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 November 2009

尋找簡東拿


三次看 Ken Loach 執導的電影,之前兩套是《雙失十六歲》(Sweet Sixteen) 和《假自由之名》(It's a Free World ...觀後感);拿下金棕櫚獎的《風吹麥動》(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暫仍緣慳一面。

現年七十有三的 Ken Loach 一直沒到好萊塢發展。他在英國拍的都是社會寫實題材的電影;在 1970 年代拒領 OBE 勳章,後來回應外界指他不愛國的批評時,他自言批評政府不等於不愛國,並說:It's a democratic duty to criticize the government. 在我之前看 Ken Loach 的兩齣電影中,對低下層一些生活困難、問題都有相當直接的描寫。比較之下,《尋找簡東拿》(Looking for Eric) 像小品多一點。批判不再深刻,對白活潑,有英式幽默,儘管片子確實有些老氣,甚至勵志得有些嚇人,但故事中地道的英國風情,還有角色之間的互助友愛,又是那麼十分平易近人。

印度出生的 Paul Laverty 從 1996 年開始於電影編劇一欄亮相,13 年來有 12 個劇本拍成電影,包括本片在內有 10 齣是 Ken Loach 的作品。當日 Paul Laverty 帶着劇本去找真正的「奧脫福大帝」(King of Old Trafford) 簡東拿 (Eric Cantona),結果對方很喜歡,還主動提出了不少建議,例如提到足球生涯中自己最難忘一幕不是進球,而是一記美妙傳球。又例如被罰停賽時,他就學吹小號去了。

故事主角是兩度失婚的曼徹斯特中年郵差 Eric (Steve Evets),同時也指昔日足球王者曼聯的簡東拿。Eric 家裏一團糟、兩個一白一黑的繼子不尊重他、跟首任妻子 Lily 所生(仍在上大學,但已未婚產女)的女兒對他很失望(幸沒離棄他)。Eric 一點都不快樂,也愧對 Lily,覺得自己犯了大錯,不敢面對往事(他說:最美麗的回憶,往往最難面對),抓狂甚至有自殺傾向,儘管他的一班同僚哥們兒不斷出手相助——直至他的偶像簡東拿「出現」……

不必進場也可以想像戲中的簡東拿是《有你終身美麗》(A Beautiful Mind) 或港產片《神探》中的「幻想朋友」或「心鬼」一樣其他人看不見的「人物」。Ken Loach 這回在拍一齣成人童話,且把球迷美夢寫得更浪漫,由高不可攀的神聖偶像去出手打救潦倒、懦弱的小人物。簡東拿跟 Eric 討論球賽往事,細數經典入球,說話很有哲理,還跟他一起鍛煉身體,成了 Eric 的心靈導師。片中耐性無限的簡東拿說話挺富哲理,例如他勸 Eric 不要 play safe(要敢於冒險),要「讓人感到意外」,也要信任「隊友」(身邊的人)。

當然,電影還是有它「寫實」的一面,像足球在一些人心目中的神奇力量比宗教更甚。片中一班球迷說﹕妻子、宗教、政治信念統統可以改,但不要改變喜歡的足球隊。我不是足球迷,頂多是喜歡個別球員,對足球的愛好或情操可能跟 Ken Loach 差不多,心愛的球員蟬過別枝,自己也會跟着「轉會」(據說 Ken Loach 原本捧列斯聯 Leeds United,因為簡東拿在 1992 年轉會到曼聯 Manchester United,他也跟着轉捧曼聯)。在《尋》片,Ken Loach 像球迷多一點,又重播球賽精華片段,足球顯得比政治重要。

這通俗劇發展到高潮,是 Eric 其中一個繼子 Ryan 跟小黑幫混,在家藏了手槍,就看 Eric 怎樣在單親家庭、無心向學且無所事事的兒子、黑幫危機,加上對 Lily 的歉疚(更希望修補關係)等幾點上「拆彈」。

結局如簡東拿所言,頗叫人意外,卻也大快人心,儘管很多細節和問題實在過於簡化,例如兩個兒子火速轉性等。硬要把《尋》跟 Ken Loach 的一貫風格比較,也許它還能觸及一點階級和貧富問題,但在更大程度上只屬一齣輕鬆的藍領喜劇,最多是繼續歌頌藍領,炮製令人神往的同事關係和兄弟感情。

有些評論擔心 Ken Loach 的火氣和尖銳會隨着他年事更高而漸漸退減。我不是影評人,並不關心這些,只要他的電影保留對低下層和社會實況的描寫,不論多少,便足以繼續讓我看下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