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網站,常在不知不覺間蠶食我的公餘時間,一個是玩了不久的 Facebook,送花下蛋玩遊戲,一轉眼就一個小時;另一個是 YouTube,真是一個挖不完的寶藏。有人說網絡世紀生產出許多怪人、狂迷,但在某些時候,我倒是非常感謝他們的。
28 年前的廣告,當年看不懂(也很正常),曾經以為是打電話問功課之類的服務。
Monday, 26 November 2007
Monday, 19 November 2007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今年六月病癒不久,在書店買下它的中文譯本,除了超過 200 萬的銷量外(我看書很多時候也很俗),部份原因是作者的古怪名字:リリー・フランキー (Lily Franky)。書買了,卻一直束之高閣,直至兩個月前才開始有的沒的讀着(還沒讀到結局)。
這是身兼插畫師、電台節目主持人等多職、貌似王喜、任賢齊混合體的 Lily Franky(原名:中川雅也)從母親二次患癌到去世期間寫成的自傳體小說。故事從 1960 年代開始,堅強的老媽伴着雅也成長。在雅也的一生中,老爸不是經常在旁,故書名副題曰「有時還有老爸」。雅也到東京讀大學、追尋理想,卻頹廢度日,直至得知老媽患了癌症,才接她到東京共度最後日子。雅也的成長經歷和母子關係,給看成是同輩日本人的集體回憶。
看小說,作者的筆觸時而投入,時而抽離,有其老爸影子。到了末段,還是一派大男孩語調,真摯、幽默,不見設計。原著小說描述在小鎮期間的糾纏一段頗出色,作者敢於正面談論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充滿瑣碎但平實的片段,而不是無病呻吟的夢囈式作品,縱然一路看下去,覺得有點囉嗦。譯本文字流暢,閱讀負擔不大。
東京タワーのテー(主旋律)─上田禎

男主角長大後成了跨媒體鬼馬創作人,其實一路很靠母親支持、影響。他母親坦然爽快地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又喜歡扮鬼臉(母親的鬼臉,很像我一個團友啊),娛人娛己。觀眾看得滿心歡喜,其實也在暗中刺激淚腺的分泌。

出道以來獲獎不少的帥氣男星小田切讓(オダギリジョー)演長大的兒子,「怪雞才子」造型不錯,但略覺傲氣不足(這方面跟 Johnny Depp 有些距離)。不過,幾場哭鬧戲、內心戲演繹頗有層次,能牽動着觀眾的情緒。他的戲服也頗能突出他的「型人」風範──從大花、大格子衣褲,到成名後從毛衣、褲子到襪子都是粉紅色或紫色的搭配,不是人人都敢穿,穿得起的更少。還有一個小發現,就是小田切讓右下頜有一顆痣,也可能是這個原因,演童年雅也和少年雅也的演員在相同位置也加上了一顆痣,那是 Lily Franky 所沒有的。
最後,這片子有份量的客串明星不少,包括演 DJ 的宮崎葵、演地產經紀的 1980 年代偶像女星小泉今日子,還有演醫生,曾於今村昌平名片《肝臟大夫》(カンゾー先生)擔綱的柄本明等。
預告片(音量較小)
小說資料
書名: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作者:Lily Franky(曹妲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7 年 6 月
頁數:360
國際書號:978-957134657-1(平裝)
延伸閱讀:東京鐵塔~~老媽與我,有時老爸
後記

攝於東京ミッドタウン
上個月去日本旅行,出發前想過登東京鐵塔,結果行程太滿,就沒有認真想過怎樣把它塞進去。想去,為趕時髦也好,為附庸風雅也好,好歹也想會一會這個首都地標。結果,鐵塔雖然沒有去成,卻總算跟它擦肩而過。李安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我想,活到某個年紀,大家心裏何嘗不是有(至少)一座東京鐵塔?
Sunday, 18 November 2007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