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March 2011

HKIFF 2011 之 3:母親的告白

年在 HKIFF(提早)看了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上爆冷奪魁的《謎情追兇》(El secreto de sus ojos觀後感),很認同評審的眼光。今年奧斯卡的外語片又「爆冷」,丹麥電影《愛有新世界》(In a Better World) 打敗媒體熱捧的《美麗末日》(Biutiful)。《愛》應該在今天於香港公映,會看的。看了《美》,覺得媒體是捧男主角的場罷了。至於這齣代表加拿大出賽的《母親的告白》(Incendies),賽前是著名影評人 Roger Ebert 的心頭好,所以買票了。

片長 130 分鐘,是闋曲折而非同尋常的「尋親記」。攣生兒 Jeanne(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 飾)和 Simon(Maxim Gaudette 飾)的母親 Nawal(Lubna Azabal 飾)病逝。Nawal 留下了一份奇怪的遺囑,讓生前的律師老闆任公證人,要子女把她的遺體臉朝地下埋葬,而且不許舉行喪禮。待 Jeanne 和 Simon 把兩封信交到他們素未謀面的父親和哥哥手上,才可以替 Nawal 立碑。在大學的數學系任助教的 Jeanne 決定從加拿大飛到中東,從母親的祖家開始尋找,逐漸揭開媽媽不為人知且並不平凡的過去。後來 Simon 和公證人也飛到中東,一同追查。通過一些背景不簡單的人,將母親的過去如砌圖般一塊一塊拼合起來,Simon 和 Jeanne 赫然發現一個關於他們自己身世的驚人秘密……

《母親的告白》表面上是一個尋親故事,同時側寫宗教和種族鬥爭的禍害,Nawal 的一生就因為種族和宗教鬥爭而飽受折磨。Nawal 和戀人和長子「分開」,為種族分歧所害;Nawal 為了找尋長子下落而目擊因為宗教鬥爭而起的血案;因為目擊血案,Nawal 決定獻身「革命」,結果被囚十多年,還因此而遭連番折磨、強暴;為「革命」所付出的代價讓她和攣生兒遠走北美,卻終生無法跟長子團聚。

導演 Denis Villeneuve 身兼編劇,本片的影像和音樂都見心思。觀眾隨着 Jeanne 和 Simon 一步一步追查 Nawal 的過去和他們的生父和兄長的下落,分成一個個段落,如剝筍皮般,故事性強,挺引人入勝。

飾演兩母女的 Lubna Azabal 和 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 都演得好,再為電影掙得不少分數。

在 Simon 跟過去的遊擊隊領袖見面時,驚人的秘密揭開了。那一場戲很安靜,但教人深思,因為有些對白寫得特有意思。

電影已經配上了中、英文字幕,很大機會在香港正式公映,不宜錯過。

Wednesday, 30 March 2011

我與妻子的 1778 個故事

是根據日本科幻作家眉村卓和他在 2002 年患大腸癌逝世的妻子悅子之間的故事改編而成的。

眉村卓在 1934 年出生,大學時修讀經濟,1960 年開始寫作,1963 年辭退工作全身投入寫作,並發行了第一部作品《燃える傾斜》。從那時起,至今推出了過百部小說,在 1970 年代也翻譯了幾本書。1970、80 年代是他在創作上最活躍的時期。

電影版由年輕的草彅剛竹内結子主演,背景年代沒有交代得很清楚,只見街道上的一些汽車、店裏發售和家中存放的玩具、銀行和醫院的陳設、主角筆下的科幻小說所設想的機器人和宇航船等,都不是最現代的模樣。這可能是編導起用年輕演員去描寫年老作家和妻子的故事時所作的調節。

《我與妻子的 1778 個故事》(僕と妻の1778の物語)講述一對三十出頭年輕夫妻的愛情故事。丈夫牧村朔太郎(草彅剛飾)是個有點冒失的科幻小說作家,妻子節子(竹内結子飾)在銀行上班。節子一直是朔太郎所有作品的第一個讀者。有天節子感到腹痛,去作懷孕檢查,卻發現得了大腸癌。醫生告訴朔太郎,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腹腔多處,開刀也沒用,只能用藥,但看情況節子活不過兩個月。醫生還對朔太郎說,笑可以增加抗病能力。朔太郎靈機一觸,決定每天為節子寫一個好笑的短篇小說。結果「奇蹟」出現,過了兩個月,節子沒有病發,情況還不錯,朔太郎決定寫下去……

就是不把結局寫出來,不看影片資料,光看片名,也該知道結果如何。朔太郎給節子寫的故事是否有趣,見仁見智。編導想寫兩人的愛情就是。治療和患病的描寫都是慣見的手法,影片大部份情節都保持積極,攝影很好,煽情的戲份不多。

愛情以外,也寫事業。跟朔太郎同期出道的科幻作家滝沢蓮谷原章介飾)中途轉寫愛情小說,大受歡迎。朔太郎的編輯(陰山泰飾)也游說朔太郎轉型,但朔太郎不為所動,直至因為節子要服用昂貴的藥物,他才嘗試寫愛情小說。在那時候,又到節子大力反對丈夫為自己而改變。這一段也「熟口熟面」,唯一好看的是滝沢跟朔太郎始終保持好朋友的關係,兩家人一起搞聚會,一起談新小說的點子。滝沢和妻子會去看顧朔太郎他們。在「亂世」之中,看見純純的友誼,就如酷暑裏的一習涼風。題外話,谷原章介跟黎明挺像。

另一處留下印象的,是編輯到朔太郎家幫助打點喪禮,再次看到朔太郎寫給節子那 1777 個(最後一個還沒寫)故事的稿件,想伸手去翻(或拿去出版),但最後也沒有。事實上,編輯之前也向朔太郎提議過幾次,希望把故事結集出版。編輯跟作者之間互相信任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作者除了能夠寫出好作品,也要尊重編輯,恃才傲物而又能一直成功的只佔極少數。另一方面,編輯也要對作者保持誠信,才能留住作者,得到好的作品。編輯出一兩本好書不算好編輯,還要有知識、眼光和個人修養。

此外,片中朔太郎始終用墨水鋼筆在原稿紙上寫稿(該是代筆),看着看着,感覺很好。鏡頭下的字體未算秀麗,但工整、誠懇,很悅目。只是在我看過的作家手稿中,可沒見過寫得這麼整齊的。

朔太郎給妻子寫故事,到最後,已經變成一個讓自己挺下去的方法了。這一段,我是最有共鳴的。

Tuesday, 29 March 2011

愛,別讓我走

罷《愛,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並讀了鄧小宇今年初在《號外》雜誌發表比較原著小說和電影版的文章,我該會好好去讀在長崎出生的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 (Kazuo Ishiguro) 的同名原著。

本片讓我想起《謊島叛變》(The Island),但它遠不如後者商業味道濃厚。故事有少許科幻成份,講述在上世紀 60 年代後期,英國人已經得享百歲高壽,原來背後有個「國家器官捐贈計劃」,由一批批的複製人向病人捐出器官。電影分成三個部份:1978 年在寄宿學校、1984 年暫居於農舍、1994 年的終結。

三個小孩 Kathy、Ruth、Tommy 入讀同一家寄宿學校,和其他孩子受到嚴格的教育,師長一直訓示他們要保持身體健康。女校長 Emily(Charlotte Rampling 飾)看來嚴厲。之後一個新來的年輕且平易近人的老師 Lucy(Sally Hawkins 飾)說出了關於孩子命運的真相……

數年後,Kathy 等畢業離校,搬到中轉宿舍居住,等候捐出主要器官的指示。Ruth(Keira Knightley 飾)跟 Tommy(Andrew Garfield 飾)是戀人,Kathy(Carey Mulligan 飾)雖然曾經跟 Tommy 互相愛慕,卻因為 Ruth 介入而沒有成為一對……

到了 1994 年,Kathy 成了器官捐贈者的護理員而暫時不用捐器官,但那時候 Ruth 和 Tommy 已經進行了兩次捐贈。與此同時,三人也已經彼此失去聯絡十年了。在偶然的機會下,三人重遇,同時面臨他們相連的命運中最後一個轉折點……

影片瀰漫着一陣淡淡哀愁,主要談關於生命、成長、尊嚴、愛情的無奈和掙扎。幾個主角血氣方剛,正邁向人生的黃金年代,卻因為別人早替他們寫下的命運而要犧牲。他們的人生沒有屬於本身的意義;他們的成長要在既定計劃和範圍內進行;他們對愛情的價值扭曲了,或將之視為一種「爭取」的手段。除了捐出器官外,複製人唯一讓其他人覺得其存在有丁點意思的,是他們希望活得有尊嚴。

電影/小說名為《Never Let Me Go》,來自寄宿學校賣物會那段,Tommy 用自己的代幣買了一盒女歌手的流行卡帶送給 Kathy。Kathy 獨個兒在房間細聽一曲《Never Let Me Go》,以為兩人的情苗從此正式滋長,卻很快被 Ruth 的妒火燒去了。這大概表示複製人也有人類的情慾,甚至不是如電影/小說中側寫一些普通人所言,複製人是次等貨。事實上,Kathy 他們上的那所寄宿學校着意把學生的出色詩畫送去展覽,是想做點「匡謬正俗」的功夫。

《愛,別讓我走》沒什麼超現實元素,而是寫情為主,但很淡然,深刻之處也不多。演員方面,Carey Mulligan 不徐不疾,有點韻味。演寄宿學校校長的 Charlotte Rampling 有氣勢。常覺得她和另一英國女星 Julie Christie 是兩生花,一剛一柔。還有演 Tommy 童年的 Charlie Rowe,俊美純良,反而長大後變成 Andrew Garfield 沒那麼好看。

電影拍得不過不失,有了影像之助,我想讀書時會覺得更精彩。

Monday, 28 March 2011

HKIFF 2011 之 2:出軌的女人

不多十七年前,有齣叫《等愛的女人》(1994) 的電影。剛看到《出軌的女人》的宣傳資料時,馬上把這兩齣電影聯繫起來:兩齣都是女性電影,都有吳家麗參演,都由林憶蓮唱主題曲。

《等愛的女人》較《出軌的女人》的演員陣容強,四個女主角都得過影后。《出軌的女人》則以一年前已經部署久休復出的「氣質之女」夏文汐掛帥。

《等愛的女人》的女角都事業有成,葉童和吳家麗身居要職,王小鳳開高級時裝店,馮寶寶是電台愛情節目主持人。來到二十一世紀,《出軌的女人》的女角全部變成沒有工作的有錢太太,在不同方面受到丈夫冷落,但最明顯的,都是在性愛上得不到滿足。

《等》的女人都是單身,希望得到愛情,找個歸宿,性滿足不是她們心裏的重中之重。《出》的女人都已婚,大概過了追逐愛情或對愛情抱着無限憧憬的階段,但她們肉體空虛,進而覺得生活虛浮。兩齣電影的角色設定是否反映出不同年紀或身份的女人對情愛的不同態度?或是在某程度上也反映出不同年代(香港)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或觀念?所謂不同的年代,其實相差不到二十年。

《出軌的女人》的幾個有錢太太婚姻生活不如意,有人帶頭,一同北上尋歡。有人主動,有人被動。有人早有計劃,有人巧結「奇緣」。有玩出感情的,有爭風吃醋的,有誤揭私秘的,有早有所圖的。最後,有人浴火重生,有人以血還怨。片長僅 91 分鐘,劇情挺豐富,但異性戀、同性戀、婚外情、性無能、一體兩面,兼而有之,像乎有點過於曲折堆砌。而且,也嫌對個別人物的描寫有點粗疏。

三個女主角中,夏文汐是焦點,演出尚見層次,但看來有點緊張,到最後三分之一才漸入佳境。吳家麗的外表最有光彩,撇開其咬字古怪的毛病,演出挺自然,可惜其角色的描寫稍欠完整。葉璇的發揮空間挺大,戲份也重,表現得體。她可以多演一些性格較複雜的角色,再演楚楚可憐的弱女沒大說服力了。

男角方面,就聚焦於陳偉霆,他還一人分飾兩角。陳演得努力,但他的「身體」仍較他的演出搶鏡頭。鄭丹瑞譚俊彥屬裝點性質。至於客串一場,演夏文汐丈夫的那名男星,論演出,其實普普通通。但他向來低調,近年也不常演電影,突然亮相,算有點驚喜。

拍電影難,不是看得多電影或者懂得欣賞電影就能拍戲甚至拍得好。過了二十多年,潘源良再執導筒,並參與編劇,拍出這套《出軌的女人》,讀台前幕後的名單,就知道是誠意之作。儘管此片不算什麼精點,尤其是很多場面設計和情節安排都有點落伍,但不少細節仍能看見製作人員的心思。

Saturday, 26 March 2011

HKIFF 2011 之 1:凍死骨

電影是消滅財政年度剩餘假期的最佳方法,所以挑了某個上班日的下午去看這齣《凍死骨》(Winter's Bone)。今年國際電影節只買了九張票。這是第一場的電影。

《凍死骨》是去年美國本土的獨立電影中較受注目的一齣,在奧斯卡也得到最佳電影、女主角、男配角、改編劇本四項提名。我是因此而選看此片。

電影節放映的版本配上了中文字幕,但不是預錄的,而是現場以投映機打出的。此片日後會否在本地公映,似乎尚有變數。中文字幕看來由本地人翻譯。因為投映機的燈光越來越淡,在後半部影片索性不看字幕。

故事發生在美國密蘇里州一個偏僻山區,當地很多人製毒,包括 17 歲的 Ree(Jennifer Lawrence 飾)。Ree 的老爸販毒,後來棄保潛逃,Ree 要女兼父職,並照顧患病的母親。老父把房子抵押去交保釋金,復又潛逃。Ree 一星期內找不到老爸,房子就要被沒收,才被迫「尋親」。叔父 Teardrop(John Hawkes 飾)不幫忙,不想惹麻煩。後來 Ree 因此遭毒打,Teardrop 才出手。一番曲折,Ree 終於找到「老父」……

片長 100 分鐘,言簡意賅,不煽情,也少懸念,拍得沉實、低調。但換個角度,看俊男美女五光十色節奏明快的商業片多了,難免覺得不夠「悅目」。

導演 Debra Granik 邀請了一些當地居民客串演出,有場在家辦慶生會唱民歌的戲,便挺有風味。還有一場戲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女主角遭毒打,而是她替松鼠剝皮、掏內臟,就如小時候在菜市場看見小販剝鵪鶉皮或一隻隻掛在小鐵籠上粉紅透白的田雞(即蛙)那樣,頗為恐怖。

Jennifer Lawrence 飾演倔強的 Ree,揮掉美女的光環,演來沉實、得體,提名金像影后也算合理。這讓我對今夏公映的《X-Men: First Class》更期待,因為她將扮演「妖后」(Mystique) 及其前身 Raven Darkholme。以前看《變種特攻》(X-Men) 系列電影,就特別對這個化身千面的女反角特感興趣。

《凍死骨》沒有一個教人喜出望外的結局,但走到最後,總算沒有使人太失望(或絕望)。

題外話,排隊等進場的時候,聽到幾個互不認識的觀眾聊起電影節,其中有個說買了五十場的票。天!太厲害了。比較之下,我哪算看電影的人?

Thursday, 24 March 2011

一年未緣

如面對人生和生活,都能夠像 Mike Leigh 新作《一年未緣》(Another Year) 中的那對老夫婦 Tom 和 Gerri 那樣豁然,塵事不染心間似的,為人道行當臻化境矣。

片名叫《Another Year》,歲月流金,一年易過。中文片名喚《一年未緣》,多了半分刻意,總算比什麼「無話兒」優異得多。129 分鐘的片子,就是春夏秋冬,有人快樂有人愁,平凡瑣事淡如水,卻教人回味。Mike Leigh 憑本片提名今年金像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故事情節沒有太多驚喜,但細節豐富,一個季節一個故事,長得如你我他和她般平凡的人物都靈動親切,看完就如嚐遍五味,卻又不至於教哪條神經線麻癢痠痛。

故事圍繞一對各有工作的老夫婦。兒子長大,搬出謀生。丈夫 Tom(Jim Broadbent 飾)是地質學家,從事跟工程有關的項目,妻子 Gerri(Ruth Sheen 飾)是情緒輔導員。工作以外,兩人熱愛耕種、下廚。Tom 有個老友 Ken(Peter Wight 飾),Gerri 跟同事 Mary(Lesley Manville 飾)比較親密。Tom 還有個不同住哥哥 Ronnie(David Bradley 飾)。

春天,雲英未嫁的麻煩「中女」Mary 到 Tom 和 Gerri 家作客,因為愛情生活不如意而大發牢騷。夏天,Tom 和 Gerri 在家中搞聚會,Ken 和 Mary 都是座上客,男有心,女無意,更要命的是 Mary 竟然看上 Tom 和 Gerri 的單身兒子 Joe( Oliver Maltman 飾)。秋天,Joe 帶女朋友回家探望父母,巧遇 Mary,「火花」一觸即發。冬天,Tom 的哥哥 Ronnie 喪偶,Tom 全家出席了簡單的葬禮,並接 Ronnie 回家小住,剛好 Mary 又不請自來……

Mike Liegh 的電影大都不由俊男美女擔綱,但演員全是實力派。在他的舊作《地下觀音》(Vera Drake) 中飾暗中替婦女墮胎的女護士的 Imelda Staunton(也就是《哈利波特》電影系列中那個常常皮笑肉不笑的恩不居里 Dolores Umbridge)於本片開始時也客串了一場。所有演員表現自然精準,替《一》片大大加分。當中又以飾演「人見人厭」的 Mary 的 Lesley Manville 最突出。儘管 Mary 很多言行讓人尷尬非常,甚至惹人生厭,其實她是活得太寂寞,竟讓所有其他的機緣、快樂都被寂寞蒙蔽了,而讓自己越活越可憐,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怨女。到 Gerri 不再姑息 Mary 的時候,Mary 又教人看得有點黯然神傷。說到 Lesley Manville,她有一個兒子,是跟第二任丈夫 Gary Oldman 所生的。兩人的婚姻只維持了三年。1990 年離婚後,Lesley Manville 一直未有再婚。

片商替電影印發了一份小冊子,裏面說 Mike Leigh 一般不會有完整的劇本,而是設定處境,根據身邊的朋友去設計角色,然後跟演員面談,收集意見和經驗,再塑造角色。通過不斷的綵排,修訂劇本,到正式拍攝時,導和演自然都熟練、精準、到位。演員有份參與創作,演出的時候,就更投入、自然了。

看罷《一年未緣》,即時想慢慢重看 Mike Leigh 的舊作,包括《快樂小小姐》(Happy-Go-Lucky)、《鬥氣歌劇院》(Topsy-Turvy) 等。

不覺得此片有什麼突出的題旨,但多場戲都或直接或間接地細膩描寫出不同的人情關係,引發出觀眾的思考,例如 Ronnie 和兒子的惡劣關係,Joe 的女朋友怎樣面對 Mary 的諸多挑剔,Ken 對 Mary 有意但女方卻心繫旁人,Mary 對生活和感情的種種無謂的堅持和不切實際的想法。

讓我打分數,暫時來說,今年看過的新片中,就以此片和《The King's Speech》比較突出。無獨有偶,兩片同是英國出品。

Tuesday, 22 March 2011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一個下着雨的週末去看了這齣去年於康城影展拿下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的《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此片是泰國導演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一個名為 Primitive 專案的其中一個作品。

最初,覺得這並不是一齣「容易」看的電影,因為影片的節奏慢,演員唸對白的語氣生硬,故事的各個段落並不連貫,部份情節也不現實或欠邏輯。看的時候越花心思理解或思考劇情的意思,越感到如泥牛入海。還是我雜念太多,越簡單卻越看不懂嗎?

整齣電影就像連綿的夢境,不合邏輯和超現實的情節比比皆是,人物關係也沒有表達得完全清楚,但一切看來都彷彿理所當然,例如主角波米跟小姨和關係有點不明白的吃晚飯,波米去世十九年的妻子(即珍的妹妹)的亡魂突然出現,波米、珍、東卻毫不吃驚,還很隨意地跟惠的鬼魂交談。眾人談了不久,波米失蹤多年的兒子波松又突然來了。原來波松變成了雙目通紅發光,渾身黑色長毛的鬼猴(但到底鬼猴是人,是鬼,還是怪物,則沒有交代)。波米拿出了照相簿來讓大家翻看舊照。最後,波米那從寮國(即老撾)來的非法勞工加入,看見鬼魂和鬼猴在看照片,沒有驚叫,只是雙手合什,然後如常帶患病的老闆波米去洗腎。如此這般的情節,怎看都不像常見的電影劇情。

全片看來最無關連的一段是容顏受損的古代公主把自己的肉體奉獻給水潭裏會說話的鯰魚,希望得到美貌。這可能是波米的夢境,反映他對現實生活中自己任何的不滿。又或者那個公主是波米的某個前世。看這一段的時候感到莫名其妙,差點兒睡着。

看得「一頭霧水」的情節還有兩段。波米帶着珍和東,跟隨惠的鬼魂去到一個山洞,觀眾和劇中人都不明所以。後來銀幕上展示出一些照片,由波米作旁白,相中人很多都是穿軍服的。那些照片並不能串連成一個有意義的段落。或者說,波米的旁白沒能讓觀眾得知到底照片的背景和拍攝動機是什麼。我覺得,那些照片彷彿是在緬懷、追尋一些失落的美好事物,並且反思到底自己在當中有沒有責任。另一段就是在影片末尾珍和東同時於旅館和飯館出現的一幕。兩人一方面聚精會神地看電視,畫面是隊列齊整的軍隊。另一方面,兩人又走到能唱 KTV 的小店吃飯,看來神色自若,卻誰都沒有引吭高歌。

到底《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有沒有什麼重點?翻查資料,導演通過這個 Primitive 專案拍攝泰國北部地區。該區在上世紀 50、60 年代起曾有過一段動盪的時期,泰國政府擔心鄰國的共產黨會入侵,所以採取了高壓管治,對共產黨員或懷疑共產黨一律殺無赦。片中波米看見妻子亡魂和失蹤兒子突然出現,想起自己年輕時對(疑似)共產黨員施行的血腥手段,便進一步懷疑自己大限將至,因為波米開始相信一切都有因果報應。

總的來說,本片並非一看就懂,甚至也不是多看幾遍便會逐漸明白。但到將它看成為一連串的夢境,又開始覺得趣味盎然。因為在現實中,夢境可以比《波》片無理、怪異得多。而我們對自己夢境的記憶和理解,總又比不上看人家的「夢境」來得容易吧。

Monday, 21 March 2011

天網逆緣

貌不揚的 Matt Damon 和並非一級美女的 Emily Blunt 都是近年我比較喜歡的演員。他們有份主演的電影,一般都考慮要不要去看。對於演員,暫時還沒有哪一個的魔力大得他/她拍什麼我就看什麼。但買票看《天網逆緣》(The Adjustment Bureau),基本上是為了支持兩個主角,蓋從片名到海報,從題材到造型,這電影的吸引力都很普通。

故事說雙親和哥哥早喪的 David(Matt Damon 飾)是政壇新星,也曾有過年少輕狂的日子。David 邂逅舞蹈演員 Elise(Emily Blunt 飾),迅即燃起難以言喻的愛慕。然而,在兩人背後,就有一個神秘而龐大的「集團」要把兩人拆散,因為那是「集團」替兩人制訂的命運所不容許的,一旦破壞,會產生難以想像的連鎖反應。輾轉之間,David 知道了這個 Adjustment Bureau 的存在和操作,經過一輪掙扎,還是決定要反抗「命運」……

如果萬事皆有命數,一切只能按照宿命進行,倒不希望每個早已寫好的「故事」乃如本片(或原著小說)所描寫,由一群紕漏百出、充滿人事政治的執行者去監控,沒有完全超然物外的力量和形相。

沒有讀過 Philip K. Dick (1928-82) 的原著短篇故事《Adjustment Team》或他其餘任何的作品,而我本來就缺乏想像力。如果《天網逆緣》是想探討命運和人的自由意志,選擇把焦點放在男女感情之上,未免太片面了吧。對於兩個主角,劇本只集中描寫 David 的想法,忽略了 Elise,也不恰當。在 David 和 Elise 最初的兩三次相遇中,Elise 的聰慧、幽默、獨立顯然是吸引 David 的特質。電影卻沒有深入描寫 Elise 對「命運」的看法。更諷刺的是,David 的性格似乎還不如 Elise 突出。觀眾對 David 看得最清楚的就是他深受 Elise 吸引,寧願放棄一切,對抗「集團」,要抱得佳人歸。影片把 David 塑造成一個情聖,卻沒有說明他有什麼過人的才華,足以在政壇上有巨大作為。

說 David 是情聖,也因為最初 David 把兒女私情放下,並不是他知道本身的命運而戀棧權位,放棄愛情,而是他曉得 Elise 也可以有一番作為,但要是兩人走在一起,Elise 追尋的理想便(可能)會化為烏有。所以說,我覺得《天網逆緣》更像愛情片多一點。

Matt Damon 和 Emily Blunt 演出平穩,卻也沒有太多很值得一談的地方。硬要說一點,就是 Emily Blunt 為了 Elise 一角練習過跳舞一段時間。但跟 Natalie Portman 在《黑天鵝》(Black Swan) 的演出和訓練相比,似乎又不算什麼。配角之中,演「集團」監察員的 John SlatteryTerence Stamp(1965 年憑電影《蝴蝶春夢》(The Collector) 奪得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比較突出。前者拍過不少電影,但近年在美國的大熱電視劇《廣告狂人》(Mad Men) 擔演要角,才讓更多海外觀眾留下印象。演資深監察員 Thompson 的 Terence Stamp 氣度不凡,影片末段的所謂高潮很大程度是由他所帶動的。

以科幻方式來表達神的安排,表面聽來有點意思,但如前述,故事描述的遊戲規則實在兒戲,加上一個老套且一廂情願的結局,要不是前半齣戲節奏緊湊,片子又不是太長(106 分鐘),老早睡在電影院裏了。不過,想深一層,原著於 1954 年發表,任早已仙遊的 Philip K. Dick 想像力再豐富,故事難免有那個年代的思想影子。編導在半個多世紀後始將作品搬上銀幕,或者改編原著時更大刀闊斧,才能讓影片更具時代感。

Thursday, 17 March 2011

心靈觸洞

《心靈觸洞》(Rabbit Hole) 的時候,沒想到跟死亡只有兩天的距離。看完電影,挺理解男、女主角遭遇的喪子之痛,但未能體會他們飽受的那份精神折磨。事隔一個月,仍談不上完全瞭解片中 Becca(Nicole Kidman 飾)和 Howie(Aaron Eckhart 飾)兩人蒙受的痛苦怎麼是那麼的深,卻至少有一份感同身受。

Becca 和 Howie 原育有一名年幼孩子,但少年 Jason(Miles Teller 飾)開車一時走神,導致 Becca 和 Howie 的孩子喪生,從此夫妻二人陷於喪子的陰霾,影響彼此關係之餘,也波及家人,包括 Becca 的母親 Nat(Dianne Wiest 飾),因為 Becca 的弟弟早喪。Becca 和 Howie 去參加互助小組,希望通過跟其他喪兒父母分享感受而讓自己逐漸釋懷。與此同時,Becca 開始私下接觸 Jason,跟 Howie 之間的磨擦增加,Howie 跟互助小組中的 Gaby(Sandra Oh 飾)過從甚密……

電影改編自舞台劇,據說是 Nicole Kidman 的主意,她親自出任女主角,順理成章。看完電影的時候,並不十分滿意那個開放式的結局,完全沒有說明 Becca 和 Howie 今後何去何從。之前兩人參加互助小組,那些所謂的治療過程十分空洞、隨便。一班同病相憐的人走在一起,各自將痛苦經歷向其他人訴說一遍,之後又如何?Gaby 和她丈夫更是參加小組幾年的老前輩,卻依然未能拋下喪兒之痛。要是純粹分享經歷就能夠幫助情緒受困的人走出低潮,我們的世界大可再不需要什麼有關精神分析的研究或治療了。儘管如此,《心靈觸洞》還算是拍得挺細膩的。

Nicole Kidman 憑本片提名金像影后,倒算合理。在片中,她脫下了不少明星的排場,演出戮力,造型和表情都比較自然。Aaron Eckhart 也演得很不錯,在本片中他演繹喪子之痛,沉重、內斂,我認為比 Nicole Kidman 還優勝少許,可惜他一向欠缺一點明星的光芒,縱使演技越趨成熟,外型也算過得去,卻始終未遇上大紅的機會。

兩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Dianne Wiest 這回有點失色。不是說她演技退步,而是角色稍欠發揮,只有在保齡球場借醉發泄那場戲有點看頭。飾演釀成悲戲的少年司機的 Miles Teller 在公園裏對着 Nicole Kidman 懺悔的那場戲演得很不錯,可惜劇本對 Jason 一角的性格和感受沒有更深入的描寫。唯一有所着墨的,便是他那本饒富深意(卻又甚為刻意經營)的「平衡世界」手繪漫畫。

《心靈觸洞》中的 Becca 和 Howie 放不下過去,總是不自覺地往對方身上的傷患越挖越深,傷口從未結痂,甚至常常血流如注。兩人並非討厭或仇視對方,卻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這也教人想起《有人喜歡藍》(Blue Valentine),看着一段美好的關係因為種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而不斷變質,過程真實得教人害怕。然而,那就是生活。

Becca 和 Howie 的故事沒有太多發人深省的章節,最多是說明在難關前面,只有願意面對,才有機會走出幽谷。像 Becca 依然因為兒子死去而受折磨,但她受不了互助小組,決定尋找讓自己振作的方法,即使那些方法不一定好或有成功的機會,但她願意面對。Howie 比 Becca「醒覺」得慢一些,但他最後同樣明白自己掉進了死胡同,知道需要設法走出困局。在現實生活裏,性格堅強,明白事理,確實是一種福氣,因為這樣才有智慧判斷出到底自己是不是在心理陰影的底下,才有力量走出一個個可怕的難關。一切的關鍵不在第幾號,而是在於自己。

Monday, 14 March 2011

擊情手足

戲論戲,包攬了奧斯卡男、女配角金像獎的《擊情手足》(The Fighter) 是有點平淡的。就是因為有一班(基本)演技不錯的演員支撐一下,看起來才算有點張力。

拳擊電影不是新鮮或冷門的電影題材,過往也有《洛奇》(Rocky)、《狂牛》(Raging Bull)、《擊情》(Million Dollar Baby) 等佳作。《擊情手足》跟這些前輩比較之下,從故事到拍攝手法,更顯得乏善可陳。覺得此片平淡,是因為(部份)人物的描寫儘管還算豐富,但都是常見的模式,小鎮和家庭人物的關係配置也一樣,電影的結局自然也走不出典型的安排。然而,本片也絕對不是爛片,拳擊電影或運動電影常見的主題如堅持理念、肯定自我、吐氣揚眉一樣不缺,加上兒女私情、家庭衝突,倒是十分豐富。對很多人來說,絕對「收貨」有餘。我也看得滿愜意,115 分鐘的電影,直到完場前 20 分鐘才(不得不)看了看手錶。

身兼製作人的男主角 Mark Wahlberg 很喜歡這個故事,早在 2005 年已經購下版權。如今電影算是賣個滿堂紅,也在各大影展拿下一些獎項,所以製作單位雄心壯志,要把它拍成三部曲云云。在我看來,《擊情手足》不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故事的真正主角也談不上大有名氣或身負傳奇,再拍兩片,恐怕片商賺不了很多,演員也無法複製這一次的成功。人,還是知足常樂的好。

故事說同母異父的兄弟 Dicky(Christian Bale 飾)和 Micky(Mark Wahlberg 飾)同樣喜歡拳擊。哥哥 Dicky 在擂台上曾經有過剎那光輝,之後沉淪毒海。兩人母親 Alice(Melissa Leo 飾)起初是 Dicky 的經紀人,也一向偏心 Dicky。Micky 在拳壇發展不順,後來 Dicky 又犯事下獄。Micky 認識了女酒保 Charlene(Amy Adams 飾),決定離開家人,為自己一戰,事業終見曙光。Dicky 出獄,欲重新當弟弟的教練,但 Charlene 認為 Dicky 和 Alice 只會拖垮 Micky……

四個主要演員,三個提名奧斯卡的配角獎,最後包攬男、女配角獎。Christian Bale 演的 Dicky 戲份不比 Mark Wahlberg 輕,加上角色寫得比較全面、立體,觀眾尚算能夠從片中看到 Dicky 的人生過程,而 Christian Bale 也演得非常投入(他絕對是個為配合角色而願意放下身段的演員),值得提名有餘,但我還是覺得《The King's Speech》(不大願意提它的中文譯名)的 Geoffrey Rush 技勝一籌。

兩個女配角候選人 Melissa Leo 和 Amy Adams 的戲份差不多,但整體而言,「麻煩老媽」Melissa Leo 搶鏡頭一點,只是其角色在後段突然戲份大減,角色變化也顯得太突然和一廂情願。Amy Adams 主要當男主角背後的女人,這回演得比較硬朗,有少許新鮮感,亦僅此而已,獲得提名已算有所交代。

男主角 Mark Wahlberg 說自己喜歡這個故事,有可能跟他自己的家庭背景有點關係。他有八個兄姊,大都是同母異父的,包括曾是 1990 年代紅透半邊天的 Boy Band 老祖 New Kids on the Block 成員、跟松田聖子鬧過緋聞的 Donnie Wahlberg。Mark 少年時曾經犯案入獄,獲釋後,Donnie 替他穿針引線,加入了娛樂圈,變成說唱歌手 Marky Mark,又成了著名的內褲模特兒。少年得志,再度迷失,直至轉當演員,Mark Wahlberg 的事業和個人生活才逐步重踏正軌。不難發現,Mark 的人生經歷跟 Dicky 和 Micky 的故事有不少相似之處。

然而,在《擊情手足》裏,Mark Wahlberg 卻是比較失色的一個。他的角色就像蒸餾水,純淨得過分,沒有一丁點礦物質,喝下去有點淡然無味,更沒有太多養分讓觀眾吸收得到。Micky 一角純樸得有點笨,他後來的所謂反抗,多少也是女朋友 Charlene 推動之故。

電影中還有一群演員不得不提,就是 Micky 那七個同母異父的姊妹,從外表到性格,各有古怪之處。別說跟這麼樣的一班人生活,就是看一百多分鐘的電影,也足教人煩死了。

《擊情手足》另一教讓人留下印象的,是那些打拳、中拳的音響效果,更讓人體會到拳擊運動的力量和殘酷。此外,電影中的歌曲也選得不錯,使一些本來平淡的情節看來豐富了,甚至有點神采。但要是單獨聽那些歌曲,沒有畫面,音樂的力量又會打折扣。所以,此片的選曲也是個小小的亮點。

Thursday, 10 March 2011

2011 好萊塢「別注」

來是看外語片為主,年初時瀏覽過一些外國電影網頁,看到一些「2011 年最教人期待電影」的清單。那都是指好萊塢電影。今天選來其中一些我覺得比較有意思,或者去看的機會比較高的片子,介紹一下(所列之上映日期為預計的美國公映日期)。

《The Tree of Life》
5 月 18 日

導演:Terrence Malick
演員:Brad Pitt、Sean Penn、Jessica Chastain、Fiona Shaw

1969 年開始執導筒,Terrence Malick 四十多年來只曾執導六齣戲。最新作品是這一齣《The Tree of Life》,主演的包括在《狂林戰曲》(The Thin Red Line) 時合作過的兩屆金像影帝 Sean Penn,以及萬人迷 Brad Pitt。故事背景在 1950 年代,圍繞一個家庭三兄弟的遭遇。

《X-Men: First Class》
6 月 3 日

導演:Matthew Vaughan
演員:James McAvoy、Michael Fassbender、Jennifer Lawrence、Kevin Bacon

拍了三集的《變種特攻》(X-Men) 系列電影,首度開拍前傳,講述在 1960 年代初,X 博士創辦了異能人學校,還有他跟「磁力王」反目的經過。演員方面,沒有天王巨星,但大多具備相當的實力,挺有看頭。


《Super 8》
6 月 10 日

導演:J.J. Abrams
演員:Elle Fanning、Amanda Michalka、Kyle Chandler

在搞清楚片子講什麼之前,已經覺得很大機會去看了,因為製作團隊陣容鼎盛:Steven Speilberg 監製,很受好評的《星空奇遇記》(Star Trek) 的導演 J.J. Abrams 編劇和導演。演員方面,由天才小童星 Elle Fanning 主演。


《Green Lantern》
6 月 17 日

導演:Martin Campbell
演員:Ryan Reynolds、Blake Lively、Peter Sarsgaard、Mark Strong

又一外國英雄漫畫改編成電影。之前對 Green Lantern 聞所未聞,就因為電影公司找來了近年「上位」的加拿大男星 Ryan Reynolds 當男主角,才開始注意這片。女主角 Blake Lively 漂亮之餘,演戲也挺用心。至於 Peter Sarsgaard 和 Mark Strong,在忠奸對決電影中常演歹角。表面看來,選角不錯。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 Part 2》
7 月 15 日

導演:David Yates
演員:Daniel Radcliffe、Emma Watson、Rupert Grint、Michael Gambon

故事一句話就完:哈利榮恩妙麗回到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去找尋並要毀掉佛地魔最後一個「分靈體」。從 2000 年底第一集《哈利波特》電影上映以來,經歷超過十年,故事終於來到大結局。儘管我不是小說的粉絲,但一定不會錯過電影。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7 月 22 日

導演:Joe Johnston
演員:Chris Evans、Hugo Weaving、Stanley Tucci、Tommy Lee Jones

坦白說,這個超級英雄 Captian America 的名字教我有點倒胃,但很多外國網站都把它捧成年度大戲,似乎不宜隨便放過。羸弱男生入伍不遂,決定自願當軍方的實驗品,結果變成了渾身肌肉的「美國隊長」……

《Cowboys & Aliens》
7 月 29 日

導演:Jon Favreau
演員:Daniel Craig、Harrison Ford、Olivia Wilde、Sam Rockwell

回到 1873 年的美國西部,外星飛船抵達亞利桑那州,卻遇上了一群牛仔的反抗。Daniel Craig 演 007 成名,但 007 近年幾乎停產,轉攻其他電影,他確實機會不斷。合演的還有作牛仔打扮時最好看的「福伯」Harrison Ford。


《Contagion》
10 月 21 日

導演:Steven Soderbergh
演員:Matt Damon、Kate Winslet、Jude Law、Marion Cotillard、Gwyneth Paltrow、Laurence Fishburne、John Hawkes

故事有着當年非典型肺炎的影子,金像導演 Steven Soderbergh 請來三個金像影后 Kate Winslet、Marion Cotillard、Gwyneth Paltrow,三個金像影帝候選人 Matt Damon、Jude Law、Laurence Fishburne,還有一個應屆金像男配角候選人 John Hawkes,加上何超儀徐天佑,到影片上映的時候,在香港應該會有挺多的宣傳。

《Sherlock Holmes: A Game of Shadows》
12 月 16 日

導演:Guy Ritchie
演員:Robert Downey Jr.、Jude Law、Rachel McAdams、Noomi Rapace

上集娛樂性挺豐富,讓人對續集有所期待。兩個男主角合作有火花,還有「原裝龍紋身的女孩」Noomi Rapace 加入,該是聖誕節之選。

《The Girl with dragon Tattoo》
12 月 21 日

導演:David Fincher
演員:Daniel Craig、Ronney Mara、Stellan Skarsgård、Robin Wright

瑞典版拍得不錯,本來對好萊塢版毫無期望,但執導的竟是 David Fincher,突然又有幾分期待。



《Hugo Cabret》
12 月 23 日

導演:Martin Scorsese
演員:Chloe Moretz、Jude Law、Emily Mortimer、Ben Kingsley、Christopher Lee、Sacha Baron Cohen

故事背景在 1930 年代的巴黎,並沒有任何特別吸引之處。引人注意的是大導演 Martin Scorsese 第一次拍兒童電影。又見 Jude Law。另一天才女童星 Chloe Moretz 主演,其他配角也有可觀之處。

《The Adventure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
12 月 28 日

導演:Steven Speilberg
演員:Jamie Bell、Andy Serkis、Daniel Craig、Simon Pegg

堪稱 2011 年壓軸大戲,Steven Speilberg 執導,觀眾對故事和特效都別有期望。《跳出我天地》(Billy Eillot) 的 Jamie Bell 飾演 Tintin,加上同是英國人的的 Daniel Craig 和 Simon Pegg,可能此片不是純粹的美國口味。

Wednesday, 9 March 2011

歐洲電影節 2011

年的歐洲電影節選了五齣電影,大都不錯,今年再辦,繼續捧場,挑了六齣。在一月底買好二月底至三月初的戲票,當時哪想到才一個月的光景,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時間倉卒,也沒心情找朋友送票,自己去看就是,卻談不上很享受,幸好選的片還過得去。

開幕電影《一年未緣》(Another Year) 來自英國,將於月底公映,到時再寫。今天淺談其餘五齣電影。

《應召女郎》(Call Girl) 葡萄牙
2007 年的作品,在當地的電影金球獎得了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片長達 145 分鐘,絕對可以拍得爽快一點。
小鎮市長迷上高級應召女郎 Maria(Soraia Chaves 飾),其實是地產發展商佈下的局。剛好警方正調查市長受賄的案件,探員 Madeira(Ivo Canelas 飾)發現 Maria 正是跟自己失去聯絡多年的舊情人。Maria 不是省油的燈,自有另一番打算……
女主角 Soraia Chaves 從模特兒轉往演員方面發展,一鳴驚人,演技不錯,更不吝展示誘人身材。素聞葡萄牙影視作品有較多裸露身體的鏡頭,說不定 Soraia 的「大膽」演出在當地只屬等閒。男主角 Ivo Canelas 憑此片蟬聯影帝,是當地的影視紅星,演出自然,但魅力一般。
總的來說,《應》片像一齣分上下集的電視電影多一點。

《三人行不行》(Renn, wenn Du kannst) 德國
表面看來,兩男一女,好像是當代的《祖與占》(Jules et Jim),但兩男不是朋友。
在嚴重車禍後半身不遂的 Benjamin(Robert Gwisdek 飾)風趣幽默,但脾氣古怪,自大又自卑,都源於車禍背後一段傷心往事。準備升大學讀醫科的 Christian(Jacob Matschenz 飾)是個熱心教徒,到 Benjamin 家裏當兼職看護。大提琴學生 Annika(Anna Brüggemann 飾)是個冒失且缺乏自信的少女,同時受到 Benjamin 和 Christian 愛慕。
德國的整齊、條理、冷冽、藝文氣質,都可見於電影之中。配樂氣氛年輕、瀟灑,拍攝手法間見魔幻、天馬行空。

《愛在臨終前的最後數天》(De laatste dagen van Emma Blank) 荷蘭
一齣關於爭產的黑色喜劇。鄉郊大宅女主人 Emma(Marlies Heuer 飾)患了病,仍有力氣對周圍的人頤指氣使。管家 Haneveld(Gene Bervoets 飾)實際上是 Emma 的丈夫。女兒 Gonnie(Eva van de Wijdeven 飾)當女傭。Emma 姊姊 Bella(Annet Malherbe 飾)當廚娘。侄兒 Meier(Gijs Naber 飾)是雜工,並一直喜歡表妹 Gonnie。Emma 哥哥 Theo(Alex van Warmerdam 飾)最妙,「扮演」Emma 的一條狗。還有 Gonnie 那個經不起好奇心驅使擅闖大宅而惹禍的英俊男友 Martin (Chico Kenzari 飾)。
劇本沒交代家族各人如此離奇分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人人都覬覦 Emma 的家財,只待惡婦兩腳一伸就去分產。豈料一天 Emma 說沒有分身家這回事,眾人就聯合起來進行大報復,然後死的死,走的走,各散東西。
電影由飾演 Theo 的 Alex van Warmerdam 編劇和導演,大宅內各人都演得好,但在黑色幽默的笑料以外,沒有太多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情節。

《小小小希臘教父》(Proti fora nonos) 希臘
政黨領袖分身不暇,就派在美國長大、年僅 12 歲的兒子 Alex(Tex Pardue 飾)代替自己,獨個兒到克里特島,出席當地政見追隨者領袖初生女兒的浸禮,為小孩當教父,同時發表演說,會見島上不同社區的領袖,希望拉攏選票。一聽故事就曉得是搞笑居多。
演 Alex 的小演員挺可愛,但沒啥演技,其他演員的演出都流於誇張,但作為一齣無傷大雅的喜劇,隨便談談做人有時候該忠於自我,而不去計較歷史、現實、製作規模,這齣《小小小希臘教父》還是可以一看的,不過看 VCD 比較划算一點。

《竊聽者的玫瑰》(Kawasakiho ruze) 捷克
這是一齣嚴肅又嚴謹的電影。
著名心理學家 Pavel(Martin Huba 飾)以反共言論稱著,並成為新一年度國家紀念獎的得獎人,電視台乘機訪問他,製作新聞特輯。一向敵視 Pavel 的女婿 Ludek(Milan Mikulcík 飾)是劇組的收音師,順便去挖岳父的陳年檔案,越挖越深,揭發出岳丈不光彩的經歷之餘,更發現妻子 Lucie(Lenka Vlasáková 飾)的身世秘密,並牽涉到岳母 Jana(Daniela Kolárová 飾)痛苦的過去……
故事跟捷克共產黨時代的歷史有關,同時談人倫、良心、道德、藝術、哲學,環環相扣。儘管有些情節虎頭蛇尾,但整體來說,甚具劇力,演員都有優異的演出,挺有驚喜。

Monday, 7 March 2011

關鍵第 4 號

管這個星期新上映且有看頭的電影都看了,基於一個實際的原因,還得再往戲院鑽一圈。選《關鍵第 4 號》(I Am Number Four),因為原著小說的譯本最近在台灣賣得還行。反正看過不喜歡,像《吸血新世紀》(Twilight),日後拍續集時不看就是。

一些外國網站把此片聚焦於男主角 Alex Pettyfer,說他是歷來影視製作中性感的外星人之一。這個模特兒出身的英國演員下月才滿二十一歲,有不少紋身,但在《關》片中,跟劇情沒關係的通通給電腦洗掉了。

故事說 Lorien 星球遭以種族清洗方式掠奪星球的外星人 Mogadorian 攻下,九個各具天賦異能的 Lorien 兒童由他們各自的保鑣陪同躲到地球。Mogadorian 要順着每個 Lorien 兒童的編號逐一擊殺。在馬來西亞、英國、肯雅幹掉 1 至 3 號後,目標轉到第 4 號 John(Alex Pettyfer 飾)身上。John 跟他的保鑣 Henri( Timothy Olyphant 飾)為躲避 Mogadorian 追殺而穿州過省。在俄亥俄州落腳時,John 愛上了同學 Sarah(Dianna Agron 飾),不願繼續逃亡,但 Mogadorian 已經追至。就在這時候,第 6 號(Teresa Palmer 飾)突然現身……

原著小說去年出版,前一年 (2009) DreamWorks 已經購下了電影版權。今年八月,小說續篇《The Power of Six》將上市,在《I Am Number Four》特別版中有個小預告,說明續集將以第 7 號為中心:「They tried to catch Number Four in Ohio and failed. I am Number Seven. One of six still alive. And I'm ready to fight.」那麼,到時候憑本片而受注目的 Alex,還會繼續擔演吃重的角色嗎?

《關鍵第 4 號》讓我想起《吸血新世紀》,大概是因為兩片都有青春校園為背景,主角外型(算)討好,但演技一般(部份甚至有點爛)。兩個系列比較起來,帶點科幻的《關》片較得我心。畢竟,早已過了應該快快活活的青春期,要看愛情片,也是《有人喜歡藍》(Blue Valentine觀後感)的愛情五味架才看順眼。事實上,《關》片的「浪漫」(敵人殺到門外,Sarah 還要拉着 John 回到學校的黑房,將男孩用 Sarah 心愛的壞相機為 Sarah 而拍的照片洗出來,然後卿卿我我一番)教我幾乎有點倒胃,絕對出於「代溝」。儘管談情戲拍得爛,年輕女觀眾仍可能喜歡《關》片,除了 Alex Pettyfer 的俊臉外,也因為 Lorien 這種外星人一旦動情,一生只會愛上一個對象。這麼老套又一廂情願的劇情,準可殺死不少思想不切實際的(年輕)人。

導演 D.J. Caruso 拍電視劇出身,上一齣長片《鷹眼追擊》(Eagle Eye) 在飛機上看的,又是「追捕」片,虎頭蛇尾。《關鍵第 4 號》整體看來緊湊一點,但人物描寫、場面設計其實頗平淡無奇,特效則過得去。最討好的,可能是 John 身邊那頭挺會演戲的小狗。

演員方面,Alex Pettyfer 沒有太刻意耍帥,但演技普通。女主角 Dianna Agron 的演技實在有點爛。她在《歡笑合唱團》(或音譯《吉烈合唱團》;Glee)演金髮啦啦隊隊長,比較適合她。舞台劇演員出身的 Timothy Olyphant 自然在一班孩子之中突圍而出。他這兩年主演電視劇《Justified》,知名度提高了不少。

上面提到俊美的外星人,這種讓觀眾眼睛看冰淇淋的做法似乎越來越多。比較記得的,有越拍越難看的《Roswell》,其中一個外星人是近年活躍於 B 級愛情片的 Katherine Heigl。另外,James Cameron 拍罷《鐵達尼號》(Titanic) 後創作的電視劇《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兩個改造人主角 Jessica AlbaJensen Ackles 也是美女俊男。畢竟,把外星人主角弄得好看點,總是有利無害吧。

Saturday, 5 March 2011

寫在 HKIFF 2011 之前

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映期縮短了,放映的影片看來減少了。一早定了三月底外遊,然後家裏突然出了事,時間和心情都有影響,最後只選了九齣電影,有點湊興的味道。

不看紀錄片,因為擔心精神應付不來。

兩個半星期的映期,有一個星期不在香港,很多電影選不了。

要使用快達票系統購買的戲票貴得離譜!65 元的戲票,每張得付 20 元手續費,加上每張 10 元的郵資,最後得付 95 元才到手。可能是我不熟悉如何操作快達票系統,每次購票只買到一個節目的票,結果兩張票都要多付 30 元,加起來是我三天中飯的開支了。

開幕電影《單身男女》(Don't go breaking my heart) 在電影節前會看優先場,但我也把它計算在內。



今年選了下面的電影:
凍死骨》(Winter's Bone)
獨立製作,在奧斯卡得到數項提名
出軌的女人》(Hi, Fidelity)
幕後製作單位和一些久休復出的演員都有點看頭
母親的告白》(Incendies)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五強之一
似是有緣人》(Certified Copy (Copie conforme)
喜歡導演和女主角
讓師奶飛》(Potiche)
Catherine Deneuve 演笑片
伊朗式分居》[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Jodaeiye Nader az Simin)]
看完劇情簡介,覺得有點意思
當愛來的時候》(When Love Comes)
金馬獎得獎電影
冰河劫》(Frozen River)
想看女主角的演出
馬戲團》(Travelling Circus)
難得的越南影展,但沒太多時間,只挑一齣就是

因為時間不合,也不想太奔波,雖然對下面這些電影都感興趣,但只能被迫放棄:
「影迷嘉年華」
豺狼卡洛斯》(足本)(Carlos) 已經買了 DVD
幻像師》(L'illusioniste) 提名奧斯卡最佳動畫電影
野獸家族》(Animal Kingdom)
精銳部隊 2:內鬼》(Elite Squad 2 - The Enemy Within) 第一集很精彩
狂戀聖羅蘭》(L'Amour Fou)
殺手代父》(Ajeossi) 元斌奪影帝之作
「大師級」
無歌之歌》(Chantrapas)
「作者風」
聖誕回家》(Hjem til jul)
格拉斯哥墮落少年》(Neds)
「美國自主電影新貌」
砰嘭!》(Kaboom)
「自主新潮」
性女的閏年》(Ano bisiesto)
「世界視野」
ER 禿鷹》(Carancho)
質數的孤寂》(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 原著小說挺受注目
人事經理補鑊之旅》(The Human Resources Manger)
這個夏天真太冷》(How I Ended This Summer)
街外錢》(Snabba cash)
堡童的初戀》(Cogunluk)
「台灣新氣象」
第四張畫》(The Fourth Portrait)
「真的假不了」
呃錢帝國》(Inside Job) 奧斯卡得獎之作
「親愛的地球」
洋洋大觀》(Oceans)
「木偶動畫大師-川本喜八郎」
死者之書》(The Book of the Dead) 宮澤里惠配音
「我看我電影」
愛情潛水》(Submarine)
復仇三 chok 俠》(Bunraku) 滿過癮似的
「羅馬尼亞風勁吹」
壽西斯古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Nicolae Ceausescu) 我不用齊奧塞斯庫,因為「壽西斯古」這譯名真是神來之筆
「修復經典」
木乃伊》(The Mummy: The Night of Counting the Years)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中聯電影」
危樓春曉》(In the Face of Demolition) 幾次放映都因為時間不合而放棄
父與子》(Story of Father and Son)
血染黃金》(Blood Money)

延伸閱讀
- 上一屆 HKIFF 所選電影(按此
- 上屆 HKIFF 各齣電影觀後感和相關文章連結(按此
- 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官方網頁:中文 / English

Thursday, 3 March 2011

美麗末日

台 DJ 出身的墨西哥導演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其作品常跟生死有關。在「生」和「死」之間,又以談死亡佔較大的比重。他的處男長片《狗男女的愛》(Amores perros) 委實有點血淋淋。找來好萊塢名演員擔綱的《21 克-生命可以有多重》(21 Grams) 談生死,讓他廣受注目。接着的《巴別塔》(Babel) 是野心之作。來到第四齣執導的長片《美麗末日》(Biutiful),如《21 克-生命可以有多重》談生死,像《巴別塔》般用上多國語言,亦跟之前三片一樣,很「長氣」,拍成 148 分鐘的影片。去看優先場,晚上 9:45 開始放映,完場已過午夜。沉重的主題,疲倦的軀體,渙散的精神,本來不甚「美麗」的《美麗末日》,看罷確實使我有點抑鬱。

在看來烏煙瘴氣的巴塞隆那,得了末期癌症的 Uxbal(Javier Bardem 飾)是個潦倒的慈父,替黑幫做跑腿,牽涉到黑工、賄賂、賣盜版貨。另一方面,Uxbal 擁有通靈異能,靠此多掙一點錢。他跟妻子離離合合,兩個孩子談不上聰明伶俐,但挺懂事。

可以說,Uxbal 的異能是讓他能在幹着大堆低下勾當之餘,仍能保存良知的關鍵元素之一。他在停屍間看見小孩的幽靈,便着他安心上路。他跟來自塞內加爾的黑工成為朋友,照顧對方一家的生活。他讓中國移民經營的盜版工場裏其中一名華人黑工 Lily 看管孩子,後來因為自己一次疏忽,犯下了不能彌補的大錯,受害人更包括 Lily,那份悲慟是錐心鑽骨的。

《美麗末日》前半段顯得有點零碎,看來在說不同的故事。故事可以看成由三條圍繞 Uxbal 的主線組成:跟妻兒的家庭問題,因為異能而背着生理和心理的擔負,跟華人盜版工場和貪污警察的勾當。這三條主線又牽涉到 Uxbal 的哥哥、Uxbal 素未謀面並早已離世的生父、塞內加爾黑工的家庭、華人盜版工場的已婚老闆(大陸演員成泰燊飾演)和同性愛人的關係。千頭萬緒,最後都交織於 Uxbal 身上。

Javier Bardem 把角色中層次複雜的痛苦表現得絲絲入扣,而且不脫生活的痕跡。《黑天鵝》(Black Swan) 的 Natalie Portman 也有這本事,但《黑》片的故事和角色頗見囿於典型的設計,難免有點造作的味道。本片其他演員都不是俊男美女,但造型和演出大都恰如其分。扮演 Uxbal 一對子女的小演員,女的較會演戲,男的長得乖巧可愛一點。至於成泰燊(看過他演王小帥的《左右》),他跟另一男演員演的同性戀戲份,不管對白還是演繹,都予人生硬、造作的感覺,教人失笑。

影片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 Uxbal「遇上」亡父和把母親鑽戒送予女兒的兩幕。

Uxbal 擁有異能,在夢中遇見一個陌生男子,有種說不出的親近感覺。後來亡父的遺骸要搬離行將拆卸重新發展的墳場並移去火化,Uxbal 要求瞻仰遺容(哥哥受不了屍臭而匆忙躲開),才恍然夢中那個陌生男子是自己父親。到 Uxbal 走了,終於在另外一個世界父子重逢。在 Uxbal 離世前,他把母親遺下的鑽戒送予女兒,那段戲只以兩隻手和畫外音交代,但情切動人。《美麗末日》的「美麗」,可能就是指生死輪迴的交替不滅,還有生死之間的代代傳承。

生死以外,本片也歌頌家庭。Uxbal 闔家吃飯,滿足大笑,就是全片最快樂的時刻。

這個時候看《美麗末日》,對我來說,是有點不容易的。

Wednesday, 2 March 2011

皇上無話兒

一開始就挺注意《皇上無話兒》(The King's Speech) 這電影,一來男主角是 Colin Firth,二來去年初秋已經有消息說,此片會是本屆金像獎的熱鬥作品。之後電影在不同的影展捷報頻傳,在香港又殺出一個滑稽兼有點意淫的中文譯名(口吃王帝來到昔日殖民地,竟給去勢了),就覺得本片是非看不可。

這齣電影的觀後感很難寫,因為有機會「先睹為快」的人,很多已經迫不及待通過不同媒體發表了觀後感。看得太多,有點麻木,也覺得自己沒有太多嶄新或只此一家的觀點。此外,原來興高采烈買了票,打算好好享受,結果卻變成了一場「散心」電影,因為那就是家人突然離去的那天。可能當時還沒回過神來,也可能想分散注意力,便照計畫去看了。戲好看,但心情不好,儘管本片拍得神采煥發、醒世勵志,在我眼中不免打了折扣。日後推出影碟,該會買一張,但重看之時,準又會勾起在電影院時的心情。《皇上無話兒》在今屆奧斯卡金像獎登頂了,同時也在我的心裏永遠佔有一個特殊的地位。

說回電影,片長 118 分鐘,一氣呵成。沒有千軍萬馬,沒有教人歎為觀止的特效,但憑演員出眾的演技,編劇精緻的對白,由導演再加提煉,拍成了一齣豐富緊湊、 題旨正面、雅俗共賞的電影。

作風平民的未來王帝(Colin Firth 飾)願意紆尊降貴,走進平常百姓家,接受沒有證書的語言治療師(Geoffrey Rush 飾)幫助。兩人在狀似密室的診所做治療,一方面設法掃除王子/王帝的語言障礙,另一方面也是一場階級的角力。儘管中途發生不快,王子的自尊和自卑令他不信任別人,更對自己缺乏信心,但治療師堅實的原則和信念,終於打動了王子……

電影的主角確實是 Colin Firth 飾演的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他父王 King George V 譯作「佐治五世」)為核心,但沒了扮演語言治療師 Lionel Logue 的 Geoffrey Rush,掀起連場兩雄對陣,劇力便會大降。他們兩人的影史和獲獎紀錄,網上已經有不少整理妥當的資料。唯一想說的是去年 Colin Firth 憑《單身男人》(A Single Man) 提名金像影帝,鎩羽而歸。但我認為他在《單》片的演出比《皇上無話兒》更好。得獎與否,向來難有準則可言。例如在 1990 年代末起走紅了幾年的 Russell Crowe 連續三年提名奧斯卡,在《奪命煙幕》(The Insider) 和《有你終身美麗》(A Beautiful Mind) 的演出都比他得獎的《帝國驕雄》(Gladiator) 強多了。他就憑聲勢壓倒對手,當年的手下敗將之中,《筆覊人生》(Pollock) 的 Ed Harris 和《黎明不要來》(Before Night Falls) 的 Javier Bardem,甚至《性書狂人》(Quills) 的 Geoffrey Rush 都比 Russell Crowe 演得好。

英國王室向來是不少戲劇和電影的題材。《皇》片其中一個討好之處,是沒有刻意經營王室的威信、權力,也沒有渲染什麼醜聞、秘史,而是乾脆以找尋到的史料,編導出一部正氣、勵志的電影。讓我選出下一個值得拍成電影的英國王室人物,不是已故的戴安娜王妃 (Princess Diana),而是在本片中佔戲最重的女角、Helena Bonham Carter 飾演的已故英國王太后,也就是現今英女王伊麗沙伯二世的母親。慣演古怪角色的 Helena 實際上是「演得之人」,1980 年代初出道。不知為何,她第一齣電影《翡冷翠之戀》(A Room With a View) 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較著名的作品包括《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以及獲得了一些影后獎的《三顆翼動的心》(The Wings of the Dove)。

去年看完《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很快便打算再看一遍,多少是因為題材和角度使我產生更大的共鳴。《皇上無話兒》說傳統、紮實的電影語言,內容正面積極,拍得更富娛樂性,倒是更容易贏得觀眾的歡心。

Tuesday, 1 March 2011

黑天鵝

影甫開場,Natalie Portman 在演出芭蕾舞劇中的白天鵝。本片雖名曰《黑天鵝》(Black Swan),但在片中演出芭蕾舞劇《天鵝湖》(Swan Lake) 的戲份,八成是白天鵝的。影片的重點不在於女主角把舞劇中的黑天鵝演繹得怎麼樣,而是通過劇團導演重新編寫《天鵝湖》,並要女主角一人分飾白天鵝和黑天鵝,描寫着魔的過程,從好人變成「壞人」,揭示內心的陰暗、反叛、慾望。《黑天鵝》其實可以當成驚慄電影看。

IMDb 的讀者給予本片 8.5/10 的高評分。在我眼中,是過譽了。《黑天鵝》的故事情節、角色設計都在意料之中,拍攝手法也顯得有點造作。幸而篇幅適中(108 分鐘不算太長),節奏明快,劇情推演流暢,而且主演的是(原來獲得)很多人喜愛和欣賞的 Natalie Portman。女主角演出戮力,昨天也順利在奧斯卡中封后了,現在該可以安心待產。她之前努力拍下不少電影,今年稍後還有《Your Highness》和《Thor》兩片要上映,可保人氣。

故事說女主角 Nina(Natalie Portman 飾)是芭蕾舞團演員,跟以前也是芭蕾舞演員的母親 Erica(Barbara Hershey 飾)相依為命。Nina 有實力,終於得到舞團總監兼導演 Thomas(Vincent Cassel 飾)賞識,在新一季主演重新編排的《天鵝湖》,取代年華老去的 Beth(Winona Ryder 飾)。Thomas 要 Nina 一人分飾白天鵝、黑天鵝。勤奮、內向、保守的 Nina 把白天鵝演繹得非常好,卻把握不住黑天鵝狂放、好勝、邪氣的性格。另一方面,Nina 覺得新進團且對她表現友好的 Lily(Mila Kunis 飾)要挑戰她,更可能會搶去她得來不易的機會……

教我鬆一口氣的是,片中沒有太多女人吵罵 (cat fight) 的戲份。也沒有把練舞、跳舞搞成群鶯亂舞,對芭蕾舞表演算是有一份尊重。但片中的舞者表現如何,描述的舞團風景或業界氣氛有多寫實,就無法置評。只能說,還是覺得芭蕾舞很優美,但訓練很刻苦,甚至帶點殘酷、血腥。當然,凡有志於藝,欲精於藝,狠下苦功,刻己研修,乃不二法門。

男演員都是小配菜。Vincent Cassel 帶異國風情,但 Thomas 對 Nina 的挑逗,到底是為了協助小女生鑽研角色、投入角色,還是順便一嘗私慾,見仁見智。在片中的《天鵝湖》裏演王子的 Benjamin Millepied 在戲內說 Nina 毫無生氣,撩不起他的慾望,但在現實生活,兩人就成了一對,也是 Natalie 腹中塊肉的爸爸。Benjamin 的角色對白很少,在幕前主要負責專心跳舞。

女演員可觀得多。來自烏克蘭的 Mila Kunis 演 Nina 的假想敵,也是理想的「黑天鵝」化身。戲份不多,但有光彩。有人說演 Nina 媽媽 Erica 的 Barbara Hershey 一臉邪惡,其角色的確有點過份關注 Nina 的事業,但也沒有怎麼立壞心腸。例如她知道 Nina 雀屏中選,就是平日一向對 Nina 練習和身段十分着緊,也特意訂了一個大蛋糕替寶貝女兒慶祝。最初女兒不領情,Erica 的反應也算是「合乎想像的神經兮兮」。Hershey 有點來頭,演過 Woody Allen 的《姊妹情深》(Hannah and Her Sisters),曾憑《淑女本色》(The Portrait of a Lady) 提名過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久違了的 1990 年代好萊塢玉女 Winona Ryder 演過氣芭蕾舞后,戲裏戲外,巧合呼應,讓認識她的影迷懷舊,但也教人感慨:這回 Winona 不如之前《拚命戰羊》(The Wrestler) 的 Micky Rourke 走運,導演 Darren Aronofsky 無法讓她起死回生。

不能不說 Natalie Portman。《黑天鵝》是她的個人表演。前半段盡是些典型的情節和安排,一切起伏她都能夠輕鬆駕馭,真正考功夫的是在 Nina 從患得患失之中坐上女主角寶座開始,因為壓力和慾望而滋生的妄念和幻覺越來越嚴重(Nina 的結局跟幻像有關;我認為她和 Lily 纏綿是之前自慰不成的慾望投射,電影沒有刻意經營同性戀的戲份),就從平實、勤懇變成敏感、慌亂,Natalie Portman 每一幕的表現都相當精準。要挑骨頭,就是導演沒有安排幾個長鏡頭讓 Portman 在鏡子和鏡頭之間多亮出幾重功架。電影的高潮所在,正是 Nina 人角合一,化身黑天鵝,忘我表演。儘管沒有超高難度的舞蹈演出,但那股氣燄和力量,足讓觀眾對她的表現心悅誠服。

上一次在電影中看到《天鵝湖》,是由男人演白天鵝的,那是 2000 年的英國電影《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看完電影,特地買了一張《天鵝湖》CD。那個看來頗資深的店員向我推薦了一個小澤征爾指揮的版本。不是古典音樂迷,說不出那是如何出色。

看罷《黑天鵝》,最大的疑問是到底人的心魔對人本身所產生的毀滅力量,可以有多巨大?既是凡人,我也有心魔。但幸運的是,還不曾試過像 Nina 那樣,給自己的心魔折磨得死去活來。不能改變的現實,或者自己在客觀條件上難以扭轉的困局,不要驚惶,也不要着緊,不然人生就是無邊苦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