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0 October 2008

阿信的故事

我選一齣看不厭的電視連續劇,很大可能是《阿信的故事》(おしん)。這是日本放送協會 (NHK) 為慶祝啟播 30 週年而製作的──從 1983 年 4 月至 1984 年 3 月播映的早晨小說連續劇,共 297 集,每集 15 分鐘,首播期間在日本的平均收視率是超過 50%。

香港的 TVB 於 1985 年首播《阿》劇,先於下午的《婦女新姿》內播放,每集 15 分鐘。後來反應良好,移師晚上的《歡樂今宵》播映,加長每集的播映時間。到了最後,忘了是什麼原因,又轉回《婦》內播放,每集 15 分鐘,直至結局。當年香港版的主題曲是旅日台灣名歌手翁倩玉以粵語唱出的《信》(林敏怡作曲、鄭國江作詞)。1995 年,此劇在 ATV 重播,每集約半小時,在傍晚新聞前播映。主題曲換成國語的《永遠相信》(許願趙增熹作曲;姚若龍作詞),一樣由翁倩玉主唱。

《阿信的故事》的劇本出自日本編劇家橋田壽賀子手筆。當年傳說女主角「阿信」的創作靈感來自八佰伴百貨店的創辦人。故事以日本明治年間山形縣佃農谷村家的女兒阿信從 7 歲到 83 歲的生命為主線,講述一個女人為了生存掙扎、奮鬥、創業的故事,當中情節亦涉及期間在日本發生的多項大事,包括關東大地震、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阿信一角由三名女演員分飾,按她們出場序,整齣劇集大致分為下面三個階段:

童年篇── 7 至 9 歲,小林綾子

阿信生於明治 34 年(1901 年),7 歲那年給送去木材行幫傭帶小孩。木材行的女管家阿常處處苛待阿信,很多工作阿信都是一邊流淚一邊完成。出門打工前奶奶送了阿信五毛錢。後來阿信被懷疑偷了五毛錢,阿常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奶奶送阿信的那五毛錢當作竊款沒收了。阿信一氣之下逃離木材行,卻在大風雪中迷途昏倒,幸得逃兵俊作搭救。俊作教導阿信要關愛別人,還教她讀書寫字、學算術,阿信在山上度過了半年美夢一般的生活。春天來臨,俊作把心愛的口琴交給阿信,親自送阿信下山,不料卻被搜山的憲兵所殺。阿信抱着俊作的屍體嚎哭……阿信回到老家,旋即又被送往酒田加賀屋米行幫傭。老太太邦子欣賞阿信的毅力與忍耐。阿信與同齡的加賀屋繼承人加代透過幾次機緣,關係變得更加親密。通過阿信,加代的視野逐漸開闊。此外,邦子嚴格地教導阿信漢字和算盤。這些技能後來給阿信帶來莫大裨益。

俊作對阿信這一段教誨充滿基督精神,也點出了哪樣的人才最不幸。


少女至成年篇── 16 至 45 歲,田中裕子
大正 5 年(1916 年),阿信從邦子那裏學會記賬、茶道、插花、料理、禮儀,就讀女校的加代則立志成為畫家。兩人邂逅搞農民運動、年輕的社會主義者高倉浩太。加代不顧家人反對,跟着浩太逃往東京。阿信也忘不了浩太,拒絕邦子撮合的婚事,並離開了加賀屋。老父作造準備把阿信賣給溫泉妓院,二姊阿春讓阿信到東京找長谷川師傅學梳頭。
阿信得師傅傳授技藝,得到包括染子等一班咖啡館女服務員的支持。阿信重遇加代。加代知道妹妹已歿,自己既為加賀屋繼承人,答應與一名大學生結婚。
阿信獨立創業,同時年青實業家田倉龍三對她暗中傾慕。阿信因浩太惹上官非,得龍三斡旋搭救才獲釋。阿信受龍三的熱情打動,二人在神社前悄悄舉行了婚禮。不久,阿信父親病死,加代的丈夫在外頭和藝妓有了私生子,田倉商會又面臨經營危機。阿信賺錢幫補家計,卻傷害了龍三的自尊心。阿信把店中的布料拿去淺草擺地攤拋售,卻受地痞欺侮,流氓老大阿健出面解危。阿信用賣布的錢與龍三搞童裝生意。可惜一場關東大地震,新建的成衣工廠全毀,老管家源右衛門為救長子阿雄被火燒死,一家三口只好回到龍三的故鄉佐賀
阿信在佐賀的生活宛如地獄,婆婆阿清對她百般刁難。阿信企圖帶阿雄逃到東京,不料走漏風聲,被龍三攔下時打傷了右手,從此不能再幫人做頭髮。後來,阿信帶着阿雄逃回東京,擺路邊攤,開過小飯館,又受到浩太親戚阿久婆的幫助,開始賣魚。最後,阿信和龍三和解,誕下次男阿仁、次女阿禎,又把酷似在佐賀時難產死的長女阿愛的女傭初子視如己出。加賀屋倒閉,加代去世,阿信收養了加代遺孤希望。阿信和龍三撫育五個孩子,在伊勢賣魚為生。平靜幸福的日子卻被(日本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輕易摧毀。與初子相誓信守的阿雄在菲律賓戰死。全身投入軍需市場的龍三也隨着戰爭結束而自殺。


成年至晚年篇── 52 至 83 歲,乙羽信子
昭和 58 年(1983 年),阿信已是擁有 17 家連鎖超市的老闆,這是徹頭徹尾商人本色的次子阿仁的做法。阿信覺得阿仁的性格乃耳濡目染,是自己從前為了錢拼命工作而影響了兒子,就決定不出席第 17 家店的開幕式,反而回到原點重拾昔年記憶。陪伴阿信旅行的阿圭是成了優秀陶藝家希望的獨子(加代的孫子)。
旅行歸來,田倉家已是內憂外患:阿仁與妻子道子感情不睦,道子與婆婆阿信失和;第 17 家店受大型超市擴展影響,處境堪虞。那大型超市是並木家所有,而並木家老爺正是當年的高倉浩太。阿仁懇求浩太幫忙,而阿信卻對浩太提出了跟阿仁相反的方案。原來阿信覺得阿仁事業太順遂,藉此機會讓田倉超商跌進谷底,對阿仁本人和田倉家族是有利無害的。終於,在田倉家破產前,問題解決了。經此一役,阿仁夫婦重修舊好,田倉家更和睦齊心。
阿信 83 歲,她的父母親、邦子、加代、長谷川師傅,經常照顧她的阿健、阿久婆,還有龍三、阿雄、希望的妻子百合等等,都魂歸黃土了。陪伴阿信同看夕陽餘暉的是在差不多 70 年以前,跟她在酒田邂逅的浩太。

TVB 首播《阿信的故事》時,晚年那部份看得比較少,直到 ATV 重播,才比較認真地看。首播時我才讀小三,堂兄妹(早已全部移民楓葉國)都愛看,每逢家庭聚會,就圍成一圈大講特講。有個堂妹要嬸母煮蘿蔔飯給她吃(阿信童年家窮,無足夠白米燒飯,就把蘿蔔泥混和白米做稀飯);她有一把厚濃的頭髮,看了阿信學梳頭,又讓家人助她梳日式髮型,還拍照讓我們看。現在這個堂妹結了婚,在加國當牙醫,長得很像向海嵐,聽說在大學時愛於深宵抱着骷髏讀書。在另一次聚會上,一班小孩給眾大人安排角色,冷不防有人說,要讓奶奶(已過世十多年)演染子,包括奶奶也哈哈大笑。回家後,媽媽教訓我沒家教。原來身為二房的奶奶邂逅我爺爺的時候,正是做染子「那一類」工作的。八歲的我才相信奶奶家中一張照片裏可以當選美冠軍的旗袍美人,果然是奶奶。

那時候,也覺得周圍很多人的長相跟劇中人挺像:二弟當年剛上幼稚園,又紅又圓的臉蛋很像童年時的阿信;我小二的班主任跟變態的婆婆阿清長得有七八分像;有個阿姨(我媽的摯友)的老公蠻像阿信丈夫龍三的;有個嬸母的笑容很像阿信的母親一模一樣;還有,我爸的乾娘(即我乾奶奶)那雙大眼睛和臉型像極晚年的阿信了。

看《阿信的故事》,我知道了關東大地震、咖啡廳的女服務員(不少日語「殘片」都有這類角色,像《放浪記》)、跪跑式抹地法、「窮鄉」佐賀(不必等到廿多年後的「超級阿嬤」系列)、銀山溫泉,還有死亡──阿信的奶奶、俊作、源右衛門、阿雄幾場尤為深刻。

重播時,認真看了成年期末段和晚年段的戲份,對於講述二次大戰時把皇軍英雄化相當反感。

劇中三位扮演阿信的演員都很出色,童星小林綾子到現在仍因為阿信一角而工作不斷。我當年最喜歡有一張典型日本女性臉孔的田中裕子,覺得她漂亮而有氣質。至於演晚年阿信的乙羽信子(已故),原來曾是寶塚歌舞團(全女班劇團)的台柱,是女星天海佑希(日劇《女王の教室》)的大大大大師姐,丈夫更是年過九旬、現在仍然拍戲的名導新藤兼人。乙羽後期主要拍丈夫執導的電影,其中《絞殺》(1969 年)在威尼斯影展得到了很高評價。

主要演員表
阿信
谷村信《おしん》(少女期):小林綾子
谷村信→田倉しん(少女──成年期):田中裕子
田倉信(中年──老年期):乙羽信子(1924-10-1 至 1994-12-22)
谷村家
谷村ふじ(阿藤):泉ピン子(阿信母親)
谷村作造:伊東四朗(阿信父親)
谷村なか(阿仲):大路三千緒(阿信的奶奶)
田倉家
田倉竜三:並木史朗(阿信丈夫)
田倉清:高森和子(阿信婆婆)
今村源右衛門:今福将雄(竜三的管家)
田倉雄:伊藤毅→萩堂譲二→山野礼央→槇浩→松田洋治→冨家規政(阿信長子)
田倉仁:望月匡貴→内田慎一→山下真司→高橋悦史(阿信次子)
田倉道子:田中美佐子→浅茅陽子(阿仁妻子)
田倉初子:上中はるか→長島裕子→田中好子→佐々木愛(阿信養女)
加賀屋
八代加代:東てる美(希望的母親)
八代邦(邦子):長岡輝子(加代的祖母)
八代希望:大渕貴人→萩原等司→塩屋智章→野村万之丞(加代的兒子)
八代圭(阿圭):岩淵健→大橋吾郎(希望的兒子)
其他
俊作:中村雅俊(逃兵,和阿信共度過一個冬天,後被憲兵發現,為救阿信而遭擊斃)
高倉浩太→並木浩太:渡瀬恒彦
長谷川たか(多香):渡辺美佐子(阿信的美髮老師)
中沢健:ガッツ石松(處處照顧阿信的流氓老大)
染子:日向明子(咖啡店女侍,阿信最初的美髮客人)

香港首播時的主題曲《信》,鄭國江寫的歌詞勵志之餘,兼具哲理。剛逢家中發生變故,媽常以「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 將要逝去總想挽留」來跟我說着形形色色「兒童不宜」的成人辛酸、憾事。也許,我是她最方便的傾訴者吧。


1995 年重播時,改以國語歌《永遠相信》為主題曲。

許願、趙增熹寫的曲比不上林敏怡,但姚若龍(其他作品包括電影《阮玲玉》的主題曲《葬心》)的歌詞比《信》更配合劇情,透出豁達、歷練的風韻,很是溫馨體貼。

曾在北京的西單圖書大廈看到中文字幕版(有日語原聲)的《阿信的故事》DVD,當時嫌近 600 塊太貴,而且行李箱放不下(出差總是帶小的行李箱),沒買。現在非常後悔,好一句「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呢(一笑)。

11 comments:

  1. 雲與清風可以常擁有~

    怀念小学回家看阿信的小时候。。。

    ReplyDelete
  2. 嘩,真的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八佰伴也執了那麼多年。

    ReplyDelete
  3. 這是我曾經每天追看的一套電視劇。現在我已差不多把劇情忘得一乾二淨:p 對《信》一點印象也沒有,卻仍記得《永遠相信》的旋律和歌詞。還記得那時候看到小時候的阿信生活艱苦卻仍能勇氣面對,令我好不慚愧,所以看完電視隨即發奮溫習功課,要和阿信看齊(小孩的怪邏輯==") 現在要找回《阿信的故事》的dvd 恐怕是不可能吧? 也難怪你會覺得後悔了。

    ReplyDelete
  4. 以前有個網站講阿信的,資料詳細,但不見了
    你講得沒錯,阿信係看不厭的電視連續劇
    小時間在某書店見過他的小說(兩本裝),當時沒錢買,之後都沒再見過了

    ReplyDelete
  5. 多謝你重提阿信的故事,這勾起了我兒時開心的回憶。 不知道這套劇有無出dvd呢?如有,最好是tvb版本。

    ReplyDelete
  6. 如來套戲帶給你那麼多童年回憶, 有感情在內。
    港人習慣快、新鮮, 套戲咁長, 所以D人追追下便無耐性繼續追看。 當年我都係斷斷續續睇, 都無睇結局。
    以前我睇套戲都睇到一頭霧水,多謝資料, 等我終於可以了解哂那些人物關係及劇情大綱。

    ReplyDelete
  7. Mak:
    每天下午兩點播,我吃完午飯看,看完就做功課,幾乎天天如是。
    你的小學離家甚遠,即使你是 DHL,趕得上嗎?

    readandeat:
    二十多年了,想騙人說自己還年輕都不行。

    missynicky:
    你看《永遠相信》當主題曲的《阿信》,那該很年輕了。那套 DVD 可能在大陸一些大型書城仍有售,不是我很少去,所以當跟它緣盡了。

    galaxy:
    《阿信》是集數多,但節奏不算慢,角色刻畫得好,加上有大時代背景,不是一味「情情塔塔」,比較經得起時間考驗。



    多年前有一個小說版,不只兩本,在灣仔的天地圖書多次看見,但不曉得是否涵蓋整個故事。
    TVB 最愛刪剪原作,光碟水準又是一般,寧願買大陸版。

    ReplyDelete
  8. The most impressive scenes in my memory was the food they ate...very very simple
    Also recalled the peroid of summer job in the factory of old Kwun Tong after finished the HKCEE at that time

    ReplyDelete
  9. 我最記得蘿蔔飯,成日想試下係咩味架 :)

    ReplyDelete
  10. 愛看童年阿信及田中裕子,後期由乙羽信子做晚年阿信之後,已較少追看,也忘記了有沒有看大結局~

    ReplyDelete
  11. A:
    oic, which means you didn't watch too much except the episodes were shown in EYT

    Fun:
    當年我堂妹說味道 OK 架

    Maymay:
    我也是呀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