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4 April 2009

HKIFF 2009 之 20:二十四城記

往看香港國際電影節,最先會考慮看開幕電影、閉幕電影、頒獎禮之夜三個環節的影片。今年看片的數量是歷來最多來的,可在這三個環節中,只挑了閉幕的《二十四城記》──賈樟柯第三部在中國主流大院線公映的作品。

賈樟柯選擇的電影題材總能把握海內外對於現中國變化的關注焦點,像《三峽好人》是一個對正在湮沒的城鄉情感的寫照。《二十四城記》就是在「城市化」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疑感。拆遷為原居民帶來生活的變化,是當下城市化進程中最大的影響,也是最容易教人動容的一章。

《二十四城記》講述 1958 年一家東北的軍工廠內遷成都,建廠時員工來自遙遠他方,從大東北到大西南。由於是軍備工業,職工和家人過着近乎封閉式的廠區生活(廠區內很多生活所需都自給自足,甚至包括汽水)。這幢「四二○廠」就如一個小宇宙,反映了中國國家整體的現實。時代不同了,昔日的國營軍工廠和它的勞工宿舍要拆遷,把地皮轉到私人房產公司,建設一座商住社區:二十四城。大片老廠房宣告停工,推土機把一座座重型機械廠房推倒,片子隱然透出一股現代城史的意味。


片中三個世代,八個人物──從舊時的工廠工人到當今資本主義中國的新有錢人──代表緬懷過去社會主義的老一代人,以及夢想成功賺大錢的青春世代。呂麗萍陳沖陳建斌趙濤飾演四個「虛構」的人物,連同幾名工廠員工(和家人)的現身說法,組成了這部電影的內容,以半劇情、半紀錄的演繹手法築成了 1958 到 2008 年的中國歷史。

不管是真實還是虛構,《二十四城記》裏有很多(普通人的)故事、容易理解的故事。當事人也好,演員也好,就只用最直接的口述來表達。有時候,看電影就是虛實混在一起的更好看。今時今日,普通人的故事可以完全比虛構的劇情片更曲折感人,正如電視劇未必有報紙、新聞那麼好看。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詩。

影片一開始訪問了兩三位老工人,直到該已年過七十卻皺紋不多的「郝大麗」(呂麗萍飾)登場,才恍然幾個明星演員在片中要演什麼。賈樟柯的電影向來少有大腕,《二》在這方面堪稱最強了:呂麗萍、陳沖、趙濤飾演三代廠花,還有陳建斌扮演的副廠長(成長於改革開放初期的「420廠」子弟)。我覺得陳沖演的那一段比較有趣,因為結合了她的出身(跟「雍正皇帝」、當年的「奶油小生」唐國強合演的《小花》而奪得百花影后)和一些個人經驗。幾個演員的戲份都是長鏡頭(為主),甚考演技。

據賈樟柯在放映後的答問會中解釋,起用明星特別是陳沖,是為了提醒觀眾那部份的虛構成份。儘管有虛構,其實幾個角色的戲份都是從不少訪談紀錄中提煉出來的。

找演員的時候,也遇上過「挫折」。賈樟柯說,陳建斌最初曾經拒絕演出《二》片,因為他覺得自己和真實的工人在同一齣影片以同樣的方式處理,自己絕對「演」不過工人。坦白說,從技術上看,四個演員的表現都很優秀,但那種需要經過漫長的體驗才能發酵而成的感情,老工人的呼吸哭笑,就讓演員的「演出」完全無所遁形。

關於《二十四城記》,還有兩點想說。片中選了一些舊時代的流行曲,像山口百惠於那年代在大陸唱得家傳戶曉的《血疑》(即《赤的疑感》)主題曲,也有齊秦的《外面的世界》和葉蒨文的粵語歌《淺醉一生》。賈樟柯在分享會上說,有些歌曲是受訪者提起的,像《外面的世界》,有些就是他個人的心頭好,如《淺醉一生》是吳宇森執導《喋血雙雄》中的歌曲。

另一點是關於片中提到的二十四城。原來《二》片的資金來源包括了二十四城的地產發展商。也就是說,電影其實包含了軟性宣傳片的成份。這種投資與拍攝的模式,比馮小剛作品中的廣告植入 (product placement) 似乎又進一步了。也許,將來可能有一齣記錄《二十四城記》如何籌集資金、如何誕生的紀錄片,記載此時此刻中國獨特的客戶與創作人的關係。


《二十四城記》海報展

日本版


法國版


美國版


看來,始終是中國版的最難看……

2 comments:

  1. 我睇夜場,開頭有講兩句但冇留低答問題...
    攝影同音樂做得好好,令導演更得心應手,余力為同林強應記一功
    城市 wide shots 令我諗起 Genova~

    ReplyDelete
  2. 答了四個觀眾的提問,約半小時
    我相信輕快電音那部份是林強寫的,也很喜歡

    作為一齣電影,Genova 讓人失望 :p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