,只有感動和不感動之分
只要旋律優美,歌者演繹得好,聽不懂內容的也是好歌
也是因為有了 iPod,通過編輯不同的歌曲播放清單
開始以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音樂分門別類
也多了一個談情的渠道,可以憑歌寄意,刻錄一張心意 MP3 給對方
更勝千言萬語
與其說「探討」音樂,不如說是看音樂如何跟我的生命融合

快樂的時候,我讓音樂來助興
傷心的時候,我從音樂找慰藉
清醒的時候,我向音樂求智慧
糊塗的時候,我把音樂當解藥

Wednesday 7 June 2006

日誌

我向來是「獨家村」,相熟朋友不多
但能成朋友的都會嫌我囉嗦

利用這個平台,告訴你我的日程:
0540 起床
0630 乘公車上班
0710 到辦公室、早餐、瀏覽公/私電郵、快讀報章(標題)…
0745 開始工作(通常是工作策劃,審理同事完成的工作,記些重點)
0915- 同事陸續回歸;電話、電郵陸續殺到,化妝做頭變身「劉世音」
1215 午飯時間,吃前一晚老媽燒的菜,感受一下家庭溫暖,有時候小睡10分鐘
1330 下半場開始
1645 官方下班時間(我的官方上班時間是0845)
1845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這時候該可下班了

不過最近幾個月通常要待到1930甚至2130才能下班
「家」於我而言,就是食、洗、睡、拉的地方(8小時內完成)
為免晚起趁不上公車而糟蹋了早上寧靜的兩個小時
午夜前一定要睡

以前每一兩個星期總會找朋友吃飯聚會
每個月總要跑一兩次電影院
現在三個月才能看一齣戲(沒好電影也是一個原因)
上一次是兩個星期前
為破解《達文西密碼》再化身《變種特攻》
向老闆訛稱家有急事要放半天假
連當天以真身給我交稿的陸谷孫也不理
好挽救自己瀕臨枯竭的生命
順便燃燒一下假期(雖然還有24.5天)
那是近乎完美的一天
除卻美都的蛋炒飯底焗豬排飯和馳名紅豆冰
讓我沒法多燃燒一毫克的脂肪

在公司的雜事一天比一天多
像這陣子部門招人
寫完招聘廣告,就得看履歷表,挑合適的人來面試
每個談45分鐘到一小時(老闆列了幾個題,又要三語進行)
然後填表、寫評語、改卷子,再給主公開二次面試的名單
中間又要覆電郵、打電話
能好好坐下來看稿子已經五點多了
再拚三個小時
才帶著一個空空的腦袋回家

週末、週日也是工作天
因為工具書多放在辦公室,家裡又沒空調
夏天在家工作特辛苦
索性週六、日再戰Quarry Bay,朝九晚五
追回星期一到五失落了的工作時間

我本身懶惰,不是工作狂
只是怕成品不達標,壞了招牌,又誤人子弟
況且在初進這公司的時候
體會到得不到恰當指導的徬徨苦況
所以對資歷較淺的同事總是比較著緊
無形中也給自己多添一重壓力
但我還是認為,待她們慢慢成長
就是大家的收成期

同事問我什麼時候放假
我說,很幸運的話,能如期在九月底收拾目前的爛攤子
或者可以放幾天假
銀根充裕的話,又可以一人成團
不然要等到2008年
這樣說當然是誇張了
但是確實一個更大的案子在秋天便要全面進行

最後讓您看看我的辦公桌
我可是花了一整天假期才能讓大部分桌子重見天日
書架上的工具書九成是自己的
每天都要翻一下
所以呀,某月某日另有高就
重中之重的任務不是交帶工作
而是租一個小貨倉
或非要新老闆給我一個至少同樣大小的書架不可

網誌

決定用哪種語言寫網誌不無掙扎
中文當然比較得心應手
有些朋友卻只懂看英語
怎麼辦?

工作上天天都寫洋涇濱英語
要磨練英文也該是自家作業
獻醜不如藏拙嘛
但原來寫中文一樣困難
枉我每天搖著筆杆批評人家文字這樣那樣
似乎從今天起得手下留情
但這樣一來,又怕落得不專業

還是用母語吧
神志不清或想班門弄斧時才寫英語

想「開壇」已經很久了
也有一些朋友早已在寫網誌
到現在才湊熱鬧
主要是覺得把自己的生活或主觀想法放在虛擬世界上
好像袒胸露臂於人前
但讓我衝破心理關口的
是源於自己回應別人網誌的經驗

我一個滿有思想、很有自己一套想法的朋友大半年前搞了個部落格
偶而也會上去留言回應
可是後來逐漸發現自己成了「毒藥」
好端端的一個討端每到我留言後就如斷線風箏飄到西天去
才知道原來我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跟那邊的網友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
我說「一點點」
是因為大家都很友善
我不曾受到筆伐
他們只是選擇避席罷了

寫屬於自己的網誌
除了想找個抒發感受的空間外
也順便動動腦筋,寫寫字
工作忙,跟朋友聯繫的機會少
有些更已幾年沒見
也就闡個小天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生活

我不喜歡「部落格」這個名字
音似但義差
才不要搞什麼部落
聽起來那麼封閉、荒僻
我欣賞另類,亦喜歡主流
少搞個人崇拜
再說,我話那麼多
一個空格怎放得下我的厥詞?
還是網誌適合我一點
看來比較正統、規範
當然這葫蘆裡面賣什麼藥
看官定論好了

這網誌未必天天更新
但我會盡量定期現身
而且保證所有出品都是大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