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0 December 2013

2013 年第四季觀影小結

到 2013 年最後一季,看了 42 場電影,4 齣是老電影,有一齣是在飛機上看的。這一季有不少電影節,買票看過的包括同志電影節、東歐電影風雲、德國電影節、亞洲電影節、中國電影節、猶太電影節、法國電影節,把這些加起來該佔去全季觀影次數近一半了。上季做總結時說要重看的《字裏人間》,到最後還是沒有成行,正在等推出 DVD。

這一季看的電影不乏優異的新、老電影。正在做大後天的全年觀影總結,今季的十大竟然有八齣打進全年的前二十名,出乎意料。

本季自選十齣首輪電影(排名按先後):

1.《引力邊緣》(Gravity)
2.《爸媽不在家》
3.《萬箭穿心》
4.《情迷藍茱莉》(Blue Jasmine)
5.《接近無限溫暖的藍》(La vie d'Adèle)
6.《誰調換了我的父親》(そして父になる)
7.《漢娜顎蘭:真理無懼》(Hannah Arendt)
8.《浪蕩美少年》(Oh Boy)
9.《華麗後樂園》(Behind the Candelabra)
10.《風起了》(風立ちぬ)

Saturday 28 December 2013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

着今年康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最佳電影)和影后(兩名女主角同時獲獎)的聲勢,加上不少評論重點介紹片中激烈的女同性戀性愛場面,片長達 179 分鐘的《接近無限溫暖的藍》(La vie d'Adèle) 確有其吸引觀眾購買進場的賣點。買票後,曾經有點後悔,害怕電影中的性愛場面太多。結果,電影中的性愛場面遠不如預期的多,而至少於我而言,也不覺得有關的戲分演繹得過分激烈。男導演拍女同性戀,難免讓人懷疑對某些枝節抱着一些獵奇的心態。片中最長的一段該至少有十分鐘的性愛場面,的確有少許「奇觀電影」的味道,也就是快到過火的邊緣。從好奇的角度看,通過這電影,倒是親眼看到一些只曾聽聞的女同性戀性愛場面。

兩個女主角真的演得好,劇本也有細膩之處,電影的篇幅是長,但不覺得有太大的負擔。

故事說高中女生 Adèle(Adèle Exarchopoulos 飾)喜歡文學,有一班要好的女同學,後來跟喜歡自己的英俊學長拍拖,同時遇上頭髮染成藍色的美術大學女生 Emma(Léa Seydoux 飾),漸漸發現自己(更)喜歡同性。Adèle 跟要好的同性戀男同學去泡「基吧」,巧遇 Emma。女同學不接受 Adèle 是同性戀,反而讓 Adèle 跟 Emma 走得更近。Emma 轉投 Adèle 懷抱。兩人一起生活多年,當幼稚園老師的 Adèle 覺得跟當畫家出入文化圈子的 Emma 有點格格不入,感到備受冷落,決定跟喜歡自己的男同事隨意拍拍拖,卻被 Emma 揭發。Emma 決絕地要跟 Adèle 分手。幾年又去過,兩人再碰面,Adèle 仍是單身,Emma 已有家庭……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講述兩個女同性戀者近十年的感情瓜葛,對 Adèle 的心理狀況着墨更深。電影最初描寫年輕人 (Adèle) 的性疑惑。Adèle 容貌娟好,稟性純良,不乏裙下之臣,但她對情愛之事還是有點懵懂。跟學長睡了,再遇見 Emma 後發綺夢,內容竟然比跟男友的真實性愛激烈和滿足,她才開始明白自己的性向。

Adèle 跟比自己年長幾歲的 Emma 交往,Emma 實在是 Adèle 肉身和靈魂的啟蒙。Adèle 本來是個挺有個人想法的女孩,她出身普通家庭,見識和薰陶比不上家中文化氣息濃厚得多的 Emma。Adèle 愛吃爸爸做的肉醬意大利麵,討厭海鮮和生蠔,但第一次上 Emma 的家,對方父母以白酒和上等生蠔奉客,拓寬了 Adèle 的眼界。我無意從食物的檔次去評價一個人的品味,只是想說明 Adèle 和 Emma 兩人來自不同的背景,也是最後無緣終老的原因之一。Emma 的家人對女兒的性取向十分開通,Adèle 是以女朋友的身份上 Emma 的家。輪到 Emma 到 Adèle 的家作客,她只能是 Adèle 的哲學補習老師,Adèle 的父母還要以不算高明的方式去打聽 Emma 的性取向。

成長背景是構成個性的重要因素,這在 Emma 和 Adèle 後來的愛情觀和生活態度都能體現出來。Emma 個性強烈,這也反映於她對知識、事業、感情的看法之上。Adèle 沒有 Emma 的那份堅執,當她進一步融入 Emma 的朋友和生活圈子的時候,便感到無所適從。別說那些藝廊老闆或藝術系博士生,連那個對 Adèle 有好感、去過美國當動作演員的中東小子,眼界和思想都比 Adèle 廣闊和成熟。Adèle 跟 Emma 相處越久,關係越深,反而越看見自己和愛人之間的距離。

套圈內人說法,Adèle 是個典型的 TBG,雖然她明顯享受跟同性談情和做愛,但她的外表和言行一樣吸引異性,從學生時代到投身社會,都有男人追求她。這一點,也許讓身為 TB 的 Emma 非常不安。Emma 認定 Adèle 背叛自己,堅決要跟 Adèle 分手,然而她跟 Adèle 在一起的時候,身邊又真的沒有第三者嗎?

電影後半部集中講述 Adèle 在跟 Emma 分開後的生活和心理狀況。Adèle 念念不忘舊愛,竟然很大的原因是她對性的渴望。說得更準確一點,是她從 Emma 身上得到的性滿足太大了。這一點挺有意思。以前看同性戀電影,很多人認為男人容易先性後愛,所以男同性戀者更容易以性先行。《接》片的這一段倒讓觀眾明白,對於性,不應該以偏蓋全。

另一點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女同性戀者對於愛情的觸覺和態度。看異性戀愛情電影,在一段愛情關係中,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性格)往往遭定型了。很多時候,女人給描繪成什麼都感覺先行,而所謂感覺,有時候可以是不可理喻的(或者是編劇想不出具體的原因)。《接近無限溫暖的藍》中兩個女主角忠於自己的感覺之餘,都能夠比較具體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例如 Emma 要跟 Adèle 分手那場戲,Emma 明言不能接受自己遭人背叛。Adèle 哭得一塌糊塗,心虛也心痛,卻仍能說明自己害怕寂寞。比較之下,女人對於情感的觸覺和智慧,真的比男人高。

演 Adèle 的 Adèle Exarchopoulos 年方十九,這是她的電影處女作,有新人的羞澀,演繹 Adèle 情緒跌宕把握精準,前途無限。演 Emma 的 Léa Seydoux 在好塢萊大片《職業特工隊:鬼影約章》演謎樣女殺手,戲份不多,卻十分搶鏡頭;前陣子在《姊有情永在》是不負責任、放浪形駭的姊姊;如今在《接近無限溫暖的藍》化身敢愛敢恨的女同性戀者。角色和造型變化多端,戲路甚廣。這戲矚目,很大程度是多得她們的演繹。

Friday 27 December 2013

救火英雄

年較早前有一齣《逃出生天》,明年一月初上映的《救火英雄》是另一齣跟消防員和火災有關的電影。難免會把這兩齣戲跟十幾年前杜琪峰的《十萬火急》比較。《救火英雄》比《逃出生天》緊張刺激一些,製作規模也大一些,但論整體成績,兩者都沒能超過《十萬火急》。

主線故事發生在 2013 年平安夜(碰巧的戲那天也是聖誕前夕),那也是個天氣反常的平安夜,氣溫達 34 度,有颱風可能在當天登陸香港。一隊消防員撲熄了一場酒醋工廠的火災後,死灰復燃,引致發電廠爆炸,繼而導致香港大停電……

謝霆鋒、余文樂、安志杰飾演三個同期出道的消防員,一宗火場事故令三人的事業起了變化。與此同時,來自大陸的前消防員(胡軍飾)去三人任職的消防局報到,跟本地的前輩高手(任達華飾)有些無傷大雅的小誤會。聖誕前夕,酒醋工廠的火災波及通往發電廠的天然氣管,電力公司高層(譯耀文飾)為免部份地區停電而硬要重開部份受火災影響的天然氣管,結果造成更大的破壞……

跟《逃出生天》比較,《救火英雄》幾個男主角的個人發揮較多,至少每人各有一些過去,但幾個角色連繫起來,又沒有太多深入的互動。2013 年的兩套火災電影都運用了不少特效,災難的規模也不小,但效果反而不如特效和規模比較小的《十萬火急》。始終,總有人迷信大即是好。

所有角色都由演員本人去配音,而且盡量讓演員以本身的母語來演繹,例如胡軍(和客串的劉洵)用普通話,安志杰粵語不靈光,有一半以上的對白是講英文的。雖然兩文三語滿場飛,倒不見太突兀。

很少看謝霆鋒的戲,在《救》片中他還是愛耍帥,但跟很多年前的記憶比較起來,確是成熟了。余文樂比較活潑,演他兒子的小演員也不錯,可惜兩父子互動的戲分不多。任達華的戲分也不多,但甚具成熟大將之風。胡軍的戲分僅次於謝、余兩個年輕主角,只是略為分散,雖然演來用心,卻沒法讓觀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Monday 23 December 2013

發夢王大歷險

年聖誕節令人特別期待的電影不多,於我而言,《發夢王大歷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是最期待的一齣了。這是男主角 Ben Stiller 繼《不朽真情》(Reality Bites)、《衰鬼線人》(The Cable Guy)、《非常索凸務》(Zoolander) 和《雷霆喪星》(Tropic Thunder) 後第五齣自導自演的長片。

Walter Mitty 是 James Thurber 於 1939 年在《紐約客》雜誌 (The New Yorker) 發表的短篇小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男主角的名字。這作品廣為美國當代文學選集收錄,Walter Mitty(和它的派生詞 Mittyesque)也成為了英語詞彙,指幻想奇趣多彩生活的人。1947 年,小說改編成同名電影,由 Danny Kaye 主演,男主角 Walter Mitty 是個為通俗小說當校對的無聊上班族,常常幻想自己化身英雄人物,經歷各種奇幻冒險。與其說改編,不如說是好萊塢編劇借 Walter Mitty 這個人物的特徵再創作,電影版的劇情跟原著小說相去甚遠。

據說,兩名金像導演 Ron Howard 和 Steven Spielberg 都想過把《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再次搬上銀幕,結果最後玉成此事的卻是 Ben Stiller。2013 年的版本選擇了在 2000 年後停止印行的《生活》雜誌 (Life) 為背景。主角 Walter Mitty(Ben Stiller 飾)在《生活》工作了十六年,是照片檔案庫主管。他對工作投入,本身常常發白日夢;暗戀新入職的女同事 Cheryl(Kristen Wiig 飾),但無膽示愛。與此同時,雜誌被財團收購,進行重組,改以網上形式發行,最後一期紙本雜誌的封面是著名攝影記者 Sean O'Connell(Sean Penn 飾)的作品──Sean 稱之為最能反映《生活》雜誌出版格言精髓的一張照片。可是,Walter 在 Sean 寄來的包裹中找不到底片。為了捍衛自己的專業和尊嚴,Walter 決定握着零碎的線索出發,去找 Sean 拿回底片。這將是一段超乎 Walter 想像的旅程……

《發夢王大歷險》的攝影、剪接、配樂都非常出色,但故事卻嫌老套。電影的主題是勇氣和夢想,主角在「危急」關頭脫胎換骨,踏上超凡的冒險之旅,畫面是動人的,但對 Walter Mitty 這個人物的刻畫卻流於樣板,Ben Stiller 的演繹也有點呆板。看完電影,就記得戲中漂亮的場景和優美的配樂,對於 Walter Mitty 的大歷險卻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片請來了兩位奧斯卡得獎演員助陣:金像影后 Shirley MacLaine 客串演出 Walter Mitty 的媽媽,沒有太多發揮;兩屆金像影帝 Sean Penn 飾演傳奇攝影記者,個人魅力大於一切。

在各個製作環節中,配樂值得一談。Jose Gonzalez 的幾首歌曲跟電影的故事和氣氛挺配合。選了 David Bowie 的舊作《Space Oddity》(1969) 可說是神來之筆。另一巧合是首名太空漫步的加拿大人 Chris Hadfield(前加拿大空軍機師)在國際太空站 (ISS) 上工作時,通過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網站發布了很多照片和訊息。在結束任務返回地球之前,他拍了一個(自己主唱的)《Space Oddity》的 MV,五月上載到 YouTube 後一度成為熱門影片。真實的 Chris Hadfield 和電影中虛構的 Walter Mitty 兩人的經歷在銀幕上下成了有趣的對照。Chris Hadfield 上載影片的時候,電影的劇本該已寫好(也就是已經決定使用《Space Oddity》這首歌了),而 Chris Hadfield 也不一定知道有《發夢王大歷險》這齣戲。

《發》片中另一吸引我的是主角工作的《生活》雜誌。家裏那本《讀者文摘》翻譯出版的《生活在戰爭中》是好書。《生活》雜誌以圖片說故事,一幀好的照片勝過千言萬語,永不過時。雖然《生活》雜誌已經停刊,但仍以其他方式繼續運作。它現在是 Time.com 的一個圖片庫,也不定期推出特刊,一般是在發生什麼大事或名人逝世時出版。電影中《生活》雜誌最後一期的封面,倒是全片最有意思最富戲劇性的一點。

Thursday 19 December 2013

風起了(風立ちぬ)

《風起了》(風立ちぬ)之前,並不曉得堀越二郎是誰,卻聽說過零式艦上戰鬥機,因為年初日本出產的微型積木玩具 nanoblock 便推出了這一款模型。看《風起了》是因為宮崎駿,更何況這是他很公開很正式地宣布他本人告別動畫界之作。

據說,最初有人向宮崎駿提議《風》片的題材時,他一口拒絕了,因為他想拍攝給小孩看的動畫片,而且他本人反戰,害怕有人指他拍《風》片是宣揚戰爭。本片當然有提及戰爭,但倒算是輕輕帶過,焦點放在主角堀越二郎成長的故事,並以他和妻子的愛情經歷來點綴。主角雖然為國家設計了上戰場的武器(戰鬥飛機),電影卻貫切宮崎駿反戰的立場。編導以堀越二郎半生事跡和相貌為藍本,說他從小喜歡飛機,大學畢業後,加入三菱重工當設計師,(間接)替日本政府工作,於戰爭時期設計了多款戰機,比較著名的一款叫零式艦上戰鬥機。

說起來,飛行是宮崎駿作品中一個很常見的元素,例如《風之谷》、《天空之城》,甚至《魔女宅急便》。古往今來,人類對於飛行的情懷總包含着現實的追求和浪漫的憧憬,而《風起了》中的堀越二郎偏向後者。此片劇本一個巧妙之處是把主角的精神和靈魂藏於夢境之中,讓他脫離戰雲密布的現實世界,才去探討和追求自己的夢想。如此一來,故事又回到宮崎駿拿手的「年輕人為夢想奔馳」的老主題。

然而,這也使《風》片變得非常抽離,主角沒有怎麼表達他對於現實世界狀況的感想,觀眾只見他一天到晚埋首飛機設計的工作,而工作本身就是主角的夢想,把工作做好便等於實現自己的夢想。在(片中的)真實世界發生的事情,對主角好像沒有太大的影響。連讓他和太太邂逅變得更難忘的關東大地震,觀眾看不見傷亡,沒聽到主角發表什麼感言,甚至連演繹地震的方式也不讓人感到恐懼,更有少許詩意。

片中提及公司派堀越二郎和同事去德國考察,回國後,堀越的工作有阻滯,一個人去度假,在避暑山莊裏,重遇當年邂逅的少女。與此同時,堀越碰上了一個神秘的德國人,從對方口中聽到一些事情。回到工作崗位,有特工來調查堀越。這一段有點語焉不詳。觀眾會好奇想知道那神秘人究竟是誰?他跟堀越說的話對堀越產生了什麼影響?後來神秘人不辭而別,下落不明。還是那神秘人根本是個杜撰的人物,純粹是編導藉以傳達反戰的信息?

《風起了》是動畫電影,卻絕對不是給孩子看的動畫片。父母計劃在聖誕假期帶孩子看電影,看迪斯尼的那些(還要是粵語配音版)就好,《風起了》是讓成年人看的,至少這一次,宮崎駿大方地讓均已成年的男女主角在片中親吻了四遍。另一方面,男主角和同僚不管聊天還是思考,總是煙不離手。那些時刻擔心什麼都會教壞子女的家長,真的不要帶孩子去看《風》片。

總的來說,《風起了》是着重製作多於爭取市場口碑,藝術感覺較強,人物性格刻劃、情節發展、場面構成、主題表達等都手法簡約而不失層次,感覺先行多於計算執行,這又予人多一分大師的力量。

Monday 16 December 2013

哈比人:荒谷魔龍(高幀率 HFR 版)

年看完《哈比人:不思議之旅》(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後,已經確認《哈比人》系列電影沒有什麼新意,甚至會有些悶。從戲味而言,第二集《哈比人:荒谷魔龍》(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比上一集更差,但特效和其他製作內容繼續保持超高水平。然而,要在映室看 161 分鐘劇情推演緩慢的電影,再美的畫面還是會令人有審美疲勞的。

故事接上一集,決心復國的矮人族在灰袍巫師 Gandalf(Ian McKellen 飾)帶領下續上征途,遭黑暗勢力派遣的半獸人兵團去追殺。矮人族誤闖精靈族領地,精靈領袖(Lee Pace 飾)的兒子 Legolas(Orlando Bloom 飾)跟木精靈(Evangeline Lilly 飾)和矮人族的 Kili(Aidan Turner 飾)爆出三角戀。然後通過水鄉,矮人族到達目的地孤山,肩負「飛賊」身份的 Bilbo(Martin Freedom 飾)隻身「智鬥」拜金魔龍 Smaug(Benedict Cumberbatch 聲演),後來矮人族領袖 Thorin(Richard Armitage 飾)設計要擊殺 Smaug……

電影改編自《哈比人歷險記》,篇幅不及《魔戒》三部曲的六分之一,Peter Jackson 卻要拍成幾乎跟電影版一樣長度的三部曲,結果可想而知。話雖如此,包括我在內邊罵邊付鈔捧場的仍大有人在。電影製作實在優異,求感官娛樂而不為追求藝術享受的話,還是值得捧場的。

為了「補充」時間,今集加入了精靈和矮人的三角愛情。十年後再演神箭手的 Orlando Bloom 身材沒怎麼走樣,但在厚厚的撲粉下,長相仍難免比他在戲中六十年後(小說中,《魔戒》三部曲的故事發生在《哈比人》系列至少六十年之後)的樣子老成了一點。也許,重召 Orlando Bloom 是希望為電影加強一點聲勢(甚至救亡),但從那段毫無神采的三角戀看來,這回精靈是被矮人 (Aidan Turner) 打敗了。

Martin Freeman 今集的戲分大減,只集中在最後三分之一。他在英國電視劇《新福爾摩斯》中的拍檔 Benedict Cumberbatch 聲演惡龍,但這一段沒有太多火花,因為實在「口水多過浪花」,而魔龍史茅格 (Smaug) 的造型也有點肥鈍。

另一令人感到失望的是飾演矮人族領袖的 Richard Armitage 在本集無精打采,一來跟劇本對他的角色沒有太多深刻到位的描寫,二來其演出也有點拘謹,沒能散發領袖的力量和光芒。反而另一名英國演員 Luke Evans 飾演的隱世箭手更有氣勢。

故事結束的方式既合理也突兀,充分體現為什麼下一集「大結局」的片名會叫《There And Back Again》(中文譯名為「汗血回歸」)。

特地到重新開業、搬到時代廣場 13/F 的 Cine Times 看這戲。電影院的裝潢花過心思,但設計不盡完善,內有很多窄長的通道,(男)洗手間也很窄小。我相信這跟商場的位置和面積有關係,設計師該已費煞心思盡用每一分的空間了。然而,跟前兩代的時代廣場戲院一樣,這也不會是我常光顧的電影院。

至於「高幀率」版,感覺就像通過超大型的熒屏看解像度極高的 DVD,有時候顏色過分鮮艷(特別是白天的戶外場景),畫面轉換的節奏予人較一般電影播放版本略快的感覺。整體而言,高幀率版的畫面清晰,尤其是黑暗的場景,但略嫌對比過於鮮明,有少許不自然。下次有機會,會去體驗一下全景聲版。

Thursday 12 December 2013

法國電影節:玩謝大導演

了十二月,已經沒什麼力氣去趕電影節了(也證明我並不是那麼愛電影),加上法國電影節很多電影都在比較晚的時間放映,所以看得不多。《玩謝大導演》(La Vénus à la fourrure) 於我最大的看點是導演 Roman Polanski。只怪自己事前沒做看清楚故事大綱,結果 96 分鐘的電影,中途睡了至少 15 分鐘,也有少許給「玩謝」的感覺。

電影故事的靈感和大綱源自奧地利作家 Leopold von Sacher-Masoch 在 1870 年出版、其最著名的(德語)小說《Venus im Pelz》(穿皮裘的維納斯)。在原著小說中,有個無名氏將一個夢境告訴朋友 Severin,Severin 就把一份手稿交給了無名氏。手稿講述一個叫 Severin von Kusiemski 的男人對一個叫 Wanda von Dunajew 的女人十分著迷,自願成為她的奴隸。兩人之後到意大利旅行,Wanda 進一步支配 Severin 的生活。據說,這小說的主題和人物的靈感主要源於作者 Leopold von Sacher-Masoch 本人的生活。Wanda 一角的原型是女作家 Fanny Pistor。Pistor 以假名和 Masoch 聯繫,談論她寫作和出版的題材。Pistor 為自己起的假名,在 Masoch 眼中,結合了殘暴和迷人兩種元素。

Masoch所著《穿皮裘的維納斯》這部小說提到女性支配和性施虐和受虐 (sadomasochism)。小說多次改編為電影和舞台劇,Polanski 自編自導的這電影是最新的版本,劇本改編自美國劇作家 David Ives 受 Masoch 小說所啟發而編寫的舞台劇劇本《Venus in Fur》,全片只有兩個角色。故事說舞台劇編劇兼導演 Thomas(Mathieu Amalric 飾)在巴黎一所有點破落的劇院為他改編自 Leopold von Sacher-Masoch 小說《穿皮裘的維納斯》的新戲女主角 Wanda von Dunayev 做試演。整天無所收獲,打電話跟人訴苦,正欲離開劇院時,一個衣冠不整叫 Vanda(Emmanuelle Seigner 飾)的女演員匆匆趕到要試演。Vanda 努力遊說 Thomas 讓她讀一段對白。怎料事情一發不可收拾,Vanda 不只深刻體會角色的神髓,更逐漸散發出神秘的力量,反過來控制着 Thomas……

《玩謝大導演》就靠兩名演員支撐大局。我不熟悉跟它有關的小說、舞台劇和歷史背景,看《玩》片時確實有點一頭霧水,尤其角色之間互相牽制的力量逐漸變化,有些對白若有所指,看戲時便苦思到底是什麼回事。結果,越看越分心,更累極小睡,到完場時真的有點不明所以。

兩名演員 Mathieu Amalric 和 Emmanuelle Seigner 都演得非常投入。男的對角色的心理變化掌握到位,女的則於造型和演繹方面變化較多。然而,《玩》片的題材和風格帶點偏鋒,加上整個故事的上下文有點模糊,並不容易討好大部份的觀眾。

Monday 9 December 2013

一首搖滾上月球

拍攝和製作手法而言,《一首搖滾上月球》這齣紀錄片實在是很平庸,跟平日看的電視新聞特攝節目沒有太大的分別。它吸引觀眾的是六個主人公真實的經歷和他們沒有過份修飾的表現(或表演)。

片中的六個爸爸,他們都有孩子患了罕見且基本上無法靠醫藥根治的疾病。有的跟太太一同努力照顧病兒,有的妻子因為長期受壓而得了情緒病,也有的老婆選擇逃避,拋夫棄子。這六個爸爸在偶然的機會下認識,更組成了一個搖滾樂團「睏熊霸」,通過學習音樂和表演來紓緩工作和照顧孩子和家庭的壓力。

這電影像擲骰子,在六個老爸之間跳來跳去,不見什麼特別的手法,偶然會有讓人難過、感動或反思的片段,也偶然會有幽默的小笑話,這都是點綴六個加起來年齡超過三百歲的老爸怎麼替自己苦澀的生活打氣,把自己從失落甚至絕望之中扶起來。

《一首搖滾上月球》較為特別之處,是它以男人為重點。以往講照顧病童含辛茹苦,大都是歌頌母愛的偉大。特別是在中國人的社會或傳統觀念之中,父親多是嚴肅、或較不善於表現關愛和珍視家庭倫理的角色,《一》片算是有一點替男人「平反」的味道。六個老爸之中,以孩子得了小胖威利症的蔡爸爸最能反映這個,因為他是個開「小黃」的單親爸爸。其他的爸爸妻子都在身邊,跟他們一起照顧孩子,他們的老婆其實也承受相同的壓力,但在《一》片中,這似乎都給(刻意)沖淡。舉例說,一對子女同得尼曼匹克症的巫爸爸,他老婆就在鏡頭前輕輕地抱怨說,自己承受的痛苦不比丈夫或孩子少,她要住院動手術也是自己一個人入院,所以她希望(台灣)男人對老婆能多一點柔軟,好像每天給個擁抱之類。

當然,六個老爸的生活確有其真實的痛,觀眾都能夠從他們的個案之中體會出來。

電影在今屆金馬獎得到最佳原創歌曲獎。幾個老爸組成的睏熊霸音樂造詣和歌聲並不出眾,但他們的毅力和意志都散發出不同的正能量。昨天看罷電影,其中三名老爸親臨放映室跟觀眾見面。他們說,樂團沒有因為落選當初打算參加的音樂祭而解散。就希望睏熊霸能繼續練唱,甚至能夠推出一張屬於他們的專輯。

Monday 2 December 2013

末世列車

陣子抽不出時間在亞洲電影節看《末世列車》(Snowpiercer),幸好台前幕後陣容夠強,足以正式公映。這是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第一齣英語電影(全片九成以上的對白是英語),源於 2004 年他為電影《韓流怪嚇》搜集資料時,某天在首爾一家書店發現法國的插畫小說《Le Transperceneige》。奉俊昊深受吸引,站在書店一口氣讀完了書,再介紹予另一導演朴贊郁。朴也很喜歡這故事,後來出面買下版權,在奉俊昊籌備《末》片時,他也給了不少意見和幫助。全片在布拉格的片廠拍攝,花了三個月。後期製作都在韓國做。

韓語片名叫《雪國列車》,故事發生在末來。人類為了減輕溫室效應,數十個國家在大氣層散播化學品,初步效果理想,怎料後來情況失控,世界冰封。某企業鉅子建造了一列自給自足的列車在地球上不斷行走,車上的人按階級分別置於不同的車廂之中。在最後一列的 Curtis(Chris Evans 飾)伺機反抗,Edgar(Jamie Bell 飾)甘於追隨,年長的 Gilliam(John Hurt 飾)則彷如導師。後來 Curtis 找到最初設計列車安全系統的南宮民秀(宋康昊飾)和他的女兒(高雅星飾),並帶着 Edgar、Tanya(Octavia Spencer 飾)等,挾持貪生怕死的女魔頭 Mason(Tilda Swinton 飾)逐步攻下前列車廂,但在這期間,Curtis 的盟友一個個倒下。Curtis 終於到達最前的一列,見到列車的主人 Wilford(Ed Harris 飾),卻發現原來整件事背後藏着很多政治算計……

《末世列車》充滿了對社會的諷喻,封閉的列車內貧富階級嚴重分隔,「賤民」車廂跟地獄無異,暴力起義過程驚險慘烈,最後卻發現原來群眾革命也是出於陰謀。劇情雖然有挺深刻的批判,手法卻流於誇張奇情。Wilford 提及所謂「維繫生態平衡」,原則清晰,但跟故事的背景和設定一起考慮,不免有點一相情願,末段的「人肉機件」也失實兒戲。至於以蝗蟲蚱蜢等鮮製蛋白質糕磚,則令人聯想起現代經常發生的食物安全事故。細心再看,此片的當權暴君和他的打手大都是白人(有一兩個是日本人),似乎有所隱喻。經過連場廝殺,延續人類命脈的重任落在了有色人種的身上。

男主角 Chris Evans 從造型到戲路都有明顯的改變,硬朗而沉鬱,末段的一場告白戲演得很好,比他演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的樣板演繹出色得多。其他有頭有臉的如 Ed Harris、John Hurt、Tilda Swinton、Jamie Bell 和上屆奧斯卡金像女配角 Octavia Spencer 都盡本份演好角色,但嚴格來說,他們都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兩名韓星宋康昊和高雅星也差不多。

此片的美工、攝影挺出色的,特效也有不錯的水平。但看過韓片中的血腥暴力場面,便覺得《末》片的大戰戲不夠震撼,特別是那場夜視鏡廝殺,設計有點教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