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參加過辯論比賽,其中一場的題目是「安樂死不合道德」。我是反方,即贊成安樂死。那時候沒有互聯網,跑了不少圖書館找參考資料,比賽前跟其他隊員和導師進行過好多次內部辯論。我們贏了那場比賽,那也是在整個賽事中我最滿意的一場比賽,因為安樂死這個題目沒有對正或反方哪一方特別有利,而是各有值得堅持的論點。
以色列電影《安樂死派對》(Mita Tova) 也探討安樂死是不是合乎道德,故事發生在一所老人公寓,所以集中在老人的角度去看這題目。
機器達人 Yehezkel(Ze'ev Revach 飾)和善於烹飪的優雅妻子 Levana(Levana Finkelstein 飾)住在老人公寓。Levana 好友 Yana(Aliza Rosen 飾)的丈夫 Max 飽受病魔折磨,慫恿 Yehezkel 做一個機器幫 Max 安樂死。新搬進來的退休獸醫 Daniel(Ilan Dar 飾)有藥物,但害怕法律責任,便請退休警察 Raffi(Rafael Tabor 飾)幫手策劃。原來早已跟老婆住在老人公寓的 Raffi 和 Daniel 是秘密的同性戀人。一切就緒,在 Levana 的反對下,眾人替 Yana 和 Max 完成了心願,豈料有知情者挾迫 Yehezkel 等人幫其病妻安樂死。與此同時,Levana 的腦退化症越來越嚴重,她對安樂死的想法開始有變……
一開始,Yehezkel 扮上帝安慰病重的老院友繼續做治療,因為「天堂沒有配額」,盡顯電影的黑色幽默。編導探討安樂死的道德問題之餘,以幽默笑料來調劑電影沉重的主題。
Levana 在片中是反對安樂死的代表,她認為 Yehezkel 等人所做的就是真的為病人解除痛楚,實際上跟殺人無異。人類不可扮演上帝去操縱生死。Yehezkel、Yana 和 Daniel 在幫人解脫和合乎道德之間掙扎。後來揭發 Raffi 暗中向家屬收錢,令事情變得更複雜。這也是長久以來對於安樂死最大的爭論之一:有人以安樂死牟利或非法侵奪其他人的資產等。
《安樂死派對》的主題和故事令人聯想起 Michael Haneke 的《愛 Amour》(觀後感),同樣是看着愛人(老去)受苦而面對的困局,但《安》片有不少幽默的笑話和場面,例如一班老人兩次使詐逃過吃交通罰單。整體來說,《安樂死派對》拍得挺平易近人,是它最大的看點。以色列電影(或是猶太人)的幽默別具一格,諷刺直接、刻薄,但點到即止,且蘊含智慧和文化。
電影中段有一場超現實的歌唱戲,描寫不同角色的心路歷程。之前在其他以色列電影也看過同樣的設置。在我看來,這有點突兀,但說不定是以色列戲劇的特色。
一班演技好的老演員為《安樂死派對》增加了不少分數,角色的喜怒哀樂,演繹游刃有餘。
Tuesday, 31 March 2015
HKIFF 2015 之 5:安樂死派對
Monday, 30 March 2015
HKIFF 2015 之 4:猶太式離婚
也許,看戲比讀書少需要一點想像力,戲劇在更多元的空間提供不同的信息。儘管《猶太式離婚》(Gett) 全片沒有多少個場景,導演通過不同的拍攝角度和角色造型,在密集且緊湊的對白之上,更精準地表達出人物的心理狀況。
在以色列,女人提出離婚,要通過猶太宗教法庭審理,還要得到丈夫的同意,才能成事。《猶太式離婚》的主角 Viviane(Ronit Elkabetz 飾)通過律師 Carmel(Menashe Noy 飾)向法庭入稟,跟當猶太經師的丈夫 Elisha(Simon Abkarian 飾)離婚。然而,Elisha 一直不合作,不是不出席聆訊(或是答應出席又臨陣缺席),就是在法庭上講反話。後來,Elisha 讓他同是當經師的哥哥 Shimon(Sasson Gabai 飾)當自己的辯護律師,情況變得更複雜。Viviane 的離婚提呈一鬧就是三年,主審的拉比都吃不消。後來開始傳召雙方的家人、鄰居、朋友等出庭作證,開始逐步揭開 Viviane 非要 Elisha 還她自由的原因,還有 Elisha 不願放手的真相……
《猶太式離婚》有濃厚的劇場味道,幾個主要演員大部份時間在同一個場景內唇槍舌劍。參演者都演技出眾。導演通過鏡頭調度帶領觀眾以不同角色的視點去解讀各個角色的心理和想法。
Viviane 出身望族,嫁給 Elisha 二十幾年,生了四個孩子,本身是髮型師,婚後繼續工作。在入稟離婚之後,Viviane 仍然把薪水存進她和 Elisha 的聯名賬戶,供養子女和還房貸,甚至一直為孩子做飯。最初在法庭上,Viviane 一臉不屑,也說話不多。Elisha 偶然難得出庭,總表現出願意跟妻子和好,拉比也着 Viviane 回家,嘗試跟丈夫和解。就這樣,申訴又無端拖延了一段時間。
Viviane 繼續施壓。到了電影中段,雙方開始傳召證人,這一部份最富娛樂性,觀眾同時更深入地瞭解 Viviane 和 Elisha 的為人,還有到底他們的婚姻在哪裏出了 Viviane 一直說的不能彌補的問題。其中 Viviane 的火爆妹妹和住隔壁的傳統婦人兩段最長,也最有意思。前者從胞姊的遭遇力數在猶太制度下女人所飽受的不公平對待,後者終於證明 Viviane 和 Elisha 婚姻不睦,同時側寫猶太婦女不擺脫傳統的觀念。然而,這一切都沒有令到 Viviane 的離婚提呈有太多進展。
到了電影末尾,Viviane 終於爆發,提到在當時已經糾纏了快五年的審訊最根本的荒謬之處:宗教法庭沒有實際權力,一切以丈夫的意願為依歸。到最後,雖然 Elisha 答應還 Viviane 自由,卻要 Viviane 答應一個不可言喻的離譜條件。
直到電影結束,觀眾算是看清楚 Elisha 的為人,但編導對 Viviane 卻似乎有一筆留白。兩夫婦不和,最大的原因是性格不合,也跟宗教和家人有關,更可能因為 Viviane「錯生」在以色列。她的個性跟那片土地本來是一個錯配。
這齣戲令人想起《伊朗式分居》(觀後感)。《猶太式離婚》的故事和人物比《伊》片簡單一些,但在背後牽涉到的文化、倫理、人事一樣複雜。
不必把這電影看作認識猶太人離婚和生活文化的範本,但可以視之為探討那些在今日仍然重男輕女的宗教文化下女人生活的一個文本。
Saturday, 28 March 2015
HKIFF 2015 之 3:愛的化妝
很多年前,看過南韓導演林權澤的《醉畫仙》,從此記住了這個導演的名字。這一齣《愛的化妝》(화장)是林權澤第 102 齣電影,去年獲邀在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單元放映,下月於韓國正式公映。
《愛的化妝》改編自作家金勳 2004 年發表的同名得獎小說。林導自言是金勳的忠實讀者。故事講述化妝品公司市場推廣部負責人吳先生(安聖基 飾)的妻子(金浩貞 飾)得了腦癌,吳先生一直盡心照顧。但與此同時,吳先生的工作團隊來了一個年輕美女下屬(金奎麗 飾)。寂寞而開始心力交瘁,吳先生越來越無法抵抗內心對美女下屬的嚮往……
韓語片名可解作化妝或火葬,語帶相關,跟劇情十分配合,也帶諷刺。
老婆突然病發,男主角一直努力照顧,並兼顧公務,沒有喘息的機會。美女下屬翩然而至,是天賜禮物?還是更嚴苛的考驗?吳先生本身有長期病患,身心俱疲,難得有美麗的幻想來調劑一下,可他卻明白這不合道德,開始有思想的掙扎。
男人對美女動心,自然想偷腥。吳先生也在自己幻想世界裏跟美女下屬溫存。女人天生敏感,病榻中的女人不一定會因此而變得魯鈍,尤其是對於男人心裏有鬼時吐出的無心快語,更加逃不過女人的雷達。吳先生照顧病妻時,說出了一句不大得體的話,老婆一直記住。直到她病重時,老公仍然不離不棄,什麼厭惡的照料工作都默默承擔,老婆才釋懷。最後不帶痛苦地離開,彷彿是對老公的一種答謝。
老婆死後,吳先生匆匆辦理後事,一來是反射動作,希望盡快逃出困境,二來害怕睹物思人,從而想到自己「背叛」了亡妻。然而,更「驚險」的是原來美女屬真的對上司有意,看來還是挺認真的。病妻一去,女下屬採取主動。對吳先生來說,這也許比之前他背着老婆在思想上多次出軌更令他頭疼。
老婆死後,吳先生感到迷失。他懷念亡妻,也覺得自己愧對亡妻,甚至害怕亡妻。他照亡妻的話把亡妻愛犬「處理」掉,既是遵照亡妻(可能是戲言)的吩咐,也可能是再不想面對亡妻。
三個主角都演得好,安聖基有豐富的內心戲,金奎麗一副女神的姿態,金浩貞為角色犧牲色相,將角色的形相和情緒演繹得恰到好處。老導演始終鍾情漢字和傳統文化,可惜到現在還沒看過他執導的《春香傳》,卻看過北韓拍攝的版本(觀後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外話,又碰上那個總是看電影時睡大半場的「影癡」;這次 HKIFF 還買了 5000 大元的 VIP 通行證,保準可以睡遍最好的座位。
Friday, 27 March 2015
HKIFF 2015 之 2:瑞典愛情故事
產量不多的瑞典導演 Roy Andersson 去年憑《鴿子在樹上反思存在意義》(En duva satt på en gren och funderade på tillvaron) 在威尼斯電影節贏得大獎,今年 HKIFF 除了放映得獎作外,還替他搞了一個小型回顧展。新鮮得獎電影的名字翻譯得太莫測高深,節目介紹又寫得有點不明所以,故棄之。本來對《二樓傳來的歌聲》(Du levande) 感興趣,但時間不配合。最後選了故事有如《兩小無猜》(Melody) 的劇情片處子作《瑞典愛情故事》(En kärlekshistoria)。但原來《瑞典愛情故事》比《兩小無猜》還早一年拍成。
這不是一個純粹甜膩的初戀故事,身兼編劇和導演的 Roy Andersson 也描寫男女兩方的父母和家庭長輩,特別是成年人怎麼看待人生和夢想。此片 1970 年夏天在斯德哥爾摩用了不到一個半月拍完。當時 Roy Andersson 剛於電影學院畢業,之前拍過兩齣短片和一個 48 分鐘的畢業習作電影。
影片主角 Annika(Ann-Sofie Kylin 飾)和 Pär(Rolf Sohlman 飾)一見鍾情,深深喜歡上對方,看來很純真,有着少男少女想愛不敢愛的矜持和可愛。例如兩人明明喜歡對方,卻不敢表白,甚至故意迴避。某個週末,兩人隨各自的家人到療養院探望住院的家人-Pär 的祖父跌傷住院,Annika 的姨母看來情緒不穩。孩子在替家人買點心時邂逅。
年輕初戀以外,導演以一個比較荒謬的角度拍攝成年人的世界,篇幅甚至比兩個孩子的愛情更多一些。有時候是通過少年主角的眼光,有時候是以局外人身份冷眼旁觀。那些有時候教人不明所以的鏡頭和情節,就是以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人人都對自己的生活習以為常,一踏入別人的空間便馬上感到彆扭,好像 Annika 在 Pär 家過夜的第一個晚上,覺得小男友的媽媽喋喋不休,男友爸爸還是沒好氣地逐一回應,Annika 也許覺得這跟她父母疏離卻有時候充滿張力的關係對比強烈。我們成長都深受家庭影響,但那都是到我們開始長大並多了接觸其他人後才能體會出來的。編導沒有刻意解說一些奇怪的處境,反正那就是一些成長的回憶。
《瑞典愛情故事》花了不少篇幅批判成年人的虛偽和階級意識。所謂階級,不是工人階級和上流社會之間對立,而是人嚮往上流的心態,最明顯的莫如 Annika 的媽媽和姨母。Annika 的媽媽不滿意生活的地方,但原因不明,只見她夜裏靠在床邊無聲流淚,白天起來坐在餐桌前又破口大罵「能搬到其他公寓會開心一點」。但當她穿戴體面,陪老公出去應酬,便又顯得泰然自若。Annika 的姨母出院後,仍有一點抑鬱。她告訴 Annika,從前想當空中小姐,但陰差陽錯,數次失去機會。在 1970 年代,航空業可是光鮮體面的工作。此外,姨母的感情生活看來也不很如意,老是遇人不淑似的。這些情節並沒有什麼關聯,看來就像是兩個少年主角一些隨意的回憶片段。
電影的最後一段充滿荒謬,也許還是因為編導以孩子的眼光去看成人世界。Annika 的父母去 Pär 的家跟 Pär 的親朋慶祝什麼節日(瑞典孩子拍拖,才十三四歲便「見家長」?!),Annika 的爸爸喝醉了,後來在大霧的清晨,邊走向湖畔邊發酒瘋。他在社會上是不少人眼中的模範,有份穩定而體面的工作,也注重打扮,其實內心有反社會的一面,也不善於處理家庭關係。
Roy Andersson 的故事講污染的成年人,還有社會經濟掛帥帶來的危機。但在他鏡頭之下的瑞典很漂亮,安寧而古舊,一幅幅畫面流出生活的氣味。北歐的冷冽給暖和的夏天包圍着。
Thursday, 26 March 2015
HKIFF 2015 之 1:大話迷宮
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看的第一場戲是德國片《大話迷宮》(Im Labyrinth des Schweigens)。在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所主持、針對納粹德國軍政首領的紐倫堡審判 (Nuremberg trials) 後(相關事件好萊塢曾拍成電影《劫後昇平》Judgement in Nuremberg)十多年,德國國內再沒有任何追究納粹份子戰時暴行的行動,年輕一代甚至對戰爭、集中營等事一無所知,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很多納粹黨員已經「從良」,滿佈各行業各階層,通過政策、教育等渠道去掩埋這段悲污的歷史。
《大話迷宮》改編自真人真事,故事從 1950 年代末開始,就是二戰結束後大約十五年,德國年輕一代竟然對奧斯威辛集中營 (Auschwitz) 等幾乎毫不知情。不知道當中包含多少誇張的戲劇成份,但在鏡頭之下,清洗民眾記憶和意識的圖謀、手段和效果,足教人心寒。
電影的主角 Johann Radmann(Alexander Fehling 飾)是個虛構的人物,電影描寫的調查和審訊乃真有其事,更是改寫戰後德國歷史重要的一頁。Radmann 是個檢察官,未及而立,初出茅廬,從記者 Thomas(André Szymanski 飾)那裏知道納稅暴行,得到上司檢察總長 Fritz Bauer(Gert Voss 飾;此角真有其人,是猶太裔)的支持,衝破重重障礙,翻閱以千萬計的檔案,誓要揪出當年曾經犯罪的納粹黨員……
這是導演 Giulio Ricciarelli 首齣劇情長片,他還有份寫劇本,影片製作不錯,整體成績還行,但不是佳片。男主角 Alexander Fehling 是德國新星,演得不錯,但論演技,最搶鏡頭的非飾演檢察總長的 Gert Voss 莫屬。在片中,Fritz Bauer 對男主角有如第二個父親,也是男主角事業的啟蒙導師。
Radmann 鑽進德國近代歷史中令人最不堪回首的一章,試圖揪出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納粹戰犯,但他的工作幾乎是對抗國家機器。越挖掘下去,Radmann 發現真相和牽連越深不見底,甚至連他自己失蹤多年的父親和他身邊的朋友、愛人等都牽涉其中。除了反問為什麼這些人當年不出手阻止暴行,甚至助紂為虐外,更因此打擊了 Radmann 對其他人的信心,以及他繼續調查下去的決心。
全片拍得最好的是 Radmann 傳召集中營倖存者和犯罪嫌人到檢察廳問話的部份,例如檢察廳秘書筆錄集中營倖存者恐怖經歷時的反應,還有 Radmann 那個本來認為整項調查多此一舉的同事,跟 Radmann 盤問疑人時,受不了疑人委託律師的詭辯而破口大罵。《大話迷宮》偶有佳句,卻無法成篇。電影結局刻意流於英雄主義和大團圓,也影響了整體的成績。
編導替男主角安排了一段感情戲,但這段情的描寫很蒼白。男人謙謙君子,女人不易捉摸,沒有多少激情火花。就是到中段埋下等待爆發的戲劇伏線,最後卻如淋濕了的鞭炮。
總的來說,這戲題材還是挺吸引的,尤其是它跟目下大中華地區好些荒謬的社會政經現象互相呼應,更見民眾的憤怒和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Wednesday, 25 March 2015
機上娛樂:大英雄聯盟
聖誕節時故意錯過了《大英雄聯盟》(Big Hero 6),後來知道口碑很好,一心等着買 DVD。感謝航班上的娛樂系統,上星期免費看了。
最初故意放棄,一來不特別愛看動畫片,何況在節日去看,更會是一場災難;二來此片的主角人物看來像《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 中的棉花糖怪的無印良品版本,不特別吸引我。但看完了,還是喜歡上了胖乎乎的 Baymax。
這齣動畫電影很好看,熱鬧有趣。電影場景揉合了美國和日本的元素,至少找到三藩市、紐約丶東京的特色。主角濱田廣和他哥哥阿正有個日本名字,但思想和行徑更像西方的孩子。兩兄弟都聰明,有科學頭腦,特別是弟弟,但阿廣寧願埋首自己興趣,不願意上學。
阿正研發的 Baymax 是醫療機器人,弟弟阿廣則利用科學來尋找刺激,例如參加違法的機器人格鬥比賽。哥哥上大學,帶弟弟去他的實驗室一開眼界,觸發了弟弟對科研的興趣。後來阿正意外去世,令弟弟思考科研的意義、目的和力量……
Baymax 是個全白色的橡膠機器人,外表看來毫無力量,連把門踢開都不能,但穿上了後來阿廣給它做的紅色機器服,卻變得威武非常,性格也變得更多樣化。後來,城市出現惡魔,阿廣跟他哥哥的同學和朋友合力拯救市民,就是動作和笑料混合在一起的甜點。雖然大都是把慣見的元素重新包裝,但仍搞得新鮮好看,這也是迪斯尼的實力。
編導也花了不少篇幅去描寫阿廣和 Baymax 如何築起感情,有濃厚的親切感,令到帶着多少傷感的結局更感人。
Tuesday, 24 March 2015
機上娛樂:深夜食堂(電影版)
安倍夜郎創作的日本漫畫《深夜食堂》(しんやしょくどう)在 2006 年底於漫畫雜誌初次發表,大約一年後開始連載。漫畫的中文版從 2011 年底開始發行第一冊單行本,到去年十月發行至第十三冊,我每一冊都買了,可以說是這個系列漫畫的粉絲。在日本,《深夜食堂》於 2009、2011 和 2013 年三度拍成電視劇,由小林薰主演。至今年一月底,同名電影版在日本公映。上星期往上海出差,在飛機上看了。
原著漫畫中,在門簾上只寫着「めしや」(飯屋)的小食堂藏在新宿街頭的後巷裏,由臉上帶一道長長疤痕的老闆獨自經營,營業時間由午夜到早上七時。貼在牆上的菜單只有「豚汁套餐」和幾款飲料,還有注明每名客人限點三杯酒。然而,老闆表示,客人點什麼,能做的他會盡量做。漫畫的每一個單元以這所深夜食堂為舞台,描寫主客之間的故事和交流。
電影版主要由四條主線組成。一開始,老闆(小林薫飾)在店裏撿到一個客人遺下的骨灰龕。一班熟客各有不同的意見,七嘴八舌。這故事貫穿整齣電影。其餘三個故事的主角分別是吃拿破崙意大利麵的拜金女(高岡早紀飾)、吃山藥飯的逃情女廚師(多部未華子飾),還有吃咖哩飯的東北痴情男(筒井道隆飾)。
川島たまこ是個拜金女,包養她的男人突然去世,並沒有給川島留下一分錢。不久,川島竟然跟店裏的另一個常客、愛玩日本傳統城堡模型的螺絲釘推銷員交往起來。大家都以為拜金女轉性了,但川島後來從包養他的男人那裏拿到一份遺產……
流落街頭的少女栗山みちる滿身汗臭,身無分文,到店裏吃了一頓霸王餐,後來良心發現,親自向老闆賠罪,並打工還債。老闆好心收留了栗山,卻引來老闆的老朋友、在新橋開高級料理店的千恵子(余貴美子飾)的注意。原來栗山廚藝不錯,可惜遇人不淑,人財兩失而流落東京街頭……
在 311 大地震後,杉田(菊池亜希子飾)和長谷川(渋川清彦飾)常到東北做義工。某天來店吃食宵,杉田顯得鬱鬱不歡,並表示暫時不去當義工了。原來她在東北認識了大石謙三(筒井道隆飾)。大石的妻子在地震中死了,他吃過杉田跟老闆學做的咖哩飯,還有得到杉田關照,愛上了杉田,向杉田求婚未遂,便追到東京來……
《深夜食堂》的故事以愛情、親情、友情、理想等感性主題為多,不談政治經濟。疤面老闆沉默寡言,一看便知道是個有過去的男人,但漫畫也好,電影也好,都沒有怎麼揭露他的過去,或者提起他的江湖關係。小林薰演了老闆多年,造型有點美化了原著的老禿,氣質還是不錯的,但其角色沒有太大的發揮,倒是每個故事的主角有更多的表演機會。
導演松岡錠司拍電影起家,但作品不算多。近年開始拍電視劇,但都是集中拍《深夜食堂》,可見他跟這漫畫故事的淵源。他之前的作品,香港觀眾大概就認識《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觀後感)。有份主演的オダギリジョー(小田切讓)和小林薰也參演了《深夜食堂》。我第一次看松岡錠司的戲,卻是 1992 年的《星閃閃》(きらきらひかる),當翻譯員的妻子(薬師丸ひろ子飾)嫁給了她的精神病醫生(豊川悦司飾),後來才發現老公有個秘密的大學生男友(筒井道隆飾)。那些年前,在《愛情白皮書》電視劇中力壓木村拓哉,飾演萬人迷掛居保的筒井道隆,如今成了《深》片中的痴情大叔,他那特別的步姿依舊沒變。
《深夜食堂》秉持很多日本電影的優點,美工、攝影、音樂都很精緻,導演選角和角色造型也挺不錯的,但後半部的故事節奏較慢,對白也變得吞吞吐吐。小田切讓客串演出怪趣的美男警員,純粹讓觀眾提提神;「阿信」田中裕子壓軸登場,就嫌她的角色「神化」了一點。原著漫畫中的「茶泡飯三姊妹」在電影版也有亮相,可惜略嫌拘謹,不如原著那麼過癮。
原著漫畫的每個單元以一道菜為題,至今最印象深刻的人物和單元,還是喜歡吃鍋燒烏龍麵的小瞳。
Monday, 23 March 2015
黃金花第 2 大酒店
不知道是誰的主意,把此片定名《黃金花第 2 大酒店》(The Second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然而,歪打正着,這齣續集電影確實比不上第一集(觀後感),可觀的只有演員的魅力和演出,特別是三個戲份比較多的老牌演員 Maggie Smith、Judi Dench、Bill Nighy。
續集故事一開始從印度移師美國加州,主持黃金花大酒店業務的 Sonny(Dev Patel 飾)帶着住客之一的 Muriel(Maggie Smith 飾)去遊說美國的跨國連鎖護老院集團注資黃金花酒店,希望能建立分店。回到印度,Sonny 準備和女朋友結婚,卻突然殺出有錢情敵。來自美國的 Guy(Richard Gere 飾)突然入住黃金花酒店,Sonny 覺得 Guy 是美國人派來視察他們業務的專員。與此同時,Evelyn(Judi Dench 飾)兼職做圍巾賣手,越做越起勁,也感覺到 Douglas(Bill Nighy 飾)對自己有意,卻不敢接受。正當二人似乎準備要接受對方,Douglas 的刻薄老婆(Penelope Wilton 飾)突然回印度來。之前不停參加擇偶派對的 Norman(Ronald Pickup 飾)跟 Carol(Diana Hardcastle 飾)成了一對,但常擔心 Carol 對自己不忠。「花癡」阿姨 Madge(Celia Imrie 飾)周旋於兩個印度男朋友之間,但一看見 Guy 便又心猿意馬。然而,Guy 卻看上了 Sonny 的媽媽(Lillete Dubey 飾)……
《黃金花第 2 大酒店》感情戲較多,共同的主題是時間、自憐。老年人談黃昏戀,幾乎人人都有不同的心結,有的因此裹足不前,有的因此疑神疑鬼,有的因此三心兩意,有的因此失去自信。沒有感情煩惱的退休女管家 Muriel 在這一集充當智者,連頂着「鱷魚頭」的 Evelyn,因為感情大受困擾,幾次跟 Muriel 對話,都如當頭棒喝,頓變「老襯底」。這一次,編導確實讓 Maggie Smith 擔重戲。
Muriel 也提醒周圍的老少,敗於困難不可悲,自傷自憐才可恨。尤其是老人,既已一把年紀,更別把時間搬出來當藉口。
導演 John Madden 讓所有角色都有戲可演,但情節太多,劇情分散,而失去焦點。
所有老牌演員都表現出色,除了名氣較大的 Judi Dench、Maggie Smith 和 Bill Nighy 外,其餘的 Ronald Pickup、Celia Imrie 等也不錯。比較之下,成了白髮型男的 Richard Gere 有點靠「賣萌」似的。
Tuesday, 17 March 2015
五個小孩的校長
自問眼淺,看《五個小孩的校長》的前一天晚上,有網友貼文說,不少觀眾看《五》片時忍不住流淚。多得網友溫馨的提示,開場前準備好紙手巾,果然派上用場。
以戲論戲,關信輝導演的《五個小孩的校長》沒有什麼令人驚喜的地方,但故事本身充滿正能量,大部份教人感動的情節是出於衷心關懷,而不是刻意煽情。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有關主角原形呂麗紅校長的真實故事,可以參考這兩個報道(報道一;報道二)。電影版由楊千嬅飾演呂校長,古天樂扮演她的丈夫。
呂校長最初到那所瀕臨關閉的鄉村幼稚園工作時,只有五名學生,她希望在四五個月內,化解幼稚園的「殺校」危機,或是幫助幾個小孩轉到其他學校繼續讀書。五個小女孩都是來自貧困家庭,各有不同的問題,呂校長為了孩子,也為了學校,逐一家訪,更設法幫助每一個家庭。與此同時,呂校長還要教學、維修校舎,甚至做清潔工,開車接送學生上下課等,結果她累壞了……
《五個小孩的校長》除了講呂麗紅的故事外,也淺談教育。一開場談所謂的精英教育,還有近年常說的「贏在起跑線」。幼稚園也有精英班,學童在學校有大量的作業,課餘又要參加很多的補習班和興趣班,看來荒謬,卻是十分現實的情況。正是因為這種想法和觀念在社會上越演越烈,教育(早)變成了一門龐大的生意。楊千嬅飾演的校長嚴肅而失望地對着「教育機構」的老闆說教育是身教,聽來像有點陳腔濫調,但在現今的社會,這幾是無法實現的虛幻理想。呂麗紅校長所做的,確實是一個城市傳奇。
楊千嬅和古天樂演出平穩、自然,五個小演員有教人驚喜的演出。還有不少好演員來配戲,特別是看到吳耀漢、馮淬帆、吳婉兒、黃文慧、秦煌、龍天生等等,教我彷彿回到 1980 年代,很有親切感。
這齣戲可能也會帶紅兩首舊歌:1980 年陳百強為同名電影演唱的主題曲《喝采》,以及 TVB 兒童劇集《小太陽》的同名主題曲(路家敏版本)。好歌的確經受得起時間的考驗。
網上資料(主要是簡化字網頁)說,《小太陽》是香港電台電視部的片集,並不正確。相信是有人把《小太陽》跟《小時候》混淆了,而碰巧有份主演《小時候》的童星路家敏獨唱過《小太陽》一曲。對《小太陽》的劇情已經印象模糊,只依稀記得每一集都是單元劇,故事內容並不全是開心快活的燦爛童年,而是有苦海孤雛、鰥寡孤獨。我比較喜歡電視劇那個兒童合唱團的版本。可惜的是,在 iTunes 找不到《小太陽》這首歌。
Monday, 16 March 2015
仙履奇緣
小時候初讀童話故事,《灰姑娘》(或作《仙履奇緣》)便是其中一個,當時是看《格林童話集》的版本,讀到女主角後母兩個女兒把腳跟削掉去試穿水晶鞋,便覺得毛骨悚然。那時候「恐怖格林童話」尚未面世,還原童話故事令人震駭的面貌,但其實不少兒童讀者或者已經察覺到,有些童話故事對善惡忠奸的描寫相當「暴烈」。
莫論寫作手法、觀點立場、情節邏輯,很多童話故事早已成為經典文本,是後來很多小說、戲劇等的創作靈感。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的故事,最近便有《魔法黑森林》(觀後感)和《格雷的五十道色戒》(觀後感)兩個變奏版本。現在這部恢復正統的《仙履奇緣》(Cinderella),保留了原著童話優美動人的地方,加上華麗的服裝和特效,整體而言,賞心悅目。
故事不多贅了。本片由擅演莎劇的英國演員 Kenneth Branagh 執導,一齣浪漫愛情片,言情輕鬆,成績顯然比他拍超級英雄片《雷神奇俠》(觀後感)好得多,代表作之一是將《仙履奇緣》中最教(女)讀者着迷的灰姑娘變身公主一段拍得十分好看。編劇沒怎麼改寫故事,觀眾看得不費勁;導演盡力拍得細緻精美,讓觀眾更能投入銀幕上的童話世界。
女主角 Lily James 清新自信。演王子的 Richard Madden 並不高大英偉,但多了幾分親切討好,他跟 Lily James 從外型到氣質也挺合襯的。
媒體和觀眾都把焦點放在飾演陰險後母的金像影后 Cate Blanchett 身上。她當然表現出色,只是越看下去,越不明白為什麼貴為影后,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更重要的是仍算年輕,Cate Blanchett 何以要扮演這麼一個(對她來說)不費演技的角色?
相比之下,飾演幫助灰姑娘變身的仙女教母的 Helena Bonham Carter 儘管戲份不多,但眉梢擺揚,眼角轉處,那份喜劇感不止滑稽,更閃出一陣 camp 味,不經意成了一個好玩的配角。
Thursday, 12 March 2015
EUFF:匈心男大步走
翻看歐洲電影節 (EUFF) 的小冊子,注意到《匈心男大步走》(VAN valami furcsa és megmagyarázhatatlan),是因為劇照中的男主角看來有幾分像 Edward Snowden。讀完劇情介紹和放映時間,覺得一試無妨。記不起有沒有看過匈牙利電影。第一次聽說匈牙利這國家,是很小的時候去過一家在海洋中心(即現在海港城的一部分)叫「匈牙利餐廳」的館子吃過幾次自助午餐,在那裏第一次吃酸酸的紅菜頭沙拉。
《匈心男大步走》沒有怎麼介紹匈牙利的美食,倒是從畫面流露出一絲布達佩斯街頭吹拂的冷風。男主角 Áron(Áron Ferenczik 飾)快三十歲,剛在大學讀完電影歷史碩士,還沒找到工作。說得準確一點,他沒有認真去找工作,履歷表也得由老媽打點。與此同時,女朋友背他劈腿,搭上了他認識的人,雪上加霜。於是,(偽)文青生活失焦,丟三落四,走的每一步都離地虛浮,彷彿要用盡每一口氣的時間去哀悼人生,儘管他常說第二天就開始寫他自己的書。直到一次酒後亂性,用父母給他的附屬卡錯手買下去里斯本的飛機票,才將錯就錯,逐步走出陰暗的家鄉,重拾陽光……
這是 Gábor Reisz 執導的處子作,他同時編寫劇本,雖有沙石,但整體清新好玩,有心經營。片中 Áron 和一班老友,名字都用上演員本身真實的名字。幾場老友聚頭的戲份,編導還通過對白告訴觀眾在他眼中的布達佩斯有哪些社會問題。全片也以這兩三場老友聚首的戲最活潑、過癮,當中甚至可能包括了演員本身的創作和體驗。
Áron 看來有點邋遢,但他不是純粹的隱閉青年。他失戀後,在公車遇上小清新女查票員,還是會勇敢地追求愛情,期間偶遇女途人,更差不多發展成床上戲。只是去到最後關頭,Áron 終於「毒」發,才功虧一簣。
影片很多地方看來帶點即興,同時也充分利用小成本的優勢,拍攝手法平實,從創意和感覺出發,加一些幽默的對白,配上輕快、跳脫的音樂去打動觀眾,不落俗套。
電影最後那個腳踏實地的意象,華人觀眾看來格外親切。配合電影內容和粵語習慣,《匈心男大步走》這個中文片名也翻譯得不錯。
Wednesday, 11 March 2015
EUFF:小英格蘭號
因為希臘島嶼的山、水、橄欖樹,還有導演 Pantelis Voulgaris 不耍狗血的筆觸,讓《小英格蘭號》(Little England) 增加了兩分史詩的氣氛。要是電影末尾可以多一點留白,節奏爽快一點,會更理想。但這也難怪 Pantelis Voulgaris,因為劇本是改編自他老婆 Ioanna Karystiani 的同名長篇小說。
《小英格蘭號》是女人的悲歌。希臘小島上,男人都出海為生,女人就在家中。Mina(Aneza Papadopoulou 飾)的丈夫 Savvas(Vasilis Vasilakis 飾)是船長,長年在外,她帶着兩個女兒生活。長女 Orsa(Pinelopi Tsilika 飾)矜持,但與深愛的年輕水手 Spyros(Andreas Konstantinou 飾)私訂終生。Spyros 請長輩 Aimilios(Christos Kalavrouzos 飾)去提親,但 Mina 嫌棄 Spyros 工作低下而拒絕了。原來 Mina 看中快當船長的 Nikos(Maximos Moumouris 飾),她認為島上的女人注定寂寞過活,還是嫁個有錢有地位的人來得有保障。等不到 Spyros 回來,Mina 已經安排 Orsa 下嫁 Nikos。多年以後,Spyros 衣錦還鄉,成為小英格蘭號船長,娶的卻是毫不知情、個性活潑的妹妹 Moscha(Sofia Kokkali 飾)。兩對年輕夫婦住在同一屋簷下,兩個丈夫一個出去一個歸來。Orsa 壓抑的欲望終於爆發了……
門當戶對的封建思想並不止於中國。故事的女主角 Orsa 大半生為此而吃盡苦頭,從一個柔美的女孩,逐步給折磨成容顏枯萎、靈魂乾涸的苦女人。她的妹妹 Moscha 同樣無辜受傷。年輕時,Moscha 喜歡上學校裏從英國來的年輕教師,但媽媽覺得教師又窮又是外國人,於是棒打鴛鴦。後來 Moscha 瘋狂愛上 Spyros(她並不知道原來姊姊跟 Spyros 拍過拖),並嫁給了對方,自覺是眾人艷羨的幸福女人。Orsa 和 Moscha 都為自己的丈夫生孩子了,但比較之下,Moscha 在知道真相之前,至少還算有過真實的幸福。Orsa 的丈夫 Nikos 是個好人,也真的喜歡 Orsa,但 Orsa 從來沒有真正接受 Nikos。Spyros 成為 Orsa 的妹夫,每次 Spyros 回家,Orsa 天天晚上都聽到他跟自己妹妹在樓上翻雲覆雨、欲仙欲死,只有痛得錐心泣血。更大的悲哀是,Orsa 寧願為了能夠繼續看得見 Spyros 而拒絕搬走。
製造這場悲劇的 Mina 本身也是一場悲劇。她獨守空闈,鄰人親友大都境況相同。大概女人的直覺比較強,也有特別的感應。Mina 知道老公離家在外,多半有其他女人,而事實也正好如此。Mina 個性偏執,跟她的生活環境大有關係。看《小》片時,讓我想起電視劇《珠光寶氣》的李司棋,設法要三個女兒嫁得好,更要女兒按她的標準和要求嫁出去,期間大耍手段。
這個故事沒有正面控訴那些長年在外的海員老公,但觀眾不難看出作者(女性)的看法。老爸 Savvas 在南美工作時有外遇,甚至生下女兒,到要回家的時候,便把房子送給對方,來一個擁抱便了結,對方也只是流着淚大方接受。回到希臘,Savvas 又是受人仰賴的退休船長。Nikos 大概知道 Orsa 不是全心愛自己,但每次回來,兩人都順利做愛,孩子生完一個又一個,但他從來沒有認真瞭解 Orsa,到揭發真相時,也千帆過盡,Nikos 選擇徹底逃避,以沉默來懲罰妻子對他「不忠」。編導安排 Nikos 的長子說爸爸的心事,或許是希望下一代能替小島解咒。Spyros 因為 Orsa「背叛」自己而大受打擊,所以更加拼命工作。他風光地迎娶 Moscha,難說有沒有是為了報復?他確實對 Moscha 好,同時卻始終無法放下 Orsa。男人當情聖,似乎只會令女人受更大的傷害。
電影贏得希臘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代表希臘角逐剛結束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如電影節本子所言,深邃湛藍的愛琴海美景,如泣如訴的配樂,都很吸引觀眾。
整齣電影的氣氛有點壓抑,都是從人文角度去講故事。三個主要女角都演得非常出色,尤其是演兩姊妹的 Pinelopi Tsilika 和 Sofia Kokkali。
Tuesday, 10 March 2015
EUFF:海上毒戰
好奇想知道到底西班牙的賣座商業電影拍得怎麼樣,便挑了這齣《海上毒戰》(El Niño)。
Daniel Monzón 自編自導,片長達 136 分鐘,電影在直布羅陀、西班牙和摩洛哥三地拍攝。說得更準確一點,這是個以直布羅陀海峽為舞台背景的故事。直布羅陀是現存少數的英國殖民地,十八世紀英國替西班牙打內戰,乘機要求西班牙割讓這片位處南歐尖端,與北非僅十里距離的兵家必爭之地。儘管後來西班牙一直想收回直布羅陀,但舉行過兩次公投,當地人仍然選擇留在英國。
顧名思義,《海上毒戰》有關販毒。警探 Jesús(Luis Tosar 飾)苦心追查通過海路的龐大販毒活動多年,每次都功敗垂成。與此同時,西班牙小子 El Niño(Jesús Castro 飾)跟朋友想賺錢開店,開始運毒,後來遇上 Jesús,開始一輪又一輪的警匪追逐……
故事簡單,幾場海上追逐戰也算拍得挺緊張,但敘事節奏較慢,警方追查販毒的過程拍得有形無神,似乎編導還是長於拍動作戲。
結局算是皆大歡喜,同時留下伏筆,暗示大老虎仍然作惡,似為拍攝續集而鋪路。姑且大膽假設,編導讓 El Niño 重出江湖,卻換成跟 Jesús 聯手,那麼可以變成西班牙海上版的《狂野時速》(Fast and Furious),只要觀眾喜歡看下去,便長拍長有。
電影節宣傳文案說,本片捧紅了年輕演員 Jesús Castro。此子年方 22,他的所謂演技,就是時刻耍帥。演警探的 Luis Tosar,還有片中演他同僚的幾個演員,稱職得多。
看此片時,想起兩三年前,香港有個系列新聞紀錄片叫《世界零距離》,其中一集就是去直布羅陀(按此)。說起來,第一次知道直布羅陀,是因為當年查理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是去直布羅陀度蜜月的。
Monday, 9 March 2015
超人類:卓比
南非導演 Neill Blomkamp 真的十分喜歡機器人,至今拍過三齣長片,統統都跟機器人有關。處子兼成名作《D-9 異形禁區》(觀後感)平地一聲雷,用低成本拍出別具一格的科幻電影,並角逐奧斯卡最佳電影。第二齣作品《極樂帝國 2154》(觀後感)獲得大筆資金,還有好萊塢巨星助陣,卻成績倒退。最新的《超人類:卓比》(CHAPPiE) 是 Neill Blomkamp 至今所拍的長片之中最熱鬧也最煽情的。《超人類:卓比》不是一個好電影,但看重視聽娛樂的觀眾該會喜歡本片。然而,這不是合家歡的一類,至少片中有血肉橫飛的場面。
Neill Blomkamp 製作的三齣電影,人類主角到最後都「不得善終」,《D-9》的變了外星人,《極樂帝國》的是裝上了機器手臂的絕症悲劇英雄,《超人類:卓比》的也有一個差不多的結局。Neill Blomkamp 的三齣劇情長片有一個通病,劇本有很多無法自圓其說的地方。《D-9》有仿紀錄片的味道,《極樂帝國》加插特別製作的電視新聞片,《超人類:卓比》索性一開場讓美國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 Anderson Cooper 演回自己,「報道」南非使用機器警察打擊罪案成效顯著。
故事說,上市軍火供應商研發機器警察,經過一輪測試,選了 Deon(Dev Patel 飾)設計的「童子軍」系統。機器警察執勤表現穩定,撲滅大量罪案,警方再加訂單,野心勃勃的主席 Michelle(Sigourney Weaver 飾)大喜。公司內有另一個機器警察的研發計劃,由退役軍人 Vincent(Hugh Jackman 飾)主持。「童子軍」大獲全勝,Michelle 把 Vincent 的研究經費削掉。Deon 寫成為機器人加入自我意識的程式,Michelle 認為風險太大而不批准測試,Deon 便把一個報廢的機器警察偷去做實驗,卻陰差陽錯,試驗品落入匪幫手中。試驗品給起名「卓比」(源自南非英文口語 Happy Chappie;Sharlto Copley 聲音和動作演出),心智跟幼兒無疑,匪幫變成了它父母,更教卓比替他們打劫。與此同時,Vincent 沒有放棄他的大殺傷機器人計劃,誓要扳倒 Deon 和「童子軍」……
Deon 製造出有意識的機器人,也就是中文片名所謂的超人類(卓比)。卓比沒有野心去改變世界,卻是初生之犢墮落兇險世途,嘗盡人性醜惡。表面上,電影劇情有啟發性,但問題是,在充滿幻想的故事裏,編導並沒有設下明確的(道德)標準。例如匪幫利用卓比去打劫,登場時明顯是壞蛋,女賊遇上卓比便變成了機器人的媽媽,男賊後來也突然良心發現,劇情變得「順理成章」。但觀眾該都明白,在真實的世界這是不大現實的。
機器人卓比是全片的焦點。Sharlto Copley 的聲音和動作演出,以及特效也不錯。反觀 Hugh Jackman 搞的那個大塊頭機器人相當醜怪、笨拙。換了我是軍火公司高層,Vincent 和 Deon 的項目高下立見,勝負已分,不把 Vincent(的項目)裁掉才怪。Dev Patel 的角色沒有太多的發揮,Sigourney Weaver 戲份不多,Hugh Jackman 剪了個古怪髮型演歹角,他一貫演出賣力,卻只有外表的「新鮮感」而已。
編導讓南非 rap-rave 組合 Die Antwoord 的 Ninja 和 Yolandi Visser 扮演雌雄大盜,二人算演得自然,帶來有趣的風味。Ninja 和 Yolandi Vesser 是樂團夥伴外,之前曾經是情侶。
《超人類:卓比》的優點是內容緊湊,劇本卻有欠設想。儘管不是《異形》(Alien) 系列電影的粉絲,但知道《Alien 5》(Sigourney Weaver 將回歸。據說她拍《超人類:卓比》時跟 Neill Blomkamp 很投緣,並相信 Neill 將拍出她認同的故事云云)將由 Neill Blomkamp 執導,還是有點擔心。
Friday, 6 March 2015
EUFF:翩翩愛自由
歐洲電影節 (EUFF) 開鑼,今年選了四齣。感興趣的不只此數,但體力有限,加上月中出差,月底開始 HKIFF,淺嚐輒止為宜。
首先看的是英國導演 Ken Loach 的《翩翩愛自由》(Jimmy's Hall),有說這是他最後一齣電影,但未經證實。不過,Ken Loach 已經七十有八,倒是多拍一部便一部。
《翩翩愛自由》的主角 James Gralton(Barry Ward 飾)在 20 世紀初參加過愛爾蘭獨立戰爭,後來因為成立勞工組織 Revolutionary Worker's Group(愛爾蘭共產黨的前身),被指散播共產主義而遭驅逐出境,終生未能回國,最終在 1945 年因病死於美國紐約。
本片故事發生在 1930 年代初,James Gralton 打完獨立戰爭,移居美國後重回愛爾蘭老家照顧年邁的母親,期間重開多年前他和一些鄉民合建的小會堂,舉辦音樂、美術、舞蹈等興趣班,卻教地區主教 Sheridan 神父(Jim Norton 飾)和鄉紳非常擔心,害怕 James 此舉令鄉民貪圖玩樂,背離天主,更可能借此宣揚共產主義,不利社區安穩,遂聯手打壓。與此同時,James 當年遠走美國,放棄了跟 Oonagh(Simone Kirby 飾) 的一段情。如今返鄉,愛人已婚並為人母,但雙方都沒有忘記舊情……
孤陋寡聞,從沒聽說過 James Gralton,就是上網查找他的資料,也收獲不多。跟《翩翩愛自由》的劇情比較,Ken Loach 有意淡化 James Gralton 的共產黨背景。在電影中,James 並沒有在會堂裏搞過什麼共產主義學習小組,劇情也沒有交代他是不是黨員或中堅份子,甚至連 Revolutionary Worker's Group 也隻字未提。只有一場戲說一個為窮人請命的工人組織十分仰賴 James,力邀 James 出面參加他們的活動,幫助遭地主趕離家園的鄉民。但言談之間,可知 James 早已是這方面的活躍份子,地主和特權階級都視 James 為眼中釘。
James 和(低下層)鄉民受教會嚴厲的管制,遭地主欺壓。在 James 生活的縣中,貧窮階層佔大多數,但大都顯得開通。反觀屬少數派的有權階級壟斷資源,極為保守,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言行極端。James 和(理念相近的)鄉民搞會堂,的確呈現一點人民公社的氣氛。劇本沒怎麼提及 James 在打完獨立戰爭後避走美國具體的原因和經過,似乎是刻意安排的。從劇情所見,編導有意宣揚 James 重開會堂是為了給鄉眾提供一個正派的康樂場所,把 James 在會堂分享自己政治觀點(包括共產主義)的一段都抹去了。編導描寫鄉民和鄉紳(還有主教)兩派的角度和手法也截然不同,一正一反,立場鮮明。
James Gralton 家中共有六兄弟姊妹,但在《翩》片中,除了 James 和他母親 Alice 外(大概 James 的父親已歿),其他家人都沒有現身。
另一方面,James 和舊情人 Oonagh 的一段情拍得有點拘謹,也分散了故事的焦點。
說到演員,扮演保守主教的 Jim Norton 最搶鏡頭,其他人的演技都挺紮實。但總的來說,《翩翩愛自由》有欠神采,故事焦點模糊,看完有點搞不清楚何以 Ken Loach 要為 James Gralton 和那家小會堂拍一齣電影?
Wednesday, 4 March 2015
怪屋疑雲
八十八歲的美國女作家 Harper Lee 在 1960 年出版其畢生至今唯一發表的小說《To Kill a Mockingbird》(直譯:殺死一隻知更鳥),馬上一紙風行,獲頒普立茲獎,進入美國當代文學的殿堂,還成為一代又一代美國學生的讀物。最近,Harper Lee 重新「活躍」起來,因為她的律師去年秋天找出《Go Set a Watchman》的書稿,是 Harper Lee 寫在《To Kill a Mockingbird》之前的作品,故事則發生在《To Kill a Mockingbird》二十年之後。新書定於今年七月出版,剛好是《To Kill a Mockingbird》出版六十五週年。《To Kill a Mockingbird》和 1962 年改編而成的電影版《怪屋疑雲》(To Kill a Mockingbird) 在香港談不上很受重視,但因為「Harper Lee 效應」,電影和小說本身在美國文化佔有重要的地位,還有挺喜歡男主角 Gregory Peck,便去電影資料館看了它的修復版。
故事發生在 1930 年代初美國西南部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城,前後歷時三年。沉默正義的白人鰥夫律師 Atticus Finch(Gregory Peck 飾)帶着子女 Jem(Phillip Alford 飾)和 Scout(Mary Badham 飾)生活,雇了一個黑人女傭打理家務。Jem 和 Scout 跟他們每年來小城放暑假的小友對住在附近一家幽暗怪屋裏行藏神秘、暱稱 Boo 的男子(Robert Duvall 飾)十分好奇。一天,小城的法官來遊說 Atticus 替被控強暴白人女子的黑人 Tom(Brock Peters 飾)辯護。那時那地,白人種族主義高漲,Atticus 答應替 Tom 辯護的消息一傳出,受害人的爸爸、很多(白人)鄰居,甚至受過 Atticus 恩惠的白人都不齒 Atticus 的決定。在審訊前的晚上,一批白人甚至想以私刑處決 Tom。在法庭上,Atticus 舉出案中疑點和有力證據,指出 Tom 沒有強暴受害人,反而是受害人勾引 Tom,遭其父撞破被毒打致傷。可是,全由白人組成的陪審團卻裁定 Tom 強暴傷人罪成。Atticus 跟 Tom 說會設法上訴,但 Tom 卻在押往監獄途中逃走而遭警察槍殺。後來,Jem 和 Scout 參加學校的萬聖節派對,回家途中,遇到來歷不明的人襲擊,千鈞一髮,有另一個神秘人來拯救他們……
《怪屋疑雲》在美國電影史上佔一席位,當年在奧斯卡獲得八項提名,贏得男主角、改編劇本和美術指導三個獎項。影片末段,白人律師 Atticus 在法庭上替黑人嫌犯辯護的一場戲,在今天看來,稍欠激情,但放諸影片最初公映時的社會環境,加上由大明星擔綱,其震撼之大,可想而知。為此,Atticus Finch 一角也獲 AFI 選為電影英雄人物之首。
六十多年後看《怪》片,難免覺得節奏較慢,好些生活價值跟現在顯著不同,但電影談及種族歧視,到現在依然存在。原作者 Harper Lee 喜歡電影版,包括因為由 Gregory Peck 扮演男主角。劇本有用心刻劃 Atticus Finch 一角。Atticus 認為,社會上人人平等,也讓孩子直接稱呼他的名字。甫開場,有人送他作物,原來是為了答謝 Atticus 免費幫助他和家人。Atticus 雇黑人女傭打理家務,教養孩子時,同樣尊重和信任對方。他說話溫文,待人謙厚。鎮上跑來一條瘋狗,人人都害怕,原來 Atticus 是神槍手,他匆匆趕到,把問題解決,便低調地離開,毫不貪功。劇本和 Gregory Peck 的演繹不慍不火,非常討好。
Gregory Peck 是 1940 至 1960 年代好萊塢其中一個最紅的男明星。《怪屋疑雲》是他第五次角逐影帝,終於順利奪標。然而,這也導致奧斯卡歷史上其中一件冤案:他打敗了憑《沙漠梟雄》(Lawrence in Arabia) 首度角逐金像獎的 Peter O'Toole。《沙漠梟雄》當年奪得七項金像獎,包括最佳電影和導演。Peter O'Toole 的演出是影史上的經典,論光芒和表現,確實蓋過 Gregory Peck。此後,Peter O'Toole 再憑《冬獅》(The Lion in Winter)、《萬世師表》(Goodbye, Mr. Chips) 等七度角逐奧斯卡,卻始終無緣小金人(2003 年送了他一個榮譽獎)。
演 Atticus 小女兒的 Mary Badham 挺出色的。剛出道時演舞台劇為主的 Robert Duvall 飾演鄰居怪房客,儘管只得一兩場戲,但已經隱約閃出光彩。《怪屋疑雲》也是 Robert Duvall 的第一齣電影。
說起來,《怪屋疑雲》這個譯名主要針對隔壁怪房客的一段,跟故事主線沒什麼關係,有欠精準。
Tuesday, 3 March 2015
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
毫無疑問,《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Selma) 給奧斯卡冷待了,只獲得最佳電影和最佳歌曲兩項提名。在我看來,此片的男主角 (David Oyelowo)、導演 (Ava DuVernay) 和攝影都不錯。然而,這並不是說《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是特別好的電影。
先說好的,這戲不是人物傳奇電影。編導以 1965 年 Martin Luther King, Jr. 發動由塞爾瑪 (Selma) 到蒙哥馬利 (Montgomery) 的遊行為主題,目的是爭取黑人順利登記成為選民。《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更像是以戲劇手法記錄那次運動的影片。《馬》片沒有傳記片常有的土氣,而是通過運動和它的背後來觀察民運和抗爭。
不好的是影片中的 Martin Luther King Jr. 沒有太多領袖魅力,觀眾也就失去了很多的想像空間。電影中的 Martin Luther King, Jr. 能說會道,但在下決定和推行工作時,卻顯得拖泥帶水。我不熟悉那一段美國歷史,看電影前也沒有先讀什麼背景資料,到完場打出字幕時,看到畫面和文字介紹,才知道不少配角(也就是 Martin Luther King, Jr. 身邊的人)都有來歷。可是,編導沒有非常深入地描寫他們和 King 的背景和心路歷程。在片中,Martin Luther King, Jr. 這個角色(和主演的 David Oyelowo)只有公開演說時才顯得鮮明飽滿。然而,那大概是重覆演繹真實的歷史罷了。
換個角度,這戲的正反角色充滿典型色彩,一看便知道忠奸和立場,最明顯的莫如飾演 George Wallace 的 Tim Roth。由此可見,導演挺重視劇戲效果。
經過雨傘運動後,再看《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自然發現不少細節,例如警察濫用暴力、政府的拖延手段、雙方利用媒體的力量、示威者堅持和平遊行表達訴求的精神,都是那麼相似。
故事發生在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州 (Alabama),時為 1960 年代中,當地的種族主義高漲,黑人飽受剝削。看《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後第二天,去看了同樣以阿拉巴馬州為背景,改編自 1960 年出版的小說電影《怪屋疑雲》(To Kill a Mockingbird),是個有趣的比較。
Monday, 2 March 2015
HKIFF 2015
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 (HKIFF) 一開始已經教人火光。
跟去年一樣,官方網頁在下午兩點公布節目。公司附近有兩個地點派發訂票手冊,其中一個在午飯時門口已經滿堆手冊,但堅持要兩點鐘才派發。當晚細閱手冊,發現影片的中文介紹寫得不倫不類,彷彿是十年前的張偉雄以「方俊傑體」寫給蕭亮浮跨朗讀的鱔稿一樣。自問學藝未精,中文讀不懂,再讀英文幫助理解。陳果執導《我城》那段介紹文字是個好例子。
上星期六,準時早上十點到官網訂票,但網頁如常失靈,搞了大約四十分鐘始訂票成功。HKIFF 票價高,手續費也高(每張票收 8 塊錢),不設劃位,選擇自行到票房或售票機取票也沒有優惠。這些年來,訂票系統一點也沒有改善。
昨天到票房打印戲票,遇上連番故障。打電話到購票通的服務熱線查詢,只管給我「會派人去調查」等官腔回應。在星期天跟我說會派人去調查,到底是什麼概念?無名火起,不曉得付那筆超過 11% 手續費幹嘛?
初選了 60 多齣,最後挑了 17 齣(下面藍色字),還是超過了原本的計劃(10 至 12 齣)。
首映禮
《念念》-會正式公映的
《美好 2015》(Beautiful 2015)-我不是影痴,我怕蔡明亮
《舞吧!夜遊天使》(Party Girl)
《我城》-讀完影片介紹,不完全懂得內容講什麼
影迷嘉年華
《天使的茶几》(天の茶助)
《墮落星圖》(Maps to the Stars)-Julianne Moore 熱
《三顆痴痴的心》(3 Hearts)
《天才少年的奇妙旅程》(The Young and Prodigious T. S. Spivet)
《狗眼看人間》(White God)
《奪命保險金》(Human Capital)-中文片名乃暫譯,看來在 HKIFF 後會公開放映
《製造死亡天使》(Accused)
《男兒免責》(Force Majeure)
大師級
《總統大人着草了》(The President)
《戇神探與小昆昆》(Li'l Quinquin)
《在世界盡頭喚自由》(Timbuktu)-今屆奧斯卡外語片五強之一,可惜時間不配合
《的士司機巴納希》(Taxi)-上月贏得柏林影展金熊獎
《色𠝹》(Foreign Body)
《愛的化妝》(화장)-欣賞導演林權澤
《百鳥朝鳳》-吳天明遺作,只映一場,未知日後會不會公映
冷調高歌羅伊安德遜
《瑞典愛情故事》(A Swedish Love Story)-首作看來最平易近人
《二樓傳來的聲音》(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
《鴿子在樹上反思存在主義》(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
作者風
《車拼》-題材不新鮮,當喜劇看,輕鬆一下
《佔領廣場》(Maidan)
焦點影人張艾嘉
《山中傳奇》-買了影碟多年,未看
《上海之夜》-小時候在電影院看的
《最愛》-想看繆騫人多一點
環球視野
《革命黑路》(The Man from Oran)
《老師作反》(The Lesson)
《蠱惑決勝分》(40-Love)
《火山少女》(Ixcanul Volcano)
《聽水的聲音》(The Voice of Water)
《押奴記》(Aferim!)
《蘇維埃的美麗任務》(Angels of Revolution)
德意志豐收年
《圍牆倒下時》(As We were dreaming)
《愛很硬》(Tough Love)
《大話迷宮》(Labyrinth of Lies)
以色列新世代
《我們伵》(Ben Zaken)
《藍寶石公主》(Princess)
《安樂死派對》(The Farewell Party)
《猶太式離婚》(Gett: The Trail of Viviane Amasalem)
《非人熱線》(Hotline)
我看我電影
《直擊殭屍屋》(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預告片很好笑,也少看新西蘭電影
《歌舞伎町 24 小時時鐘酒店》(さよなら歌舞伎町)
《海月姬》-喜歡能年玲奈,但預告片很胡鬧似的
真的假不了
《太陽‧不遠》(Sunflower Occupation)
《零距離殺機》(Point Blank)-對題材感興趣,可惜時間不配合
《朝鮮之歌》(Songs from the North)-可惜不是李春姬
《書中方一頁,世上五十年》(The 50 Year Argument)
《真相販子》(Merchants of Doubt)
《冰上最強》(Red Army)-之前看過一齣題材接近的俄羅斯電影
博物館解謎
《殿堂內望》(The Grand Museum)
影人影事
《音樂家周藍萍》
《從卡里加利到希特拉》(From Caligari to Hitler)
修復經典
《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
《魔宮艷舞》(The Tales of Hoffmann)-因為喜歡《紅菱艷》(觀後感)
《紅塵百劫》(The Colour of Pomegranates)
《德州巴黎》(Paris, Texas)
《末代皇帝溥儀》(The Last Emperor)
《青少年哪吒》
市川崑審美時刻
《雪之丞變化》-買了影碟
《東京世運會》(Tokyo Olympiad)-好片(觀後感),想在大銀幕看一次
成瀨已喜男 110 年紀念展
《飯》
《浮雲》
《娘‧妻‧母》
《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