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2 April 2009

HKIFF 2009 之 16:非洲有個羅里活

洛杉磯有個拍攝英語電影的荷里活Hollywood;或譯好萊塢),多年來譽為世界電影的中心。1960 至 1990 年代初,香港的電影業也很蓬勃,那時候這彈丸之地也有東方荷里活之稱。在 1980 年代,還是一個天天讀報的小學生,在《成報》副刊讀了一篇介紹印度電影業的短文,就知道現在紅透半邊天、以孟買為基地的印語電影重鎮寶萊塢 (Bollywood)。翻今年電影節的訂票手冊,活了幾十年不懂的事還多着呢,包括非洲國家尼日尼亞的這個年產 2,000 多齣電影的羅里活 (Nollywood)。過去 20 年,羅里活急速發展,年產值僅次於美國和印度,成為全球最三大電影製作中心。

雖云尼日尼亞的電影業來勢洶洶,他們也面對成本上漲的問題。幾年前拍一齣電影的成本約 15,000 至 20,000 萬美元,年產量逾 2,000 齣。現在漲到 40,000 至 50,000 萬美元一齣,年產量降回 1,500 至 1,800 齣。

紀錄片《非洲有個羅里活》(Peace Mission) 以英語拍攝,由德國投資,採訪拉各斯 (Lagos) 的電影業女強人 Peace Anyiam-Fiberesima(海報中那個穿紅色裙子的健壯婦人),通過她的介紹,並藉她的人脈關係採訪了當地電影業的台前幕後,用 80 分鐘去看看這個新興電影中心的一鱗半爪。Peace 是 Africa Movie Academy Awards (AMAA) 的主席,本身是律師,也寫詩,但正職是搞電影,做監製,還有致力把非洲電影金像獎辦好。

看罷這片,最深刻的是尼日尼亞人的英語較想像中好很多,他們也拍攝不少英語電影,題材主要圍繞宗教和現代非洲人面對的主要生活問題:宗教題材指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生活問題包括貪污、女權、愛滋病等。當然,也有一般的愛情片、動作片等。片中播放了當地一些電影的片段,坦白說,都是情節簡單、老套、製作非常簡陋的彩色「殘片」。對白、動作、特技、演技都是 1960、70 年代香港電影的水準,有時候真教人忍俊不禁。

然而,受訪者面對鏡頭,人人都侃侃而談,部份電影從業員其實也瞭解世界電影潮流,思想、視野並非與世隔絕。他們談拍電影的目標、理想,細聽、細看之後,就不會再嘲笑他們的粗陋製作,因為他們都在二三流的拍攝條件下盡了力。

《非》片也拍得很簡單,導演完全沒有任何個人觀點,只是隨主要受訪者 Peace 的帶引,訪問一個又一個的尼國影圈中人罷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