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0 November 2013

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

初讀報章雜誌的介紹文章,以為《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Ender's game) 是一齣狀似日本卡通片《超時空要塞》的兒童電玩式電影,這麼想也多少拜香港這個又長又爛的中文譯名所賜,怎料看下去才發現原來是需要思考道德問題的。

電影劇本改編自 1985 年美國作家 Orson Scott Card 的同名小說,由憑《真心無戾》(Tsotsi) 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 Gavin Hood 身兼導演和編劇。Gavin Hood 本身也是演員,在本片中主角 Ender 在太空軍事訓練學校裏所玩的感通遊戲中的那個 CG 巨人便是 Gavin Hood 自己客串演出的。

故事說外星蟲族侵略地球,在最後關頭勇敢的天才戰鬥員 Mazer 擊潰敵軍母艦打敗蟲族。此後五十年,地球雖然得享太平,但時刻關注蟲族的動向,擔心敵人再次入侵,佈設先進的軍事防禦工事和訓練學院,更著重培養有天分的孩子當戰鬥員。Graff 上校(Harrison Ford 飾)看中 Ender(Asa Butterfield 飾),利誘威逼他到太空軍事學院接受更高級的訓練。雖然 Ender 在那裏結識了女孩 Petra(Hailee Steinfeld 飾),但因為無法跟感情要好的姊姊 Valentine(Abigail Breslin 飾)聯繫,以及訓練和同學關係等壓力而鬱鬱不歡。女少校(Viola Davis 飾)不忿 Graff 上校對 Ender 的訓練方針。與此同時,情報說蟲族正準備再次侵略地球,Graff 安排當年擊退蟲族的傳奇人物 Mazer(Ben Kingsley 飾)親自訓練 Ender,直到 Ender 參加訓練最後一次的考驗……

原著的 Ender 是只有六歲的天才兒童,電影在年齡上作了調整。人類培養孩子當戰鬥員甚至指揮官,是因為作戰策略已經被看穿。Ender 當上總指揮官,還因為他擁有天才的調兵遣將能力。在片中 Ender 不斷承受超乎尋常的壓力,主要是因為 Graff 上校一直在挑戰 Ender 的極限。電影的結局可謂出人意表。但一直留心劇情的話,其實不難猜到真相。說到結局,《安》片也教人想起宮崎駿經典的動畫電影《風之谷》。

這電影實在讓人越看越悲哀。Graff 上校看來是為全人類安危苦心籌謀的志士,但這只是最表面的形象。他先是封鎖了 Ender 的電郵(令人想起對網管樂此不疲的國家),對孩子無情的訓練也跟逼害無異(嘴巴就說為人類福祉著想之類遠大目標)。再看下去,Graff 上校壓根兒是個軍國主義者,還利用小孩來打仗,甚至欺騙他們。這些設計足讓《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超越一般的科幻電影,讓人思考一些道德哲學上的問題,例如高壓的軍訓是否合乎人情?任何偉大的目標都足以犧牲一個人的童年?Ender 在片末所下的決定,到底是他自願的還是被害的?蟲族和人類是不是就站在對立的兩點之上?蟲族和地球人之間的第二次戰爭是不是可以避免?以一齣娛樂片來說,《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對白太多,節奏也有點慢,但故事對於人性、戰爭、和平,甚至人類和其他動物的生存意義都有反省。

此片的小演員很搶鏡頭。三個「昔日」童星 Asa Butterfield、Hailee Steinfeld 和 Abigail Breslin 都有優異的演出,其他參加軍訓的「童子軍」的演出也很不錯。Harrison Ford 的戲份不少,但他的表情就是有點僵硬。也許,他最好的演出都在 1990 年代以前,好歹他曾經提名過奧斯卡影帝一次(《滅口大追殺》Witness, 1985 年度)。Viola Davis 戲份很少,但角色比較討好。跟 Asa Butterfield 合演過《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的金像影帝 Ben Kingsley 畫了個大花臉,發揮空間不多。

2 comments:

  1. 此片的模擬戰鬥、軍事調動及策略,令我聯想起當年的銀何英雄傳說。

    ReplyDelete
  2. 因為原著作者是一名反對平權的恐同人物﹐在北美很多人都參與了抵制這部電影的行動。兩星期來此片票房僅屬一般﹐恐怕續集無望。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