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December 2008

年結 1/3 ── 歌影篇

然這不是一個專題網誌,寫得最多的無疑是(流行)音樂,所以前兩年寫年結,都有一篇談流行音樂的。今年除了中文流行曲外,再加上看電影。

我聽音樂比較龐雜,覺得旋律吸引或感覺對就聽。今年世界各大主要流行音樂圈突出的作品不多,自己又忙於雜事,不那麼注意流行曲了。下面數一數今年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20 首華語歌曲(以本地歌手為主):

20 《富甲天下》農夫 (MV)
成立 8 年,到 2005 年才開始推出專輯的農夫,在年底推出的《富甲天下》旋律更富流行元素,但歌詞稍欠早年《音樂大亨》專輯的風趣、幽默、「火氣」。

19 《ABC》歐陽靖 (MV)
2004 在美國推出英語說唱專輯後,其貌不揚的歐陽靖今年回流香港推出首張粵語說唱專輯。歌詞內容不算新奇別致,但製作、演唱都認真而富誠意。

18 《永遠幾遠》王菀之 (MV)
創作女歌手王菀之今年只推出了一張新曲加個人作品重唱的專輯。《永遠幾遠》雖然曲式保守,但對我而言已經夠好。

17 《神啊!求求讓我睡》劉浩龍 (MV)
兩年來再次有新歌推出,《神啊!求求讓我睡》驚喜不多,但總算提醒聽眾有劉浩龍這麼一個有點演唱實力的歌手。

16 《櫻花樹下》張敬軒 (MV)
張敬軒今年推出的《Urban Emotions》有點眼高手低,流行元素減少了,歌曲深度也沒有提升,但在「名牌」效應下,他在香港仍屬矚目的流行男歌手。

15 《寫得太多》麥浚龍、倫永亮 (MV)
麥浚龍出道時的負面新聞真的是毀了他,縱使近兩三年他用心製作專輯(當然在背後也得有大量金錢支持),行內叫好,坊間卻仍沒廣泛接受他。按麥浚龍近年的音樂類型看,這首合唱歌屬他的「老套」之作。但內容「輕鬆」,沒有一味黑暗,聽得舒服。

14 《Love Song》方大同 (MV)
方大同的確是有才華的創作歌手,寫的華語 soul 音樂別具一格,節奏、旋律總是峰迴路轉。《Love Song》主題簡單,音樂卻透出一片低調的華麗。他的歌曲是閒時靜心傾聽的佳品,卻是大部份「KTV 歌星」的毒藥。

13 《迷宮》王若琳 (MV)
20 歲的王若琳的處女專輯《Start From Here》是上半年賣得甚好的專輯之一。那一把沉厚、帶風霜的嗓子唱起旋律優美的《迷宮》,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陪我長大》容祖兒 (MV)
說我老套好了,我確實喜歡這首歌,甚至唱過(當然得升兩個音階)幾次。難得林夕配合廣告主題之餘,歌詞寫得工工整整,感覺得體(當年給陳文媛李蘢怡寫的《時光中飛舞》,彷彿是他在告士打道過海堵車時打發時間之作)。

11 《彌敦道》洪卓立 (MV)
論唱功,洪卓立當然不成熟,但他那一把跟其稚氣樣子不全配合的嗓子把《彌敦道》唱得還成。歌詞中那份對愛情來去的感慨,有時候的確很像車水馬龍的鬧市大馬路。

10 《浮花》劉美君 (MV)
回歸香港流行音樂圈,推出新曲加精選專輯後開演唱會,拍電影又即奪金馬影后,今年劉美君異軍突起。3 首新歌以《浮花》的迴響最大。歌詞寫在愛河浮沉、卻苦無修成正果機會的飄泊心情,比較隱晦,風格其實不太劉美君。但她字正腔圓的演唱充滿了 1980、90 年代的回憶,自然猛加感情分。

9 《神奇女俠的退休生活》謝安琪 (MV)
2007 年「意外」懷孕,然後結婚,連續推出《節外生枝》《第一天》《3/8》再到年底的《鍾無艷》,很多人都看好謝安琪。今年初推出的《神奇女俠的退休生活》,黃偉文寫了一首暗喻有趣的歌詞,跟周博賢的社會題材異曲同工,這一類歌曲也是謝安琪的商標。

8 《一晚長大》劉德華

每年一首的飲品廣告歌,劉德華以其獨門「粵劇腔」唱出漫談人生道理的歌曲,他唱這種歌曲才恰如其分。年紀真的大了,喜歡多聽溫暖人心的歌曲,或感受或幻想人世間美好的情懷。

7 《國境之南》范逸臣

一齣《海角七號》讓台灣電影業出現一點生機,也讓走了幾年背運的范逸臣換個形象,酷斃地回歸。在電影裏,他跟一同拉雜成軍的樂隊成員各自提着屬於自己的樂器唱出《國境之南》,是今年其中一幕我非常難忘的戲份。

6 《天規》關淑怡

從去年的《只得一次》到今年的《山水》、這一首《天規》,以及最近的《鑽禧》(電視劇《珠光寶氣》的主題曲),再加上 4 月舉行了兩場演唱會,關淑怡的全新專輯卻仍然只聞樓梯響(之前曾說在 12 月推出)。相較於《山水》,更喜歡《天規》。希望關淑怡多唱一些有力量、節奏強勁的歌曲。

5 《眼睛不能沒眼淚》古巨基

在今年云云通俗抒情流行曲中,我最喜歡幾乎一聽就記得的《眼睛不能沒眼淚》。早已厭倦古巨基那個「中童氣質的苦情男子」形象,但這一次《Guitar Fever》重走簡單旋律、編曲路線,聽來總算教人鬆一口氣──始終最懷念有張佳添林健華的古巨基。

4 《韻律泳》何韻詩

我不喜歡充滿力量的何韻詩──用力表現自己的音樂如何不落俗套,叫人聽得有點沉重。來自新曲加精選輯的新歌《韻律泳》寫情人相處之道,從旋律到歌詞都如行雲流水,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悠然自得。

3 《路……一直都在》陳奕迅 (MV)
這首歌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歌名。從轉換唱片公司後的解凍之作《U87》專輯 (2005) 開始,陳奕迅多唱了關於人生、世情體驗的歌曲,像《葡萄成熟時》《最佳損友》甚至《Crying in the Party》等,顯得成熟不少。《路……一直都在》可喜之處是它充滿了正能量。

2 《囍帖街》謝安琪

選 2008 年度香港最流行粵語流行曲,大概就是這首《囍帖街》。也許歌詞寫得有點計算,但能夠將愛情問題跟社會議題互相融合而毫不突兀,就不簡單了。我寫不出,而且我喜歡,實在沒有把它擯出我「年度 20 大」以外的道理。

1 《思念是一種病》張震嶽 feat. 蔡健雅

去年我選年度 20 大,第 1 名是蔡健雅的《當你離開的時候》,今年榜首再次屬於國語歌曲。長長的歌詞條理分明,旋律易聽,副歌流暢、感人,從年頭一直聽到現在。另一個酷愛這首歌的原因,也許是我一直都害這一種病吧。(一笑)

電影篇
今年電影還是看得少,但已經較去年多看了,主要是 5 年來再次參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兩個星期內看了 10 齣戲。至於影碟,今年真的看得少,年初時還計劃要多看一點家裏還沒開封的影碟。

在家裏或飛機上看過的影碟

從左至右:
(第 1 行)地鐵迷宮殺人事件、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歌聲伴我心、打工狂想曲
(第 2 行)非常外父生擒霍老爺、其後、粉紅色的一生、色‧戒、ALWAYS 続・三丁目の夕日
(第 3 行)相見恨晚、放浪記、地下鉄に乗って、鐵甲奇俠、色慾都市


最喜歡的 5 齣(依次序)
1 《相見恨晚》(The Brief Encounter)
經典的老電影,著名導演 David Lean 的早期作品,80 多分鐘的篇幅,一氣呵成,60 多年後看仍不過時,還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網誌

2 《其後》(それから)
在陰冷的春節假期看的 DVD。影片中那一份讓感情靜默流淌的舊和風像紅酒透出的微醺。作了一段塗鴉(按此),卻意外得到了搜尋多年未獲的電影原聲帶 (MP3),真是意外驚喜。

3 《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
同樣是春節假期在家看的 DVD,是前一年在名古屋買的。片子製作龐大,故事不煽情,內容雋永(網誌)。續集《ALWAYS 続・三丁目の夕日》後來在日本旅行後回港的班機上看的,也很不錯。下次去日本,真的很想去一趟東京鐵塔

4 《放浪記》
4 月遊畢山陽、北九州,看到不少女作家林芙美子的紀念碑,決定要看這齣改編自她賴以成名的自傳體小說的同名電影。女主角是一代女優高峰秀子(另一傳奇女星田中絹代演母親)。電影雖長,但場景安排和演員表現都認真、上乘。成瀨巳喜男的作品一貫樸實、精純,是值得看的日語殘片(網誌)。

5 《色慾都市》(Sex and the City)
不是電視劇的粉絲,只為了給論文搜集資料才看過第 3 季其中幾集。早打算看電影版(可以看成為獨立故事),卻也早已打算不到電影院看──受不了那種「氣氛」。莫理性別,在感情上這齣戲倒讓我有些共鳴之處。

到電影院看的片子

從左至右:
(第 1 行)追風箏的孩子、Juno 少女孕記、留給最愛的情書、戀愛心曲、母親鐵木真
(第 2 行)左右格拉斯十二樂章給我一個樽悲傷假期假自由之名泰哥兒
(第 3 行)颷雪季節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偽術大師、蝙蝠俠:黑夜之神、媽媽咪呀!
(第 4 行)七女性(李司棋、林建明)、親密、黑幫有個荷里活、爆粗 Band 友、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海角七號
(第 5 行)故園風雨後、地球停轉日、東京部落、神探伽俐略、吸血新世紀、我的大鑊假期

藍字為「香港國際電影節」選映節目

最喜歡的 10 齣(依次序)
1 《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
絕對是 2008 年度之選!遺憾的是錯過了 IMAX 版本……(網誌

2 《Juno 少女孕記》(Juno)
清新之作。劇情簡單利落,主題鮮明、貼身,所選的歌曲十分動聽,有年輕人的單純、天真,也有青春的敏感、對生活的期盼。(網誌

3 《鐵木真》(Mongol)
說是「東方魔戒」未免誇張了一點,畢竟兩者針對的市場大小有別,但製作、演員、劇本都具備很高的質素。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實致名歸。(網誌

4 《海角七號》
沒有太大野心,製作誠意可嘉,是一齣對故事多條支線都處理得體的商業電影。「雜牌軍」唱出《無樂不作》的時候,是我最感動的一刻。(網誌

5 《戀愛心曲》(Across the Universe)
音樂改編有心思、場面美麗又充滿想像力。(網誌

6 《爆粗 Band 友》(デトロイト.メタル.シティ)
把漫畫改編成電影,日本人的兢兢業業總能掙到不少分數。開場那段甚有蝙蝠俠味道的製作人員名單很過癮。松山研一演出奔放,很稱職,此子也挺多面的。松雪泰子演的經紀人更加教人眼前一亮。

7 《親密》
岸西處女執導的《親密》2009 年情人節前才公映。片子有小情小趣,生活細節表達得不錯,倒序手法不新鮮卻用得其所,只嫌味道有點淡。鄭伊健演得不錯,只是從演戲到唱歌,他在片中都被林嘉欣擊倒了。

8 《媽媽咪呀!》(Mamma Mia!)
今年看得最愉快的電影。不是 ABBA 歌迷,卻從此多聽了 ABBA 的歌曲。故事多處犯駁,但氣氛勝於一切。考慮了一個星期,終於訂了一套雙碟版 DVD,因為收錄了電影的 KTV 版,沒人在家時可以大展歌喉。(網誌

9 《神探伽俐略》(容疑者 X の献身)
看過原著小說,可以說本片是既有電影特色,又含原著神髓的改編版本。兩大配角堤真一和松雪泰子演得很好。(網誌

10 《給我一個樽》(Vratné lahve)
風趣幽默,沒有在電影院正場上映或推出影碟,是本地觀眾的損失。(網誌


延伸閱讀:
2007 年 年結 1/3 ── 中文流行音樂篇
2006 年 年結 3 之 1 中文流行曲篇

Friday 26 December 2008

平安夜‧電影日

司在平安夜一向下午放假,我習慣在上午也放半天假,趁有一天假期,有什麼電影想看就去看早場。今年選了《神探伽俐略》(容疑者Xの献身,日本官網)。

原著小說在日本暢銷又叫好,去年我寫過讀後感接此。電影版的劇本大致上忠於原著,只加了湯川學石神哲哉登雪山一場。此外,花岡靖子變成自己開店,而不是打工;她女兒美里也較原著所形容的柔順可愛。

較讓我欣喜的是電影版中刑警草薙俊平(北村一輝飾)的戲份跟從電視版開始我就不大喜歡的虛構人物內海薰(柴咲コウ飾)幾乎一樣重。

演員方面,福山雅治對於角色比在演電視劇時吃得更透,顯得泰然自若,像當年 Brad Pitt 笑談風生地演《Ocean Eleven》一樣。這回湯川教授對人情有了較多的體會,福山雅治表現得恰如其份,讓人看出他真的是有點演技。事實上,他跟木村拓哉一樣,也是到了近四五年,正式步入中生階段,演出才越見成熟。

演主角「對頭人」的堤真一是我近年最喜歡的日本中生。在造型上他的確花了一點花思。最顯而易見的,莫如他老弓着背,顯得比其實跟他差不多高的福山矮了一截。結局那一場,他痛聲悲喊,挺能演繹出原著的神髓。教我困惱的,是現場大量年輕觀察不明白為何石神會大叫,只顧瘋狂大笑石神大叫的「傻相」。他們是看不懂,也沒有用心看。

演石神傾慕對象花岡靖子的松雪泰子,上回在《爆粗 Band 友》中的「驚艷」演出教人眼前一亮。這回洗盡銳華,內心戲掌握得不錯。「白鳥麗子」就像青春小鳥,一飛而去。我也喜歡現在的松雪泰子,她也許有機會轉營為演技派,甚至拿獎。

製作人亀山千広來自富山電視台,在 1990 年代我看日劇的瘋狂年代,什麼《愛情白皮書》(あすなろ白書)、《某年夏天》(君といた夏)、《青春無悔》(若者のすべて),他已經是導演了。片中幾幕回憶舊情,包括石神想起如何愛上花岡(很淒涼的一幕,無聊的年輕觀眾竟又爆笑……)、湯川跟石神惜英雄重英雄等,都有戲味。

上去大西北燒烤,為免交通繁忙而遲到,不想回家後再出來,使再看另一齣電影《吸血新世紀》(Twilight)。朋友大都沒興趣,覺得是小兒科愛情片,搞得我也有點動搖。

故事充滿年輕(女)人的浪漫情懷,也相信是以少女為對象。基本上,可以當成一齣青春電視電影看。沒有太多血腥場面(看 IIA 評級就知道),教我意外的是部份對白寫得不錯,簡潔情真,甚至帶少許不算造作的文藝腔。還有一些爛笑話,少男觀眾可以笑一下,不會感到太「受罪」。

女主角 Kristen Stewart 演得還行,男主角 Robert Pattinson 在歐美成了很多少女的偶像。在我看來,一點不帥。他在《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中演 Harry Potter 的情敵、給 Voldemort(佛地魔)殺死的 Cedric Diggory 的造型比在《Twilight》中好看得多。但隨着劇情推進,觀眾(要是能)代入劇情(或看得更投入)後,也許會覺得他樣子過得去。

可取的是一些視像效果,像男主角揹着愛人爬上千年古樹俯瞰河川,就奇幻別致。配樂和選播的歌曲不錯,沒有甜得膩的感覺。

劇情方面,別強求什麼刻骨銘心、教人大徹大悟的愛情體驗/教訓,說的都是老生常談。只是在我看來,一些情節不免另有聯想,例如說男主角那一句「獅子愛上羊」。

如果你和一個性格跟男主角差不多的「吸血殭屍」談戀愛,你會接受警告,接受現實,放棄愛情,還是像女主角那樣,難得有情人,甘願賭一鋪?

Tuesday 23 December 2008

東京部落

友喜歡妻夫木聰,想看《東京部落》(Tokyo!),但買票前看電影資料,卻不見妻夫木先生的名字。猶豫了一下,決定碰碰運氣,有沒喜歡的演員都看吧,反正近年少看這類電影。

片頭動畫是五光十色的東京,然而接着看到的三個故事,有苦浪漫和活着的意義,有怪誕齷齪的地底怪客殺人事件,還有滿載孤獨感覺的自閉城市。到最後,東京仍舊繽紛絢爛。

電影由三名日本以外的導演各拍一段現代東京「怪談」,各段故事獨立,各有風格,卻沒有花多眼亂之感。三名導演(下左至右)分別是曾執導《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的法國Michel Gondry、曾執導《新橋之戀》(Les Amants du Pont-Neuf) 的另一法國導演 Leos Carax 和執導《韓流怪客》的奉俊昊。在這些異地人眼中的東京千奇百怪,表面風光,內裏疏離。


三個奇幻短篇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在說東京裏的隱閉者。

Michel Gondry 的《Interior Design》(室內設計)說到一對到東京闖生活的情侶,男的是電影導演,為了生活在東京有什麼雜活就幹什麼。女的去找房子,碰得焦頭爛額,後來誤會男朋友說她不工作、沒有用,漸漸覺得身邊的人輕視自己,連她自己都失去了存在感,最後變成了一件相當實用的東西──椅子,讓陌生人帶回家。轉變過程誇張而詭異,特技效果和情節鋪排卻又是那麼流暢。最後,「忽人忽椅」的女主角寄居在別人家裏,慢慢地變成屋主(另一個藝術家)的一件傢具,她似乎樂意承擔起這種功能,心無旁騖地做椅子,還覺得輕鬆自在。

Gondry 把加瀨亮飾演的日本窮青年和東京破落地區拍得生動自然,女主角藤谷文子帶點傻氣。妻夫木聰只是客串,臉有點圓,看來有點狡黠。導演拍了不少紙包、木製小玩意。要批評的是演員的對白寫得像老外說話(還是翻譯問題?)。

導演也把東京破爛怪誕的一面拍了出來,例如怪模怪樣的出租單位。女主角始終找不到合適的住所,當她變成椅子的時候,我甚至感受到她的快樂、滿足。一個人所追求的原來可以那樣簡單。

Leos Carax 的《Merde》(糞)是三個故事中最怪異的。一個很醜很臭的綠衣獨眼怪人突然從地底溝渠冒出來,視東京人如無物,搶錢、搶香煙、搶花,後來在地底拾到手榴彈並帶到地面大肆破壞,搞出一起恐怖襲擊。東京警方捉到怪人,卻無法跟他溝通。在審訊過程中,通過世上唯一能聽得懂怪人所說的律師,大家才知道怪人討厭日本人,覺得他們都應該死(這一段太悶,睡着了,事後問朋友和看其他網誌才知道的)。審判導致社會分化,有人膜拜獨眼怪客如神,有人要他填命。最後,法庭判怪人死刑,他卻在行刑後消失了。

怪人只吃菊花和鈔票,似暗示他賤視權貴和金錢。怪人被捕時,形態宛如耶穌被捕的樣子。後來的「最後一餐」,行刑前的禱告、復活、消失都似乎在暗示:天已老,人還要作多少惡才清醒?也許我想得太多,怪人在地道下撿到的手榴彈有軍國主義色彩。他用這些武器襲擊日本人,其動機惹我遐想。

演怪人的 Denis Lavant 實在入型入格,很出色。不過,綜觀全片,我同意石琪在《明報》所寫:「這故事特別黑色、荒誕、變態,似乎有不少諷刺和暗喻,但誇張過火。」

以劇本創意來說,奉俊昊的《Shaking Tokyo》(震動東京)最平淡無奇,但以畫面、氣氛、意境來說,卻非常令人難忘。近年成了「客串王」的竹中直人也演了一場。故事說香川照之(《黑幫有個荷李活》中演西田敏行敵對幫派的老大)是一個靠父親每月寄錢供養、十年未出家門的匿居者,跟其他人沒有身體或眼神的接觸。某天,因為一場地震,他跟蒼井優飾演的漂亮 pizza 速遞員有了身體和眼神的接觸,觸了電,要衝破自己的心障──他要出門。離開自己的家,他才發現東京成了家家自閉的空城。然而,外面的世界卻沒自己想像的差,他更希望剛成為匿居者的女速遞員可以放棄匿居,跟他發展愛情。

因為愛情和地震的雙重震盪,構成了可喜可愛的結局,成為別緻的愛情小品。這一段影像流麗,其中宅男宅女的「按鈕式」愛情是神來之筆,情意感人。


三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第一個,因為女主角變成椅子的效果很有趣。結局時,女主角自得其樂,還有跟藝術家的「感情」,畫面溫馨,內容卻教人有點感慨。最後一個故事也不錯,彷彿告訴大家不要繼續做(不同方面的)隱閉者,因為世上還有很多美好事情,例如愛,只要願意踏出家門去尋找、去爭取,結果可能教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