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8 October 2009

看《我不快樂》後看我的快樂與不快樂















月夜去看了 W 創作社的《我不快樂》首演,是梁祖堯的獨角戲。

故事說主角對目前的生活感到厭倦,也看不到在將來似乎有可能改變,他想到「殺死」自己原有的身份,改名換姓,「製造」身份,以一個他認為是理想的形象登場。一切竟然能夠瞞天過海,但生活的虛無卻沒有從此消失,快樂沒有重臨,原來是因為他沒有解開打在他和快樂之間的心結。

少看舞台劇,這也才是第二次看梁祖堯的演出,上一次是一年半前《攣到爆》第四次公演的「不能拗直版」。梁是目前香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舞台演員,也得過業界頒發的最佳男演員獎(喜/鬧劇)。

以首場演出來說,梁祖堯的表現挺放鬆,沒有什麼明顯忘詞的情況,唸對白挺順暢。場刊說,這個劇目邀請了形體指導跟演員一起排演。有幾場戲倒是由演員的肢體動作來帶動劇情。以梁又回復了少許圓潤的身軀來說,演出未見吃力。

較諸詹瑞文偏向通俗的雜薈笑料、林奕華帶點刻意的形而上文本互涉風格,相對來說,《我不快樂》劇本中的重點思想表達不見忸怩,也不見得很刻意去經營笑料的份量和密度。然而,我覺得上半場的劇情有點渙散,下半場(特別是初段)筆鋒一轉,趨向嚴肅,起初有點不能適應過來。

觀眾進場時播放的背景音樂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編劇黃智龍自言很能言傳他自己某段時間生活形態、王菲的粵語舊作《純情》(收錄於 1994 年的《胡思亂想》專輯)。我也十分喜歡這首歌,理由跟「小龍」(黃的暱稱;我不認識他本人)一模一樣。最喜歡那首歌的時候,我也討厭自己,我也不快樂。後來就知道,那是因為我不懂得生活。

現在我懂得生活了嗎?不知道,但對於「快樂」和「不快樂」的看法,跟從前是改變了。

「快樂」和「不快樂」在我的生活中,越來越變得像形影不離的攣生兒。也就是說,遇上了「不快樂」,「快樂」總在不遠處;但在跟「快樂」牽手的時候,又感到「不快樂」的陰霾在背後盯着自己。套 W 創作社宣傳《我》劇的一段文案:

我的薪水算不錯,每一季可以買不止兩件 Comme des Garçons 的新衫(當然,買得起不代表會買)。也間接表示,我有一份穩定而不錯的工作。不(或有節制地)揮霍的話,我的生活算富足,也認真搞退休投資一陣子了。然而,儘管我喜歡自己的工作,卻已經無法從工作中得到滿足,因為心裏明白,上班地方的軟環境和硬環境改變了,也難有改善的空間。眼前的是教人只能兵來將擋的「工作」,不是能夠持續發展的「事業」。

我跟家人住在一起,天天見面,得到長輩的照料,也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家人各種生活起落。這是快樂的。但因為「家人」這一重關係,每個成員不同的性格,又讓彼此無法逾越一道道無形卻永遠存在的幽溝。這是不快樂的。

我手中有一段充滿缺陷的愛情。經過幾乎陰陽永隔的險關,走過一段風景奇詭的幽谷,換來了不容置疑的信仰,我其實應該比很多「沐浴愛河」的人都要知足。但是在闖關的玄妙過程中,就體會到一開始便存在的缺陷不會因為曾共患難而能夠從此解除,我又找不到快樂的理由了。

我朋友不多,為人被動,也沒有什麼魅力。尤幸在失意的時候,多數能夠找到可以信任的傾談對象。我不應該說,我不快樂。

既然難以把「快樂」和「不快樂」彼此分割,就儘量看「快樂」的一面吧。

10 comments:

  1. "我朋友不多,為人被動,也沒有什麼魅力。尤幸在失意的時候,多數能夠找到可以信任的傾談對象。我不應該說,我不快樂。"

    應該說是不幸中之大幸。

    但聽得出是不太快樂。

    ReplyDelete
  2. 快樂不快樂,應該就像電話鈴聲一樣,此起彼伏。

    ReplyDelete
  3. 我(現在)很難會覺得快樂,多謝~

    ReplyDelete
  4. 快。樂可以是很短暫的, 但不快樂總是較長久的。。。

    Albert

    ReplyDelete
  5. Vince:
    是的,但我也不會讓自己在不快樂之中沉淪下去。

    Pepe:
    有時候,就覺得一些人時刻處於亢奮狀態,不可思議!

    Fun:
    其他人或事情「打沉」自己,有時候難以避免,但自己不要「打沉」自己。
    幾個月前,我差點崩潰,最後還是熬過來,家人、同事、這裏的讀者也許都不察覺。

    Albert:
    是呀,所以我才很想讓自己快樂一點呢

    ReplyDelete
  6. 我手中有一段充滿缺陷的愛情。經過幾乎陰陽永隔的險關,走過一段風景奇詭的幽谷,換來了不容置疑的信仰,我其實應該比很多「沐浴愛河」的人都要知足。但是在闖關的玄妙過程中,就體會到一開始便存在的缺陷不會因為曾共患難而能夠從此解除,我又找不到快樂的理由了。


    玄!

    ReplyDelete
  7. Wow, is Hong Kong really such a 悲情城市?

    One thing I learned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is that "You're only as happy as you want to be".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Not Happy" and "Sad". "Not Happy" only means you have fallen off from the threshold of euphoria, which is just at least 50% of what life is. Without this 50+% you won't experience the same kind of elation and joy you feel in happiness. When you look at it this way, there is actually a certain serenity and bliss in "Not Happy".

    ReplyDelete
  8. 早前才有人跟我說, 一個人不快樂多多少少都是自己將不快樂的事情不斷放大繼而沉溺其中, 要一下子改變倒不容易, 但心態真的要擺正. 其實這是lifetime practice

    ReplyDelete
  9. Leo:
    ^_^

    shangri-la,
    「悲情城市」未免誇張了一點。香港太發達,很多人都對生活失去了敏感、耐性、信心,就不容易得到快樂。

    Artman:
    我想,是「經驗」讓我比從前容易平復心情

    ReplyDelete
  10. 我都好鐘意聽純情,好鐘意opening 段鋼琴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