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9 October 2009

由深進淺的三種「愛」


本上,久歷穩定感情或婚姻關係的人看《快樂的傷逝》(Kirschblüten - Hanami),感觸應該比較大。奇怪的是,看到最後,儘管電影有些不甚自然之處,我還是有點慼慼然。

故事說 Raui 和 Trudi 夫婦倆住在德國鄉村,過着恩愛恬靜的生活。Trudi 知道 Raui 罹患絕症,跟老伴到柏林探望其中兩名子女(兒子已經成家,有一對子女;女兒跟同性伴侶生活愜意),之後 Trudi 甚至想到日本看望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然而,Trudi 突然在睡夢中先走一步。Raui 傷心欲絕,他不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卻惦記妻子生前想到日本賞櫻和學習傳統舞蹈的心願,便拿着所有積蓄,獨自到東京去,寄住小兒子家。

影片前半部老夫妻探望子女的情節,有點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的味道,平淡中透着哀愁。子女都對父母突然到訪,打亂他們的生活而感到不滿。最初只是在背後發牢騷,後來有人當面發作。Raui 到東京去為亡妻圓夢,「打攪」了小兒子的生活,也爆出差不多的衝突。不能說幾個孩子都不孝,觀眾以旁觀者身份看,自然樂於逐一品評。其實,編劇已經對幾個孩子很仁慈,在投訴過後,很快個個都有反思、自責、認錯的戲分。

《快》可算動畫《沖天救兵》(Up) 的真人版,只是它更貼近現實,例如子女對兩老埋怨得不亦樂乎。女兒曾經自責忤逆,但在現實生活中,下一代遇上類似的情況,就算當時或事後明知道自己做得過分,還是情不自禁地「忤逆」。小兒子 Karl 頗得兩老寵愛,也是待至親離去後才以傷心哭別來表示孝心。

Raui 在東京遇上愛於公園跳日本舞的無家女孩 Yu,讓女孩教他跳妻子生前想學的舞蹈,更由女孩帶他到妻子夢想一遊的富士山。得睹富士芳容,也是 Raui 跟 Trudi 在天上團圓之時。

導演 Doris Dörrie 對日本該有一份很深的情意結,在她鏡頭之下沒有刻意美化或醜化日本。後來友人提起,原來這位導演喜歡讓角色露宿街頭,本片也不例外。

飾演 Raui 的 Elmar Wepper 和 Trudi 的 Hannelore Elsner 都是資深演員。Elmar 憑此片首次奪得影帝殊榮;Hannelore 在德國電視圈獲獎無數。三個孩子中佔戲最重的 Maximilian Brückner(飾演 Karl)也表現稱職。

對片中幾處感觸頗深。Trudi 知道 Raui 的病情卻不相告,只希望暗中跟老伴探望所有子女,並且能一償日遊、學舞的心願;Trudi 在睡夢中安然離世,習慣了老伴在旁的 Raui 一反平日冷靜的態度;妻子臨終的晚上,Raui 投訴海浪聲太吵睡不着,妻子過世後,他就覺得大海異常平靜;孩子在母親去世後才想起自己未盡孝道;孩子安慰 Raui,Raui 說如果 Trudi 是一隻貓,那 Raui 自己就是貓籠(自責沒在妻子生前為她圓夢)……

西方人的家庭倫常觀念一般沒有東方人那麼重,這齣戲該特別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


人算過,《總之得就得》(Whatever Works) 是 Woody Allen 第 40 1/3 齣電影(那 1/3 齣是《紐約故事》New York Stories),他主演了大部份,但沒在這一齣露面。結果,《總》片成了我第一齣在電影院看的 Woody Allen 作品。

故事主角是一個自稱幾乎獲提名諾貝爾獎、古怪厭世的老頭子 Boris。某夜他突然跟銀行家妻子鬧翻,自殺未遂,兩人離婚。他辭掉名牌大學的教席,隱居紐約的舊公寓,常與幾個老朋友茶聚打發時間,或教孩子下國際象棋。某天遇上了離家出走的俏嬌娃 Melody,二人後來竟愉快成婚。Boris 憤世嫉俗,喋喋不休,見人就鬧。他言語刻薄,滿肚牢騷,難以相處。後來,Melody 的保守派母親因丈夫與她自己的好友通姦,來投靠女兒,沒料到人生從此得到解放。此時,Melody 愛上了別人,Boris 又有意想不到的遭遇。各人才發現,尋找真愛原來純粹靠運氣和珍惜機會。

假如這齣電影是 Woody Allen 而不是 Larry David 演 Boris,可觀性等於零。然而很自然地,觀眾會把主角的性格聯繫到 WA 的自嘲。不管讓誰來演,WA 電影的男主角其實都是他自己的化身。

Larry David 是老牌演員,是著名長壽喜劇節目主持人,是電視劇《宋飛正傳》(Seinfeld) 其中一位創作人,也曾於《紐約故事》與 WA 合作。Larry 畢竟是演員,言語更冒犯,意態更麻煩。Boris 這個老頭子口沒遮攔、諸多道理,然而對白很有水準,絕非粗言穢語,相反用字文雅,諷刺幽默。看了 15 分鐘,我就開始期待下一次 Boris 拿誰開涮或出氣的時候,又有什麼新「道理」了。

也喜歡演 Melody 的 Evan Rachel Wood。十年前,她演電視劇《Once And Again》,是個憂鬱的小女孩。然後在《Thirteen》夥拍影后 Holly Hunter 毫不遜色。在《總》片是單純好心的女娃,惹人好感。

編劇把 Boris 設計成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天才。Boris 說自己有「偉大的頭腦」(great mind),看得見事實的全貌 (full picture)。他一開場就打開了這「第四道空間」,直接跟觀眾交流。事實上,這種超然物外,縱觀全局的姿態,跟電影最後 Boris 對愛情和人生所作的總結,有一種奇妙的呼應。

電影也讓我對紐約生了一點好感。因為喜歡 Boris,就覺得只有紐約這種地方才炮製出如此奇趣的人物。《總》中的紐約怡然閒適,也聚集了智者與藝術家,是人傑地靈的寶地,例如 Boris 和他的好友,更把來自南方的右翼份子、拘禮的虔誠教徒改造,釋放他們的靈魂,要多神奇有多神奇。

片中有很多(我以事是)唐人街的場景,看那些牌子、標語,該不是老外隨便拈來的道具,又多了一份親切感。

說回「愛情」這主題,到底編導不相信長久的愛情,但有一種豁達的眼光,也可能是源於生活的歷練,總之愛情要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萬事難解,卻又萬事都可解。


影海報已經說了《單身大急救》(The Ugly Truth) 其中一個主旨:女人和男人動情的不同。

故事說晨早清談節目製作人 Abby 漂亮能幹,但感情生活一塌糊塗;新搬來的鄰居 Colin 是整型醫生,年輕、英俊、壯健、溫文,是 Abby 夢寐以求的白馬王子。跟 Abby 合作的「賤男」節目主持 Mike 成為了她的愛情軍師。兩人打賭,Mike 幫 Abby 把 Colin「追求」到手,Abby 得跟他好好合作,若不成功,Mike 就辭職不幹。結局呢?心照不宣。

《單》片純粹通俗,不必用腦,是典型談情搞笑的歡喜冤家電影,但總算有點趣味。

其實我不大喜歡 Katherine Heigl,也一直避看她的演出。她演電視劇《Rosewell》(1999) 已經看她,那時候覺得好一點。後來總覺得她不論在外型、演技、性格都跑不掉《Rosewell》的味道。這次落力搞笑,總算有一點活力。演「賤男」的 Gerard Butler,在《戰狼 300》(300) 後不停發福。這次他演得頗生動,粗中有細。演「白馬王子」的 Eric Winter,看來一臉倦容,欠缺丰采。

片中談的所謂「男女大不同」都是老調重彈。再說,現在好些求偶特徵已經沒有明顯的性別之分了。

2 comments:

  1. Evan Rachel Wood 幾靚,不過好奇怪,早一兩年竟然同Marilyn Manson 拍拖,有點嚇人

    ReplyDelete
  2. 敢情大吃「十」驚!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