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7 January 2009

賀歲片與《馬利與我》

前發行商和戲院老闆似乎有種慣例:喜慶節日最好放映娛樂昇平、熱鬧溫馨的影片,片名也要圖個吉利。到了 1980 年代開始,經濟大好,只要認為影片可以賣個滿堂紅,也顧不得內容是否有傷有死,片名是不是吉利了。翻查記錄,有一齣在農曆正月上映,講日軍侵華的紀錄片《慘痛的戰爭》,票房收入近 1000 萬元,完全打破了新春期間要看好意頭影片的慣例。

然而,在我童年,同是 1980 年代,就只記得新藝城、德寶、嘉禾等推出的賀節大片:《最佳拍檔》(1982)、《富貴列車》(1986)、《富貴逼人》(1987)、《八星報喜》(1988)、《家有囍事》(1992) 等,都是演員陣容強勁,大場面的重本製作。

1990 年代是我看本地賀歲片的空白期。這段時期可說是周星馳的天下,幾乎每年春節都有他的影片,像《唐伯虎點秋香》(1993)、《西遊記第 101 回之月光寶盒》(1995)、《97 家有囍事》(1997)、《喜劇之王》(1999) 等。

踏入新世紀,香港觀眾已經不大計較節日是不是要看歡樂的影片了,一些專為節日檔期而拍的大片,即使殺氣騰騰,在節日檔期上映一樣大收旺場,像《霍元甲》(2005)、《門徒》(2007),影片夠苗頭就成。假如片子迎合潮流,有聳人視聽的感官刺激,更好。

溫馨、熱鬧不能滿足新一代觀眾了。

概是我心態開始成熟,偏向回歸傳統價值,今年新春看了有點童真的《崖上的波兒》後,年廿九獨個兒去看了《馬利與我》(Marley & Me)。

不多說故事內容,反正在網上找得到,或者你已經讀了原著小說。只想提出一點:電影簡介和一些媒體報道(可能是照抄電影公司的宣傳稿──上星期某電視頻道重播《夢幻街少女》,就看見《明報》娛樂版記者把維基百科上介紹《夢》片的整段內容照抄了事)說主角夫婦養狗是為了在生兒育女前做個測試,看自己是否有能力、耐性、愛心去照顧孩子。看了電影,那不過是為宣傳而避重就輕的寫法罷了。男主角跟女主角提出要養狗,不全是為了做測試。再說,以養寵物來測試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顧小孩,對中國人未必行得通。

全片長 116 分鐘,沒有太多悶場,愛狗之人一定喜歡。片中的馬利 (Marley) 頑皮又忠心,是魔鬼與天使的混合體。而影片大部份時間,主人對馬利始終愛多於恨。換了是我,也許就無法那麼大方了,縱然馬利真的很可愛(散場後到書店翻了翻原著小說,馬利的真身也確實挺可愛的)。

故事的結局一如所料,不是喜劇收場,我流下了相當份量的眼淚才離場。事實上,同場六七成的觀眾有相同的反應,教我覺得挺欣慰的。

男、女主角 Owen WilsonJennifer Aniston 都有處境劇味道,畢竟後者演了 10 年《老友記》(Friends),她簡直變成了 Rachel Green,在後來接拍的電影總是擺脫不了舊角色的影子,誠然不是好事。然而,快將 40 歲的她,身材和外型還算保養得不錯。Owen Wilson 的鼻子真的很怪。他的電影看過不少,除了《天擊戰線》(Behind Enemy Lines, 2001) 外,其餘片子幾乎都是同一個樣。幸好,《馬》片正合他們兩人的形象、風格。

此片吸引我的是男主角在工作、家庭兩者之間的進退、選擇:本身是記者,卻給派去寫專欄。雖然大獲成功又加薪,卻因為快為人父需要金錢而放棄跟老友赴海外做調查報道、一展抱負的機會。與此同時,妻子放棄工作,留在家中照顧孩子,身心壓力很大。這一段拍得簡單而真實,但礙於是電影的「副線」,沒有大加發揮。角色本身的考量、掙扎,大概我這個年紀的人,不管有沒家室,總會有些共鳴之處的。

看完《馬利與我》,又再認真跟自己說一遍,還是不要養寵物了。

Tuesday 20 January 2009

看宮崎駿

1979 年的《ルパン三世 カリオストロの城》(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到 2008 年的《崖の上のポニョ》(崖上的波兒),宮崎駿共導演了 10 齣長篇動畫,我只看過一半。從 1963 年起,他有份參與的其他動畫片超過 30 齣,我也只看過其中幾齣,例如《おもひでぽろぽろ》(歲月的童話,1990 年)。今天淺談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幾齣宮崎駿作品。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千與千尋 (2001)

香港,《千》於聖誕節檔期上映,當年卻選擇去看《麥兜故事》和《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2002 年香港書展上看到剛推出的《千》DVD 特價發售才買回家看。

其實不十分喜歡這個故事,大人不負責任闖了禍,孩子就義無反顧去「贖罪」。千尋被逼在澡堂裏當女備,從嬌生慣養到堅強能幹。予人深刻印象的,還有充滿象徵意義的無臉人和河神──年紀較小的孩子不容易看懂這兩個角色要傳達的信息。無臉人暗喻的社會陰暗面和從河神身上體現的環境污染問題,在情節處理上還算不落俗套。然而,那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就及不上宮崎駿早年的作品了。

很喜歡木村弓主唱的片尾曲《いつも何度でも》,背後的故事將來在「500 曲」再說。


《魔女の宅急便》魔女宅急便 (1989)

因為一個舊朋友的推介才補看了這齣動畫片(還有《耳をすませば》)。

電影上映時,我唸初中。男校的學生可能特別無聊,連「宅急便」三個字也可以搞不少白痴笑話。記憶中,片子在香港不算賣座,坊間也沒有很大的迴響。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女主角小魔女琪琪經歷過不少挫折,又要獨自處理自己的孤獨、憂慮、鄉愁。看完了,反而對舊朋友的成長背景有更深的體會。然而,一切都來得太晚了。這個觀影經驗給我的教訓是待人接物不要太浪漫,有時候實話實說雖然顯得魯鈍,但未必每個人的表達能力都那麼好。一個時機錯過了,也錯過了其他。

片子的場景看似中、北歐風格。最喜歡琪琪說的一句話:「おちこんだりもしたけれど、私はげんきです。」(雖然有時候會不如意,但我很好。)跟電影中大部份時候的天氣一樣,予人明媚亮麗的感覺。此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都由荒井由実(松任谷由実)主唱,活潑鬆快。


《耳をすませば》夢幻街少女 (1995)

這也是同一位舊朋友向我推介的。

《耳をすませば》由近藤喜文導演,宮崎駿參與製作,改篇自連載漫畫。故事初段跟電影《情書》兩個少年藤井樹的邂逅很相似──愛閱讀的初中女生發現圖書卡上有一個總比她早借閱書本的人。後來她因為一隻胖家貓而與那個比她早借書的男孩相遇。從此展開了一段感情,並相互鼓勵,希望對方能實踐自己的願望。片中在男孩家的一座貓男爵雕塑,既見證着男孩爺爺與他的情人當年的淒美故事,帶給小女生創作小說的靈感,也在後來的《猫の恩返し》(貓之報恩,2002 年)中再次出現,並成為主角。

故事訴說現實與心願兩者之間的權衡、取捨。男孩最後出國追尋理想,給一段荳芽戀愛劃上句號,是個美麗的遺憾,也是我對此片念念不忘的原因。

本名陽子演唱的《カントリーロード》,改編自 John Denver 作曲的名作《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女生與男孩和其他人合奏此曲的一幕,也教人着迷。

(附中文字幕版本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歲月的童話 (1990)

這是一齣 120 分鐘的動畫長片,執導的高畑勳是日本動畫界的殿堂級菁英,是宮崎駿的前輩。高畑勳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法文科,《飄零燕》《再見螢火蟲》都是他的作品。由此可見,《おもひでぽろぽろ》的「劇情片」格局不無原因。

當年我很後悔沒進電影院看,因為香港的粵語配音版女主角妙子由林憶蓮配音(日本版由女歌手今井美樹配音)。

故事說妙子在大城市當 OL(白領麗人),突然對自己生活的方式和意義感到困惑,就請假去鄉村旅行 10 天。在旅途中,小時候的回憶常常在她的腦海浮現。度假時,妙子親近田園景緻,跟接待她的疏遠親戚相處和洽,讓她逐漸體會到自己真正的感受。她跟俊雄的「姊弟戀」寫得很平實、成熟,例如在兩人話別時,俊雄不與妙子握手,含蓄地暗示喜歡妙子。

影片最後一場,妙子有若「鬧鬼」般內心感召,襯以優美的《愛は花‧君はその種子》,大大超越了看慣的動畫片的格局,是很高超的講故事技巧。每一次看,末了,眼眶總是濕濕的──它就象徵任何人心中珍藏着屬於自己的重要回憶。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天空之城 (1986)

宮崎駿編劇、導演,高畑勳監製的《天空の城ラピュタ》,在很多(亞洲)人心目中,該是宮崎駿最著名、最重要的作品。也許,宮崎駿在後來很多作品中,在某程度上都是重複《天》的一些重要概念,像和平、環保、小孩子的純良和勇氣。

故事不多說了。當年唸中一,帶着兩個上小二的弟弟在已經拆卸並重建多時的珠江戲院看這齣電影。電影中的天空之城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任何相吻合的地方,但它構建的氛圍、意象充滿了想像空間。印象最深的一場,是在已經荒廢的天空之城裏,機器人士兵跟鳥兒、花草和諧共處。只是一切和平後來在人類的野心之下毀於一旦。

久石讓寫的電影配樂很精彩,當年很多同學節衣縮食一兩個星期,加上紅包(在香港,《天》是在春節期間上映的),存夠錢就跑去信和中心買一張《飛行石之謎》的日版電影原聲 CD。我可是到投身社會後才擁有這一張專輯。至於錄像,多年前買了 VCD,到去年在神戶看見雙碟版 DVD 八折發售,才理性消費。


宮崎駿於我,是一種成長的回憶。

Monday 19 January 2009

崖の上のポニョ

末繼續加班,又想趕快看此片,還是到了地理位置方便的 MCL 康怡去(等候進場時,在散場人堆中看見網友剛拍拖看完戲,人太多,又不熟,不打招呼了)。本來以為會遇上一大班興奮得又吵又鬧的小孩子,結果卻秩序井然。

《崖の上のポニョ》(崖上的波兒,2008)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ハウルの動く城》(哈爾移動城堡,2004)後,四年來執導的首齣長篇動畫。去年春天在日本旅行時,電影原聲專輯已經推出了。每次逛唱片店都看見它,卻又每次都拿在手中端詳一番便放回原處。那時候,我就知道早晚可能會為這無聊的舉措而感到後悔──當時手裏日圓是以 0.0635 的匯價兌換的。去年七月讀了一個嫁了日本丈夫的台灣小姐的網誌,覺得不要錯過這片子。

論畫功,《崖》是平面單線手繪,配上類似蠟筆的色調,跟近年好萊塢精細的電腦動畫片完全是兩回事。故事的情節和結構比前兩齣宮崎駿自己執導的《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千與千尋,2001)和《哈爾移動城堡》簡單得多。我不是說《崖》小兒科,只是看完感到有點空虛,大概是早認定宮崎駿的作品只適合兩類觀眾:天真的孩子、平常想得太多但依然有點童心的大人。動畫片的對象是孩子,理所當然。平常左思右想的大人,像我,看動畫不止要短暫逃離現實生活,躲進童真的幻想世界,也可能希望通過(相對)簡單的劇情和一些類型化的場面、劇情,推斷導演背後有什麼警世寓意,一方面慶幸自己童心未泯,沒受世俗完全污染,一方面又以為洞悉世情而暗地裏沾沾自喜。這一次我放聰明了一點,沒有帶腦袋進場,看罷也沒有什麼思想負擔。

故事說一個現代日本男童跟人面金魚小姐結下奇緣。「金魚精」一心要回到岸上跟男孩在一起,結果真的變身為身負魔法的小女孩,卻也釀成海嘯大風暴,跟男孩共渡劫難。

影片沒有什麼教人難忘的場面,但小島、海邊小鎮都自然優美。男孩跟媽媽的關係、感情像姊弟、像朋友(兒子直呼媽媽理莎的名字,像老外那樣)。男孩宗介聰明、勇敢,卻也很「老成」(當船長的爸爸耕一「失約」讓理莎生氣,宗介充當和事老)。「金魚精」讓我想起了陳年古裝電視劇《無雙譜》改編自越劇戲寶《追魚》(見石琪影評)鯉魚精(李司棋飾)化身人類愛上了書生,上演真假千金。金魚小姐波兒有點野性,又很熱情,而且愛吃火腿──那場吃方便麵的戲,跟已故伊丹十三的《タンポポ》(蒲公英,1985)一樣,教我食指大動。

我只看過一部份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他執導的我最喜歡《天空の城ラピュタ》(天空之城,1986)和《千與千尋》(同年今敏執導的《千年女優》其實更精彩,但風頭遠比不上《千與千尋》)。《魔女の宅急便》(魔女宅急便,1989)也教人溫暖。稍後談談幾齣宮崎駿執導或有份製作的動畫片。

看報章專欄,作者指有日本的文化評論人認為,在《崖》之前三齣宮崎駿動畫片故事(《もののけ姫》(幽靈公主,1997)、千與千尋、哈爾移動城堡)的主題都是上一代做了一些毫無道理的事情,搞出了一個爛攤子,要後人來承受惡果(或贖罪),沒有童真,故事甚至一套比一套寫得爛,然而卻一套比一套受歡迎(《哈爾移動城堡》甚至拿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獅獎),「似乎宮崎老伯在拍給自己看的成年人童話」云云。我不懂社會學分析,那個文化評論人說的聽來不無道理(具體意見當然要親讀原文後才可細味)。但是,看《崖上的波兒》並不需要這些擔負,也不要為 5 歲孩子的「愛情」而大驚小怪、胡思亂想,放鬆心情欣賞史前魚類在大水淹浸的綠樹成蔭的地球上暢泳,還有角色之間看來可愛真摯的關係,末了跟大夥兒合唱如魔幻般教人忍不住瑯瑯上口的主題曲就好了。

Monday 12 January 2009

愛情左右

有朋友相伴,未必進場看這一齣《愛情左右》,但我早注意到這片子:看過《親密》,重新對林嘉欣感到興趣;1 女配 12 男,陣容有看頭;之前《我愛萬人迷》舊話再提,中國大陸人才濟濟,就想多看內地演員的演出。

片子在形式上可說是 2006 年《愛情來電轉接》(1 男搭配 12 女)的續集。在內地曾經叫《愛情左燈右行》,但不好記,來到香港變成簡單的《愛情左右》。

故事說剛度過 29 歲生日的聶冰(林嘉欣)單身,是知名的情感節目主持人,給孤獨老死的夢魘纏擾。某夜遇上愛神(黃渤),並送她一輛車,每次打左燈往右轉就能碰見一個不同類型的男人,直到聶 30 歲才把車收回。在這一年間,聶從從剛分手的前度男友開始,再遇上 10 個不同的男人,最後重遇大學的同班同學。在跌跌碰碰、尋尋覓覓之後,領略到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愛情。

本寫得零散,12 個男角之中,只得 4 個的背景或戲份有關連,僅靠他們來把劇情串起來,結構自然鬆散。雖然在不少段落都有些挺不錯的笑話(特別是范偉那一段),但大部份純粹搞笑,跟劇情發展或故事題旨沒有關連。也就是說,值得思考的警句不多。

林嘉欣獨擔大旗,表現不算好,因為有一半時間在扮可愛。在餘下的一半,發揮也不多,主要是劇本水準不理想(所以我想再看《親密》,誰有興趣?)。情況就如正在播映的長篇電視劇《珠光寶氣》,李司棋演技細膩,她那個豪門岳母的角色理應大有發揮,但就是劇本沒抓住角色的特質,在對白、情節上用心,李司棋再會演,還不是如現在顯得左支右絀呢。

12 個男角代表了 12 種性格的男人、12 種不同的愛情態度,嘗試逐一簡單說一下(下圖上至下,左至右)

1. 前度醫生男友(林申):立志花 8 年時間把聶冰泡到手,對女人和感情抱着投機心態。
身為專業人士,外型還行,對聶倒是認真和着緊的,但以聶的年紀來遊說她非要把握機會答應自己的求婚不可,就顯出他有多自私。林申把角色的氣質表達得不錯。
2. 交通警(黃曉明):帥得有固定的粉絲團,身手了得,同時也很自戀。
有一個這樣的戀人,飄飄然很快就會變成囧透了。大概黃曉明只拍了一天,完全沒換裝,沒甚發揮。
3. 保險經紀(古巨基):口甜舌滑,用甜言蜜語將聶捧上天,卻似乎另有動機。
這一段寫得不好,聶冰沒有清楚瞭解雙方的誤會就放棄男方。經紀的追求技巧誇張而浪漫,當戲看就好了,現實生活中遇上相同的人,還得小心點。古巨基稍為收斂他招牌的「深情」眼神,但整段以《眼睛不能沒眼淚》的音樂當配樂,甚覺造作。
4. 專治炒股心理病的心理醫生(佟大為):扮受傷接近聶,心裏卻記掛着另一個女人。
「一心幾愛」的人不少,遇上這個心理醫生還好,因為態度明確,毫不含糊。佟大為把鬍子刮乾淨,除掉「賊相」,外型吸引力大減。至於演技,還行。
5. 富有的煤爌老闆(范偉):一心要娶聶當老婆,費九牛二虎之力,花大把鈔票,用盡誇張手段去追求聶,但聶在乎他的年紀。
年輕的、經驗淺的,對年齡、外表還是比較在乎。范偉最多搞笑對白,他也把冷幽默表現得恰到好處,但劇本對他那份一見鍾情的感覺着墨太少,變得面目模糊。
6. 屢敗屢戰發明星夢的神化男子(蘇有朋):連串失敗似乎讓他神經失常了。
這一段不明所以,毫無重點,但蘇有朋演得隨性自然。


7. 外表滿有安全感的健身教練(聶遠):一身肌肉,沉迷鍛煉,卻中看不中用,畏首畏尾。
聶遠的角色代表了女人對男人外表的追求。聶的身材還行,鏡頭下的樣子卻比不上劇照。角色寫得膚淺,僅最後一場點出題旨,讓聶有少許發揮。
8. 精明律師(陸毅):知情識趣,跟聶冰有無比默契,但同時重視工作,EQ 低,把婚姻不美滿的責任歸咎於女人。
讓情人都跟自己一套走,這種人毫不可愛。陸毅真的老了。
9. 固執的窮畫家(黃磊):才情洋溢,也多情,卻只願意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固執的人最難相處,因為不講理。黃磊把內心戲都演出來了,表演深度是眾男角之首。
10. 日本人太郎保阪尚希,以前曾用藝名保阪〔坂〕尚輝,演過《沒有家的女孩》,跟松雪泰子交往過):是個動物保護主義者,極端而心理扭曲。
劇本沒有把「極端而扭曲」的心理寫好,那一場脫衣服戲更流於滑稽。從長相到演出,保阪是一眾男角之中最沒有特色的。
11. 大學中文系的班長兼好朋友(鄧超):一直暗戀聶冰,卻偏要在人前逞強,成為了鬥氣冤家。
片中的「情聖」,年輕時的學生造型比較好看。選來老狼的《同桌的你》屬神來之筆。鄧超本身的演出不過不失。
12. 從小暗戀聶冰的鄰居小弟(張峻寧):比聶小 10 歲,特意從加拿大回來追求聶冰,聶卻因年紀差距而無法接受。
活到一定年紀,開始覺得比自己年輕的對象未定性、「膽正命平」,相愛的話,就會提心吊膽。張峻寧有少許韓星味道,末了準備向林嘉欣求婚一段表現較佳。劇本寫出兩人邂逅的經過,算是本片最完整的一個故事。


《愛情左右》拍得像大陸的偶像劇,末段更像 MV,風格不統一。不過,對白中笑話倒是非常貼近現況,而取景就是把北京最新潮的地標都(不經意地)鑲進畫面去了,讓我不禁想舊地重遊一下。畢竟,之前 5 次都是公幹,沒怎麼看清楚她。


後記
加班後,到 MCL 康怡看下午 4 點多的電影,觀眾不少,但不是太有公德。還是我給慣懷了?

Tuesday 6 January 2009

梅蘭芳

長兩個半小時的《梅蘭芳》,坦白說我毫無期望,主要是因為導演是陳凱歌、男主角是黎明──陳凱歌上一齣作品《無極》(2005) 空洞造作,大搞特效,劇本一塌糊塗,部份角色又陰陽怪氣;黎明向有濃厚的偶像意識,演戲常抱着「扮情聖」的心態,對角色的投入不夠深刻。把我拉進電影院的其實是梅蘭芳

電影其實不是梅蘭芳的真正傳記片,人物有真有假。女演員中掛頭牌的章子怡戲份較陳凱歌的太太、同時兼任製片人的陳紅還少。之前有傳聞說章子怡只得 6 場戲,片酬卻達 200 萬美元,孰真孰假也無關宏旨。章演著名京劇女老生演員孟小冬,跟梅蘭芳發生了婚外戀情,演得不錯。然而,影片沒有提及孟小冬與梅曾經同居。後來兩人分手,抗戰勝利後,孟移居香港(抗戰時,梅蘭芳也曾移居香港,影片亦沒有提及),並跟上海「教父」杜月笙結婚。陳紅演的福芝芳,其實是梅蘭芳第二任妻子,片中對梅首位太太王明華也隻字未提。

男演員中領頭銜的黎明不是沒用心演出,只是他缺乏神采,從臉容到身型都略顯老態,以其高大身材演梅蘭芳更是有點滑稽。所有登台演男旦的戲份,我看黎明都是用替身,不是他親自表演的。

據影片網站,《梅》片分為「鬥戲傳」「棄情記」「秉義志」三部分,只有第一節提及梅蘭芳的藝術造詣和突破,也以這一段最好看,從劇本到演員都表現上乘,把民國初年的京劇藝人刻劃得細膩、別致,比《霸王別姬》更有聲有色。要是電影其餘部份都保持這個水準,《梅蘭芳》不但輕易超越《霸》片,甚至篤定在影史上佔一席位。

飾演青年梅蘭芳的余少群出身漢劇、越劇,眉清目秀,台上旦角富於女性美感,台下男裝溫文俊俏,充滿吸引力。青年梅蘭芳尊為爺爺的前輩老生十三燕王學圻扮演,老練精彩,舉手投足都見大師風範。原來王是 1984 年陳凱歌第一齣電影《黃土地》的男主角,也演過陳第二齣電影《大閱兵》。十三燕身邊的費二爺吳剛)也好戲。論戲份,眾男角中最吃重的其實是孫紅雷。他演學貫中西的邱如白,對梅蘭芳的成就影響很大。邱最初帶點年少輕狂,跟梅蘭芳結拜後,對梅的藝術生命事事擔承、執着,做事計算深刻且手法利落,孫紅雷把這些都演得甚好。

較少人談及的是飾演田中隆一少佐的安藤政信。這位曾主演《壞孩子的天空》《大逃殺》《被偷聽的人》的日本演員,我總是記不住他的臉。這回在片中他以普通話唸出不少對白,剛出場時覺得很面熟,到完場時看字幕才發現是他。安藤的演出只是不過不失,但他的亮相足已勾起了我不少回憶。

黎明吃力而不大討好,是意料之中。也因此《梅蘭芳》的第二、三部份欠缺力度。影片後部主要拍攝梅蘭芳往美國演出成功,再表揚他在日軍侵華時拒絕通敵,蓄鬚明志,可惜高潮欠奉,乏味得讓我打了幾個旽兒。



京劇男扮女裝的梅蘭芳 (1894 – 1961) 是四大名旦之首,亦是國際聲望最高的中國戲曲演藝家。












翻查資料,原來赴美國之前,梅蘭芳曾往日本、蘇聯演出,都很哄動。這一幀跟差利卓別靈 (Charlie Chaplin) 的合照,東、西方表演大師難得聚首,大概是梅在美國巡迴演出時拍下的。








其實,在張國榮死後,早覺得要拍梅蘭芳的電影,香港本地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演繹者。雖然張國榮沒有名正言順地扮演梅蘭芳,但他那讓人驚艷的旦角造型,還有《霸王別姬》的整體藝術水平,至少還是同類演出之中的代表作。

Monday 5 January 2009

女俠‧萬人迷‧有相逢

了三字頭,自然看過甘國亮編導的電視劇。這位邁向花甲的媒體人早年在 TVB 製作了很多高質素又別具一格的電視劇。離開電視台後,做過導演,當過(電視、電影、舞台劇)演員,擔任過傳媒高層,寫過書,甚至(希望)是玩票性質的錄音室歌手。不少人愛稱他作「甘先生」。他大概也受得起維基百科對他的介紹:是香港城中文化潮人,是高級知識分子的品牌──對某些人來說,後一句視乎觀點與角度吧。

甘國亮在 TVB 寫劇本是 1970 至 1980 年代初,是本地電視業發展最蓬勃的時候。社會經濟起飛,市民普遍的教育程度開始上升,電視是當時大眾主要的娛樂,熒光屏中的連續劇、傳播的世界新知,比一般市民的生活層次稍高了一點,讓人追看之餘,又不會遠離大眾。作為新興行業,電視工作發揮機會多,加上社會風氣尚且純樸,肯拚肯做的人還比較多,就培育、鍛煉出不少台前幕後的精英人才。甘先生適逢其會,在那個時候開始了他的「神枱」之路。

他的電視作品,我記得《無雙譜》《逐個捉》《執到寶》《山水有相逢》《神女有心》《輪流轉》,《不是冤家不聚頭》《孖生姊妹》是看重播的。老實說,這批作品當年似懂非懂,根本領略不到箇中情趣、精妙之處。

在甘國亮云云電視劇作之中,不能免俗地最愛《山水有相逢》。看首播時的印象也比《無》《逐》《執》《神》《輪》等深刻,主要是劇中多幕戲中戲感覺新奇。讓黃韻詩唸出尖酸刻薄的對白,更不作他人選。當然,黃在《執到寶》中發揮更多,演出更佳。

我不大喜歡的林奕華在某電台節目中提到,甘國亮寫劇本有「作者論」精神,就算不是每一句對白都由他自己寫,其他人交出的劇本,他還是要逐句審批的。甘的電視劇大都結構完整,人物的性格、對白感情相對統一,甚少虎頭蛇尾或情節欠詳,而且集數較少,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所以說,原定 80 集、風格不同的《輪流轉》拍了 1/4 就遭腰斬,的確可惜。

今天看《山水有相逢》,覺得它和《執到寶》是甘國亮較佳的電視作品。《山》是罕見的女性電視劇,將很多粵語片時代的好玩元素共治一爐。前半段較輕鬆搞笑,但劇情緊湊。後半段轉述兩女角(李司棋、黃韻詩)為一個男人(黃錦燊)爭風呷醋,調子變低沉了,對於兩女心理、感情的描寫則淺白而到位。

喜愛《山》劇,另一個原因是李司棋。她和汪明荃趙雅芝是我童年時的三大偶像(繆騫人黃淑儀鄭裕玲是後來才喜歡的)。趙雅芝漂亮,多演弱女,當年演技一般。汪明荃慣演強者,總帶驕矜、倔強,有點可畏且不可及。多得甘國亮的雪亮眼睛,讓演出細致的李司棋飾演面貌多變的角色。除了《山》劇外,《無雙譜》《神女有心》《逐個捉》《輪流轉》也各有風格。當年看完《無》劇,愛在洗完頭髮後模仿她鯉魚精的造型,逗得外公、外婆哈哈大笑。

離開 TVB,1987 年,甘國亮編劇、導演了電影《神奇兩女俠》,可說是為他當時的女朋友鄭裕玲量身定造的。另一女主角是當時視為有氣質的葉童。鄭演得十分精彩,絕不遜於當年金像獎兩大熱門蕭芳芳(不是冤家不聚頭)和鍾楚紅(秋天的童話),但片子、角色比較偏鋒,敗了,非戰之罪也。至於葉童,不如現在造作,卻合格而已,她演得最好的也許是《表錯七日情》。

關於這齣戲,網友寫了兩篇圖文並茂有聲有畫的文章,不多言了。

片中的「兩女俠」是兩個「香江佳麗」落選者。在那個年代,香港小姐選美仍是全城盛事,舉行的晚上行人零落,至少逾半市民回家收看,星期一必定討論,決賽就在銅鑼灣利舞台舉行(TVB 舉辦的,到 1986 年才移師至演藝學院或其他地方舉行)。

片子又是前半部搞笑,後半部遇上了王敏德,兩女被騙了感情、肉體、金錢,又為男人爭個不停,最後才醒覺。完場時,兩女手牽手、揮着淚在街頭狂奔——吃了虧,恨中有愛,對王送上火吻,繼而再饗以老拳,新時代女性就是這樣吧。出道不久的王敏德,隔着玻璃扛着球棍的那副表情,那天連我媽也定睛再看呢。

此片已經推出 DVD,元旦看《神》比叱吒頒獎禮開心得多,縱然後半部真的是有點「悶」。影片大致想說女性的憧憬、希望、夢想、能量吧。

剛看罷《神》,冷不防以後補身份獲得一張 800 元門券,前晚看了甘國亮編劇、導演的舞台劇《我愛萬人迷》。故事說一代當紅女星曾讓開陳寶珠)從出道、走紅、結婚、息影、移民、再嫁、復出的點點滴滴,通過她跟同行(余安安張國強)、母親(李香琴)、第二任丈夫(石修)的幾段戲,帶出萬女迷女星在感情、家庭、事業的哀樂,並側寫 1960 年代至今香港社會的一些變遷。然而,也許我寫的這一段劇情簡介,比該劇來得更刺激、精彩。

可能是我的心不「清」(《神奇兩女俠》中梁好逑/鄭裕玲的一句對白),也可能是甘國亮細膩幽默的筆觸確不如前,《我》劇中精警對白不多,各場之間聯繫鬆散,演員之間火花不多。上半場還有幾句刻薄話博人一粲,且分場多,節奏快,勉強還行。下半場主要是陳寶珠和石修的對手戲,兩人沒有化學作用,劇本累贅,幾乎打旽,覺得甘氏妙不如昔。

《我》靠的是陳寶珠的明星效應,加上「甘國亮編劇」的吸引力,其他一切都挺平凡(不過,陳寶珠大部份戲服都挺漂亮)。陳寶珠演得很投入,但「威力」自不如李司棋、黃韻詩。有幾處說錯了對白,她馬上自行修正。劇中轉場時有些錄影片段,也許經過剪接,陳是演得不錯的。至於其他演員,幾個有名氣的發揮不多,僅余安安有少許看頭、李香琴那段短得可憐,張國強更如大龍套。

不能說甘國亮晚節不保,讓人很失望就是。看他寫得兜兜轉轉、九曲十三彎的《我問人:人問我》,樂趣還比較大。

前晚的現場觀眾表現很「精彩」,稍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