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是知名的藝術電影導演,贏過不少電影獎項,包括 1982 年憑自編、自導的《芬妮與阿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 贏得了 4 項奧斯卡金像獎,也是他第 3 齣獲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瑞典電影工業能夠擁有輝煌成績,英瑪褒曼功不可沒。
當年拍畢半自傳式的《芬》片,大師曾一度認定這是他封鏡的壓卷之作(那時候,誰也沒想到在超過 20 年之後,Bergman 會拍出《夕陽舞曲》(Saraband) 一片)。看過這電影的一些片段,覺得需要在戲院欣賞才能完全投入那精緻的調度和低迴的氛圍,感受芬妮與阿歷山大如童話又如惡夢的童年經歷。
其實,多年前已買了 Artificial Eye 出版的 2 區 DVD(如今在他們的網站卻找不到這影碟),到 Criterion Collection 推出連電視版本和製作特輯的 5 碟套裝時,曾經想再敗家一次。然而,我還是把「第一次」留在電影院──早早去排隊,坐在第一行的正中央(在太空館演講廳看電影這樣是最好不過的了)看足 188 分鐘。看罷劇場版,倒開始有興趣看1984 年在瑞典播放 312 分鐘的電視版(人家的電視台能播映這類藝術作品,真叫人羨慕)。
《芬妮與阿歷山大》可能是 Ingmar Bergman 最好的入門電影,包含了 Bergman 電影喜愛的主題,形式虛實交錯,觀眾彷彿在看一幅幅斑斕的圖畫,哲理豐富但平易近人。按攝製的時序看,奇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的《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部份場面就有一點《芬》的影子。
故事環繞 Ekdahl 家的 Fanny 和 Alexander 兄妹,主角是 Alexander,Fanny 有點可有可無。背景是 20 世紀初的瑞典,Ekdahl 看來是個富裕家庭,祖母 Helena 曾當演員,和藹而感情豐富,有三個兒子:劇院老闆兼演員 Oscar、有生意頭腦的花花公子 Gustav、倒霉學者 Carl。三兄弟均已成家,以 Oscar 跟演員妻子 Emilie 的感情最諧和,育有 Fanny 與 Alexander。
甫開場,編導以聖誕節晚宴交代家族各人(包括傭人)的關係和性格,包括善良的跛腳保母 Maj 對孩子的感情、Gustav 跟 Maj 的婚外情、Carl 跟德國妻子互虐的感情關係、Alexander 是個充滿想像力的孩子等。Fanny 跟 Alexander 過着幸福的生活,不久卻遭逢巨變──Oscar 突然病發去世。Emilie 悲慟不已,相貌堂堂的主教 Edvard 成為了 Emilie 的精神支柱。後來,Emilie 下嫁主教,放棄原來的所有,希望尋得 Edvard 那充滿慈愛的上帝,豈料等着她和孩子的卻是惡魔般的囚牢生活。Alexander 大概因為父親死前正排演《Hamlet》(王子復仇記),似乎也因此以 Hamlet 自居,跟後父作對,換來「因愛之名」的懲罰。Emilie 欲離婚,主教卻不肯,Ekdahl 家也愛莫能助。最後奇蹟出現,主教被燒死,Emilie 三母子回到 Ekdahl 家,Emilie 亦重回劇院。
Ingmar Bergman 是名副其實的「悲情」導演。他的傷感好像與生俱來,電影主題不離死亡、信仰、人生憂慮。讀了一些關於他的資料,他討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虛偽,將個人的痛苦通過藝術宣泄,鏡頭下最輕鬆的場景也透出他獨特的淡淡哀思。《芬》片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偏向灰暗的色調、演員略顯僵硬的肢體語言、變化不多但以調度取勝的場景,還有平緩的鏡頭。
大師的童年不快樂,影響了他的一生。他父親是嚴厲的基督教牧師,母親出身富家,寡情孤僻。Bergman 常遭父親體罰,鎖進漆黑的衣櫃裏。他說,自八歲起,就不信任世間的人和事。他也質疑上帝的存在,認為如果真的有上帝,為什麼他無蹤無影,背棄人類?他也用攝影機去窺視人間百態,在電影裏提出種種疑問,卻總是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彷彿反映出他自己也在漆黑中摸索答案。
Ingmar Bergman 也曾這樣說道:「這是童年的特權:可以在魔幻和麥片粥之間,在無盡的恐懼與泉湧的快樂之間完全自由地走來走去。那裏沒有邊限,不過有像影兒般、深不可測的禁制和規則。」(譯文錄自香港國際電影節《永遠的英瑪褒曼》場刊)把這個童年習好和 Bergman 的個人經歷加起來,顯然易見,《芬》是一部編導的半自傳式電影。
有評論說《芬》是 Ingmar Bergman 最樂觀的電影,但它的大團圓結局也無法掩蓋灰暗的調子。儘管 Alexander 和 Fanny 最後脫離魔掌,卻是拜魔術所賜,現實可有如此盡如人願?Emilie 在丈夫死後徬徨無依,欲離開劇院過真正的生活,但這是否就要拋開人世享樂,從宗教體驗中尋求?Emilie 三母子在主教家的遭遇似乎否定了宗教就是救贖之路。也許,Oscar 在聖誕演出後的演辭,還有 Gustav 在慶祝女兒命名派對上說的那番話,就是 Ingmar Bergman 的想法:藝術創作與盡情享受人生才是解決人生苦難之道。Oscar 不是好演員,但在劇院這個小世界裏盡力做到最好;Gustav 遊戲人間,卻不自欺,亦不騙人;獻身真理的主教也不是惡棍,只是他的信念原則叫他無情,他對Emilie剖白:人有多個面譜,但他只有一個,而且已跟他的真面目融為一體。那番話教人對主教同情起來。
似乎,看 Ingmar Bergman 的電影令人抑鬱,不能常看。
Monday, 4 May 2009
HKIFF 2009 之 23:芬妮與阿歷山大
Labels:
HKIFF 2009,
觀世音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I got the ticket but totally forgot to attend this screening. God knows when i can see this again on a big screen. It was like 25 years ago when I first watched this in HK...
ReplyDelete我响科學館睇,之前睇嘅褒曼都係黑白片,呢套色彩好艷麗,聖誕節嗰段令我諗起《紅樓夢》。
ReplyDelete很久不見了,近來病 + 忙,500首
ReplyDelete我也要放棄了。
> 藝術創作與盡情享受人生才是解決
> 人生苦難之道。
這個真的不認同。
Hitler 的繪畫真的不錯:
http://www.hitler.org/art/flowers/
http://www.hitler.org/art/women/
毛澤東也寫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但兩人都成為眾人人生苦難之源。
藝術創作只是一度門,通向那裡,
當時人也未必知道,以此作解決
人生苦難/救贖,其實好危險。
[猶太民族全被殺死某程度上是
Hitler 心目中的美好世界......]
... I am sorry to hear that. To me, it's one of the must-go-cinema movies.
ReplyDeleteLeo:
雖然場景變化不多,但佈置用心,開場的聖誕聚會拍得很有氣派。
您還在寫網誌嗎?我一直沒有瀏覽您大作的權限呢。
sonus_cat:
有意思的推論,但我想 Bergman 談個人層面為主。況且,毛、希那些「推己及人」的舉措不是由他們認為的人生苦難而生,而是為了追求/滿足個人私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