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0 April 2012

復仇者聯盟

如回到小學生時代,就是不完全認識故事中所有的英雄人物,準會用「期待已久」來形容《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現在則樂於花幾十塊錢費來買兩個半小時的娛樂和社交談資。知道沒機會看免費的優先場,就去放映 3D 版週末早場票價較低的電影院看。65 塊錢,我說「值」。

看過《變型俠醫》(The Hulk;為人「詬病」的李安版本,Eric Bana 主演)、《鐵甲奇俠》(Iron Man)、《雷神奇俠》(Thor)、《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Captain America: The Avenger),也看過其中多齣電影片末的系列預告片,多少有點等着看這齣彙集眾超級英雄的終極版本。從 2008 年到現在,剛好是一屆奧運會。但不管是《復》片還是奧運會,都不覺得是漫長的等待,因為自己身上雜事更多,分心不暇。

經過幾年精心的部署,《復仇者聯盟》在商業上一定會成功,有明星,也有特效,但別期望像 Christopher Nolan 拍蝙蝠俠系列那樣,叫座之餘,也有戲味和劇力。

認真去看的話,《復》片的故事可謂荒唐至極,北歐古老神話的天神下凡鬥法,人神爭奪宇宙中的超級能量石,然後異域奇兵侵襲紐約,最後由凡人組建維持世界和平的神盾局 (S.H.I.E.L.D.) 召集各路奇俠拯救世界。但買票的都不會也不該在乎劇情有多合乎歷史或邏輯。一認真,你就賠了。

《復仇者聯盟》兌現了之前通過預告片和新聞稿對觀眾許下的承諾:Iron Man(Robert Downey Jr. 飾)兩種新的披甲方式讓人看得眉飛色舞;來自天界的雷神(Chris Hemsworth 飾)和地上的變型俠醫(Mark Ruffalo 飾)兩大力王一較高下;會隱形和飛天的航空母艦教人驚喜;Nick Fury(Samuel L. Jackson 飾)麾下新登場的女助手 Agent Hill(Cobie Smulders 飾)和黑寡婦(Scarlett Johansson 飾)各具風情,讓男觀眾充滿想像空間。

英雄人物多,戲份不能過份傾斜(但從海報就知道誰較吃重),就沒有太多內心描寫,一些重要情節也(被逼)略去,例如 Bruce Banner 怎麼學會控制綠巨人 (The Hulk) 的力量?一開始各個超級英雄都很自我中心,因為飛天航母受襲,被打至潰不成軍,才明白合群的真諦,這一段無可避免給打鬥和特效搶去了風頭。

Robert Downey Jr. 繼續風趣好玩,是高智商精英,妙語連珠,笑料的重要源頭,跟客串的 Gwyneth Paltrow 很合拍。沒看過 Edward Norton 演變型俠醫,但憑《非單親關係》(The Kids Are Alright) 提名過奧斯卡男配角的 Mark Ruffalo,其角色和演繹較有人情味,全片最過癮的兩個動作場面都是出自 The Hulk 的。

Scarlett Johansson 的黑寡婦美艷又機智,有女俠風範,可惜沒有太多空間描寫她的內心世界和交代她本人和她跟 Hawkeye 之間的前塵舊事。憑《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 和《狂盜之城》(The Town) 連續兩年提名奧斯卡男主角和男配角的上位男星 Jeremy Renner 飾演神箭手特工 Hawkeye,先邪後正,演得稱職,但佔戲有限。

Chris Hemsworth 和 Tom Hiddleston 演天神「兄弟」,前者仍以展現肌肉為主,後者繼續演大反派,但顯得陰陽怪氣(甚至不堪一擊),比他在《雷神奇俠》時「退步」了。Samuel L. Jackson 演神盾局主管,表現合乎預期,反而他的得力助手 Agent Coulson(Clark Gregg 飾)「性情大變」,為了劇情需要,竟然變成收集閃卡的超級英雄(美國隊長)粉絲。

眾多角色之中,覺得美國隊長比較好看,Chris Evans 的表現也討好。美國隊長給冰封七十年,解凍之時,世界早已面目全非,愛人早已逝去。他的落伍成了笑料,也不無諷刺。除了過人的體能外,他也憑實戰經驗指揮眾超級英雄分頭抗敵。儘管不如 Iron Man 那麼耀目,也沒有 Thor 或 The Hulk 天生神力,比較之下,內心更接近凡人的美國隊長反而顯得低調而真實一點。超級英雄有平凡人的煩惱,凡人也能有英雄的氣魄。

《復仇者聯盟》以先進的特技、華麗的包裝、帶點刻意的笑料去盡情娛樂大家,同時還有俊男美女,好人有好報和有志竟成等傳統英雄故事元素。然而,全片最觸動我的卻是世途紛亂,人類迷信英雄,也因此更愛古老,因為那都是可以估計和控制的。當然,舊事老物可愛,也因為它們能夠經受考驗。在科學和技術相對匱乏的環境下,它們都是去蕪存菁的智慧積累。《復》片販賣今天的新科技和小聰明笑料,但在底下支撐着的卻是「老套」的英雄主義。

Tuesday, 24 April 2012

土耳其電影節 2012

某大型電影院獨家舉行的土耳其電影節,今年踏入第三屆。上一年發生了不少放映問題,去看三場,一場中途腰斬(結果後來自己上網訂 DVD 看完),另一場臨場宣布取消放映。今年續辦,多給主辦單位一次機會。儘管活動安排仍有粗陋之處,但看的三場總算順利放映完畢。

名思義,《髮》(Saç) 以頭髮為題材,是一齣氣氛有點沈重的愛情懸疑片。

故事說,自己開店的假髮師傅患了絕症。某天一個女人到店裏來買假髮,師傅對她產生了難以言喻的感覺。後來那女人向他兜售自己的頭髮,師傅對女人產生了興趣,開始跟蹤她,偷偷進入她的生活,發現她的婚姻生活不美滿,老公有外遇……

這是導演兼編劇 Tayfun Pirselimoglu 三部曲的完結篇。頭髮代表了欲望,也象徵愛情。片中三個主角(假髮師傅,女人,女人的老公)對頭髮各有不同的情感。這電影不容易看,因為節奏慢,對白少,故事情節簡單,卻演足 120 分鐘,只靠主角的演繹來支撐大局,尤其是演假髮師傅的男主角 Ayberk Pekcan。話雖如此,演員之間以對白交流的戲分實在不多。晚上九點半才放映,哪有不中途假寐或閉目養神之理?

期六晚上,又是愛情片,難怪《撞彩愛上你》(Ask tesadüfleri sever) 的入座率有八成以上。

1977 年 9 月 1 日,一對父母趕赴醫院,因為孩子快要出生,到達醫院時卻撞上了另一輛車子,令對方車上的孕婦提早分娩。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同時出生,也令這對男女日後的命運緊密相連。命運讓他們數度遇上,每次相遇總會改變二人的命運。兜兜轉轉,看來快要收成正果,結局卻是《我心不死》(1995 年,香港商業電台的廣播劇,劉德華陳慧嫻主演)加上《明年給你送花來》(亦舒小說,香港電台曾改編成廣播劇,周海媚主演)。

這戲的編和導都有點俗(甚至灑狗血),硬把很多典型的巧合、錯摸、掙扎、矛盾都塞進劇本裏。導演手法不脫肥皂劇色彩,只是影片的製作比電視劇認真罷了。最出色的大概是多首配合劇情風格不同的插入歌。女主角 Belçim Bilgin 漂亮是漂亮,但演技並不突出。男主角 Mehmet Günsür 不吝惜展露其雪白漂亮的牙齒,那個陽光笑容和頂上凌亂而略見油光的黑髮,確實讓我想起《職業特工隊 2》中的 Tom Cruise。反而一班配角好看得多,包括片中女主角的媽媽、外公、富家子男友,還有男主角的老爸,造型、氣質和演繹都很不錯。

後一場看的是 Seren Yüce 自編自導的處男作《主流新人類》(Çogunluk)。

老爸開建築公司,兩個兒子都在公司上班。不同的是,小兒子 Mertken 是個「腦殘」二世祖,渾噩終日,好吃懶做,又常闖禍,而且對身邊所有人(包括家人、以前的家傭、計程車司機等)都漠不關心。後來 Mertken 認識了一個庫爾德族少女,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了一點意義,老父卻捧打鴛鴦……

導演眼中所謂的「主流新人類」,可能就是 Mertken 這種對人對事都毫無思想或感通的年輕人。影片拍得不過不失,但劇本對人物的描寫偶見心思。Mertken 的「腦殘」部份是後天使然,父母對他照顧周到,老父明顯對身邊的人缺乏關愛和容讓。

演兩父子的 Settar Tanriögen 和 Bartu Küçükçaglayan 都不錯,尤其是前者演老爸。純粹八卦,片中的庫爾德少女很喜歡胖胖的二世祖,因為覺得對方很帥。Bartu Küçükçaglayan 不是醜男,但跟帥還有很明顯的距離。反而到場跟觀眾見面的 Seren Yüce 還比較好看。

Monday, 23 April 2012

10+10

十名台灣新舊導演各拍五分鐘短片,加在一起構成了這齣《10+10》。前陣子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過,現在則於某電影院作特別放映。去看的那一場,邀請了其中一名導演沈尚可在放映完畢後跟觀眾見面。因為趕着去另一家電影院看下一場戲,沒有參加。在電影的官方網站,也有不少關於各齣短片的資訊,包括簡短的導演訪談。

是大雜薈,也有精有粗,比較喜歡王童的《謝神》、陳玉勳的《海馬洗頭》、陳國富的《初登場》、張作驥的《1949 穿過黑暗的火花》、鄭有傑的《潛規則》和鍾孟宏的《回音》。

王童的《謝神》打頭陣,寫台灣人愛拜神的傳統文化,手法搞笑,故事完整。比較之下,吳念真的《有家小店叫永久》雖然滲出一絲溫暖,表達手法卻略嫌傳統、平淡。侯孝賢的《黃金之弦》壓軸,談民生和親情,雖有舒淇助陣,但欠神采,讓人感到有點失望。

有幾齣短片包含了較刺激的元素,例如懸疑、科幻,甚至暴力血腥。陳玉勳的《海馬洗頭》讓人想起《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富黑色幽默,儘管看了一半,大概也可以猜到結局,但實在應該讚賞編、導、製、演的心思。陳國富的《初登場》借來了鄧麗君,懷舊又詭異,剛好陳玉勳在《初》片中也客串演出場務一角。侯季然的《小夜曲》挺有情懷,雖然手法略為花巧,但大概讓觀眾對《綠島小夜曲》和該是最初的演唱人紀露霞參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鍾孟宏的《回音》是另一齣故事比較完整的短片,沒想到鍾孟宏有這麼狠的一面。戴立忍在《回》片的演出比他所執導的短片《Key》的表現要好。

另有幾齣製作規模相當大的。張作驥拍過一些帶點魔幻現實色彩劇情片,這次執導《1949 穿過黑暗的火花》卻槍林彈雨,是一個在當地經歷了國共金門血戰的啞女的故事。片子仍帶一點夢幻氣息,卻當然沒有半點童話色彩了。朱延平的《無國籍公民》以社會問題(國共內戰泰緬遺族的無證人士)為背景,製作也相當浩大,但藝術感不夠純淨。

談社會現狀的,以鄭有傑的《潛規則》較富趣味。近年,受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引力所影響,華語電影圈催生了所謂的「合拍片」。《潛》片針對這個現象,幽了銀幕上下的人一默。戴立忍的《Key》似乎想通過桂綸鎂在電梯大堂的見聞來點出如今疏離又互不信任的人際關係,只是結局彷彿畫蛇添足,教人猜想女主角在大堂流連背後是不是還有什麼動機,一下子將前面所經營的沖淡了不少。

有幾齣言情味道較重。沈尚可的《到站停車》最初描述一個照顧老弱的有禮公車女司機,後來就因為她的「規行矩步」,竟然釀成了流血意外。王小棣的《釋放》先以默片和有聲片來對比城鄉的差距,後半筆鋒一轉,工作能力出眾的城市女郎剛洗完澡,驚覺房間裏來了一個神志有點遲緩的鄉下男生。這短片的編導是太貪心了。楊雅喆的《唱歌男孩》寫一個思想限制嚴重的時代。蕭雅全的《有一好沒二好》則說面對生活問題(的取捨)態度。陳駿霖的《256 巷 14 號 5 樓之 1》借一個荒謬的場景去說愛情彷彿步進桎梏的處境。

有三齣短片則帶紀錄片成份。魏德聖在去年帶《賽德克‧巴萊》參加威尼斯電影節,趁機為本身是牧師的男主角林慶台拍了一條短片,是他對上帝的禱告,提及他拍攝《賽》片的心情,以及《賽》片對他所屬部族和他本人日後事工的意義。鄭文堂的《老人與我》則把去年發生在台灣鄉間的一宗老人出走並失救的新聞以戲劇化的手法表達出來。何蔚庭的《100》純粹拍攝一個百歲老人每天長途步行去信箱取信的經過。

還有一齣沒談,也可能是最感到失望的,是張艾嘉改編自呂政達散文的《諸神的黃昏》,講述社工和死囚的相處,社工在行刑後給死者父母寫了一封信。《諸》是手法最賣弄的一齣。

香港有明星,但台灣的新生代演員的實力不容忽視。演出《到站停車》的謝欣穎,參演了兩齣短片(《潛規則》演不修篇幅的美術指導,《唱歌男孩》演沒有怎麼出鏡的打學生男教師)氣質有幾分像日本男星小田切讓吳中天,比老爸寇世勳長得好看的寇家瑞(《釋放》中脫光光的鄉下小子),《唱歌男孩》的兩個「小」演員李冠毅丘芹銓,表現比很多香港的年輕演員優勝。

總的來說,《10+10》還是有趣的,故事內容多元化,製作也挺認真。回顧近年的香港電影圈,就覺得相同的構思,在香港較難有作為。就是真的實行了,暫時來說,不容易在創作上超過台灣。

Wednesday, 18 April 2012

2012 下半年矚目「大片」

間過得很快,四月快過了三分之二,半年很快就會過去,然後是 2013 年。

2012 年讓觀眾翹首以待的電影似乎不太多,也可能是今年較多電影不是我那杯茶。純粹從製作規模和演員陣容來衡量,下面十齣戲在今年餘下的日子裏大概會比較受注目。有時候,看電影像吃法國餐,間中來點 sorbet 清理味蕾一樣,得看些不必太動腦筋的戲,然後任性地說三道四一下,更是覺得佳作何其珍貴。

《G.I. Joe: Retaliation》 6 月 29 日
沒什麼期望,又不是李秉憲的粉絲(七八年前在某次韓國電影節上領教過本地歐巴桑粉絲團的厲害),看看特效,讓腦袋休息一下就是。

《蜘蛛俠:驚世現身》(The Amazing Spider-Man) 7 月 3 日
把故事重新拍一次,新意欠奉,但主角長得比較好看一點,且看會不會為這個電影系列帶來一點新面貌。

《蝙蝠俠:夜神起義》(The Dark Knight Rises) 7 月 19 日
儘管經典的「小丑」無法再度登場,此片仍是本年度觀眾最期待的(娛樂)大片。Christopher Nolan 的魅力在於他有本事聚集大群明星拍攝風格非同一般的娛樂大片。

《The Bourne Legacy》 8 月 9 日
Jeremy Renner 好忙,既要接 Tom Cruise 的棒演《Mission: Impossible》(假如繼續拍下去的話),在《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 後或有可能「單飛」主演 Hawkeye 的電影,現在又成為新一任的 Jason Bourne。

《Looper》 9 月 28 日
演員陣容是有點看頭的:Joseph Gordon-Levitt、Bruce Willis、Emily Blunt。故事呢?在未來世界,一個黑幫殺手的追殺目標竟然是未來的自己。這讓我想起美國另類搖滾樂團 The Smashing Pumpkins 為某齣《蝙蝠俠》系列電影唱的主題曲的名字:The End is the Beginning is the End。

《Skyfall》 11 月 1 日 新一輯 James Bond 終於順利開拍,而且公映有期,粉絲鬆一口氣。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12 月 13 日
其實對那些矮小勇敢的哈比人角色印象普通,最吸引觀眾的可能是 Peter Jackson 的製作才華。

《少年 Pi 的奇幻旅程》(Life of Pi) 12 月 20 日
李安新作,改編自同名著名暢銷小說,只知道拍攝時那孟加拉虎不會真的跟少年同船。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12 月 25 日
高克毅先生替《The Great Gatsby》所起的中文譯名《大亨小傳》真的精彩。由 Robert Redford 到 Leonardo DiCaprio,從燦爛到荼靡。因為原著的魅力(Random House 在 1999 年評選 20 世紀英文小說 100 強,《The Great Gatsby》名列第二,僅次於形象有如巴別塔的 James Joyce 鉅著《Ulysses》),對我而言,這可能是今年的大卡司電影中最有吸引力的一齣。

《Django Unchained》 12 月 25 日
Quentin Tarantino 自編自導新作,Jamie Foxx 加 Leonardo DiCaprio(又是他!)加 Christoph Waltz 加 Samuel L. Jackson,還有「那些年」的(動作)小生 Kurt Russell 和 Don Johnson(當年把不穿襪子潮流推上高峰的電視劇《神探勇闖罪惡城》(Miami Vice) 男主角),但西部片嘛……但這是 Tarantino 呢……

Tuesday, 17 April 2012

電影馬拉松(2012 年 4-6 月)

年度至今到電影院看戲 57 場。展望未來三個月,大約有四星期不在香港,應該會少看電影。但在這段期間,暫時已經買了九場電影的票,不少是老電影,希望不會有什麼突發事情,又要臨時放棄戲票。

《髮》(Saç)

上映日期:土耳其電影節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已購票

土耳其電影來到第三屆,上兩屆看過的電影真正好看的不多,而且主辦單位的安排也不十分好。繼續支持,純粹想拓闊一下自己的眼界。

《10 + 10》

上映日期:特別放映

想看指數:★★★ 1/2
入場指數:已購票

台前幕後有大量台灣電影界的精英參與。然而,不要苦苦追問為什麼誰跟誰也沒有份,太認真就不好玩了。

《撞彩愛上你》(Ask tesadüfleri sever)

上映日期:土耳其電影節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已購票

愛情片就是最容易看的片種,有點《向左走 向右走》的味道。

《主流新人類》(Çogunluk)

上映日期:土耳其電影節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已購票



《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

上映日期:4 月 26 日

想看指數:★★★ 1/2
入場指數:已購票

看免費優先場的希望落空了,連忙自掏腰包買票去。上半年最具話題的商業電影之一,未看已知的內容和風格,但不看白不看。

《英雄叛國記》(Coriolanus)

上映日期:5 月 3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香港國際電影節選映時未看。一向挺欣賞自導自演的英國演員 Ralph Fiennes,可以追溯到他演大反派兼在國際影圈一舉成名的《舒特拉的名單》。

《星海浮沈錄》(A Star is Born)

上映日期:香港電影資料館「修復珍藏」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已購票

至今這劇本一共拍成電影三次,以第二次的這個版本特別受推崇。其實早年買了 DVD,但難得可以在大銀幕看,當然買票進場。

《電視台風雲》(Network)

上映日期:影評人之選 2012──時代的電影

想看指數:★★★★ 1/2
入場指數:已購票

囊括當年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獎,又是一早買了 DVD,但捨不得放棄在大銀幕看呢。

《怪誕黑家族》(Dark Shadows)

上映日期:5 月 10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看過預告片,覺得挺過癮,但公映之時剛好快要出門遠行兩週,未知能否安排時間去看。

《再說一次我願意》(The Vow)

上映日期:5 月 10 日

想看指數:★★ 1/2
入場指數:★★ 1/2

假如有空,可能會考慮一下;但我想等到電影在香港公映時,應該忙亂得沒好心情。

《紅氣球之旅》+《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 Le ballon rouge)

上映日期:法國五月電影節

想看指數:★★★ 1/2
入場指數:已購票

《紅氣球之旅》是台灣導演侯孝賢的作品,但我更多的是為了過氣的氣質之女(兼包攬歐洲三大影展影后名銜的法國女星)Juliette Binoche 而來。同場加映「原裝」的經典電影《紅氣球》(Le ballon rouge)。

《黑超特警組 3》(Men in Black 3)

上映日期:5 月 24 日

想看指數:★★ 1/2
入場指數:★★ 1/2

純粹貼出來做個紀錄,到時候身在番邦放幾天假,寧願每天出去從早逛到晚,也不大想泡電影院。

《七重天》(The Seventh Heaven)

上映日期:法國五月電影節

想看指數:★★★ 1/2
入場指數:已購票

1927 年度首屆奧斯卡金像獎候選最佳電影,同時奪得了最佳導演獎。「七重天」這名字(通常是餐館用)從小就聽了,終於有機會看看這電影。

《白雪公主之魔幻復仇記》(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

上映日期:5 月 31 日

想看指數:★★★ 1/2
入場指數:★★★ 1/2

小時候讀童話故事,怎麼會想到會故事中人會流血的呢?之前的《魔鏡‧魔鏡:白雪公主決戰黑心王后》(Mirror Mirror) 沒有血腥對抗,這一齣明顯黑暗得多。要改編就狠狠地改吧。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上映日期:香港電影資料館「修復珍藏」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創下了提名十四項奧斯卡金像獎的紀錄,結果贏得了六個獎項,這提名紀錄到十四年前才為《鐵達尼號》(Titanic) 平卻。主要角色的精湛演技和豐富的劇本一直讓影片受到觀眾和影評人的喜愛。這次一定要進電影院看。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上映日期:6 月 7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到底這戲有沒有恐怖場面?會很血腥嗎?還是雨聲大、雨點小?反正導演和演員陣容都不弱,還是會盡量去看的。只是公映之時,應該又出門去了。回家後馬上去看吧。

Monday, 16 April 2012

陽光姊妹淘

初完全沒有考慮這齣韓國電影《써니》,因為實在有點給中文譯名《陽光姊妹淘》嚇怕了。但為了打發一個炎熱的下午,便決定給它一個機會。

宣傳稿說,這是韓國(女子)版的《那些年》,兩者實在有不少分別。《陽光姊妹淘》是一班中年婦人回首二三十年前的少女時代,電影拍出了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韓國(南韓)社會的一些面貌和風尚。《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一群男生最壞的結局才不過是誰也沒有得到女神的芳心,最後還算喜劇收場。《陽光姊妹淘》可是笑有中淚,較為接近真實的世界。

故事說,從全羅道舉家搬到首都漢城(現稱首爾)的娜美轉到一所女校就讀,一口鄉音令她遭同學訕笑,幸得「大家姐」春花照顧。春花和另外五個女孩特別親近,加上娜美,結成了女子組合 Sunny。但因為一樁校園流血事件,七女從此各散東西。二十五年後,娜美相夫教女,生活富足但平淡,到醫院看顧母親時重遇得了癌症而不久於人世的春花。春花請求娜美把昔日 Sunny 的隊友都找來一聚,包括為得到雙眼皮不遺餘力的胖妞玫瑰、酷愛文學但好用暴力的牙醫之女金玉、總是幻想自己當選韓國小姐的福熙、父親是韓國文學教授但酷愛說髒話的真熙,以及出身富家的冷艷女神秀智……

一班活潑女孩際遇各異,性情大有變化,也各有難題:春花有福沒命享,真熙老公有外遇,金玉給婆婆欺負、玫瑰工作不順利、福熙命途多舛、秀智下落不明,娜美跟老公和女兒的關係並不親密。娜美找私人偵探尋人,順便查探初戀情人俊浩的下落。

哥兒們的電影拍得多,女生版的卻很少,誠是《陽》片可貴之處。片中一班韓國女孩算是有情有義,比現在好些陰陽怪氣的慘白韓國男性偶像陽光健康得多。《那些年》的男生到結局仍是稚氣的,但《陽》片的中女回望過去,各有酸苦,懷舊之餘,也見簡單但不失感染力的人情味。劇情相當豐富,但有些情節太誇張,影響整體成績。

一班女主角,中年版的戲份跟年輕版的差不多,編導更常常安排「兩代」同場交互演出,手法並不新穎,但用得其所。年輕版的娜美帶點傻氣,也演得很不錯。中年的娜美樣子有點像參加過香港小姐的電視演員李詩韻,演出反而不如年輕版娜美。片中讓我最有感覺的是等了二十五年,娜美終於親手把替初戀情人畫的素描畫送給對方,含蓄而帶點唏噓,點到即止。

韓片跟韓劇一樣,很願意花篇幅去描寫劇中人的性格,但有時候不免累贅。《陽光姊妹淘》片長有 124 分鐘,但幸好沒有太多悶場,其中一個原因是戲中穿插了不少歌曲,有韓文的,也有英文的,都是二三十年前風行一時的作品。其中 Richard Sanderson 的《Reality》貫串全片,氣氛和內容都跟劇情很配合,選得很不錯。

Sunday, 15 April 2012

周日名采 (184):拾級而上

本週題目:樓梯(由 Alex 出題)

已忘記學走路是怎麼回事了,卻對學走樓梯還有一點印象。自小就有點怕高,那時候上樓梯是一大心理挑戰。當然,那時候根本不懂什麼是心理挑戰。

幸好,對樓梯的恐懼不多久便慢慢消散了,但前提是那道樓梯一定要有扶手。前陣子去掃墓,其中一處要爬三百多級斜度挺大的石階。近年修葺過,每個梯級矮了,拓深了,但最大的改良是在樓梯兩旁都加建了扶手。回想起久遠的那些年,老媽曾經抱過我爬上去,那實在不比穿高跟鞋攀華山的天梯容易太多。弟弟說過,他在華山看到很多內地女生套上裙子、踩着高跟鞋去攀天梯,跟我在冰天雪地的函館看着穿「豆零踭」的七十歲阿嬤追巴士,同樣那麼不可思議。

曾經有點迷戀螺旋樓梯,覺得很美。螺旋梯節省地方,但並不好走。石階以外,就愛走鋼鐵樓梯,感覺比較踏實。近年流行的玻璃樓梯或(無扶手的)懸浮式樓梯,都不是我那杯茶。

木樓梯最有味道,但在太潮濕或太乾燥的天氣踏上去,都有一點膽戰心驚。去年在英國,到退休同事家中小住幾天,每次走在那道又高又陡又有會發出少許聲音的木樓梯心裏就有點發毛。

說起來,第一次到訪有樓梯的家,該已經是三十年多前的事了。那是某個伯父的家,一進門,看見左邊有道樓梯,馬上覺得很厲害。其實在電視劇和電影常見到有樓梯的房子,根本不值得稀奇。只是真的進入一個有樓梯的尋常百姓家,又馬上覺得原來一道樓梯可以變得那麼的高不可攀。也是,在某些方面,實在「早熟」得離譜。真的慶幸這點慧根後來沒有使我變得心理不平衡。

樓梯也讓我想到減重。曾經自我發明了一個減重方案,就是每天跑樓梯,只是效果不很明顯,但心肺功能倒是有點改善。膝蓋受傷後,做了一輪物理治療,上樓梯沒有大礙,下樓梯倒是沒法像從前那麼爽快利落。有些事情,的確是一去不回的。但沒關係,反正我享受爬樓梯多一點,也再不計較速度,拾級而上,自有樂趣。

其他文章請見 Alex 網站。

Saturday, 14 April 2012

HKIFF 2012 之 13:插班先生(我的插班老師)

來是今年國際電影節第二齣看的電影,因為要接待臨時駕到的重要來客,把票讓給朋友了。天可憐見,代表加拿大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後五強的《插班先生》(Monsieur Lazhar) 宣布加映一場,失而復得,成了今屆電影節我的壓卷篇。

電影的格局不大,小學女教師在教室上吊,本來感情不錯的同班同學 Simon(Émilien Néron 飾)和 Alice(Sophie Nélisse 飾)是目擊者。從阿爾及利亞到加拿大的 Bachir(Mohamed Fellag 飾)到學校自薦當代課老師,面對一群仍在老師自殺身死陰霾之下的小學生。Bachir 自己的家人在祖家都因「意外」死去,逃到加拿大,正在爭取政治庇護……

一班小演員是最大的亮點,都演得很不錯,尤其是演 Alice 和 Simon 的 Sophie Nélisse 和 Émilien Néron。Alice 是個比較成熟的小孩,Sophie Nélisse 表現莊重,也顯得挺有智慧。Simon 因為老師的死而大受困擾,覺得自己要負上責任。Émilien Néron 演得很投入。

代課老師 Bachir 本身也算是個悲劇人物,編導卻沒有盡情渲染這個角色的悲劇色彩,反而是讓演員通過比較靜態的獨角戲去表達 Bachir 內心沈重的情感。Mohamed Fellag 演來不慍不火,表現得不卑不亢。

影片很多場景都見天上或窗外透現陽光,然而角色的內心都陰霾密布,甚至籠罩着重重的負能量。孩子繼續在同一個教室上課。儘管重新髹漆了,但孩子懷着敏感的心靈,不懂表達感情,也不會梳理情緒。另一方面,校長(和部份老師)卻希望人人都盡快忘記不快的過去,結果一直無法疏通孩子的情緒壓力。

代課老師也有他的痛苦過去,很快就體會到孩子面對的壓力。他想幫助孩子,卻遇上了奉行制度的上司。Bachir 在學校的遭遇有點像《暴雨驕陽》(Dead Poets Society) 的 John Keating(Robbin Williams 飾)。時代進步了,Bachir 卻更快遭裁處。

看《插班先生》,再次感覺到當教師真的越來越難。孩子、家長、制度,統統都是大難題。孩子越來越不受教,實在家長要負挺大的責任。話雖如此,對於操守低下的教師,更是瞧不起。

Friday, 13 April 2012

超級戰艦:異形海戰

Battleship 是一種猜謎遊戲,最早在 1930 年代出現。此後多番改良,近代以玩具商「孩之寶」(Hasbro) 的版本最廣為人識。沒想到這個遊戲現在給改編成電影,拍成這齣《超級戰艦:異形海戰》(Battleship)。

說實話,此片故事單薄,導演手法幼稚,主角並不討好,特效水準不錯但未見特色。不把它徹底歸入「爛片」行列是因為影片節奏明快,部份戰爭或動作場面還算刺激。片長 131 分鐘,頭十來分鐘(或許該說整齣電影)的文戲實在爛透,之後編導讓影片快速而有點突兀地進入海戰和外星人的情節,總算做到官能刺激類商業片的要求,吸引住大部份觀眾的眼球。

基本上,本片的演員都沒戲可演,就是有戲也演不來。男主角 Taylor Kitsch 外型平平,演技普通,角色毫不可愛,甚至可以說教人討厭。演 Taylor 哥哥的瑞典男星 Alexander Skarsgård 跟 Taylor 完全沒有兄弟相(選角也有夠隨便),唸對白如背書,表情生硬,場場都是樣板戲。主要女角嘛,Brooklyn Decker 的演技不消提。女歌手 Rihanna 的角色毫無發揮,也搞不懂為什麼要讓她來演。

近年拍戲甚多的 Liam Neeson 戲份很少,甚至比不上兩個女角。反而演日本海軍艦長的性格影星淺野忠信戲份不少,只是看慣他在本土電影的演出,覺得他在本片是演「馬騮戲」無異。

跟近代大部份其他外星人襲地球的電影比較,《超》片破壞都市的場面算出奇的少,最大規模的一幕就是香港中銀大廈給削去三分之一。但那一幕有太多地方跟現實環境不符,同場不少觀眾幸災樂禍的笑聲也讓我有點毛骨悚然。

整齣電影唯一有點意思的是最後以古董戰艦對抗高科技外星文明的戰船,連船員也起用一班退役老兵(因為只有他們才懂得操作那艘老戰艦)。老東西沒教人看得血脈沸騰,但就讓人想到,舊時人物沒有科技之便,都得靠經驗和智慧,反而更經得起考驗。

Thursday, 12 April 2012

鐵達尼號 3D 版

初想看《鐵達尼號》(Titanic) 3D 版,搞不清楚是基於什麼原因,卻就是極不願意跟朋友說,怕遭身邊的「有識之士」訕笑(甚至譴責)。後來真的去看了,卻是基於有點無謂的家庭因素。

十四年多前,還沒有網誌 (blog),也沒有寫觀後感的習慣,看完《鐵達尼號》,沒有留下一點有關個人感想的文字紀錄。那是 1997 年的聖誕節,正在放「悠長假期」,靠做些兼職翻譯工打發時間(和餬口)。跟兩個正在拍拖的大學同學一起去旺角凱聲戲院看《鐵達尼號》。那個姓的職業寫手記性不好,當年手機已經很流行,至少我們一行三人,一人一部,看電影時我還叫那女同學別接電話。後來,跟另外兩個中學同學聚會,他們還沒看《鐵達尼號》,就去了佐敦大華戲院看早場。那時候不習慣用電話買票,特別提前兩天一早到戲院排隊買票。

2012 年,《鐵達尼號》重映,最多人談論的不是這 3D 版的立體效果水準如何,而是在這十多年間,自己經歷了什麼變化,當時跟這齣電影有關的一切一切又改變了幾多。

凱聲戲院和大華戲院都先後結業了。從前很喜歡去這兩所放映英語片為主的戲院看電影,因為座位舒適,冷空調特別大,夏天去看戲是一流享受。更早的不說了,在凱聲看過《貝隆夫人》(Evita)、《奪面雙雄》(Face/Off) 等。去大華更多,看過《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別問我是誰》(The English Patient)、《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 等。

當年拍拖的那對男女同學,最終有情人沒成眷屬,如今各自成家了,跟女的仍保持聯繫。

剛看完電影,很喜歡《My Heart Will Go On》,甚至試譯歌詞。但隨着公映頭三四個月全世界鋪天蓋地式疲勞轟炸,此歌前奏一響起,就有想吐的感覺,到最近兩三年才稍為好轉。

多年以後,想回電影院重溫《鐵達尼號》,確是因為好奇想知道加上立體效果後,這齣當年耗費兩億美元的鉅製是否真的在視覺效果方面追上今天的水平。

儘管片長 195 分鐘,依然沒覺得很冗長。末段黑夜冰海船難的高潮戲,色調更富層次,沈船的立體效果也做得挺不錯,連很多電腦生成的畫面都重新潤色,花掉 1800 萬美元來「修復」,還算物有所值。

不去討論片中 Jack 和 Rose 的愛情是多麼媚俗或廉價,反正從當年到今日都不曾為男女主角的生死戀狠狠地感動過。也不會為《幕後嫌疑犯》(L.A. Confidential) 在奧斯卡中慘敗而忿忿不平。我喜歡《鐵達尼號》(願意花 100 塊錢和 195 分鐘去重溫,說「喜歡」也不為過)是因為它精良的製作。同是「災難片」,對比《變型金剛》(Transformers) 之類的槍炮戰,《鐵》片的龐大製作並不是純粹為了製造官能刺激。

兩個主角 Leonardo DiCaprioKate Winslet,都是十年人事幾番新。前者憑着《鐵》片登上第一線明星行列,這些年來拍過不少有質量的電影,演技也大有進步。雖然中年發福,但從 Jack 一角開始,籠罩 DiCaprio 的偶像光環似乎還捨不得離他而去。Kate Winslet 在《鐵》片後仍然角色先行,沒有藉着名氣轉型,當商業片明星去。也許就是她這份堅持,加上個人努力和實力,終於榮升影后。

說實話,當年 DiCaprio 和 Winslet 演出還行,只是《鐵達尼號》這塊「愛情災難鉅片」的招牌太大太沈重了,觀眾到後來才慢慢開始認識和接受他們。兩人在《浮生路》(Revolutionary Road) 中重逢,都演得好,但許是《鐵達尼號》的魔咒太強,終究還不能在頒獎台上來一個圓滿的結局。Kate Winslet 同年憑《讀愛》(The Reader) 得獎,從戲份或表現看來,我都覺得是次選。

前陣子看《三人華爾茲》(Take This Waltz;觀後感),覺得伴侶會燒菜、愛燒菜很棒;重看《鐵達尼號》,看到導演 James Cameron 代筆替女主角畫素描一幕,又覺得會畫畫的也具吸引力。只是這麼一想,又回憶起那一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主持人 Billy Crystal 玩移花接木,讓自己變成 DiCaprio 的模特兒,便忍俊不禁。

《鐵達尼號》在太多人的回憶裏都佔上一筆,重看不重看,想起它,還是會想起很多很多。

Wednesday, 11 April 2012

HKIFF 2012 之 12:硝子的尊尼

老電影,有時候真覺得欲語無言。這齣《硝子的尊尼》(硝子のジョニー 野獣のように見えて)剛好五十年前上映,散場後,迷迷糊糊,要寫觀後感,該來一段怎麼樣的開場白?

每年國際電影節都會舉辦一些導演的回顧展,今年其中一個是日本導演蔵原惟繕。孤陋寡聞,儘管知道高倉健主演的《南極物語》,也還記得當年灣仔南洋戲院門外豎起大大的廣告牌裏有艘行駛冰上的氣墊船(別問我為什麼記得這麼一點老事,反正就是記得),就叫大人帶我去看。最後電影沒看到,當然更沒記住《南》片的導演叫蔵原惟繕了。翻開訂票冊子看到這個陌生的名字,對主題「穿越類型的宗師」也感到一頭霧水,讀完導演簡介,看到曾經是日本最賣座的電影《南極物語》,才總算找到不足半分的親切感。

電影節放映老片是德政,不熟悉也沒關係,憑感覺選看一兩齣,吸收一下不同時代的電影文化,也是好的。

《硝》片講的是兩男一女的故事。北海道漁村的窮家女みふね(芦川いづみ飾)不曉得有輕微的精神病還是智障,家人把她賣給人肉販子(アイ・ジョージ飾)。みふね中途偷走,遇上沈迷自行車賭博而荒廢本業的廚師ジョー(宍戸錠飾)。儘管ジョー對みふね慢慢產生好感,還是為了錢而出賣みふね。與此同時,人肉販子找上門來,被出賣的みふね竟然又跟人肉販子互生好感……

人肉販子經歷過失敗的感情;みふね似乎受過感情打擊;劇本沒詳細交待ジョー過去的感情瓜葛,只見他如浪子一名。みふね的出現,卻漸漸改變了ジョー和人肉販子對感情的看法。

山田信夫的劇本沒有探討愛情或人性,但在 107 分鐘的篇幅裏,刻劃出三顆各有覊絆的脆弱心靈。

全片最大的看點是三個主角的演技。宍戸錠佔戲最多,外型有點香港已故影星喬宏年輕時代的「雄獅」氣勢,演出粗中有細。芦川いづみ是 1950、60 年代日活的著名女演員,1968 年下嫁比她年輕的演員藤竜也便息影了。她在片中的角色不好演,但氣質適宜,演得投入,表現不慍不火。在香港出生的歌手演員アイ・ジョージ曾經在 1960 至 1971 年連續 12 屆入選紅白歌唱大賽,他有種內斂、神秘的氣質,在片中親自演繹兩首插入歌,聲線沈厚,當年亦憑《硝子のジョニー》一曲入選紅白。

電影的主要場景在函館,畫面所見,函館駅女子苦修院,甚至在青函隧道落成後退役了的往返北海道和本州的鐵道渡輪也亮相了。那一年去函館時正值一月隆冬時分,到處積雪,根本沒看到她的本色。看完《硝》片,倒想在某個秋天故地重遊。

Tuesday, 10 April 2012

HKIFF 2012 之 11:色辱

香港國際電影節優先放映一場 Steve McQueen 第二齣執導的劇情長片《色辱》(Shame)。香港人對此片早有所聞,最初可能是因為男主角 Michael Fassbender(憑此片)跟葉德嫻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起封帝稱后。

然而,半年多來經過不同渠道口耳相傳,《色辱》的賣點漸變成為德國愛爾蘭混血兒 Michael Fassbender 的正面全裸演出。至少在電影節排隊等候進場時,身後那幾個大概剛滿 18 歲(有人說自己是應屆中學文憑試的考生)的年輕人,對於將要目睹男明星的私處,口沬橫飛,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事實上,在非正式民意調查中這 101 分鐘的電影最「精彩」的部份開場不久便送上了,後來有關性的場面並沒有特別震撼的詮釋或演繹。假如閣下也像 Michael Fassbender 飾演的 Brandon 一樣會瀏覽色情網頁,甚至可能會覺得此片的做愛或裸體鏡頭貨不對板。假如你看《色辱》後確實這麼認為的話,這篇文章不必讀下去,因為訪問色情網站更方便,更痛快。

在香港,《色辱》列作第 III 級電影(滿 18 歲才能觀看),除了因為有拍攝男性私處的鏡頭外,在我看來,更主要的是有關男主角 Brandon 的思想和身體的對抗,有關 Brandon 這個性癮患者肉體和心靈的掙扎,有關導致 Brandon 這種病態生活的精神折磨和痛楚。就是導演拍出很多唯美的畫面,影片有優美精緻的選曲 / 配樂,編導大概最希望觀眾可以窺見或嗅出 Brandon 的痛苦和無助。

《色辱》的故事很簡單,紐約的單身貴族 Brandon 英俊瀟灑,生活優渥,白天上班,下班後在酒吧、地鐵、互聯網等地方獵艷,跟一個又一個女人歡好。一天,任性的妹妹 Sissy(Carey Mulligan 飾)突然造訪,馬上打亂 Brandon 本來自由自在的生活,嚴重妨礙 Brandon 發泄看似無邊的性慾……

Brandon 和 Sissy 同是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寂寞人。不同的是,Sissy 渴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和照顧,以自我、直接,甚至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訴求;Brandon 卻是通過性愛來自我滿足,事後卻極度自責,過程隱私,手法壓抑,在現實中無法建立起健康正常的生活(嘗試跟女同事談戀愛卻很快便弄砸了),如染上毒癮一樣沈溺下去。Brandon 做愛時那痛苦的神情正好說明他根本無法通過性事去「填補」心靈的空虛。

Steve McQueen 以影像(和音樂)交代故事,男主角身體縱慾,其實是精神煎熬。現代人縱情色慾,各有原因,有個人的,有家庭的,也有社會的。今天的社會資訊發達,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見疏離。Sissy 多次打電話給 Brandon,但 Brandon 就是不接。資訊網絡無遠弗屆,卻不代表家人朋友之間就有親密的溝通。另一方面,色情網站無處不在,提供方便而空洞的肉慾歡愉,間接使人自我閹割情感。

看《色辱》,又想起《極速罪駕》(Drive;觀後感),同是畫面唯美,風格鮮明,音樂精巧而見心思,兩片的(男)主角都內心孤獨,感覺悲涼,不擅對人表達個人感情。另一巧合之處是兩片的女主角同是 Carey Mulligan。

Michael Fassbender 也是 Steve McQueen 首作《大絕食》(Hunger) 的男主角(《大》片某程度上是 Fassbender 的電影成名作),當時採用了方法演技,演出時要減重至厭食病人的程度,但相信他這次沒有為拍《色辱》而縱慾吧?Brandon 一角對白不多,Michael Fassbender 準確而層次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在道德倫理和情慾誘惑之間的慘烈糾纏,他沒得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真是可惜。在地鐵車廂裏兩次與同一女子眼神交流的戲份就很精彩過癮。跟去年威尼斯電影節他另一齣參展作品《危險療情》(A Dangerous Method;觀後感)比較,他在《色辱》的角色明顯難度高得多,演技也精湛多了。

最後,翻開幕後人員名單,編劇之一的 Abi Morgan 另一近作是《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傳》(The Iron Lady;觀後感)。不去深究到底 Abi 和一班台前幕後的英國人去紐約拍《色辱》是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大蘋果」比任何地方更是人慾橫流,但她寫《色》片的劇本比《鐵》片有水準得多。當然,《色》片成功,Steve McQueen 的功力和才華乃最具份量。

Monday, 9 April 2012

魔鏡魔鏡‧印度有個荷李活‧天際 100 分鐘

明節加復活節長假期,六天看了八齣戲,五齣是 HKIFF 的,三齣是首輪電影。說實話,論質素,三齣首輪電影都不算突出,結合起來介紹好了。

年有兩齣真人演出的白雪公主 (Snow White) 電影。率先上映的《魔鏡‧魔鏡:白雪公主決戰黑心皇后》(Mirror Mirror) 屬迪斯尼製作,魔幻而不見血腥,絕對屬合家歡一類。

演女主角白雪公主的 Lily Collins 是歌星 Phil Collins 的女兒,算是清新好看;演白馬王子的是憑《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 一人分飾孿生富家子的 Armie Hammer,想不到也有點搞笑天分。然而最搶鏡頭的還是金像影后 Julia Roberts 擔演刻薄、奸險又帶點妖嬈的黑心王后。

此片在美國本土票房收入和影評都大敗而回,但其實不那麼難看。七個小矮人變成大盜,俊美王子則兩番遇劫落難出醜(更中咒扮狗),白雪公主更向他們拜師學藝,倒算有趣。最彆扭的是印度裔導演 Tarsem Singh 在片末加上一幕寶萊塢式的歌舞,看來有點格格不入。

比較之下,擺明黑暗兼有血腥的《白雪公主之魔幻復仇記》(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 確實更教人期待。

《作死不離 3 兄弟》(3 Idiots;觀後感)效應下,香港片商開始引進印度電影,本年至今便有《阿漢正傳》(My Name is Khan;觀後感)和《巴打旅痕團》(Zindagi Na Milegi Dobara;觀後感)了。這齣《印度有個荷李活》(Bollywood: The Greatest Love Story Ever Told) 只是寶萊塢電影的歌舞片段精華,不停播放,把印度歷代主流電影中很多著名歌舞片段剪輯起來,俊男美女(上面提到的三齣電影的男主角都在此片中多次「登場」),盛大場面。然而,也僅此而已,影片沒有怎麼介紹印度電影的面貌。幸好片長只有 77 分鐘,被欺騙的感覺還不算太嚴重。

後一齣《天際 100 分鐘》(Man on a Ledge) 是導演 Asger Leth 在劇情片類的處子作。我也特別到了天際 100 香港觀景台下的電影院去看此片。

說實話,理性一點去看《天》片,劇情犯駁之處甚多,也不夠「正氣」,編導容許謊言(男主角的老爸),也姑息壞人(警隊某個壞份子)。但整體來說,不失為一齣緊湊的電影,集逃犯報仇雪恨和盜寶奇謀於一身。

前警員 Nick(Sam Worthington 飾)含冤坐牢,上訴失敗,先逃獄,再裝跳樓,背後其實是個精心策劃對抗奸商 David(Ed Harris 飾)的申冤計劃。

雖說劇情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純粹當娛樂片看,有奇情、有機關,過程和結局倒也出人意表,102 分鐘的片子不是只拍着一個危立屋簷進退失據的男人。相反,男主角(竟)同時要指揮同伴(Jamie BellGenesis Rodriguez)、游說女探(Elizabeth Banks 飾)幫忙、利用媒體和群眾的力量為整個計劃爭取更多的時間,簡直是「超人」。Nick 的最後一擊更是離譜,但觀眾大概都會覺得過癮。

Sam Worthington 看來中年發福,但我寧願看他演落難警察,有血有肉一點。演奸商的 Ed Harris 越老越瘦,但最有氣勢。當年《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 的芭蕾小子 Jamie Bell 沒有偉岸身軀,當英雄主角不易,這回演帶點醋勁的「賊小子」就挺可愛。

Saturday, 7 April 2012

HKIFF 2012 之 10:飲食革命‧分子料理之秘

白說,一向對分子料理 (molecular gastronomy) 沒啥好感,就是吃下去的成分一樣,味道也沒有太大的不同,食材形相和烹飪方式面目全非,進食彷彿成了一種有缺陷的經驗。然而,還是相信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方法,所以買票看了《飲食革命‧分子料理之秘》(El Bulli: Cooking in Progress)。

這齣片長 108 分鐘的紀錄片拍得比較粗糙,本地電視台的《鏗鏘集》《新聞透視》《星期 X 檔案》等的單元剪輯都比它用心。影片沒有使用旁白,只間中採用片上字幕,就想觀眾以自己的眼睛去感受(或窺看)名廚 Ferran Adrià 和他的團隊在研發菜式和經營餐館的二三事。

西班牙elBulli 餐館曾獲《Restaurant》雜誌六度選為全球最佳餐館,每年只營業六個月,其餘時間團隊都在研發菜式和準備新一季的營運。影片沒有拍攝到的是主廚 Ferran Adrià 在經營餐館外還有很多盈利的副業,例如出版書籍、主持講座等。事實上,自 2000 年開始,elBulli 的餐館業務一直賠本經營,Ferran Adrià 的「副業」也是為了開源。

餐館在每年休業後的第一天開始接受客人在下一季的訂座,人均消費為 250 歐元(約 2550 港元),每一季招待約 8000 名客人。看完這紀錄片,確實明白為什麼這店會賠本,更甚至可能是賠大本。

elBulli 是高級餐館,對佈置和服務有很高的標準。它供應分子料理,烹飪方式非同一般,對食材、工具、食具等都很考究。館子每年只營業六個月,另外六個月儘管在前線服務和硬件方面的成本非常低,但也完全沒有餐飲方面的收入。休業時,主廚和一班高級廚師沒有閒着,而是展開嚴謹的研發菜式工作。復業之前,菜單要定稿(也會邊做邊改,有時候歪打正着,做錯了反而得到更好的味道和評價),訓練全體餐館員工,確立每個環節的工作程序。

《飲食革命‧分子料理之秘》予我最深刻印象的是經營餐飲業務盈利比例不很高,賣的菜越高級,成本壓力更大。elBulli 供應做法繁複的分子料理,生意更不好做。

在管理上,Ferran Adrià 在片中間接提出了一個有關資料存檔的有趣問題。復業期臨近,研發團隊的工作更加緊張。Ferran Adrià 告訴其中一名大廚要把研發的程序和結果列寫清楚,包括分等級、拍照、做文字紀錄,然後在電腦存檔。另一名大廚不慎丟了電子檔,可幸書寫文本都保留着。Ferran Adrià 還是十分生氣。大概在很多下屬 / 雇員眼中,Ferran Adrià 是太嚴苛了。他的臉色和語氣確實不友善,但今時今日,很多(自覺)追上時代的老闆,對電子化多少存在一點迷思。通過電腦系列將資料存檔,配合應用程式,很容易就可以把資料按不同的需要整理妥當。只是設計系統有時間和金錢的成本,執行者(下屬)也要花時間去調整和學習,中間就是一門有關人事磨合和工作管理的學問了。

看過一流的分子料理餐館,現在倒有點興趣嘗試一下,甚至要付出如 elBulli 的收費也值得考慮。但可惜的是,elBulli 的網頁宣布,去年 12 月底餐館結束上一季的業務後,因為嚴重虧損,將會停業。到 2014 年復業時,會變身成為烹飪學院。也就是說,在片中看到的很可能就是 elBulli 最後一季 (2011) 的菜式了。

Friday, 6 April 2012

HKIFF 2012 之 9:德國歡迎你

屆 HKIFF 看得最輕鬆愉快的電影,很可能是這一齣《德國歡迎你》(Almanya – Willkommen in Deutschland)。此片是去屆柏林電影節的競賽電影,後來在德國上映時很受歡迎,並在當地的電影金像獎贏得了最佳編劇獎。

這是一個關於移民和家庭的故事。上世紀中葉,德國吸納大量外地勞工。來自土耳其的 Hüseyin(Fahri Ögün Yardim 飾)為了生計,拋下妻子和三個兒女到德國打工,剛好成為該國第一百萬零一個外地勞工,後來再把家小接到德國生活,並再育一子。半個世紀後,年邁的 Hüseyin(Vedat Erincin 飾)和老伴最終領取了德國護照,同時 Hüseyin 向家人宣布在故鄉買了房,放暑假時舉家回鄉幫忙修葺。另一方面,Hüseyin 的孫女 Canan(Aylin Tezel 飾)未婚懷孕,孩子爸爸是英國人;Hüseyin 的小孫兒 Cenk(Rafael Koussouris 飾)在學校遇上了身份問題,不曉得自己是土耳其人還是德國人……

Cenk 對於自己的身份感到疑惑,表姊 Canan 把 Hüseyin 的移民故事以輕鬆幽默的手法告訴 Cenk,從德國一直說到舉家到達土耳其。在祖家的國土上,Hüseyin 的長子和次子回憶起童年的生活,又因為 Hüseyin 突然離世而解開了二人之間的一些心結。

在一眾演員之中,扮演 Hüseyin 的兩個演員 Fahri Ögün YardimVedat Erincin 最突出,尤其是演暮年 Hüseyin 的 Vedat Erincin,眼神閃出一絲智慧。演小孫兒 Cenk 的 Rafael Koussouris 並不俊美,但活潑聰明,更重要的是沒有很多童星常見的年幼老成。

移民在新的國家面對文化、環境等的衝擊,生活並不容易。編導將所有的難題和困境都化成笑料,充滿正能量。影片間中出現異想天開的時空轉換,Hüseyin 和子女不同時代的身份有時候會同場現身,比對人和事在不同時代的轉變。

歷史和家庭本來都是比較嚴肅的題材,以喜劇形式表達,真有點捨易取難。幸好,整體而言,《德國歡迎你》沒有過火的設計,對於德國和土耳其兩地的文化差異也作出了一些淺白的解說,讓觀眾容易消化。當然,此片未必是認識真實歷史的最好材料。

Thursday, 5 April 2012

HKIFF 2012 之 8:三人華爾茲

罷《三人華爾茲》(Take This Waltz),馬上去找它的電影原聲帶,結果在大型唱片店和網上商店都無功而還。翻查網上資料,電影在去年九月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IMDb 上只列出今年六月初在澳洲公映的日期,留言和評分也不多。也許相關的產品還要等一段時間才有望推出。

《三》片是演員出身的加拿大女導演 Sarah Polley 執導的第三齣長片。故事說,當自由作家的 Margot(Michelle Williams 飾)跟編寫食譜的 Lou(Seth Rogen 飾)結婚五年,基本上感情融洽。一次差旅,Margot 遇上了讓她心動的 Daniel(Luke Kirby 飾),後來發現原來對方就住在自己對面的房子。Margot 表面上是個幸福小婦人,其實婚姻生活也有不如意的地方,Daniel 似乎正好填補她內心的所有空洞。更重要的是那個有藝術天分高大健壯的人力車伕 Daniel 也深深愛上了 Margot。對新歡難以自拔,卻更不願意背叛深愛自己的風趣老公,Margot 進退兩難……

此片在香港列為第 III 級,主要是因為有女性全裸(淋浴)和男女做愛的鏡頭。兩部份都屬劇情需要,編導沒有賣弄色情。

Michelle Williams 演得很不錯,Seth Rogen 帶點傻戇可愛,也挺討好。演「俊男」的加拿大男星 Luke Kirby 到底帥不帥,見仁見智,但演出還行。配角之中,演 Lou 那酗酒姊姊 Geraldine 的 Sarah Silverman 比較突出。

廣東話有一個「嬲」字,兩男加一女,就容易鬧出問題。Margot 跟 Daniel 的交往讓我想起近 70 年前的英國老片《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觀後感)。然而,畢竟兩片相隔了 66 年,編導手法和角色面對婚外情的態度和取捨都挺有分別。

Margot 本以為自己可以跟 Daniel 談柏拉圖式戀愛,誰知道一次以說話和幻想代替實際行動的「酒吧做愛記」,將她自己對性事的枷鎖和跟老公在性方面看來屬陰錯陽差式的不協調的惱恨統統都勾出來了。到結婚紀念日的晚上,Margot 和 Lou 巧遇 Daniel,並由對方拉車送到館子吃飯。Margot 在車上看到 Daniel 汗腺滲出的魅力,又一次陷於背叛邊緣。後來,Margot 和 Daniel 出去玩了一天,從遊樂園回來,Margot 主動跟 Daniel 回家,但又「臨陣退縮」。Margot 始終不願意跟 Daniel 再進一步,卻情深意切跟對方來一個三十年之約。Daniel 見 Lou 疼愛 Margot,有感自己跟 Margot 難有結果,決定離開。Margot 的不捨之情卻恰巧給 Lou 看到了。

如此劇情,大概只可以出於女編劇之手。《三人華爾茲》的 Margot 和《相見恨晚》的 Laura因為丈夫對自己好,面對婚外情人時,同樣心情複雜,既接受婚外情的刺激,會產生幻想,但亦猶豫不決,對周圍的人和事都變得敏感起來,為了小事而耿耿於懷。

影片的結局教人有點意外,不僅是 Margot 的取捨,還有 Lou 的態度。Lou 在關鍵時刻的回應可能也「幫」了 Margot 一把。在我看來,年輕一點的時候,也許會更理解 Margot 的選擇,跟她一樣覺得「擁有」自己得不到或沒得到的更重要。但日子一久,便越發覺得「長久」更值得擁有。畢竟,愛情從來無法一概而論,難說 Margot 的選擇是對是錯,她自己願意承擔後果便好。

此片選曲很不錯,其中又對 Buggles 這首作為 MV 歷史上有名之作的《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特別有好感:

HKIFF 2012 之 7:零用錢

法國導演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台譯「楚浮」)執導的第十六齣長片《零用錢》(L'argent de poche) 在 1976 年面世,剛好也是當年首辦的香港國際電影節 (HKIFF) 選映的其中一齣電影。那時候香港大會堂是電影節唯一的放映場地,適逢今年是大會堂成立 50 週年,同時是杜魯福誕生 80 週年,今屆國際電影節的「修復經典」環節選了這齣《零用錢》。美中不足的是在大會堂舉行免費放映那天不在香港,只能後來到文化中心看,失去了一份誌念的情懷。

在此片 François Truffaut 拍攝小鎮上的一大群孩子,像玩遊戲,也像度假,故事組織並不嚴謹,把一個個上小學的孩子和部份家人的小故事連繫起來,看來有點漫不經心,但充滿童真、幽默,偶見驚喜。

硬要替影片找主角才滿足的話,大概是 Patrick(Georges Desmouceaux 飾)和 Julien(Philippe Goldmann 飾)兩個了,恰巧兩人都來自一個不完整的家庭。Patrick 家裏只有一個不良於行,兩手活動能力不好的父親(從不見他媽媽的蹤影)。Patrick 上學以外,還替同學做家教,也分擔買菜等家務活。後來情竇初開,對像竟然是同學的媽媽。不過,導演還是愛護小孩,末尾讓 Patrick 在夏令營跟女同學展開了荳芽戀愛。

比較之下,住在山邊破木屋的 Julien 沒那麼幸福,永遠只穿一套髒衫褲,家裏還有媽媽和外婆,但他沒有家庭溫暖,常遭虐打。Julien 也是個小偷,但編劇並沒有把他描寫成性情乖戾的壞孩子,反而把他塑造成一個喜歡電影的孩子。

因為 Julien 失去了孩子該享受天真無憂的童年生活,編劇借題發揮,安排老師對一大班小學生發表挺嚴肅的講話。說「嚴肅」是因為這番話的對象應該是對銀幕下的成熟觀眾而說的,從孩子的權利開始,一直延伸到個人原則和社會公義,主張大家該勇於站起來去爭取。在「特首選舉」的前後聽到杜魯福的這段說話,香港人也許別有滋味在心頭。

雖然說這片很好玩,但帶點頑童本色的杜魯福也加插了驚險的情節,就是讓可愛的小 Grégory「跳樓」。

《零用錢》的音樂(歌曲)和服裝也值得一提。選曲散發慵懶的法式風情之餘,更透出孩童式的幽默。片中所有孩子的衣服不是什麼名牌貨,但顏色搭配教人賞心悅目,而且款式長青,如今法國品牌的便服其實也差不多。

Wednesday, 4 April 2012

HKIFF 2012 之 6:註腳風雲

些年來,看過幾齣以色列電影,都覺得在敘事手法方面有一些類同之處,例如喜歡把劇情劃分成章節,愛用片上字幕,重視構建情節的張力,配樂通常剛柔兼具,既有節奏強勁的敲擊樂,也有抒情的歌曲等等。今年代表以色列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打進最後五強的《註腳風雲》(Hearat Shulayim) 也有這些特色。

這些特色彷彿也是以色列人日常生活的一個側寫。看《註腳風雲》,片中人常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過安檢,出席儀式,進大學,去酒會,總有荷槍實彈的保安員守着大門。在這麼一個氣氛高度緊張的國度裏,劇戲作品不免也常見相同的氛圍。

在去年以色列國內的電影大獎中,Joseph Cedar 編劇和導演的《註腳風雲》囊括電影,導演、編劇、男主角 (Shlomo Bar-Aba)、男配角 (Lior Ashkenazi) 等九項大獎。電影也在去年康城電影節贏得最佳劇本獎。

故事說,畢生致力研究古典經文的 Eliezer Shkolnik(Shlomo Bar-Aba 飾)固執、內斂、克己,多次跟榮譽擦肩而過,一輩子只當個研究員,最大「成就」不過是圈中泰斗於某本著作的其中一條註腳提到過 Eliezer 的名字。但 Eliezer 同是研究經文的兒子 Uriel(Lior Ashkenazi 飾)在社會上備受認同,獲得大學的終身教席。原來感情已經疏離的父子倆,因為以色列獎委員會擺了一個大烏龍而遇上嚴峻考驗。委員會誤把 Uriel 得獎當成是二十年來一直落空的 Eliezer 得獎,更讓教育部長親自致電恭賀了 Eliezer。評審團和委員會成員暗中約見 Uriel 商討解決辦法。兒子願意成全老爸,評審團主席卻大力反對……

電影拍得挺戲劇化的。其實兩父子的性格很相似。老父固執,妒忌心重,兒子亦重名利,愛受吹捧,也跟爸爸一樣不懂跟自己的孩子相處。影片最好看的一幕是 Uriel 跟以色列獎評審團成員在狹小的房間裏爭論善後的方法,Uriel 和很欣賞他的評審團主席各執一詞,二人思路清晰,越爭論下去,觀眾越想知道雙方還沒揭開的「真相」還有什麼。有點可惜的是,編劇始終沒有寫出 Eliezer 多年來一直與獎無緣的原因。然而,不管真相如何,也許觀眾都體會到,學術界並不特別清高,級數越高,山頭主義越常見。電影採取開放式結局,不失為一個聰明的做法。

飾演父子的 Shlomo Bar-Aba 和 Lior Ashkenazi 都演得好。Shlomo Bar-Aba 的角色低調、內斂,幾乎所有情緒都靠肢體語言和微弱變化的表情來表達,功力不淺。Lior Ashkenazi 年輕時是英俊小生,把 Uriel 的掙扎演得很到位,特別是甘為老爸奉獻卻遭反噬一口的無奈和痛苦。

《註腳風雲》在今屆奧斯卡敗於《伊朗式分居》(觀後感)。兩片之中,也是較喜歡《伊》片。《註》片無疑較具劇力,但《伊》片從生活出發,通過相對平實的手法演繹故事,層次豐富,難度和成績也更高。

Tuesday, 3 April 2012

HKIFF 2012 之 5:危險療情

《危險療情》(A Dangerous Method) 是一齣歷史電影,也許並不完全正確。但翻查網上資料,看一下三個主要角色的背景和生平,倒不覺得編劇和導演添油加醋,肆無忌憚,當成一齣帶少許獵奇成分的名人歷史入門電影看,也許更適合。

加拿大導演 David Cronenberg 的前作不乏偏鋒之選,比較之下,《危》算是拍得很平實。電影改編自本片編劇 Christopher Hampton 的舞台劇劇本《The Talking Cure》,而《The》劇則改編自 John Kerr 的著作《A Most Dangerous Method: The Story of Jung, Freud, and Sabina Spielrein》。

說起(西方)心理學,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或作弗洛伊德)和容格(Carl Gustav Jung;或作榮格) 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前者早聽聞過,但不求甚解。大學預科時有倫理課,主講的修士提到佛洛依德。大學時修過一個學期的西方文化,有一節也談到佛洛依德。他的大作《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 讓他留名後世,並成為精神分析學 (psychoanalysis) 的創始者。至於容格,認識更淺,只記得他是分析心理學 (analytic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本片除了 Carl Jung 和 Sigmund Freud,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Sabina Spielrein。電影就圍繞他們三人,或更主要的是 Carl Jung 和 Sabina Spielrein 之間的關係。Sabina Spielrein(Keira Knightley 飾)有精神病,送進療養院後,由已婚的 Carl Jung(Michael Fassbender 飾)主診,兩人除了是醫師和病人的關係外,更有肉體和感情關係。身在瑞士的 Carl Jung 和在維也納的心理學大家 Sigmund Freud(Viggo Mortensen 飾)惺惺相識。然而,兩大名家後來在學術論說上有分歧,Carl Jung 逐漸變得有點迷信宗教和神秘力量,二人最終決裂,而 Sabina Spielrein 和 Carl Jung 的秘密關係也招來惡果……

Sabina Spielrein 本身天資聰敏,後來也成為了有名的心理學家;婚後跟丈夫和女兒移居前蘇聯,曾經在莫斯科開辦牆壁和陳設都髹成白色的幼兒園,連獨裁者斯大林 (Stalin) 也曾讓兒子以化名入讀。

影片沒有對 Carl Jung 和 Sigmund Freud 的決裂搞得很戲劇化,但 Carl Jung 和 Sabina Spielrein 的秘密關係倒是有丁點言情成分。畢竟,三個主要角色在歷史上真有其人,而且都是西方學術界有名氣的人,不可以搞得太離譜。

三位主要演員中,以 Keira Knightley 的表現比較突出。最初從《我愛碧咸》(Bend it Like Beckham) 認識她,覺得她挺清麗可人。後來卻覺得她的嘴越看越不順眼,角色和演技也不盡討好,倒有點討厭她。這次扮演 Sabina Spielrein,最初有精神病,然後跟 Carl Jung 建立了一段牽涉到治療和私慾的複雜關係,再成為精神醫師,每個階段演來都見從容,打破了那個「自覺是美人」的緊箍咒。

近兩三年產量甚富的 Michael Fassbender 去年威尼斯影展憑此片和《色辱》(Shame) 同時角逐影帝,並以《色辱》奪標。他於本片表現沈穩,Carl Jung 的一些心理掙扎演來也挺到位,但未見很耀眼的光彩。比較之下,連續第三齣電影跟導演 David Cronenberg 合作的 Viggo Mortensen 有點失色。一來 Sigmund Freud 一角戲份較少,二來 Viggo 也表現得有些木訥。

作為觀眾,並對三個主角的歷史都不熟悉,那看來挑戰道德的婚外情,絕對不及知名學者的對峙和絕交那麼有趣。學術界中人都是凡人,研究精神分析學或分析心理學的都一樣。

Monday, 2 April 2012

2012 第一季觀影小結


想過這一季會破紀錄在電影院看了 43 齣電影,而且全部是新片(或首次在香港公映的電影)。

自問口味並不高深或只講求藝術水平(其實在這方面也沒有足夠的分析能力),別因為我的本季十大選得「爛」而感到不屑。當然,絕對歡迎您留言分享閣下的選擇。


2012 年第一季推薦電影:

1 《星光夢裏人》(The Artist)
2 《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Hugo)
3 《桃姐
4 《陽光抗癌大作戰》(La guerre est déclarée)
5 《春嬌與志明
6 《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7 《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8 《世紀末婚禮》(Melancholia)
9 《J. 艾德格》(J. Edgar)
10 《諜網謎蹤》(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10 《明信片》(一枚のハガキ)
12 《繼承大丈夫》(The Descend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