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October 2006

巢於幕者(一)

有成語曰:燕巢於幕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夫子之在於此,猶燕巢於幕上
試想,燕子把巢築於幕上,處境何其危險
從事翻譯者,得隨轉換的語言、時間、場合、服務對象等等
化身成一幅呈現文字萬千色相的投影幕
譯者都身負一重錯不能容的原罪
字幕翻譯員自不幸免
故若鄙人數年前任職的機構
譯者小名須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更是天天擔驚受怕

香港曾歷英國殖民管治逾百年,又是國際城市
英漢雙語翻譯服務需求殷切
特區政府仍是本地最大也是最慷慨的翻譯雇主
從前,具規模的私營機構多自設翻譯組
到了現在,雇主對翻譯的要求和重視程度似有下降之勢
仍設翻譯部門的私營機構越來越少
投放到翻譯工作的資源也不多

翻譯一般分筆譯 (translation; written translation)
口譯(或稱傳譯 interpretation)兩類
竊以為字幕翻譯乃譯事之奇葩
本質屬筆譯,但須兼達口譯的要求
再配合特定的操作技巧才成事
(往後的篇章再述)
唸書時沒有這門課,當年是邊學、邊捱罵、邊做
在香港這個標榜兩文三語的地方
字幕翻譯見於影視媒體
從熒光幕到大銀幕,幾乎都能找到字幕的蹤影
本地最常見的字幕翻譯有三類:
1. 翻譯外語旁白/對白的中文字幕
2. 把廣東話旁白/對白譯寫成書面語的中文字幕
3. 把普通話旁白/對白默寫出來的中文字幕
從 2003 年年底開始,本地免費中文電視頻道
每日傍晚至午夜播放的節目須配上中文字幕
其實,歐美國家早為失聰/弱聽的觀眾
讓大量影視節目/產品配上字幕
我們購買國外版的 DVD 多設英語字幕也是為此
目前從事字幕製作/翻譯研究的以歐洲地區的學者、從業員為主
不少相關器材、軟件、技術都是歐洲的舶來品

香港的中文字幕,從 1980 年代起字體轉為印刷體
初時為每行 10 至 13 個全形中文字
後來 TVB 加至 15 個
ATV 用較大的字體,維持在 13 個
一般製作公司有的採每行 14 個
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曾一度採每行 17 個全形中文字
直到近年,漸趨以 15 個全形中文字為標準
英文字幕(含數字)則每行以 44 個半形字符為限
一般而言,字幕以單行形式出現,字體不宜太大
以減少所佔據的畫面空間
針對非英語的外語節目,則以上中下英雙行形式顯示
部份媒體容許雙行中文字幕,甚至雙行中文字幕配雙行英文字幕
但都是較差的做法
遇上多個角色同時說話的場面
譯者得根據劇情發展,挑出最重要的對白
分左右兩部份譯寫字幕
字幕的顏色也有文章
一般來說,字幕都用白色字
但碰上黑白電影,或背景有一大片白色
就該轉成黃、綠、紫等對比較大的顏色
可現在仍會注意這點的已不多了

香港沒有幾個雇主會聘請全職字幕翻譯員
就算有,待遇也不高
某家極具規模的影視產品公司
曾在網上招聘 BBC 製作的紀錄片的字幕翻譯員
當時已轉職出版社,但對字幕翻譯仍具熱忱
細閱廣告,發現對象僅須中五程度,六天工作,月薪 5000 元
當年少不更事,在該網站草書幾句批駁一番
結果,第二天留言和廣告同時給砍掉
由此可見,字幕水準參差(根本是偏低)
跟聘任要求低,雇主視野短淺有莫大關係

這一篇就當是個引子,在此打住
歡迎留言提點
下一篇會談字幕的製作流程、使用器材
以及從業員須具備的條件


後記
上文提到雇主水平
想起了古德明的一篇文章,我一直把它貼在辦公室案頭
現抄錄原文最後一段與各位分享:

  最後須提醒讀者的是:翻譯是勞心工作,非常辛苦,而且翻譯員地位、待遇往往也偏低(筆按:不能一概而論)。碰上一些以財為學的雇主,把你的譯文亂改一番之餘,還會說你不稱職。所以,入行之前,敬請三思。對「財者,學也」的雇主來說,The water heater exploded 的正確譯法不是「熱水器爆炸」,而是「熱水器發生爆炸」。

節錄於“翻譯行業入門”《英語聞問切 19-怎樣學文法?》(頁 63-4)

11 comments:

  1. 很有趣的話題。

    曾想過讀翻譯,但感自己英語水平不高,還是轉投數字的懷抱。

    ReplyDelete
  2. 跟你相反,我當時想唸會計,但語文科成績較好,沒把會計放首志願,也就落空了。

    如果當年真的唸會計了,現在會是何等風光呢?

    ReplyDelete
  3. 英國很久以前已有 teletext
    有英文字幕,香港好的又不跟別人
    正苦其實在這方面絕不慷慨,這些年來不斷減少資源,對文字越來越不看重,要不是為了什麼國際都會的名目,一早就將翻譯員裁掉
    現在很多東西不一定由內部的人做,可能會發出去,但他們才不理會質素
    又或者根本自把自為,自己搞掂,到出了問題便將責任卸給翻譯員
    人微言輕,向來是被欺壓的
    哥仔,有苦自己知啊

    ReplyDelete
  4. 網主,容我離一離題
    明日記謹拍些照片回來
    很想看到氣泡在香檳杯上升的樣子

    ReplyDelete
  5. 網主:我祝你吃得開心滿意!

    大頭咪再 challenge 網主呀吓。
    不如搵日我o地一齊去看氣泡在香檳杯上升的樣子吖。

    ReplyDelete
  6. 想不到連每行有多少個字也是學問。很有趣,等著追看。

    「中五程度,六天工作,月薪 5000 元」不是說笑吧,現在的中學畢業生有能力做翻譯?

    ReplyDelete
  7. 大頭:
    沒拍到香檳氣泡,因為周圍是人,找不到背景。到人潮散去,又橫生枝節……
    相片沒拍到,酒卻喝了大半瓶!

    意粉:
    好呀,不過週日要早起,你還行吧?

    ReplyDelete
  8. 臣:
    那是千真萬確的,不然我也不會留言批駁。
    也容我大膽說句,就是大學畢業,這工作也不是人人做得來。雖然 BBC 的對白本不算長,但寫得挺嚴謹,查證功夫已經不少。

    ReplyDelete
  9. 沒拍到香檳氣泡太令人失望,看來真的要拉大隊去補拍一張。

    ReplyDelete
  10. 那麼攝製隊要包括哪些成員呢?

    對了,你好像做過一點字幕翻譯的,有心得分享乎?

    ReplyDelete
  11. 我那個時候剛入行,仍是在混飯吃的階段(雖然現在也是差不多),跟本談不上有什麼分享。反而記得做其他 freelance 時會逐隻字計,那個時候最鍾意有意無意擴張句子。

    攝製隊或者要轉移陣地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