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5 November 2008

恒春半島的過雲雨 ──《海角七號》

賣個滿堂紅的《海角七號》,在香港正式公映前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雖然香港的票房收入不可能比得上台灣本土的驚人數字,但它該能贏得香港觀眾的青睞,當中包括了我。

不敢說對台灣的民情生活很熟悉,但電影中的小鎮風情倒呈現了以前看過的台灣電影、小說所勾勒的鄉土街坊味道。如昨天石琪在《明報》專欄所說,同樣講台灣生活,侯孝賢蔡明亮對不少觀眾而言太怪悶。現世風雨飄搖,讓人感覺真實、親近的人或事物才可以讓人放鬆心情,靜靜檢視自己內心的情感,繼續面對生活。《海角七號》不唱高調,只是生動風趣的平民喜劇,在這個時候上映時間上是巧合的好。

不贅電影內容,這段 5 分鐘的預告片剪輯得挺忠實、完整。


《海》是穿插着台、日戀情的組樂隊喜劇。60 年前沒有開花結果的日台之戀,間接成就了幾十年後的另一段台日戀愛。台灣曾受日本統治,有些老一輩的有日本情意結,而新一代台灣人哈日的也不少,如此社會背景處理不好就鬧麻煩。好在此片沒拿歷史、政治做文章,只注重親切人情。

比較之下,60 年前的日男台女之愛顯得感人,可能是因為幾封情書的字幕譯筆不錯(土話對白用廣東話字幕,很礙眼)。現代那段的台男日女之愛其實基礎甚弱,說服力差一點,我看得不大投入。

《海角七號》成功,一班演員和角色設定是重要因素。

老郵差茂伯(林宗仁)是全片的大笑彈,冷幽默最行。他最有自信,從「麻煩老人」逐漸散發出固執得漂亮的風骨,香港電影就缺少這種寶貝。
馬拉桑(馬念先)是熱血的米酒推銷員。他那一段現在看來特別讓人感動、受鼓舞,和酒店女職員的情緣也清新有趣。
勞馬(民雄)是原住民,本是霹靂小組(類似香港的「飛虎隊」)成員,受傷後在小鎮當交通警。他最癡情,他的背景也勾起了我很多感情。
友子(田中千繪)是個好心又漂亮的落難公關,挺可愛。田中唸國語對白非戰之罪,但講日語當然更自然。她的演出合格有餘。
阿嘉(范逸臣)是在台北失意的搖滾樂手,做郵差不負責任,但愈變愈好,演唱精彩。初出道時的白面「三上」變成寡言憤怒青年,這個角色將連范逸臣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個人魅力都逼出來了。
洪國榮(馬如龍)是阿嘉的繼父,表面聒噪霸道,其實感情豐富。他和街坊鄉親代阿嘉派信,顯出公德心與團結精神,也修補了跟繼子的關係。
明珠(林曉培)是單親媽媽,在海邊酒店工作,身份繫着全片一個大關鍵。林曉培拍《海》時已經發生了撞死人事故,難得她演出用心,甚有水準。她在日本待過幾年,用日語唸對白也應付自如。
水蛙(應蔚民)是摩托車維修技工,暗戀已婚的老闆娘,對什麼都有一份樂天的傻勁。導演沒有打壓他對老闆娘的「不道德」暗戀,更拍得幽默。
大大(楊蕎安)是明珠的女兒,在教會當司琴,古靈精怪而早熟,在海邊安慰勞馬一幕教我非常感動。

主角的感情戲寫得比較單薄,但配角的幾段情緣都簡潔、含蓄、有趣。電影以鄉情、親情、愛情串起角色之間的明爭暗鬥,加上男女老少演員演得自然,片長 136 分鐘卻沒有「捱」的感覺。

然而,整齣影片久沒有太多高潮,人物之間的感情發展像一場又一場的過雲雨,不激烈、不持久,卻在灑過之後默默於地上、牆上留痕。水跡快要消退時,又來一場。情緒慢慢累積,直到最後的演唱會才勾引你藏在自己那「海角七號」裏的一匣子感懷。

日本歌手中孝介客串演出兩個角色:60 年前跟台灣女學生(梁文音)相戀的日本男教師、他本人──日本歌手中孝介。坦白說,他的演技僅是及格,尤其是演教師時,在私奔時臨陣退縮的一幕無法表達離開你是因為愛你的苦衷,卻現出一副窩囊相。當然,也可以說,不敢面對愛情的人就是這一副面貌。不過,竊以為全片最美的一幕,就是中孝介在雨中的車廂裏拍下心事重重的友子的側臉。是有點造作,卻也教人動容,還有那一句「難道你不期望彩虹嗎?」

中孝介的歌聲真的動聽,就買了他的新 CD(附了電影插曲《それぞれに》的特別版)。


影評人舒琪在自己的專欄說,他的學生問導演魏德聖:「你覺得你的電影是商業片還是文藝片?」姑且不稽考問題背後的電影政治意味,《海角七號》在資源相對匱乏(其實新台幣 5000 萬的成本不算少)的情況下,拍成一套沒有名演員掛帥,但各方面(劇本、演員、技術)都控制得宜的「文藝片」,實屬難得。沒有上天入地,沒有生關死劫,沒有史詩般場面,但影片就是能捕住觀眾的呼吸。


喜歡《海角七號》的多覺得電影感動,我這般眼淺的人當然最後也失陷了。在阿嘉和樂隊成員唱出《無樂不作》的時候,積在胸口快兩個小時的情緒湧到喉頭。電影中現場演唱的《無》(可翻看上面的預告片,在 4 分鐘左右)比錄音室版本好得多。

到阿嘉唱出《國境之南》時,想到的盡是那一句「留下來……或是我跟你走」,一直搜索自己走來的路、亮過眼前的人,還未吸進第二口氣眼淚就跑出來了。

《國境之南》
曲:曾志豪 詞:嚴云農 唱:范逸臣

  如果海會說話 如果風愛上砂
  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某個長假
  我會聆聽浪花 讓風吹過頭髮
  任記憶裏的愛情在時間潮汐裏喧嘩
  非得等春天遠了夏天才近了
  我是在回首時終於懂得
  當陽光再次回到那飄着雨的國境之南
  我會試着把那一年的故事再接下去說完
  當陽光再次離開那太晴朗的國境之南
  你會不會把你曾帶走的愛在告別前用微笑全歸還
  海很藍 星光燦爛 我仍空着我的臂彎
  天很寬 在我獨自唱歌的夜晚
  請原諒我的愛訴說得太緩慢

末了,其他樂隊成員都在台上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時刻,一樣激情,只是我不想失態,要自己返回自己的角色裏。戲院的燈一亮,就不可以再埋怨為什麼自己怎麼沒有說出過阿嘉的話。

人去歌盡,面對太平洋恒春半島還是傲然佇立南陲。《海角七號》裏的段段感情繼續如陣陣過雨雲灑在半島之上,看到的是有盡期的紛擾,留存的或者是各自心目中的無涯情懷。

Wednesday 19 November 2008

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

續回顧「病假天」,吃罷壽司去了看電影《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Quantum of Solace)IMDb 介紹。自從上一集《新鐵金剛之智破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 2006) 看了 Daniel Craig 的演出後,就重新對「鐵金剛」電影抱一點期待。不過,此片在香港的中文譯名真的不知所謂。難道 007 電影譯名非要充滿殺氣不可?在片中,007 殺人,手法絕不拖泥帶水,「殺機」非同小可。然而,有點模稜兩可的英語片名不是強調主角辣手無情,而是說主角仍為愛人之死而無法釋懷。中文譯名既無法表達這個意思,在語法上也不大說得通,差勁。

從外型上看,Daniel Craig 不如他大部份前輩那麼討好,剛宣佈由他接捧演 James Bond 時,更惹來不少 Bond 迷聲討。我當時也不大喜歡 Craig,就是到現在還是喜歡 Clive Owen 多一點。但我得承認,看了 Craig 演出兩集 007 電影,他散發出的個性、魅力,着實非常切合角色。也看過 Owen 不少電影,始終他的感性氣質略重,要表現特工冷峻的一面,未必及得上 Craig。而 Craig,在演 007 前,看《Elizabeth》(1998)(看 Cate BlanchettChristopher Eccleston 為主,Eric Cantona 為副)、《Road to Perdition》(2002),他的角色都不算討好,《Munich》(2005) 則因為怕血腥一直沒看。到上一集《Casino Royale》,Craig 的文戲、武打都有好表現。我一直對超現實的 007 有保留,突然變得有血有肉有真情,確實喜出望外。今集在這方面也有落墨,但循角色演變,Bond 已經不那麼「衝動」,殺人不殺人,多了少許分寸。合演的 Judi Dench 戲份不算少,甚至在鏡頭前(扮)落妝,再來幾個捕風捉影、畏首畏尾的表情,一切都為構建她跟邦的關係。除 Judi 以外,其他演員沒太多發揮。

導演 Marc Foster 是另一個吸引我入場的元素。看過他兩部舊作《The Kite Runner》舊文和《Monster's Ball》,完全無法想像他會轉去執導「鐵金剛」電影。特別喜歡賽馬場追捕和托斯卡 (Tosca) 歌劇查案兩場,同一種手法用了兩次,不覺重覆,反而有實時感、壓迫感。這一齣 James Bond 確實節奏太快,影像太急,手法很像 Jason Bourne 系列的電影。導演還好讓主角保留了一點少許紳士氣度,例如在太子港偷來、穿了大半齣戲的那件(休閒)外套挺好看(當然,裏面要有一副健壯身材了)。

未看錶已完場(106 分鐘),感情戲寫得不夠深刻,甚至連結局也顯得有點倉卒。但對於「鐵金剛」電影,本來不必當劇情片看,只要故事能夠自圓其說就好。這一齣呢?不過不失吧。

銀幕上的戲好看,銀幕下也不遑多讓。

我看下午 1:30 那場,坐在影室最高的一行,兩邊隔兩三個座位坐的都是洋漢。左邊那個中年漢趁燈光轉暗,悄悄脫掉鞋子,把穿着襪子的腳擱在前排椅子的扶手上。他似乎怕我發難,脫鞋時動作好慢,還不時瞟過來。右邊的老漢有樣學樣,還慫恿他同行的中年 ABC 男子一起脫。幸好我鼻子還有點塞。左邊那個還有一招,就是常以腳底擦着扶手騷癢。誰說西人禮貌比較好?完場時,左邊那個火速穿上鞋子,趁燈還未全亮就三步併作兩步離開影室,怕我看到他的廬山真貌乎?

這城市奇人真多。然而,到底是我多奇遇?還是我太眼尖了?

Thursday 6 November 2008

三谷幸喜 = 日本 Robert Altman?







週末看了日本著名編劇三谷幸喜第 4 齣導演(兼編劇)作品《黑幫有個荷里活》(ザ・マジックアワー;2008),亦是我第二次進電影院看三谷的作品,上一次已是他的導演處女作《爆肚風雲》(ラヂオの時間;1997)。

1961 年於東京出生的三谷幸喜肄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演劇科。在求學時組織劇團,認識了後來經常合作的演員西村雅彦。1988 年第一次寫電視劇本,至今共創作了 19 齣電視劇(也寫了超過 20 個舞台劇劇本、近 10 個電影劇本),其中包括讓我認識他的日劇《奇跡餐廳》(王様のレストラン;富士電視台,1995)。不過,第一次看的三谷作品,其實是電影。

1990 年代中,我唸大專,今日的鳳凰衛視當年還未賣盤,舊稱「衛電中文台」,由台灣人管理,逢星期一至五每天播放兩至三齣不同的日劇,1995、96 年我在那裏看了近 30 齣日劇。

有時候,「衛視中文台」也播放日本電影,某年聖誕節看了《天国の駅》(港譯《天國車站》;吉永小百合西田敏行主演),還有一齣改編《12 怒漢》(12 Angry Men) 的《12 個日本人》。那是一個寒冷的深宵,從中段開始看,越看越有味道(當年還不知道《12 Angry Men》),演員包括豊川悦司相島一之等,此劇本在 2005 再搬上舞台,由江口洋介石田ゆり子等主演。年輕時看日劇,我連片末字幕也啃得津津有味,那時候就記住了「脚本」的名字──三谷幸喜。

正讓我對三谷幸喜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1995 年的日劇《奇跡餐廳》〔而不是再早一點、曾在 ATV 播放、CHAGE and ASKA 唱主題《Yah Yah Yah》的《活得比你好》(振り返れば奴がいる;富士電視台,1993年)〕。《奇》劇是一齣極富創意的勵志作品,以一家面臨經營危機的法國餐廳為背景,一個傳奇的服務生(松たか子之父松本幸四郎飾)帶動了整家餐廳每一個人的工作熱情。每一集以近乎單元劇的形式進行,開場時有一句提綱挈領的名人雋語。劇中不論大牌、龍套,都有個人表演的機會。演員陣容不弱,女主角是罕見組合:山口智子鈴木京香;(第二)男主角是筒井道隆西村雅彦。其他演員還包括在三谷的作品中經常亮相的梶原善白井晃小野武彦伊藤俊人

此劇的音樂部份也值得一提,負責配樂的服部隆之當年才是新人,其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服部良一(1993 年獲頒日本国民栄誉賞)。劇集既以法國餐廳為背景,配樂用上大量的交響樂,每一個人物都有專屬的節奏、旋律,有時是優雅的法國號、有時是激昂的鼓聲,層次分明。主題曲《Precious Junk》則是平井堅(作曲、作詞、主唱)出道的第一張單曲。

曾託人在台北買了一套《奇》劇的 VCD,到手後沒時間看,轉借別人卻從此下落不明,好可憐……

1997 年,三谷幸喜編劇以外,首次執導,《ラヂオの時間》(港譯《爆肚風雲》)實在是笑破肚皮之作!103 分鐘絕無冷場。故事講一個家庭主婦(鈴木京香)在廣播劇創作比賽中脫穎而出。電台請來一班演員作直播演出,但廣播劇女主角突然發難,要給角色改名字,又乘勢改劇本,其他演員有樣學樣,一發不可收拾,一個甜蜜的愛情劇竟變成上天入地暴力情仇兼而有之,只餘導演(唐沢寿明)能夠力挽狂瀾。這一場播音室風雲有充滿智慧的笑料和辛辣諷刺的對白。搞文字工作或從事創作的人看完,感受更深。也可以說,這一齣電影奠定了三谷此後的喜劇電影多方面的模式,例如漫畫化的人物性格,多線發展危機的情節,還有為「弱勢者」抱不平等。

一別 4 年,2001 年第二度執導:《みんなのいえ》繼續讓唐沢寿明當男主角。這片香港好像沒有上映過,我也找不到這電影的 VCD。

2006 年初,一個人遊北海道,當時彼邦正鋪天蓋地宣傳三谷幸喜第三次自編自導的作品《THE 有頂天ホテル》(意即「狂歡酒店」)。此片在日本大賣座,收入超過 60 億日圓。到 2006 年底,在京都八坂神社附近的電影院,我發現還在放映此片。後來在香港買了這片子的日版 DVD,看完後卻不知道塞到哪裏去,本來想翻看一次才寫。這是一齣群星拱照的電影,記得的就有役所広司、松たか子、佐藤浩市香取慎吾篠原涼子戸田恵子小田切讓、唐沢寿明、伊東四朗、西田敏行。故事形式類似美國電視劇《24》,講述在大除夕倒數前兩小時一所高級酒店內的眾生相。這片子再次說明,在三谷幸喜的劇本裏,配角也是相當有意思的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的故事。看罷此片,不覺聯想起擅搞「群星戲」的已故名導 Robert Altman

不行,得趕快給 DVD 找出來!

三谷幸喜最新一齣自編自導的《ザ・マジックアワー》(港譯《黑幫有個荷里活》),橋段保持巧妙,情節、對白也挺生動。片子拿黑幫開玩笑,又玩片場狂想曲,其實為無名的演員、電影從業員打氣,這一點跟《爆肚風雲》(講創作人的尊嚴)很相似。想不到妻夫木聡演喜劇不錯(但那貼服的復古髮型很難看),百變的深津絵里越來越出色,然而真正精彩的還是佐藤浩市和西田敏行:前者生動惹笑,又有滄桑感;後者霸氣中多情,又有冷幽默。片中那一大班客串明星也夠耀目,單在一場替身戲,就有已故大導市川崑中井貴一天海祐希山本耕史。其他「串星」還有鈴木京香、香取慎吾、唐沢寿明、寺脇康文等。

電影的主要布景是仿歐洲的舊式小街小樓,風味跟《奇跡餐廳》異曲同工。然而,跟我看過的前作相比,這一回三谷的導演手法比較普通,結局拍得太長,破壞了前面一路營造的輕快節奏。把片子從 136 分鐘減到 110 分鐘就差不多。

上面提到 Robert Altman,他的戲看得不多,遺作《在晴朗的一天收檔》(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2006) 買了未看。買了待看的還有《人生交叉點》(Short Cuts, 1993)、《普世歡騰樂滿城》(Nashville, 1975)、《風流軍醫俏護士》(MASH, 1970) 等。看過的《高斯福大宅謀殺案》(Gosford Park, 2001) 和《雲裳風暴》(Prêt-à-Porter, 1994),跟上面這堆名作一樣是群星戲,充分顯示 Altman 駕馭劇本和演員的能力。三谷幸喜的作品似乎走 Altman 的套路。三谷的故事總帶點神經質,喜歡諷刺幽默,亦跟 Altman 類似。不過,三谷的執導手法不夠立體,多線發展劇情的鋪排手法(仍)遠不如 Altman 活潑多變。環顧東亞地區,三谷幸喜的風格暫時也沒有大多同道。

三谷幸喜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故事大多是樂觀言志的。在電影院外壓力已經夠大了,看一些有水準的輕鬆幽默作品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