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這電影在香港譯作「颶風現場」,雖然不是個很有意思的譯名,但大概還比目前使用的《颶風中心》(In the Storm) 好一點。在漢語裏,「颶風」有兩個同樣跟科學有關係的意思,一是指在北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形成的熱帶氣旋,即英語 hurricane,另一義是形容氣象學蒲福氏風級表 (Beaufort scale) 中最大的第十二級風(風力達時速 118 公里或以上)。《颶》片中的追風者是希望能夠拍得龍捲風 (tornado) 中心的實況,而不是在海洋上形成的颶風 (hurricane)。龍捲風中心的風力該超過十二級颶風風力,但對於很多不諳箇中科學的觀眾來說,「颶風中心」反而讓他們想到熱帶氣旋的中心,而不是龍捲風。所以說,《颶風中心》這中文片名並不完全恰當。
電影片長僅 89 分鐘,製作成本都用在炮製龍捲風的特效。我周末一大早去看《颶風中心》的全景聲版 (Dolby atmos),視覺和聽覺特效的水準都挺好的。但除此以外,《颶》片倒沒有什麼其他特別優異的地方。
導演 Steven Quale 曾擔任《阿凡達》(Avatar;觀後感)的副導演,《颶風中心》乃他繼《死神來了 5》(Final Destination 5) 後執導的第二齣劇情片。災難電影中該有的人物和元素統統都可以在《颶》片中找到,人物的性格和際遇,以及劇情的推演和結局,都是同類型影片慣見的樣板,例如所有主要角色一同面對威脅、全家人一起受難、眾人在危難時團結一致、團體中有專業人士謀策解難,部份角色發展出愛情等。唯一有創意的是編導讓很多角色都喜歡或需要拍攝短片或紀錄片,然後採用寫實風格,再使用手提攝錄機拍攝,使災難看來更有真實感和生活感,並從而增加一點劫後餘生的味道。
故事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專業追風攝影隊追拍龍捲風,另一部分是美國小鎮中學舉行畢業禮時遇上風災,附加單親男副校長和兩個兒子的溝通問題。到最後雙線會合,便成為電影的高潮。至於影片中描述各種各樣的人性,例如父子恩怨、青春戀愛、追風隊的內部爭執,情節都在意料之中,好在拍得簡單利落,未見十分濫情,即使老套,也不會教觀眾感到厭煩。
演中學副校長的英國演員 Richard Armitage 憑《哈比人》系列電影而開始受國際影迷關注。論外型和演技,他沒有《魔戒》系列電影中演同類型角色的 Viggo Mortensen 比下去。只是《哈比人》系列電影的戲劇質量和風頭明顯不如《魔戒》,Richard Armitage 真要突圍,接拍《颶風中心》這種規模(或質感)的電影對他無甚幫助(這當然也得看導演和電影公司的想法)。飾演分析龍捲風數據的研究員的 Sarah Wayne Callies 因為連續劇《陰屍路》(或譯《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而開始揚名。她表現還行,但是戲份較少。
總的來說,《颶風中心》的人物都是樣板貨色,沒有哪一個顯出獨特的個性,只靠出色的特效來維持觀眾的興致,從而得到購票進場唯一可達的情緒高點。
Monday, 18 August 2014
颶風中心
Labels:
星光遊樂園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