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國電影節計劃看四齣戲,焦點導演 Mararethe von Trotta 的《靈視人生》(Vision - Aus dem Leben der Hildegard von Bingen) 因為撞期無奈放棄。還好開幕電影《浪蕩美少年》(Oh Boy) 買到票。
帶着期望看《浪蕩美少年》,這是 Jan Ole Gerster 自編自導的處子作,在今年的德國電影大獎上一舉奪得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主角、男配角、配樂六個獎。片長僅 88 分鐘,全片黑白拍攝,彷彿是柏林版的《尤利西斯》(愛爾蘭文豪 James Joyce 於 1922 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故事以時間為順序,主人公是苦悶彷徨的都柏林廣告推銷員,故事描寫他在一晝夜之內在都柏林的種種日常經歷)。
《浪》片的主角 Niko(Tom Schilling 飾)是個沒有把法律學位唸完的輟學生,他生活無目標無理想。在一天之內,女朋友跟 Niko 分手,心理分析員說 Niko 情緒不穩不讓他重領駕照,地鐵售票機壞了而逼使 Niko 搭「霸王」車,老婆有情緒問題的寂寞鄰居送了 Niko 難吃的肉丸子,把最後的零錢都給乞丐後才發現老爸已經斷絕接濟自己,老爸知道 Niko 遊手好閒拒絕繼續每月給 Niko 匯款,跟朋友 Matze 去買毒品遇上寂寞的老奶奶,巧遇以前 Niko 有份欺負的女同學 Julika 復又輾轉兩人差點做愛了,在酒吧遇上一個神秘男人(Michael Gwisdek 飾),對方告訴 Niko 自己離去柏林六十年後回來,不久便在酒店門外暈倒街頭……
這一天,還有一個小不幸周而復始襲擊 Niko,從早到晚因為不同的原因他就是無法喝到一口咖啡。
這電影像一齣悲喜劇,通過在柏林街頭遊逛的 Niko 帶點荒謬的自身遭遇,試着看人如何希望融入生活/社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安身之所或角色。Niko 追求的那一口咖啡顯然是編導運用的象徵。才不過是一杯咖啡,在偌大的柏林,命運與巧合互相捉弄,就是買不到喝不了。很多時候,生活中的各種無奈亦若如此。
例如 Niko 陪 Matze 去片場看 Matze 的朋友拍電影,朋友說 Matze 天分高演技好,但 Matze 對於工作和演戲就有他自己的一套。結果,朋友出頭當主角了,Matze 繼續跑龍套。不過,Matze 好像自得其樂。雖然物質生活一樣不豐富,比較之下,Matze 就比 Niko 過得快樂,因為他知道自己有所求,有所不求。
又例如 Niko 看完 Julika 的表演,兩人在街上聊天,一班醉漢來騷擾 Julika,Julika 看穿對方的過去和心結,醉漢老羞成怒,結果挺身護花的 Niko 當殃。這班街頭碎漢,Matze 朋友家裏寂寞的老奶奶,還有 Niko 隔壁的那個苦男人,他們都代表了生活中不同種類的苦悶。Niko 的一天浪遊就是編導描畫的浮世繪。
香港的中文譯名叫《浪蕩美少年》,儘管男主角 Tom Shilling 長得不醜,但從外型到年紀,都跟「美少年」有段距離。不過,他倒是把角色的內心戲詮釋得不錯。客串演出一幕的柏林影帝 Michael Gwisdek 憑着幾分鐘的戲分拿下了德國電影大獎的最佳男配角,無疑他的演出自然瀟灑,但其角色不至於對故事起畫龍點晴的作用。去年歐洲電影節選映的《我還沒有生日》(Das Lied in mir) 中,Michael Gwisdek 演女主角養父,表現較為搶鏡。不少配角演員也見特色,又以演 Julika 的 Friederike Kempter 比較突出。
總的來說,《浪蕩美少年》雖然有少許造作,但手法簡約自然,不落俗套,值得一看。
Monday, 28 October 2013
德國電影節:浪蕩美少年
Labels:
星光遊樂園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