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0 April 2009

我看 80 顆電視明星

有心有力,下星期開始,每週五個,沒有爆炸性資料,只為留下一點記憶,按客觀演藝成就和個人喜好排名,以倒數方式寫寫 80 個電視明星(TVB 為主)。


鄭少秋 郭可盈 陶大宇 蔡少芬 湯鎮業 莊靜而 郭晉安 戚美珍
周星馳 郭藹明  張衛健 趙雅芝 鄭伊健 周海媚 羅嘉良 周秀蘭
石 修 羅慧娟 梁朝偉 商天娥  古天樂 李琳琳 黎 明 陳敏兒
關禮傑 繆騫人 黃日華 鄧萃雯 張智霖 黎美嫻  陳浩民 陳慧珊
劉德華 陳秀珠 馬德鐘 翁美玲 陳 豪 胡杏兒 呂良偉 米 雪
任達華 黃杏秀 馬浚偉 李司棋 陳錦鴻 藍潔瑛 張家輝 陳松齡
鄭嘉穎 李婉華  劉松仁 佘詩曼 林保怡 劉嘉玲 歐陽震華 陳玉蓮
謝 賢 關詠荷 夏 雨 邵美琪  林家棟 黎 姿 吳啟華 張可頤
苗僑偉 鄭裕玲 溫兆倫 曾華倩 吳鎮宇 汪明荃  劉青雲 毛舜筠
萬梓良 宣 萱 周潤發 陳秀雯 王 喜 馮寶寶 林 峰 黃淑儀

Monday, 27 April 2009

HKIFF 2009 之 22:春光乍洩

香港一說《春光乍洩》,並指明是電影的話,99% 的人會以為是王家衛跑到阿根廷拍攝的那一齣。讀一些(在香港)用中文寫的關於世界電影發展的文章,就知道 1960 年代也有一齣《春光乍洩》(Blowup),1967 年贏得了康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

今年香港國際電影搞了一個已故意大利名導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的影展。他有些舊作早已買了影碟(當然是未看了),這次我只選看他兩齣彩色作品。《Blowup》是 Antonioni 自編自導、首次衝出意大利跑到英國拍攝的英語長片,故事改編自阿根廷作家 Julio Cortázar 的短篇小說,基本情節也是個離奇的故事,但改編後關聯不大。

電影故事說一個倫敦時尚攝影師 Thomas(角色以著名攝影師 David Biley 為原型;David Hemmings 飾)在一天裏發生的事。Thomas 有錢有閑(開敞篷勞斯萊斯,隨手購買古董)、自視甚高兼玩世不恭。在一次工作間隙時間,他在公園裏拍下一對情侶的照片,女方 (Vanessa Redgrave) 執意取回底片,甚至找上他的攝影棚肉償換底片。Thomas 以另一卷底片打發了她,把照片沖印出來後,卻隱約發現花叢裏有把槍指向男子,並於另一張照片發一具屍體。晚上他再到公園查證,屍體真的在那裏。回到攝影棚,底片跟照片卻給拿走了。他找朋友陪他察看,朋友卻毫不關心。第二天早上,屍體不見了……

聽說 Antonioni 的電影非常抽像,節奏楥慢、欠缺高潮起伏,主題是概念形式的,但看來《春》片是很易消化的了。雖然本片也沒有給出來龍去脈,近似懸疑片,部份情節又難以解釋,畢竟還有明顯的內容。劇情裏加入許多主角日常鎖事(買不明用途的古董螺旋槳、畫家的畫和畫家妻子等),卻跟主體毫無關聯。看《春》有意思的,是影片紀錄了 1960 年代英倫的時尚文化:嬉皮、搖滾樂、毒品、疏離,還有性。因為主題跟攝影有關,令我想到數年前看過、1960 年 Michael Powell 導演的的英國老片《Peeping Tom》(魔光血影)。

關於性,主角跟兩個女孩大玩「三人性愛」(據稱是首部有女性全裸場面的英國電影,鏡頭稍縱即逝),還有 Thomas 跟金髮模特兒(Veruschka von Lehndorff 演回自己)拍照時的狂態(即電影海報中那個姿勢),明顯將照相機變成性器官。然而,這些場面沒有渲染色情,因為所有重點地方都給巧妙地掩蓋了。

《春》片的攝影和音樂都值得一提。

攝影相當精緻。Antonioni 本身是攝影師出身,對畫面美感的追求有一份專業的執着,片中那幾幕 1960 年代倫敦街景的構圖、取景都很巧妙。攝影師給模特兒拍照的場面也高超,例如那些玻璃屏風、模特兒的衣服和化妝,每格畫面都可以裝錶起來慢慢欣賞。

音樂方面,在片頭和結尾的字幕部份有短暫的爵士配樂,是爵士鋼琴大師 Herbie Hancock 的作品,其餘大部份時間靠單純的自然聲響。俱樂部那一段,在舞台上表演的是 1960 年代英國的搖滾班霸 The Yardbirds,既有 Jeff Beck 砸掉低音吉他,又有跟他和 Eric Clapton 合稱三大吉他聖手的 Jimmy Page(後來加入了 Led Zeppelin,去年京奧閉幕式的「倫敦 8 分鐘」也有份演出)。

影片最惹人爭議是在結尾的段落:首段出現過那群打扮成小丑的青年以默劇方式打網球,虛構的球拋到 Thomas 腳下,Thomas 也裝作拾起網球投擲回去,然後隨之消失。看了現場派發的特刊(編製得不錯),才搞清楚導演的意圖。簡單地說,導演想表達客觀(主角或觀眾)認定的真實可能只是主觀的想像(謀殺案),而客觀(那群青年)的真實卻可能是假的(網球賽)。

細心再想,導演也作了一些安排去交代他的意圖,例如 Thomas 偷拍時沒有聽見槍聲;就算 Thomas 的確掌握了謀殺案的事實,他也錯過了報警或揭發的時機。再說,Thomas 只是從放大的照片上模糊的影像來推測,親眼目睹的尚且未必為真實,何況不是親眼看見的呢?由此可以看出主角「參與網球賽」的動機了。Thomas 在「案發」前很會操控其他人,但在片末他遵從世俗(參與虛構網球賽)的看法,沒有了自主和控制:既然照片不存在(或連同底片遭人搶走了),他也消失了。

《春光乍洩》看似虛幻,但我們在看其他主流電影如推理片、動作片、特技片的時候,何嘗不是常常投入其中而不講邏輯?也許,生活和藝術都需要多一點感性的空間。

Wednesday, 22 April 2009

我的陳年翡翠劇場 11 選

裏的電視機 97% 的時間設在 TVB 翡翠台,後來也在那裏打過工。翡翠劇場(連續劇)是我和不少人成長期重要的無形養分,兩年多前已經寫過一篇。經過前天的聚會,決定再寫一點,但這次精簡一點,說一下多年來我印象最深刻且喜歡的 11 齣 TVB 製作電視劇(按劇集的播映日期序):

《山水有相逢》(1980 年 5 月)
主要演員:李司棋、黃韻詩、黃錦燊、陳嘉儀、賈思樂

香港電視劇歷史經典的一頁,光是一開場的連環戲中戲就教人目不暇給。當時年紀小,比較喜歡前半部關於兩女角從新人到成名的一段,惹笑、鬼馬。後來買到了 VCD,重溫過兩遍,才慢慢懂得咀嚼後半部的戲味。講女人關係,又熟讀甘國亮作品的人,或者會喜歡《輪流轉》多一點。

《執到寶》(1980 年 9 月)
主要演員:劉克宣、馮淬帆、黃韻詩、歐陽佩珊、林子祥、甘國亮、李香琴

首播時,自然最愛看一眾演員「鬼上身」的戲份。買回 VCD 重溫,已經是首播後 26 年了,那時候才看到劉克宣飾演的老父對兒女的關愛。

《無雙譜》(1981 年 6 月)
主要演員:李琳琳、湯鎮業、陳欣健、姚媁、李司棋、劉克宣

首播時,我還沒上小學,看不懂第一個故事《易釵》。第二個故事中,最記得兩個姚媁的頭給換掉後,名妓苦情、老婆風騷,煞是趣怪。第三個故事最吸引,因為一眾水族精靈造型別致,我甚至在洗頭髮後,嘗試把那一束小小的劉海弄成鯉魚精的造型。

《楊門女將》(1981 年 7 月)
主要演員:汪明荃、湘漪、馮寶寶、石修、楊盼盼、羅烈

一班會舞刀弄劍的女角,以當年我最喜歡的汪阿姐為首,每一集都沒有錯過。有幾幕到現在還挺有印象的,包括佘太君和喬裝混進天波府西夏奸細千面娘子(同為湘漪飾演)在大廳殺個難分難解,穆桂英想出了一個問題來分辨誰是真正的太君:「(楊)文廣出生時,胎記在左手還是右手?」(答案是「沒有胎記」)──我就是記得。馮寶寶第 N 次反串,之前看《一劍鎮神州》,還曾經以為她真的是男人,喜歡師妹黃杏秀

《逐個捉》(1981 年 11 月)
主要演員:鄧碧雲、石堅、李司棋、鄭裕玲、馮淬帆、夏雨、林嘉華

似乎只在首播時看過這劇集。最記得眾人在大宅吃的那一頓飯,有油炸螞蟻酥炸白蛇頭等「名菜」。很後悔沒有購回 VCD。劇集的場景變化少,就靠演員生動、活潑、多變的演出來吸引觀眾。光是鄧碧雲李司棋鄭裕玲這個三代(按年紀和演藝資歷)女星組合,便甚有重溫價值。

《香城浪子》(1982 年 9 月)
主要演員:黃日華、莊靜而、湯鎮業、梁朝偉、馮志豐、劉兆銘、林建明、黃曼凝

對於此劇有一個遺憾,就是至今仍未看第 30 集大結局,儘管我知道韋樂潘曉彤沒有快樂的結局。故事有喜有悲,最喜歡韋樂入讀香港大學那一段,他參加網球比賽和在期考前發奮學習,卻始終(老套地)敵不過「現實」(自身背景和建制上層的壓榨)。

《神鵰俠侶》(1983 年 10 月)
主要演員:劉德華、陳玉蓮、梁家仁、歐陽佩珊、張雷、呂有慧、曾江、楊澤霖、秦煌、劉丹

也許是先入為主(佳藝電視台羅樂林李通明主演的那一齣我毫無印象,縱然媽老說鄭裕玲演公孫綠萼的扮相和演技堪稱「一絕」),就是覺得後來古天樂任賢齊黃曉明等版本的選角在整體上比不上這一齣。有人說李若彤夠冷艷,但我嫌她不夠「老」。陳玉蓮演的小龍女在氣質和年紀方面跟過兒(劉德華)更匹配。看了此劇才讀原著,腦海裏就常聯想起劇中人的形象。

《天師執位》(1984 年 3 月)
主要演員:苗僑偉、翁美玲、劉丹、蔣麗萍

結局時,翁美玲在靈堂撲蝶那一幕,是我第一次因為看電視劇而掉眼淚。從此,眼眶的水嚨頭就關不牢。也很喜歡譚詠麟唱的主題曲《誰可改變》。

《鹿鼎記》(1984 年 7 月)
主要演員: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周秀蘭、商天娥、劉丹、曾江

首播時,每一集都沒有錯過。多年後因為工作關係,重溫了大半齣。陳小春演的是「韋老寶」,張衛健演的不是小說的韋小寶,黃曉明演的是「韋空寶」(沒有小寶的神采),惟有康城影帝早年的演出,集調皮、心計、滑頭於一身。當年仍然滿身「嬰兒肥」劉德華還沒有「我是俊男明星」的自覺,踏實中見討好。韋氏七個老婆總算各有獨立面目。我重看時,特別注意劇中的小角色,劉青雲林俊賢演過有對白的神龍教五龍少年,劉青雲還再演了有對白的禁宮守衛。

《蓋世豪俠》(1989 年 4 月)
主要演員:周星馳、吳鎮宇、吳孟達、羅慧娟、藍潔瑛、許紹雄、杜麗莎、王敏明、鮑方

首播時看得不算多,也是後來在工作時重溫的。就覺得《蓋世豪俠》是周星馳在 TVB 時最神采飛揚、揮灑自如的演出,台前有「乾兒子」吳孟達(一人分飾兩角),幕後有李力持,擦出的火花最多。始終,在《他來自江湖》有萬梓良恬妞這一對壓在頭上;在《鬥氣一族》跟吳君如夏雨盧宛茵等雖有爆笑演出,卻未算瀟灑。

《闔府統請》(1996 年 10 月)
主要演員:王喜、袁潔瑩、郭可盈、張兆輝、魏駿傑、梁家仁、朱咪咪、劉家輝、陳秀珠

拍罷《緝私群英》後,其貌不揚的王喜再當主角,演傻戇純情的天才小廚師,幕前形象出奇地討好。全劇沒有大牌演員,卻大都選得恰到好處。那時候,就覺得郭可盈的造型是參考當年正在冒起的 TVB 新聞女主播魏綺珊。故事簡單、直接,有些地方甚至有點粵語殘片的陳腐,卻就是讓觀眾看得舒舒服服。因為這套劇集收視率不錯,後來才有《金玉滿堂》《美味天王》等「談吃」的劇集。劉家輝陳秀珠也在《西遊記》中續緣(牛魔王鐵線公主)。


以點數沒進 10 大的劇集:
《強人》(1978 年 5 月)
長 110 集,也是我唯一看完的百集長劇(我唸初小時,在午間新聞後重播了一次),香家的女將和雷家的壞男人,加上一些美國外景,感覺摩登、利落。還有,那時候覺得歷山大廈高聳入雲。(片頭
《京華春夢》(1980 年 5 月)
小樓失火與韓瑪莉被刺死兩場,印象猶深。
《流氓皇帝》(1981 年 1 月)
《神女有心》(1982 年 1 月)

最近在網上重溫,李司棋和楊群都演得好,馮寶寶跟苗僑偉配成一對很彆扭。故事其實不怎麼樣,最大膽的就是劉江仙度拉跟他玩 SM 吧。
《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1982 年 3 月)
選角優異。
《獵鷹》(1982 年 12 月)
那時候竟然不覺得劉德華胖,還以為葉德嫻真是他媽媽。此劇受歡迎,後來劉卻在《奔向太陽》中屈就於李青山下,教人費解。
《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1983 年 2 月)
《老洞》(1983 年 5 月)

不知道如今重溫,還會不會像當年那麼害怕?
《烈火雄心》(1998 年 10 月)

Monday, 20 April 2009

電影馬拉松(2009 年夏)

港國際電影節主體部份結束後,目前處於休息狀態。

本地電影院線的網頁已經貼出了夏天(從現在到 8 月)推出主要影片的資料,加上已經訂票的幾齣戲,今天做一個 2009 年夏天觀影參考備忘。

有哪齣電影想找伴兒,可以考慮我(視乎我是否認識/知道您)。只是,我是個「心急」的觀眾,通常在電影上畫首 4/5 天(星期三/四至日)去看。




《春光乍洩》(Blow Up)

上映日期:4 月 26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HKIFF,已購票)







《變種特攻:狼人外傳》(X-Men Origins: Wolverine)

上映日期:4 月 29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Hugh Jackman 拍歌舞片,我「飛」去看呢





《熊貓回家路》(Trail Of The Panda)

上映日期:4 月 30 日

想看指數:★★1/2
入場指數:★★★

不知道那頭熊貓可愛不可愛?





《青春高校回到 17 歲》(17 Again)

上映日期:4 月 30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1/2

故事老套,但看的機會很大。《Friends》結束後,沒看過 Matthew Perry





《芬妮與阿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上映日期:5 月 2 日

想看指數:★★★1/2
入場指數:★★★★★(HKIFF,已購票)

在《兩生花》《一生何求》後,這是我認為必須在大銀幕看一次的電影(可惜場地是太空館演講廳)




《無限春光在險峰》(Zabriskie Point)

上映日期:5 月 3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HKIFF,已購票)

電影名字很過癮,但已作好看完「不明所以」的準備





《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

上映日期:5 月 14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Tom Hanks 終於有個順眼的髮型;原著故事比 Da Vinci Code 精彩





《霜花店》(Frozen Flower)

上映日期:5 月 14 日

想看指數:★★★1/2
入場指數:★★★★1/2

昨天早上友人發短信來召集了





《嬉戲時間》(PlayTime)

上映日期:5 月 16 日

想看指數:★★★1/2
入場指數:★★★★★(已購票)

久聞積葵大地之名,抱着觀摩學習的心情而去





《我的舅舅》(My Uncle)

上映日期:5 月 17 日

想看指數:★★★1/2
入場指數:★★★★★(已購票)








《車車車》(Traffic)

上映日期:5 月 18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已購票)








《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上映日期:5 月 24 日

想看指數:★★★1/2
入場指數:★★★★★(已購票)

得獎名片,買了 VCD 七八年卻還沒開封……





《未來戰士 2018》(Terminator Salvation)

上映日期:5 月 28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徵集大膽的同伴





《最佳情‧敵》(Duplicity)

上映日期:5 月 28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1/2

春節前已在電影院看了預告片;為男、女主角而去





《地球很美有賴你》(Home)

上映日期:6 月 5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從高空看地球 130 分鐘





《變形金剛狂派再起》(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上映日期:6 月 24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小時候喜愛的卡通片,多數繼續捧場





《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上映日期:7 月 16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前五集都進電影院看了,這一集該不會例外





《沖天救兵》(Up)

上映日期:7 月 30 日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海報很有趣、漂亮



《麥兜武當》

上映日期:8 月

想看指數:★★★
入場指數:★★★

光聽片名,好像很有趣





《義勇群英:毒蛇危機》(G. I. Joe: The Rise of Cobra)

上映日期:8 月 7 日

想看指數:★★★1/2
入場指數:★★★★

另一齣兒時常看的卡通片電影版





《Inglourious Basterds》

上映日期:8 月 20 日

想看指數:★★★1/2
入場指數:★★★1/2

似乎有點意思

Wednesday, 15 April 2009

我的 HKIFF 15 件事 (2009)


1 觀眾、影迷越來越次要
近年電影節花樣多多,基本環節(售票、放映等)的岔子不減反增。看大會網頁、訂票手冊、即場派發的《影訊》,HKIFF 好像沒有「觀眾」份兒,VIP、VIP,之後還是VIP,講電影花邊新聞遠多於談電影本身。

2 售票
以往電影節的網上售票問題重重,今年我是「既得利益者」,憑「大會指定」信用卡,在網上購票開始前兩天一次過買了全部 23 場的票。要批評的是派發訂票手冊和開始(網上)訂票的時間相距實在太短──兩天。

3 加價
金融海嘯、經濟低迷,電影節逆市加價,一般門票要 60 元,比好些電影院的正場門券還貴。「影癡通行證」要 2,000 大元,但在這之上的還有更名貴的、完全通行無阻的「VIP通行證」(好像要 4,800 元)。在電影節,還是「VIP」比「影癡」重要。

4 「爆米」
電影節讓林海峰設計了一個大會標記「爆米」,本來不喜歡也不討厭,但收到那些推銷「爆米」T 恤的電郵,突然覺得很俗不可耐,當我食古不化好了。

5 不設劃位
香港看電影,買票時通常一併劃位。電影節不設劃位,教我覺得很不方便,但念及那個不濟事的售票系統,還是繼續不設劃位好了。觀眾要排隊進場,幸好不守規矩的人不多,只是每次看見排在前面的人都小跑進場,就覺得有點搞笑。

6 操守
踢椅背、邊看邊討論劇情、吃東西時包裝袋沙沙作響,這些都不是新鮮事。比較討厭遲到和在關燈後亮着手機讀短信。

7 拍掌
似乎電影節的觀眾都習慣在完場時拍掌。不好看的我不拍,反正這不是禮貌不禮貌的問題。

8 最差安排
3 月 30 日晚上,觀眾翹首以待《東邪西毒終極版》,但銀幕打出導演名字時,全場竟喝倒彩。文化中心大劇院上千觀眾苦候半個多小時,大導和一眾巨星姍姍來遲,電影節讓他們受了氣,也害不少與時間競賽的觀眾失了預算。大會其後在《影訊》和《孔夫子》放映後兩番道歉,但我覺得於事無補,在《東》放映當晚大會的安排實在教人失望。

9 意外驚喜
兩天後同一場地,失而復得的《孔夫子》首映,影片導演和監製的後人上台致謝和介紹影片,準時、認真、得體,電影資料館也不厭其煩一再說明《孔夫子》修復過程的困難。進場時贈送的精美小冊,包含影片資料和評說文章。拷貝重新編寫的中英字幕也很體貼。順帶一提,《孔夫子》是票價最便宜的一齣影片──30 元。

10 官方片頭
去屆那個鎂光燈閃個不停的片頭很「難頂」,今年的卻低調得出奇。

11 朋友
看了這麼多場戲,就有一些常常碰見的面孔。有些(不是拿「通行證」的)甚至連續四五場都碰上。去年一樣,在電影節交了一個朋友。跟去年的「電影節之友」,今年則一起看了兩場。

12 體力
看得太多,有點累。在復活節的長假看了 8 場,看到一半時,首次覺得有些厭。幸好適時遇上好電影,又抖擻精神。條件許可的話,明年會繼續看。

13 場地
今屆 12 個放映場地去了 9 個,只有 The Grand Cinema 是第一次去的。去得最多的還是文化中心大劇院(8 場),其次是科學館演講廳。我比較喜歡文化中心大劇院、大會堂劇院和 The Grand Cinema。文化中心觀眾多,氣氛較佳;大會堂觀眾席斜度夠;The Grand Cinema 的椅子挺舒服,只嫌完場後要走半里路才能離開戲院。不喜歡的當推藝術中心 Agnès b. 電影院,椅子窄得可憐,還要去看《春光乍洩》(Blow Up)……

14 喜歡電影
根據導演、劇本、演員、美術、音樂、技術(攝影、剪接等)各項,以下是我的「HKIFF 2009 十大」(排名按先後):
1. 《生有時死有時》(日本)
2. 《東邪西毒終極版》(香港)
3. 《二十四城記》(中國)
4. 《赤色風暴》(德國)
5. 《風塵三俠決戰地獄門》(韓國)
6. 《凶心人在寶萊塢》(印度)
7. 《孔夫子》(中國)
8. 《橫山家之味》(日本)
9. 《天虹戰隊小學》(印尼)
10. 《靚太查案記》(法國)
捷古華拉》和《常盤莊的青春》以點數落選,未入十大。

15 失望之作
看過的片子,幸好沒有爛片,但以下幾套無疑比較失望:
毒食難肥
逃情熱那亞
從印度到中國
阿房
《捷古華拉》


始終,抹掉上述的缺點或失望,單純看電影,HKIFF 還是一年一度的難得機會。今年運氣還行,明年再見。

Tuesday, 14 April 2009

HKIFF 2009 之 21:超級馬拉松人

然還有三場導演回顧展的電影,但要等到四月底、五月初才看,星期一晚的《超級馬拉松人》(Ultramarathon Man: 50 Marathons, 50 States, 50 Days) 算是今屆電影節最後一場電影。以講述馬拉松選手的紀錄片為十多天的電影馬拉松拉下帷幕,也算一個巧合,尤其是因為友人臨時多了一張票,我才會看到這場電影。

唸書的時候,比較擅長短跑,但又不是快得可以拿獎牌那個級數。升中後,便再沒有參加陸運會,寧願在看台上跟同學聊天或獨自發霉。長跑從來不是我那杯茶,因為氣量不夠,也可能是小器之故。

《超》片講述居於三藩市Dean Karnazes 在 2006 年 9 月至 11 月期間,連續 50 天在美國 50 個州跑 50 場馬拉松的經過。Dean 是希臘和美國的混血兒,從小就愛跑步,但在高校時跟教練員意見不合,曾經放棄了長跑十多年。在 30 歲生日那天晚上,他突然似有感召,穿着單薄衣衫,夤夜跑了 30 里,自此重拾跑鞋。

Dean 希望藉這次馬拉松式的馬拉松之旅,鼓勵年輕一代多往戶外走,多做運動。有說很多馬拉松運動員每天訓練都跑超過馬拉松長度的路,而且隨時維持這個運動量連續訓練幾個月,因此 Dean 的成績未算一個很厲害的成績。然而,怎能把 Dean 的旅程跟運動員的訓練作純粹的比較?Dean 除了比賽/跑步,每天都要舟車勞頓往下一個州份去繼續跑,而且在賽事之間還有商業活動、受訪、探訪等事務,絕對無法像運動員那麼專心去訓練/比賽。

此片導演 J.B. Benna 也有親臨會場。從製作人員名單,可見他對此片高度投入,很多幕後工作都有他的份兒,也許這跟他當上導演前參與過很多好萊塢電影的製作助理,吸收了不少經驗有關吧。

整齣片子不算沉悶,其實還挺富動感的。

HKIFF 2009 之 20:二十四城記

往看香港國際電影節,最先會考慮看開幕電影、閉幕電影、頒獎禮之夜三個環節的影片。今年看片的數量是歷來最多來的,可在這三個環節中,只挑了閉幕的《二十四城記》──賈樟柯第三部在中國主流大院線公映的作品。

賈樟柯選擇的電影題材總能把握海內外對於現中國變化的關注焦點,像《三峽好人》是一個對正在湮沒的城鄉情感的寫照。《二十四城記》就是在「城市化」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疑感。拆遷為原居民帶來生活的變化,是當下城市化進程中最大的影響,也是最容易教人動容的一章。

《二十四城記》講述 1958 年一家東北的軍工廠內遷成都,建廠時員工來自遙遠他方,從大東北到大西南。由於是軍備工業,職工和家人過着近乎封閉式的廠區生活(廠區內很多生活所需都自給自足,甚至包括汽水)。這幢「四二○廠」就如一個小宇宙,反映了中國國家整體的現實。時代不同了,昔日的國營軍工廠和它的勞工宿舍要拆遷,把地皮轉到私人房產公司,建設一座商住社區:二十四城。大片老廠房宣告停工,推土機把一座座重型機械廠房推倒,片子隱然透出一股現代城史的意味。


片中三個世代,八個人物──從舊時的工廠工人到當今資本主義中國的新有錢人──代表緬懷過去社會主義的老一代人,以及夢想成功賺大錢的青春世代。呂麗萍陳沖陳建斌趙濤飾演四個「虛構」的人物,連同幾名工廠員工(和家人)的現身說法,組成了這部電影的內容,以半劇情、半紀錄的演繹手法築成了 1958 到 2008 年的中國歷史。

不管是真實還是虛構,《二十四城記》裏有很多(普通人的)故事、容易理解的故事。當事人也好,演員也好,就只用最直接的口述來表達。有時候,看電影就是虛實混在一起的更好看。今時今日,普通人的故事可以完全比虛構的劇情片更曲折感人,正如電視劇未必有報紙、新聞那麼好看。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詩。

影片一開始訪問了兩三位老工人,直到該已年過七十卻皺紋不多的「郝大麗」(呂麗萍飾)登場,才恍然幾個明星演員在片中要演什麼。賈樟柯的電影向來少有大腕,《二》在這方面堪稱最強了:呂麗萍、陳沖、趙濤飾演三代廠花,還有陳建斌扮演的副廠長(成長於改革開放初期的「420廠」子弟)。我覺得陳沖演的那一段比較有趣,因為結合了她的出身(跟「雍正皇帝」、當年的「奶油小生」唐國強合演的《小花》而奪得百花影后)和一些個人經驗。幾個演員的戲份都是長鏡頭(為主),甚考演技。

據賈樟柯在放映後的答問會中解釋,起用明星特別是陳沖,是為了提醒觀眾那部份的虛構成份。儘管有虛構,其實幾個角色的戲份都是從不少訪談紀錄中提煉出來的。

找演員的時候,也遇上過「挫折」。賈樟柯說,陳建斌最初曾經拒絕演出《二》片,因為他覺得自己和真實的工人在同一齣影片以同樣的方式處理,自己絕對「演」不過工人。坦白說,從技術上看,四個演員的表現都很優秀,但那種需要經過漫長的體驗才能發酵而成的感情,老工人的呼吸哭笑,就讓演員的「演出」完全無所遁形。

關於《二十四城記》,還有兩點想說。片中選了一些舊時代的流行曲,像山口百惠於那年代在大陸唱得家傳戶曉的《血疑》(即《赤的疑感》)主題曲,也有齊秦的《外面的世界》和葉蒨文的粵語歌《淺醉一生》。賈樟柯在分享會上說,有些歌曲是受訪者提起的,像《外面的世界》,有些就是他個人的心頭好,如《淺醉一生》是吳宇森執導《喋血雙雄》中的歌曲。

另一點是關於片中提到的二十四城。原來《二》片的資金來源包括了二十四城的地產發展商。也就是說,電影其實包含了軟性宣傳片的成份。這種投資與拍攝的模式,比馮小剛作品中的廣告植入 (product placement) 似乎又進一步了。也許,將來可能有一齣記錄《二十四城記》如何籌集資金、如何誕生的紀錄片,記載此時此刻中國獨特的客戶與創作人的關係。


《二十四城記》海報展

日本版


法國版


美國版


看來,始終是中國版的最難看……

HKIFF 2009 之 19:靚太查案記

雨紛紛的晚上去文化中心看「靚太」查案,頂着一肚飯菜從家裏出發,歡天喜地從大劇院回來。這一齣《靚太查案記》(Le crime est notre affaire) 妙趣橫生,要是重映或出 VCD,我會再支持。

劇本改編自英國推理小說女王 Agatha ChristieTommy and Tuppence 夫妻偵探系列。翻查資料,導演 Pascal Thomas 之前已經夥拍 André Dussollier 和 Catherine Frot 拍過同類電影。

Agatha Christie 的探案中,一開始是看阿婆神探 Ms Marple 系列的故事:當年做兼職的時候,曾經翻譯過幾套 BBC 攝製 Ms Marple 電視劇,包括《Sleeping Murder》《At Bertram's Hotel》《Nemesis》《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故事佈局未算巧妙,但氣氛懸疑、節奏徐疾有致。再讀小說,英語不太艱深,挺易讀的。那十多二十本久未再翻的偵探小說,到現在仍然觸手可及。

《靚》說退休上校 Bélisaire Beresford (André Dussollier) 跟妻子 Prudence (Catherine Frot) 居於阿爾卑斯山區,Bélisaire 對退休生活感到滿足,好動的 Prudence 卻受不了鄉間生活,碰巧她的姨母 (Annie Cordy) 來看望她夫婦倆時,在火車上目擊了一宗謀殺案,Prudence 決定去尋找屍體,再把案件查個水落石出。又是因緣際會,Prudence 應徵家廚,混入了一座隱蔽山中的城堡,逐步接近命案中心之餘,既要讓城堡主人 Charpentier 一家相信她的廚藝,又必須經得起這個離奇家族所有成員的考驗,包括:暴躁易怒的老父、他那四個脾氣還古怪的子女,一雙老說要破案的小女孩。結果,神探夫妻再次證明寶刀未老,破案就如輕鬆家務。

白頭上校和妻子合作查案,互相鬥氣又互相幫助,總是相親相愛,談談情查查案,好不輕鬆、過癮。

Charpentier 一家各有特色:二公子 Raphaël (Alexandre Lafaurie) 陰森冷酷;大公子 Augustin (Christian Vadim) 愛打獵又好色;三公子 Frédéric (Melvil Poupaud) 吊兒郎當、兩袖清風;老父 Roderick (Claude Rich) 視財如命;女兒 Emma (Chiara Mastroianni) 疲於照顧父親。
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演大公子的 Christine Vadim 和女兒的 Chiara Mastroianni 在現實生活中是同母異父的兄妹,他們的母親就是 Catherine Deneuve。而 Chiara 之前曾經跟 Benicio Del Toro 交往過一段長時間。從大學時起,她跟片中的三公子 Melvil Poupaud 又是很要好的朋友。

這類偵查推理的影片並不是法國電影文化的專長,導演聰明之處就是要讓影片變得輕鬆,所有涉案人物並不複雜,甚至有些一看就知道是無辜的角色。看慣好萊塢式紮實的劇情、扣人心弦的推演、到最後一刻真相才水落石出的探案片,《靚》無疑看得很輕鬆。

片中有兩段 Prudence 的夢境尤其風趣幽默,把戲中人在查案過程和個人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想法表達得異常鬼馬。


Monday, 13 April 2009

HKIFF 2009 之 18:從印度到中國

肅的觀眾去看《從印度到中國》(Chandni Chowk to China),可能捱不到 20 分鐘,因為他們不知道在之後的 130 分鐘還有多少誇張、無聊、胡鬧的硬笑料。如果可以放鬆心情,純粹當一場娛樂,不去深究電影的拍攝目標或細節,那麼這齣美國 Warner Bros. Pictures 首度投資的寶萊塢電影還算畫面豐富,裏面的瘋狂笑料讓你聯想到不少其他電影,儘管它的「致敬」或「借鑑」手法跟 1980 年代的《歡樂今宵》沒有分別,例如 Sakhi 捧着一盤水果和一炷清香在長城上活像招魂般祭祖。

故事說在德里的市集切菜做燒餅的孤兒 Sidhu (Akshay Kumar) 得 Dada (Mithun Chakraborty) 撫養,長大後卻終日求神拜佛望發達,遇上神棍 Chopstick (Ranvir Shorey) 騙財。其時兩個在中國小村莊遭惡霸 Hojo(劉家輝)蹂躪的老村民找轉世英雄打救,竟來到印度並遇上 Sidhu 和 Chopstick,後者打蛇隨棍上,一行人從印度到中國去。同時,(中印混血兒)Sakhi (Deepika Padukone) 到中國拍廣告,並到長城拜祭父親 (Roger Yuan) 和孖生姊妹 Suzy,原來 Suzy 和爸爸尚在人間,因緣際會,遇上 Sidhu,更跟 Hojo 糾纏上……

男主角 Akshay Kumar 前半段頂着假肚演蠢貨,後半部練功報仇,撕掉鬍子後,變成了《才子夢驚魂》(Barton Fink) 的康城影帝 John TurturroGeorge Clooney 的混合體。演傻仔那一段教人挺厭煩的。Akshay Kumar 本人真的在德里的 Chandni Chowk 長大,曾到曼谷當廚子、學功夫,片中切瓜剁菜、耍起功夫也算功架十足。在印度影壇最高榮壇 Filmfare 中,曾經奪得最佳歹角和最佳喜劇演員各一次。

女主角 Deepika Padukone 一人分飾兩角,既是善良又愛耍點子的 Ms TSM(即 Sakhi),也是 Hojo 手下的冷艷悍將 Meow Meow(即 Suzy)。兩個角色都表現自然,各有特色。

片長關係,電影又在中間的一個小高潮來了個 intermission,當然電影節沒有照做。始終看《從》不必太花腦筋,我就玩配對遊戲。演神棍 Chopstick 的 Ranvir Shorey 是 VJ 出身,他一出場就覺得他是鬼馬的盧慶輝。演 Sakhi 和 Suzy 兩女父親的失憶/失蹤武警高手 Chiang Kohung 的 Roger Yuan 本身在美國出生、長大,有隨 Chuck Norris 學武。驟看他,有少許像張豐毅。說起來,一副這麼中國的面孔,跟印度女子結婚,誕下一對攣生女娃,怎麼孩子長大後,臉上一點中國人特徵都找不到?

劉家輝演大壞蛋,必殺技是飛帽子(陳年「鐵金剛」電影中的絕招),總壇內大模私樣寫着「大佬」,把外國人丟出中國就是扔到長城外,加上在 21 世紀村民仍穿民初服飾,但歡迎「貴賓」的歌舞表演就一身金線旗袍……如此亂七八糟,嚴肅的(中國)觀眾準會看得七竅生煙。

本片在評論和票房成績都不理想,然而片末留下一大伏筆,似乎要開拍《從印度到非洲》……

HKIFF 2009 之 17:常盤莊的青春

漫畫、動畫舉世知名,原來當中一些漫畫大師在年輕時曾經同住一幢公寓樓,是左鄰右里,甚至結成同盟。這一章歷史不僅為部份當事人著書出版,1996 年導演市川準也將它拍成電影《常盤莊的青春》(トキワ荘の青春)。

片長 110 分鐘,只有男主角本木雅弘、只客串一場演本木哥哥的時任三郎,還有演藤本弘母親的桃井かおり是知名演員,其餘的合演者當時在影圈都是新人。

在 1950 至 60 年代,東京都豊島区南長崎 3-16-6 有座用木材建成的公寓,多位有名的漫畫家在未成名前都曾住在那裏,包括手塚治虫寺田ヒロオ(本木雅弘)、石ノ森章太郎藤子不二雄藤本弘安孫子素雄共用的筆名),赤塚不二夫鈴木伸一水野英子森安直哉等。《常》片記錄了他們懷着當漫畫家的夢想,努力奮鬥、互相激勵、同甘共苦的日子。然而,並非每一個都能圓夢,有些很快就搬離常盤莊,有人或改往動畫方面發展(手塚治虫),有人的作品得不到出版社垂青,或眼見後輩作品較自己的受歡迎,內心猛烈掙扎。

導演選擇以名氣不是最大的寺田ヒロオ(名作有《背番号 0》)為主角,他同時是當年這群年輕人組成的「新漫画党」的総裁。片中他就像公寓裏的大哥,不時照顧後輩的生活和心靈需要。

這些年輕人的成名作都是在他們辛酸潦倒的日子裏磨練出來的,他們很多人都沒有給現實生活打敗,沒有讓夢想消退。他們後來成名,各人都有不少名作,其中最出名的當數藤子不二雄和石ノ森章太郎。前者其實是二人組:安孫子素雄名作包括《忍者小靈精》(忍者ハットリくん)和《怪物小王子》(怪物くん)、藤本弘的名作首推《叮噹》(即如今的「多啦 A 夢」;ドラえもん)。石ノ森章太郎創作的《蒙面超人》(仮面ライダー)到現在還在拍電視劇,甚至在日本以外的地方也在拍。

市川準鏡頭下的「常盤莊」是一幢舊舊的卻充滿人情味的公寓,不時亮出窗戶或走廊的空鏡,更讓建築物有少許超然物外的味道。電影的對白不算多,導演常通過演員的肢體語言去交代創作漫畫的辛勞,以及向夢想進發的掙扎和憧憬,手法層次豐富。最讓我感動的,是當某個漫畫作者的作品出版了,他一翻開書,就把鼻子湊近去聞一下油墨和紙張的氣味,然後露出一副滿足的神情。坦白說,類似的動作我也暗地裏做過一次,只差沒有片中演員表現得那麼自豪。始終,我的演技比較「內斂」。

《常盤莊的青春》採用了一個半開放式的結局。其實觀眾翻查資料,也可以得知片中角色在現實中的事業發展和人生去向。導演這麼做,似乎是想更明確地點出他對藝術工作所抱持的態度:只有堅韌不懈,為自己所追求和堅持的事業不斷努力,才會心安理得,才是從事藝術工作的理想境界。

Sunday, 12 April 2009

HKIFF 2009 之 16:非洲有個羅里活

洛杉磯有個拍攝英語電影的荷里活Hollywood;或譯好萊塢),多年來譽為世界電影的中心。1960 至 1990 年代初,香港的電影業也很蓬勃,那時候這彈丸之地也有東方荷里活之稱。在 1980 年代,還是一個天天讀報的小學生,在《成報》副刊讀了一篇介紹印度電影業的短文,就知道現在紅透半邊天、以孟買為基地的印語電影重鎮寶萊塢 (Bollywood)。翻今年電影節的訂票手冊,活了幾十年不懂的事還多着呢,包括非洲國家尼日尼亞的這個年產 2,000 多齣電影的羅里活 (Nollywood)。過去 20 年,羅里活急速發展,年產值僅次於美國和印度,成為全球最三大電影製作中心。

雖云尼日尼亞的電影業來勢洶洶,他們也面對成本上漲的問題。幾年前拍一齣電影的成本約 15,000 至 20,000 萬美元,年產量逾 2,000 齣。現在漲到 40,000 至 50,000 萬美元一齣,年產量降回 1,500 至 1,800 齣。

紀錄片《非洲有個羅里活》(Peace Mission) 以英語拍攝,由德國投資,採訪拉各斯 (Lagos) 的電影業女強人 Peace Anyiam-Fiberesima(海報中那個穿紅色裙子的健壯婦人),通過她的介紹,並藉她的人脈關係採訪了當地電影業的台前幕後,用 80 分鐘去看看這個新興電影中心的一鱗半爪。Peace 是 Africa Movie Academy Awards (AMAA) 的主席,本身是律師,也寫詩,但正職是搞電影,做監製,還有致力把非洲電影金像獎辦好。

看罷這片,最深刻的是尼日尼亞人的英語較想像中好很多,他們也拍攝不少英語電影,題材主要圍繞宗教和現代非洲人面對的主要生活問題:宗教題材指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生活問題包括貪污、女權、愛滋病等。當然,也有一般的愛情片、動作片等。片中播放了當地一些電影的片段,坦白說,都是情節簡單、老套、製作非常簡陋的彩色「殘片」。對白、動作、特技、演技都是 1960、70 年代香港電影的水準,有時候真教人忍俊不禁。

然而,受訪者面對鏡頭,人人都侃侃而談,部份電影從業員其實也瞭解世界電影潮流,思想、視野並非與世隔絕。他們談拍電影的目標、理想,細聽、細看之後,就不會再嘲笑他們的粗陋製作,因為他們都在二三流的拍攝條件下盡了力。

《非》片也拍得很簡單,導演完全沒有任何個人觀點,只是隨主要受訪者 Peace 的帶引,訪問一個又一個的尼國影圈中人罷了。

HKIFF 2009 之 15:風塵三俠決戰地獄門

續四天公眾假期,是今年電影節最後高潮。第一天只安排了韓國電影《風塵三俠決戰地獄門》(The Good, the Bad, the Weird)。去年電影節有一齣演員陣容頗強勁的《日式牛仔一品鍋》,但連本事也寫得亂七八糟,就沒去看。韓國電影的故事一向不會太複雜,而且三個男主角都獨當一面,相信不會是爛到底的片子。

導演金知雲的舊作中,只認識《茅躉王》一片。去年在韓國公映的《風塵三俠決戰地獄門》除了韓式辛辣以外,還有兩分紅棗般溫厚微燥的甜味。宋康昊李秉憲鄭雨盛三大男星飛了去敦煌嘉峪關等地拍足半年外景,狂燒銀紙。

電影大玩韓式牛仔片元素,故事挺簡單,背景發生在日據時代的中韓邊界和中國東三省(偽滿州國)一帶。路霸尹泰九(宋康昊)在火車上偷走了藏寶圖時,意外遇上了另外兩路奪寶奇兵:一個是原來收了錢去搶藏寶圖、殺人不眨眼的賊頭朴昌二(李秉憲),另一個是槍法如神、名副其實單人匹馬、一心要捉尹泰九領賞的賞金獵人朴道二(鄭雨盛)。同時,藏寶圖也吸引了馬賊和日本軍隊,各方展開了一場大混戰。到了最後,三個主角攤牌,結局有點出人意表。

鄭雨盛發福了,樣子變得有點像蕭正楠。片中他總是大衣一度,拿着長槍騎在馬背,瀟瀟灑灑地一槍殺敵。拍攝時,他曾經墮馬而弄致左手骨折,但仍然繼續拍攝。賞金獵人一角寫得不夠深入,背景沒有好好交代過。



韓國三料影帝(先後贏得大鐘賞、青龍賞、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主角獎)宋康昊演的角色性格變化最多,不光要扮傻逗笑,也有重情重義的一面。到了最後,原來他是一個有過去的人。宋在各段都演得自然而令人信服。然而,也許「外型」所限,就覺得他裝瘋賣傻的時候演得最好。



從熒光屏到大銀幕,李秉憲常演正派好人、深情漢子。這一次有重大突破,演繹冷血奸角,畫了一對黑眼圈,陰森眼神令人不寒而慄。全片有幾幕我得半閉着眼睛看的血腥戲份,都由李先生一手包辦。在韓國的電影和電視劇中,男主角常常要犧牲色相,或赤膊或露臀,本片此重任也交給了李秉憲,想不到他的身體鍛煉得這麼好。

電影在中國拍外景,也有不少普通話對白。美術、服裝、佈景都有顯得奇趣、明艷、有心思。在各項後期製作中,特別喜歡它的配樂:


《風》多場大漠追逐的戲份拍得很棒,把香港的電影遠遠甩在後面。130 分鐘的片子,有聲有色,沒有冷場,是一齣水準很高的商業娛樂片。

預告片: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風》片的多款海報設計精美,華語電影在這方面就相形見拙。事實上,如果把電影看成一種產品,電影海報就是推廣產品的重要一環,例如馮小剛的《非誠勿擾》其實拍得不錯,但那幅老套無趣的海報,卻教人難對片子提起興趣。

以下是《風》片幾款海報:








Friday, 10 April 2009

HKIFF 2009 之 14:捷古華拉

定看《捷古華拉》(Che) 是有一點挑戰自己的成份,畢竟是 270 分鐘的片子。

金像導演 Steven Soderbergh 集導、拍、剪於一身,而憑他執導的《毒網》(Traffic) 奪得金像男配角的 Benicio Del Toro 早買下了此片的改編版權(原著《Reminiscences of the Cuban Revolutionary War;西班牙語:Pasajes de la Guerra Revolucionaria》(古巴革命戰爭回憶錄)為捷古華拉 (Ernesto "Che" Guevara) 本人撰寫),這回身兼影片監製和男主角,在去年的康城影展中奪得了最佳男主角獎。

影片幾乎全是西班牙語對白,亦採用了一台解像度直逼菲林的數碼攝影機來拍攝。

電影分兩部分,上半部古巴革命,以游擊戰為主,間插捷古華拉 1965 年出訪美國的戲份(拍成黑白片段),有不少輕鬆描寫,這部份該取材自《古巴革命戰爭回憶錄》一書;下半部是他跟卡斯特羅 (Fidel Castro) 作別後喬裝出國,集中講述捷古華拉在玻利維亞搞革命,直至事敗被處決,這部份該參考《玻利維亞日記》(The Bolivian Diary of Ernesto Che Guevara) 一書而寫成。四個半小時的傳記故事在文化中心劇院的大銀幕播放。為怕觀眾感到疲倦,中場休息了 15 分鐘,但也算一氣呵成。看罷此片,對捷古華拉的感覺,不止是一個 T 恤 icon 了。

古華拉生於阿根廷一個西班牙愛爾蘭裔家庭,是家中長子,自小患哮喘,父母都來自當地望族。1948 年考進大學唸醫科,1950 年暑假遊歷了阿根廷 12 個省,次年休學一年,跟友人騎一輛摩托車環遊南美洲,對拉丁美洲的貧窮和苦難深有體驗,萌起了他的左傾思想。捷古華拉在這次旅行所寫的日記後來出版成書,五年前還拍成電影《捷古華拉少年日記》(The Motorcycle Daries)。

由於貝隆 (Juan Perón) 的獨裁統治,家人讓捷古華拉離開了阿根廷。他在途中經歷了幾次革命。1955 年,在墨西哥城遇上了卡斯特羅,便踏上「古巴革命」之路。革命成功後,曾在古巴政府擔任要職一段時間。離開後,到過剛果和玻利維亞搞革命,兩次都失敗收場,並命喪玻國。

Benicio Del Toro 演古巴革命英雄形神兼具,很有機會像 Ben Kingsley 當年演活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一樣,成為角色扮演的傳奇。可惜的是,《捷》在各國上映的反應並不熱烈,大概是影片太長之故。

有人認為捷古華拉是革命英雄,有人形容他是殘酷的政治家。在我看來,導演只是以寫實手法去拍攝捷古華拉的日記和想法,以「捷古華拉的角度」去重拍兩段革命前後的歷史。

上集寫農民革命,把古巴獨裁統治者巴蒂斯塔 (Fulgencio Batista) 轟下台。卡斯特羅是惡名昭彰的武裝獨裁者,影片避重就輕,沒有細緻描寫他和捷古華拉的關係,也因此而留下了疑團:為什麼捷古華拉在革命成功後,選擇秘密離開古巴?此外,影片沒有觸及捷古華拉在剛果的事蹟,也沒有交代為何他選擇玻利維亞作為革命戰場,當然更沒有提到他年輕時代騎摩托車遊歷行醫時,如何奠下日後的政治取向。上、下兩部的連繫稍弱,看成兩齣獨立影片也無不可。

上半部激情澎湃,下半部則英雄遲暮,悲劇收場。捷古華拉到玻利維亞搞革命,一點也不順意,激情猶在,卻人面全非。農民不再相信他,甚至離棄他、出賣他。在死前一年,捷古華拉肯定不是 T 恤上的神。

我同意不該用長度來衡量一部電影的好壞,但不能否認的是又長又鬆散的電影並不是「藝術」。《捷古華拉》片長四個半小時,在世界電影歷史中,未算太長,但對於商業放映來說,一定「過長」。美國著名影評人 Roger Ebert個人網站)說此片「長得有道理」,我卻認為是太長。在電影院作一般的商業放映的話,刪去 100 分鐘至 170 分鐘就差不多。現在影片看來還有一點質感,但過程平淡,令人深刻的情節不多。較可觀的大概是上半部最後的戰鬥,以及下半部在叢林中有幾幕拍得很悅目的畫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