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名曰《香港仔》,卻不如預期那樣帶着濃厚的香港情懷。故事背景、劇情發展、角色設計都有香港的地道元素,但那都不是電影的重點,看不明白也不大影響觀賞的心情或效果。這跟之前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觀後感)有明顯的分別。《那》片充滿各種指涉目下香港社會政經民生的意象,不是香港人,很可能會不明所以。《香港仔》較重人文精神,當一齣普通家庭倫理劇情片來看便可。
故事說鄭家三代各人成長的傷痕和陰影。鄭惠清(楊千嬅飾)在博物館當導賞員,老公(曾志偉飾)是醫生,跟診所裏的年輕護士有婚外情。鄭惠清跟父母的關係疏離,特別是死去的母親(盧宛茵飾),令她心有鬱結。惠清弟弟鄭偉滔(古天樂飾)是一表人才的「補習天王」,老婆(梁詠琪飾)曾為名模。鄭偉滔一直介意女兒長得不漂亮。惠清兩姊弟之父(吳孟達飾)本為漁民,上岸後幹過不同的工作,最後去了主持法事。老婆死後,他跟在夜總會上班的霞姐(吳家麗飾)為伴。偉滔不齒老父和霞姐的關係,父子關係惡劣。《香港仔》就通過這一家七口三代人去講如何自強,將問題放下。
有人說,《香港仔》跟現在播映的電視劇《女人俱樂部》差不多,盡力寫實,不求戲劇性,但求普及性。《女人俱樂部》中的那些集體回憶植入粗糙。《香港仔》使用集體回憶這個「工具」,沒有大貪求全。當然,假如觀眾是《星球大戰》(Star Wars) 粉絲的話,看《香港仔》也許會挺興奮的。
電影起名《香港仔》,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跟鄭家的老父(吳孟達)有關。外國人在香港島南區的香港仔登陸香港,後來政府在那附近興建華富村,很多漁民上岸定居。片中吳孟達就是其中一份子。另一方面,香港由漁港變城市,再晉身國際都會。在片中,老父住華富村,長女住灣仔的老房子,經濟條件最好的次子(古天樂)住豪華獨立屋,看來像是側寫香港這城市的轉型。
在片中,最初一家人各自生活,直到清明節拜祭先人,一家人終於在墳場聚頭,但又爆發爭執,觀眾發現了更多鄭家的面目。清明祭祖是香港家庭的寫照,但另一方面,中國人又比較不擅於表達感情,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誤會,雖然是一家人,卻容易隨時間而劃下傷痕。《香港仔》對於每個角色(或小家庭)所面對的問題描寫得還算細膩,但幾條支條走在一起又略顯雜亂,有點各自為政的味道。
老父的人生從「上岸」開始。他說,捕魚是殺生,自己種下了很大的孽。最後輾轉當了「道士」,算是為自己的前半生贖罪。他跟霞姐相濡以沬,總算找到讓自己快樂的生活,卻得不到兒子的諒解。
女兒因為一件童年往事,到母親死後仍然覺得媽媽討厭自己,終日魂不守舍,她卻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影響了自己的婚姻關係。
兒子事業有成,又一表人才,唯一教他不釋懷的是跟漂亮老婆所生的女兒長得毫不漂亮,不禁懷疑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老婆對老公抱着的疑團心知肚明,卻有苦自知,難以剖白真相。又因為人到中年,事業面臨淘汰危機,自信心動搖。至於小女孩,她知道爸爸對自己的想法,小小年紀已經開始在心裏打結。
戲中「香港仔」的遭遇都令人感到無奈。
演員方面,古天樂因為角色的設計而比較搶鏡頭,但論表現,吳孟達和曾志偉火候剛好。不管角色性格如何,吳嘉麗始終是演風塵女子好。梁詠琪和楊千嬅,很明顯這一次是前者的風頭蓋過了後者。除了服裝和造型外,梁詠琪的戲份也比較多。
Wednesday, 7 May 2014
香港仔
Labels:
星光遊樂園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