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December 2008

年結 1/3 ── 歌影篇

然這不是一個專題網誌,寫得最多的無疑是(流行)音樂,所以前兩年寫年結,都有一篇談流行音樂的。今年除了中文流行曲外,再加上看電影。

我聽音樂比較龐雜,覺得旋律吸引或感覺對就聽。今年世界各大主要流行音樂圈突出的作品不多,自己又忙於雜事,不那麼注意流行曲了。下面數一數今年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20 首華語歌曲(以本地歌手為主):

20 《富甲天下》農夫 (MV)
成立 8 年,到 2005 年才開始推出專輯的農夫,在年底推出的《富甲天下》旋律更富流行元素,但歌詞稍欠早年《音樂大亨》專輯的風趣、幽默、「火氣」。

19 《ABC》歐陽靖 (MV)
2004 在美國推出英語說唱專輯後,其貌不揚的歐陽靖今年回流香港推出首張粵語說唱專輯。歌詞內容不算新奇別致,但製作、演唱都認真而富誠意。

18 《永遠幾遠》王菀之 (MV)
創作女歌手王菀之今年只推出了一張新曲加個人作品重唱的專輯。《永遠幾遠》雖然曲式保守,但對我而言已經夠好。

17 《神啊!求求讓我睡》劉浩龍 (MV)
兩年來再次有新歌推出,《神啊!求求讓我睡》驚喜不多,但總算提醒聽眾有劉浩龍這麼一個有點演唱實力的歌手。

16 《櫻花樹下》張敬軒 (MV)
張敬軒今年推出的《Urban Emotions》有點眼高手低,流行元素減少了,歌曲深度也沒有提升,但在「名牌」效應下,他在香港仍屬矚目的流行男歌手。

15 《寫得太多》麥浚龍、倫永亮 (MV)
麥浚龍出道時的負面新聞真的是毀了他,縱使近兩三年他用心製作專輯(當然在背後也得有大量金錢支持),行內叫好,坊間卻仍沒廣泛接受他。按麥浚龍近年的音樂類型看,這首合唱歌屬他的「老套」之作。但內容「輕鬆」,沒有一味黑暗,聽得舒服。

14 《Love Song》方大同 (MV)
方大同的確是有才華的創作歌手,寫的華語 soul 音樂別具一格,節奏、旋律總是峰迴路轉。《Love Song》主題簡單,音樂卻透出一片低調的華麗。他的歌曲是閒時靜心傾聽的佳品,卻是大部份「KTV 歌星」的毒藥。

13 《迷宮》王若琳 (MV)
20 歲的王若琳的處女專輯《Start From Here》是上半年賣得甚好的專輯之一。那一把沉厚、帶風霜的嗓子唱起旋律優美的《迷宮》,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陪我長大》容祖兒 (MV)
說我老套好了,我確實喜歡這首歌,甚至唱過(當然得升兩個音階)幾次。難得林夕配合廣告主題之餘,歌詞寫得工工整整,感覺得體(當年給陳文媛李蘢怡寫的《時光中飛舞》,彷彿是他在告士打道過海堵車時打發時間之作)。

11 《彌敦道》洪卓立 (MV)
論唱功,洪卓立當然不成熟,但他那一把跟其稚氣樣子不全配合的嗓子把《彌敦道》唱得還成。歌詞中那份對愛情來去的感慨,有時候的確很像車水馬龍的鬧市大馬路。

10 《浮花》劉美君 (MV)
回歸香港流行音樂圈,推出新曲加精選專輯後開演唱會,拍電影又即奪金馬影后,今年劉美君異軍突起。3 首新歌以《浮花》的迴響最大。歌詞寫在愛河浮沉、卻苦無修成正果機會的飄泊心情,比較隱晦,風格其實不太劉美君。但她字正腔圓的演唱充滿了 1980、90 年代的回憶,自然猛加感情分。

9 《神奇女俠的退休生活》謝安琪 (MV)
2007 年「意外」懷孕,然後結婚,連續推出《節外生枝》《第一天》《3/8》再到年底的《鍾無艷》,很多人都看好謝安琪。今年初推出的《神奇女俠的退休生活》,黃偉文寫了一首暗喻有趣的歌詞,跟周博賢的社會題材異曲同工,這一類歌曲也是謝安琪的商標。

8 《一晚長大》劉德華

每年一首的飲品廣告歌,劉德華以其獨門「粵劇腔」唱出漫談人生道理的歌曲,他唱這種歌曲才恰如其分。年紀真的大了,喜歡多聽溫暖人心的歌曲,或感受或幻想人世間美好的情懷。

7 《國境之南》范逸臣

一齣《海角七號》讓台灣電影業出現一點生機,也讓走了幾年背運的范逸臣換個形象,酷斃地回歸。在電影裏,他跟一同拉雜成軍的樂隊成員各自提着屬於自己的樂器唱出《國境之南》,是今年其中一幕我非常難忘的戲份。

6 《天規》關淑怡

從去年的《只得一次》到今年的《山水》、這一首《天規》,以及最近的《鑽禧》(電視劇《珠光寶氣》的主題曲),再加上 4 月舉行了兩場演唱會,關淑怡的全新專輯卻仍然只聞樓梯響(之前曾說在 12 月推出)。相較於《山水》,更喜歡《天規》。希望關淑怡多唱一些有力量、節奏強勁的歌曲。

5 《眼睛不能沒眼淚》古巨基

在今年云云通俗抒情流行曲中,我最喜歡幾乎一聽就記得的《眼睛不能沒眼淚》。早已厭倦古巨基那個「中童氣質的苦情男子」形象,但這一次《Guitar Fever》重走簡單旋律、編曲路線,聽來總算教人鬆一口氣──始終最懷念有張佳添林健華的古巨基。

4 《韻律泳》何韻詩

我不喜歡充滿力量的何韻詩──用力表現自己的音樂如何不落俗套,叫人聽得有點沉重。來自新曲加精選輯的新歌《韻律泳》寫情人相處之道,從旋律到歌詞都如行雲流水,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悠然自得。

3 《路……一直都在》陳奕迅 (MV)
這首歌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歌名。從轉換唱片公司後的解凍之作《U87》專輯 (2005) 開始,陳奕迅多唱了關於人生、世情體驗的歌曲,像《葡萄成熟時》《最佳損友》甚至《Crying in the Party》等,顯得成熟不少。《路……一直都在》可喜之處是它充滿了正能量。

2 《囍帖街》謝安琪

選 2008 年度香港最流行粵語流行曲,大概就是這首《囍帖街》。也許歌詞寫得有點計算,但能夠將愛情問題跟社會議題互相融合而毫不突兀,就不簡單了。我寫不出,而且我喜歡,實在沒有把它擯出我「年度 20 大」以外的道理。

1 《思念是一種病》張震嶽 feat. 蔡健雅

去年我選年度 20 大,第 1 名是蔡健雅的《當你離開的時候》,今年榜首再次屬於國語歌曲。長長的歌詞條理分明,旋律易聽,副歌流暢、感人,從年頭一直聽到現在。另一個酷愛這首歌的原因,也許是我一直都害這一種病吧。(一笑)

電影篇
今年電影還是看得少,但已經較去年多看了,主要是 5 年來再次參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兩個星期內看了 10 齣戲。至於影碟,今年真的看得少,年初時還計劃要多看一點家裏還沒開封的影碟。

在家裏或飛機上看過的影碟

從左至右:
(第 1 行)地鐵迷宮殺人事件、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歌聲伴我心、打工狂想曲
(第 2 行)非常外父生擒霍老爺、其後、粉紅色的一生、色‧戒、ALWAYS 続・三丁目の夕日
(第 3 行)相見恨晚、放浪記、地下鉄に乗って、鐵甲奇俠、色慾都市


最喜歡的 5 齣(依次序)
1 《相見恨晚》(The Brief Encounter)
經典的老電影,著名導演 David Lean 的早期作品,80 多分鐘的篇幅,一氣呵成,60 多年後看仍不過時,還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網誌

2 《其後》(それから)
在陰冷的春節假期看的 DVD。影片中那一份讓感情靜默流淌的舊和風像紅酒透出的微醺。作了一段塗鴉(按此),卻意外得到了搜尋多年未獲的電影原聲帶 (MP3),真是意外驚喜。

3 《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
同樣是春節假期在家看的 DVD,是前一年在名古屋買的。片子製作龐大,故事不煽情,內容雋永(網誌)。續集《ALWAYS 続・三丁目の夕日》後來在日本旅行後回港的班機上看的,也很不錯。下次去日本,真的很想去一趟東京鐵塔

4 《放浪記》
4 月遊畢山陽、北九州,看到不少女作家林芙美子的紀念碑,決定要看這齣改編自她賴以成名的自傳體小說的同名電影。女主角是一代女優高峰秀子(另一傳奇女星田中絹代演母親)。電影雖長,但場景安排和演員表現都認真、上乘。成瀨巳喜男的作品一貫樸實、精純,是值得看的日語殘片(網誌)。

5 《色慾都市》(Sex and the City)
不是電視劇的粉絲,只為了給論文搜集資料才看過第 3 季其中幾集。早打算看電影版(可以看成為獨立故事),卻也早已打算不到電影院看──受不了那種「氣氛」。莫理性別,在感情上這齣戲倒讓我有些共鳴之處。

到電影院看的片子

從左至右:
(第 1 行)追風箏的孩子、Juno 少女孕記、留給最愛的情書、戀愛心曲、母親鐵木真
(第 2 行)左右格拉斯十二樂章給我一個樽悲傷假期假自由之名泰哥兒
(第 3 行)颷雪季節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偽術大師、蝙蝠俠:黑夜之神、媽媽咪呀!
(第 4 行)七女性(李司棋、林建明)、親密、黑幫有個荷里活、爆粗 Band 友、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海角七號
(第 5 行)故園風雨後、地球停轉日、東京部落、神探伽俐略、吸血新世紀、我的大鑊假期

藍字為「香港國際電影節」選映節目

最喜歡的 10 齣(依次序)
1 《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
絕對是 2008 年度之選!遺憾的是錯過了 IMAX 版本……(網誌

2 《Juno 少女孕記》(Juno)
清新之作。劇情簡單利落,主題鮮明、貼身,所選的歌曲十分動聽,有年輕人的單純、天真,也有青春的敏感、對生活的期盼。(網誌

3 《鐵木真》(Mongol)
說是「東方魔戒」未免誇張了一點,畢竟兩者針對的市場大小有別,但製作、演員、劇本都具備很高的質素。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實致名歸。(網誌

4 《海角七號》
沒有太大野心,製作誠意可嘉,是一齣對故事多條支線都處理得體的商業電影。「雜牌軍」唱出《無樂不作》的時候,是我最感動的一刻。(網誌

5 《戀愛心曲》(Across the Universe)
音樂改編有心思、場面美麗又充滿想像力。(網誌

6 《爆粗 Band 友》(デトロイト.メタル.シティ)
把漫畫改編成電影,日本人的兢兢業業總能掙到不少分數。開場那段甚有蝙蝠俠味道的製作人員名單很過癮。松山研一演出奔放,很稱職,此子也挺多面的。松雪泰子演的經紀人更加教人眼前一亮。

7 《親密》
岸西處女執導的《親密》2009 年情人節前才公映。片子有小情小趣,生活細節表達得不錯,倒序手法不新鮮卻用得其所,只嫌味道有點淡。鄭伊健演得不錯,只是從演戲到唱歌,他在片中都被林嘉欣擊倒了。

8 《媽媽咪呀!》(Mamma Mia!)
今年看得最愉快的電影。不是 ABBA 歌迷,卻從此多聽了 ABBA 的歌曲。故事多處犯駁,但氣氛勝於一切。考慮了一個星期,終於訂了一套雙碟版 DVD,因為收錄了電影的 KTV 版,沒人在家時可以大展歌喉。(網誌

9 《神探伽俐略》(容疑者 X の献身)
看過原著小說,可以說本片是既有電影特色,又含原著神髓的改編版本。兩大配角堤真一和松雪泰子演得很好。(網誌

10 《給我一個樽》(Vratné lahve)
風趣幽默,沒有在電影院正場上映或推出影碟,是本地觀眾的損失。(網誌


延伸閱讀:
2007 年 年結 1/3 ── 中文流行音樂篇
2006 年 年結 3 之 1 中文流行曲篇

Friday 26 December 2008

平安夜‧電影日

司在平安夜一向下午放假,我習慣在上午也放半天假,趁有一天假期,有什麼電影想看就去看早場。今年選了《神探伽俐略》(容疑者Xの献身,日本官網)。

原著小說在日本暢銷又叫好,去年我寫過讀後感接此。電影版的劇本大致上忠於原著,只加了湯川學石神哲哉登雪山一場。此外,花岡靖子變成自己開店,而不是打工;她女兒美里也較原著所形容的柔順可愛。

較讓我欣喜的是電影版中刑警草薙俊平(北村一輝飾)的戲份跟從電視版開始我就不大喜歡的虛構人物內海薰(柴咲コウ飾)幾乎一樣重。

演員方面,福山雅治對於角色比在演電視劇時吃得更透,顯得泰然自若,像當年 Brad Pitt 笑談風生地演《Ocean Eleven》一樣。這回湯川教授對人情有了較多的體會,福山雅治表現得恰如其份,讓人看出他真的是有點演技。事實上,他跟木村拓哉一樣,也是到了近四五年,正式步入中生階段,演出才越見成熟。

演主角「對頭人」的堤真一是我近年最喜歡的日本中生。在造型上他的確花了一點花思。最顯而易見的,莫如他老弓着背,顯得比其實跟他差不多高的福山矮了一截。結局那一場,他痛聲悲喊,挺能演繹出原著的神髓。教我困惱的,是現場大量年輕觀察不明白為何石神會大叫,只顧瘋狂大笑石神大叫的「傻相」。他們是看不懂,也沒有用心看。

演石神傾慕對象花岡靖子的松雪泰子,上回在《爆粗 Band 友》中的「驚艷」演出教人眼前一亮。這回洗盡銳華,內心戲掌握得不錯。「白鳥麗子」就像青春小鳥,一飛而去。我也喜歡現在的松雪泰子,她也許有機會轉營為演技派,甚至拿獎。

製作人亀山千広來自富山電視台,在 1990 年代我看日劇的瘋狂年代,什麼《愛情白皮書》(あすなろ白書)、《某年夏天》(君といた夏)、《青春無悔》(若者のすべて),他已經是導演了。片中幾幕回憶舊情,包括石神想起如何愛上花岡(很淒涼的一幕,無聊的年輕觀眾竟又爆笑……)、湯川跟石神惜英雄重英雄等,都有戲味。

上去大西北燒烤,為免交通繁忙而遲到,不想回家後再出來,使再看另一齣電影《吸血新世紀》(Twilight)。朋友大都沒興趣,覺得是小兒科愛情片,搞得我也有點動搖。

故事充滿年輕(女)人的浪漫情懷,也相信是以少女為對象。基本上,可以當成一齣青春電視電影看。沒有太多血腥場面(看 IIA 評級就知道),教我意外的是部份對白寫得不錯,簡潔情真,甚至帶少許不算造作的文藝腔。還有一些爛笑話,少男觀眾可以笑一下,不會感到太「受罪」。

女主角 Kristen Stewart 演得還行,男主角 Robert Pattinson 在歐美成了很多少女的偶像。在我看來,一點不帥。他在《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中演 Harry Potter 的情敵、給 Voldemort(佛地魔)殺死的 Cedric Diggory 的造型比在《Twilight》中好看得多。但隨着劇情推進,觀眾(要是能)代入劇情(或看得更投入)後,也許會覺得他樣子過得去。

可取的是一些視像效果,像男主角揹着愛人爬上千年古樹俯瞰河川,就奇幻別致。配樂和選播的歌曲不錯,沒有甜得膩的感覺。

劇情方面,別強求什麼刻骨銘心、教人大徹大悟的愛情體驗/教訓,說的都是老生常談。只是在我看來,一些情節不免另有聯想,例如說男主角那一句「獅子愛上羊」。

如果你和一個性格跟男主角差不多的「吸血殭屍」談戀愛,你會接受警告,接受現實,放棄愛情,還是像女主角那樣,難得有情人,甘願賭一鋪?

Tuesday 23 December 2008

東京部落

友喜歡妻夫木聰,想看《東京部落》(Tokyo!),但買票前看電影資料,卻不見妻夫木先生的名字。猶豫了一下,決定碰碰運氣,有沒喜歡的演員都看吧,反正近年少看這類電影。

片頭動畫是五光十色的東京,然而接着看到的三個故事,有苦浪漫和活着的意義,有怪誕齷齪的地底怪客殺人事件,還有滿載孤獨感覺的自閉城市。到最後,東京仍舊繽紛絢爛。

電影由三名日本以外的導演各拍一段現代東京「怪談」,各段故事獨立,各有風格,卻沒有花多眼亂之感。三名導演(下左至右)分別是曾執導《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的法國Michel Gondry、曾執導《新橋之戀》(Les Amants du Pont-Neuf) 的另一法國導演 Leos Carax 和執導《韓流怪客》的奉俊昊。在這些異地人眼中的東京千奇百怪,表面風光,內裏疏離。


三個奇幻短篇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在說東京裏的隱閉者。

Michel Gondry 的《Interior Design》(室內設計)說到一對到東京闖生活的情侶,男的是電影導演,為了生活在東京有什麼雜活就幹什麼。女的去找房子,碰得焦頭爛額,後來誤會男朋友說她不工作、沒有用,漸漸覺得身邊的人輕視自己,連她自己都失去了存在感,最後變成了一件相當實用的東西──椅子,讓陌生人帶回家。轉變過程誇張而詭異,特技效果和情節鋪排卻又是那麼流暢。最後,「忽人忽椅」的女主角寄居在別人家裏,慢慢地變成屋主(另一個藝術家)的一件傢具,她似乎樂意承擔起這種功能,心無旁騖地做椅子,還覺得輕鬆自在。

Gondry 把加瀨亮飾演的日本窮青年和東京破落地區拍得生動自然,女主角藤谷文子帶點傻氣。妻夫木聰只是客串,臉有點圓,看來有點狡黠。導演拍了不少紙包、木製小玩意。要批評的是演員的對白寫得像老外說話(還是翻譯問題?)。

導演也把東京破爛怪誕的一面拍了出來,例如怪模怪樣的出租單位。女主角始終找不到合適的住所,當她變成椅子的時候,我甚至感受到她的快樂、滿足。一個人所追求的原來可以那樣簡單。

Leos Carax 的《Merde》(糞)是三個故事中最怪異的。一個很醜很臭的綠衣獨眼怪人突然從地底溝渠冒出來,視東京人如無物,搶錢、搶香煙、搶花,後來在地底拾到手榴彈並帶到地面大肆破壞,搞出一起恐怖襲擊。東京警方捉到怪人,卻無法跟他溝通。在審訊過程中,通過世上唯一能聽得懂怪人所說的律師,大家才知道怪人討厭日本人,覺得他們都應該死(這一段太悶,睡着了,事後問朋友和看其他網誌才知道的)。審判導致社會分化,有人膜拜獨眼怪客如神,有人要他填命。最後,法庭判怪人死刑,他卻在行刑後消失了。

怪人只吃菊花和鈔票,似暗示他賤視權貴和金錢。怪人被捕時,形態宛如耶穌被捕的樣子。後來的「最後一餐」,行刑前的禱告、復活、消失都似乎在暗示:天已老,人還要作多少惡才清醒?也許我想得太多,怪人在地道下撿到的手榴彈有軍國主義色彩。他用這些武器襲擊日本人,其動機惹我遐想。

演怪人的 Denis Lavant 實在入型入格,很出色。不過,綜觀全片,我同意石琪在《明報》所寫:「這故事特別黑色、荒誕、變態,似乎有不少諷刺和暗喻,但誇張過火。」

以劇本創意來說,奉俊昊的《Shaking Tokyo》(震動東京)最平淡無奇,但以畫面、氣氛、意境來說,卻非常令人難忘。近年成了「客串王」的竹中直人也演了一場。故事說香川照之(《黑幫有個荷李活》中演西田敏行敵對幫派的老大)是一個靠父親每月寄錢供養、十年未出家門的匿居者,跟其他人沒有身體或眼神的接觸。某天,因為一場地震,他跟蒼井優飾演的漂亮 pizza 速遞員有了身體和眼神的接觸,觸了電,要衝破自己的心障──他要出門。離開自己的家,他才發現東京成了家家自閉的空城。然而,外面的世界卻沒自己想像的差,他更希望剛成為匿居者的女速遞員可以放棄匿居,跟他發展愛情。

因為愛情和地震的雙重震盪,構成了可喜可愛的結局,成為別緻的愛情小品。這一段影像流麗,其中宅男宅女的「按鈕式」愛情是神來之筆,情意感人。


三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第一個,因為女主角變成椅子的效果很有趣。結局時,女主角自得其樂,還有跟藝術家的「感情」,畫面溫馨,內容卻教人有點感慨。最後一個故事也不錯,彷彿告訴大家不要繼續做(不同方面的)隱閉者,因為世上還有很多美好事情,例如愛,只要願意踏出家門去尋找、去爭取,結果可能教人驚喜。

Tuesday 25 November 2008

恒春半島的過雲雨 ──《海角七號》

賣個滿堂紅的《海角七號》,在香港正式公映前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雖然香港的票房收入不可能比得上台灣本土的驚人數字,但它該能贏得香港觀眾的青睞,當中包括了我。

不敢說對台灣的民情生活很熟悉,但電影中的小鎮風情倒呈現了以前看過的台灣電影、小說所勾勒的鄉土街坊味道。如昨天石琪在《明報》專欄所說,同樣講台灣生活,侯孝賢蔡明亮對不少觀眾而言太怪悶。現世風雨飄搖,讓人感覺真實、親近的人或事物才可以讓人放鬆心情,靜靜檢視自己內心的情感,繼續面對生活。《海角七號》不唱高調,只是生動風趣的平民喜劇,在這個時候上映時間上是巧合的好。

不贅電影內容,這段 5 分鐘的預告片剪輯得挺忠實、完整。


《海》是穿插着台、日戀情的組樂隊喜劇。60 年前沒有開花結果的日台之戀,間接成就了幾十年後的另一段台日戀愛。台灣曾受日本統治,有些老一輩的有日本情意結,而新一代台灣人哈日的也不少,如此社會背景處理不好就鬧麻煩。好在此片沒拿歷史、政治做文章,只注重親切人情。

比較之下,60 年前的日男台女之愛顯得感人,可能是因為幾封情書的字幕譯筆不錯(土話對白用廣東話字幕,很礙眼)。現代那段的台男日女之愛其實基礎甚弱,說服力差一點,我看得不大投入。

《海角七號》成功,一班演員和角色設定是重要因素。

老郵差茂伯(林宗仁)是全片的大笑彈,冷幽默最行。他最有自信,從「麻煩老人」逐漸散發出固執得漂亮的風骨,香港電影就缺少這種寶貝。
馬拉桑(馬念先)是熱血的米酒推銷員。他那一段現在看來特別讓人感動、受鼓舞,和酒店女職員的情緣也清新有趣。
勞馬(民雄)是原住民,本是霹靂小組(類似香港的「飛虎隊」)成員,受傷後在小鎮當交通警。他最癡情,他的背景也勾起了我很多感情。
友子(田中千繪)是個好心又漂亮的落難公關,挺可愛。田中唸國語對白非戰之罪,但講日語當然更自然。她的演出合格有餘。
阿嘉(范逸臣)是在台北失意的搖滾樂手,做郵差不負責任,但愈變愈好,演唱精彩。初出道時的白面「三上」變成寡言憤怒青年,這個角色將連范逸臣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個人魅力都逼出來了。
洪國榮(馬如龍)是阿嘉的繼父,表面聒噪霸道,其實感情豐富。他和街坊鄉親代阿嘉派信,顯出公德心與團結精神,也修補了跟繼子的關係。
明珠(林曉培)是單親媽媽,在海邊酒店工作,身份繫着全片一個大關鍵。林曉培拍《海》時已經發生了撞死人事故,難得她演出用心,甚有水準。她在日本待過幾年,用日語唸對白也應付自如。
水蛙(應蔚民)是摩托車維修技工,暗戀已婚的老闆娘,對什麼都有一份樂天的傻勁。導演沒有打壓他對老闆娘的「不道德」暗戀,更拍得幽默。
大大(楊蕎安)是明珠的女兒,在教會當司琴,古靈精怪而早熟,在海邊安慰勞馬一幕教我非常感動。

主角的感情戲寫得比較單薄,但配角的幾段情緣都簡潔、含蓄、有趣。電影以鄉情、親情、愛情串起角色之間的明爭暗鬥,加上男女老少演員演得自然,片長 136 分鐘卻沒有「捱」的感覺。

然而,整齣影片久沒有太多高潮,人物之間的感情發展像一場又一場的過雲雨,不激烈、不持久,卻在灑過之後默默於地上、牆上留痕。水跡快要消退時,又來一場。情緒慢慢累積,直到最後的演唱會才勾引你藏在自己那「海角七號」裏的一匣子感懷。

日本歌手中孝介客串演出兩個角色:60 年前跟台灣女學生(梁文音)相戀的日本男教師、他本人──日本歌手中孝介。坦白說,他的演技僅是及格,尤其是演教師時,在私奔時臨陣退縮的一幕無法表達離開你是因為愛你的苦衷,卻現出一副窩囊相。當然,也可以說,不敢面對愛情的人就是這一副面貌。不過,竊以為全片最美的一幕,就是中孝介在雨中的車廂裏拍下心事重重的友子的側臉。是有點造作,卻也教人動容,還有那一句「難道你不期望彩虹嗎?」

中孝介的歌聲真的動聽,就買了他的新 CD(附了電影插曲《それぞれに》的特別版)。


影評人舒琪在自己的專欄說,他的學生問導演魏德聖:「你覺得你的電影是商業片還是文藝片?」姑且不稽考問題背後的電影政治意味,《海角七號》在資源相對匱乏(其實新台幣 5000 萬的成本不算少)的情況下,拍成一套沒有名演員掛帥,但各方面(劇本、演員、技術)都控制得宜的「文藝片」,實屬難得。沒有上天入地,沒有生關死劫,沒有史詩般場面,但影片就是能捕住觀眾的呼吸。


喜歡《海角七號》的多覺得電影感動,我這般眼淺的人當然最後也失陷了。在阿嘉和樂隊成員唱出《無樂不作》的時候,積在胸口快兩個小時的情緒湧到喉頭。電影中現場演唱的《無》(可翻看上面的預告片,在 4 分鐘左右)比錄音室版本好得多。

到阿嘉唱出《國境之南》時,想到的盡是那一句「留下來……或是我跟你走」,一直搜索自己走來的路、亮過眼前的人,還未吸進第二口氣眼淚就跑出來了。

《國境之南》
曲:曾志豪 詞:嚴云農 唱:范逸臣

  如果海會說話 如果風愛上砂
  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某個長假
  我會聆聽浪花 讓風吹過頭髮
  任記憶裏的愛情在時間潮汐裏喧嘩
  非得等春天遠了夏天才近了
  我是在回首時終於懂得
  當陽光再次回到那飄着雨的國境之南
  我會試着把那一年的故事再接下去說完
  當陽光再次離開那太晴朗的國境之南
  你會不會把你曾帶走的愛在告別前用微笑全歸還
  海很藍 星光燦爛 我仍空着我的臂彎
  天很寬 在我獨自唱歌的夜晚
  請原諒我的愛訴說得太緩慢

末了,其他樂隊成員都在台上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時刻,一樣激情,只是我不想失態,要自己返回自己的角色裏。戲院的燈一亮,就不可以再埋怨為什麼自己怎麼沒有說出過阿嘉的話。

人去歌盡,面對太平洋恒春半島還是傲然佇立南陲。《海角七號》裏的段段感情繼續如陣陣過雨雲灑在半島之上,看到的是有盡期的紛擾,留存的或者是各自心目中的無涯情懷。

Wednesday 19 November 2008

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

續回顧「病假天」,吃罷壽司去了看電影《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Quantum of Solace)IMDb 介紹。自從上一集《新鐵金剛之智破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 2006) 看了 Daniel Craig 的演出後,就重新對「鐵金剛」電影抱一點期待。不過,此片在香港的中文譯名真的不知所謂。難道 007 電影譯名非要充滿殺氣不可?在片中,007 殺人,手法絕不拖泥帶水,「殺機」非同小可。然而,有點模稜兩可的英語片名不是強調主角辣手無情,而是說主角仍為愛人之死而無法釋懷。中文譯名既無法表達這個意思,在語法上也不大說得通,差勁。

從外型上看,Daniel Craig 不如他大部份前輩那麼討好,剛宣佈由他接捧演 James Bond 時,更惹來不少 Bond 迷聲討。我當時也不大喜歡 Craig,就是到現在還是喜歡 Clive Owen 多一點。但我得承認,看了 Craig 演出兩集 007 電影,他散發出的個性、魅力,着實非常切合角色。也看過 Owen 不少電影,始終他的感性氣質略重,要表現特工冷峻的一面,未必及得上 Craig。而 Craig,在演 007 前,看《Elizabeth》(1998)(看 Cate BlanchettChristopher Eccleston 為主,Eric Cantona 為副)、《Road to Perdition》(2002),他的角色都不算討好,《Munich》(2005) 則因為怕血腥一直沒看。到上一集《Casino Royale》,Craig 的文戲、武打都有好表現。我一直對超現實的 007 有保留,突然變得有血有肉有真情,確實喜出望外。今集在這方面也有落墨,但循角色演變,Bond 已經不那麼「衝動」,殺人不殺人,多了少許分寸。合演的 Judi Dench 戲份不算少,甚至在鏡頭前(扮)落妝,再來幾個捕風捉影、畏首畏尾的表情,一切都為構建她跟邦的關係。除 Judi 以外,其他演員沒太多發揮。

導演 Marc Foster 是另一個吸引我入場的元素。看過他兩部舊作《The Kite Runner》舊文和《Monster's Ball》,完全無法想像他會轉去執導「鐵金剛」電影。特別喜歡賽馬場追捕和托斯卡 (Tosca) 歌劇查案兩場,同一種手法用了兩次,不覺重覆,反而有實時感、壓迫感。這一齣 James Bond 確實節奏太快,影像太急,手法很像 Jason Bourne 系列的電影。導演還好讓主角保留了一點少許紳士氣度,例如在太子港偷來、穿了大半齣戲的那件(休閒)外套挺好看(當然,裏面要有一副健壯身材了)。

未看錶已完場(106 分鐘),感情戲寫得不夠深刻,甚至連結局也顯得有點倉卒。但對於「鐵金剛」電影,本來不必當劇情片看,只要故事能夠自圓其說就好。這一齣呢?不過不失吧。

銀幕上的戲好看,銀幕下也不遑多讓。

我看下午 1:30 那場,坐在影室最高的一行,兩邊隔兩三個座位坐的都是洋漢。左邊那個中年漢趁燈光轉暗,悄悄脫掉鞋子,把穿着襪子的腳擱在前排椅子的扶手上。他似乎怕我發難,脫鞋時動作好慢,還不時瞟過來。右邊的老漢有樣學樣,還慫恿他同行的中年 ABC 男子一起脫。幸好我鼻子還有點塞。左邊那個還有一招,就是常以腳底擦着扶手騷癢。誰說西人禮貌比較好?完場時,左邊那個火速穿上鞋子,趁燈還未全亮就三步併作兩步離開影室,怕我看到他的廬山真貌乎?

這城市奇人真多。然而,到底是我多奇遇?還是我太眼尖了?

Thursday 6 November 2008

三谷幸喜 = 日本 Robert Altman?







週末看了日本著名編劇三谷幸喜第 4 齣導演(兼編劇)作品《黑幫有個荷里活》(ザ・マジックアワー;2008),亦是我第二次進電影院看三谷的作品,上一次已是他的導演處女作《爆肚風雲》(ラヂオの時間;1997)。

1961 年於東京出生的三谷幸喜肄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演劇科。在求學時組織劇團,認識了後來經常合作的演員西村雅彦。1988 年第一次寫電視劇本,至今共創作了 19 齣電視劇(也寫了超過 20 個舞台劇劇本、近 10 個電影劇本),其中包括讓我認識他的日劇《奇跡餐廳》(王様のレストラン;富士電視台,1995)。不過,第一次看的三谷作品,其實是電影。

1990 年代中,我唸大專,今日的鳳凰衛視當年還未賣盤,舊稱「衛電中文台」,由台灣人管理,逢星期一至五每天播放兩至三齣不同的日劇,1995、96 年我在那裏看了近 30 齣日劇。

有時候,「衛視中文台」也播放日本電影,某年聖誕節看了《天国の駅》(港譯《天國車站》;吉永小百合西田敏行主演),還有一齣改編《12 怒漢》(12 Angry Men) 的《12 個日本人》。那是一個寒冷的深宵,從中段開始看,越看越有味道(當年還不知道《12 Angry Men》),演員包括豊川悦司相島一之等,此劇本在 2005 再搬上舞台,由江口洋介石田ゆり子等主演。年輕時看日劇,我連片末字幕也啃得津津有味,那時候就記住了「脚本」的名字──三谷幸喜。

正讓我對三谷幸喜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1995 年的日劇《奇跡餐廳》〔而不是再早一點、曾在 ATV 播放、CHAGE and ASKA 唱主題《Yah Yah Yah》的《活得比你好》(振り返れば奴がいる;富士電視台,1993年)〕。《奇》劇是一齣極富創意的勵志作品,以一家面臨經營危機的法國餐廳為背景,一個傳奇的服務生(松たか子之父松本幸四郎飾)帶動了整家餐廳每一個人的工作熱情。每一集以近乎單元劇的形式進行,開場時有一句提綱挈領的名人雋語。劇中不論大牌、龍套,都有個人表演的機會。演員陣容不弱,女主角是罕見組合:山口智子鈴木京香;(第二)男主角是筒井道隆西村雅彦。其他演員還包括在三谷的作品中經常亮相的梶原善白井晃小野武彦伊藤俊人

此劇的音樂部份也值得一提,負責配樂的服部隆之當年才是新人,其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服部良一(1993 年獲頒日本国民栄誉賞)。劇集既以法國餐廳為背景,配樂用上大量的交響樂,每一個人物都有專屬的節奏、旋律,有時是優雅的法國號、有時是激昂的鼓聲,層次分明。主題曲《Precious Junk》則是平井堅(作曲、作詞、主唱)出道的第一張單曲。

曾託人在台北買了一套《奇》劇的 VCD,到手後沒時間看,轉借別人卻從此下落不明,好可憐……

1997 年,三谷幸喜編劇以外,首次執導,《ラヂオの時間》(港譯《爆肚風雲》)實在是笑破肚皮之作!103 分鐘絕無冷場。故事講一個家庭主婦(鈴木京香)在廣播劇創作比賽中脫穎而出。電台請來一班演員作直播演出,但廣播劇女主角突然發難,要給角色改名字,又乘勢改劇本,其他演員有樣學樣,一發不可收拾,一個甜蜜的愛情劇竟變成上天入地暴力情仇兼而有之,只餘導演(唐沢寿明)能夠力挽狂瀾。這一場播音室風雲有充滿智慧的笑料和辛辣諷刺的對白。搞文字工作或從事創作的人看完,感受更深。也可以說,這一齣電影奠定了三谷此後的喜劇電影多方面的模式,例如漫畫化的人物性格,多線發展危機的情節,還有為「弱勢者」抱不平等。

一別 4 年,2001 年第二度執導:《みんなのいえ》繼續讓唐沢寿明當男主角。這片香港好像沒有上映過,我也找不到這電影的 VCD。

2006 年初,一個人遊北海道,當時彼邦正鋪天蓋地宣傳三谷幸喜第三次自編自導的作品《THE 有頂天ホテル》(意即「狂歡酒店」)。此片在日本大賣座,收入超過 60 億日圓。到 2006 年底,在京都八坂神社附近的電影院,我發現還在放映此片。後來在香港買了這片子的日版 DVD,看完後卻不知道塞到哪裏去,本來想翻看一次才寫。這是一齣群星拱照的電影,記得的就有役所広司、松たか子、佐藤浩市香取慎吾篠原涼子戸田恵子小田切讓、唐沢寿明、伊東四朗、西田敏行。故事形式類似美國電視劇《24》,講述在大除夕倒數前兩小時一所高級酒店內的眾生相。這片子再次說明,在三谷幸喜的劇本裏,配角也是相當有意思的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的故事。看罷此片,不覺聯想起擅搞「群星戲」的已故名導 Robert Altman

不行,得趕快給 DVD 找出來!

三谷幸喜最新一齣自編自導的《ザ・マジックアワー》(港譯《黑幫有個荷里活》),橋段保持巧妙,情節、對白也挺生動。片子拿黑幫開玩笑,又玩片場狂想曲,其實為無名的演員、電影從業員打氣,這一點跟《爆肚風雲》(講創作人的尊嚴)很相似。想不到妻夫木聡演喜劇不錯(但那貼服的復古髮型很難看),百變的深津絵里越來越出色,然而真正精彩的還是佐藤浩市和西田敏行:前者生動惹笑,又有滄桑感;後者霸氣中多情,又有冷幽默。片中那一大班客串明星也夠耀目,單在一場替身戲,就有已故大導市川崑中井貴一天海祐希山本耕史。其他「串星」還有鈴木京香、香取慎吾、唐沢寿明、寺脇康文等。

電影的主要布景是仿歐洲的舊式小街小樓,風味跟《奇跡餐廳》異曲同工。然而,跟我看過的前作相比,這一回三谷的導演手法比較普通,結局拍得太長,破壞了前面一路營造的輕快節奏。把片子從 136 分鐘減到 110 分鐘就差不多。

上面提到 Robert Altman,他的戲看得不多,遺作《在晴朗的一天收檔》(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2006) 買了未看。買了待看的還有《人生交叉點》(Short Cuts, 1993)、《普世歡騰樂滿城》(Nashville, 1975)、《風流軍醫俏護士》(MASH, 1970) 等。看過的《高斯福大宅謀殺案》(Gosford Park, 2001) 和《雲裳風暴》(Prêt-à-Porter, 1994),跟上面這堆名作一樣是群星戲,充分顯示 Altman 駕馭劇本和演員的能力。三谷幸喜的作品似乎走 Altman 的套路。三谷的故事總帶點神經質,喜歡諷刺幽默,亦跟 Altman 類似。不過,三谷的執導手法不夠立體,多線發展劇情的鋪排手法(仍)遠不如 Altman 活潑多變。環顧東亞地區,三谷幸喜的風格暫時也沒有大多同道。

三谷幸喜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故事大多是樂觀言志的。在電影院外壓力已經夠大了,看一些有水準的輕鬆幽默作品也不錯。

Thursday 30 October 2008

阿信的故事

我選一齣看不厭的電視連續劇,很大可能是《阿信的故事》(おしん)。這是日本放送協會 (NHK) 為慶祝啟播 30 週年而製作的──從 1983 年 4 月至 1984 年 3 月播映的早晨小說連續劇,共 297 集,每集 15 分鐘,首播期間在日本的平均收視率是超過 50%。

香港的 TVB 於 1985 年首播《阿》劇,先於下午的《婦女新姿》內播放,每集 15 分鐘。後來反應良好,移師晚上的《歡樂今宵》播映,加長每集的播映時間。到了最後,忘了是什麼原因,又轉回《婦》內播放,每集 15 分鐘,直至結局。當年香港版的主題曲是旅日台灣名歌手翁倩玉以粵語唱出的《信》(林敏怡作曲、鄭國江作詞)。1995 年,此劇在 ATV 重播,每集約半小時,在傍晚新聞前播映。主題曲換成國語的《永遠相信》(許願趙增熹作曲;姚若龍作詞),一樣由翁倩玉主唱。

《阿信的故事》的劇本出自日本編劇家橋田壽賀子手筆。當年傳說女主角「阿信」的創作靈感來自八佰伴百貨店的創辦人。故事以日本明治年間山形縣佃農谷村家的女兒阿信從 7 歲到 83 歲的生命為主線,講述一個女人為了生存掙扎、奮鬥、創業的故事,當中情節亦涉及期間在日本發生的多項大事,包括關東大地震、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阿信一角由三名女演員分飾,按她們出場序,整齣劇集大致分為下面三個階段:

童年篇── 7 至 9 歲,小林綾子

阿信生於明治 34 年(1901 年),7 歲那年給送去木材行幫傭帶小孩。木材行的女管家阿常處處苛待阿信,很多工作阿信都是一邊流淚一邊完成。出門打工前奶奶送了阿信五毛錢。後來阿信被懷疑偷了五毛錢,阿常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奶奶送阿信的那五毛錢當作竊款沒收了。阿信一氣之下逃離木材行,卻在大風雪中迷途昏倒,幸得逃兵俊作搭救。俊作教導阿信要關愛別人,還教她讀書寫字、學算術,阿信在山上度過了半年美夢一般的生活。春天來臨,俊作把心愛的口琴交給阿信,親自送阿信下山,不料卻被搜山的憲兵所殺。阿信抱着俊作的屍體嚎哭……阿信回到老家,旋即又被送往酒田加賀屋米行幫傭。老太太邦子欣賞阿信的毅力與忍耐。阿信與同齡的加賀屋繼承人加代透過幾次機緣,關係變得更加親密。通過阿信,加代的視野逐漸開闊。此外,邦子嚴格地教導阿信漢字和算盤。這些技能後來給阿信帶來莫大裨益。

俊作對阿信這一段教誨充滿基督精神,也點出了哪樣的人才最不幸。


少女至成年篇── 16 至 45 歲,田中裕子
大正 5 年(1916 年),阿信從邦子那裏學會記賬、茶道、插花、料理、禮儀,就讀女校的加代則立志成為畫家。兩人邂逅搞農民運動、年輕的社會主義者高倉浩太。加代不顧家人反對,跟着浩太逃往東京。阿信也忘不了浩太,拒絕邦子撮合的婚事,並離開了加賀屋。老父作造準備把阿信賣給溫泉妓院,二姊阿春讓阿信到東京找長谷川師傅學梳頭。
阿信得師傅傳授技藝,得到包括染子等一班咖啡館女服務員的支持。阿信重遇加代。加代知道妹妹已歿,自己既為加賀屋繼承人,答應與一名大學生結婚。
阿信獨立創業,同時年青實業家田倉龍三對她暗中傾慕。阿信因浩太惹上官非,得龍三斡旋搭救才獲釋。阿信受龍三的熱情打動,二人在神社前悄悄舉行了婚禮。不久,阿信父親病死,加代的丈夫在外頭和藝妓有了私生子,田倉商會又面臨經營危機。阿信賺錢幫補家計,卻傷害了龍三的自尊心。阿信把店中的布料拿去淺草擺地攤拋售,卻受地痞欺侮,流氓老大阿健出面解危。阿信用賣布的錢與龍三搞童裝生意。可惜一場關東大地震,新建的成衣工廠全毀,老管家源右衛門為救長子阿雄被火燒死,一家三口只好回到龍三的故鄉佐賀
阿信在佐賀的生活宛如地獄,婆婆阿清對她百般刁難。阿信企圖帶阿雄逃到東京,不料走漏風聲,被龍三攔下時打傷了右手,從此不能再幫人做頭髮。後來,阿信帶着阿雄逃回東京,擺路邊攤,開過小飯館,又受到浩太親戚阿久婆的幫助,開始賣魚。最後,阿信和龍三和解,誕下次男阿仁、次女阿禎,又把酷似在佐賀時難產死的長女阿愛的女傭初子視如己出。加賀屋倒閉,加代去世,阿信收養了加代遺孤希望。阿信和龍三撫育五個孩子,在伊勢賣魚為生。平靜幸福的日子卻被(日本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輕易摧毀。與初子相誓信守的阿雄在菲律賓戰死。全身投入軍需市場的龍三也隨着戰爭結束而自殺。


成年至晚年篇── 52 至 83 歲,乙羽信子
昭和 58 年(1983 年),阿信已是擁有 17 家連鎖超市的老闆,這是徹頭徹尾商人本色的次子阿仁的做法。阿信覺得阿仁的性格乃耳濡目染,是自己從前為了錢拼命工作而影響了兒子,就決定不出席第 17 家店的開幕式,反而回到原點重拾昔年記憶。陪伴阿信旅行的阿圭是成了優秀陶藝家希望的獨子(加代的孫子)。
旅行歸來,田倉家已是內憂外患:阿仁與妻子道子感情不睦,道子與婆婆阿信失和;第 17 家店受大型超市擴展影響,處境堪虞。那大型超市是並木家所有,而並木家老爺正是當年的高倉浩太。阿仁懇求浩太幫忙,而阿信卻對浩太提出了跟阿仁相反的方案。原來阿信覺得阿仁事業太順遂,藉此機會讓田倉超商跌進谷底,對阿仁本人和田倉家族是有利無害的。終於,在田倉家破產前,問題解決了。經此一役,阿仁夫婦重修舊好,田倉家更和睦齊心。
阿信 83 歲,她的父母親、邦子、加代、長谷川師傅,經常照顧她的阿健、阿久婆,還有龍三、阿雄、希望的妻子百合等等,都魂歸黃土了。陪伴阿信同看夕陽餘暉的是在差不多 70 年以前,跟她在酒田邂逅的浩太。

TVB 首播《阿信的故事》時,晚年那部份看得比較少,直到 ATV 重播,才比較認真地看。首播時我才讀小三,堂兄妹(早已全部移民楓葉國)都愛看,每逢家庭聚會,就圍成一圈大講特講。有個堂妹要嬸母煮蘿蔔飯給她吃(阿信童年家窮,無足夠白米燒飯,就把蘿蔔泥混和白米做稀飯);她有一把厚濃的頭髮,看了阿信學梳頭,又讓家人助她梳日式髮型,還拍照讓我們看。現在這個堂妹結了婚,在加國當牙醫,長得很像向海嵐,聽說在大學時愛於深宵抱着骷髏讀書。在另一次聚會上,一班小孩給眾大人安排角色,冷不防有人說,要讓奶奶(已過世十多年)演染子,包括奶奶也哈哈大笑。回家後,媽媽教訓我沒家教。原來身為二房的奶奶邂逅我爺爺的時候,正是做染子「那一類」工作的。八歲的我才相信奶奶家中一張照片裏可以當選美冠軍的旗袍美人,果然是奶奶。

那時候,也覺得周圍很多人的長相跟劇中人挺像:二弟當年剛上幼稚園,又紅又圓的臉蛋很像童年時的阿信;我小二的班主任跟變態的婆婆阿清長得有七八分像;有個阿姨(我媽的摯友)的老公蠻像阿信丈夫龍三的;有個嬸母的笑容很像阿信的母親一模一樣;還有,我爸的乾娘(即我乾奶奶)那雙大眼睛和臉型像極晚年的阿信了。

看《阿信的故事》,我知道了關東大地震、咖啡廳的女服務員(不少日語「殘片」都有這類角色,像《放浪記》)、跪跑式抹地法、「窮鄉」佐賀(不必等到廿多年後的「超級阿嬤」系列)、銀山溫泉,還有死亡──阿信的奶奶、俊作、源右衛門、阿雄幾場尤為深刻。

重播時,認真看了成年期末段和晚年段的戲份,對於講述二次大戰時把皇軍英雄化相當反感。

劇中三位扮演阿信的演員都很出色,童星小林綾子到現在仍因為阿信一角而工作不斷。我當年最喜歡有一張典型日本女性臉孔的田中裕子,覺得她漂亮而有氣質。至於演晚年阿信的乙羽信子(已故),原來曾是寶塚歌舞團(全女班劇團)的台柱,是女星天海佑希(日劇《女王の教室》)的大大大大師姐,丈夫更是年過九旬、現在仍然拍戲的名導新藤兼人。乙羽後期主要拍丈夫執導的電影,其中《絞殺》(1969 年)在威尼斯影展得到了很高評價。

主要演員表
阿信
谷村信《おしん》(少女期):小林綾子
谷村信→田倉しん(少女──成年期):田中裕子
田倉信(中年──老年期):乙羽信子(1924-10-1 至 1994-12-22)
谷村家
谷村ふじ(阿藤):泉ピン子(阿信母親)
谷村作造:伊東四朗(阿信父親)
谷村なか(阿仲):大路三千緒(阿信的奶奶)
田倉家
田倉竜三:並木史朗(阿信丈夫)
田倉清:高森和子(阿信婆婆)
今村源右衛門:今福将雄(竜三的管家)
田倉雄:伊藤毅→萩堂譲二→山野礼央→槇浩→松田洋治→冨家規政(阿信長子)
田倉仁:望月匡貴→内田慎一→山下真司→高橋悦史(阿信次子)
田倉道子:田中美佐子→浅茅陽子(阿仁妻子)
田倉初子:上中はるか→長島裕子→田中好子→佐々木愛(阿信養女)
加賀屋
八代加代:東てる美(希望的母親)
八代邦(邦子):長岡輝子(加代的祖母)
八代希望:大渕貴人→萩原等司→塩屋智章→野村万之丞(加代的兒子)
八代圭(阿圭):岩淵健→大橋吾郎(希望的兒子)
其他
俊作:中村雅俊(逃兵,和阿信共度過一個冬天,後被憲兵發現,為救阿信而遭擊斃)
高倉浩太→並木浩太:渡瀬恒彦
長谷川たか(多香):渡辺美佐子(阿信的美髮老師)
中沢健:ガッツ石松(處處照顧阿信的流氓老大)
染子:日向明子(咖啡店女侍,阿信最初的美髮客人)

香港首播時的主題曲《信》,鄭國江寫的歌詞勵志之餘,兼具哲理。剛逢家中發生變故,媽常以「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 將要逝去總想挽留」來跟我說着形形色色「兒童不宜」的成人辛酸、憾事。也許,我是她最方便的傾訴者吧。


1995 年重播時,改以國語歌《永遠相信》為主題曲。

許願、趙增熹寫的曲比不上林敏怡,但姚若龍(其他作品包括電影《阮玲玉》的主題曲《葬心》)的歌詞比《信》更配合劇情,透出豁達、歷練的風韻,很是溫馨體貼。

曾在北京的西單圖書大廈看到中文字幕版(有日語原聲)的《阿信的故事》DVD,當時嫌近 600 塊太貴,而且行李箱放不下(出差總是帶小的行李箱),沒買。現在非常後悔,好一句「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呢(一笑)。

Thursday 16 October 2008

七(分之二)女性

熟悉譚家明,但有 4 次聽到他的名字都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1. 某年(1986 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一齣叫《最後勝利》的電影獲得 11 項提名,導演叫譚家明;
2. 預科時當校報的編輯,採訪我那剛到任的班級老師,她說喜歡看電影,其中一個喜歡的本地導演叫譚家明;
3. 郭富城「發霉」一段時間後得了金馬影帝,銳意從影,接演角色造型不修邊幅的《父子》,然而電影專欄作者更關心的是片子的導演──譚家明;
4. 2006 至 2007 年,林奕華夏妙然主持了一個電台節目《我愛你愛電視劇》,林先生口邊虔誠地掛着兩個名字,一個是陳韻文,另一個是譚家明。

對譚家明的認識就這麼多。

家明在電視台當上編導的時候(1975 年),我未學懂走路;他離開電視台的時候(1977 年),我未上幼稚園;他拍《烈火青春》的時候,我才唸小二;他拍畢《殺手、蝴蝶、夢》退居幕後崗位時,我還沒有聽流行曲、上戲院的習慣;他重執導筒之作《父子》,那未開封的影碟早給我塞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這次電影資料館搞《熒幕新潮──譚家明的電視影片》影展,讀過網友 Chi 花心思寫/貼關於譚家明的幾篇文章,本來還是沒有很強的意欲去看──譚家明不是我個人(那可憐的)文化素養的組成部份。我看他,就是一位作品不高調、不絢麗、不求話題、不容易為陌生觀眾發現、卻在本地影視行業有名聲的資深從業員。

突蒙網友有票出讓,就跟網友(「網」中人……)看了譚家明導演的兩個《七女性》的單元劇,分別由李司棋林建明主演。這是 1970 年代 TVB 菲林組以電影方式拍攝的電視劇。那一個年代,全球政、經、文化繼續猛速發展,香港身處中國文化大革命和西方新思潮的雙重衝擊,劇集題材遠較現在多變。

主辦單位在網頁上這樣介紹譚家明:
……譚的先鋒性在於他善用現代影音語言去表達他對當代社會的感受。他力圖擺脫傳統通俗戲劇的程式,嘗試用散文、詩乃至日記的文體,主要通過影像與音響/音樂,而非戲劇語言去抒情言志,當年往往引致誤解;或認為他險走偏鋒、曲高和寡,或說他太着重風格形式而缺乏內容的感染力。今天細看,其實他很關注內容與形式的結合,着力通過影像語言、音樂去作表意和溝通,是站在媒體前沿的藝術工作者。

看的兩集《七》故事人物都各自獨立,無疑都富文藝性。網頁又說「由於寫女性的情慾相當大膽真實」,播出後「引起不少衛道之士批評」。就我看的兩集來說,言重了。

李司棋
原著是瑞典作家 August Strindberg 的《Miss Julie》,由李司棋、江濤陳儀馨主演。整齣劇就是三個演員、一個真實場景,以對話交代人物的心理狀況和矛盾。官方網頁的本事說這「是譚家明與編劇陳韻文一次把人生舞台化的實驗」,「是譚把歐陸經典本土化的另一種嘗試」──真是恕難苟同。陳韻文在電台節目中已經親自剖白,這個劇本是急就章。對白中的確不乏佳句,都在李、江兩人鬥嘴、鬧意見的戲份,足見編劇的心思、功夫。但到故事後段,就露了翻譯的尾巴,原文中什麼「城堡」、「湖光山色」、「善良的人」統統還原,一些刻意表達角色情緒的段落又以接近舞台劇的方式表達,在小熒幕上看,「實驗」過火,彷彿是到劇場看唐人換上紅鬚綠眼、卻穿時裝演的翻譯劇。劇中人物的背景也設定模糊,李司棋與江濤談情非常突兀。我直認為這一集是「行貨」。

演員方面,李司棋始終是演技派,刁蠻的個性演繹得很不錯,但末段劇本水平急轉直下,神仙難救。我的舊街坊江濤,一看見他的臉就想笑,總把他連繫到他在麗的亞視時的演出。最後一次看江濤演電視劇,該是吳剛(會吃碳、喝滾油那位)主演的那套《醉拳王無忌之日帝月后》,江演道士,跟葉玉萍比較多對手戲。讓我驚喜的是陳儀馨──她和方國珊曾讓我以為哪咤是女人。她戲份不多,但自然、奔放。除了《歡樂今宵》趣劇中的阿妙和哪咤外,也喜歡她在《女人三十》演舞孃。

林建明
據本事介紹,這也是翻譯劇(原著:柏特‧花華),執筆的也是陳韻文:「林建明是兼職女秘書,一星期有幾個晚上獨自到作家的辦公室做錄音筆錄的工作,逐漸發現錄音帶中的聲音似乎說通了自己的一舉一動,她懷疑辦公室中仍有別人,其實只是聲中人步步進逼,把她推到崩潰邊緣,無路可逃。」

這一集主要靠獨白、聲效、表情來構建作品的張力、節奏、氣氛。然而,這些手段和道具佈置(例如眼睛流血的洋娃娃)都顯得有點形式化。

全片幾乎是林建明的獨腳戲,對手只有聲演的丁羽和中段出來打掃兼營造氣氛的清潔工(陳立品)。想不到林的演出挺有層次,對白不多,卻從一開始的冷傲自若到最後的完全崩潰,表情和肢體語言毫不造作。原來她在《歡樂今宵》趣劇中的大白鯊林海海,還有《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心理不平衡的馬夫人(康敏)以外,還是有堪玩味一下的演出。丁羽的聲音有點像盧國雄,一副舊式播音人的腔調,說到暗處,倒也教人有點不寒而慄。

後來跟另一個看了幾場的朋友談起,覺得譚家明的作品對表達形式和中產生活(咖啡、香煙、寬敞房子、時髦職業如攝影師、時裝等)有種迷戀。也不足為奇。1970 年代,電視仍是一個新興行業,而當時市民大眾的教育和生活水平開始上升,有點閒情、餘錢、知識去追求層次更高一點的生活,電視節目的題材往大眾水平高一點的水平發展,正好提出了一個學習目標。也為此,在 30 年後重看這一批(在那年代的)先驅性、實驗式作品,更大的享受可能是把它當「光影留情」式的掌故來細味。

(圖片摘自電影節目辦事處網頁)

Wednesday 24 September 2008

女人三十

港電影資料館正在進行《熒幕新朝 譚家明的電視影片》影展。我沒去看,只是年前林奕華夏妙然在香港電台第二台主持的《我愛你愛電視劇》中訪問了陳韻文葉潔馨周梁淑怡等 1970 年代電視製作紅人,談起單元劇《七女性》等,才對當年 TVB「菲林組」(彩色製作)別具新意的出品留下印象。那是我剛出生到上幼稚園的時候,這些單元劇不是看過便忘就是不明所以。神奇的是,有些已經無法自行追溯前因後果的片段,到現在還偶然在腦海中閃過。

不是女性,家裏沒有經典台,也早過了 30 歲,但上月中在唱片店看見共 13 集單元劇的《女人三十》DVD,卻毫不猶豫買下來。想看,是因為今年初肥肥去世,電視台重播了她主演的那一集《女人三十》,網友 Chi 又寫了一篇文章,勾起了一些回憶。再來是一直對沈殿霞唱的主題曲有種奇異感覺,好想細看這首歌背後的一幅幅女人風情畫。

每一集單元劇長約 45 分鐘,在奧運會結束後很快便看完。最強烈的感覺是每一集對女性(不同類型)的情慾描寫得挺大膽真實。事實上,這也是我對當時電視作品的整體印象──對情慾、人際關係挖掘得挺深刻,不拘泥於道德層次的觀點。最厲害的是李香琴那一集。她是生活無憂、性格內向的苦悶寡婦,跟腿有殘障的女兒關菊英相依為命多年。一場大雨,讓寡婦友人(羅蘭飾)和友人當飛機師的弟弟(劉丹飾)留宿大宅。女兒愛上飛機師,飛機師卻情傾媽媽。最後,李與劉發生了一夜情。另一集,朱承彩(跟葉德嫻同憑《忌廉溝鮮奶》角逐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葉德嫻得獎)演家庭主婦,與寡言的兒子(連炎輝飾)相依為命,二人缺乏溝通。她白天到一樓多鳳的妓寨接客,但長期坐冷板凳,直至一天兒子離家出走,此時朱竟又要「接待」有過一面之緣的郵局職員(李國麟飾),最後在床上用花瓶把對方擊斃。

此外,有些情節的拍攝手法大膽而富探索性,像陳儀馨(已故)演舞孃那一集,編劇介紹她的出身,就以柔鏡拍攝連場沒有對白的蒙太奇。

13 集的編、導、主要演員名單:
1. 《奈何天》
編劇:李茜、卓伯棠 編導:卓伯棠
演員:李司棋、艾迪、廖安麗、任達華、關鍵、何壁堅、陳嘉儀、金興賢
2. 《主婦》
編劇:陳翹英 編導:林權
演員:陳齊頌、蘇杏璇、胡美儀
3. 《水仙》
編劇:尹懷文 編導:曾偉明
演員:韓瑪利、周潤發、陳美琪、張活游、黃曼梨、蕭亮、任達華
4. 《變奏》
編劇:陳連心 編導:何康喬
演員:陳美琪、艾迪、金興賢、陳嘉儀、盧大偉、楊斯蒂
5. 《舞孃》
編劇:尹懷文 編導:黃志強
演員:陳儀馨、任達華、羅國維、羅浩楷
6. 《空》
編劇:王晶 編導:曾偉明
演員:蘇杏璇、周潤發、陳立品
7. 《破滅》
編劇:舒琪 編導:卓伯棠
演員:朱承彩、連炎輝、李國麟
8. 《再見阿細》
編劇/編導:何康喬
演員:程可為、南紅、黃曼梨、白文彪、韋以茵
9. 《妳在何方》
劇本故事:林燕妮 編導:盧自強
演員:繆騫人、林子祥、陳美琪、吳正元、葉尚華
10. 《花開兩朵》
編劇:甘國亮 編導:吳小雲
演員:沈殿霞、蕭亮、李香琴、甘國亮、繆騫人、盧大偉、鄧英敏
11. 《雨後》
編劇:曾淑娟 編導:李沛權
演員:李香琴、關菊英、劉丹、羅蘭、梁愛
12. 《情盡》
改編/編導:馮淬帆
演員:曾慶瑜、馮淬帆、廖安麗、任達華、羅蘭
13. 三個小單元:《阿安》《蘇姍娜》《羅娜》
《阿安》
編劇:羅卡 編導:林權
演員:李琳琳、夏雨、黃文慧、鄭則士
《蘇珊娜》
編劇:羅卡 編導:林權
演員:李琳琳、夏雨、黃文慧、艾迪、羅國維
《羅娜》
編劇:吳昊 編導:林權
演員:李琳琳、夏雨、艾迪、梁愛

除了一眾女角的精彩演出外,也對三名當年青春健朗、演出超過一集的男藝員有深刻印象:任達華戲份不重,演技還是比較幼嫩;周潤發演對愛情不認真的攝影師(《水仙》)和黑幫小混混(《空》),已見光芒;艾迪長得不錯,也有點演技。周潤發和任達華現在還拍戲,在演藝圈早有地位。艾迪 (Eddie Chan) 當年曇花一現,憑章國明執導的《邊緣人》(可說是日後流行的「卧底」電影的鼻祖;章國明同時擊敗侯孝賢翁維銓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奪金馬影帝,再多拍了一兩年電影就「消聲匿跡」。看罷《女人三十》,好奇上網搜尋他的資料,也是寥寥可數。

據說艾迪原名陳小明,因名字太平凡而改用藝名,有少許菲律賓血統,1970 年代末出道,在 TVB 拍過一些電視劇,1982 年奪得第 19 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對手是《辛亥雙十》的王道、《忌廉溝鮮奶》的嚴秋華),其他較知名的電影包括(莊靜而 3 點盡露的血腥 cult 片)《山狗》(1981)、《忌廉溝鮮奶》(1981)、《夜驚魂》(1982)、《魔胎》(1983)、《公僕》(1984)、《我為你狂》(1984) 等。有傳後來艾迪私生活起了極大變化,染上不良嗜好等而令其電影事業急走下坡,最後成了「失蹤人口」。艾迪算是香港「新浪潮」時期的一個異類演員──當主角但少演正派,善演心理狂徒,例如《夜驚魂》《我為您狂》;也拍了數齣恐怖片。印象中,他沒怎麼演喜劇,《女人三十》演孩子氣的花花公子(《羅娜》)已是「入屋」之作。

今天談論香港經典的電視作品,老是說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初那不到十年間的作品,其中又以 1976 至 1979 年一批單元劇最豐富,只是老說這一批,真也單薄而陳舊得可憐。那時候的電視劇藝術性和探索性都教人懷念,製作也很認真,像《女》劇只有《雨後》是純廠景拍攝,其餘單元幾乎全採實景拍攝。最近《家好月圓》大受歡迎,有人讚角色對白精彩。除了甘國亮那批別樹一格的短篇劇集(唯一長篇、原擬拍攝 80 集的《輪流轉》卻遭腰斬)外,《女》劇這一類單元劇,故事、人物不複雜,就靠貼近生活、混合街頭文化和文藝氣味的對白,將幾個主角的關係富層次地推展出來,足教觀眾追看到底,例如《空》《再見阿細》《情盡》等(會再另文談談《女》劇的個別單元),這才精彩嘛。可惜這一波高潮以後,電視走向企業化,欠缺嘗試的勇氣,無法再營造如此充滿活力的作品了。

後記
當年 (1979) 首播時未到「女人三十」的 Wordy 媽這次跟我看了幾集,不停問我到底劇中人物關係如何、在想什麼。

Wednesday 17 September 2008

咳足 109 分鐘──Mamma Mia!

於缺乏表演慾、表演天分的人來說,熱鬧多彩的歌舞劇未必是他們的心頭好。我沒看歌舞劇的習慣,剛知道《Mamma Mia!》改編成電影的時候,也沒打算去看。但很久以前,忘了是看《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還是《蝙蝠俠黑夜之神》時,看過《媽媽咪呀!》的預告片,卻改變主意,默默把 9 月 11 日記在心中。

早有預謀,上星期四晚從被迫出席的無關痛癢活動中退席,跟朋友去了看戲,巧合地挑了一家比較多西人的電影院,但反應又不如預期的激烈。

不太熟悉 ABBA 的歌,只擁有一套多年前買下的網羅了他們幾乎所有金曲的《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專輯。聽過一兩次,對那些甜膩不已的 disco 舞曲感覺不大。然而,《Mamma Mia!》拍得很熱鬧,演員載歌載舞,水準大都不錯。雖然片中的希臘白屋遠不如旅遊或香煙廣告中所見的那般亮麗,戲服、舞蹈、美術也談不上耀目繽紛,但利用電影跳接的優勢,一些場面該較舞台版本生動有趣,例如 Meryl Streep 大唱《Money Money Money》,幻想自己變了有錢人,在遊艇上「享受人生」,惹笑之餘,也叫人絕倒。要批評的話,就是一些段落鏡頭跳接多,歌舞也急促,節奏太快,顯得過度活躍。事實上,本片大有空間發展一些靜態抒情戲(母女合唱《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是較好的一幕)。連續不斷的歌舞,也曾經讓我感到有丁點疲勞。不過,我真的看得很開心,特別是看見一班長者戮力演出,取平實而捨華美也沒所謂。

這是一齣「亂點老爹」喜劇:美少女結婚,但不知父親是誰,就秘密邀請媽媽三個舊情郎來參加婚禮,哪一個才是真命爸爸?媽媽重遇舊情人會觸發起什麼情緒、回憶?就是這些構成了幾番胡塗、錯摸的笑料。

電影正式主角是媽媽(Meryl Streep),五十有九的梅麗姨活力四射,七情上面的《The Winner Takes It All》更教人動容。看罷此片,不禁在想要是當年她真的打敗 Madonna 演出《Evita》會是何等風景?

演媽媽兩個好朋友的 Julie WaltersChristine Baranski 都很搞笑,但也比較老。兩人之中,對 Julie Walters 比較熟悉,除 Harry Potter 系列電影中的固定角色外,也喜歡她在《Billy Elliot》和《Calendar Girls》的演出。然而,她的成名作該是 1980 年代初提名奧斯卡影后的《Educating Rita》,當年對手正包括 Meryl。

三個舊情郎 Pierce BrosnanColin FirthStellan Skarsgård 同樣有老態,但各有幽默感。Pierce 名氣最大,戲份最多,但歌藝最差,一開口幾乎全院爆笑。我一向喜歡的 Colin 歌喉過得去,在《Our Last Summer》中明顯把其餘兩人比下去,可惜角色性格所限,發揮不算多。Stellan 則稍欠魅力、活力,發揮最少。

演女兒的 Amanda Seyfried 出道日子不長,活潑趣致,表情、歌藝甚佳;新郎 Dominic Cooper 不算英俊,但健康可愛。一對小戀人不必漂亮,看來順眼就好。他們合唱的《Lay All Your Love on Me》讓人血脈沸騰,較 ABBA 的版本富青春氣息。

老實說,《Mamma Mia!》這一類影片最適合女性觀眾,有情有笑。然而,現場所見,男觀眾也不少,而且完場後大都露出滿意神情。是電影的魔力把他們感性一面牽引了出來,還是大家生活都忙,聽過兩小時近乎一氣呵成的悅耳金曲而頓覺輕鬆開懷?

後記
這陣子咳個不停,那天晚上看戲時還是忍不住跟着字幕唸唸有詞。結果從開場到完場,銀幕上唱了 109 分鐘,我也咳了 109 分鐘。該擇日重賽麼?

Thursday 4 September 2008

節目預告

電視台的節目節告,每年至少改變形式一兩次,都是天天看卻又瞬間便遺忘的。在 YouTube 上看到有心人輯錄而成的播放清單,回憶起各種各樣的人、事。

1984-9-29
24 年前,小學生一名,很喜歡看《K-100》。

1984-12-22
初小時,一到聖誕節家裏就會掛上很多裝飾,當年也有一個同款的聖誕鐘,會掛在走廊入口的圓頂之下。

1985-4-6
TVB 那個《100,000 小時慶祝盛典》只是巧立明目,用來打擊 ATV 的特備節目(倒忘了是哪個)而已。記得有一個環節叫「青春十六番」,由當年 TVB 的當家小生、花旦表現悶人歌舞,可惜找不到片段。

1985-8-11
這種僵硬的圖畫設計,在 1980 年代中期很是流行。

1985-10-22

怎麼突然變了電視劇《楊家將》?1985 年 10 月 ATV 主辦亞洲太平洋小姐選美會(香港代表黎燕珊得殿軍,冠軍是以色列小姐),一向要贏到盡的 TVB 馬上動員全台拍了 5 集豪裝劇《楊家將》應戰,劇中又人又神,梁朝偉仍配曾華倩,劉嘉玲配劉德華,重頭戲是首集 17 個扮神仙的藝員一同吊威也演出。

1985-10-22
繼續《楊家將》,今天是只客串兩三個鏡頭,演九天玄女的張曼玉。

1986-6-1

這段時間的節目預告每天轉變佈景,雖然不精美,但看來較富人情味,有一份誠意。看罷李美珊爆冷贏得香港小姐冠軍後,還有在墨西哥舉行、要進行第二天比賽的世界杯足球賽(按此)。

1986-8-20
《香港 86》結束後,8 點檔處境劇換上了《城市故事》。《城》各種元素較為平均,不算一味胡鬧。郭晉安於此劇是處子演出。其他演員還包括溫兆倫、羅嘉良、梁思浩、丁茵、唐麗球、呂有慧等。

1986-10-25
還有差不多一個月到台慶,讓一眾藝員拍攝祝賀短片,手法比現在簡單而隆重。

1987-1-31

丁卯年大年初三,兔年。開始寫日記不久,用一個可以鑰匙鎖上的 Snoopy 本子,是前一年親戚送的聖誕禮物。只是寫了很短時間就放棄了。升中後,再寫了一兩年,後來知道有人趁我不在家偷看,就馬上停止。

1987-12-25

- 平安夜(即聖誕日凌晨)TVB 總播放該年度《勁歌金曲》選舉的候選歌。1987 年第一次看這節目,因為林憶蓮有 3 首候選歌(《激情》《灰色》《早晨》)。那年一同角逐的有不少火紅之作:《Don't Say Goodbye》《無心睡眠》《太陽星晨》《烈焰紅唇》《敢愛敢做》《流下眼淚前》《別人的歌》……
- 本地電視台沒有固定播放粵語長片至少六七年吧?有個舊同事說,每次播《玉女添丁》,他一定要把戲看完。也許期望太高,我看完又不覺得太好笑,寧願不停翻看《山水有相逢》《執到寶》(可惜買不到《逐個捉》《神女有心》)。

1988-6-12
- 換上了那時候也許覺得很時髦的電腦動畫,現在重看就覺得很彆扭。
- 香港電台廣播 60 年,主題曲就是《給我一千年》吧?

1988-9-18

漢城(今稱首爾)奧運會開幕後第二天,畫面上的「東尼虎」就是那一屆奧運會的吉祥物。

1989-5-5

轉用動畫節目預告,天天新款,雖然畫工平平,但就讓人覺得挺活潑,也反映了一點當時社會上的氣氛吧。

1989-6-4

預告片當然是提早做好,這一天也來不及改了。

1989-6-7

一個中二學生看完這一個節目預告片,又喚來一陣莫名的痛。

1989-8-20

動畫節目預告變了彩色,也有聲音了。你會說,兩個半月後,香港人都已生活如常麼?

1990-6-15
竟變回簡單的千篇一律的電腦動畫,悶!從這時候開始,聽電台廣播的時間更多。

1991-12-28
預告片不特別,是熒幕上的溫度吸引我的注意吧。

1994-12-11
再見 19 歲。

1997-9-6
剛進電視台工作,替節目預告報幕的麥錦秋跟我同部門另一組的主管一起打乒乓球,午休時常過來串門子,樣子跟 1980 年出鏡時變了很多,但嗓子沒大改變。

2008-4-23

是主觀還是看得太多?有得比較之下,就覺得近年的節目預告片很是沉悶。我們的社會也差不多,表面看來五彩繽紛,一切正常,其實底下一潭混水。

24 年來,大家的變化該比節目預告片更大吧。

Tuesday 22 July 2008

蝙蝠俠:黑夜之神

是在開畫日下午一個人去看的電影,其實是個小小的不愉快故事。

1989 年《蝙蝠俠》(Batman) 全球賣座,重新掀起蝙蝠俠熱潮,Michael Keaton 多拍了一集《蝙蝠俠再戰風雲》(Batman Returns) 後,導演換了,男主角又換了兩次。這個系列電影的壞蛋、配角陣容集集精彩,製作越搞越大,成績卻越拍越低。《新蝙蝠俠不敗之謎》(Batman Forever) 和《蝙蝠俠與羅賓》(Batman & Robin) 就是看一堆銀紙。沉寂 8 年,2005 年 Christopher Nolan 執導的前傳《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 開創了一個新視點,更多探討主角 Bruce Wayne 的內心世界,但是人物、場景設計仍有前幾齣的影子,而且節奏不算明快,稍欠高潮,整體不夠圓熟。3 年後的《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 可說是修成正果,編、導、演都有理想成績。

本片不算倚重電腦特技,很多場面都顯得真材實料,葛咸城 (Gotham City) 不再是毫無實感的漫畫式佈景。人物造型、性格、生活背景都跟現實大大接軌,無疑增強了觀眾的投入感。

劇情由打劫銀行開始,然後轉到洗黑錢,在香港大玩空中飛人,再回到葛咸城上演狂魔、黑幫、警方與蝙蝠俠的連環比試,財經蠱惑、法庭檢控、街頭火併、越柙風雲、渡輪危機,素材豐富得可以拍出幾部片,驚心動魄又爽快利落。角色之間的敵友關係詭譎莫測,橋段也出人意表。有曰「劇本乃一劇之本」,有好劇本,片子已經成功了三分。

電影片長 152 分鐘,絕無冷場,雖云不少情節在黑夜發生,加上主題調子灰沉,畫面陰鬱,但場面設計層次豐富且滿有特色,例如比現場觀賞更漂亮的中環夜景、地底隧道飛車追逐和連環槍戰、敵我錯亂的白眼夜視鏡高樓大戰等。其他戲份如銀行劫案剪接快速利落(有導演成名作《凶心人》(Memento) 的影子)、 The Joker 被補後受審極富張力、醫院大爆炸畫面絢爛、Two Face 化妝駭人、兩艘逃難船的人性猜疑、The Joker 的手機炸彈等,都教人目不暇給。整齣電影看來彷彿一揮而就,又加了三分。

員方面,無疑 Heath Ledger 演的 The Joker 搶盡風頭:眼神、狂笑、肢體語言都教人不寒而慄、毛骨悚然。The Joker 戲份多,讓 Heath 有充分時間去表演何謂「極變態而超高智的辣手無情」,有兩場行兇戲更幾乎把我嚇得大叫,不自覺地緊抓椅子的扶手!絕對有別於以往同系電影中的歹角奸笑一下,搞些摧毀葛咸城的「大龍鳳」就循例被蝙蝠俠收服。連唯一沒化小丑妝的那場戲,在 Heath 身上也完全看不見《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的痕跡。就是拿不到追封的金像獎,他也寫下了一章銀幕經典。光是 Heath Ledger 已值兩分。

Christian Bale 演富豪/蝙蝠俠,表演穩健,但發揮空間明顯不及上一集;Michael CaineMorgan Freeman 是兩塊完美的綠葉;Gary Oldman 演警長低調而好戲。蝙蝠俠的愛人 Rachel 改由 Maggie Gyllenhaal 扮演,雖然不漂亮,但表現稱職,比 Katie Holmes 好得多。Rachel 跟 Bruce 是青梅竹馬,不漂亮也說得過去。Aaron Eckhart 演佔戲很重的檢察總長/雙面人 Harvey Dent,成為蝙蝠俠的情敵,演得有型有格。主要演員表現理想,再加一分。陳冠希演個一句對白的小角色,沒啥好談。另一個蠱惑的華人會計師由來自新加坡Chin Han 飾演,不過不失,表情有點樣板化就是。片中對中國人有負面的形容,但其實一些洋人角色也被妖魔化,不算針對華人。

片中不少對白也堪玩味,大概是部份情節讓我頗有共鳴之故,例如 Rachel 寫給 Bruce 的信;Bruce 作為一個凡人,有其心結,在情與義、對跟錯、黑和白之間充滿矛盾、掙扎。他因為堅持自己心中的理念而差點走向極端,片中有兩段提及人性與道義之間的矛盾就把這點寫得相當立體。

或許下星期吧,待比較容易買到位置較佳的票,會以此片來當我的 IMAX 電影初體驗。

Tuesday 3 June 2008

偽術大師

前個月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棄了《偽術大師》(The Counterfeiters) ,前天補看去了。片子改編自真人真事。二次大戰和集中營活現了何謂生靈塗炭,也給了電影製作人看似無窮無盡的靈感,看過關於這一段歷史的電影,隨便數來就有《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鋼琴戰曲》(The Pianist)、《一個快樂的傳說》(Life is Beautiful)、《快樂在逃中》(Train of Life) 等。坦白說,《偽》片沒有為觀眾帶來什麼嶄新的視點,不少場面、情節也有「看慣看熟」之感。然而,99 分鐘的電影,劇情相當緊湊,贅言不多,加上挺不錯的配樂(昨天跑了兩家具規模的店也找不到原聲帶),算值回票價。

故事源於一段二次大戰的歷史:納粹德國計劃偽造外鈔以打擊英美經濟並為德軍提供軍費,策劃了一項「伯恩哈德行動」(Operation Bernhard),由黨衛隊少校 Bernhard Krüger 領導,從集中營裏挑選需要的人力資源,包括猶太專才如印刷師、繪圖設計師、藝術家,全送到薩克豪森豪 (Sachsenhausen) 集中營內受隔離的營房裏埋頭苦幹。這些囚犯的生活環境比其他囚犯舒適很多,不用穿囚服,但他們都曉得身上的衣物是來自在毒氣室中被屠殺的死者。同時,他們亦明白,要是所印的偽鈔不合標準,或到行動成功之時,他們的死期便不遠矣。

故事主角 Salomon Sorowitsch(Karl Markovics 飾)裔猶太畫家,是當時最有名的偽冒專家,憑高超偽造技巧賺取可觀收入,過着聲色逸樂的生活。在大戰爆發前,因偽造護照入獄,之後緝拿 Salomon 的人又將 Solomon 逮到集中營的偽冒工場去造英鎊、美元。當時有人在印製過程所需的凝膠中下了手腳,拖延了好一段時間。直至無法再拖延下去時,盟軍反勝納粹,納粹下令停產並解散工場,一班偽術大師頓時命懸一線……

片中的這班偽鈔製造者憑特殊技能在屠殺中倖免於難。作為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Salomon 甫進集中營不久,已經把握機會運用天賦自保。對於隔離營牆外的猶太同胞的慘叫,只好充耳不聞。電影中 Salomon 的同伴 Adolf Burger(August Diehl 飾)恥於為自保而間接協助德軍打擊盟軍,對凝膠下手腳,令偽鈔無法完成,更密謀造反。Salomon(還有其他一些同伴)責罵 Adolf「自私」,也面對德軍施壓要儘快造出偽鈔,又希望協助患肺病的同鄉青年。

劇本是改編自 Adolf Burger 的回憶錄。Adolf 快 91 歲,仍然健在,妻子如本片所述死於奧斯威辛集中營 (Auschwitz-Birkenau)。戰後,Adolf 在布拉格生活,加入過共產黨,再婚,做過印刷,也曾從政、然後下海。當然,更將親身經歷著書。

至於 Salomon,傳說戰後他在蒙地卡羅的賭場輸掉了很多錢,不久被國際通緝,罪名是大量偽造鈔票和證件。有說他於 1960 年代在阿根廷逝世,晚年時花大量時間在「重構」大師的名畫舊作上。電影中,Salomon 在二戰結束後不久,在蒙地卡羅故意把從隔離營中取出的一大筆偽鈔於賭桌上輸光了,似乎想要跟那一段集中營日子一刀兩斷。

我覺得這齣電影隱隱透着理想主義的氣味,那些年輕猶太人身陷囹圄,卻仍會談對藝術的理想,甚至生活的憧憬。在殘酷的現實裏,他們有志難伸,甚至死於營中。然而,換個角度想,設立工場的黨衛隊,是殺人犯也可能是他們的救星。教我最震撼的一場,是數米以外同胞被折磨至死,自己能否若無其事打乒乓球?人是否可以蒙着雙眼,漠視世上飽受貧窮痛苦的許多生命,獨自享受自身的富裕生活?看《偽術大師》,最深刻的莫過於此。電影沒有刻意讓觀眾有罪疚感,反而有點像個歷險故事。也許,激起觀眾義憤沒有太大意思,信息明顯就夠,反正大談集中營裏駭人聽聞的「日常」生活,就變得公式化,也教人太沉重。

我相信,片中的生還者終其一生都面對着痛苦的自責──那麼多人死去而他們卻能一直好好活着。他們當時是否可以做更多以改變那段歷史?在我看來,大家都無法批判劇中人在集中營掙扎求存幾年是對還是錯。

Friday 30 May 2008

老電影 2:放浪記

上個月在日本遊行的時候,從尾道北九州一帶常發現女作家林芙美子的蹤影。改編自其成名作《放浪記》的舞台劇,在日本已經上演近 2000 場。小說曾三度改編成電影,直到目前最後一個版本,是 1962 年著名導演成瀨巳喜男執導、日本昭和時代著名女優之一的高峰秀子主演、片長兩小時的同名電影。原來自己早買了這片 VCD,也沒給塞到難以尋回的暗角,看完《Brief Encounter》再看了它。

電影《放浪記》改編自林芙美子同名的自傳式小說,也是成瀨巳喜男最後一次改編林芙美子的作品,前作包括林芙美子絕筆《めし》(1951)、《稲妻》(1952)、《晩菊》(1954)、《浮雲》(1955) 等。據說,高峰秀子才是拍攝此片的推手,蓋林芙美子的人生經歷和高峰本人有幾分相似,導演人選自是和她合作無間又熟稔林芙美子的成瀨巳喜男。

故事描述文美子(高峰秀子飾)跟母親(田中絹代飾)從九州鄉下來到東京討生活,生活艱難,然而文美子拒絕了隔壁的老實鰥夫安岡信雄(加東大介飾)的示愛。母親回鄉照應老父,文美子求職四處碰壁,當過工廠女工,再到酒館當招待員,認識了劇團的伊藤春彥(仲谷昇飾),伊藤發現文美子的寫作才華,說要幫她出詩集。文美子對他心生愛慕,奈何伊藤其實是花心大少。文美子飽受情傷,分手後繼續努力討活,每月掙的錢卻不如當人小老婆的舊同事一天零用錢的十分之一。又遇到以為可以託付終身的作家福池貢宝田明飾),卻再被辜負。幾番輾轉,文美子完成了《放浪記》,成為一代知名女作家。

這不是一齣神采奕奕的電影,黑白電影加上 VCD 畫面滿是微粒,叫寵壞了的眼睛看得更吃力,但我還是覺得好看。高峰秀子在片中略帶駝背、嘴唇微突,一副就是不易妥協、我自求我道的模樣,跟她在其他不少影片中清麗的形象大有差別。到影片後半部,高峰秀子明顯更為成熟、內斂,跟福池分手、在片末跟多年來一直維持友好關係(或者說在文美子成名、結婚後,依然默默守候在她身旁)的安岡的一席話,一場激動、一場平和,都充滿魅力。拍攝本片時,高峰已經 38 歲,卻保養得不錯,跟當年才 28 歲的宝田明演一對,也不讓人覺得突兀。
高峰秀子原名平山秀子,1924 年生於北海道 函館市,現仍健在,幼時生活坎坷,5 歲時和養父任職松竹電影公司的朋友參觀片廠,從此踏入影壇,養父母的家計就落在小高峰秀子的身上,童年的經歷是她日後主演艱苦女性角色的基礎。早期的高峰秀子一直被視為少女偶像明星,當初進入電影界也純粹是為了家計,沒有用心在表演事業上。戰後,逐漸邁入影藝事業高峰期,和眾多日本名導演合作,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是她和成瀨巳喜男合作,成功塑造出一個個受盡命運播弄、認命卻又堅強生活的女性形象。翻閱資料,指高峰和成瀨在片場經常吵架,但二人的默契和情誼卻是不言而喻的。
高峰秀子 25 歲時,跟在片中扮演她母親的日本影壇另一傳奇女星田中絹代合演了小津安二郎的《宗方姉妹》;高峰秀子出生之時,正好是田中絹代以《元禄女》首登銀幕之時,兩人日後都被視為日本影壇最偉大的女演員。田中絹代是日本大正時代、昭代時代的重要電影演員,1931 年主演了日本影史上第一齣有聲電影《マダムと女房》,一生名作無數,主演的片子在歐洲三大影展(柏林、康城、威尼斯)都曾得獎,包括溝口健二的《西鶴一代女》《雨月物語》《山椒大夫》、黑澤明的《赤ひげ》(港譯《赤鬍子》,三船敏郎得威尼斯影帝之作)。1974 年,跟栗原小卷合演熊井啟(也曾執導描述開建黑部水壩(參看遊記舊文艱辛過程的電影《黒部の太陽》)執導的《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 望郷》(港譯《望鄉》),奪得了柏林影后。田中絹代這回成了高峰的媽媽,戲份不多,帶點可愛,恰如其分。

說回電影,我暫未讀過原著,但讀了一些書評,《放浪記》是一個女性「流浪者」的故事,原著以日記體的形式呈現,女主角是一個愛看書的女傭、愛寫詩的女工,也是一個用情很深、心思敏銳的餐廳女侍。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她隻身在東京不是流轉於不合意的差事,就是為了專心寫作,飽嘗饑寒之苦。然而,故事帶着希望。這些在電影中都平實、穩健地保留了下來。

就當電影情節是林芙美子的生平,不論處於怎樣的劣勢之下,林芙美子都沒有放棄寫作,即使到最後淪為謀生手段而須賤賣文字,或者後來成就超過同居情人福池,教那不得志的男人妒忌她,甚至「休妻」,她還是沒有停止寫作。結果,正因為這份堅持,她遇上了畫家丈夫。《放浪記》初於 1928 年連載於雜誌《女人藝術》,刊出後大獲好評,於 1930 年出版單行本,成為當時的暢銷書。電影當然有拍攝這一節,過程又是峰迴路轉,跟前半部擊退文美子搶回伊藤春彥的情敵日夏京子(草笛光子飾)大有關係。

林芙美子是作家,講她生平的電影自帶點文學味道。她賤賣文字時,詩作語言無味,昔日提攜過她的文學朋友慨嘆她的詩「透出比垃圾還要臭的味道」,貼切而刻薄。敢愛(卻不算十分敢恨)的文美子是個「容易受騙的女人」,自言遇上喜歡的男人,「流暢的血潮也逆流」。「血潮」一詞可圈可點。跟昔日情敵合作寫詩集,人家說她文筆直接,文美子爽快回應:「清楚表達自己,不好嗎?」到成名後,不少人想拉關係撈好處,她冷漠地跟安岡說:「苦吃多了,不輕易同情人。」在片末,就打出了芙美子的一句話:「花的生命很短,只要多勞便會多得。」魯鈍的文詞(也許是翻譯之責)卻不脫智慧。

文字總是有趣的;「放浪」在中文解作「行為不加檢束」,在日文則解作「流浪」。看完這部電影,覺得林芙美子的際遇、還有她在那個時代裏不按常規走的行徑,正是中、日兩種語言裏「放浪」的綜合詮釋。可幸的是,林芙美子的放浪,終於讓她從寫作找到了歸宿。

Wednesday 28 May 2008

老電影 1:相見恨晚

前陣子有網友夫子自道,寫了關於外遇的文章,馬上想起這齣只看過片段卻未窺全豹的英語殘片《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 1945)。難得星期天家中沒人,把買了幾年尚未開封的 DVD(Criterion Collection 版)拿出來看。86 分鐘的片子,劇情一氣呵成、對白單刀直入,以倒敘與插敘有條不紊地將兩個已婚中年人的一段婚外情、複雜的感情掙扎刻劃入微,難怪不少人說,這電影是同類題材的經典作。本片導演並非吳下阿蒙,而是後來執導桂河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沙漠梟雄 (Lawrence of Arabia)、齊瓦哥醫生 (Doctor Zhivago) 等名片的大衛連 (David Lean)。

故事說 Laura 有一個幸福家庭,逢星期四乘火車從倫敦郊區到 Milford 購物、消遣。某個星期四傍晚,一粒煤屑讓她邂逅正在等另一班火車回家的男醫生 Alec。第二個星期四,兩人在 Milford 街頭巧遇,禮貌地打個招呼便離開,但奇妙的感覺悄悄湧上 Laura 心頭。一個星期後,兩人再次巧遇,一起吃午飯、看電影,Alec 像個小孩般跟 Laura 談理想,更相約一個星期後再見。然而,Laura 回家,知道孩子發生了一起小意外,就自責非常。一星期後,Laura 還是赴了約,Alec 卻沒有出現。Laura 以為一切就要回到原點,Alec 卻在最後一刻趕到車站,約定下星期四再見,Laura 心情由悲轉喜。

再見面,因為一樁小意外兩人開口確認了彼此間的愛意。Laura 明知兩人沒有發展可能,卻又禁不住浮想聯翩,更設計讓友人 Maria 必要時幫自己對丈夫撒謊。相識的第六個星期四,Alec 跟 Laura 吃了一頓精緻的午餐,飯後卻遇上 Maria。Alec 開朋友的車載 Laura 去郊外踏青。遊畢,他稱當晚住友人公寓,要 Laura 陪他還車鑰匙。Laura 不願意,後來卻在車站小餐廳觸景生情,於最後關後淋雨趕回公寓。然而,「好事」多磨,Laura 離開,感覺兩人關係終期不遠。Alec 趕至,告訴 Laura 兩星期後要去南非行醫,約定 Laura 下一個星期務必來見最後一面。Laura 答應了。第七個星期四,與前一個星期一樣驅車往郊外踏青,但兩人無語。回到車站小餐廳話別,雙方甚為感傷。Laura 友人突然出現,她跟 Alec 最後的時光就這樣給徹底毀掉了。Alec 離開,Laura 想尋死……

男女主角 Celia JohnsonTrevor Howard 並不俊美,參演本片時都是影圈新人,但都演技優異,尤其是 Celia,成功詮釋有外遇的婦女複雜的心理行為。片中一些甘草角色,則製造趣味笑料,讓片子悲中帶喜,不致單調沉悶。

劇本方面,本片談的不僅是外遇,還有人性。兩名主角生活一成不變,難免對新奇的人事好奇,外遇是其中之一罷了。女主角對不忠行為猶豫不決,受道德約束卻又想掙脫。舉例說,Laura 心裏默默接受了這段婚外情,曾經產生一些幻想片段;Laura 雖曾哭着說要及早分手,卻又遲疑不決。有外遇,自然很容易因為周圍發生的事情而產生罪惡感,像 Laura 在火車上看見一位牧師,就覺得對方似看透她的心事。又例如孩子受傷,Laura 認為那是上天對她的懲罰、警告。還有,就是為隱藏事實而說謊,為圓謊而說更多謊話,連帶人也變得敏感起來,例如丈夫一句平常的體己話,卻教 Laura 感情缺堤,失聲痛哭;Laura 跟 Alec 看電影時中途離場,Laura 卻為女帶位員看似鄙視的眼光而耿耿於懷。

另一點讓我難忘的,是配樂採用電影上映時已作故的俄羅斯古典作曲家兼鋼琴演奏家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 著名的《第二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2)。拉氏樂風浪漫、憂鬱並長,用來搭配本片,影像與音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導演 David Lean 拍攝本片時年僅 37 歲,卻手法老練,又富詩意,像 Laura 鮮會化妝,卻想以化妝掩蓋自己的感情。丈夫問她當天做過什麼,導演就讓 Laura 背對鏡頭,以鏡子裏的臉面對鏡頭,暗示她不敢誠實以對。

看《相見恨晚》,又記起了 David Lean 在 10 年後(1955 年)讓 Katherine Hepburn 主演、在威尼斯實地拍攝的彩色電影《艷陽天》(Summertime)。那是講某年盛夏,一個去威尼斯度假的美國白領老處女和一個跟妻子分居卻無法離婚的意大利男子一段不可能的短暫異國戀情。改天再寫一下。

整齣電影,有兩幕教我特別難忘:不知情卻喋喋不休的 Dolly 打斷了 Alec 與 Laura 的訣別會談,令他們不能盡情話別。Laura 提醒 Alec 火車到了,Alec 用手在 Laura 肩上按了一下,頭也不回便出門坐車,是那麼的深情卻無奈的道別動作。另一幕是 Laura 從回想七個星期的婚外情後回到現實,丈夫見她神情恍惚,問她是否在想不愉快的事,末了,他說:「你準是經歷了很多,謝謝你回到我的身邊。」彷彿,丈夫早已知道這一切。

一齣 60 多年前的電影,在今天看來,故事、拍攝手法仍是不落俗套。而我,也在裏面看到了自己的很多很多。

Friday 23 May 2008

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

久沒有在電影公映的第一天去看戲了。

《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Crystal Skull) 是今年夏天其中一齣我很想看的電影。男主角 Harrison Ford 年事已高,早不期望他有什麼精彩的動作場面,更沒有對他的演技懷有什麼期望。他最好的演出已經在 1985 年的《滅口大追殺》(Witness) 中交出來了,當年他亦憑此片獲得至今唯一一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奪寶奇兵》系列來到第 4 集,講述取得水晶骷髏,把它帶到神殿解咒,便能擁有足以統治世界的神秘力量。鍾斯博士多年前曾見過骷髏,俄羅斯女軍官 Irina Spalko 便以鍾斯博士舊情人的性命要脅他幫忙尋找。少年 Mutt Williams 則協助鍾斯博士,原來 Mutt 是鍾斯博士的兒子……

導演 Steven Speilberg 最近接受本地某報的訪問,他說年輕一代導演的手法都有一種模式,大概像《叛諜追擊 3:最後通牒》(Bourne Ultimatum參看舊文) 的風格,所以他反而要用一些古老的手法去拍這部電影,希望觀眾覺得整個系列看來連貫。要是電影節奏太快,觀眾聽不清楚對白或看不到一些情節,要重看 DVD 才懂就不好。此外,Speilberg 決定盡量少用 CGI 電腦特技,改為搭建實景拍攝,並要求動作場面由真人上陣,所以影片的製作費甚至比用 CGI 電腦特技的高出一大截云云。

錢是否多花了我無法深究,但片子的格調確是跟前三集一樣滿低科技的。除了因為連貫性外,本集故事背景在 1950 年代末,也實在無法弄出太多神怪、奇詭的設計來。然而,劇本頗令人失望。整齣電影不錯拍得很流暢(至少 124 分鐘下來沒有看過一次手錶),但只能給人一種熟悉、熟練的感覺。交代水晶骷髏的背景,幾番連珠炮般拋出一堆教人似懂非懂的歷史、地名、人物,快速的對白、歷險的佈景設計、角色闖關的不死身,統統有濃厚的《驚天奪寶》(National Treasure) 系列影子。結局的設計也教人有點失望,差點以為自己在看 21 年前許冠傑的《衛斯理傳奇》。

演員方面,配角陣容非常強大,但發揮機會不算多。Cate Blanchett 髮型取勝,一口仿俄羅斯口音讓我想起 Meryl Streep,唸帶口音的對白頗有神韻,但角色性格刻畫膚淺,對白只為交代劇情,浪費了 Cate。另一金像配角 Jim Broadbent 演大學校長,名副其實,是大配角一名。兩度提名奧斯卡的《象人》(The Elephant Man) 老牌影星 John Hurt 瘋瘋癲癲,反有少許發揮空間。演鍾斯博士兒子的 Shia LaBeouf 繼續其小聰明式演出,較《變形金剛》(Transformers) 淡定,有少許神采,中規中矩。在第一集演鍾斯博士情人的 Karen Allen 27 年後「歸隊」,人當然老了,但笑容還是一樣,連那種冒失的喜劇感也保存了不少,甚有情懷。

其實,去看《奪寶奇兵》電影,本來就是要懷舊。現在辦公地方的壁板上還貼着六七年前在百老匯電影中心內的小店(已轉作 Kurbrick 多年)買的明信片。

1982 年第一集《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在香港公映,我在重建後的國華戲院(後來「轉型」放映三級片,現已停業)看的,很多場面設計都滿經典,結局那一場甚至把我嚇得幾乎要做惡夢。第二集《魔域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在電視上看,那段礦車追逐十分精彩,劇本也許是四集之中最完整的。第三集《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已經是 19 年前的事,跟幾個同學在改建前的海運戲院看,前一天還特地從家裏乘 5 號公車去買票。中二學生到鄰區看電影,已是生活大事。

前三集回顧(資料、圖片摘自香港《蘋果日報》)

《奪寶奇兵》(1981)
鍾斯博士受美國政府委託,前往尋回放了十誡的約櫃,免得落入意圖利用約櫃威力征服世界的德國納粹軍手中。

《魔域奇兵》(1984)
鍾斯博士帶着小孩關繼威飾)上海與人交惡(Harrison Ford 跟關玩牌一場用廣東話唸了一句對白),機緣巧合下與女主角流落印度,為幫助一小村莊的人,勇闖邪教所在地取回神石。

《聖戰奇兵》(1989)
德國納粹軍為尋找傳說中的聖杯 (Holy Grail) 綁架了聖杯專家、鍾斯博士的父親Sean Connery 飾)。鍾斯博士前往意大利拯救父親,並幫忙尋找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