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太多時間研究看哪齣戲,加上電影節舉行期間,又有亞洲電影節,並正值出差前夕,所以在這次德國電影節只憑直覺選了四齣電影,頭兩齣是以女性為主角,後面兩齣則是男人天下。
宣傳文案讓「女性教宗」這個主題顯得更加吸引,加上片長 149 分鐘,直覺認為不是小本經營,故選了《女教宗》(Die Päpstin;或譯《女教王傳》)。
故事說在公元九世紀,一個天資過人的女孩打破了教會的規矩,改以男性身份入讀神學院,當修士,後憑着醫藥知識,救了教宗一命,以其過人才智和忠善心腸,當上了教廷顧問,後來更獲選為教宗。然而,「女教宗」跟原為她護養人的教廷侍衛長早有戀情,並懷孕了,結果這雙「非傳統」的戀人不得善終,而「女教宗」的事蹟也曾經遭當時反對她(他)或恪守女人不得參與(天主)宗教職務的保守派故意隱瞞……
女教宗 Johanna von Ingelheim(網基百科條目)到底是真有其人、野史人物,還是如某些流派所言,只是當年一些人基於政治目的而穿鑿附會出來的角色?《女》片的場面雖未盡如宣傳文案所言是史詩式的,但技術方面也十分用心,Johanna 這個角色的傳奇一生倒是拍得層次分明,由老父嚴禁她讀書寫字,離家出走到神學院上學,跟擔任她護養人的伯爵擦出愛火(這段情讓我想起 Woody Allen 和宋儀。純粹是一種聯想、印象,愛情就難分錯對),易服進修道院,出走羅馬成了教宗得寵的醫師,到登上權力高位,節奏徐疾有致,兩個半小時沒有太多悶場。
演女主角的 Johanna Wokalek 和她少年時代的 Lotte Flack 樣子有點像,兩人的眼光都見智慧閃爍。Johanna Wokalek 的氣質有點像較年輕時的 Cate Blanchett。男主角 David Wenham 似曾相識,原來演過《魔戒》電影,那時候的造型跟他本片的形象有六七分像。站在觀眾的立場,看得投入了,也希望有情人能開花結果。但誠如 Gerold(David Wenham 飾)對 Johanna 所說,女方在有了「事業」後,不顧客觀環境,要把愛人留在身邊,本來就是玩火。愛情的(殺傷)力量真的很大。
Johanna 的人生所展現的開放和自由氣度,比她所身處的時代走前了超過一千年。就是在半個世紀以前的香港,女孩受教育和在工作崗位上的機會仍然不多。來到 21 世紀,女人教育水平和社會地位大大提升了,但男、女不平等的事,仍然時有發生。當然,所謂性別不平等,有時候也得看環境、對象。我就覺得,性別平等這個議題,根本男人、女人都不容易講。
差不多 1100 年後,猶太裔女子跳高好手 Gretel Bergmann(現年九十有六,居於美國)屨創佳績,但礙於緊張的政治氣氛,被迫出走英國。1936 年,柏林舉辦夏季奧運會,西方集團對納粹政權施壓,再次因為政治原因,Gretel 必須回到德國。身為一流運動員,Gretel 本來以為可以在奧運賽場上大展身手,甚至奪金而回,然而,強大的國家機器另有計劃。猶太人在納粹德國本來就備受欺壓,從受訓到奧運會,Gretel 都不曾好受。
有才之士,卻有志難伸;在仍然保守的時代,Gretel 是來自弱勢族群的女性,在本片中,她的傲氣和自信似乎沒有讓她的意志有過多少動搖。主演的 Karoline Herfurth 不算貌美,但挺有 Gretel 這個角色的氣質。另一邊廂,納粹找來男扮女裝的 Marie Ketteler(Sebastian Urzendowsky 飾)挑戰 Gretel 的代表地位。有點奇怪的是,Marie Ketteler 這個角色在戲中的發揮空間不算大。
《奧運納粹地下情》(Berlin 36) 宣傳文案說,Gretel 和 Marie 日久生情,不十分正確。Marie 看來對 Gretel 有意,但也可能是他欠疏女色,色心乍起而不知所措;Gretel 則視 Marie 為朋友,當對方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對象罷了。另一錯誤是說電影主角參與的項目是撐竿跳,其實是跳高。在香港,電影的宣傳文案往往就是這樣,一般只(略)顧文字的美感,卻漠視影片的內容,與劇情或鈿節不符之處不勝枚舉。大概對老闆而言,讓執筆人看一次電影才寫,是不合情理的奢侈。
《奧》片沒有太多高潮,但美工方面做得很不錯。至於重頭戲奧運會開幕式,那艘氫氣飛船倒沒有教我十分興奮,畢竟小時候已經看過興登堡號 (LZ 129 Hindenburg) 災難的紀錄片,對這種舊世紀的飛行器恐懼多於讚嘆。倒是開幕式綵排上的圓環操十分能體現西歐的簡約美學,在規範的條線中滲入了力與美。據說,Gretel 和 Marie 的真身曾在 Leni Riefenstahl 的奧運電影《奧林匹克》(Olympia 1. Teil - Fest der Völker; Olympia 2. Teil - Fest der Schönheit) 中亮過相,該是把它翻出來的時候了。萊芬斯坦的作品中,另一齣很著名的是《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這個德國女導演的才華始終不及她跟納粹的友好關係受注目,有點教人惋惜。
買票看《奧》片是因為我是奧運迷。至於看過的奧運電影中,最愛市川崑的傑作《東京世運會》(Tokyo Olympiad;觀後感)。
Tuesday, 26 October 2010
德國電影節 (1):女教宗‧奧運納粹地下情
Labels:
星光遊樂園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