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9 December 2013

風起了(風立ちぬ)

《風起了》(風立ちぬ)之前,並不曉得堀越二郎是誰,卻聽說過零式艦上戰鬥機,因為年初日本出產的微型積木玩具 nanoblock 便推出了這一款模型。看《風起了》是因為宮崎駿,更何況這是他很公開很正式地宣布他本人告別動畫界之作。

據說,最初有人向宮崎駿提議《風》片的題材時,他一口拒絕了,因為他想拍攝給小孩看的動畫片,而且他本人反戰,害怕有人指他拍《風》片是宣揚戰爭。本片當然有提及戰爭,但倒算是輕輕帶過,焦點放在主角堀越二郎成長的故事,並以他和妻子的愛情經歷來點綴。主角雖然為國家設計了上戰場的武器(戰鬥飛機),電影卻貫切宮崎駿反戰的立場。編導以堀越二郎半生事跡和相貌為藍本,說他從小喜歡飛機,大學畢業後,加入三菱重工當設計師,(間接)替日本政府工作,於戰爭時期設計了多款戰機,比較著名的一款叫零式艦上戰鬥機。

說起來,飛行是宮崎駿作品中一個很常見的元素,例如《風之谷》、《天空之城》,甚至《魔女宅急便》。古往今來,人類對於飛行的情懷總包含着現實的追求和浪漫的憧憬,而《風起了》中的堀越二郎偏向後者。此片劇本一個巧妙之處是把主角的精神和靈魂藏於夢境之中,讓他脫離戰雲密布的現實世界,才去探討和追求自己的夢想。如此一來,故事又回到宮崎駿拿手的「年輕人為夢想奔馳」的老主題。

然而,這也使《風》片變得非常抽離,主角沒有怎麼表達他對於現實世界狀況的感想,觀眾只見他一天到晚埋首飛機設計的工作,而工作本身就是主角的夢想,把工作做好便等於實現自己的夢想。在(片中的)真實世界發生的事情,對主角好像沒有太大的影響。連讓他和太太邂逅變得更難忘的關東大地震,觀眾看不見傷亡,沒聽到主角發表什麼感言,甚至連演繹地震的方式也不讓人感到恐懼,更有少許詩意。

片中提及公司派堀越二郎和同事去德國考察,回國後,堀越的工作有阻滯,一個人去度假,在避暑山莊裏,重遇當年邂逅的少女。與此同時,堀越碰上了一個神秘的德國人,從對方口中聽到一些事情。回到工作崗位,有特工來調查堀越。這一段有點語焉不詳。觀眾會好奇想知道那神秘人究竟是誰?他跟堀越說的話對堀越產生了什麼影響?後來神秘人不辭而別,下落不明。還是那神秘人根本是個杜撰的人物,純粹是編導藉以傳達反戰的信息?

《風起了》是動畫電影,卻絕對不是給孩子看的動畫片。父母計劃在聖誕假期帶孩子看電影,看迪斯尼的那些(還要是粵語配音版)就好,《風起了》是讓成年人看的,至少這一次,宮崎駿大方地讓均已成年的男女主角在片中親吻了四遍。另一方面,男主角和同僚不管聊天還是思考,總是煙不離手。那些時刻擔心什麼都會教壞子女的家長,真的不要帶孩子去看《風》片。

總的來說,《風起了》是着重製作多於爭取市場口碑,藝術感覺較強,人物性格刻劃、情節發展、場面構成、主題表達等都手法簡約而不失層次,感覺先行多於計算執行,這又予人多一分大師的力量。

1 comment:

  1. 地震時的俯視、地震的表現及龍叫的背景聲效,是比較深刻的一幕。腦內不斷穿插舊作的畫面及人物,仿佛會有神明顯現這些場景。

    對於幻想/真實的試機墜毀畫面,記憶是二郎僅餘而且沉重的挫敗感及恐懼,輕輕淡寫他們的失意,積極地美化那些其實可以落味精的地方。宮崎駿動畫的主角人物多半都是這樣。遠至風之谷全村人全滅、幽靈公主神與人的對抗,近至千尋救親,哈爾的戰爭..都在提示主角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到頭來他們也只是在學習成長,世界到頭來是如何,其實也沒有甚麼可以幫到。主角本身沒有很大的起伏,那些起伏都是歸於配角去做。偏偏主角他們的行為都涉及生與死的影響。

    他是因為戰爭而設計出成名的零式,但總覺得表現出有不少令人遺憾的感覺,與大師試飛失敗的巨大飛行機體比起,成功飛行的零式並沒有令人有太大的喜悅。那個時候的飛機總是一個又一個的詛咒。沒有可能不去聯想它們出現的動機。那些他們傾心的機器,有些機體寫實的作畫更添冷血感。宮崎駿就是有本事把機器、死物賦予生命感,亦可以收起而令物件更冷血。

    習慣「短」的感覺,這片有感「長」了。

    把戰爭變成奸角,又無形的間接影響二郎的士途,更加奸!那些過場小事件,總是帶有傷感的回望。

    用這戲出為退休作,感覺仍然有點遺憾。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