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前,還是不很喜歡回中國大陸(旅遊或工作)。沒想到現在每年幾乎有整整一個月待在內地。在國內工作最困難的,不是言語不通,也不是工作節奏或做事方法不同,而是在工作以外,須處理大量複雜的人事關係。這當然跟內地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大有關係。正因為接觸增加了,開始(或必須得)掌握一些國內的文化,看電影也是一個途徑。
今年的中國電影展,上一齣《萬有引力》失望而回,張猛這齣《鋼的琴》無疑水平高多了,在海內外也得了一些獎項。
故事背景大概是 1990 年代在中國東北的一個重工業城市。原鋼廠工人陳桂林(王千源飾)在下崗後搞了支樂隊,勉強維持生活。他老婆小菊(韓國女星張申英飾)跟着一個賣假藥的跑了,過上她「夢寐以求的不勞而獲的日子」,還跟陳桂林爭奪女兒的撫養權。陳桂林一心要將女兒培養成鋼琴家,誰能給女兒買鋼琴,女兒就跟誰。用過不同的「方法」,都無法弄到一台鋼琴,陳桂林決定就地取材,找來有昔日工友,以鋼材做一台「鋼的琴」……
這是講述父愛的中國電影,調子卻偏向韓國電影,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講悲傷的故事。想起韓國,是因為影片的監製正是《假如愛有天意》的韓國導演郭在容。此外,憑《榴槤飄飄》贏得金馬影后的秦海璐擔演女主角淑嫻,更任出品人,據說她是義演。
導演張猛擔心觀眾以為《鋼》是文藝片,反覆強調這是現實主義故事片。在我看來,影片中的幽默元素和一些超現實的(歌舞)場面,很自然讓觀眾思考背後的意義。加上角色的背景,還有場景的設定,不難看出編導講父愛以外,也觸及下崗工人和相關的社會問題,揭開中國在新經濟繁榮背後的一些昏暗面。
工人下崗,生活過得不好,社區環境也差,舊日美好的看來跟現代的大氣候接不上軌。但因為打造一台鋼的琴,下崗工人回到鋼廠,反而得到各展所長的機會,甚至重新喚起了彼此的情誼。這些情節當然是有些浪漫化,卻也是以往「工廠社區」人民對逝去的工廠歲月的回憶。
演員方面,以王千源和秦海璐為主。上網翻看王千源的資料,他之前拍電視劇較多;扮演陳桂林這個頹廢但有責任感的痞子爸爸,很出色,美中不足的是他和女兒的感情戲不多。秦海璐演歌女,性格鮮明,演唱和舞蹈見功架,原來她年輕時學京劇多年,習刀馬旦。其他演員中,跟秦海璐有點感情戲的田雨(飾王抗美)值得一提。這眉清目秀的小胖哥原來是湯唯之前的男朋友,但他跟秦海璐的感情戲卻有點畫蛇添足。
總的來說,《鋼的琴》算不上豐富多彩,但絕不沉悶,編導很能捕捉人物的心理特質,挺有妙趣。
Wednesday, 16 November 2011
鋼的琴
Labels:
星光遊樂園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