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7 May 2009

100 電視星 (4):81-85

85 戚美珍

25 歲以下的觀眾提起戚美珍,認識她的大概就知道她是苗僑偉的老婆。要不是她最近復出拍電視劇《富貴門》,年輕一輩未必有機會認真看她演戲。戚美珍在 TVB 藝員訓練班畢業後不久就當女主角,在《飛越十八層》中跟苗僑偉搭配,演技幼嫩。

在 TVB 七八年,拍劇不算多,但後來總算留下一些值得回顧的演出。她扮相也算宜古宜今,時裝、古裝的產量差不多,但民初背景的電視劇較少。最教觀眾留下印象的該是《笑傲江湖》的悲劇人物岳靈珊,跟周潤發董瑋對手戲最多。在另一齣金庸作品《雪山飛狐》客串演魏映雪一角,演技初成。在 TVB 演過的最大製作,就算 60 集長劇《黃金十年》。可惜她的角色不如另外三個女角劉嘉玲曾華倩商天娥的有特色。離開 TVB 前,在《飛躍雲裳》中扮演時裝設計師,演技終於開竅。跟苗僑偉客串演出《絕代雙驕》,她的花月奴也頗搶鏡。

戚美珍後來在 ATV 拍過《野櫻花》《還看今朝》等劇集。她演敏感、有智慧但帶點執着的角色別有一手,但不屬於光芒四射的類型;跟苗僑偉曾在多齣劇集中扮情侶、夫妻。丈夫復出拍劇後,戚美珍也回歸熒光幕。我對她是有一點期望的。

代表作
《飛越十八層》(1982)
《笑傲江湖》(1984)
《雪山飛狐》(1985)
《飛躍雲裳》(1988)
《絕代雙驕》(1988)
《野櫻花》(1989)


84 陳敏兒

敏兒較戚美珍早出道一兩年,星途也有點相似,也是很快就演主角。陳敏兒演時裝劇較多,在 TVB 超過十年,演的劇集不少,也是個主持、司儀人才。跟比她早出道的陳秀珠一樣,曾經主持《體育世界》。

最初看陳敏兒,是《親情》中鄭裕玲的好友。然後在《獵鷹》跟劉德華搭配,在 60 集長劇《荊途》再為鄭裕玲配戲,當第二女主角。算起來,她跟呂良偉的合作較多,包括《荊途》《挑戰》《當代男兒》《太平天國》等。陳敏兒常演有主見、個性鮮明、略帶嚴肅的角色,時裝、古裝亦然。在《中四丁班》演中學教師,跟有點阿飛性格、學識一般的桌球手吳啟華相戀。古裝劇方面,在《薛丁山征西》演樊梨花,在《書劍恩仇錄》演駱冰,在《太平天國》演洪天嬌,都不是容易受擺佈的人物。雖然陳不屬於美艷型,她倒不止一次是一女配二男,像《男兒本色》(林俊賢黎明)和《阿嬌正傳》。離開 TVB 前,曾經改變戲路,參演處境喜劇《愛生事家庭》,跟夏雨溫兆倫搭檔,但迴響不大。總的來說,陳敏兒演戲就是紮紮實實。

她和丈夫廖啟智是藝員訓練班同班同學,據說兩人相識不久廖啟智就問陳敏兒會不會嫁他,陳想一想便答說會嫁。陳敏兒在 1990 年代初淡出熒幕後,只是間中擔任節目主持人和活動司儀,甚少聽說她要復出拍劇。其實從當年的花旦到今天玩票性質亮相幕前,陳敏兒始終比較低調,「新聞價值」不高。

代表作
《獵鷹》(1982)
《天降財神》(1983)
《挑戰》(1985)
《薛丁山征西》(1986)
《書劍恩仇錄》(1987)
《太平天國》(1988)


83 何家勁

我懂事以來,數麗的電視/亞洲電視「自家製造」最成功的小生,似乎只有何家勁一人。入行經過又是老掉牙齒的「陪朋友面試,朋友落第而自己中選」,時為 1982 年。次年藝訓班畢業後簽約 ATV,因為同台有份量的男藝員不肯刮光頭髮和要求加薪,何家勁一出道就擔綱主演《大將軍》,兼唱主題曲。然後一邊拍劇一邊推出了幾張專輯。在「弱台」ATV 有此多線發展,幾乎是破天荒。他在 ATV 待了三四年,要求加薪不遂而轉拍電影和到台灣發展。據說當時他在 ATV 月薪只有 1500 元,比友台的梁朝偉那廉價 6500 元還少一大筆。

何家勁在 ATV 跟關之琳合演了《大將軍》《再見狂牛》,也曾跟任喜寶李賽鳳搭檔,甚至和鄧碧雲在《家姐細佬飛發鋪》中結過戲緣。我家人不看 ATV,但為了看看何,就把握機會轉台偷看一會。1990 年重返 ATV 拍攝改編香港漫畫《中華英雄》的同名劇集,扮演主角華英雄。我沒看劇集,但他的造型比後來鄭伊健在電影版的出色多了。

轉戰台灣,在中華電視公司拍了幾齣受歡迎的劇集,以古裝劇集為主,數代表作當推拍了 200 多集的《包青天》,他演「御貓」展昭,讓他載譽回歸香港,順便推出過一兩張專輯。最初,何家勁不想接拍《包》劇,劇組說服他演 10 集就好,沒想到反應理想,越拍越多。前年內地攝製單位開拍《新包青天》,何家勁再次飾演展昭,跟當年華視版《包》劇演員同台演出。

何家勁說自己當年無心當藝員,不然會投考 TVB 的藝訓班。《包青天》是外購劇不算數,其實他幾年前在 TVB 拍了一齣古裝劇集《游劍江湖》,但該沒有在黃金時間播放過。

代表作
《大將軍》(1982)
《再見狂牛》(1982)
《四大名捕》(1984)
《八千里路雲和月》(1988)
《中華英雄》(1990)
《包青天》(1993)


82 林嘉華

年 52 歲的林嘉華在我出生那年進入少年警察訓練學校,並獲得銀雞獎,再當上全新節目《少年警訊》的主持人,因口齒伶俐,形象正派,獲賞識加入電視圈,最初簽約麗的電視,拍了他當主角、演武打明星的劇集《巨星》。後來背着東家跟 TVB 簽約,氣得麗的下了「永不錄用」令。轉投 TVB 後,馬上開始拍劇。上文提到《體育世界》,林嘉華便是第一代主持人。

在 TVB 第一齣劇集是《發現灣》,我完全不記得此劇,倒是大專時有個女同學喜歡到不能。然後是 TVB 首齣腰斬劇集《輪流傳》。數代表作是 1987 年的《阿嬌正傳》(歌迷也許只記得葉蒨文唱的那首主題曲《為何》),那個總是穿一件黑皮衣的角色叫徐嬌周星馳發掘的那個女童星當年還未出生。不久舉家移民加拿大,在彼邦當電台節目和華裔小姐選美的主持人,聽說頗受歡迎。在 1990 年代不時回流拍劇,之後停產十多年,2007 年才重返香港熒光幕。

林嘉華一向予人正氣的形象,明刀明槍,不會暗箭傷人,儘管後來演過一些反面人物或深藏不露的角色,像《天子屠龍》的鰲拜。他演過要喜劇感的角色,但不算突出,例如《逐個捉》《奸人堅》等。突然想起他,是因為年初看他演電影《游龍戲鳳》,覺得他的演出挺有層次,該有更多發揮空間。

代表作
劇集
《巨星》(1978)
《阿嬌正傳》(1987)
《新紮師兄 1988》(1987)
《奸人堅》(2007)
《少年四大名捕》(2008)
電視節目
《少年警訊》
《醒目仔時間》
《體育世界》


81 張兆輝

兆輝從藝訓班畢業後,跑了幾年龍套,到 1986 年突然給 TVB 器重,連續當了幾套劇集的主角,包括長劇《黃金十年》,還有形象正派的《神勇 CID》。然而,他就是予人正經、安穩的感覺,沒有跟對手或為自己的角色迸出太多火花,可以說,在電視上他沒有公認的代表作,儘管曾經在 TVB 拍戲 20 年,從小生到中生,由正派到歹角到小人物都演過。然而,離開電視台後,以業餘性質在電影演配角,逐漸散發出一點戲味。他在 TVB 最後一齣劇集是 2002 年的《雲海玉弓緣》。

在《黃》《神》兩齣收視不算很理想的戲集後,他在《名門》演個性複雜的段玉廷,企圖殺出血路。之後演過誤入歧途的警探、現代韋小寶(摩登小寶)也沒有很大迴響。張兆輝演的角色也算類型眾多,但以警探、皇帝、貴冑公子較多。在處境喜劇《我愛玫瑰園》夥拍袁詠儀,嘗試演輕鬆角色,效果一般。

不過,既然把他選進來,除了產量多外,倒也有些角色是值得一記的:在《男人勿近》中的口吃牙醫脫成龍滿有趣(可記得此劇主題曲是什麼?);在《武尊少林》的孔堤身世坎坷,前段飽受陶大宇欺凌;在《情濃大地》演癡情少爺,愛人周海媚卻始終情歸羅嘉良;還有演得比較立體的單親爸爸程尚禮(闔府統請)。他也演過楊逍,儘管戲份不多,我也覺得孫興比較優勝,但在 TVB 的三齣《倚天屠龍記》中,張兆輝是最稱職的一個(另外兩個是黃允材黎漢持),帶點神采。

代表作
《神勇CID》(1986)
《黃金十年》(1986)
《男人勿近》(1990)
《我愛玫瑰園》(1991)
《情濃大地》(1995)
《闔府統請》(1997)
《倚天屠龍記》(2000)


  81  張兆輝  林嘉華   何家勁  陳敏兒  戚美珍  85
  86  關禮傑  黃韻詩   藍潔瑛  莊靜而  曾慶瑜  90
  91  馮淬帆  劉嘉玲   郭藹明  江 華  呂有慧  95
  96  謝天華  歐陽珮珊  張智霖  黎 明  黎美嫻  100

Monday 25 May 2009

櫻桃的滋味……

票看這場電影的時候,是滿懷希望,畢竟這齣《櫻桃的滋味》(طعم گيلاس) 在國際間有不錯的聲名。那時候,我也不知道昨天會下起傾盤大雨,不曉得之前一個星期要手起刀落,讓「罪未致死」的同事速速離職,更無法想像自己最在乎的人會同時遇上嚴重的意外……然而,還是冒雨去看了這場電影。

故事說一個男人在德黑蘭開車找一個願意替他辦一件事的人,但到電影結束,觀眾仍不知道為什麼主角要那麼做。男主角先後遇上了五個人:先是一個似乎有金錢問題的建築工人,這一幕讓人以為主角是同性戀者;第二個是撿垃圾為生的,兩人的對話沒頭沒腦;第三個是害羞的庫爾德族年輕士兵,主角終於說出了要雇人辦什麼事,卻把小兵哥嚇得落荒而逃;第四個是從阿富汗伊朗去上神學院的學生,他嘗試說服主角放棄那個主意;最後一個是大學教授,他答應了主角所求,但同時告訴主角自己年輕時也曾經有相同的念頭,就是一顆櫻桃的滋味讓他改變了主意。結果,主角不為所動,還是照計行事。然而,電影沒有說明主角的計劃到底有沒有成功就結束了。

主角要幹的事可以在維基百科按此中找到答案。

電影幾乎沒有配樂,有不少遠距離的長鏡頭,對白不算多,沒有特別的場景和動作設計,95 分鐘的片子,看了一個小時後,開始覺得悶。當然,也許是我一直心緒不寧,幾天以來休息得不好,看電影就欠耐性。

我想,導演 Abbas Kiarostami 是個有心人,在作品談論生死,調子哀而不傷,帶點勸勉和安慰。這種話實在我也需要多聽一點。

Thursday 21 May 2009

100 電視星 (3):86-90

90 曾慶瑜

時候看曾慶瑜,總覺得她散發出一股神秘氣息,大概是因她演的角色多是文靜、柔順、懦怯,或者深沉、充滿掙扎,演苦戀主角或三角戀中的失敗者也頗出色。

曾慶瑜趁在美國留學回港度假的時候,參加了 TVB 主辦 1978 年度第 6 屆的香港小姐競選,得到了季軍(同屆冠軍是第一名擁學士銜的港姐冠軍陳文玉、亞軍是樣貌「驚人」的連惠玲),翌年卸任後跟 TVB 簽約成為藝員,開始拍劇。有人說 1981 年的《刺青》是曾慶瑜的成名作,我記得劇名,卻忘了劇集是講什麼,依稀記得男主角好像是朱江。反而她早一年在《千王之王》中扮演的女千王卓麗我還挺有印象(然而《千》劇我最難忘的是仇大千劉兆銘)的那個「勝手廊」)。後來看《女人三十》,她和馮淬帆合演的單元《情盡》,演第三者,沒有新人的生澀。

曾慶瑜在 TVB 演過的其他角色,也記得《烽花飛花》中的苦情女、《楊門女將》的楊九妹、《星塵》的上位女星方婷。網上資料說她的「名作」是《獵鷹》和《萬水千山總是情》,我卻不記得她演過什麼。在離開 TVB 前兩三年,曾慶瑜演過金庸筆下的瑛姑溫儀,我覺得她把瑛姑的怨氣表達得不錯。

1980 年代中曾慶瑜曾轉投 ATV,後來很快又轉往台灣發展,拍劇、當節目主持、推出歌唱專輯,更奪得金鐘獎,但近年已經淡出幕前演出了。

代表作
《千王之王》(1980)
《烽火飛花》(1981)
《星塵》(1982)
《獵鷹》(1982)
《神鵰俠侶》(1983)


89 莊靜而

出娛樂圈多年的莊靜而拍電影出道,那電影叫《山狗》,是香港新浪潮時期一套講一班非法入境者在郊區姦淫劫殺的電影,片中有大量殘暴的鏡頭。最著名的一幕是演女學生的莊靜而在瀑布溪潭間遭歹徒輪姦,場面和意識非常大膽。有趣的是,莊拍罷本片後加盟麗的電視,即演了兩套當青春女學生/校花的《青春三重奏》和《IQ 成熟時》。我看了後者,莊演的角色諢號叫「花灑」,周旋於蔡楓華鍾保羅兩個男主角之間。之後莊靜而轉投 TVB,因為外型嬌小,多演古裝劇和民初劇,有演柔弱女子,也有演愛撒嬌且刁蠻的千金小姐。那時候覺得莊靜而的嘴巴有點像卡通人物翠兒。

數莊靜而在 TVB 的代表作,首選《香城浪子》。當年從第 1 集開始追看,卻在第 30 集大結局的那天晚上要跟父母去飲宴而錯過了,更詭異的是後來幾番重播,跟大結局始終緣慳一面。在恐怖電視劇《老洞》中,莊扮演甄素心,跟呂良偉劉德華發展出三角戀。甄素心同時是苗疆法師,首度登場殺死女間諜一幕,造型十分可怕。劇集氣氛詭異,後來好像只重播過一次。張國榮演唱的主題曲很少在片頭或劇終時播放。

離開 TVB 前戲份較重的是在《碧血劍》中演溫青青(曾慶瑜所飾溫儀的女兒)。1990 年代初在 ATV 拍過幾齣劇集,已經超過 10 年沒有再拍劇了。

代表作
《IQ 成熟時》(1981)
《香城浪子》(1982)
《老洞》(1983)
《賴布衣妙算玄機》(1983)
《黃金約會》(1984)
《碧血劍》(1985)

88 藍潔瑛

「靚絕五台山」到「四大癲王」,藍潔瑛在娛樂圈的經歷也夠曲折,只是這個專題不打算多談緋聞、私事。

藍潔瑛中學畢業後入讀 TVB 藝員訓練班,畢業後當兒童節目《430 穿梭機》主持人,再轉往戲劇組。初期多演柔情而帶點淘氣的少女,像跟梁朝偉在《家有嬌妻》中兩小無猜,讓觀眾對她留下印象。後來跟黃日華吳啟華合作較多。跟吳演過《六指琴魔》《愛情全盒》《鑽石王老五》等;跟黃的有《超越愛情線》《摘星的女人》《義不容情》等。

事業扶搖直上之際,藍潔瑛在 1987、88 年消失於熒幕,回歸後在《義不容情》中容串死囚梅芬芳一角,演出教人眼前一亮。從此,藍也改變戲路,轉變成倔強、獨立、冷艷、深沉。在《蓋世豪俠》演冷傲美艷的雪雁,結果為段玉樓吳鎮宇)糟蹋,教人同情。到《大時代》中命途多舛的玲姐,又展光芒。可是自《大》以後就開始從高峰殞落。1990 年代轉拍電影為主,只有在周星馳的《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的白骨精一角稱得上成功。

藍潔瑛在她後期的電視演出證明了自己的表演品質,可惜她後來似乎常有精神上的問題,有人指是演出《大時代》的後遺症,我不欲忖測。或者,美麗也是一種詛咒吧。

代表作
《家有嬌妻》(1984)
《超越愛情線》(1984)
《鑽石黃老五》(1986)
《蓋世豪俠》(1989)
《萬家傳說》(1989)
《義不容情》(1989)
《大時代》(1992)


87 黃韻詩

年 30 歲以下的或許不認識或不記得一個產量不高、叫黃韻詩的電視女藝員。她經典的電視演出都在 1980 年代初期。

黃韻詩是 1968 年麗的映聲演員訓練班出身,同期猛人甚多,包括黃淑儀李司棋等。畢業後黃任配音員,後來轉到 TVB 工作時受到賞識才開始演出單元劇。這些我都沒有親眼目睹,因為都在我懂事之前。她曾跳槽到短命的佳藝電視,被 TVB 視為叛將,直至甘國亮找她合作(期間卻沒有跟 TVB 簽下任何合約),拍了經典的《山水有相逢》,飾演「大妹姐」梅劍仙、《執到寶》中的潑辣家嫂等。1980 年代中曾效力 ATV,當節目主持人(如《未來偶像爭霸戰》歌唱比賽)和拍攝個人特輯《是非釘》等。

看過《山水有相逢》和《執到寶》,總覺得黃韻詩那些尖酸刻薄的對白就算出自甘國亮手筆,人物多少有演員本身的影子,儘管事實可能並不如此。僅梅劍仙一角,已經可以讓黃韻詩穿越時空,現在重看還是那麼鮮活有趣。就算對黃本人而言,演戲是未必談得上有趣的謀生手段,「大妹姐」後來也真讓她賺了十多年錢。

基本上,黃韻詩就是黃韻詩。人稱鄧碧雲是「鬼馬旦后」,卻不能硬拉黃當鄧的後繼者。黃的幽默、節奏只此一家,(暫時)後無來者,只能重溫。

十多年前,黃跟丈夫從英國返港出席一個聚會,有記者問道,有好劇本和高片酬,她可考慮復出。她說:「誰有興趣看阿婆演戲?」

代表作
《山水有相逢》(1980)
《輪流傳》(1980)
《執到寶》(1980)


86 關禮傑

TVB 一眾 1980 年代出道的小生裏,關禮傑的際遇有點奇怪。他從藝訓班畢業後就在重頭劇《萬水千山總是情》中擔演一角,此後幾乎每年都在兩三部劇集中擔任主要角色。從 1980 年代中期開始,大部份屬第一男主角,是 1980 年代具代表性的小生之一。然而,他就是從來沒有大紅起來,儘管從來機會不缺。

在他早期的演出中,較有印象的是《新紮師兄》裏成績優異卻沒有從警察訓練學校畢業的「好姐」喬志豪。後來 TVB 在「五虎」走紅之後培訓新人,讓關禮傑主演《大香港》,外界反應一般,但從此關的戲路有點改變,不再局限純良正直的大好青年,演的角色性格開始摻進多面元素,像《黃金十年》貪財的梅志培。可惜他始終沒有大紅的命,再度擔正的《薛剛反唐》沒有在黃金時間播映,幾年後到甘肅取景的《怒劍嘯狂沙》也聲勢一般。這時候,他開始演反派或亦正亦邪的角色,例如《絕代雙驕》的江玉郎和《飲馬江湖》的屠琛,也有帶小人物味道的《我為錢狂》(女主角是劉美君)。到 1990 年代任主角的《龍影俠》和《小李飛刀》又慘敗而回。

1990 年離開 TVB 到大陸、台灣拍劇近十年,之後重返娘家,已成中生,但發展機會還不錯,角色有點發揮空間,其中以《黑夜彩虹》和《珠光寶氣》兩劇較受談論。

代表作
《萬水千山總是情》(1982)
《新紮師兄》(1984)
《大香港》(1985)
《蜀山奇俠》(1990)
《怒劍嘯狂沙》(1991)
《珠光寶氣》(2008)


  86  關禮傑  黃韻詩   藍潔瑛  莊靜而  曾慶瑜  90
  91  馮淬帆  劉嘉玲   郭藹明  江 華  呂有慧  95
  96  謝天華  歐陽珮珊  張智霖  黎 明  黎美嫻  100

Wednesday 20 May 2009

三看積葵.大地

約從 1990 年代初開始,香港的電影院步入了多影室戲院的時代。時至今日,香港其中三家專營多影室戲院的大型連鎖電影院線,說它們佔去了本地電影院生意八成或不為過:專營 UA 院線、IMAX 電影院等的 Cityline 可說是香港多影室戲院的鼻祖,因為第一家大型「迷你」戲院(當年的稱呼)就是共有 6 個影室的 UA 沙田戲院。另一家是 MCL,戲院數目較少,但包括設備水準挺不錯的 The Grand Cinema。最後是我最常光顧的百老匯院線(包含兩所 AMC 戲院)。成為百老匯常客,除了常常使用特定信用卡買票可以打折,對其中幾家電影院的設備和所在地點比較滿意以外,還有它間中會舉辦一些小型電影展,例如這個月就有已故法國名導積葵‧大地 (Jacques Tati) 的影展。

積葵‧大地到底何許人?大地原姓 Tatischeffs(或拼 Tatishchev),屬俄國望族,祖父曾是俄國駐法大使。他身高六呎三吋,體型魁梧,在影片中扮演步態古怪、永遠穿乾濕大衣、手持雨傘的于洛先生 (Monsieur Hulot),細看之下其實身手不錯,原來年輕時他是職業橄欖球選手。後來跑去學默劇,從 1930 年代末起做電影工作。他的電影對白很少,但場面調度細致,有很多精心設計的場面,顏色、道具和動作設置都極花心思。

這次影展放映積葵‧大地全部 6 齣長片,另外一齣他執導的(大地一生共執導 3 齣短片)和兩齣任演員的短片。院方同時印製了挺精美的宣傳冊子在電影院派發。選看了其中三齣長片,是大地比較著名的作品。除了最後一齣長片《馬戲匯演》(Parade;受瑞典電視台委約拍攝的)外,大地親任自己所有影片的主角。而「于洛先生」一角,則是他執導 6 齣長片裏,第 2 至 5 齣的主角,也是我選看那三齣的主角。

《嬉戲時間》(Playtime) 是大地的于洛先生系列最後一齣電影,片長 126 分鐘。為了此片,他傾家蕩產,前後花了九年才拍完。大地是完美主義者,《嬉》搞得他破產是因為他在巴黎市郊搭建了一個以玻璃、鋼枝為主的未來主義城市「大地城」(Tativille) 為主佈景,規模極大,造工精美。

片中于洛先生和一群美國來的女遊客迷走於一個先進城市裏,這也是對本片劇情最恰當的描寫,因為《嬉》片沒有具體故事可言,只是主角在城市裏隨走隨逛的所見所聞,段落之間沒有刻意經營的連繫。然而,散亂的情節其實在諷刺欠缺人性佈置的辦公室、現代社會的繁瑣手續、填鴨式觀光、(美式)消費主義泛濫、冰冷的科技主義等。

可是任場面安排再精彩,看到一半,就覺得不斷重覆,推進節奏逐漸慢下來。因為是看晚上 9:50 的場次,實在無法不於座位上假寐 10 分鐘。據說電影最初拍成時片長 155 分鐘,後來刪至 126 分鐘,就是 1967 年電影公映的版本。到 1979 年,有個 108 分鐘的版本,只在 1980 年代發行錄像帶時用過。我認為,《嬉》給刪到 108 分鐘就差不多。

電影的配樂跟之後兩齣看的大地長片比較起來,算挺多樣化,但是旋律、旋曲,甚至《嬉》片的聲效,大都偏向急促、尖刺,教人感到有點浮躁。也許,這正反映了大地對(當時)高速的現代化步伐的感覺吧。




《我的舅舅》(Mon Oncle) 是大地最成功的長片,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在康城影展和紐約影評人協會拿了獎。

開場時,職演員名單釘在立於吵鬧建築工地中的精美標牌上,有種奇美的對照效果。鏡頭一轉,畫外流出輕巧跳躍的主旋律,畫面變成在舊區小街追逐的幾頭活潑小狗,暗示導演將要把科技崇拜和舊樸生活來一比對。

故事說于洛先生的妹妹一家三口住在摩登、冰冷的平房,妹夫是工廠老闆。小外甥就喜歡跟在住舊城區、不拘一格的于洛先生在一起。電影拍出一些有趣的法式情懷,像法國人愛說話,有時候顯得絮絮不休,或者重視享受生活而較輕於事業經營(可能是導演本身的想法),也有像粵語殘片那些不打不相識的妙趣。片中的舊城區就散發出一陣雋永溫馨的氣息,跟于洛先生妹妹家裏的機關重重,甚至連來串門子的人都裝模作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與《嬉戲時間》相比,《我》的劇情清晰可辨,節奏明快,沒有太多悶場。只是結局沒有「童話」到底,于洛先生也要投向世俗,不能泡在咖啡廳,而要做固定工作,離開舊城,到普羅旺斯去當營業員,儘管妹夫看來終於開竅,重新在心底裏發掘出一點人文情趣。




最後看《車車車》(Trafic),大概是于洛先生跟現實生活最接近的一次演出。

故事說于洛先生是個汽車設計師,點子多多。把成品送到荷蘭參加汽車展途中,發生了種種意外、麻煩。儘管最後錯失了參展的機會,但一趟失魂旅程到最後卻柳暗花明。

《嬉戲時間》拿缺乏個性的建梨和城市生活來開玩笑,《我的舅舅》對科技崇拜使出多番戲謔,《車車車》也許就是針對汽車文明。電影中的汽車總是千瘡百孔,平實的常發生故障、參展的充滿紕漏或者金玉其外。主角趕赴展場時,沿途常見修車廠、廢車場。主角開的貨車又無汽油又拋錨,設計的「蠱惑旅行車」又因交通事故損毀了,結果在鄉間河畔的小型修車廠慢慢修好,主角還順便輕鬆過了幾天,跟度假無異。電影裏,路面交通總是一塌糊塗,充斥意外、爭吵、堵塞,瀰漫一股化不開的悶氣。

然而,跟《嬉戲時間》一樣,到中段顯得有點重覆,悶極閉目養神了 5 分鐘,也好暫時躲開身旁那個邊喝啤酒邊吃花生,並不住傻笑的中年婦人。




幾齣積葵‧大地的電影最精彩的都是他借賦予意徵意味的佈景、道具去構畫的如萬花筒般的場面,例如《嬉戲時間》裏琳瑯滿目的汽車迴旋處、《車車車》以汽車撥水器的節奏和設計去對照司機的性格、身份,還有《車車車》最後的雨中「汽車併布」。

總的來說,大地的電影真的拍得很用心,處處可見他的赤子情懷,但節奏較慢,場面重覆之處實在嫌多,該不會再找他另外三齣長片來看了。

Tuesday 19 May 2009

不過不失的電影 x 5

五月至今,有五齣電影看後沒在這裏談過,碰巧它們都是水準一般。

《反轉豬腩是王子》(ハンサム★スーツ)

動節跟媽兩人在家,她忽然煞有介事地說這齣戲似乎很搞笑,我立刻上網買票,在晚上赴約之前,跟她在最近家的電影院看了。算起來,這是我超過 20 年來再次和老媽一起到戲院看電影。

故事天馬行空,說有一套跟米芝蓮人幾乎一樣的神奇「西服」,穿上後可以完全改變人的身材、外貌。樣貌平庸的男主角穿了馬上變成帥哥。看了十分鐘,已經猜到片子的劇情大綱,也曉得故事寓意是不要以貌取人。

這種題材由日本人來拍,從人物設定到佈景,基本上都很卡通化,既屬意料之中,卻也實在沒有其他哪個地方的導演能把同類題材拍得這麼駕輕就熟。純以娛樂角度看,算滿不錯的。

為了遷就老媽,選了粵語配音版本,軟硬天師表現稱職。後來上網看過本事和一些製作資料,相信配音版劇本沒有太多重新創作的成分。

近兩小時的電影,我有笑,但不算多。事實上,能讓我狂笑的喜劇不多。老媽看得頗開心。這百多塊花得很值。

《青春高校:回到十七歲》(17 Again)

來有網友邀我同看,但計劃臨時有變,然後像蝴蝶效應,不旋踵跟另一個友人去看了。

故事沒有新意,就是《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加《青春高校》(High School Musical) 的混合變奏版。演員甚至全片焦點自然在男主角 Zac Efron 身上。坦白說,就覺得這個年輕萬人迷的樣子很有整形的味道,眉宇嘴角總顯得有點不自然。看過這片子,對他的印象好了,演技還算紮實,只嫌身材單薄了一點,過了青春偶像的年紀,發展或許有點局限。

演男主角成年版的 Matthew Perry 在《老友記》(Friends) 結束後發展一般,在本片已呈老態,演出也沒有突破。倒是 Zac Efron 對 Matthew Perry 一些動作、表情的模仿還不錯。

故事老套,但 100 多分鐘的片子輕鬆、流暢,視作一般娛樂的話,合格有餘。


《變種特攻:狼人外傳》(X-Men Origin: Wolverine)

有看過原著漫畫,但知道原作提及的變種人角色上百個,在之前三集 X-Men 系列的電影中亮過相的數目不算多,也不全是漫畫裏最主要的角色。

狼人 (Wolverine) 在之前三集中都佔戲甚重,角色寫得比較全面,人性味道較濃,首先給「他」拍一個前傳合理不過。

擔任 Tony Awards 主持人後,澳洲威猛俊男 Hugh Jackman 今年在奧斯卡頒獎禮上可算再放異彩,接着再領銜演出本片,曝光率和人氣度很高,也是吸引我買票進場的原因。

開始時一段描述狼人和哥哥劍齒虎 (Sabretooth) 經歷多場歷史上著名戰役的戲分拍得不錯。然而,之前《保衛奇俠》(The Watchmen) 那段配上 Bob Dylan 歌曲的片頭卻珠玉在前。劍齒虎在第一集 X-Men 電影中亮過相,但好像沒怎麼交代他和狼人的關係,那一次造型和性格更像畜生。這次由帶少許邪氣的 Liev Schreiber 扮演,有型、性格複雜得多。

本片也算緊湊,但特效場面沒有太多驚人的創新之處。有份亮相的變種人角色主要是男人。在南韓很紅的混血模特兒兼演員 Daniel Henney 戲分不輕,演技還行。

據說下一個有可能拍外傳的變種人角色是擅用武士刀、後來給改造的 Weapon XI,卻不是在原著中佔戲頗重的「啤牌男」(Gambit),難道是因為今集讓 Ryan Reynolds 演了 Weapon XI 的前身、戲分不多的 Wade Wilson 之故?

《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

本片以前,並不覺得《達文西密碼》(Da Vinci Code) 好看。《天使與魔鬼》唯一的優點是節奏明快,內容沒有《達》龐雜,但把原著小說內容簡化、濃縮之餘,卻也將一些重要角色和趣味刪掉。我認為,可以把《天使與魔鬼》的電影和小說看作兩回事,沒讀小說便看電影可以,先看電影再讀小說更好,因為讀者將覺得小說更精彩。

故事說科學家製造了一種「反物質」,將對宗教的創世理論帶來衝擊。然而,反物質的創造人卻希望藉此證明科學和宗教並行而不相悖。只是反物質一製成,就發生命案,背後牽連至一個重大陰謀。小說對科學情節有不少描寫,電影從簡可以理解,但開場那個實驗場未必跟原著所描述的規模相差太遠了吧?放諸《天》這種級數的電影,也嫌寒酸了一點。

來自以色列的女主角 Ayelet Zurer 戲分不太少,卻毫無發揮空間。Tom Hanks 的表現也沒有太大驚喜,這次換了一個較好看的髮型,卻還是跟書中描寫的 Robert Langdon 有點距離。我最喜愛的中生代英國男星 Ewan McGregor 其角色寫得不好:不管有沒看過原著,觀眾進場前多半曉得他身繫劇情重大關鍵,劇本卻沒有具體交代他的動機以及如何策劃行事。演梵蒂岡瑞士侍衛隊主管的 Stellan Skarsgård 看似滿肚密圈,最後卻草草收場。全片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主要角色反而是由丹麥男演員 Nikolaj Lie Kaas 扮演的殺手,對白不多,幾場殺人的戲分的動作設計和演出顯得冷血而手法利落,蠻酷的。

最後 20 分鐘有點拖曳,但男、女主角會見新任教宗那一場倒有點意思。我不排斥宗教,只是因為未曾受到任何感召而沒有接觸宗教的興趣或意圖。男主角獲得教廷感謝,那種理性與感性衝突的不知所措,頗堪玩味。差點成了「梟雄」的主教那句「宗教有缺點是因為人有缺點」,更是近年來我感到非常中聽、受用的一句話。

《霜花店》(쌍화점)

午看完《天使與魔鬼》,晚上看了另一齣同一天開畫的韓國電影《霜花店》。又是一波幾折,同行的不是最初邀約的那個(些)朋友,而是多番邀約的另一位。第三次去 UA 朗豪坊看電影,別說我地區歧視,當晚的觀影經驗甚差,因為在場有不少愛笑、愛講話的中女、少女。

《霜》片長超過 130 分鐘,故事情節豐富,美術、服裝精美考究,但用廠景拍攝不少,加上鏡頭調度未見心思,看到 1/3 就開始有點看韓劇的感覺。

故事不贅了。三個主角,演皇后的宋智孝不算漂亮,但有氣質,她的角色未盡立體深刻非戰之罪,畢竟皇后一角並非片中人物的重中之重。越演下去,她越顯戲味,可惜每近高潮處,皇后就要退場,沒有令人留下太深刻印象的場面。

本片列為三級片,主要是因為幾場性愛場面。男與男只得一場,男與女則有三場,而且拍得開放、直接,彷彿是性愛 36 式的示範表演。得友人提醒,事後補看《色戒》(之前只在飛機上看過剪掉所有床戲的「潔本」),更明白李安那幾場情慾戲的精彩地方。《霜》的床戰無疑十分表面,對劇情和角色的發展起不了任何(深層)推演作用。

兩個男主角,活在夾縫中的趙寅成演不出那種兩面掙扎的痛苦。他跟皇帝和皇后的激情對峙,就是因為趙的木訥和錯誤節奏,把聚積的激情都沖淡了。再說,趙寅成的造型也不算太俊俏。我從《假如愛有天意》開始看趙,發覺他當模特兒或拍廣告比演戲要教人賞心悅目得多。

演皇帝的朱鎮模,第一次看他是《戀愛素描》。那個角色實在討好,對他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激烈的《快樂到死》沒看過。他在本片非常搶鏡,沒有什麼失手的場面,把皇帝的愛慾嗔惡演得恰到好處。影片的高潮幾乎都是由他所引起的。

《霜花店》的結局未至於惹人談論,但在網上看了一些觀後感,也真的人言人殊。在我看來,洪麟(趙寅成)對皇帝一句憤言:「你教曉我什麼是愛慕之情。」,他咽下最後一口氣前那一瞥,以及那個如夢似幻的狩獵場面,已經提供了線索。反而那一句「沒有」,我可沒有按字面意義去解讀。

總括而言,《霜》不一定要往電影院看。

Thursday 14 May 2009

100 電視星 (2):91-95

95 呂有慧

得呂有慧,全因為她演過的那些不好惹的角色。最初是《民間傳奇之畫皮》中引誘書生夏雨的女鬼,然後是《楚留香》中神水宮水母陰姬,更不能不提經典的「赤煉仙子」李莫愁劉德華陳玉蓮版的《神鵰俠侶》)。

她還有幾個不起眼的角色教我留下深刻印象:《鹿鼎記》(梁朝偉、劉德華版)中的太后毛東珠、TVB 為捧新人而拍的 40 集古裝 cult 片《神劍魔刀》中的孖生姊妹祝綺霜祝綺雲、接替《香港 86》推出的處境劇《城市故事》中溫兆倫的「女魔頭」上司林佩芝。印象中,《楚》劇的水母陰姬沒有古龍原著的同性戀劇情。呂有慧有一雙虎牙,演李莫愁咧嘴而笑時貌美而陰森,只此一家(後來雪梨只予人變態的感覺)。《城》中的「林小姐」,就跟後來我在職場中的經歷不謀而合。

呂有慧初出道時常跟伍衛國演情侶,但她嶄露頭角之作,不是 1973 年的處女作《船》,而是為許冠傑《雙星情歌》(收錄於 1974 年《鬼馬雙星》專輯)的 MV 擔任女主角。

最近,她跟 TVB 簽了部頭合約,重返娘家拍劇,跟劉松仁林峰黃宗澤葉童等合演《摘星之旅》,樣貌、身材都保養得很不錯。據說,她其中一道護膚秘方是只用蒸餾水洗臉,都說美麗是有代價的。

代表作
《民間傳奇之畫皮》(1975)
《楚留香》(1979)
《神鵰俠侶》(1983)
《鹿鼎記》(1984)
《決戰玄武門》(1984)
《城市故事》(1987)


94 江 華

陳木華,亞視藝員訓練班出身,1989 年演出電影《但願人長久》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後,開始為人注意,但沒有馬上轉投 TVB。江華在 ATV 的代表作,當數跟樣貌一般的性感女星吳雪雯合演、女作家張小嫻有份編劇的《郎心如鐵》,以及清裝劇《九王奪位》。其中他在《郎》劇中的藍寶石王子式西服造型實在要命。

1996 年跳槽 TVB,首作便教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那不是什麼「美男子」角色,而是《西遊記》中氣定神閒、捨己為群的唐三藏。之後在《苗翠花》中演方德,輕鬆幽默,表現不錯,也揭示了他在 TVB 的命運:演深情賣俏的角色(例如《金玉滿堂》的乾隆)只能當第二男主角,搞笑又帶點誇張的角色(例如《九五至尊》《無業樓民》)多半受觀眾歡迎。

江華長得跟劉德華有點相似,他曾一度經常有意無意間「模仿」後者,但劉天王人氣太盛,任何模仿者注定惹來反效果,江華此舉也沒有維持太久。

江華離開了 TVB,在外地拍劇,臨別之作是跟鄭少秋吳美珩合演的《楚漢驕雄》,那時候真替他演的項羽抹了半把冷汗。

代表作
《郎心如鐵》(1994)
《九王奪位》(1994)
《西遊記》(1996)
《苗翠花》(1996)
《無業樓民》(2000)
《九五至尊》(2003)


93 郭藹明

碩士學生身份從美國回流參加 1991 年度香港小姐競選,越戰越勇,在決賽夜表現優異,榮登花魁,也算眾望所歸。1992 年卸任不久,就在《大時代》中演出龍紀文一角,初顯演技。說起來,歷屆港姐冠軍得主之中,論拍電視劇的表現、成績、走紅速度,郭藹明可算首屈一指。早她一屆的袁詠儀,儘管後來成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連莊」影后,在 TVB 卻沒有任何出色作品。

郭藹明拍《大時代》時跟劉青雲擦出愛火,甩掉了當時已經拍拖一段日子的圈外男朋友,幸好劉、郭兩人後來也算修成正果。郭參演過不少長劇,或許跟她的學歷、氣質有關,早期常演獨立、知性、嚴肅的角色,像《天倫》的林紫珊、《笑看風雲》的黃蕾。直到 1997 年跟張達明合演《狀王宋世傑》,演武功高強但傻氣的「雙刀」白玲瓏,才慢慢拓寬戲路。可惜到她 2004 年回巢拍攝《足秤老婆八両夫》,欲重展故技,卻因為對手不濟、劇本鬆垮而暗淡收場。

雖然郭藹明演技不錯,觀眾緣也過得去,但她在 TVB 的產量不多,也不曾在台慶夜獲分到什麼大獎,大概她只想當一個電視演員吧。

代表作
《大時代》(1992)
《天倫》(1993)
《笑看風雲》(1994)
《狀王宋世傑》(1997)
《天地豪情》(1998)


92 劉嘉玲

蘇州的劉嘉玲,1980 年隨父母來香港,1984 年畢業於 TVB 的藝員訓練班。劉嘉玲入讀藝訓班時,粵語不純正,卻堅持繼續上課,不去參加香港小姐。我認識劉嘉玲初來香港時的一個鄰居,聽說過她跟藝訓班導師的緋聞,都說世界真細小。那個阿姨的大兒子比我小兩三歲,襁褓時常給劉小姐又摟又親。

劉嘉玲那一口不錯的粵語確實是下過一番苦功的。在《鹿鼎記》飾演方怡,大概是她首個為觀眾注意的角色。後來在《新紮師兄》中跟劉青雲是一對,《流氓大亨》跟萬梓良鄭裕玲合演三角戀,《黃金十年》跟戚美珍曾華倩擔演女主角,跟廖偉雄合演《檸檬丈夫》,入圍了現在沒什麼人記得的台灣金龍獎「香港傑出電視女演員」獎 (1988)。

在 TVB 不到 10 年,劉嘉玲約滿後外闖拍電影,最近終於得嚐影后滋味。她在電視圈未算擁有驕人成就,但因為花邊新聞不缺,當年總算是個受注目的電視女星。加上過去十多年來發生在她身上的各種新聞,選 100 顆電視星,還是要算她一份。

代表作
《鹿鼎記》(1984)
《新紮師兄》(1984)
《流氓大亨》(1986)
《黃金十年》(1986)
《檸檬丈夫》(1988)


91 馮淬帆

過花甲的馮淬帆,父親是粵劇演員,年輕時也參與過戲曲演出。拍過一些粵語電影後,1968 年加入 TVB,跟黃淑儀主演了 TVB 首齣長篇電視連續劇《夢斷情天》,足以名留香港電視史冊。

馮淬帆是少數身兼節目監製的演員,大概是他在 1970 年代就擔任電影導演。他演的角色多是性格自我、脾氣暴躁的大男人。加上他束鬍子,小時候覺得他是個大惡人。當然,這跟我最早看他飾演《絕代雙驕》(黃元申石修版)中的大反派江別鶴有關。後來馮在兩齣別具一格的電視劇《執到寶》和《逐個捉》中有幽默的演出,才沒有那麼「害怕」他。數我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在《飛越十八層》中頭上有一雙綠色角的魔鬼了。

其貌不揚的馮淬帆,常於電視劇中獲得女主角青睞,像在單元劇《女人三十》中,曾慶瑜有大半集死心塌地當他的小情婦,至今我仍不曉得馮淬帆魅力何在?

1980 年代中他淡出電視圈,主要拍電影,後來主要在台灣生活,近年偶然拍攝台劇,也曾替 ATV 拍過兩三齣劇集,例如《祖先開眼》。

代表作
《夢斷情天》(1968)
《隋唐風雲》(1976)
《絕代雙驕》(1979)
《執到寶》(1980)
《逐個捉》(1981)
《飛越十八層》(1982)



  91  馮淬帆  劉嘉玲   郭藹明  江 華  呂有慧  95
  96  謝天華  歐陽珮珊  張智霖  黎 明  黎美嫻  100

Monday 11 May 2009

老電影 3:月宮寶盒

個星期沒電影好看,「五‧一」陪老媽看了《反轉豬腩是王子》,上週末看完 HKIFF 選的片子,上星期一、二連續看了《青春高校:回到 17 歲》(17 Again) 和《變種特攻:狼人外傳》(X-Men Origins: Wolverine)。這個星期不想看熊貓,卻難得星期天能在家獨處,看影碟算了。

本打算看兩張「喜劇之王」劉別謙 (Ernst Lubitsch) 的 DVD,但擔心老片的對白不易消化,便改選兒時在珠江戲院看過的七彩奇幻老片《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說起來,在屬於銀都院線的珠江戲院還看過《飛俠哥頓》(Flash Gordon)、日本動畫《天空之城》,內地(拍攝)電影有李連杰跟前妻黃秋燕合演的成名作《少林小子》、于榮光首齣在香港上映的《海市蜃樓》等)。那時候看《月》片,最記得「銀娃娃」(silver maid) 和偷取「通天眼」(all-seeing eye) 兩幕。以 2009 年的拍攝科技看 1940 年的作品,自然覺得《月》片從故事到技術都老套、落後、粗糙,但畢竟那是近 70 年前的舊片,當年的觀眾準會覺得屬於大製作的《月宮寶盒》精彩。影片跟 1940、50 年代的好萊塢彩色大製作一樣,加入了風光名勝:皇帝和小偷給奸臣拋下海失散後,皇帝竟然流落到大峽谷!

電影只長 106 分鐘,劇情簡單,會魔法的奸臣 (Conrad Veidt) 謀朝奪位,使皇帝 (John Justin) 失明並將之趕出宮外。落難君王遇上小偷 (Sabu),再戀上別國公主。小偷跟皇帝成為患難之交,歷磨難、奇遇,協助皇帝復位,並大團圓結局。

幾個主要演員拍片不算多。演皇帝的 John Justin 有點像俄羅斯網球明星 Marat Safin。全片最著名的還算原名 Sabu Dastagir、像得跟 Tony Jaa 有點像的印度演員 Sabu。《月宮寶盒》是 Sabu 的成名作,也從此他以 Sabu 之名在演藝圈發展。他曾參與二戰,和平後成為美國公民,一直拍戲,直到 1963 年心臟病猝逝。另外,本片其中一個導演 Michael Powell 後來成了名,最出名的作品是《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買了 DVD 未看)和《魔光血影》(Peeping Tom; 1960)。我就覺得同以英國為背景、一樣以攝影師為主角的《春光乍洩》(Blowup) 跟《魔》片頗有異同之趣。

所謂「月宮寶盒」,是指神廟中的那顆有「通天眼」能力的大紅寶石。Sabu 要巨人精靈帶他去找「通天眼」一段是全片的高潮。


《月宮寶盒》讓我想起另外兩齣 1930 年代的黑白大製作。

20 世紀末打零工的時候,「荃灣」電視台還比較願意投資,電影台買片仍多,翻譯過一齣叫《世外桃源》(Lost Horizon) 的黑白電影。那是 1937 年的老片,獲提名奧斯卡最佳電影,得了美術指導和剪接兩個獎。影片太舊,當年播放的版本部份菲林遺失了,有幾個鏡頭只以硬照代替,不曉得 DVD 版是否也一樣?還有,當年孤陋寡聞,後來才知道此片有點來頭。

電影改編 James Hilton 同名小說,大陸譯作《消失的地平線》,也有譯作《失樂園》,但談文學時說《失樂園》,恐怕跟 John Milton 的史詩《Paradise Lost》混淆。

《Lost Horizon》是老外的《桃花源記》,小說創作了「香格里拉」 (Shangri-La) 一詞,是喜瑪拉雅山區中的一個信奉藏傳佛教的神秘烏托邦,電影劇本保留了這些。「香拉里拉」內的最高領導是一位大喇嘛,在裏面生活的人不為歲月摧折,然而一離開這隱世仙境,就會瞬即打回原形、老死。

James Hilton 另一本小說《Goodbye, Mr. Chips》也拍成同名電影《萬世師表》,兩度搬上銀幕。JH 在好萊塢待過,得過奧斯卡(改編)劇本獎。


幾年上夜校,修了一門跟文化有關的課,其中一份作業是看電影《大地》(The Good Earth) 然後寫影評。

The Good Earth》是女作家賽珍珠 (Pearl S. Buck) 在 1931 年寫成的小說,在 1938 年得諾貝爾文學獎。電影版在 1937 年拍成,其中一個製作人是有 The Boy Wonder 之稱的 Irving Thalberg。現在奧斯卡頒發的 Thalberg 獎(近乎終身成就獎)就是紀念他。Thalberg 是製作人。金球獎的終身成就獎取名自「大導演」施素德美 (Cecil B. DeMille)。施會執導筒,專拍大製作。Thalberg 以眼光準確、工作魄力著稱。

以老外演員扮演中國農民,未看已覺得奇怪。然而,雖然扮相奇怪,但演員表現沒有預期那麼突兀,男主角 Paul Muni 初演舞台劇,是 1930、40 年代電影巨星,本地前輩演員石堅也尊 Paul Muni 為偶像,說他演技多變。女主角 Luise Rainer 1910 年出生,依然健在,憑此片連續第二年奪得金像影后(之後暫時只有 Katherine Hepburn 一人)。

影片長逾 130 分鐘,總算沒有悶場,其中蝗蟲襲村莊那一幕更是全片高潮,是電影歷史的經典場面。以今天的眼光看,那一場的特技水平還是優異的。但我想,大部份中國觀眾還是不會接受這電影,因為大家就覺得演員「怪相」。



舊文連接:
老電影 1:相見恨晚
老電影 2:放浪記

Thursday 7 May 2009

100 電視星 (1):96-100

來想寫十個我喜歡的電視女演員,隨便記下考慮寫的已經有三四十個,而且還總覺得有遺漏。寫了女的,不寫男的又不好,再嘗試記下想寫的電視男演員。搞了兩天,還是無法列出兩張滿意的名單,索性來個混合雙打,男女「通殺」。得到網友提醒,再上網看了些資料,決定寫 100 個,儘管就算加到 200 個,該還是無法滿足自己或任何讀者的。

從這星期起,每週(一般在星期四或星期三)簡單寫寫五個我喜歡的電視演員。我從小多看 TVB,各位麗的/亞視的支持者,不要怪我幾乎沒選 ATV 的演員。

遴選標準、排名是看我的個人喜好,還有他/她在電視行業的成就,有沒有代表作,榜單毫無權威或指標作用。也只寫演電視劇的,主力當節目主持人或參演綜藝節目的,像沈澱霞何守信等,多半不會上榜。

這一篇是熱身,多寫五個僅不進 100 名的電視演員。


105 黃 新

於 1950 年代開始拍電影,1970 年代加入 TVB,最初多飾演反派,如《強人》(1978) 的雷一峰。在兩代《倚天屠龍記》(1978、86)飾演汝陽王。1981 年,在《香港八一》系列處境喜劇扮演「銀禧小食店」老闆「茂叔」(何春茂)一角,每星期 5 集,一演 6 年,成為香港觀眾非常熟悉的電視演員。1999 年黃新離開 TVB 正式退休,一個月後即逝世,享年 73 歲。

聽說,外婆曾經指老爸長得有點像黃新。

代表作
《香港 81》至《香港 86》(1981-86)


104 羅慧娟

慧娟 17 歲入行,其兄羅偉平當年已在幕前演出。昵稱「娟妹」的羅口齒伶俐,既當節目主持人,也拍電視劇,成名作是跟彭文堅梁藝齡(當年叫梁佩玲)合演的《書劍恩仇錄》,羅慧娟演霍青桐。

1989 年跟周星馳合演《蓋世豪俠》,成為了周的(緋聞)女朋友兩三年。1999 年在巴布亞新畿內亞潛水發生意外,右耳失聰,此後很少在幕前演出。

羅慧娟演帶點傻勁的角色不錯,儘管她演嚴肅戲的時候,有點「知性之女」的味道。

代表作
《書劍恩仇錄》(1987)
《飛躍霓裳》(1988)
《蓋世豪俠》(1989)
《阿德也瘋狂》(1989)


103 李婉華

1970 年生,讀演藝學院時,因五官精緻、身材出眾而為 TVB 發掘,參演了《卡拉屋企》《公私三文治》兩齣處境劇,是 1990 年代初期頗受歡迎的花旦。約滿 TVB 後進軍電影圈,加盟過 ATV,也推出過唱片(劉以達任製作人),她那首《藍》我不大欣賞。

李婉華拍攝《卡拉屋企》時與吳鎮宇相戀,後來又與何家勁交往幾年。然而,她的真命天子是圈外人。2003 年在加拿大結婚、生子。現已離開娛樂圈,定居溫哥華

我中學讀男校,當時李婉華和朱茵是同學間的熱門「傾慕」對象。

代表作
《卡拉屋企》(1991)
《老友鬼鬼》(1991)
《蜀山奇俠》(1990)
《非常女警》(ATV)


102 王書麒

1967 年生,童星出道,8 歲時演出 TVB 的《小太陽》,10 歲時參演香港電台電視部的兒童劇《小時候》,飾演何家其,跟另一童星路家敏演兄妹,雙雙成為家喻戶曉的童星,接着在麗的電視(ATV 前身)拍了一些劇集。1980 年代中重返 TVB。也許外型所限,多演小伙子。1990 年代中,又曾效力 ATV。

拍電視劇外,曾跟溫兆倫阮兆祥陳國邦合作主持電台節目;也拍過三級片。上一齣電視劇是 2004 年的《血薦軒轅》。2007 年重返香港電台任節目主持人。

從童星轉演電視、電影仍然走紅的例子不太多,王書麒初投 TVB 的演出機會還算多。

代表作
《小時候》(1977)
《為人師表》(1984)
《中四丁班》(1985)
《不再少年時》(1988)



101 黃造時

1963 年生,中學畢業後考入了 TVB 第 8 期藝員訓練班,同班同學有湯鎮業景黛音周秀蘭艾 威(當年叫徐威信)、陳安瑩廖啟智陳敏兒李成昌梁潔華黃敏儀等。畢業後,在兒童節目《跳飛機》裏當過「造時姐姐」,拍了一個頗知名的「櫻花菲林」電視廣告(觀看)。

1982 年在《愛情安歌》中演女主角,跟歐瑞強合唱了《哪天再重聚》,打上過流行榜。1983 年在《射鵰英雄傳》中扮演華箏公主。1985 年跟 TVB 鬧得不愉快,成為該台創立 18 年來首名遭解約的女藝員。轉投 ATV 拍了《秦始皇》《白髮魔女傳》等劇集。在 1980 年代末淡出演藝界。

當年不特別喜歡黃造時,覺得這「大眼睛甜妹」有點造作。她是 1980 年代初期的觸目小花旦,但擔綱女主角的劇集不多。

代表作
《愛情安歌》(1982)
《射雕英雄傳》(1983)
《超越愛情線》(1984)


式進入我的 100 大。


100 黎美嫻

美嫻中學畢業後,報考了 TVB 的電視藝員進修班,同班的有郭富城陳庭威邵美琪鄧萃雯等。

她是 1980 年代中後期崛起的古裝花旦:1986 年的《狄青》,TVB 一心力捧不會演戲的香港小姐冠軍謝寧,卻讓古裝扮相秀美的黎美嫻脫穎而出。之後黎在《倚天屠龍記》飾演趙敏,與男主角梁朝偉在戲裏戲外眉目傳情。

黎美嫻早期多演古裝、民初劇,後來演時裝劇反應一般。她在 TVB 拍攝的最後一齣電視劇是 1995 年跟方中信林文龍合演的《愛在暴風的日子》。

1990 年代轉往台灣發展幾年,之後淡出演藝圈,2000 年完全息影。

我不喜歡看黎美嫻,因為她唸對白平淡,表情麻麻,但數 1980 年中後期香港當紅的電視花旦,不能缺了她的份兒。

代表作
《倚天屠龍記》(1986)
《名門》(1988)
《絕代雙驕》(1988)
《人在邊緣》 (1990)


99 黎 明

明 1986 年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演唱蔡楓華的《絕對空虛》獲得季軍,加入 TVB,拍攝林俊賢任男主角的《男兒本色》引起了監製注意,但直到 1990 年的《人在邊緣》和 1991 年的《今生無悔》才成為 TVB 當紅小生。劇集大受歡迎,黎明乘勢推出唱片,迅速上位成為香港流行音樂天王之一。《今生無悔》之後,黎明只再拍了兩部電視劇《原振俠》和《阿SIR的早晨》。兩齣劇除了演員陣容夠龐大外,劇本和演員表現都不理想。

雖然黎明通過歌唱比賽投身娛樂圈,但他的娛樂事業該是從電視起家的。

代表作
《男兒本色》(1987)
《天涯歌女》(1989)
《回到未嫁時》(1990)
《人在邊緣》(1990)
《今生無悔》(1991)
《原振俠》(1993)


98 張智霖

智霖是歌手出身,1992 年開始為 TVB 拍劇,首作是《沖天小子》,多年來港劇產量不多,但大多演男主角。1994 年他與朱茵合演《射雕英雄傳》,是歷來樣子最精靈醒目的郭靖;1996 年拍《天地男兒》,在網上掀起了羅子健(張智霖在劇中的角色)最愛是誰的討論;2000 年的《十月初五的月光》,那個心地善良的啞巴初哥哥(文初)打動了觀眾的心,在香港掀起了收視熱潮,張智霖也紅極一時。

張智霖演的電視劇看得不多,但憑《射雕英雄傳》和《十月初五的月光》兩劇,足以讓觀眾記得他,也為他之後從歌唱事業淡出,全力在中國大陸、台灣拍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代表作
《黃浦傾情》(1994)
《射鵰英雄傳》(1994)
《天地男兒》(1996)
《十月初五的月光》(2000)
《西關大少》(2003)


97 歐陽珮珊

歐陽佩珊,1970 年代初出道,粵語片出身。粵語片式微,1975 年加入麗的電視,成為當家花旦。1978 年轉投 TVB,演出多部受歡迎劇集如《抉擇》《網中人》《神鵰俠侶》等,角色逐漸由花旦/第一女主角轉為第二女主角/女配角。數她在 TVB 最為人記得的角色,該是 1983 年《神鵰俠侶》的(中年)黃蓉。1989 年轉投 ATV,演過《豪門》等劇集,1993 年息影,轉習中醫,成為氣功針灸師,並開班授徒。

歐陽珮珊的丈夫是資深電視演員郭峰。他們在麗的電視拍攝《無語問蒼天》時開始交往,1977 年結婚。演戲以外,兩人都會跳舞。歐陽珮珊在 1980 年代初期,跟羅文利舞台合演音樂劇《柳毅傳書》,合作演員包括盧海鵬吳業光等。

我外公很喜歡看歐陽珮珊,到我長大了一點,重看她的演出,發覺她演技紮實,古裝扮相不錯。她演的中年黃蓉,從造型到演技,我認為較後來的魏秋樺,甚至其他華語版本的演員要出色。

代表作
《十大刺客之秋瑾》(1977)
《抉擇》(1979)
《網中人》(1979)
《警花出更》(1983)
《神鵰俠侶》(1983)


96 謝天華

謝興華,最初是 TVB 的舞蹈藝員,翻看 1988 年香港小姐競選決賽的錄影帶,會發現西裝筆挺的謝天華拖着年方 18 的 4 號候選佳麗李嘉欣出場。

後來許願跟他簽下經理人合約,與陳小春朱永棠組成風火海,但成績未見突出。之後參演古惑仔系列電影。1997 年,在張學友自導自演的音樂劇《雪狼湖》演出梁直,觀眾開始對謝留下印象。

1998 年謝天華參與長劇《真情》演出,開始在 TVB 拍劇。至今拍過逾 20 齣劇集,不走傳統小生路線。近年演帶「小男人」性格的角色頗見得心應手,例如《女人唔易做》《師奶兵團》等。2009 年,他在《學警狙擊》中扮演梁笑棠(Laughing 哥),大獲好評,人氣急升。

謝天華不執意當正派小生,發展空間更大。人到中年,經歷過起跌,演技、處世得到歷練,甚有條件「長拍長有」。

代表作
《法網伊人》(2002)
《女人唔易做》(2006)
《師奶兵團》(2007)
《鐵咀銀牙》(2007)
《師奶股神》(2008)
《學警狙擊》(2009)


這個名單還有少許修改空間,您有什麼看法、提議,歡迎提出。



  96  謝天華  歐陽珮珊  張智霖  黎 明  黎美嫻  100

Tuesday 5 May 2009

HKIFF 2009 之 24:無限春光在險峰

屆國際電影節看的最後一場電影是跟瑞典名導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同日離世的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的《無限春光在險峰》(Zabriskie Point)。選這齣戲,不是因為它是三級片,而是早聞它的奇名,卻就是找不到影碟。既是 Antonioni 三齣英語長片之一,又有強勁的音樂製作隊伍,110 分鐘的片子該不會毫無看頭吧?

結果呢,電影沒有想像的抽象艱澀,看罷卻覺得不大滿足。

(這電影目前好像只有德國版影碟,也較難在電影院看到。本篇特別記錄劇情大綱,供筆者備忘,不喜勿看。)

故事說越戰期間,美國的大學生掀起了反戰、要求民主的運動。大學生 Mark (Mark Frechette) 和同學在一次和員警的對抗時,一名警員中槍,躲在附近的 Mark 怕被牽連,拔足就逃。這一段的拍攝手法有紀實味道。與此同時,大企業的小秘書 Daria (Daria Halprin) 獨自驅車穿越沙漠。

Mark 在機場偷了一架小型飛機,強行飛去。穿越沙漠時,發現了在地面上開車的 Daria。不久,Mark 跟 Daria 挑起了一場空陸調情。Mark 上了 Daria 的車,來到死亡谷 (Death Valley) 內的 Zabriskie Point,在荒涼的背景下告訴了 Daria 他之前的一些所作所為。兩人相處融洽,很快就在荒漠中做愛。漸漸地,整個山谷佈滿了做愛的男女,讓 Zabriskie Point 充滿了活力和浪漫。

Mark 和 Daria 離開 Zabriskie Point,衝動的 Mark 差點開槍殺警。後來兩人為 Mark 偷來的飛機塗上荒誕的油彩,Mark 把飛機開回機場。警員在 Mark 降落時把 Mark 擊斃了。仍在荒漠中的 Daria 從收音機聽到了這消息。在她終於到達上司的別墅時,看到華麗的佈置,聽到一群資產階級大亨充滿金錢銅臭味道的對話之後,想到 Mark 的遭遇,悲傷不已。

在影片著名的結尾,Daria 以仇恨的眼光看着那座象徵著資本主義的豪華別墅,在幻覺中別墅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爆炸。逐漸地,所有物品都在慢鏡頭裏給炸上空中,緩慢、無聲、詩意地飛舞着。導演在想像的世界裏為 Mark、為學生民主運動、為被資產階級壓迫的世界「復仇」了。


電影對白不算多,不少段落讓人覺得有點不着邊際,按嚴謹一點的邏輯推理,劇情其實充滿粗疏、犯駁或彆扭的地方,例如 Daria 開車穿越沙漠的前因後果、她跟上司的關係、她上司在荒漠石山上那座豪華別墅。Mark 偷小型飛機,看來輕而易舉,他會開飛機,又看似理所當然。至於兩場「重點」戲,片末大爆炸一場的象徵意義不算難懂,中段的荒野做愛精靈則可能讓一些觀眾以為是純粹賣弄色情。

男、女主角在拍攝本片前都沒有演戲經驗。男主角 Mark Frechette 沒唸完高中,本來是個木匠,Antonioni 在街上看見他發脾氣而邀他試鏡並讓他主演本片。拍畢本片,他跟女主角 Daria Halprin 共賦同居一段日子。從外型和氣質上看,他有條件走 James Dean 的反叛偶像路線,然而他的真實人生比 JD 的銀幕形像更反叛。拍畢《無》片,Mark 再拍了兩齣意大利電影,然後跟兩同黨打劫銀行,被捕入獄後,在一次訪問中他說去打劫是想幹便幹,很自然的事。後來他在獄中健身房舉重時,給 150 磅的啞鈴壓上頸上窒息而死,年僅 27 歲。女主角 Daria Halprin 為拍《無》而從大學輟學,沒修畢人類學學位。她後來跟 Mark 同居。之後 Daria 重返校園,取得心理學碩士學位,跟 Dennis Hopper(電影《生死時速》(Speed) 裏的歹角)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二人育有一女。她父母也有來頭,爸爸的知名景觀設計師 (landscape architect) Lawrence Halprin,媽媽是舞蹈家、後現代舞先驅 Anna Halprin。Daria 頗有氣質、風度。

最後一提音樂部份。《春光乍洩》(Blowup) 後,《無》 用上搖滾樂作配樂,還有 Grateful Dead、Youngbloods、甚至Pink Floyd 等當時最得令的樂手。可以說,荒野做愛一場畫面雖美,但要是沒有 Jerry Garcia 寫的 Love Scene,效果一定打折扣。據說,幾年前本片的原聲帶推出了一張雙 CD「加強版」,有 Jerry Garcia 和 Pink Floyd 珍貴的錄音,還包括 Pink Floyd 彈了一首 Blues,可謂罕有。該是上網尋寶的時候了。

Monday 4 May 2009

HKIFF 2009 之 23:芬妮與阿歷山大

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是知名的藝術電影導演,贏過不少電影獎項,包括 1982 年憑自編、自導的《芬妮與阿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 贏得了 4 項奧斯卡金像獎,也是他第 3 齣獲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瑞典電影工業能夠擁有輝煌成績,英瑪褒曼功不可沒。

當年拍畢半自傳式的《芬》片,大師曾一度認定這是他封鏡的壓卷之作(那時候,誰也沒想到在超過 20 年之後,Bergman 會拍出《夕陽舞曲》(Saraband) 一片)。看過這電影的一些片段,覺得需要在戲院欣賞才能完全投入那精緻的調度和低迴的氛圍,感受芬妮與阿歷山大如童話又如惡夢的童年經歷。

其實,多年前已買了 Artificial Eye 出版的 2 區 DVD(如今在他們的網站卻找不到這影碟),到 Criterion Collection 推出連電視版本和製作特輯的 5 碟套裝時,曾經想再敗家一次。然而,我還是把「第一次」留在電影院──早早去排隊,坐在第一行的正中央(在太空館演講廳看電影這樣是最好不過的了)看足 188 分鐘。看罷劇場版,倒開始有興趣看1984 年在瑞典播放 312 分鐘的電視版(人家的電視台能播映這類藝術作品,真叫人羨慕)。

《芬妮與阿歷山大》可能是 Ingmar Bergman 最好的入門電影,包含了 Bergman 電影喜愛的主題,形式虛實交錯,觀眾彷彿在看一幅幅斑斕的圖畫,哲理豐富但平易近人。按攝製的時序看,奇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的《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部份場面就有一點《芬》的影子。

故事環繞 Ekdahl 家的 Fanny 和 Alexander 兄妹,主角是 Alexander,Fanny 有點可有可無。背景是 20 世紀初的瑞典,Ekdahl 看來是個富裕家庭,祖母 Helena 曾當演員,和藹而感情豐富,有三個兒子:劇院老闆兼演員 Oscar、有生意頭腦的花花公子 Gustav、倒霉學者 Carl。三兄弟均已成家,以 Oscar 跟演員妻子 Emilie 的感情最諧和,育有 Fanny 與 Alexander。

甫開場,編導以聖誕節晚宴交代家族各人(包括傭人)的關係和性格,包括善良的跛腳保母 Maj 對孩子的感情、Gustav 跟 Maj 的婚外情、Carl 跟德國妻子互虐的感情關係、Alexander 是個充滿想像力的孩子等。Fanny 跟 Alexander 過着幸福的生活,不久卻遭逢巨變──Oscar 突然病發去世。Emilie 悲慟不已,相貌堂堂的主教 Edvard 成為了 Emilie 的精神支柱。後來,Emilie 下嫁主教,放棄原來的所有,希望尋得 Edvard 那充滿慈愛的上帝,豈料等着她和孩子的卻是惡魔般的囚牢生活。Alexander 大概因為父親死前正排演《Hamlet》(王子復仇記),似乎也因此以 Hamlet 自居,跟後父作對,換來「因愛之名」的懲罰。Emilie 欲離婚,主教卻不肯,Ekdahl 家也愛莫能助。最後奇蹟出現,主教被燒死,Emilie 三母子回到 Ekdahl 家,Emilie 亦重回劇院。

Ingmar Bergman 是名副其實的「悲情」導演。他的傷感好像與生俱來,電影主題不離死亡、信仰、人生憂慮。讀了一些關於他的資料,他討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虛偽,將個人的痛苦通過藝術宣泄,鏡頭下最輕鬆的場景也透出他獨特的淡淡哀思。《芬》片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偏向灰暗的色調、演員略顯僵硬的肢體語言、變化不多但以調度取勝的場景,還有平緩的鏡頭。

大師的童年不快樂,影響了他的一生。他父親是嚴厲的基督教牧師,母親出身富家,寡情孤僻。Bergman 常遭父親體罰,鎖進漆黑的衣櫃裏。他說,自八歲起,就不信任世間的人和事。他也質疑上帝的存在,認為如果真的有上帝,為什麼他無蹤無影,背棄人類?他也用攝影機去窺視人間百態,在電影裏提出種種疑問,卻總是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彷彿反映出他自己也在漆黑中摸索答案。

Ingmar Bergman 也曾這樣說道:「這是童年的特權:可以在魔幻和麥片粥之間,在無盡的恐懼與泉湧的快樂之間完全自由地走來走去。那裏沒有邊限,不過有像影兒般、深不可測的禁制和規則。」(譯文錄自香港國際電影節《永遠的英瑪褒曼》場刊)把這個童年習好和 Bergman 的個人經歷加起來,顯然易見,《芬》是一部編導的半自傳式電影。

有評論說《芬》是 Ingmar Bergman 最樂觀的電影,但它的大團圓結局也無法掩蓋灰暗的調子。儘管 Alexander 和 Fanny 最後脫離魔掌,卻是拜魔術所賜,現實可有如此盡如人願?Emilie 在丈夫死後徬徨無依,欲離開劇院過真正的生活,但這是否就要拋開人世享樂,從宗教體驗中尋求?Emilie 三母子在主教家的遭遇似乎否定了宗教就是救贖之路。也許,Oscar 在聖誕演出後的演辭,還有 Gustav 在慶祝女兒命名派對上說的那番話,就是 Ingmar Bergman 的想法:藝術創作與盡情享受人生才是解決人生苦難之道。Oscar 不是好演員,但在劇院這個小世界裏盡力做到最好;Gustav 遊戲人間,卻不自欺,亦不騙人;獻身真理的主教也不是惡棍,只是他的信念原則叫他無情,他對Emilie剖白:人有多個面譜,但他只有一個,而且已跟他的真面目融為一體。那番話教人對主教同情起來。

似乎,看 Ingmar Bergman 的電影令人抑鬱,不能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