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November 2011

巴尼的版本

去年才第一次聽說香港有個猶太電影節,今年繼續舉辦,一看節目冊子,赫然發現已是第十二屆。時間不配合,只挑了最感興趣的《巴尼的版本》(Barney’s Version)。

這是一齣加拿大電影,原於 2010 年上映,改編自加拿大作家 Mordecai Richler 在 1997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巴》可謂男主角 Paul Giamatti 的個人表演。片中主角 Barney 不容易相處,一生不少高低跌宕,演技差一點也無法勝任。Paul Giamatti 憑本片在今年初的金球獎奪得喜劇及音樂類電影的影帝(但仍然未有機會提名奧斯卡男主角獎)。三月底去新加坡時,航班上的電影清單有這電影,去程和回程卻都找不到。等了大半年,現在才看到。

故事主角 Barney Panofsky 是個講英語的猶太人,六十幾歲,二流肥皂劇監製,嗜酒,抽雪茄,是個曲棍球迷,老爸 Izzy(Dustin Hoffman 飾)是個警察。Barney 脾氣不好,常口出惡言;年輕時在羅馬待過,交了 Bernard(又名 Boogie;Scott Speedman 飾)等朋友,並跟漂亮但有神經病的 Clara(Rachelle Lefevre 飾)結婚,但婚姻很快觸礁。返回加拿大,娶了家境好,學歷高,但為人膚淺兼多言的第二任太太(原著小說和電影都沒有提及姓名;Minnie Driver 飾)。這場婚姻隨着 Boogie「失蹤」而結束。Barney 在跟次任太太結婚的喜宴上邂逅聰慧可人的 Miriam(Rosamund Pike 飾),一直念念不忘;終於娶了 Miriam,並育有一子一女,家庭和婚姻生活美滿。到子女長大,Miriam 重投電台工作,卻間接因此導致婚姻破裂。Miriam 轉投同事 Blair(Bruce Greenwood 飾)懷抱。Barney 快走到生命盡頭,記憶力開始衰退,同時彷彿迴光返照,不時回想起過去的人生片段,有成功快樂的,也有失敗懊喪的……

原著小說和電影中有挺多不同之處。例如 Barney 年輕時去了巴黎而非羅馬;Clara 寫詩而不是畫畫;Barney 因別人(但不是電影中的退休警探)的回憶錄而觸發他寫出自己的版本,而非他本人觸景生情想起舊事;小說中也有一個警探,但他沒有寫回憶錄;Blair 是逃兵而不是在電台工作。

畢竟,電影篇幅有限,現在拍成 134 分鐘,已經相當緊湊。故事採插叙形式,現在與過去平衡發展。回憶的部份才是電影的主體,大都拍得豐富有序,展示出 Barney 多方面的性格。Paul Giamatti 其貌不揚,但他表現出人物不同的層次外,更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他撞破第二任老婆和風流才子老友 Boogie 偷歡,怒火卻一下子被自己可以名正言順移情別戀的喜悅撲熄了,他背着兩人偷笑的樣子就是一絕。

Barney 有三段婚姻,第一次失敗就怪自己未完全成熟,第二次失敗他自己要付出較多的責任(一來他對婚事懷着個人動機,二來結婚當晚就遇上心中女神,即後來的第三任太太),第三次失敗就怪自己變得固執並失去自信。

儘管 Barney 看來狂傲,另一方面也有情有義,例如他始終對老友 Boogie 照顧有加。同樣,為了安撫年華老去的劇集女主角 Solange(Macha Grenon 飾),不惜出錢出力,大費周章。

除了 Paul Giamatti,其他演員都有精彩演出,Dustin Hoffman 是個愛護兒子的好色老頑童,大面(過氣)女星 Minnie Driver 入形入格,《吸血新世紀》(Twilight) 中的邪氣女殭屍 Rachelle Lefevre 演神經病美女也不錯,「久違」了的 Scott Speedman(十多年前在青春電視片集《Felicity》中讓女主角放棄 Stanford 而落戶 NYU 的帥哥)沒大走樣。但最讓人驚喜的是英國女星 Rosamund Pike,從青春演到老,氣質自然,表現從容。

演員的精彩表演確實是此片的最大看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