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March 2008
HKIFF 2008 之 8:泰哥兒
故事講兩個男孩 Mew 和 Tong 本是樓上樓下的鄰居,Tong 的姊姊 Tang 失蹤了,家人要搬離傷心地。一別數年,Mew 憑着音樂才華成了男孩樂隊的唱作靈魂,Tong 成了肩膀結實的美少年。兩人重遇,再續未了緣。與此同時,Tong 的爸爸仍陷於女兒失蹤的陰霾,並因酗酒而得嚴重肝病,媽媽要獨撐大局。Mew 的樂隊經理人有一助手 June,跟 Tang 神貌相似,Tong 藉 Mew 的關係讓 June 去給爸爸一點精神慰藉。不久,Tong 跟 Mew 的曖昧關係昇華,最終也被 Tong 的媽媽發現,後果可想而知……
看大會印製的免費刊物《影訊》,本片導演說《泰》本來片長 340 分鐘,為了公映而作大量刪剪,成了目前 153 分鐘的版本,刪去的多是音樂、長鏡頭,還有 June 的戲份,因為導演覺得給 June 增加一點神秘感,讓觀眾自己發掘故事更有趣。我同意。影片對感情的描繪還算細膩,但節奏始終較慢,不脫慵懶的熱帶本色。
又如導演所言,《泰》是一齣愛情片,浪漫的愛以外,主要是談愛的意義,按公映版本看是這樣,增加 June 的戲份的話更是如此。然而,跟所有包含同性戀愛的電影一樣,觀眾看到談情的是兩個男生(或女生),自然馬上給電影標籤作「同性戀電影」,什麼內容、題旨都變得毫不重要。王家衛的《春光乍洩》還不是得到同等「待遇」──把梁朝偉的角色換成女演員,一樣說得通(張國榮的看來符合男性典型多一點),王大導好像也說過差不多的話。
《泰哥兒》最好看的不是兩個漂亮男孩的談情戲──拍得挺乾淨,兩人友儕的反應「柔順」得頗一廂情願,結局也非我這愛看「齊歡暢,同慶賀」的觀眾最感滿意的──而是 Tong 一家因為 Tang 的意外而經歷的一切起落跌宕,直至最後彼此諒解,重拾家人之間的真愛。此外,片中兩個得不到愛的女生,角色設計雖然有點樣版化,有點膚淺,但既提供笑料,也提供少許反思空間,並不多餘。
看完電影,一直想知道片中用的那一首吳鶯音老歌是什麼?導演本身有華人血統,那是他早年從祖母口中得悉的。另一小趣,是一邊看,一邊覺得部份演員的樣子有點似曾相識,再細想之下,覺得 Mew 的祖母像某超市廣告人物「黃老太」、Tong 的媽媽像 Halle Berry、June 似袁彩雲,Tong 則有點像元斌(按上面官方網頁鏈接可見,他頭髮長一點的樣子尤其像)。
片中的歌曲跟主角的年紀一樣青澀,然而甜嫩之中滲出酸辣。可惜我不會泰文,也不去泰國,不曉得如何找到這原聲帶。最近看到別人的網誌寫「荒唐」,我的青春小鳥早已像 Tang 在林中消失了,中年危機已經提早到來,是我不曾荒唐之故麼?Mew 的歌聲和那些故事,聽起來這麼近,卻那麼遠呢。
買票的時候,已經知道這場電影會是一幅「盛況」。在香港還能有此威力的,首推林憶蓮的演唱會。昨晚如常單刀赴會,看見很多戀人或結伴同行的好友,本能地目不斜視,間中低首疾行。進場後如常坐在後排中央,專心看銀幕上的光與影。完場後,繼續在自己的世界中,順着腦海中閃出的一個個片段,走到巴士站,回到自己的小房間去。
Sunday, 30 March 2008
HKIFF 2008 之 7:假自由之名
這一屆國際電影節放映兩齣 Ken Loach 的電影,論名氣,2006 年拿下康城影展金棕櫚獎的《風吹麥動》(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較其最新作品、得了 2007 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原著劇本獎的《假自由之名》(It's a Free World) 名氣響一點,可惜時間不配合,故今早去看較短的《假》片。
首次看 Ken Loach 的電影是《雙失 16 歲》(Sweet Sixteen),故事內容跟本片有一些共通之處。Ken Loach 在 1936 年出生、在牛津大學唸法律、1970 年代拒領 OBE 勳章、彷彿跟好萊塢絕緣的英國影壇悍將,在本片保持一貫的左翼關懷。
女主角 Angie (Kierston Wareing) 本在職業介紹所工作,替英國公司到波蘭招募廉價勞工。後來丟了工作,索性跟室友 Rose (Juliet Ellis) 自組外勞公司。生意漸上軌道後,面對鈔票,取正道還是走旁門,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Angie 還有一個開始步入尷尬年齡的兒子 Jamie,單親媽媽顧着工作,又惹出家題問題。
Ken Loach 的電影總會說教,但勝在不會請出什麼典型角色來義正詞嚴大說一輪。這一回通過 Angie 跟老爸、室友,甚至波蘭來的「方便情人」Karol (Leslaw Zurek) 的對話,談起資本主義的善與惡、人性道德的正與反。跟 Ken Loach 其他電影一樣,節奏明快,不故弄玄虛。可是題目範圍太廣,沒有深入剖析問題,完場後待情緒、感覺慢慢沉澱,但覺人物口中的大道理有點像學生應付公開試的精讀筆記,把重點仔細整理,然後得體地羅列出來。總的來說,《假》片給我很有效率的感覺。電影的中文譯名《假自由之名》中的「假」字,也許語帶雙關,有「虛假」和「假借」的意思。
演員倒值得一讚。Ken Loach 甚少找大牌演員,反而常起用新面孔。女主角 Kierston Wareing 煙不離手,加上一把有點爛的嗓子、利落的肢體語言、銳利的詞鋒、乾淨到位的表情,挺具形格。Juliet Ellis 也表現自然。
電影還算好看,但看不到微言大義,也沒有展示深刻的技藝,顯得紮實而不矯飾就是。
HKIFF 2008 之 6:悲傷假期
《悲》片演員陣容挺強,人物關係不簡單。白石健次(浅野忠信)母親在他年幼時拋夫棄子,後來健次父親被殺,兇案發生後,健次跟兇手的妹妹松村ユリ(辻香緒里)雙雙失蹤。多年後,健次做偷運中國「人蛇」工作,因收留一個中國孤兒而惹火了中國人幫派,同事兼友人川島(豐原功補)因此喪命。健次帶着ユリ和孤兒逃走,在北九州當司機,因工作關係,戀上了在夜店工作的椎名冴子(板谷由夏),並重遇母親千代子(石理えり)。千代子已改嫁開運輸公司的間宮繁輝(中村嘉葎雄),兩人有一子勇介(高良健吾)。與此同時,少女田村梢(宮崎あおい)離家出走,到了間宮那裏打工、留宿,她表哥秋彦(斉藤陽一郎)和友人茂雄(光研一)要把梢找回來。好心地的間宮同時也收留一班各有過去的人替自己打工,包括後藤(小田切讓)、曾根(嶋田久作)、當過醫生的木島(川津祐介)等。重遇母親的健次要對千代子實行「復仇」計劃,結果「得償所願」,卻也因此得悉千代子出走的真相,自己也遭報應了。秋彦原來認識健次,因為健次的「復仇」計劃而找回了梢。
在片中,木島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人與人相遇並非偶然」。套於本片各個人物,大概如此。在我看來,青山真治的劇本有談因果、命運,像健次收養中國孤兒,給孤兒買兔子,到勇太對ユリ的所作所為,ユリ「感應」到健次和勇太的事,梢和健次的一點共同背景,還有冴子和千代子在某些方面的共通點等。
大部份演員都表現得不錯,尤其喜歡石理えり演千代子,把複雜的情緒掌握得很好。宮崎あおい這次不搞笑,常擺出一副彷彿千言萬語的表情,對白不多,演出不夠深刻。在今屆電影節第三次看浅野忠信,造型比前兩齣顯得「帥氣」,算是貼近其本色演出,就嫌他眉宇間的狠稍有不足。浅野忠信跟另一日本「怪雞型男」小田切讓有幾場對手戲,但火花不多,主要是小田切的戲份不吃重。
片中的中國孤兒和中國幫會頭目,說了幾句廣東話,每次都讓不少觀眾發笑,卻該不是因為發音古怪而發笑,而好像是一種反射作用,挺奇怪的。
畫面色調做了一點調整,尤其是大白天的外景,彷彿都有一陣煙霞,蒙着一陣懶洋洋的感覺。片長 136 分鐘,但不覺得太沉悶,劇情發展按部就班。在排隊等進場的時候,前面兩個女士說,今屆電影節選片十分主流,所以她們沒有太多想看的電影。按此邏輯,即她們都覺得《悲》是非主流電影了。網上也有人說《悲傷假期》不是主流片子。其實,本片挺易看,沒有太難明白的地方,還挺窩心的。如果易懂等於主流,《悲》該算主流了,但當然不是星光閃爍那一種了。
教我討厭的,其實是今屆電影節那段俗氣得很的鎂光燈閃個不停的宣傳片。
Saturday, 29 March 2008
HKIFF 2008 之 5:給我一個樽
電影中文譯名多少因為 12 年前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給我一個爸》(Kolya) 而來,因為該片的 Sverák 父子檔再度登場,父親 Zdenekl Sverák 繼續寫劇本和當男主角,兒子 Jan Sverák 則當導演。
故事說 65 歲的文學老師 Josef 對周遭一切看不順眼,跟老妻的感情從平淡走向冷淡,學生不喜歡他,索性辭掉教職。可是,除了對同事的性幻想外,Josef 的退休生活就無所事事,便決定找工作消磨時間:做單車速遞員不久就斷腳。後來,在超級市場的空樽回收工作卻令他重獲新生,並發掘出對老妻的感情,「糟老頭」變得人見人愛。
上一次《給我一個爸》談老幼之間的親情,這次《給我一個樽》則講「晚年危機」。《給我一個樽》很有趣,在於幽默感豐富而新鮮。老年人不一定是自怨自艾,懂得我自求我道,還是可以繼續發熱發光。
Zdenekl Sverák 演多情、冒失、好心地的老頭,表現稱職。Daniela Vilhelmová 演同當教師、敏感又多言的太太,舉手投足散發出一種知識份子的優雅,有點像 Helen Mirren,比 Zdenekl 的演出更理想。其他配角的設計也很有個性,例如滿肚「疤痕」的少女、常在 Josef 的綺夢中出現的女同事(Nella Boudová 飾)、副教長兼電腦科教師的男同事、超級市場的一班同事、在超市工作遇上的客人、暗戀 Josef 太太的德國人等,每一個角色都有發揮空間,都有笑料。《給我一個樽》處處令人忍俊不禁,是進場前始料未及的。
電影同時反映了一些捷克共黨倒台後時代變遷的縮影,例如漲價、教師待遇之類。此外,布拉格市的街巷,還有郊外景色,也拍得非常優美。還有,Jaroslav Uhlir 所唱的主題曲(一進入電影官方網頁就可收聽)很動聽,尤其是配合 Josef 騎單車「尋找新生」的畫面,更富神采。
片商該考慮讓這一齣電影在一般戲院上映。
Friday, 28 March 2008
HKIFF 2008 之 4:格拉斯十二樂章
在國際電影節選片子看,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是將來在電影院甚至影碟市場也未必可以看到的,紀錄片自然是熱門選擇之一。今屆最想看的時間都不配合,剩下的只有 Philip Glass 是略有所聞的題材,故就選了這齣。昨晚 9 點半開場,觀眾不多,英語對白,不設字幕,之前整個下午給同事逐一見面做評估,就如開了一場演唱會,累得半死。坦白說,中途曾小睡 5 至 10 分鐘左右。
《格拉斯十二樂章》(Glass: A Portrait of Philip in Twelve Parts) 是《閃亮的風采》(Shine) 導演 Scott Hicks 為 Philip Glass 所拍的紀錄片,前後隨行拍了 18 個月,一些工作和私人生活片段都曝光了。所謂十二樂章,是指 12 個主題不同的生活片段,包括跟 40 年老朋友 Chuck Close 聊天談藝、綵排歌劇世界首演、錄製電影配樂(例如在製作室跟活地亞倫 (Woody Allen) 淺談《迷失愛與罪》(Cassandra's Dream) 的配樂)、跟第四任太太 Holly 和兩個牙牙學語的兒子的家庭生活、為保持身心健康而去學道、修習氣功等。Philip Glass 年逾古稀(1937 年生),但仍然很有活力,工作不輟,反應敏捷,說話頗富幽默感,連他現任太太也挺直爽的(不自覺在鏡頭前吐露了自己的電腦密碼云云)。
據說 Scott Hicks 看過《Koyananisqatsi》後,便愛上了 Philip Glass 的作品,拍攝《格》片時,除有 Philip Glass 跟活地亞倫聊天的片段外,也有憶述 Norah Jones 生父、印度 sitar 大師 Ravi Shankar 的種種,還有他多年的習慣──到布魯克林南面 Coney Island 遊樂場玩過山車。觀眾看到這位配樂大師尋常百姓的一面,也聽到大師自白作曲的過程「就像地底的河流不能確定方向,但你就知道在腳下某處」。
看罷此片,固然對 Philip Glass 的瞭解深入了一點,例如他的過去、藝術觀、生活哲學、工作習慣、精神信仰等,但只稱得上是浮光掠影。畢竟,大師作品等身,閱歷繁浩,豈是 112 分鐘的篇幅就能輕易砌出一部如 Philip Glass 本人作品一樣結構有序的記錄來呢?
在聽過的 Philip Glass 作品中,與其說簡約,不如套他本人在片中所言:結構重複有序,從小處蓋起大器而同時優美纏綿的樂章。看了此紀錄片,不難有一份曲如其人的感覺。
Thursday, 27 March 2008
HKIFF 2008 之 3:左右
「我想世界上沒有誰能受得了這種事。」
「只是因為他們沒有遇到。」
枚竹(劉葳葳)和前夫(張嘉譯)所生的女兒得了白血病,尋找合適的骨髓給女兒移植卻機會渺茫(連兩人自己的都不合適),她決定要跟前夫再生一個,用臍帶血救女。枚竹跟前夫分開後,遇上把女兒視如己出的老好人(成泰燊),前夫也另娶想生小孩的空姐妻子(余男)。女兒的病引出了一場事先張揚的婚外性事,使兩段婚姻中的四個人左右為難。各人位置不同、考慮不同,卻同樣面臨嚴峻的考驗。
王小帥昨晚親臨會場,在電影放映前說了幾句客套話。看《左右》,多少因為它剛在年初的柏林影展拿了最佳編劇銀熊獎,而且題材有時代氣息。中國大陸不少地方本來就蒙了一層灰霧,再來調子沉重的反思題材,有時候的確教人挺累,寧願看些具備生活、人情元素的電影。
《左右》不是喋喋不休的倫理電影,對白寫得挺利落,偶然撥出幾點幽默感,倒是現場觀眾的神經更敏感,發出的笑聲較作者本來設計的多。整個故事以兩對夫婦四個人為主,角色寫得頗鮮明,各有發揮,劇情交代分明。王小帥對人情、細節掌握到位,例如枚竹在家中浴室驗孕一幕。但有時候倒是照顧得太周到,例如枚竹的手機。
也許有人覺得故事有點誇張,甚至不可思議,但枚竹跟丈夫的一段對話,倒是很好的辯白:
「我想世界上沒有誰能受得了這種事。」
「只是因為他們沒有遇到。」
在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比幻想的電影世界要光怪陸離或厲害百倍的,實在不計其數。
散場時聽到觀眾討論看不明白的地方,大概都是因為聽不懂北方口音的普通話,又追不上英文字幕(拼錯字不少,都是打字出錯為主,像 can 變成 cn、finally 變成 fially 之類)。
電影清冷的配樂挺像《それから》、《トニー滝谷》;抽離的定鏡、長鏡頭,很有歐洲或一些日本電影的影子。那些定鏡和長鏡頭太多了,使片子失卻一點個性。演員的表現都恰如其分,尤其是兩位女演員,樣子漂亮,又演得投入。但越看下去,越覺得拍攝角度和演繹方式西化。這不是批評,反而覺得(部份)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電影語言跟外面世界接合了,例如 disco 那場就拍得挺自然。然而一直看,心裏響起了另一個疑問:中國男人的稟性有這麼好的嗎?似乎都有點美化了。不是說中國男人都小器、自私、欠缺風度、不夠體貼、理性不足,但一般來說,他們血液裏這些因子的成分可能都比兩個男角重。此外,兩個男角時刻都要抽煙,實在是讓我看得有點窒息。
最後,不曉得大會是否學精了,片子放完,直至片尾字幕全部播完才開燈,「累」得觀眾要拍兩次手掌(一笑)。
Thursday, 20 March 2008
HKIFF 2008 之 2:鐵木真
一齣代表哈薩克參實、躋身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前五名的電影,導演是俄羅斯人 Sergei Bodrov,演鐵木真的是日本人浅野忠信,演他「安答」(歃血為盟的結拜兄弟)札木合的是中國人孫紅雷,加上利用頗有水準的電腦動畫描繪出來的交戰場面,《鐵木真》(Mongol) 看來是一齣多元文化的電影。片子沒有任何深刻訓示,主要講述鐵木真從 9 歲起至約 30 歲左右統一蒙古各部族的個人經歷和故事。
翻查英文版的維基百科,電影內容跟所知的史實也算接近,甚至飾演兒童孛兒帖的演員的樣子和這位蒙古皇后流傳最廣的畫像確有幾分相似。浅野忠信對白不多,但不怒而威。孫紅雷的演繹豪氣中帶兩分誇張,跟浅野忠信各有千秋,但毫無疑問,孫看來較浅野搶鏡,很有梟雄的味道。
片中出現了兩個類似預言者的老人,其中西夏國的老和尚答應替鐵木真找妻兒,條件竟然遙遙呼應現代中亞一帶的塔利班(又譯「神學士」)的滅絕行為。不曉得是導演刻意安排,還是歷史確實常常跟人開差不多的「玩笑」。對白主要用蒙古話唸,在西夏國卻用了普通話,而花錢賣下鐵木真的有錢人,造型竟跟中國的宦官差不多,教人摸不着頭腦。演員唸普通話對白時,字幕卻儘跟着對白的英文譯本去翻譯,會聽普通話的觀眾自然發現對白與字幕不乎,這是製作字幕單位安排粗疏之處,也是香港其他很多電影節和民娛活動常見的錯誤。
電影拍得頗流暢,我沒怎麼看手錶,但教我吃不消的,也是進場前已經多番提醒自己須防範的,就是血花四濺的戰爭場面。除此以外,這齣戲也看得不輕鬆,蓋受藥物影響,就有一點昏昏欲睡的感覺。
Wednesday, 19 March 2008
落筆打三更
電影節不設劃位,想有較佳的座位,非要早點到達會場排隊不可。昨晚一場在會議展覽中心的演講廳,同場有為大會嘉賓和 VIP 而設的酒會。我什麼都不是,只有乖乖在門外排隊等候的份兒。搞了 32 屆,假設各項會場工作都由外判承辦商負責,有關單位至少對人流管制有一點頭緒吧。在開場前不足半小時,少說已有近百名觀眾在排隊,我在挺前的位置,看見會場人員有點進遇失據。他們顯然認為要讓嘉賓和 VIP 先進場,才能讓普通觀眾入場。然而,嘉賓就在放映場外談天,不願進場。電影放映時間為 17:45,結果在開場前兩三分鐘才放行。一進會場,見嘉賓席的椅背上其實早套了識別墊子,在場內安排帶位員把觀眾分流,不就能早點進觀眾進場了麼?
開場前,山田洋次和浅野忠信跟觀眾說了幾句話,電影延至 18:00 才開始,但相信不會有人介意。到完場播放片尾字幕的時候,觀眾循例鼓掌(我沒有,覺得沒有必要,電影也不是十分棒)。不曉得是否趕着要放映下一場,大會已經開了後排的電燈,並播出一段預錄聲帶,通知觀眾離場安排。這時候,銀幕下方仍然有英文字幕打出(《母親》只設英文字幕),顯然電影尚未完結。那段該死的廣播聲帶卻繼續反覆播放,似有把觀眾儘快趕走方罷休之勢。那段聲帶基本上把電影消音了。最後,在我後面幾行有觀眾忍無可忍,爆了兩句髒話(不寫了),並說:「這是什麼電影節?懂得尊重電影嗎?」有一些觀眾馬上回頭找尋聲音來源,有皺眉的,也有露出一臉驚訝甚至不悅的神色。我沒有回頭,也覺得不需要回頭。離開會場時,不住聽到有人說「好害怕耶」「我不懂反應喔」,或者馬上打電話跟朋友報告說:「觀眾很不滿,有人『爆粗』。」
那名「爆粗」的觀眾說出了我的心聲,他夠勇氣,只是表達方式並非最夠得體。要是上一場遲了放映而影響下一場,主辦單位其實至少有一齣電影的時間去做周詳的修正,像跟場館管理員溝通,重新安排人流管理措施等。莫論那一場是否開幕電影,大會這樣的安排也真夠糟糕。平常看電影,如果知道片尾字幕完結後有特別片段,觀眾要看,電影院也不會開燈、消音、送客吧?
去看電影節,也許觀眾自覺層次稍高,對不得體的事情不輕易當眾表態,怕有失身份。坦白說,我本來就打算「用腳投票」,待電影放完才離開,不想講什麼,除非有帶位員未待電影放完就來叫我走。那兩句髒話,倒讓我聽到全片最後五秒的獨白。完場時部份觀眾對事件的反應真教我哭笑不得。香港這塊地方,有什麼的文化政策,就有什麼的電影節,而樂於「接受安排」的觀眾正是前者的最忠實支持者。有趣的是,《母親》裏正有一場戲講政府箝制人民思想的惡法。
還有九場電影,今晚再到同一場地看戲,但願不會有人割爛椅子吧。
Tuesday, 18 March 2008
HKIFF 2008 之 1:母親
電影開始時是 1940 年初,大學教授野上滋(坂東三津五郎)與妻子佳代(吉永小百合)和兩個女兒初子(志田未来、倍賞千恵子)和照美(佐藤未来、戸田恵子)住在東京近郊地方。野上寫了反戰文章而下獄。佳代徬徨之際,野上的妹妹久子(檀れい),還有學生山崎徹(浅野忠信)常來照應,給予幫助。故事一直發展下去,偶以照美的畫外聲去交代一些重要情節。
這是一個反戰的故事,但關於戰爭的場面不多。山田洋次貫切「庶民導演」的風格,主要以生活細節去寫戰爭,再加一點幽默,看來通俗、流暢,而本片比較爛的笑料,大致由慣演偏鋒角色的浅野忠信包辦。
有幾幕印象較深刻,例如佳代的哥哥從奈良到東京探望妹妹一家,在街上遇到一班鼓動民眾節約生活,把值錢的「身外物」捐出以資助戰事的人。這看似荒謬卻可能極其真實的情節,使觀眾對戰爭、民族主義、人性都有一番體會。
身為電影的靈魂人物,有幾場戲頗能表達出佳代的道德情操:佳代帶着小女兒去向丈夫的老師借書,兩人對野上滋「思想犯罪」和令野上被捕的惡法有不同看法,佳代寧願不借書,頭也不回便走;佳代帶着兩個女兒去父親安排的壽喜燒飯局,爸爸為了本身工作、面子和女兒一家的生活,要佳代跟丈夫離婚,甚至威脅要斷絕父女關係,佳代又是馬上帶着女兒離去。看電影,觀眾多會為劇中人的風骨而叫好,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兩場戲同時安排了尚且年幼的照美因為吃不到蛋糕和牛肉而鬧別彆甚至哭鬧,其實不忘提醒觀眾有時候「麵包」的力量確是不能置之不理。這是我頗欣賞山田洋次電影的地方。
然而,整體而言,《母親》卻顯得焦點渙散,每一個角色的命運都是模糊的,設計也顯得在意料之中,像野上滋和妹妹久子生於廣島,後來哥哥下獄,妹妹不久也離開東京返回老家,其下場可想而知。一些該要賺人熱淚的情節,我這「淚盈觀眾」也哭不出來,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演員方面,吉永小合百確實美人遲暮,演來略欠說服力。淺野忠信是合格的,但沒有驚艷感覺。
作為一齣開幕電影,《母親》的導、演陣容合格有餘,但影片水準並不突出。然而,開場前山田洋次和淺野忠信親臨跟觀眾說了幾句話,以這個角度看,這是一個愉快的晚上。
後記:
世事無完美,完場時發生了「爆粗」事件,明天再說。
兩隻小雲雀
預告片
電影講述法國傳奇女歌手 Édith Piaf(原名 Édith Giovanna Gassion)的一生。Édith Piaf 有個外號叫 La Môme Piaf,即小雲雀。初聽「小雲雀」這名字,是一些中文傳媒給 1980 年代泳姿不甚優美的美國女子中長途自由泳健將 Janet Evans 起的名號。那時候還不知道 Édith Piaf 大名。
第一次聽 Édith,是在被批作歷史上最差的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別問我是誰》(The English Patient;數最差,至少還有《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金粉世家》Gigi 吧。我對《別》片始終有點情意結)其中一幕:在戰場廢墟中的留聲機緩緩轉出了 Édith Piaf 的歌聲。
《粉紅色的一生》拍得很工整,只是前一晚只睡了三句鐘,看到節奏較慢的段落,難免要閉目養神片刻。女主角 Marion Cotillard 的確演得好,從化妝、造型、表情、肢體語言到感情流露,都掌握得不瘟不火,讓我想起了在《阮玲玉》中完全開竅,演得精準無比的張曼玉。其中得悉愛人在空難中喪生那幕的一個長鏡頭,令人拍案叫絕。
看了電影,就上 YouTube 和維基百科去進一步認識 Édith Piaf──1915 年生,1963 年歿,享年 57 歲。她一生坎坷,主唱的歌曲充分反映出她命途多舛,一副瞭亮而充滿張力的嗓子,將人間情事哼得暢快淋漓,教人心折。我不會法語,聽法語歌曲純粹是享受一種感覺。Édith Piaf 名作甚多,拜電影所賜,(暫時)特別喜歡下面幾首:
La vie en rose
享譽世界的名曲,音樂一響起,就是一陣陣散落四周的幽香。
Padam, Padam
聲如洪鐘,表情加手勢,盡顯自信與風度。最後一段在耳畔打轉的手勢,跟小時候看女高音演唱時響起共鳴時的姿勢一樣。
Hymne à l'amour
大樂隊式編曲和伴奏,加上哀怨情深的演繹,教人柔腸寸斷。
Milord
不曉得 Édith Piaf 演唱前說的那一段英文是否在朗誦歌詞,但看她發音、情貌並重,似乎會唱歌的人演戲準不會捧蛋。
Non, je ne regrette rien
很喜歡這一首歌,大概是受到電影的影響。這一現場演出的版本,Édith 唱到高音處略見吃力,但她那一份堅持、執着、尊嚴,教人動容。
法蘭西有小雲雀 Édith Piaf,日本也有一個美空ひばり(美空雲雀)。1937 年出生的美空ひばり原名加藤和枝,1989 年病逝,享年 52 歲。美空ひばり歌而優則演,在日本有「演歌女王」之稱號,曾經 13 次出任 NHK 紅白歌合戦中紅組的壓軸歌手(紀錄保持者),首位同時擔任司儀與壓軸歌手的藝人(1970 年),亦是第一位獲頒「国民栄誉賞」的女性。
美空ひばり和 Édith Piaf 都長得不漂亮,個子矮小,然而兩人都有一把頗為雄壯的聲線。我也不會日語,聽演歌似乎是難度超高的活動。但跟中國戲曲一樣,同是小時候異常討厭的藝術表演,卻在不知不覺間都慢慢生出了好感,主要是演唱者以細膩的聲線技巧和身段發揮,每能把歌詞世界的委隱情深表露無遺。美空ひばり的歌曲都是近年偶然惡補一下,沒有刻意修習,下面幾首聽得比較多。
柔
日本維基百科說這是美空ひばり歷來銷量最高的單曲(180 萬張)。光聽歌感覺不大,看了現場演繹才喜歡。歌曲談柔道,美空ひばり的男裝打扮帥氣得很。這個 1965 年的現場演出也很精彩。
悲しい酒
這次在東京巨蛋的演出,美空ひばり坐着唱是因為腳痛得實在厲害,中段的獨白尤其聞者心酸。
みだれ髪
聽慣美空ひばり唱平喉,這一首來了幾段高音,竟顯得格外淒楚。
真赤な太陽
原曲是美空ひばり本人 1967 年舊作,這個後期的現場演出是她罕見的勁歌熱舞,有趣。
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美空ひばり讓我最耳熟能詳的歌曲,就算這一首流行曲味道比較重的《川の流れのように》(川流不息)。這是她死前五個月的一次公開演唱,每次看總想起梅艷芳。
兩隻小雲雀早已飛到看不見的天空深處,然而她們的聲音卻依然往聽眾心坎裏汨汨流淌。
Monday, 10 March 2008
光影之聲
前文《未遺忘的時光》談買唱片,說影視原聲專輯要專文再述,翻查記錄,這一類專輯大約有 250 張,今天略談這個,再選 10 張特別喜歡的。
第一張買的原聲唱片是《壯志凌雲》(Top Gun) 的卡帶,主要是為了林憶蓮《激情》的原版 Berlin 主唱的《Take My Breath Away》。其實別的歌曲都不錯,可惜這專輯沒有收錄片末 Righteous Brothers 的《You've Lost That Loving Feeling》。另一個早期買的,卻是因為了 RB 的《Unchained Melody》而請 W 替我買的《人鬼情未了》(Ghost) 卡帶──那幕做陶瓷的纏綿戲絕對是電影的高潮。
買原聲專輯,除了喜歡該齣作品外,也可以從歌曲、音樂兩方面分類:
歌曲配合劇情,甚至掏心么肺:
《Juno 少女孕記》(Juno)、《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兩片的選曲清新動人;《人鬼情未了》(Ghost) 一曲《Unchained Melody》有畫龍點睛之妙;《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恰到好處;日本動畫片《天空の城》的《君をのせて》動人之中透着一絲淒迷;《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構建出一片複雜又含蓄的感情原野;《費城故事》(Philadelphia) 中 Neil Young 的《Philadelphia》總教我悲從中來,是「私房歌」。
主題歌曲大受歡迎
《風月俏佳人》(Pretty Woman) 中瑞典組合 Roxette 所唱的《It Must Have Been Love》風行全球,專輯收錄的其他新舊作品,例如《Fallen》《Pretty Woman》都具備流行元素;《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花心情聖》(Cocktail)、《BJ 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Diary) 沒有流行金曲,但勝在首首易聽;《壯志凌雲》(Top Gun) 的卡帶幾乎聽壞了;《四個婚禮一個葬禮》(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有一首《Love is All Around》(更喜歡 Wet Wet Wet 另一曲《Goodnight Girl》);《鐵達尼號》(Titanic) 的《My Heart Will Go On》物極必反。然而,James Horner 的編曲和挪威女歌手 Sissel 的美聲吟唱依然叫人醉倒。
舊曲復活
看《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 認識了 David Bowie 的舊作;看《弦途有你》(Walk the Line) 開始聽 Johnny Cash 和 June Carter;看罷《愈愛愈美麗》(Beautiful Thing),除了愛上英國的 housing project(即公共屋村),還有《California Dreaming》的原唱者 The Mamas & The Papas;看過《戀愛心曲》(Across the Universe),決定重新認真聽 The Beatles;快要看《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I'm Not There),該是複/預習功課的時候了。
感覺先行的配樂
有些電影配樂加進大量電子元素,滲透出空靈前衛的美感之餘,同時散發着冷幽的情懷,當中的佼佼者有坂本龍一主理的《トニー滝谷》(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宮沢里惠主演的《東尼瀧谷》)、Air 打造的《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青春電玩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chou)、德國片《漂流兩顆心》(the princess + the warrior)。《末代皇帝──溥儀》(The Last Emperor) 的中西變奏也相當好玩。
細膩情懷
有些音符本來已經深刻動人,配合劇情,就讓難忘場面在觀眾腦海中定了畫。韓國愛情電影的配樂容易消化,卻不流於通俗:《假如愛有天意》《戀愛素描》《春逝》《觸不到的戀人》都好。日劇配樂的糖衣厚一點,《あすなろ白書》(愛情白皮書)是比較清爽的一道。好萊塢我選《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數近年作品,就喜歡 Philip Grass 的《此時‧此刻》(The Hours),大鳴大放之中也見層次分明。歐洲電影比較含蓄、雋永,法國片《日出前讓悲傷終結》(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和 Eleni Karaindrou 為老拍檔希臘導演 Theodoros Angelopoulos 的《一生何求》(Eternity and a Day) 所作的配樂都優美動人。
或氣勢磅礡、或情感懾人
這一類作品通常都包括大器之作,例如《悲情城市》。野村芳太郎名作《砂の器》裏那一闋全長 40 分鐘的管弦樂《宿命》早已超越一般電影配樂的範疇。我喜歡鋼琴聲,《鋼琴戰曲》(The Pianist) 和《鋼琴別戀》(The Piano) 是截然不同的味道。《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悲天憫人;《情慾色香味》(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每顆音符都彷彿流出優雅的雅調;《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的電子化出奇的討好,電影也是我甚喜歡的作品之一。《案內人》(Inside Man)、《迷失決勝分》(Match Point)、《無國界追兇》(The Constant Gardener) 有古典味道;《無主之城》(City of God) 瘋狂;《魔戒》三部曲 (The Lord of the Rings) 則濃淡皆宜。
民族風情 vs. 小情小趣
最近看的《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 和《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 的中東風情別有滋味;《八美千嬌》(8 femmes)、《瘋狂約會美麗都》(Les Triplettes de Belleville)、《阿 sir 嚟自樂人谷》(School of Rock) 各有情趣、幽默。
音樂劇
有些電影以歌唱為主,或者加插了不少歌唱場面,看完之後,那些歌曲總在腦海縈迴,聽着原聲專輯,彷彿重溫一段段劇情:《芝加哥》(Chicago)、《情陷紅磨坊》(Moulin Rouge;特別喜歡《Come What May》《Your Song》)、《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其實電影版的演員已算唱得不錯)。當然,還有《歌聲伴我心》(Le Choristes)。
數十張我最喜歡的原聲專輯,最害怕掛一漏萬。但下面這十張,終究我是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批
10 《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9)
看了《壯志凌雲》,喜歡過 Tom Cruise 一陣子。《生於七月四日》讓他第一次提名金像獎。這張 OST 一半是電影配樂,一半是舊歌選輯,後者非常動聽,有《Brown Eyed Girl》(Van Morrison)、《My Girl》(The Temptations)、《Moon River》(Henry Mancini) 等。這一首《Venus》就如一幅電影描述那個年代的風情畫。
9 《貝隆夫人》(Evita, 1996)
Madonna 打敗一眾強手奪得 Evita 一角,雖曾生出不少風波,但她為這齣電影的確費了很大苦功,包括在懷孕期間大跳探戈,拜師學習聲樂(但不足以讓她夠膽跟大樂隊同場灌錄電影歌曲)。全片最愛《Another Suitcase in Another Hall》,《High Flying, Adored》《Rainbow High》也不錯。特別為此片而作的《You Must Love Me》也算深情無限,順利奪得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8 《情書》(Love Letter, 1995)
對很多人來說,《情書》是他們影藝(戲院)回憶的重要一頁。兩次到訪小樽,第一次頂着冰雨而來,迎着飄雪而去,內心是熾熱的;第二次懷着跟博子差不多的心情回返這個鋪滿厚厚積雪的濱海市鎮,踩在前一次離開的築港駅月台,心裏就響起了這一段音樂。
7 《それから》(《其後》,1985)
關於《其後》這部電影的種種,上個月在這裏說過了。百聞不如一聽,對配樂確實一聽傾心,那種冷浚深沉教人久久未能釋懷。感謝有心人跟我分享這張原聲專輯的音樂。
6 《海神 ~NHK特集「海のシルクロード」サウンドトラック~》(1988)
在沒聽過的情況下,只憑《Disc Jockey》的評介就胡裏胡塗花了兩百多塊在 HMV 買了這張日版 CD。幸好,確是一張好專輯。有一段時間,隔天就掏出來播一兩次。後來,不少 TVB 劇集把《海神》的一兩段配樂抽出據為己用,就像美好的自然風光給野蠻的遊客糟蹋得遍體鱗傷。《海神》的水準不遜於喜多郎的《絲綢之路》。
5 《星光伴我心》(Cinema Paradiso, 1988)
音樂大師 Ennio Morricone 這個作品,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心情下聽,還是那麼教人感動。這一段 Love Theme 在原裝版最後一幕圖圖看着放映員送給他的那一盒接吻拷貝時播放,每一次都讓我淚盈於睫。可惜的是,後來推出的那該死的導演足本把本來美如童話的結局徹底摧毀了。當然,現實、真相總有可能是一陣陣教人不能承受的傷痛。
4 《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1965)
花了好多年才能從頭到尾看完這齣電影。多年前買下台灣進口的 CD,音色過得去,但後來遇上捧在手中就有一份與別不同重量的日本紀念版,還是甘心掏出荷包付鈔。《仙樂飄飄處處聞》首首好歌:《Maria/The Nuns》《Do-Re-Mi》《Edelweiss》《So Long, Farewell》都美。但配合場面和氣氛,還是選《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縱然不是每一段年輕而美麗的初戀都得善終,這部片子的也不例外。
3 《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Il Postino, 1994)
我的影藝回憶,還包括這一齣《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電影借題發揮,以 1971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詩人 Pablo Neruda(1982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曾盛讚 Neruda 為 20 世紀最偉大詩人)一段生平,創作出一闋單純優美的愛情、友情詩歌。Luis E. Bacalov 的配樂除了藍天、白雲、星夜,還有地中海味道的風,以及教人心馳神盪的浪濤。這張 OST 另一特別之處,是讓一班歌、影、視明星,例如 Sting、Miranda Richardson、Wesley Snipes、Julia Roberts、Ralph Fiennes、Ethan Hawke、Glen Close、Samuel L. Jackson、Willem Dafoe、Madonna 等在妙漫的配樂下以英語朗誦 Neruda 的詩作。
2 《別問我是誰》(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Gabriel Yared 替這一齣愛情電影譜出了一章浪漫而幽傷的樂韻。或者有人對於《別問我是誰》贏得 9 項金像獎(包括最佳原著音樂),甚至電影這個該是直接取材王馨平最紅國語歌曲名字的香港譯名不以為然,但整張原聲專輯從譜曲、選曲、演奏都是那麼一脈相承、一氣呵成。看過電影的,大概記得這首《Kip's Lights》轉出來的時候,就是 Hannah 隨着園子的油燈找上 Kip 的那一段,畫面美不勝收。加上配樂,意境一流。
1 《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1991)
波蘭名導 Krzysztof Kieslowski 這齣名作前年全面回歸,在香港曾於電影院上映,也推出了幾個很具質素的 DVD 版本。然而,《兩生花》首先吸引我注意的,除了片名外,就是 Zbigniew Preisner 的配樂。嚴格來說,電影沒有什麼題旨,甚至這一曲《Les Marionnettes》響起之時的那一場木偶戲,美得不方物,卻也難叫觀眾立時轉起什麼想法。不過,電影的光、音樂之聲,也許不用靠明明白白的討論去說明到底它有多好,它有多美。
可有什麼電影配樂是你喜歡的?
Monday, 3 March 2008
戀愛心曲
看《Juno 少女孕記》的時候,看到了這齣愛情歌唱電影《戀愛心曲》(Across the Universe) 的預告片。前天去看,跟看慣的愛情片和歌舞片大有分別,挺別致。
《戀》片唱出了披頭四 (The Beatles) 30 多首歌曲,進場前已經把原聲唱片從頭到尾聽過兩三遍。然而,配合劇情看七彩繽紛、五花八門的影片時,又是另一番風味。我聽披頭四的歌不多,只擁有三張他們的專輯:經典之一的《The Beatles》(更多人稱 The White Album)、收錄歷年最流行作品的《1》、2006 年底為 Cirque du Soleil《Love》劇目把部份舊作重新編曲、混音後推出的同名精選輯(是在名古屋買的日版 CD)。也許《戀》的導演 Julie Taymor 是披頭四的歌迷,選曲精準也有點冷門,比較接近《Love》專輯。一些角色的名字大概取材自披頭四的歌曲:男、女主角分別喚 Jude(《Hey Jude》)和 Lucy(《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還有杜麗莎女兒 T.V. Carpio 飾演的 Prudence(《Dear Prudence》)。
故事講 1960 年代英國 利物浦一個工人階級窮小子 Jude 去美國找尋生父,做了非法移民,認識了有點玩世不恭的 Max,更愛上了其妹 Lucy。後來三人在紐約與嬉皮浪族同住一個屋簷下,愛情生活和人生際遇充滿悲歡離合。
電影不是主流劇情片,演員邊做邊唱,人物刻劃跟愛情描寫其實不大細膩。主角的美貌不是第一等,沒有《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Romeo + Juliet) 那麼賞心悅目。對那個年代的火紅青春、迷幻新潮、越戰爭議等都是借題發揮,不能盡信。然而,戲中幾個配角都有那個年代新潮樂手的影子:包租婆 Sadie 是夜店歌手,像感情流露不那麼暴烈的 Janis Joplin;跟 Sadie 又離又合,有波希米亞色彩的吉他手 JoJo 就像 Jimi Hendrix。其他角色各有色彩:男主角 Jude 有藝術天分,牆上草莓那一幕相當震撼;女主角 Lucy 因為前度男友在越戰中陣亡,後來參與反戰活動,捲進了時代洪流;Prudence 是同性戀者,從俄亥俄州乘順風車到紐約市,嚐遍青春、愛情的苦杯;Max 本是反叛不羈的普林斯頓大學學生,後來被徵召入伍打越戰,受到地獄式苦難。
片子還有一些有份量的客串明星,包括高歌一曲《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的 Eddie Izzard、扮演迷幻大師大唱《I Am the Walrus》的 U2 樂隊主將 Bono、在 Max 注射藥物後產生的幻象裏出現的(五個) Salma Hayek。
《戀愛心曲》中的披頭四歌曲很多是全球幾代人所熟悉的,值得懷舊歌迷捧場,我看那場有不少成熟的觀眾。就是對披頭四不熟悉,將他們的名作配以靈活多采的演繹、變奏,也各有風味,其中幾場載歌載舞的段落甚佳:徵兵狂想曲華麗中滲出陰森,讓人想起《迷牆》(Pink Floyd The Wall);《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聰明地表達了女主角在愛情、親情、理想之間的矛盾和掙扎;《All You Need Is Love》是完美的大團圓;《Happiness is a Warm Gun》在超現實之中透出濃烈情緒;《Hey Jude》配合劇情,產生了巧妙而感人的變奏。然而,最討好、最賞心悅目的始終是男主角 Jim Sturgess 演唱《I've Just Seen a Face》一段,讓他顯得神采奕奕:(原來片段已經刪除,改貼預告片)
Julie Taymor 導過歌劇、莎劇、音樂劇,亦拍過描寫墨西哥傳奇女畫家的電影《筆姬別戀》(Frida)。電影在美術、服裝方面花過心思。開場不久男、女主角在大西洋兩岸分別唱出《Hold Me Tight》,佈景、服飾、演唱風格都搞得很貼切:1960 年代的美國,是看來乾淨幼滑、多吃便膩的「奶油」;1960 年代的英國,是看似邋遢、啖着卻有勿歇勿完之勢的「黃芥末」。
嚴格來說,《戀愛心曲》拍攝風格不夠統一,也有幾段色彩斑斕卻有點標奇立異的戲份。但是,它把披頭四的歌曲重新包裝,倒讓我和其他新世代對 40 年前的青春火花增添了一些認識。此外,電影大談反戰、大美國主義,似乎是不滿現代美國的反恐戰。現在的世界紛爭不斷,電影同名歌曲《Across the Universe》換上了迷幻的編曲,彷彿映照出現世疲憊、受傷的心靈,跟幾十年前的青春世代似乎遙遙互應。
The Beatles: official site
The Beatles: Wikipedia
Sunday, 2 March 2008
再看《東京世運會》──悼市川崑
認識市川崑,源於經典紀錄片《東京世運會》。在市川先生離世後,本地傳媒只發過零星的悼念文章。畢竟,市川崑在香港甚至日本國外的名聲不算太響,難跟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甚至山田洋次比較。他的作品看得不多,只對三齣較具代表性的片子寫過一點觀後感:《東京世運會》(東京オリンピック)、《緬甸豎琴》(ビルマの竪琴)、《細雪》。市川崑其他主要作品還包括:《炎上》(又譯《火燒金閣寺》,改編自三島由紀夫小說《金閣寺》)、《野火》(改編自大岡昇平同名小說)、《雪之丞變化》(1930 年代三上於菟吉在《朝日新聞》上發表,市川崑讓歌舞伎名角林長二郎(原名長谷川一夫)28 年後重演村雪之丞、闇太郎兩角)、《犬神家の一族》、《女王蜂》、《古都》(改編自川端康成同名小說)、《竹取物語》、《八つ墓村》(改編自推理作家横溝正史同名小說)等。
對市老認識不深,不好在網上抄幾段資料來交差,也不要再寫點什麼了。上面提到的放映會,主持人馮家明今天在《明報》對《東》片寫了一篇挺不錯的文章,在此轉載,聊表心意。
家明雜感:《東京世運會》影像啟示
〔原刊於 2008 年 3 月 2 日《明報》副刊〕
在油麻地的電影中心放映及討論市川崑的《東京世運會》(香港正式譯名),來的朋友剛好把閱讀角擠滿。這部 1965 年的 3 小時紀錄片,影像奪目不在話下;適逢今年的北京奧運,藉此讓我們預先為盛事的沸騰熱身。《東京世運會》的紀錄完整,從開幕到閉幕典禮,由奧運的由來故事說起,到各項比賽(田徑、體操、游泳、球類等)的精華片段,直至高潮項目馬拉松賽事完成,奧運閉幕,聖火傳給下一屆主辦國墨西哥為止。
《東京世運會》作為一部精彩的運動紀錄片,40 多年後重溫,依然令人感動,驚嘆大師的雄心與技藝。同時,影片也帶來幾點思考、啟示。
最出色奧運影像紀錄
一、電影作為媒體紀錄的時代意義。今年北京奧運,人造衛星直播、高清影像、環迴聲效將令人身歷其境。1964 年的東京奧運,遠遠沒有今天聲畫傳送的質素及便利(世界盃在 1974 年首次衛星直播)。1964 年夏天的奧運影像,要透過《東》片生動傳神輸送到觀眾眼前,其實已是 1965 年 3 月公映後的事。《東》片後來陸續在不同地方公映(包括香港)。今天「電影」的製作、發送已不能滿足國際盛事的逼切性。但《東京世運會》做了時代見證,成為歷屆奧運最出色的影像紀錄。電影歷史上只有萊芬斯坦 (Leni Riefenstahl) 1938 年的《奧林匹克》(Olympia) 能與《東》片媲美,但《奧》為納粹政權塗脂抹粉惡名昭彰,整體成就又不及《東》。
捨棄沉悶豐富人性
二、作為電影藝術的里程碑。日本 1950 年代電影成績斐然,市川崑 1956 年的《緬甸豎琴》在威尼斯影展上獲獎,奠定他在國內外的重要位置。由他負責的《東京世運會》,出來後受日本的奧委會批評,說影片的取向太藝術,有違新聞及歷史紀錄的原則,也有批評說日本國旗飄搖的鏡頭不夠。《東》片導演市川崑捨沉悶、呆板的純紀錄方式,以更「人本」及輕鬆的取向,兼收堂皇及滑稽影像,編製成這部藝術水平高又富人性的紀錄片。比方馬拉松比賽,除了走在最前頭的埃塞俄比亞健兒,鏡頭同時也捕捉了在賽道最後,筋疲力竭放棄完成賽事的選手。田徑場上,鏡頭特寫推沿球選手擲球前重複的小動作、跑道健兒隨身一個小護身符玩偶,都教人忍俊不禁。《東》片也許滿足不了主辦單位的「主旋律」要求,卻是 1965 年日本《電影旬報》十大佳片的第二位,在日本也非常賣座。
《東》片的影像變化多端,田徑賽道上以超遠攝鏡頭捕捉選手的臨場反應、觀眾的趣怪表情。體操場上則以慢鏡頭呈現運動員的優美體態。影片的配樂黛敏郎,也採納了不同的樂曲編排,由西樂到東洋味重的音樂,部分實驗味還很高。《東京世運會》所投放的資源是一時無兩的:28 名導演、1031 架攝影機、160 名攝影師及 500 名技師,拍成共 40 萬呎底片;市川崑竟能在巨額投資、龐大的素材中提煉出別具一格的電影藝術品。
重剪後不同版本流世
三、作為藝術家的個人情操。市川崑力排眾議,冒官方及皇室批評的風險,把《東京世運會》拍得充滿人味,也充分顯出藝術家高尚的情操。
市川崑在 1956 年及 1959 年的《緬甸豎琴》及《野火》,也是與別不同的戰爭電影,其人道主義的關懷,甚至《野火》涉軍人發狂及吃人肉的橋段,在日本國內也極受爭議。《東京世運會》推出後,因被要求重剪,故有不同的版本流世,較短的版本已較正路,但仍沒法完全除去市川崑的個人本色。
令人好奇的是,今年北京奧運舉世觸目,民族自尊、國力及領導威望通通往上面押。換作你是北京奧運紀錄片的總導演,你會像市川崑一樣,把和平鴿放生,在場內亂飛嚇怕運動員的諷刺場面(令人想起希治閣的《鳥》),剪入永垂青史的官方紀錄中嗎?
奧運會愈變愈商業
四、奧運會作為一場商品騷。今天重看《東京世運會》,令人深覺今非昔比。首先是開幕禮及閉幕禮的簡潔與壯嚴,今天舞龍飛鳳、特技紅星堆砌奇觀莊舉,不單作騷味濃,而且往往是壞品味的騷(上屆閉幕便是一例)。另奧運會這 40 多年間,也早變為更成功的品牌。任何與奧運有關的都是商業活動,比賽場內外、運動員身上,凡是觀眾的眼球觸及角落,都可變賣或出租,競爭勢成水火。
想深一層,1965 年的《東京世運會》來得較純正簡練,跟廣告商仍沒染指也有關係(意外是 1964 年奧運沒有 Nike 蹤影,運動鞋是 Adidas 的天下)。
今年北京奧運,品牌的滲透及贊助已無孔不入,眼花撩亂、俗不可耐——市川崑換了在 44 年後才操刀,面對廣告浩如煙海,還可不可以把影像「昇華」、製成恒久耐看的影史經典?
文:家明
編輯:葉旺文
策劃:家明
延伸閱讀:
搜狐娛樂:不一定驢驢《銀幕不老松──市川崑》
不一定驢驢美之冥想(日本電影的小小王國)《市川崑祭》
鄭樹森、舒明《悼市川崑──偉大小說電影人》
湯禎兆《追悼市川崑之一》
湯禎兆《追悼市川崑之二》
維基百科──市川崑生平簡介:日文、中文
藍藍的 movie blog《市川崑:東京世運會》
藍藍的 movie blog《市川崑:緬甸的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