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5 January 2010

奇幻‧花開‧失樂園

星期上映的電影很多,加上去看歐洲電影節(本星期還有三場,下星期才一次過介紹),忙得很。上星期看的三齣新片,兩齣是英語片,一齣是法語片;有星光熠熠的奇幻片,有樸實中見感人的傳記片,有爽快且堪玩味的教育小品。

Heath Ledger 在拍攝中途離世而讓《柏納大師奇幻 Show》(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 成了傳奇,這也(該)是他真正的最後遺作。沒發生這起意外,電影便沒有現在星光熠熠的演員陣容,也大概不會廣泛引起觀眾的注意。

男主角遽逝,當日有傳部份投資者要撤走資金。後來得到 Johnny DeppJude LawColin Farrell 答允分擔演出 Health Ledger 未拍攝逾半的戲分,且願意分毫不收,把片酬贈予 Ledger 的女兒,導演兼編劇 Terry Gilliam 便修改劇本繼續拍攝,成為現在看到的《柏》片。

故事說在倫敦賣藝的 Parnassus 大師(Christopher Plummer 飾)用魔鏡變戲法。原來千年以前,他本為僧侶,遇上了魔鬼(Tom Waits 飾)。後來為了得到永生,跟魔鬼對賭並贏了。多年以後,他遇上了愛人,希望得到青春,又跟魔鬼交易,但條件是在其女兒 16 歲的時候,要把女兒奉獻給魔鬼。隨着女兒 Valentina(Lily Cole 飾)長大,Parnassus 後悔了,此時賣藝團遇上了來歷不明的男人 Tony(Health Ledger 飾),魔鬼又重臨,跟 Parnassus 再次對賭,誰在 Valentina 16 歲生日前先取得五個人的靈魂誰來決定 Valentina 的命運……

對西方文學和傳說稍有認知的話,這故事很容易就聯想到《浮士德》(Faust)。本片編導不諱言從《浮》取得靈感。電影有明星陣容,對白卻不通俗易懂,而是搞得怪怪誕誕,越看下去越覺得鬆散。「鬆散」不是因為 Health Ledger 的緣故而讓劇本改得肢離破碎(相反,Ledger 的戲分比想像中多,也挺完整),而是編導在點明題旨(探討人如何面對自己真正的內心世界)方面故作高深,到最後既無奇趣,也交代不清,浪費了出色的特技,也浪費了演員。我看那場就有幾個觀眾中途離場。

三大男星分擔 Health Ledger 的戲分有點「天蠶變」的味道,同時也高下立見:戲分最少的 Johnny Depp 表現最好,戲分稍多的 Jude Law 也不錯,戲分最多的 Colin Farrell 最平庸。然而,此片最大的發現卻是扮演 Parnassus 賣藝團中對 Valentina 痴心一片的孤兒 Anton 的 Andrew Garfield。此子長得有點像年輕時的 Tony Curtis,表現生動活潑,原來之前已經在英國電影學院大獎(相當於美國的 Oscar)得過最佳英國男演員獎,是個小影帝。我已經買了他得獎作《Boy A》的 DVD 了。

年在法國的電影大獎中大放異彩的《花開花落》(Séraphine) 沒有俊男美女,片長 127 分鐘,完全沒有「捱」的感覺。大概是放映的戲院很少,星期六去看早場,一百個座位的影室有八成多的入座率,反應很不錯。在香港,這注定是冷門電影,但不在大銀幕看的話,會是個損失。

故事從 1914 開始,當年已經 50 歲的 Séraphine LouisYolande Moreau 飾)是個沒有學識、瘋瘋醜醜的清潔女傭。然而她無師自通,很有繪畫天分,後來遇上藝壇伯樂 Wilhelm UhdeUlrich Tukur 飾),本來有機會展翅高飛,卻碰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火、飢餓、貧困之中,她堅持作畫。戰後再遇 Uhde,偏偏又在曙光初露時,遇上了歐美經濟大蕭條(影響或比金融海嘯更深),她又開始迷失自我,最後變成了瘋婦,在瘋人院度其餘生。

一邊看《花》片,一邊想起了已經 80 歲的日本經典藝術家草間彌生英國的「村姑」女歌手 Susan Boyle。Séraphine Louis 說她的創作是受到宗教信仰的啟召和教堂彩色窗玻璃的啟發而成。其作品色彩與感情鮮明、強烈,這點跟草間彌生有點相似。草間童年時受幻覺影響,加上其母曾畫了一幅有很多圓點的鉛筆畫給她,後來她的作品就常常滿佈圓點。電影中的 Séraphine 喜歡接觸大自然,她寫畫的題材也以花果植物為主。至於 Susan Boyle,則似乎跟 Séraphine 中後期的生活有些類同之處。

電影沒有俊男美女,勝在拍得樸素無華,有舊時鄉鎮的實感和美感。Séraphine 辛勞打工,自製顏料,晚晚在陋室塗畫。她忙裏偷閒的唯一消遣就是獨自在田野漫遊,再繪畫出她心中的花果樹木。

女主角 Yolande Moreau 演得很出色。她不美,但把半癡半呆的素人畫家演得逼真得不像做戲,其實她是比利時資深的藝人。男主角 Ulrich Tukur 也把德國雅士演得好。Wilhelm Uhde 是個同性戀猶太人。他跟 Séraphine 這對背景差別懸殊的男女幾次相遇,經歷挺真切感人。Ulrich 在今年外語片獎的大熱門《白色恐懼》(Das weisse Band -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或作 The White Ribbon)演重角,也是「中國版舒特拉的名單」《拉貝日記》(John Rabe) 的男主角。在《花》片中一派儒雅,比他年輕時更好看。

齣 100 分鐘的電影看似很老套,但打從開場職演員名單序幕的畫面設計和配樂,便猜到《少女失樂園》(An Education) 是輕巧有趣的片子。

故事發生在 1960 年代初,處於新舊交替的時代,英國的生活還是死氣沉沉,父母、老師都對 16 歲的倫敦女校高材生 Jenny(Carey Mulligan 飾)寄予厚望,以考入牛津大學 (Oxford University) 為目標。但 Jenny 思想獨立,嚮往新潮的法國,更渴望趕快長大成人。偶遇 30 多歲的 David(Peter Sarsgaard 飾),對方為 Jenny 打開花花世界的大門,帶她到處玩樂,日子過得既刺激又新鮮。David 甚至向 Jenny 求婚,女孩以為這就是她渴望擁有的人生……

這不是一齣悲劇,故事改編自英國新聞工作者 Lynn Barber 去年中出版的同名回憶錄,電影版由同樣在 1960 年代成長的編劇兼作家 Nick Hornby 改編,執導筒是丹麥女導演 Lone Scherfig

在香港,片名譯作《少女失落園》,很像那些譁眾取寵的報章標題。要是抱着獵奇心態進場,注定失望。事實上,我倒認為全球不少「80 後」或「90 後」的觀眾看完此片會所有共鳴。

Jenny 雖然年輕,但聰明,有自己的想法;她不失落,失貞更非電影重點。儘管跟 David 的「忘年戀」讓她摔了一跤,其實她很享受過程。我沒有讀 Lynn Barber 的回憶錄,但至少從電影所看,女孩與那個中年男人一起,見識了奢華生活、開拓了生活的品味,最重要的是滿足了她對成年世故生活的渴求,她後來很可能要感激這個愛情騙子為她了上寶貴的一課。「An Education」這個名字實在起得恰當。

《少》片沒有把成人世界、學校、家長任何一方妖魔化,也不是崖岸自高的道德糾察。校長(Emma Thompson 飾)被 Jenny 質問教育的意義時無言以對(這一段很精彩);Jenny 父親(Alfred Molina 飾)最後卻隔着房門跟女兒表白,其實自己心裏沒底,嚴肅臉孔原來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虛空;Jenny 的恩師(Olivia Williams 飾)是高學歷獨身才女,懷才不遇,令人感嘆,但另一方面有器量,願意為學生付出。

Jenny 通過親身體驗,學到了課程以外的知識,而不是因為受到環境和人事的逼迫去接受任何想法。

歷過一「劫」,Jenny 在片末輕輕吐出一句令我深思的話:I feel old, but I am not wise. 一個人感覺到自己智慧不足,正是要孕育出更多更深智慧的時候。

2 comments:

  1. 我係響溫哥華一個人睇an education.. 坐我後面有位印度佳麗,散場時發覺佢喊到花容失色.. 佢唔知係咪有同樣經歷呢..

    好同意套戲無將家長、學校同老師魔鬼化,當中jenny同emma thompson那段你扣殺我攔網既對話尤其拍爛手掌!另外jenny既老豆亦都好值得一讚!

    不過我近年既聽英語能力弱左好多,有時太集中精神去聽反而lost左!

    如果香港會上the single man既話,你記住睇呀!

    ReplyDelete
  2. Jenny 的爸起初也挺討厭,道歉那一場加了很多分。

    A Single Man 係我期待之作,不會錯過的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