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8 October 2010

藍色恐懼

問談不上動畫電影粉絲,更稱不上專家。對於動畫電影,除了看畫工外,最看重題材和講故事的手法。因為十分喜歡今 敏(兩字之間空一格乃遵照今 敏本人的意願)的《千年女優》(2001),所以他其餘三齣動畫長片都要看。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 是今 敏首齣動畫長片,拍成於 1997 年,改編自竹內義和的同名小說。故事講原來是二流女子偶像團體一員的霧越未麻單飛,並且放棄唱歌而轉投演戲。然而,工作性質突變,加上一些死硬派粉絲不接受自己轉型,讓未麻飽受壓力。未幾,開始有跟未麻的工作有關係或聯繫的人被殘殺。未麻本身也頻頻出現幻覺。如此,現實和幻覺不斷交替,未麻越來越不能分辨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幻象。最後,「兇手」現身。然而,看到最後,兇手原來不止一人……

亞洲電影節的特刊上寫得很貼切:「《藍色恐懼》已可看到他(今 敏)的強烈個人風格,人格分裂、時空穿梭、夢境與現實交錯更是貫穿他所有作品的主題,成功奠定今 敏之後的創作路線。」

作為一齣動畫電影,《藍色恐懼》的題材屬於罕見,對觀眾的要求也高,層層疊疊的現實和夢幻,稍不留神,一兩個來回,觀眾就會迷失於差不多的場景和情節之中。我說「差不多」,是導演會通過一些細微的差異去提醒觀眾每個段落到底是現實還是幻覺,例如缸裏的魚兒,房間的佈置等。

在《千年女優》中,有不少佈置巧妙的戲中戲,原來在《藍色恐懼》裏,今 敏已經使用這招,通過未麻拍攝偵探連續劇的角色和情節,從另一個角度去推演劇情。

《藍》的畫工不算精緻,但劇情引人入勝,女主角未麻的心理刻畫很細膩。這個劇本要拍成真人電影的話,對女主角演技的要求也將很高。

此片不容易看,劇情有點複雜外,還有不少血腥的場面──幾次忍不住要閉上眼睛,靠聽銀幕上的聲音去判斷恐怖的場面是否已經過去,然後才敢張開眼睛繼續看下去。

我想,今 敏的作品大概是拍給頭腦不算簡單的成年人看的。四齣動畫長片篇幅都不長,介乎 81 到 93 分鐘。這也是有必要的吧,他要是拍得太長,觀眾吃力,製作人也容易出紕漏,還是緊湊一點好。

Wednesday, 27 October 2010

酒徒

生鏽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煙圈裏捉迷藏。推開窗,雨滴在窗外的樹枝上霎眼。

劉以鬯,並不是看他最著名的作品《酒徒》,而是在中二時,有位修士邀請獲益出版社到學校舉辦書展,同學可以即場購書。校務主任在早會上說,該出版社的總編輯香港作家東瑞會到場為同學簽名。當時根本不曉得東瑞是何許人。我看中了一本小說,付款時,這位「作家」笑逐顏開,一邊拉着我,一邊跟邀請他來辦書展的修士說:「現在的學生很會讀書啊。」這下可弄糊塗了,看看手上那本《島與半島》,再看看作者的名字:劉以……不是「達」,是「鬯」。這形狀離奇的「鬯」(音「暢」)字怎麼唸?對兩位「叔叔」點頭笑了笑,就快步離開了展覽室(中學母校地方大,確實有個屋子叫「展覽室」的)。我是這樣邂逅劉以鬯的。

《島與半島》平實淺白的筆觸掩不住地道的香港風情,故事內容跟民生息息相關,文筆灑出本地色彩,把小市民的生活、社會新聞、作者反思融入小說之中,如此記實與創作並行的文風,後來才慢慢體會到是毫不簡單的。

《酒徒》在上大專時讀的。那時候有一科「當代中國文學」,中、港、台三地作家都讀一點,印象中,大陸的讀過王蒙北島盧新華賈平凹等,台灣的只記得白先勇,香港就有劉以鬯、西西等。當時選了劉的《打錯了》,但老師刻意提及劉另一部作品《酒徒》幾次,後來還是把《酒徒》快讀了一遍,印象不特別深刻,只覺得《酒徒》的劉以鬯比《島與半島》的感覺疏遠多了。

後來,王家衛從劉以鬯在 1972 年發表的小說《對倒》獲取靈感,拍出了《花樣年華》,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位當時已經年過八十的本地文壇泰斗。如今本地文人黃國兆首次執導,把他十年前已經購得版權、號稱「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1962 年 10 月起在《星島晚報》副刊連載,歷五個多月)、劉以鬯最膾炙人口的經典《酒徒》搬上銀幕了。

看電影前,特地補購了小說,卻沒有虔誠地讀完才看戲。一個成熟的文學作品以另一種文藝形式重新表達,例如翻譯、電影、電視、廣播劇等,總是充滿困難。如果原著有複雜的(心理)描寫層次(或手法),難度更高。張愛玲、白先勇的作品改編的效果都一般,《酒徒》這本意識流小說難度自然也很高。

電影版片長 106 分鐘,節奏有點慢,但不悶藝。故事以上海南來有點學問賣文為生的老劉張國柱飾)為主角。對老劉來說,煙、酒和空氣是他維持生命的三大要素。他跟文藝青年麥荷門蔣祖曼飾)交情不錯。老劉同時頗有女人緣,身邊出現不同年紀的女人,大都對他不錯,但他不要女人的施捨,也瞧不起財大氣粗、胸無點墨的人,對社會現狀有很多不滿,卻又只想在酒精裏消極度日,只是有時候分不清楚酒癮是生理問題,還是心裏不安,而借酒麻醉自己。

六十有二的張國柱是台灣影星,是主演過《卧虎藏龍》《吳清源》等片的男演員張震的爸爸。父子倆曾經憑《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同時角逐第二十八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都敗給了《推手》的郎雄)。張國柱的電影只曾認真看過《蝶變》一齣,演大反派「鐵甲人」沈青。在《酒徒》中,他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較唸對白的表現優勝。總體來說,如放映後的分享會(黃國兆、蔣祖曼來了)上一名觀眾所言,讓張國柱演老劉,年紀無疑大了一點。

女演員方面,溫碧霞名氣響,但佔戲不多,表現不過不失。江美儀表情不錯,但普通話挺爛(她的角色該是廣東人,普通話說得不好也可以接受)。蔣祖曼一人分飾兩角,包括舞女楊露和反串飾演文藝青年麥荷門。坦白說,她不大會演,但從她拍香港電台電視部的青春劇開始,我一直覺得她是個挺有氣質的女孩。有點驚喜的是竟然找出了中國經典電影《小城之春》的女主角韋偉飾演雷老太一角。她唸對白仍鏗鏘有致,扮演癡呆症老人,表現恰到好處。

《酒徒》電影版最大看點是美術部分。佈景、服裝都極力重塑 1960 年代香港的氣氛。畫面多取偏黃和綠及偏黃和紅的色調,滲出一點朦朧。片子是小本製作,導演說超支最嚴重的就是美工。但黃仁逵的功架和努力,讓這齣成本 300 多萬的電影,看來有 1500 萬製作的水準。

在分享會上,不少觀眾向黃、蔣兩人提問,反應不錯。看得出不少人(包括我)是為了《酒徒》這本小說而來。離場時,聽到有觀眾說導演拍攝手法有點不專業,又沒有《花樣年華》等電影那麼美。畢竟,黃國兆不是專業導演,他可能看戲很多,但換成自己執導,就是兩回事。從我對原著依稀的印象比較一下,他已經很努力去捕捉小說的神韻。至於幕後製作,《酒徒》劇組手上的資源怎能跟王家衛的相比?我覺得《酒徒》拍得用心,儘管有些地方顯得刻意了,仍算得上一齣不錯的片子。

黃國兆說,《酒徒》大概在十一月底公映。我未必會重看,但可能會買影碟以示支持。不過,現在反而想看香港電台電視部在 1997 年《寫意空間》系列中拍攝的半小時版本。那個改編版本在芝加哥國際電視節得了銀獎,劉老也曾在《酒徒》小說的序言中表示,很喜歡那個版本。既然劉老師(又)突然走紅了,電視台可考慮重播那個半小時的單元劇?

這天下午,我在日記簿上寫了這麼一句:「從今天起戒酒。」但是,傍晚時分,我在一家餐廳喝了幾杯拔蘭地。

Tuesday, 26 October 2010

德國電影節 (1):女教宗‧奧運納粹地下情

有太多時間研究看哪齣戲,加上電影節舉行期間,又有亞洲電影節,並正值出差前夕,所以在這次德國電影節只憑直覺選了四齣電影,頭兩齣是以女性為主角,後面兩齣則是男人天下。

傳文案讓「女性教宗」這個主題顯得更加吸引,加上片長 149 分鐘,直覺認為不是小本經營,故選了《女教宗》(Die Päpstin;或譯《女教王傳》)。

故事說在公元九世紀,一個天資過人的女孩打破了教會的規矩,改以男性身份入讀神學院,當修士,後憑着醫藥知識,救了教宗一命,以其過人才智和忠善心腸,當上了教廷顧問,後來更獲選為教宗。然而,「女教宗」跟原為她護養人的教廷侍衛長早有戀情,並懷孕了,結果這雙「非傳統」的戀人不得善終,而「女教宗」的事蹟也曾經遭當時反對她(他)或恪守女人不得參與(天主)宗教職務的保守派故意隱瞞……

女教宗 Johanna von Ingelheim(網基百科條目到底是真有其人、野史人物,還是如某些流派所言,只是當年一些人基於政治目的而穿鑿附會出來的角色?《女》片的場面雖未盡如宣傳文案所言是史詩式的,但技術方面也十分用心,Johanna 這個角色的傳奇一生倒是拍得層次分明,由老父嚴禁她讀書寫字,離家出走到神學院上學,跟擔任她護養人的伯爵擦出愛火(這段情讓我想起 Woody Allen 和宋儀。純粹是一種聯想、印象,愛情就難分錯對),易服進修道院,出走羅馬成了教宗得寵的醫師,到登上權力高位,節奏徐疾有致,兩個半小時沒有太多悶場。

演女主角的 Johanna Wokalek 和她少年時代的 Lotte Flack 樣子有點像,兩人的眼光都見智慧閃爍。Johanna Wokalek 的氣質有點像較年輕時的 Cate Blanchett。男主角 David Wenham 似曾相識,原來演過《魔戒》電影,那時候的造型跟他本片的形象有六七分像。站在觀眾的立場,看得投入了,也希望有情人能開花結果。但誠如 Gerold(David Wenham 飾)對 Johanna 所說,女方在有了「事業」後,不顧客觀環境,要把愛人留在身邊,本來就是玩火。愛情的(殺傷)力量真的很大。

Johanna 的人生所展現的開放和自由氣度,比她所身處的時代走前了超過一千年。就是在半個世紀以前的香港,女孩受教育和在工作崗位上的機會仍然不多。來到 21 世紀,女人教育水平和社會地位大大提升了,但男、女不平等的事,仍然時有發生。當然,所謂性別不平等,有時候也得看環境、對象。我就覺得,性別平等這個議題,根本男人、女人都不容易講。

不多 1100 年後,猶太裔女子跳高好手 Gretel Bergmann(現年九十有六,居於美國)屨創佳績,但礙於緊張的政治氣氛,被迫出走英國。1936 年,柏林舉辦夏季奧運會,西方集團對納粹政權施壓,再次因為政治原因,Gretel 必須回到德國。身為一流運動員,Gretel 本來以為可以在奧運賽場上大展身手,甚至奪金而回,然而,強大的國家機器另有計劃。猶太人在納粹德國本來就備受欺壓,從受訓到奧運會,Gretel 都不曾好受。

有才之士,卻有志難伸;在仍然保守的時代,Gretel 是來自弱勢族群的女性,在本片中,她的傲氣和自信似乎沒有讓她的意志有過多少動搖。主演的 Karoline Herfurth 不算貌美,但挺有 Gretel 這個角色的氣質。另一邊廂,納粹找來男扮女裝的 Marie Ketteler(Sebastian Urzendowsky 飾)挑戰 Gretel 的代表地位。有點奇怪的是,Marie Ketteler 這個角色在戲中的發揮空間不算大。

《奧運納粹地下情》(Berlin 36) 宣傳文案說,Gretel 和 Marie 日久生情,不十分正確。Marie 看來對 Gretel 有意,但也可能是他欠疏女色,色心乍起而不知所措;Gretel 則視 Marie 為朋友,當對方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對象罷了。另一錯誤是說電影主角參與的項目是撐竿跳,其實是跳高。在香港,電影的宣傳文案往往就是這樣,一般只(略)顧文字的美感,卻漠視影片的內容,與劇情或鈿節不符之處不勝枚舉。大概對老闆而言,讓執筆人看一次電影才寫,是不合情理的奢侈。

《奧》片沒有太多高潮,但美工方面做得很不錯。至於重頭戲奧運會開幕式,那艘氫氣飛船倒沒有教我十分興奮,畢竟小時候已經看過興登堡號 (LZ 129 Hindenburg) 災難的紀錄片,對這種舊世紀的飛行器恐懼多於讚嘆。倒是開幕式綵排上的圓環操十分能體現西歐的簡約美學,在規範的條線中滲入了力與美。據說,Gretel 和 Marie 的真身曾在 Leni Riefenstahl 的奧運電影《奧林匹克》(Olympia 1. Teil - Fest der Völker; Olympia 2. Teil - Fest der Schönheit) 中亮過相,該是把它翻出來的時候了。萊芬斯坦的作品中,另一齣很著名的是《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這個德國女導演的才華始終不及她跟納粹的友好關係受注目,有點教人惋惜。

買票看《奧》片是因為我是奧運迷。至於看過的奧運電影中,最愛市川崑的傑作《東京世運會》(Tokyo Olympiad觀後感)。

Monday, 25 October 2010

(再看)千年女優

《千年女優》是 2002 年的作品,2007 年我第一次看,2010 年它的導演今 敏因病英年早逝。今 敏另一齣動畫《盜夢偵探》(Paprika, 2006) 譽為今年夏天全球大熱電影《潛行凶間》(Inception;觀後感) 的啟蒙作之一,今年香港亞洲電影節選映了今 敏全部四齣動畫長片《Perfect Blue》(藍色恐懼)、《千年女優》、《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東京‧契爺)、《パプリカ》(盜夢偵探),下月台北金馬影展也會有同樣的安排。難得可以在大銀幕上看,我當然不會錯過,四齣今 敏的作品都買票了。第一齣看的是唯一已經看過的《千年女優》。

今天偷懶,把差不多三年前(原於 2007 年 12 月 28 日貼出)一篇關於《千年女優》的舊文重新上載。那時候寫得很用心,也比較造作,但對於《千》片的感覺,可都沒有太多不同。

最後,將貼出在 YouTube 找到的一個短片,是《千》片的精華片段,配上了為此片配樂的平沢進自己主唱的電影主題曲。


沒有找到他,已經不再重要。
或許,我喜歡的是不斷追尋着他的自己。
             ──藤原千代子

2002 年,轟動日本動畫界的,除了在次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千與千尋)外,還有《千年女優》(Millennium Actress),兩片當年同獲日本文化廳最佳動畫大獎。然而,後者沒有童趣,而是呈現岀一種深邃、憂鬱的風格、對愛的追尋與執着。《千年女優》的導演今 敏是日本新一代動畫奇才。

《千年女優》講述二戰後日本銀映電影公司鼎盛時期的一代巨星藤原千代子,30 年前當紅之際突然息影、隱居;30 年後,製作所老闆立花源也是千代子的影迷,找到千代子當年不慎丟失的一把鑰匙,而獲千代子破例接見。這一把鑰匙打開了記憶之門,還挖掘出千代子一段從不為人所知的愛情故事──因為這一段愛情,才有千代子輝煌的銀色事業。回憶一路流向千代子那無數的人生片段與電影作品彙集而成的海洋。今 敏以倒述且現實夢幻交錯的方式把觀眾拉進了一個超時空。

千代子的一生呈現了百年日本影史,甚至千年日本歷史。女明星的情幻一生與日本不同的時代結合起來,塑造出一個豐富多姿的傳奇故事。全片僅長 87 分鐘,但結構複雜,蘊含的情感豐沛,看完不禁沉吟一番才能回過神來。今敏以日本歷史為弦、女星千變萬化的樣貌為弓、命運的播弄為譜,奏出了一闋千載餘音的癡情樂章。導演的場面調度與運鏡都十分流暢,節奏緊湊。隨着千代子的口述回憶,現實(事業回憶)與虛幻(內心感情)兩種時空並置於同一畫面,營造出豐富、驚艷的舞台效果。不過,有些觀眾也許在開始時會看得一頭霧水。

女主角的銀色事業源於一段虛幻的、沒有真正發生過的感情。懷春少女時,千代子無意中救了一個被追捕的會畫畫的年輕流亡份子。兩人約定再見面,年輕人離開前只留下一把不知用途的鑰匙。為了尋找初戀情人,千代子當上電影演員,好讓他能夠看見她,能來找她。那把鑰匙與年輕人在倉庫牆上所繪的千代子肖像,令千代子沉溺於一場飄渺的愛情之中。直到某次拍片時遇上地震,與死亡擦肩,千代子發現自己再不是少女,為了讓情人可以永遠記住自己年輕美好的樣子,便毅然退出影壇。事實上,那個年輕人早受迫害死去了。千代子終其一生,不過是在追求一場流沙幻愛。

《千年女優》能以短小篇幅融合對歷史、戲劇史、人物情感的刻劃,主要是使用了不少「頂真」蒙太奇。在文學修辭中,「頂真」是指以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起頭。《千》片多以動作為前後鏡頭的剪接點。然而,前後鏡頭之間情節的跳躍卻可能沒有邏輯可言。這種手法在 1960 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中已經出現,但從技術上而言,似乎動畫片的空間更大──即使大幅度轉換場景,動畫較真人電影容易將動作、背景順暢銜接起來。也就是說,動畫片有一個超越的角度。在《千年女優》中,故事從江戶、幕末、明治、大正、昭和到現代,甚至未來,如此複雜多重的時空轉換,就是用上真實演員,也未必拍得如此流暢、動人。

除了跳接時空的巧妙安排外,還有幾個主要角色的多重身份象徵:在角色要做出具爆發力的動作時,就轉換場景:穿着忍者裝束的千代子被鐵鍊絆倒,跌落地上卻變成藝妓;乘坐在人力車上於櫻花樹下嫣然一笑的洋裝美女,在車子衝向鏡頭之後,就變成迎風的自行車少女。還有對「門」的處理手法,例如在東三省拍片時遇上馬賊,火車廂陷於火海,千代子用力拉開車門,外頭場景卻變成戰國時代的城堡;千代子邊喊邊敲,監獄鐵門終於開啟,衝入牢房,卻置身於二戰時遭受空襲的家門之外。這些手法既節省了許多交代劇情的功夫,也把千代子一再追尋的力度描繪得連綿不絕、一氣呵成。

觀眾隨着千代子的人生走過戰亂、飄進滄桑,並瀏覽日本的電影史,笑中帶淚,驚艷中帶憐惜。《千年女優》讓人想到過於期待某些事情,興奮、期盼之後,就是辛酸、痛楚。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把鑰匙,能開啟「全世界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那是一生的回憶、千里的追尋。片末,觀眾正要為千代子的癡傻欷噓,女主角臨終時卻輕輕吐出:「有沒有找到他,已經不再重要。或許,我最喜歡的是不斷追尋他的自己。」到底女主角對愛情的堅持,就是日本人崇尚的淒絕的美。

另外值得討論的,是在那場彷彿向《蜘蛛巢城》致敬的戲中戲裏給千代子喝下「千年長壽茶」的紡紗婆婆,她在片中不斷出現,也許是無法停轉的命運,也可能是千代子想像自己年老時的模樣,就形成了一股恐懼──年華老去,就是有幸再遇「鑰匙君」,誰還會認得誰?整齣電影最教人心折的也是這幕:千代子在丟失那把鑰匙後,赫然發現自己已經「想不起他長什麼樣子了」。最殘忍的捉弄來自本身的記憶,正如傷痕往往只有自己才看得最清楚。

雖然千代子的美夢終究沒有成真,但也許觀眾從中夠體會到,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往往就在尋夢的時候。那個夢可能是一種生活、一個地方、一種美麗,更可能是一個人,他/她的存在讓你感到生命圓滿,他/她的擁抱讓你以一把淚水去感謝命運。在追尋的路途上,有等待、有付出,也將最美麗的想像都加在那個夢中,在心中倒數,待它成真。

《千年女優》如一股穿梭銀幕的影像漩渦,幾年前香港某電影節放映過一兩場,錯過了,後來只能在網上訂購一區英文字幕 DVD。之前台灣放映這片子,推出了三區中文字幕 DVD,馬上又買一張。可是,在香港,它卻是一直無聲無息。難道香港人看動畫片,就容不下好萊塢宮崎駿以外的佳作?

Thursday, 21 October 2010

璇宮艷史

電影資料館看了國泰(電懋)粵語片影展的《璇宮艷史》。國泰/電懋的電影知道比看過的多。儘管多是黑白影片,仍可以看出美工等製作方面水平很高,加上題材比一般粵語片摩登,看起來趣味高一點。

以往看的國泰/電懋影片都是國語片,像《南北和》《野玫瑰之戀》,粵語片該還是第一次看。《璇宮艷史》是 1957 年的作品,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但影片仍見有趣,簡單來說,借電影資料館提供的文字,它是一齣「西洋古裝宮闈片,其實也是粵劇歌舞片,影響來自荷里活歌舞片……那種怪、奇、CAMP 的風格……比同期的粵語片都超前大膽,而且拍得入骨入迷。有趣的是,他(編導:左几)將西方文學及西片的感性融入粵語片的某種不自然或彆扭,今日看來成了奇情實驗的魅力,值得費心研究。」

據說,左几本身富文學修養,執導影片多兼任編劇,注重人物心理的刻劃,而國泰公司又擁有豐富的資源和開放自由的片廠文化,導演的創作空間更大,容易拍攝出自己的風格。左几也是經典《帝女花》(1959,大成出品)的導演。因為他當時被右派列入黑名單,執導的影片不能在等地上映,故由龍圖掛名導演

《璇宮艷史》原為薛覺先同名粵劇,電影版變成為一個虛構的現代場景,人物穿西洋服裝,以粵劇和一些西方樂曲為調,唱出重出譜寫、交雜戲曲詩情和現代語言和思維的歌詞,今天看來尚且妙趣無窮。當年影片該也獲得不錯的反應,不然後來就不會拍續集了。

劇情說精於音律的美男子雅各張瑛飾)和手下傑克梁醒波飾)落流香公國(?),雅各大受女性歡迎,也惹來不少爭風呷醋的事情,結果被遣返原居地雪國。女王(羅艷卿飾)要招親,引來幾個怪異嶙峋的鄰國王子。因緣際會,女王邂逅雅各,一見鍾情,招雅各為王夫。女王的近身侍女 Lulu(譚蘭卿飾)跟傑克兩人情投意合,決定請辭,下嫁傑克。習慣自由自在的雅各慨嘆一入宮門深似海,事事須以女王為先,越來越覺得沒趣……

幾個主角的角色名字已經有點令人發遽,看見他們一本正經地唱粵劇,在東方臉孔下穿一身舞台效果十足的西洋服裝走來走去,更是有趣。片子是長,有 124 分鐘,節奏當然比不上現代的電影,但並不沉悶。

張瑛演萬人迷,在黑白的畫面中,仍看得見他塗上了厚厚的粉底。他太瘦,樣子跟我在 1980 年代看他在麗的電視拍劇時的差不多,不知道該說他保養得宜還是長相成熟了。四個主角中,他是比較失色的一個。我可是第一次認真地看羅艷卿演戲,女王邂逅雅各那一幕,羅那副含蓄的女色鬼相滿過癮的。但這女王角色既為一個之君,關上禁宮大門又馬上變成小女人,霸氣全消,換着在其他西方宮闈電影之中,女王再深愛王夫,也無法完全褪去自己的「王者之氣」。不過,她大部分時間穿低胸艷服,更有出浴場面,又是我始料未及,說不定在當年是城中熱話。在女王一班穿短褲子的女侍衛中,獨一人有兩句對白(都是說「知道」),她就是羅蘭

比較之下,男女「丑生王」梁醒波和譚蘭卿就輕鬆、過癮得多,其中又以波叔更揮灑自如。最近一連看了兩齣他的舊作(包括《南北和》),越發懷念他。

Wednesday, 20 October 2010

告白

去年開始,看完一齣電影,就按照一個自訂的機制給影片打分數。到年末回顧,就有個憑據,也方便自己回憶對各齣電影的印象、感覺。2010 年剛好過了八成的日子,直至剛過去的星期日在電影資料館看的老粵語片《璇宮艷史》(明天再談)為止,今年在電影院看了 100 場戲。除去在影展看的經典電影或重映舊作共 18 齣,在 82 齣首輪電影中,目前《告白》跟《潛行凶間》(觀後感)和《謎情追兇》(觀後感)位列三甲。

網上關於《告白》的觀後感或文章已經很多,部分還寫得挺有水準,談幾點印象最深刻的,做個記錄便好。

之前沒看過中島哲也執導的電影,最多只是慕名買了張《花樣奇緣》(嫌われ松子の一生)的影碟。看罷《告白》,馬上要查看一下他的背景。原來中島哲也曾是十分有名的廣告片導演,難怪本片影像流麗,很多畫面看來像照相機的廣告片。當然,漂亮的構圖、凌厲的畫面,並不止於吸引觀眾的注意,而是導演通過詭奇的視覺創作將劇情發展、現場氣氛、角色感受等表達出來的一種詩意手法。觀眾為銀幕上的影像吸引,同時也深深地墮進了幽異的故事國度裏。

《告白》另一引人入勝之處,是它的配樂。片中選了不少英文歌,旋律優美,編曲溫軟,但細聽歌詞,配合劇情來咀嚼,就發現慵懶、幽深的音樂散發出了一陣陣含混怨懟的氣息。逛過幾家唱片店,找不到電影原聲帶,就希望到日本旅行的朋友能替我買回來。

《告白》是一齣藝高人膽大的電影。一開場編導就交代了初中生罔殺小女孩和女教師的艾滋病菌牛奶復仇計劃。慘案經過、兇手身份、報復動機和過程幾乎一目瞭然。看罷這 20 分鐘,急性子的觀眾大概會擔心之後那 86 分鐘還會有什麼好說。導演再安排兩個兇手少年 A 和 B、後來跟少年 A 拍拖的女班長少女 A、少年 B 的母親輪流告白,以仿「羅生門」的手法,在早已掀開的案情下,逐步剝開每個當事人的心路歷程。幾段告白都拍得冷靜、冷峻,早知「結果」的觀眾放下了追尋真兇的包袱,就不自覺地糾纏於一場關於生命、責任、關愛、悔悟、仇恨的討論之中。完場後,有一陣子不能好好的深呼吸一口氣,既為電影緊湊、精準的拍攝手法叫好,也為故事的內容、探討的價值、表現的手法而感到不安。說一齣電影好看,除了娛樂性豐富、技法優異等之外,也可能是因為它能夠讓你對它反覆思考。

松たか子飾演女教師森口悠子,跟表裏好像不一的傳奇「熱血教師」桜宮正義山口馬木也飾)有個女兒愛美。女兒被殺,女教師處心積慮,佈置了一個復仇大計。松たか子這回的演出實在精彩,表情、語調細膩,我認為,比今年讓她當上日本影后的《櫻の桃與蒲公英》(ヴィヨンの妻~桜桃とタンポポ~;觀後感)優異得多。然而,同樣叫人拍案的還有飾演三個主要少年角色的新演員和飾演少年 B 母親的木佳村乃。三個新演員中,又以飾演為了愛而變冷血的少年 A 的西井幸人和飾演本性不壞且善於觀察的少女 A 的橋本愛較為突出。西井幸人其貌不揚,但那份深沉、抽離,教人不寒而慄。橋本愛長得很漂亮,眼神凌厲,演出準確,相信將會是幾個少年主角中最先走紅的一人。

看完《告白》,對於用兩條生命來換取一個終極的教訓,難言是否「值得」,反正整個故事的說法是走偏鋒、走極端了。不要把《告白》當成推理電影看,這樣的話,你會很不爽。它是一齣社會電影。幾十年前龍剛拍《飛女正傳》,當時教人譁然。今天的《告白》就是差不多的作品。

我不知道美好的東西破滅時的聲音是怎樣,但我曉得常常來看望自己的悲觀情緒,這一次倒是幫上大忙,在我接收不安的劇情時,溫柔地安撫着我。

Tuesday, 19 October 2010

千禧首部曲:龍紋身的女孩

《杜拉拉升職記》先讀書後看戲和《千禧首部曲:龍紋身的女孩》(Män som hatar kvinnor) 看了戲但(還)未開始讀原著的經驗比較一下,從今以後,還是盡量看過電影才讀原著,這樣,看電影就減少很多包袱,不會忙着比較原著和改編,省得一邊看戲一邊生氣,讀書的時候趣味也更大,可以借助電影的畫面和角色讓自己更投入文字的世界裏。

《千禧首部曲:龍紋身的女孩》片長 153 分鐘,劇情緊湊,除了因為內急在完場前半小時左右看過一次手錶外,眼睛和腦袋一直跟銀幕上的聲、光、影緊密聯繫,好不投入!上星期在香港公映的新片中,論製作質素和震撼程度,首推日本電影《告白》(明天再談),論娛樂性則以《千》片佔先。但估計沒有俊男美女壓陣(其實可能是忠於原著吧),也沒有特效或美景助威,加上是大部分香港人比較陌生的瑞典電影,《千》片未必能夠賺得較佳的票房收入。

電影改編自已故瑞典作家 Stieg Larsson 所著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在瑞典,去年三部曲已經搬上銀幕,評論和票房收入都很好。小說一紙風行,全世界的讀者人數一天天增加,好萊塢自然又把電影重拍,計劃在明年聖誕節上映,導演是 David Fincher,男主角 Mikael Blomkvist 由現任 James Bond Daniel Craig 飾演,女主角 Lisbeth Salander 是剛於 David Fincher 新作《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 中演出一角的 Rooney Mara。儘管 David Fincher 是名導,David Craig 的外型絕對較瑞典影帝 Michael Nyqvist 出眾,但對於一改再改的戲,總覺得越改越好的機會更低。例如最近看到同是瑞典電影的《血色童話》(觀後感)的好萊塢版本《吸血兒凶》(Let Me In) 的預告片,幾乎所有場面都是將原版照搬過去,但場景和色調卻顯然沒了原版的淒冷、妖異。難得片商把握時間將《千》三部曲的原裝電影版引進香港,不看白不看。

中文片名裏的《千禧》跟公元 2000 年沒有關係,它是故事中男主角任職的雜誌的名稱。故事說 Mikael(Michael Nyqvist 飾)專門揭發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各種黑暗交易等。影片一開始,他被自己揭發走私軍火的大亨誣陷下獄。Lisbeth(Noomi Rapace 飾)是個釋囚,也是天才黑客,在數據保安公司當調查員,剛完成一個富翁委託她調查 Mikael 背景的工作。富翁要 Mikael 查出自己失蹤四十年的女兒遭誰殺害。Lisbeth 後來繼續追蹤 Mikael,忍不住要協助 Mikael。Mikael 請 Lisbeth 跟他一起做調查,發現案子有不少一直為人忽略的細節和內情……

《千禧首部曲:龍紋身的女孩》好看,在於角色設定不落俗套,演員表現到位;查案時抽絲剝繭,編導把經過拍得流暢、明白、緊湊。這個偵探懸案聯繫到歷史、文化的課題,比一般好萊塢同類作品借歷史和文化標誌來提升形象或混淆視聽,感覺好多了。

男主角是記者,為了追求真相鍥而不捨,頭腦清晰,冷靜沉着。Michael Nyqvist 確實長得不好看,但他對角色的詮釋、在戲中的表現倒印證了認真、果斷的男人自有吸引力。女主角跟「性感、漂亮」完全沾不上邊,從小到大飽受摧殘,沒得到過任何保護,形成以暴易暴的性格。然而,她個性正直,男主角有難,更是由她出手相救。這麼一個北國英雌,Noomi Rapace 演得十分稱職。查案過程有驚有險,年齡有明顯差距的男、女主角一起歷險後,到了影片末尾,兩人終於走在一起,也沒有任何教人倒胃的感覺。

我不是電腦專家,但《千》片中有很多使用電腦去查案的場面。久沒見過電影為鋪陳案情而做得那麼細膩,讚賞之餘,也感到中國電影的植入廣告實在太低能。隨便舉兩個例子,《唐山大地震》中買保險時那句「中國人壽,踏實」,以及《杜拉拉升職記》中不斷出現的 Lenovo 和 Lipton 茶包,直把觀眾拉回《歡樂今宵》打現場廣告的時代。《千》片中,兩個主角用 Apple 電腦查案、翻資料,觀眾為劇情感到緊張之餘,又看到產品如何使用(像把模糊影像放大、剪裁、聚焦等),手法優雅、高明得多。就當我想多了,中國辦奧運、搞世博、買國債,做了很多很多,希望打進國際社會,可人家就是不買你賬,就是因為所做的都是表面功夫,手法和動機都膚淺,一個不留神就露出馬腳,根本無法提起人家鼓勵你繼續「努力」的企圖。

電影結局擺明是下一集的引子,我也誠心受誘,期待十二月上映的《千禧三部曲第二部:玩火的女孩》(Flickan som lekte med elden)。

Monday, 18 October 2010

再單身遊記

了四場電影,演員陣容最強大的是 Julia Roberts 領銜主演的《再單身遊記》(Eat Pray Love) 。明顯地,電影院也最看好它,大部分場次排在最大的放映室。上星期五晚飯前的場次,入座率有五成,很不錯了。但以戲論戲,除了明星效應外,《再單身遊記》沒有太多看點。

故事說女作家 Liz(Julia Roberts 飾)到峇里島採訪時,遇上「生神仙」,對方告訴她將會經歷人生大變,千金散盡,大半年後要回去找他,到時候就傳她衣缽。回到紐約,Liz 跟丈夫 Stephen(Billy Crudup 飾)感情轉淡,覺得夫妻倆在很多方面都無法溝通,又巧遇當劇場演員的年輕帥哥 David(James Franco 飾),隨意地接受了一開始連自己也不打算認真的婚外情。最終離婚了,婚外戀也沒有結果,Liz 想起峇里那個老占卜師的話,決定出國流浪。140 分鐘的電影,在開場半個多小時後,才進入意大利印度、峇里「精華遊」。

在意大利,Liz 學習「享受」,確實有過愉快、放鬆的心情。然而,最後還是禁不住感懷身世,感到幸福始終不眷顧自己。去印度是為了修養心靈。在靈修營內遇上了同是來自美國的 Richard(Richard Jenkins 飾)。印度之行原想做到言之有物,卻變成喋喋不休,焦點渙散,浪費了 Richard Jenkins 和 Julia Roberts 兩個好演員。這一段最好看的,只是編導開了 Richard Jenkins 的樣子一個玩笑。回到峇里,再見大師,劇情還是無法完全對焦。直到 Liz 遇上了跟她合得來的 Felipe(Javier Bardem 飾),她不相信幸福會來敲門的憂慮又出現了,劇情自然圍繞這問題兜轉一輪,最後才圓滿落幕。

假如《再單身遊記》拍得爽快一點,例如刪掉 25 分鐘的戲,紐約和羅馬兩段乾淨利落一些,印度和峇里兩段刪去一些枝節,有什麼「大道理」就好好表達,電影就會紮實得多。如今整齣戲挺囉嗦,又造作,充其量是群星拱照 Julia Roberts。

女主角 Liz 的性格並不可愛,但 Julia Roberts 狀態不錯,演出是一貫的嫻熟(也可以說是沒有驚喜),才讓我少打幾個呵欠。一眾男角之中,James Franco 沒有發揮,Billy Crudup 不夠過癮,Richard Jenkins 角色不夠討好,但演出挺有生氣。飾演女主角真命天子的西班牙男星 Javier Bardem 儘管不是大帥哥,但在本片的造型挺配合他。只是 Felipe 一角用不着太多演技,說不定 Javier 把本片視為一筆年中獎金而已。

看畢全片,再上 IMDb,發現觀眾評分只得 4.9 分,是有點不留情面,卻無可厚非。

儘管《再單身遊記》不好看,倒讓我再簡單思考一下「幸福」這個概念。女主角不認為幸福會來敲她的門,我也有差不多的想法。但坎坷的遭遇是因為際遇之外,也看個人性格。另一點是以前我總認為「幸福」是既符合自己要求,又恆常在身邊的人或事。但現在則放鬆了一點,符合自己的要求還是十分重要,然而是否得恆常待在身邊,卻再不會說得那麼絕。

儘管《再單身遊記》教我失望,其餘三齣電影都不錯,接下來三天將分別再談。

Friday, 15 October 2010

杜拉拉升職記

小說改編成電影,該先讀書後看戲,還是看完戲才(決定要不要)讀書?《杜拉拉升職記》讓我又想了一下這個問題。

純粹看電影,現在中國「四小花旦」之一的徐靜蕾自導自演的《杜拉拉升職記》不過不失,角色造型、美工、音樂、拍攝手法都有美國電視劇《Sex And the City》的影子。112 分鐘的片子,從北京芭堤雅,所到之處光鮮新潮(並有大量技巧一般的「植入廣告」product placement),表面上十分賞心悅目,但整套電影其實是個沒有高潮或懸念的愛情輕喜劇,演員不是特別漂亮,表達手法也談不上精巧、新奇。

我先讀小說,後看電影,小說是在 iPhone 上看的。作者李可(化名)據說在企業中擔任高級管理人員,年薪上百萬。《杜拉拉升職記》賣個滿堂紅後,李可就是通過電郵接受訪問,她說自己願意分享觀點,但不想分享生活。這種神秘作風讓不少讀者對她添上好感。說實話,《杜拉拉升職記》三年前出版,寫得尚算通順,有些有趣的比喻,但文字欠缺鮮明的色彩。小說大受歡迎,是因為作者把一些職場心得、人事經驗、工作智慧通過身材不俗但姿色一般、受過良好教育而務實肯幹的「倔驢」杜拉拉向讀者有條不紊地演示出來。對於不諳辦公室政治,或者在工作單位老吃苦頭而不得其解又毫無對策的人,輕輕鬆鬆讀着這本小說,就可以較好地理解自己部分工作「難題」的成因和可能的應付方法,自然喜歡此書。

小說中也有愛情線,女主角杜拉拉任職外資企業的行政及人力資源部,她跟銷售部大客戶分部總監王偉那段戀情有點童話故事的影子。但既然李可是個半途出家的作者,就不能苛求她創作出一個非同一般、曲折離奇或可歌可泣的辦公室愛情故事。其實,在一些細節上也見李可略有心思,例如王偉跟手下黛西的舊戀情釀成愛情風暴之餘,又掀起辦公室風波。

把電影跟小說一比,除了把職場小說變成(有點廉價的)愛情電影外,人物性格大幅簡化,將部分人物關係修改甚至刪除,很多富含戲劇元素的題材都丟了。例如電影把玫瑰(杜拉拉的上司)和黛西(王偉手下兼舊情人)合而為一,讓我很不爽。莫文蔚演玫瑰很努力,但原著裏玫瑰的險詐和黛西的怨怒在電影中都給洗掉了八成,再沒有叫人替杜拉拉和王偉捏一把汗的威力。吳佩慈海倫,基本上只保留了小說人物的名字,角色是全新創作的。小說中,杜拉拉的上司李斯特、同僚李文華王宏、杜拉拉的手下周亮、海倫、麥琪帕米拉,以及公司領導層何好德柯必得羅杰等都各有特色,他們跟杜拉拉本人或在杜的身邊都醞釀出大大小小的漩渦。《杜》的精華正是這些漩渦,它們展示出一些辦公室的人性優劣、權謀或伎倆。在電影中,卻換成是辦公室戀愛掛帥,附送二十分鐘泰國外景,沒有拍出女主角如何一面向上爬,一面如何漸漸從蠻幹瞎拼中學會要變通和忍耐。

選角方面,徐靜蕾的外表跟小說中的杜拉拉頗不相同,她演繹起來,也欠小說人物的倔強和果敢。但我覺得,王偉一角是更大的敗筆,黃立行時尚味道很濃,看來也不夠穩重。在小說中,王偉是北京人,舉止做派頗有教養,話不多,「身材高大,英俊儒雅」,作者特別說明中等身形的杜拉拉跟王偉在身高上有很大的差距。徐靜蕾一穿高跟鞋,就跟黃立行差不多高,加上徐比較健美,黃又比較瘦削,兩人走在一起,完全沒有小說的味道。至於其他角色,發揮空間不多,不提也罷。

李可在去年和今年再寫出了《杜拉拉 2 年華似水》和《杜拉拉 3 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裏》兩個續篇。我在讀《杜拉拉 2》,次回作者加入了更多職場資訊,常常長篇大論,有點像教材,人物之間的互動減少了,有時候挺悶人。但要是讀者對企業運作感興趣或有認識,也許讀來更有親切感。話說回來,在香港很少讀到像《杜拉拉升職記》這樣內容跟現實貼近之餘,又有關於某類專業紮實的資訊的小說。

Monday, 11 October 2010

戀戀凡花

個星期在電視上看見片商為《戀戀凡花》(FLOWERS -フラワーズ-)打廣告,感到有點意外。畢竟,香港的電影市道又不是特別火紅,《戀》片並非大型製作,也不是熱門的話題作,卻得到如此厚待,似乎不要錯過。本來打算如常在星期六去看早場,但陰差陽錯,在公映當天的下午去開業不久的 The ONE 電影院看了。戲院的設備不錯,椅子寬闊舒適,但座位跟前一排的空間再寬闊一點更好。

說回電影,片長 105 分鐘,通過外祖母(蒼井優飾)、母親(仲間由紀恵飾)和兩個姊姊(竹内結子飾)和(田中麗奈飾),以及慧兩個女兒(鈴木京香飾)和(広末涼子飾)三代六個女性的遭遇來側寫不同年代日本的女人心。

凛有點學識,不想接受父親安排的婚事;慧身體有毛病,不大適宜懷孕,幾經辛苦誕下了奏,後來又懷了佳;薫有個疼愛自己的丈夫,可惜好景不常;翠在出版社工作,希望有自己的事業;奏情路多舛,工作又不順利;佳有夫有子,生活美滿。

六個女人六個故事,以 1930 年代外祖母年輕時那一段拍得最完整,蒼井優的氣質和演出都挺到位。第二代的三姊妹,竹內結子那段是純粹的愛情故事,她的造型、舉止、表情也挺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日本電影所見女人的味道,但其角色的發揮空間不太大。田中麗奈比較活潑、自主,她的戲分喜劇元素最多,最教人賞心悅目。在我個人來說,仲間由紀恵在本片很漂亮,但她的角色最欠發揮。鈴木京香是兩屆日本奧斯卡影后,演技也是眾人之中最好的,其角色最多內心戲,她也演得好,只是角色的性格深沉,不如田中麗奈那麼奪目。在片中六個女性角色中,広末涼子是最年輕的,際遇很好,彷彿是家族中眾女長輩修練的成果都送了她一份。她姊姊(鈴木京香)剛好相反,三代女性對愛情、事業、生育的掙扎,奏都嚐透。広末的表現不錯,卻嫌佳這個角色太純真、太美好,欠了一點人味。

故事最初說凛不願意接受父親安排的婚事,在出嫁當天打算離家出走,後來她有所「感悟」,決定聽話。到達夫家時,看見新郎(三浦友和山口百恵次子三浦貴大飾演),一切又突然變成了童話故事。薫走出陰霾,其過程影片卻隻字未提,而薫後來的人生也沒有再加描述。翠跟(情慾)小說老作家亦師亦友,對方幾句話讓她突然「茅塞頓開」,顯得她之前的堅持十分兒戲。比較之下,奏的一段富戲劇性,也不與現實脫節。

看罷《戀戀凡花》,不感到哪一幕特別精彩或難忘。六個女演員表現稱職,卻不是超水準的演出,而且彼此之間交流不多。竹內結子和田中麗奈的對手戲不見很多貼心體己的對白,鈴木京香和広末涼子二人同場時有內心戲,但火花不夠。蒼井優和仲間由紀恵更是獨立成段。從美工、音樂等細節來看,《戀戀凡花》的製作處處可見心思,但電影故事和演員的表現則遜於預期,不是「非看不可」。

Tuesday, 5 October 2010

南北和

港電影資料館常常選映本地的國、粵語老片,它離我上班的地方不太遠,但以前懶走動,很少去看。現在去多了,熟悉了,每一兩月就上網去看有什麼影展,喜歡就買一兩場的票自己去看,挺即興的。

國泰機構在 1930 年代於新加坡開始經營電影事業;1950 年代,主事人陸運濤將業務拓展到香港,成立了國際影片發行公司(國際)和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電懋),效法好萊塢片廠的經營手法,論規模,算得上 1950、60 年代香港業界的龍頭之一,共拍了國、粵語電影超過 200 齣。數年前,國泰機構把 200 多部影片和文字資料贈予電影資料館,今年是國泰機構成立七十五周年,資料館舉辦了一個「美好年華 - 國泰 75 周年紀念展」。這次放映的作品其實不多,我買了兩場的票,第一齣是王天林導演、宋淇編劇的《南北和》。

王天林當年是電懋國語組的導演,他兒子王晶後來先進電視台,然後也成為電影人。宋淇和他夫人鄺文美張愛玲私交甚篤,更曾介紹張愛玲替香港的片廠寫劇本。這兩個幕後猛將教人對電影有點期待。

電影拍於 1961 年。電懋公司既拍國語片,也拍粵語片。當時北方的影人拍攝技法較高、較細致,反之不少粵語片製作流於粗疏,甚至有「七日鮮」之說。電懋是大片廠,製作嚴謹。《南北和》動用了國語組的製作班底,固然拍得較佳,而電影同時兼用國、粵語,藉語言差異製造出不少笑話。事實上,1949 年後,大量國內移民南來,他們帶來了資金、技術外,也把不同的生活文化引進來了。《南北和》另一焦點就是透過故事將南方人和北方人一些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性格以輕鬆的手法表達出來,既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也將一些可能引發衝突的「分歧」變成笑料,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更容易明白、接受不同背景的人。

《南北和》的故事說廣東張三波梁醒波飾)是洋服店的經理,女兒麗珍白露明飾)在店中工作。後來店子隔鄰開了另一家洋服店,老闆為北方人李四寶劉恩甲飾),而且李跟他當空中小姐的女兒翠華丁皓飾)和小兒子嘉華鄧小宇飾)更是張三波父女新搬來的鄰居。南方人較勤奮踏實,北方人則擅於交際,講排場。後來,張、李二人在生意上互相競爭。二人的女兒結成了好朋友,麗珍愛上了外省人王文安雷震飾),翠華則愛上了麗珍的南方人表哥(張清飾)。然而,因為男朋友籍貫不同,兩個父親都反對女兒的戀情。不過,就因為得到兩個未來女婿的幫助,一場「南北戰爭」才可和平解決,大團圓結局。

電影還有兩個知名影星「客串」:在一場看電影的戲中,輯錄了王天林導演的《野玫瑰之戀》片斷,使葛蘭張揚成為了本片的「串星」。整齣電影表演最出色的是「丑生王」梁醒波,演技與節奏都爐火純青。

因為《南北和》的成功,電懋再多拍了至少兩齣「南北」系列的電影,我沒看過。對於「南北」,我只記得 1980 年代末鄧碧雲沈殿霞拍了一齣喜劇《南北媽打》,還有 1991 年陳百強有一首叫《南北一家親》的歌曲。現在資訊爆炸,國際文化交流變得尋常又頻繁,《南北和》這種題材的電影多半不能大賣了。何況拿其他文化來開玩笑,很容易在投訴(或報復)文化盛行的今天引發衝突。

Monday, 4 October 2010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不為導演徐克,也不為擔綱的哪一個演員,而是想看看電影在視覺上有什麼天馬行空的創作。從這個角度看,《狄》片的表現還算不錯,但論及劇情、演員等其他衡量影片高下的實際因素,我說,《狄》片是僅及中上。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最初在媒體報道中喚「通天帝國」,是後來才把主角狄仁傑的名字冠上。正因如此,又記起 TVB 有一齣早已拍竣同以狄仁傑為主角的電視劇《盛世仁傑》。弔詭的是,電影男主角是劉德華,電視劇男主角是鄭則士,兩人的相貌、體型相距十萬八千里。在網上隨便翻查過一些資料,有說狀元文官狄仁傑肥白面滑,不如現在《狄》片中劉德華武功高強,活像 Robert Downey Jr. 扮演的神探福爾摩斯,機智且幽默,但劉德華比較拘謹,沒有 RDJ 那麼浪漫不羈。

也可以說,劉德華的角色沒有談情戲。說此片沒有愛情線也不為過,上官靜兒李冰冰飾)對狄仁傑的愛慕之情比較遲才顯露,要開始萌發的時候,她就得退場了。

《狄》片的故事完全天馬行空,例如唐朝國都在洛陽,都城下沉而出現離奇詭秘的鬼市,格局似集日本城郭、京都銀閣寺的「銀沙灘」和圓明園大水法中十二生肖銅首像的無極觀,以及全片焦點之一、高六十六丈類似巴別塔、以將登基的武則天為造型的「通天浮屠」巨大佛像。這些設計都有點看頭。

故事說武則天(劉嘉玲飾)即將登基,命人鑄建摩天大佛。武氏即位之期臨近,接連發生朝廷命官體內自燃而死的離奇慘案。武則天讓近身侍衛上官靜兒跟昔日大理寺神探狄仁傑追查真相。狄仁傑和上官靜兒連同白化病奇探裴東來鄧超飾)一起辦案,越接近真相,死亡的人越多,最後發現主謀早已設下周詳的埋伏……

就偵探元素來看,不死盯科學邏輯,《狄》片的佈局基本上可以自圓其說,123 分鐘的片子拍得挺緊湊。細心再想,不難發現很多地方似乎是參考其他作品而來的。例如上官靜兒的造型像徐克舊作《東方不敗》主角的造型,「焚字庫」帶諷刺味道也讓人想到秦始皇焚書、鬼市內國師分身和竹林的鋼線機關有徐克電影成名作《蝶變》(男主角之一張國柱張震的爸,最近復出拍了改編自劉以鬯同名經典意識流小說的《酒徒》)的影子,連鄧超的白化病造型也叫人聯想到《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 中的 Silas。我想,不管是否徐克的迷,這些符號會尤其教外國的觀眾看得過癮。

在主要演員中,鄧超比較突出,劉德華是本色演繹,李冰冰有點呆滯,梁家輝表現平穩,而傳媒廣泛報道、在片中扮演武則天的劉嘉玲,儘管外型有點氣勢,卻也老態盡現,SK-II 眼霜救不了她,其角色也寫得不夠深刻。讓我留下印象的是兩個稱得上前輩演員的吳耀漢泰迪羅賓

本來可以給此片打個高一點的分數,只是到了結局,跟《英雄》如出一轍的「顧全大局」安排,把前面一路營造的魔幻武俠氣魄除掉大半,也讓我納悶:狄仁傑如此人物不可能這麼「順應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