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1 December 2014

2014 年第四季觀影小結

四季看了 40 齣電影,其中三齣在飛機上看,一齣於視頻網站看。這 40 齣戲近半是在十一月看的,主要是亞洲電影節和法國電影節的片子。

這一季的電影水準不錯,至少有兩三齣可以打進年度十大。

第四季自選電影前十名(不包括舊片):

1《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
2《冬日甦醒》(Kış Uykusu)
3《霍金:愛的方程式》(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4《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
5《失蹤罪》(Gone Girl)
6《患難家族》(ぼくたちの家族)
7《希望》(소원)
8《鼓動真我》(Whiplash)
9《坐看雲起時》(Sils Maria)
10《來自三星的你》(또 하나의 가족)

Monday 29 December 2014

撒嬌女人最好命

信彭浩翔導演的這部《撒嬌女人最好命》是 2014 年我看的最後一齣電影。

說實話,一向對於流行小說沒多大的好感。並非完全不讀,而是讀過的沒有幾本很有水準或挺有感覺。這戲源起於 2010 年導演在飛機場看見許多女乘客拿着羅曼夫所著的《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彭浩翔讀完後認為,這本書是女性在愛情方面的工具書,有意重新創作並拍成電影。

故事說熟齡女漢子張慧(周迅飾)從大學時代到投身社會,一直暗戀同學兼同事、 傻笨卻不失可愛的內向男生恭志強(黃曉明飾)。可是小恭一直覺得張慧「是個男的」,把張慧當兄弟般看待。恭志強到台灣出差,遇到台灣軟妹子蓓蓓(隋棠飾),瞬間墮入情網。張慧見自己多年默默陪伴在小恭身邊,竟然不敵蓓蓓的幾句溫言軟語,大受打擊,便找好友上海撒嬌女王阮美(謝依霖飾)以及阮美一班號稱「長江以南最強撒嬌天團」的姐妹來給自己培訓。可是,初試啼聲,便敗得灰頭土臉。張慧再接再勵,乘工作之便,跟小恭一起到台灣出差。這回真的跟蓓蓓硬碰硬……

周迅演得比預期的好,挺自然,有喜劇感。隋棠演嬌柔台灣妹子,衣著性感,內外也算恰如其分。黃曉明雖然是演宅男,可他還是有點不自覺地耍帥。女配角謝依美有彭浩翔舊作《春嬌與志明》等中那些搞笑女二女三的影子,戲分不算多,插科打諢,卻有其出位之處。

有不少男人確實對會撒嬌的女人特別缺乏抵抗能力。然而,就是山珍海錯,吃得多也會覺得膩。在我看來,這戲沒有太多值得討論的地方,因為我討厭天生的或後天練成的撒嬌女人。

Tuesday 23 December 2014

冬日甦醒

耳其導演 Nuri Bilge Ceylan(舍蘭)是國際電影節常客。他的舊作只看過《三隻猴子》(觀後感),我並不特別喜歡。新作《冬日甦醒》(Kış Uykusu) 較早前在康城影展獲頒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即最佳電影),也代表土耳其角逐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但沒有出線最後九強,也就是說已經出局了)。這齣文藝片長達 196 分鐘,格調高,情景交融,影像出色。全片手法含蓄,對白極多,深刻地道出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故事講述甚有學識的退休演員 Aydın(Haluk Bilginer 飾)繼承了父親的產業,在小亞細亞中部風光明媚的 Cappadocia 經營旅館,跟美麗少妻 Nihal(Melisa Sözen 飾)貌合神離。妹妹 Necla(Demet Akbag 飾)剛離婚,從伊斯坦堡搬回老家居住。三人日子過得悠閒而寬裕,表面和睦,實際上各自戴着虛假的面具,隱藏醜陋的性情。Aydın 的一個祖業租給了當地伊斯蘭教經師 Hamdi(Serhat Mustafa Kiliç 飾)和他的家人,但對方欠租多時。一天,Aydın 跟司機去 Hamdi 家討租,在途中車窗遭頑童打破,後來發現那頑童是他那窮房客的侄子,而 Aydın 的真面目也由此揭開……

本片的創作靈感來自俄國文豪契訶夫 (Anton Chekhov) 的短篇小說。舍蘭構思《冬日甦醒》劇本多年,為了專心創作,帶着比他年輕很多的演員妻子 Ebru Ceylan 去到 Cappadocia 閉關寫作。據說,他們還沒開始動筆,就為劇本激辯了一個多月。為保各自的觀點,兩人決定分房,花了好幾個月才寫成《冬》片的劇本。

Ebru Ceylan 既是演員,也會攝影和製片。據說,其他人都不敢對舍蘭有什麼意見,獨是 Ebru 對舍蘭說話毫無保留,因此舍蘭要和妻子合寫劇本。《冬日甦醒》的男女主角是一對年齡相差挺遠的夫婦,老婆年輕貌美,丈夫成熟而有見識;戲中有大量對白,更有多場爭辯的戲分。不曉得這是不是反映着舍蘭夫婦和他們編寫劇本的過程?

戲中的男主角 Aydın 外表優雅、內心孤傲。他自視甚高,在地方小報寫專欄評論時事,說話和觀點刻薄無情,以語言和姿態去壓迫、摧毀別人。他討厭欠租的 Hamdi 和他的家人,嫌對方寒酸,每次見面言笑靨靨,背後卻在家人面前和他的小報專欄狠批對方和其信仰。

Aydın 的妻子 Nihal 以慈善工作排遣無聊,她辦活動時結識了比丈夫年輕的男教師,教 Aydın 心生妒忌,讓兩人的關係更趨緊張。Nihal 確實是年輕和閱歷不夠,一片好心帶錢去 Hamdi 家接濟對方,但 Hamdi 倔強的哥哥 Ismail(Nejat Isler 飾)殺她一個措手不及。

Aydın 的妹妹 Necla 剛離婚,以前從事翻譯,也算知書識墨。她一心盼望與前夫復合,但說話尖酸,喜歡批評Aydın(和 Nihal)的為人處世,怨氣甚重。

寒冬來臨,小旅館卻無法為這三人遮風擋雪。Aydın 和 Nihal「冷戰」,跟妹妹 Necla 鬧翻。《冬日甦醒》的故事沒有奇情,但細緻而緩慢地刻劃出主角居住那個偏遠地區的風土人情。Aydın 自以為文明清高,但他不理會貧民疾苦,引起了階級衝突。他的刻毒說話令苦悶的妻子難以忍受。此片的人物心態和環境氣氛的確有帝俄小說的格局,人物之間處境微妙,諷喻尖酸。

Aydın 跟妻子、妹妹、友人、旅客和租客之間的交談和爭辯,拼貼出角色的性格以外,也直指(土耳其)社會上的階級差異和矛盾。這戲也可以看成對知識份子的批判。

坦白說,196 分鐘的確是個挑戰。幸好《冬日甦醒》有場爭辯角力,出色的對白帶來了豐富的戲劇效果,深刻地描繪出角色人物的心理個性,還引進了文化和哲學的探討和思考。

三個主要演員的表現尤其出色,特別是幾場爭論戲,對白又長又多,情緒要把握精準,導演以各種拍攝方法一直緊密捕捉演員的演出,加上燈光的配合,氣氛和戲劇張力很好。

隨着故事推演,觀眾見到男主角自省,在彷如年末寒冬的人生晚年歲月,他選擇回家,坐在書桌前面,重新開始撰寫他的《土耳其戲劇史》。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冬日甦醒」。

Monday 22 December 2014

翻生侏羅館 3:古墓的秘密

《翻生侏羅館 3:古墓的秘密》(Night at the Museum: Secret of the Tomb) 是為了 Robin Williams,但他在香港最後一齣公映的新片是這個,實在令人有點傷感。

這戲毫無冷場,編導大灑人情味之餘,沒有怎麼介紹一班復活的歷史人物(儘管在最後這些復活的展品都說,他們身負傳播人類歷史知識的重任)。一班主角人物像家人一般感情親厚,看時大笑,完場時不免有兩分傷感。

電影以《奪寶奇兵》式的考古盜寶戲開場。考古學家發現了古埃及一塊黃金板,正是這一塊黃金板的法力一直在夜晚讓歷史博物館內的展品復活。然而,黃金板忽然生鏽,令館內所有的歷史人物、鳥獸、展品等都面臨真正的死亡。夜更守衛 Larry(Ben Stiller 飾)翻查資料,知道要去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尋找解決方法。Larry 帶着一班(會)復活的展品朋友,包括羅斯福總統 (Theodore Roosevelt) 的蠟像(Robin Williams 飾)前去。大英博物館內的展品因為黃金板而首次復活,包括有趣又自大的圓桌武士 Sir Lancelot(Dan Stevens 飾)。天曉得圓桌武士後來竟然以為黃金板便是聖杯,要搶去覆命並追求心上人……

大概這是三集之中最富娛樂性的一集,有笑話,有打鬥,還有明星客串演出。

男主角 Ben Stiller 一人分飾兩角,主角 Larry 缺善可陳,反而他分飾的粗獷傻戇的原始人有趣一點,真正吸睛的是另外三個男人。Robin Williams 戲分不多,但導演給他很多近鏡,就是對他作最後的致意。演圓桌武士的英國演員 Dan Stevens 高大英俊,表現清新自然。在本片一眾「串星」之中,戲分最多也最搶鏡頭的是在戲中戲裏扮演亞瑟王 (King Arthur) 的 Hugh Jackman,他跟傻氣圓桌武士演了半場對手戲,喜劇感不錯。

除了 Robin Williams 外,客串演出退休年老博物館夜更守衛的 Mickey Rooney(坐輪椅那個)也是在今年逝世的(老牌)影星。比較之下,客串扮演法老的 Ben Kingsley 顯得平凡。

Thursday 18 December 2014

哈比人:五軍之戰

《哈比人:五軍之戰》(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之後,Peter Jackson 該會(也該要)真正離開中土世界了。電影片長 144 分鐘,場面浩大,劇情簡單,節奏明快。其實,這已經是很全面的觀後感。

Peter Jackson 將英國作家托爾金 (J.R.R. Tolkien) 的《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拍成三部曲後,再把前傳前傳《哈比人歷險記》(The Hobbit) 拍成三部曲。前兩集《哈比人:不思議之旅》(觀後感)和《哈比人:荒谷魔龍》(觀後感)確實一集不如一集,結局篇只是一場五路人馬爭奪高山要塞中金銀寶藏的大混戰而已。

故事承接上一集,魔龍 Smaug 飛出孤山,為人類神箭手(Luke Evans 飾)射殺。矮人族在領袖 Thorin(Richard Armitage 飾)帶領下,進入孤山,發現數之不盡的財寶,卻找不到王者之石,其實早為隨行的哈比人 Bilbo(Martin Freedom 飾)藉魔戒法力所取。居於孤山下漁村的人類因家園被 Smaug 所毀,在箭手帶領下去孤山暫避,同時要矮人族踐約,把部份寶物分給他們,重建家園。與此同時,Smaug 死訊廣傳天下,精靈族、矮人族的另一分支,還有受黑暗勢力支配的半獸人都趕來,欲分一杯羹……

這一集的主題自然是從金錢出發,矮人族領袖受巨大財富的誘惑而迷失心智,但最後擺脫引誘便成了大英雄。Bilbo 跟隨矮人族歷險十三個月,體會人生但求平穩安定。還有延續上一集的愛情副線,讓精靈王子 Legolas(Orlando Bloom 飾)跟木精靈(Evangeline Lilly 飾)和矮人族的 Kili(Aidan Turner 飾)的三角戀作個了斷,結論是真正的愛情是要受苦的。

看完六齣「中土世界」電影,有些懷念 13 年前看完《魔戒首部曲之魔戒現身》(觀後感)激動的心情。初登銀幕的中土世界奇幻多變,氣勢恢宏,導演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映像世界。往後的五齣同系電影,拍攝技術是越來越進步,但對我來說,都不比《魔戒首部曲之魔戒現身》來得震撼。

說到技術和場面設計,倒覺得《哈比人:五軍之戰》教人失望。人物造型沒有新意,也不可能有新意,畢竟它是《魔戒》系列電影的前傳,創作空間有所限制。戰爭場面慘烈之餘,竟也有點滑稽,例如邪派利用頭戴石盔的怪異巨人猛撞城牆,撞開了大洞之後就倒地不起,不知道是死了還是暈了,活像卡通片。

儘管此片只屬老調重彈,仍是一齣高水平的電影,很多觀眾(包括我)還是願意付鈔進場的。

Tuesday 16 December 2014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月出差時,在飛機上看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這是本年度(美國)電影獎項的熱門份子,看後不能不佩服編劇兼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的眼光和魄力。前後花了十二年拍攝,幕前是同一班演員,敢情是成長紀錄片的格局。電影長達 165 分鐘,談成長、家庭和身份認知。內容都是平凡人的生活,但透出溫柔、幽默,有些細節捕捉了生命的觸感,甚至是剎那的永恆,整體拍得流暢,觀眾也許不易覺察時間瞬逝。

《我》片從 2002 年 5 月開鏡拍攝,直到 2013 年 10 月完成最後一個鏡頭,以男孩 Mason 的成長為主軸,同時紀錄了他姊姊 Samantha 和早已離婚的父母不同的成長故事。

故事開始時,6 歲的 Mason(Ellar Coltrane 飾)和他姊姊 Samantha(Lorelei Linklater 飾)的父母已經離婚,他們跟媽媽 Olivia(Patricia Arquette 飾)住在得州小鎮。Mason 天真無邪,Samantha 是個鬼精靈。仍然非常年輕的 Olivia 為了子女和生計而無法讀大學,也很難談戀愛。爸爸 Manson Sr.(Ethan Hawke 飾)居無定所,沒有固定工作。Olivia 得到母親幫助,帶着孩子搬回老家休斯頓,半工讀上大學。這時候,Manson Sr. 突然出現,想重新投入前妻和孩子的世界。Olivia 在大學邂逅 Bill(Marco Perella 飾),二人結婚,各帶着自己跟前度所生的孩子一起生活,成了六口之家,幾個異父異母的兄弟姊妹相處得很不錯。Manson Sr. 間中來探望孩子。Olivia 繼續學業。Bill 對孩子管教甚嚴,後來酗酒,開始對家人使用暴力。Olivia 再次婚姻失敗,帶着 Manson 和 Samantha 搬走。一兩年之後,Samantha 和 Manson 步入青春期,Manson Sr. 探望孩子時大講避孕。Olivia 在大學教書,跟曾經阿富汗和伊拉克參軍的學生 Jim(Brad Hawkins 飾)結了婚,並和 Manson Sr. 維持朋友關係。Manson Sr. 終於再婚,生了個兒子,對生命的看法改變了很多。Manson 處於反叛年齡,對父生的改變感到不是味兒。Samantha 上大學,Manson 也上高中。Olivia 跟 Jim 分了手。Manson 喜歡攝影,上大學之前跟女朋友分手了。孩子都長大離家,Olivia 決定搬到較小的房子去,情緒有點波動。Manson 剛上大學,就遇上一個不錯的女孩……

整齣電影的構思和視野是宏大的,很多細節寫得具體細膩。四個主角演了同一個角色十多年,外表、氣質和演技隨時間而改變。電影也捕捉了時代的一鱗半爪,例如孩子都曾經為 Britney Spears 或《哈利波特》小說等而瘋狂。

男主角 Ellar Coltrane 由小男孩變成有點邋遢的年輕人,看着母親幾番遇人不熟,從兒童到成長期一直搬家,生父從吊兒郎當變成家庭至上(Manson Sr. 開展第二段婚姻之後),自己跟很多(美國)年輕人一樣,對性好奇,喝酒,吸大麻,尋找個人興趣和人生方向等等。Manson 一樣有反叛心態,但是他父母婚姻失敗,成長環境不安定,讓他變得敏感而沉默。Ellar Coltrane 演技紮實。

Ellar 的姊姊 Samantha 從小到大個性比較統一,喜歡表現自己,也有點自我,但本性善良,沒有因為追求自我或其他什麼的而變壞或自甘墮落。

兩姊弟的生父 Manson Sr. 少不更事,心智遲熟。他天性浪漫,不想受責任束縛,喜歡音樂,有赤子之心,但最初不是當爸爸的料子。他跟 Olivia 在錯誤的時間相遇。大概活過三十,才開始計劃安定下來,組織家庭。在電影的前半段,Manson Sr. 於活得悶透的成年人眼中或是一服清涼劑,到了後半段,他則過着普遍認為是正確而積極的生活,或許讓人因此而感到欣慰。

全片最富生命力的角色是 Olivia。她幾段破裂的婚姻固然是她人生的「失敗」紀錄,但她同時是一個自強的人,重返校園,建立自己的事業,勇於接受愛情和失敗,直至人到中年,子女長大離家,她忽然成為「空巢老人」,突然發現時光疾去,覺得自己的人生彷彿半點悅樂都沒有。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的主要演員都表現優異。Ellar Coltrane 是個好的小演員,長大後沒有變得面目可憎,還能保持本色。Lorelei Linklater 是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的女兒,感情挺自然流露的。Ethan Hawke 在各個階段的演出恰如其分。最教人驚喜的,是演媽媽的 Patricia Arquette。電影開拍的時候,她已經 34 歲,扮演 20 歲的失婚媽媽毫不彆扭,在以後的每個章節,Patricia Arquette 的造型和演出都能精確把握角色的情緒和氣質,相信她是今年最佳女配角的大熱門。

儘管篇幅甚長,《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是一齣值得看兩次甚至更多的電影,觀眾不難覺得當中的情節和人物似曾相識。但不得不提的,是越接近尾聲,調子漸轉沉重,節奏也有點放緩,不如前段的輕鬆愉快。也許,這是成長帶來的壓力;也許,這反映導演看待人情的態度。他那經典的三部曲(觀後感),從故事到觀點,感覺也差不多。

Monday 15 December 2014

閃閃聖誕夢

是一齣應節的電影,《閃閃聖誕夢》(Le père Noël) 的劇情自然具備了美好和奇蹟兩大元素。編導明白適可而止的道理,全片只有 80 分鐘。也幸好電影以聖誕節為背景,觀眾大多會輕鬆面對故事中一切有違道德和常理的內容。

故事發生在巴黎聖誕前夕的晚上,爸爸已經離世的小孩 Antoine(Victor Cabal 飾) 相信有聖誕老人,乘坐鹿車可以到天上的星星去探望爸爸。平安夜,Antoine 在窗前遇上喬裝聖誕老人的釋囚飛賊(Tahar Rahim 飾),以為對方就是聖誕老人,死跟着要飛賊帶他去見爸爸。原來飛賊欠了匪幫一屁股債,被迫入屋偷盜還錢,但他中途意外受傷,又被 Antoine 纏住不放,便靈機一觸,訛稱鹿車以金銀珠寶做燃料,要 Antoine 代他盜竊……

說實話,《閃閃聖誕夢》是飛賊拐帶和教唆兒童盜竊的故事,但是以《一個快樂的傳說》(La vita è bella) 的手法去包裝。因為背景是聖誕節,也因為主角是天真的小孩和本質善良的釋囚,配上輕鬆愉快的音樂,於是一大一小在屋簷上奔走作案,沒有驚心動魄,總是化險為夷,甚至滲出點點溫馨暖意。惡有惡報,只適用於逼害忠良的匪徒身上。

所以說,編導只拍 80 分鐘很聰明,始終自作瀟灑的事情難以長久,不宜拖拉。在觀眾抽出教條來批判之前,電影已經愉快地落幕了,大概人人都樂得羨慕孩子的天真,認同編導告訴大家的結局。

男主角 Tahar Rahim 祖籍阿爾及利亞,憑《先知》(Un prophète) 平地一聲雷,一口氣拿下凱撒獎最佳新演員和最佳男主角獎,還在歐洲電影大獎封影帝。許是外型的關係,看他演過的角色都是遭遇跌宕或情緒容易爆發的一類。這次演「聖誕老人」,眼神中仍藏兩分銳氣,但笑容多了,對着小孩也得耍點寶,還算稱職。

飾演 Antoine 的 Victor Cabal 挺可愛,但不帥氣。在片中他有幾場動作戲,小子年紀小,但膽子不小,都應付過來。

Friday 12 December 2014

法國電影節:坐看雲起時

票的時候,只知道《坐看雲起時》(Sils Maria) 由 Juliette Binoche 主演。進場前再看資料,才發現編劇和導演是 Olivier Assayas,演出的還有 Kristen Stewart 和 Chloë Grace Moretz。電影已經配上了中文字幕,有機會稍後公映。

故事說國際知名的女星 Maria(Juliette Binoche 飾)和忠心能幹的女助手 Valentine(Kristen Stewart 飾)去瑞士出席一個頒獎禮,代表二十年前讓她一躍成名的劇作家恩師領獎,但在途中得悉恩人剛突然去世。Maria 懷着傷痛的心情出席頒獎禮,重遇她曾經合作、不很喜歡的男演員 Henryk(Hanns Zischler 飾),又跟新晉劇場導演 Klaus(Lars Eidinger 飾)見面。Klaus 極力遊說 Maria 再次演出二十年前的成名作,講述野心勃勃的女孩情挑中年上司,操控對方的身心,最後更讓對方自殺。Klaus 讓 Maria 改演中年女上司,Maria 當年一炮而紅的野心女孩角色則由好萊塢壞女孩 Jo-Ann(Chloë Grace Moretz 飾)演出。Maria 內心掙扎了很久,最終答應,並到恩師在瑞士山區的家裏去排演。她和 Valentine 一邊排練,一邊辯論劇中兩個女角的關係,內容更推及現實生活去。舞台劇在倫敦公演在即,Jo-Ann 和有婦之夫作家男朋友(Johnny Flynn 飾)的不倫之戀曝光,男友的藝術家妻子自殺,鬧出了大新聞……

這是一齣野心之作。編導通過戲劇(或電影中的戲劇和現實)去探討和辯證有關時間、青春、文化的關係和議題。Maria 不是一個花瓶女星,她有學養,對劇戲和藝術有追求,凡事親力親為,行事風格和思想偏向傳統,愛孤芳自賞,卻非不吃人間煙火。她不熟悉也不願意瞭解新世代的文化和溝通方式,對互聯網、社交平台、視頻網站等嚏之以鼻。Valentine 是個現代女孩,掌握科技,熟曉流行文化,但做事謹慎,所以她才可以替 Maria 工作。隨着 Maria 接演舞台劇,天天排練,二人討論角色,還談到很多有關感情、生活等的事情,也進一步催化兩人曖昧的感情關係。

Maria 和 Jo-Ann 在舞台劇和現實中的關係教人聯想起《彗星美人》(觀後感),同樣是年輕後輩藉青春去迫脅前輩。不同的是,《彗星美人》的大牌女星看通情勢(也可以說她看得開),急流勇退。但六十多年之後,《坐》片的 Maria 自覺仍然當時得令,從內到外都設法讓自己和少艾看齊,甚至要顯出自己仍然看高一線。

既然 Maria 代表傳統,Jo-Ann 便是潮流。Jo-Ann 生於資訊爆炸的時代,我行我素,反應敏捷,一些待人處事的細節無疑仍欠火候,但她還算懂得在適當的時候討人歡心,只是一切看來都是權宜之計。基本上,Jo-Ann 跟很多有能力並很有上進心的年輕人一樣,有時候會急於求成,而成功之後,未必體會表現謙遜和培養遠見的重要性。

比較之下,看來低調的 Valentine 是個有趣的角色。她年輕,但同時世故。這可能跟她(和 Maria)的工作有關係,也可能源於兩人之間一份秘密的情感。對於感情,Valentine 不如成熟的 Maria 收藏得那麼好。她喜歡一個男攝影師,但同時一直默默關注 Maria。至於 Maria,正為辦離婚而煩惱不已。口裏說討厭舊拍檔 Henryk,卻不介意跟對方隨便玩玩,但條件是必須得由她做主。對於 Valentine,Maria 不敢認真,但不願放手。

全片以 Juliette Binoche 飾演的 Maria 為主。Maria 不是個可愛的角色,但她是本片最有發揮的角色。Juliette Binoche 表現合乎水準。比較之下,Kristen Stewart 的表現較令人驚喜,聰明而含蓄,面對霸氣外露,不介意常常咄咄逼人的老闆,她都能從容應付,舉重若輕。這角色不好演,但 Kristen Stewart 還是應付得來。

然而,總的來說,《坐看雲起時》談不上非常成功,劇情間中有點拖泥帶水,對白冗長,編導努力加入大量的意象和文化材料去論證,卻顯龐雜紛擾。編導也設法營造角色彼此之間的張力,卻幾乎每一次都是將到高峰便癱軟滑下,其中 Valentine 的最後一場戲便教人看得不很爽快。電影很多段落帶懸疑色彩,但原來是故弄玄虛。不曉得是編導有心經營,還是眼高手低?

Tuesday 9 December 2014

法國電影節:情淚種情花

浪潮電影主要推手之一、已故法國名導 François Truffaut(香港譯:杜魯福)今年逝世三十周年,法國電影節(又)搞了一個回顧展。他拍過 21 齣劇情長片,我從頭到尾好好完的只有四齣(《四百擊》《祖與占》《烈火》《戲中戲》),買了但未看的 VCD 和 DVD 倒一大堆。這次回顧展,最想看沒買到影碟的《奪命佳人》 ,可惜時間不配合。《最後一班地鐵》也不錯,但早年已買了影碟。只有《情淚種情花》(L'histoire d'Adèle H.) 沒買過影碟又有點興趣。

拍罷《戲中戲》,拿下他唯一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小休兩年,François Truffaut 拍成了《情淚種情花》。上小學時,已經聽過這極富詩意的片名,又因為剛看完《神鵰俠侶》,曾經白痴得以為這老外古裝片跟金庸筆下的情花有什麼關係!《情》片瀰漫鬱悶、調子沉暗,畫面色彩也偏深沉、黯淡。電影的配樂優美,卻夾雜噪聲,間中讓人毛躁。當然,這都是輔助元素,一切實在源於主角 Adèle Hugo 為了沒結果的愛情而自甘沉淪的惱人故事。

劇本根據 19 世紀法國文豪雨果 (Victor Hugo) 的孻女 Adèle Hugo 的故事改編而成。香港人最熟悉雨果的作品當然是改編為音樂劇、電影等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或譯《孤星淚》)。《情淚種情花》的故事講述 Adèle(Isabelle Adjani 飾)生於書香世家,隨父親和家人政治流徒時,認識了英國軍官 Albert Pinson(Bruce Robinson 飾)。Albert 曾向 Adèle 求婚,但被拒絕(電影說 Adèle 父母反對這門婚事)。後來 Adèle 自覺太愛 Albert,非君不嫁,得悉 Albert 派駐加拿大,便橫渡大西洋追去,並寫信給父親要生活費。Albert 態度冷淡,表明不會娶 Adèle。另一方面,他不停搭上其他女人。Adèle 先是跟蹤,後來搞砸 Albert 跟當地法官女兒的婚事,更開始變得精神失常。後來 Albert 派駐巴巴多斯,Adèle 又跟着去了,但她的精神越來越差……

Adèle 本來是個喜歡彈鋼琴的美少女,深得父母疼愛,但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更毫沒自覺,結果患了精神分裂症,賠上大好人生,大半生神志模糊、傻傻瘋瘋。

說實話,Adèle 的遭遇不完全值得同情。雖然說情難自控,但對方一次又一次表明心裏已經沒有自己,更毫無保留地傷害自己的感情,卻依然不懂得斬斷情絲,落得如斯田地,也算自找。

電影以當時年華雙十的 Isabelle Adjani 為主角,導演真的選對了人。當時 Isabelle Adjani 年輕貌美,也很會演戲。《情淚種情花》是 Isabelle Adjani 演藝事業的起步點,讓她當時成為最年輕的奧斯卡影后候選人。後來她得過康城和柏林影展的最佳女主角獎,更是贏得法國凱撒獎影后最多次的演員(五次)。她貌似青春常駐,但近年表情越來越僵硬,原因不問可知。

英國演員 Bruce Robinson 在片中飾演教美麗女主角神魂顛倒的負心漢。此君其貌不揚,顏體乾瘪,毫無吸引力,不曉得 François Truffaut 讓他扮演 Albert Pinson 是不是別有用心?Bruce Robinson 後來多從事幕後工作,最近一齣作品身兼編劇和導演,是 Johnny Depp 主演、相當難看的《加勒比醉愛日記》(觀後感)。

Monday 8 December 2014

霍金:愛的方程式

為《星際啟示錄》(觀後感),讓很多人注意黑洞和蟲洞。《霍金:愛的方程式》(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這個時候公映,也合時機。《霍》片以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 Stephen Hawking 為主角,其著作《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是暢銷書,內容正是有關黑洞的。

James Marsh 拍的這齣戲改編自 Stephen Hawking 首任妻子 Jane Wilde 的回憶錄。從劇本、演員表現到拍攝技巧,全片都乾淨、美滿,彷彿是個不染塵的完美試驗場,檢視一段帶(過)童話色彩的戀愛關係。

故事從 Stephen Hawking(Eddie Redmayne 飾)在 1960 年代初到劍橋大學讀博士的時候說起。他在一個聚會中邂逅唸文科的 Jane Wilde(Felicity Jones 飾)。儘管男的科研頭腦跟女的虔誠信仰不無衝突,兩人還是很快地熱戀起來。然而好事多磨,當 Stephen 告訴他的博導 Dennis Sciama(David Thewlis 飾)選好了論文題目,並跟 Jane 穩定交往,卻突然得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是一種漸凍症),醫生更說 Stephen 只能多活兩年。Jane 對 Stephen 不離不棄,二人結婚,生了長子。Stephen 考取博士,再跟 Jane 生了一子一女。Stephen 的科研事業非常成功,獲獎連連,享譽國際,但身體機能也一直退化,Jane 為了照顧一老三少而勞心勞力,變相放棄了自己的學術理想。後來在母親(Emily Watson 客串演出)提議下,參加教會的歌詠團減壓,認識了溫文的、剛喪偶的導師 Jonathan Jones(Charlie Cox 飾)。另一方面,Jane 也聽從意見,聘請看護料理 Stephen 的起居。她招來性格頗強的 Elaine Mason(Maxine Peake 飾)……

據說,現年 72 歲的 Stephen Hawking 看完《霍》片也挺感動的。事後他在 facebook 表示,能夠成為電影故事的主角很奇妙,還不無幽默地說,原來把人生某些瑣碎無聊事情刪去後,生命竟是如此短暫(指電影片長 123 分鐘)。時間跟 Stephen Hawking 的人生的確不可分割。他喪失說話和肢體活動能力,卻一直跟時間競賽,追求學問(甚至愛情)。對於《霍金:愛的方程式》,Stephen Hawking 的評價是「大致屬實」。

導演 James Marsh 以前拍紀錄片,轉拍劇情片表現也不錯。其中博導讓 Stephen Hawking 同學做艱難習題那一場拍得生動有趣。本片的攝影也很優異,使用不同的調子去表達故事和劇中人物的情緒,不慍不火。

劇本改編自 Jane Wilde 的回憶錄,Felicity Jones 的戲份不遜於 Eddie Redmaye。二人的表現都很不錯。Eddie Redmaye 是個雀斑型男,不帥,但他當模特兒氣質很不錯,之前看過他演《情迷夢露 7 天》(觀後感)和《孤星淚》(觀後感),尤其是前者,表現討好,在《孤》片的歌聲也不錯。他拍此片下了不少苦功,造型、表情和肢體語言都很出色,有機會提名金像影帝。只是戲份不算集中,奪標呼聲打了折扣。比較之下,Felicity Jones 的角色較重內心戲,感情經歷也比男主角跌宕更大。

也許,大部份人會說《霍金:愛的方程式》是通俗愛情片,但《霍》片的愛情其實不很天真。Jane 願意下嫁 Stephen 並照顧他,她的犧牲慢慢轉生出孤獨、自憐、疲倦、毛躁,甚至見異思遷,一切都很符合人性。Charlie Cox 飾演的 Jonathan Cox 外型和氣質實在討好,跟 Jane 相處又是那麼和諧,那麼互相體諒,觀眾(可能尤其是女的)心底都默默地認為,就是 Jane 出軌了,也理所當然。

至於 Stephen Hawking,在片中除了喜歡開玩笑外,也沒有掩飾他對美女的愛好。片末他到美國出席活動,看到台下少女的筆滾落地上而突然分神。他的幻想是神來之筆,既風趣,也難掩主角內心的無奈和蒼涼。

電影既然以真人真事為藍本,看完戲自然得「八卦」一下。Elaine Peake 後來成了 Stephen Hawking 第二任妻子。但二人結婚後,有說 Jane 和三名子女很難再跟 Stephen Hawking 見面。Jane Wilde 在 1995 年跟 Stephen Hawking 離婚後,數年後跟 Jonathan Cox 結婚,一直至今。她在 1999 年出版了回憶錄。2006 年,Stephen Hawking 跟 Elaine Paeke 低調離婚後,恢復跟 Jane、孩子和孫子見面。Jane Wilde 也跟 Stephen Hawking 建立了工作關係。為了反映這段開心經歷,Jane Wilde 在 2007 出版了另一個內容大幅修訂的回憶錄。

Friday 5 December 2014

出埃及記:神王帝國

票看《出埃及記:神王帝國》(Exodus: Gods and Kings) 只為了看大場面。有美藝根底的 Ridley Scott 用盡力氣去設計各個大場面,敢情是宏偉。本片的特效好、官能刺激強。但今天在香港看《出埃及記》,跟社會和時代又多了一重互相參照的價值。

求學時期上過教會學校,看見中文字幕打出「梅瑟」等多年沒見的名字,有久別重逢之感。然而,再看認真一點,中文字幕採用的譯名版本不一。例如 Abraham,譯者用「亞伯拉罕」,而不用「亞巴郎」。Moses 既譯「梅瑟」,也作「摩西」。假如譯者是想以此分辨 Moses 當埃及人和後來回復希伯來人身份兩個階段的話,並不恰當。當年上天主教學校,認真讀的《聖經》是天主教的版本,基督教通用的譯名是後來偶然聽到的。

回想當年的宗教課,神父、修士講《聖經》故事,《出埃及記》提得不多,同學只集中注意十災,幻想是何等場面。二十幾年前,我城免費英語電視頻道仍會偶然播映《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賓虛》(Ben-Hur) 等聖經故事電影(說起來,這兩齣片長逾 200 分鐘的大片男主角都是好萊塢一代猛男 Charlton Heston)。2014 年再拍《出埃及記》,場面更浩大,但 Ridley Scott 拍得很效率,十她只佔二十分鐘左右,很利落,加上配角插科打諢,順利把《聖經》故事融入現代商業片的風格。

不去比較電影劇情跟《聖經》內容有什麼分別了,也不是那方面的專家。

這戲請來不少有名氣的演員參演,但大部份都是「串星」,隨便一數就有 John Turturro、Ben Kingsley、Sigourney Weaver。電視劇《絕命毒師》(Breaking Bad) 的 Aaron Paul 也演沒什麼對白的 Joshua。真正有戲可演的主角是英國男星 Christian Bale 和澳洲男星 Joel Edgerton,他們分別飾演 Moses 和 Ramesses II。

Christian Bale 是個很用心的演員,他飾演 Moses,多了落泊,不強調英雄感,大概現代電影都喜歡為(傳統的)英雄人物加入平民色彩。近年看 Christian Bale,覺得他間中有點萬梓良或馬景濤聲嘶力竭的表演風格,在《出》片他演來相對平實。

三年前的澳洲電影《野獸家族》(觀後感) 讓幾個當地演員跳出本土,其中 Joel Edgerton 和 Jacki Weaver 比較成功。Joel Edgerton 在《出》片的戲份比得上 Christian Bale,還算能夠駕馭角色。在《野》片演 Joel Edgerton 大哥的 Ben Mendelsohn 也有份演出,飾演歹角 Hegep。

然而,全片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年僅 11 歲的 Issac Andrews。他飾演上帝的化身,跟 Moses 有多場對手戲。Ridley Scott 讓上帝以小孩形象示人,有點佛教的味道。Issac Andrews 表現老練,小臉稚氣精巧,卻能展露不凡的氣場,徹頭徹尾是個「不老小孩」。

看完《出埃及記:神王帝國》,不免有點唏噓。不想做苛政的奴隸,人民如何抗爭革命,歷四百年也無所成,只有等待神仙打救。

Wednesday 3 December 2014

法國電影節:下次我唔會客氣

看《下次我唔會客氣》(La prochaine fois je viserai le coeur;有點爛的中文譯名),很大程度是想看男主角 Guillaume Canet。法國以外的觀眾認識他,可能是因為他身邊的女人(前妻是德國名模兼演員 Diane Kruger,現任女朋友是奧斯卡影后 Marion Cotillard,二人育有一子)而多於知道他演而優則導、得過法國凱撒獎最佳導演榮譽。

此片由 Cédric Anger 自編自導,故事源於真人真事,主角 Franck 以 Alain Lamare 為藍本。Alain Lamare 在 1978 年 5 月至 1979 年 4 月期間在法國奧瓦茲 (Osie) 地區連續殺死了多名女子。導演以戲劇手法處理部份情節,但故事內容大致根據原來事件拍攝而成。Alain Lamare 行兇時是駐守當地的憲兵,他既是兇手,也有份查辦案件,並多次躲過警方的追捕。

電影版上個月才於法國本土公映,以殺手的角度講述整個事件。Franck(Guillaume Canet 飾)獨居,沉默內斂,忠於工作,雇了一個兼職女傭 Sophie(Ana Girardot 飾)幫他打理家務。然而,Franck 似乎有反社會的分裂人格,常有殺死年輕女子的衝動。他總是先偷車,再周圍尋找下手目標。終於,某天夜裏,他把一個騎摩托車的少女撞至重傷。Franck 彷彿食髓知味,更變本加厲,槍殺之後的受害人。與此同時,Sophie 一直對 Franck 有好感,Franck 也不抗拒 Sophie。Sophie 對 Franck 的陰暗性格一無所知,但 Franck 的情緒變幻無常,讓 Sophie 大感苦惱……

《下》片可說是 Guillaume Canet 的個人表演。Franck 一角對白不算多,但內心戲可不少,Canet 演來恰如其分,配合沉重森然的配樂,為影片構建出不錯的氛圍。Canet 表現最好的部份並不是他殺人或事後懺悔的段落,而是他跟 Ana Girardot 飾演的 Sophie 互動的章節。那些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為劇情帶來更大的張力。Franck 大概真的喜歡 Sophie,但他的心理包袱太多,所以他越想表現對 Sophie 的愛意,觀眾便越覺得不寒而慄。

Cédric Anger 拍攝這戲,似乎真的旨在講 Alain Lamare 的故事,《下次我唔會客氣》並沒有探討 Franck 行兇的動機。電影的節奏緩慢,場景主要是陰冷的雨天,確實教人越看越鬱悶。全片拍得最好也最令人緊張的一場,是 Franck 在田野躲避上百名警察和憲兵的圍捕。然而,那也是《下》片唯一的高潮。

Tuesday 2 December 2014

法國電影節:逃家的藝術

年法國電影節的戲碼不很吸引。話雖如此,還是買了四場戲的票。第一齣《逃家的藝術》(L'art de la fugue) 在法國本土要等到明年三月才公映。

本片由 Brice Cauvin 自編自導,是一齣以三兄弟的感情生活為主題的電影。排行第二的 Antoine(Laurent Lafitte 飾)當過教師,後轉到藝術館做策劃展覽的工作。他男朋友 Adar(Bruno Putzulu 飾)是心理學家。二人同居多年,Antoine 因為一個心結,久沒跟 Adar 同床。老么 Louis(Nicolas Bedos 飾)事業有成,有個拍拖多年美艷的女朋友 Julie(Élodie Frégé 飾)。因為工作,Louis 長期在布魯塞爾,Julie 則在巴黎。父母希望 Louis 早點跟 Julie 結婚,但 Louis 在比利時遇上成熟美麗的 Mathilde(Irène Jacob 飾),並跟 Mathilde 打得火熱,一味拖延婚事。至於長兄 Gérard(Benjamin Biolay 飾),剛跟老婆離婚,兒子跟前妻生活,自覺失去生活方向,回老家替父母打理賠本的服裝店,後來巧遇 Antoine 大情大性的同事兼好朋友 Ariel(Agnès Jaoui 飾),情緒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三兄弟的父母是「愛生事」份子,常常好心做壞事,尤其是對於 Louis 的婚事,因而搞出更多的問題……

《逃家的藝術》改編自 Stephen McCauley 的小說,主要說三兄弟以不同的方式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最佳的伴侶。

老大 Gérard 為人謹慎也重情義,一直對離婚無法釋懷,即使遇上志趣相投也懂得遷就他的女人,最初還是不能坦然接受轉變。Gérard 在感情上很被動,他得設法打破心理關口,敢於迎接改變才可能逃出生天。Gérard 需要強有力的幫助。Ariel 就是他的解藥。

Louis 在感情方面並不成熟。他似乎要通過感官的刺激才能孕育出「愛」,要他具體說明自己愛誰,為什麼愛一個人,恐怕就是說不出來。也許,Louis 需要的不是能夠作靈性溝通的伴侶,而是可以不停刺激他感官的對象。

Antoine 敏感,追求靈慾一致。他知道 Adar 待他好,可惜對方無法滿足他的肉慾,因此覺得很糾結。Antoine 在街上會情不自禁盯着好看的男人,重遇舊情人後更是念念不忘,老想重溫昔日的激情,但是舊愛並不如 Antonie 那樣既要性也要愛。

全片偶見佳句,但不成佳篇。最大的看頭是演員,大都演得不錯。說到最搶鏡頭的,並不是三兄弟中的哪一個,而是飾演 Ariel 的 Agnès Jaoui。看《逃》片的時候,覺得她很面熟,果然之前看過她演戲。去年夏日電影節看了一齣法國片《求愛搭錯線》(觀後感),便是她自編自演之作。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演員,是客串演出 Mathilde 的 Irène Jacob。她在片中一句對白也沒有,一味展露帶點神秘的笑靨。這位曾經主演《兩生花》(簡單觀後感)和《紅》的美麗女演員,委實不敵歲月。但在鏡頭前面,她倒是坦然。

Monday 1 December 2014

時裝巨人的狂情歲月

一年有兩齣以已故法國時裝設計大師聖羅蘭 (Yves Saint Laurent) 為題的電影。年初喝下頭啖湯的《聖羅蘭》(觀後感)得到外界廣泛認為是大師主一生中最重要男人 Pierre Bergé 的祝福,評論卻不很好,只得男主角 Pierre Niney 的造型跟大師驚人地相似,而教觀眾留下印象。這一齣《時裝巨人的狂情歲月》(Saint Laurent) 由模特兒出身的帥哥演員 Gaspard Ulliel 當男主角,為了神似他在拍攝前先減掉 27 磅。《時》片演員陣容星光熠熠,篇幅更加長達 150 分鐘。

《時裝巨人的狂情歲月》集中講述 1967 至 1976 年聖羅蘭 (YSL) 事業最巔峰的十年期間的故事。導演 Bertrand Bonello 有份編寫劇本。這戲得不到 Pierre Bergé 的祝福,因為劇本並不完全根據 YSL 本人和 Bergé 的傳記寫成。《時》片和《聖羅蘭》都屬傳記體,也將主角放任的同性戀生活設為焦點之一,這一點在《時》片更為明顯。

兩齣 YSL 電影都談大師的工作壓力,煙酒和性愛既是他減壓消遣的方式,也是讓他的生活和事業一度沉淪的元兇。儘管 Gaspard Ulliel 實在比 Pierre Niney 帥很多,但論造型,Niney 的確略勝一籌。相貌和形態以外,Ulliel 高壯,一脫下衣服,無疑比 Niney 養眼,但跟現實和所扮演角色的遭遇比較起來,似乎是有點過於完美。

兩齣 YSL 電影對時裝設計都如浮光掠影,主要是將多個經典系列在工作室和天橋上演示一輪,卻沒有更深刻地演繹大師設計經典之作的心路歷程。在《時狂巨人的狂情歲月》中,沒有很具體地說明 (YSL) 設計時裝的情慾味覺,反而比較着重表現大師的情慾生活。

再要比較兩齣 YSL 電影,《時》片的製作水平高一點,攝影、美工、音樂都更精緻。《時》片的劇本部份章節比較鬆散,末尾加入一段晚年 YSL 的戲份,Helmut Berger 的造型和演出都不錯,但跟整體劇情配合來看,這一段有點畫蛇添足。

Gaspard Ulliel 扮演 Yves Saint Laurent,表現落力,甚至正面全裸演出。飾演 Pierre Bergé 的 Jérémie Renier 戲份較少,角色的性格描寫比較蒼白,看來較像一個生意人,他對 YSL 的愛着墨也不多。在《時》片中真正跟 YSL「纏綿」的是 Louis Garrel,但兩人並沒有太多激情的戲份。不曉得這是不是因為編導不想惹怒 Pierre Bergé?Léa Seydoux 和 Aymeline Valade 扮演 YSL 兩個靈感女神,都是造型比演出搶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