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8 December 2007

千年女優

有沒有找到他,已經不再重要。
或許,我喜歡的是不斷追尋着他的自己。
             ──藤原千代子

2002 年,轟動日本動畫界的,除了在次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千與千尋)外,還有《千年女優》(Millennium Actress),兩片當年同獲日本文化廳最佳動畫大獎。然而,後者沒有童趣,而是呈現岀一種深邃、憂鬱的風格、對愛的追尋與執着。《千年女優》的導演今敏是日本新一代動畫奇才。

《千年女優》講述二戰後日本銀映電影公司鼎盛時期的一代巨星藤原千代子,30 年前當紅之際突然息影、隱居;30 年後,製作所老闆立花源也是千代子的影迷,找到千代子當年不慎丟失的一把鑰匙,而獲千代子破例接見。這一把鑰匙打開了記憶之門,還挖掘出千代子一段從不為人所知的愛情故事──因為這一段愛情,才有千代子輝煌的銀色事業。回憶一路流向千代子那無數的人生片段與電影作品彙集而成的海洋。今敏以倒述且現實夢幻交錯的方式把觀眾拉進了一個超時空。

千代子的一生呈現了百年日本影史,甚至千年日本歷史。女明星的情幻一生與日本不同的時代結合起來,塑造出一個豐富多姿的傳奇故事。全片僅長 87 分鐘,但結構複雜,蘊含的情感豐沛,看完不禁沉吟一番才能回過神來。今敏以日本歷史為弦、女星千變萬化的樣貌為弓、命運的播弄為譜,奏出了一闋千載餘音的癡情樂章。導演的場面調度與運鏡都十分流暢,節奏緊湊。隨着千代子的口述回憶,現實(事業回憶)與虛幻(內心感情)兩種時空並置於同一畫面,營造出豐富、驚艷的舞台效果。不過,有些觀眾也許在開始時會看得一頭霧水。

女主角的銀色事業源於一段虛幻的、沒有真正發生過的感情。懷春少女時,千代子無意中救了一個被追捕的會畫畫的年輕流亡份子。兩人約定再見面,年輕人離開前只留下一把不知用途的鑰匙。為了尋找初戀情人,千代子當上電影演員,好讓他能夠看見她,能來找她。那把鑰匙與年輕人在倉庫牆上所繪的千代子肖像,令千代子沉溺於一場飄渺的愛情之中。直到某次拍片時遇上地震,與死亡擦肩,千代子發現自己再不是少女,為了讓情人可以永遠記住自己年輕美好的樣子,便毅然退出影壇。事實上,那個年輕人早受迫害死去了。千代子終其一生,不過是在追求一場流沙幻愛。

《千年女優》能以短小篇幅融合對歷史、戲劇史、人物情感的刻劃,主要是使用了不少「頂真」蒙太奇。在文學修辭中,「頂真」是指以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起頭。《千》片多以動作為前後鏡頭的剪接點。然而,前後鏡頭之間情節的跳躍卻可能沒有邏輯可言。這種手法在 1960 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中已經出現,但從技術上而言,似乎動畫片的空間更大──即使大幅度轉換場景,動畫較真人電影容易將動作、背景順暢銜接起來。也就是說,動畫片有一個超越的角度。在《千年女優》中,故事從江戶、幕末、明治、大正、昭和到現代,甚至未來,如此複雜多重的時空轉換,就是用上真實演員,也未必拍得如此流暢、動人。

除了跳接時空的巧妙安排外,還有幾個主要角色的多重身份象徵:在角色要做出具爆發力的動作時,就轉換場景:穿着忍者裝束的千代子被鐵鍊絆倒,跌落地上卻變成藝妓;乘坐在人力車上於櫻花樹下嫣然一笑的洋裝美女,在車子衝向鏡頭之後,就變成迎風的自行車少女。還有對「門」的處理手法,例如在東三省拍片時遇上馬賊,火車廂陷於火海,千代子用力拉開車門,外頭場景卻變成戰國時代的城堡;千代子邊喊邊敲,監獄鐵門終於開啟,衝入牢房,卻置身於二戰時遭受空襲的家門之外。這些手法既節省了許多交代劇情的功夫,也把千代子一再追尋的力度描繪得連綿不絕、一氣呵成。

觀眾隨着千代子的人生走過戰亂、飄進滄桑,並瀏覽日本的電影史,笑中帶淚,驚艷中帶憐惜。《千年女優》讓人想到過於期待某些事情,興奮、期盼之後,就是辛酸、痛楚。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把鑰匙,能開啟「全世界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那是一生的回憶、千里的追尋。片末,觀眾正要為千代子的癡傻欷噓,女主角臨終時卻輕輕吐出:「有沒有找到他,已經不再重要。或許,我最喜歡的是不斷追尋他的自己。」到底女主角對愛情的堅持,就是日本人崇尚的淒絕的美。

另外值得討論的,是在那場彷彿向《蜘蛛巢城》致敬的戲中戲裏給千代子喝下「千年長壽茶」的紡紗婆婆,她在片中不斷出現,也許是無法停轉的命運,也可能是千代子想像自己年老時的模樣,就形成了一股恐懼──年華老去,就是有幸再遇「鑰匙君」,誰還會認得誰?整齣電影最教人心折的也是這幕:千代子在丟失那把鑰匙後,赫然發現自己已經「想不起他長什麼樣子了」。最殘忍的捉弄來自本身的記憶,正如傷痕往往只有自己才看得最清楚。

雖然千代子的美夢終究沒有成真,但也許觀眾從中夠體會到,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往往就在尋夢的時候。那個夢可能是一種生活、一個地方、一種美麗,更可能是一個人,他/她的存在讓你感到生命圓滿,他/她的擁抱讓你以一把淚水去感謝命運。在追尋的路途上,有等待、有付出,也將最美麗的想像都加在那個夢中,在心中倒數,待它成真。

《千年女優》如一股穿梭銀幕的影像漩渦,幾年前香港某電影節放映過一兩場,錯過了,後來只能在網上訂購一區英文字幕 DVD。之前台灣放映這片子,推出了三區中文字幕 DVD,馬上又買一張。可是,在香港,它卻是一直無聲無息。難道香港人看動畫片,就容不下好萊塢宮崎駿以外的佳作?

Tuesday 25 December 2007

多面市川崑之 3 ── 細雪

有的日本電影是徹頭徹尾地顛覆人性,有的則唯美得宛若仙境,《細雪》便屬後者。1983 年,東宝株式会社(東寶電影公司)為慶祝創立 50 週年,推出了這一部代表日本細緻文化的《細雪》,導演市川崑是當年《東京世運會》的大導。《細雪》改編自谷崎潤一郎的同名小說,描述 1930 年代大阪蒔岡家一家人為三妹雪子的婚事奔走勞神的經過。電影後來於亞太影展連獲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吉永小百合)三項大獎。

小說中,四姊妹幾乎一起出場,名字都帶一個「子」字,作者沒有介紹人物關係,但在之後的情節對話裏逐漸浮顯。原來,幸子佐久間良子)行二,和貞之助石坂浩二)結婚,生有一女悅子;雪子(吉永小百合)是老三,妙子古手川祐子)是老四,跟二姊幸子住在一起。大姐鶴子岸惠子)在較後才出場,其招贅的丈夫辰雄伊丹十三)不多久因工調任東京

電影版一開始改為姊妹賞花聚會,觀眾也是一時搞不清楚是誰跟誰。從姊妹對話中,知道大姐鶴子掌管着父親給幾姐妹的遺贈,父親遺囑是這筆錢要等她們結婚才能用,電影從此圍繞着四姊妹而開展。論劇情,自然是小說細膩。

由《細雪》之名,不難想像重點在老三雪子身上。雪子是嫻靜內向、內斂沉靜,年近三十看來還像年華雙十,卻仍未婚。家人屢次安排相親,婚事卻始終談不攏。雪子老大未婚,人多疑懼是否另有隱情殘疾。合婚對象日漸難找,上門盡是喪偶離婚的男人,婚事一再拖延,幾次相親在《細雪》中是重頭戲份。雪子婚事不諧,老么妙子也佔部份因素。妙子是典型時代女性,性格叛逆前衛,二十歲即與另一商人家族的公子相戀私奔。尋人啟事登上報章,誤刊為雪子後才更正,醜事鬧得世人皆知。妙子有藝術才華,製作的玩偶頗獲好評,自力更生,又隨意在外交遊,男女關係頗為複雜,成了男方對雪子身家調查的污點。電影着墨最深的,就是兩個年輕的妹妹:雪子沉默倔強,也似在把玩二姐夫對她那介乎愛護和迷戀之間的感情。妙子敢愛敢恨,但不妥協的性格讓她也掌握不到自己的感情。到最後,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愛過(片中)那三個男朋友。

看市川崑的《細雪》,就是想看名導對文學改編的造詣,包括人、物、情幾方面。

電影改編小說,有些細微之處無法只靠意會,導演就大量以景抒情:春櫻、夏螢、秋楓、冬雪,都增加了影片的視覺效果。還有精緻的器皿、家居擺飾、雪子出閣的和服,都讓人見識到日本的手工藝術。

影片伊始,遠山含黛、霧靄茫茫,穿着和服的四姊妹婀娜多姿,漫走櫻花叢中,唯美的開端定下了影片的基調。配上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的歌劇 Serse(部份取材自公元前波斯君主、曾洗劫雅典澤克西斯一世)開場的詠嘆調《Ombra mai fu》,更是一絕。爾後,季節更迭,姊妹於綻放的時花下穿梭京都名所──灰霧中的嵐山渡月橋天龍寺的雨中櫻花、大覺寺的花吹雪、平安神宮的紅枝垂──如若「生活隨筆」的小說寫法,讓人物看來更立體。

片中還有很多教人驚艷的場景:除了三姐妹那些仙鶴起舞、桃花點點、柳枝青青的錦衣外,談情的當數愛上姐夫的曖昧、半解風情的嬌憨,還有小姨出嫁時酒館外滿世界寂靜地飄落的細雪。

片中雪子三番五次的相親,將那個門當戶對年代家族婚姻的本質揭露出來,含蓄背後永遠牽着相互探究和家族利益。姐姐對雪子的關心出自呵護,也出自本身原因。影片的背景為日本侵華時代,導演在唯美畫面之下,又融入時代特徵,那些不經意的剪報和談話點出了戰況,讓觀眾看見一個家族在時代變遷下的變化。這跟市川崑不少其他作品的寫實和思考精神相呼應。四姊妹對於婚姻有不同的選擇:老么情願放棄家族地位而選擇自主,大姐最終卻願意跟丈夫去東京,以本身家庭為重,形成了一個對比。

《細雪》拍得含蓄、幽默、生活化,尤見於姊妹間的對話。流暢的家庭瑣事如看日劇,但輕鬆背後,就是令人喘不過氣的問題:大姐二姐怎樣看待丈夫的不忠?二姐夫是真的愛着三妹,還是被年輕美色迷惑?為愛情出走的四妹會否從此甘於平庸?家道中落的顯赫世家能捱過戰爭的日子嗎?原著靜淡,拍成電影亦不覺鬆散,更有一直看下去的欲望。

《細雪》作者谷崎潤一郎 (1886 – 1965) 出身東京商人家族,曾於東京帝國大學修讀文學,日本文學界推崇為經典的唯美派大師。1923 年關東大地震後,舉家遷居京都,關西風情成為他後半生寫作的背景。《細雪》費時 6 年完成 (1942 – 1948),有說是谷崎在戰爭期間為迴避對法西斯的支持而寫的。小說的人物心理刻畫細膩,對話用京都、大阪的方言,別具特色。身為大正 (1914 – 1930) 到昭和 (1931 – 1989) 年間的代表作家,谷崎潤一郎的作品以紀錄時代人物生活為主。《細雪》的內容幾無剪裁跳接或伏筆後設,全然就是日常生活。谷崎早期作品追求從嗜虐與受虐中體味痛切的快感,中後期回歸日本古典與東方傳統,又涉對中產階級男女之間的性心理與性生活幽微而私密的描述。《細雪》亦不乏這些。

影片有小津安二郎拍攝的風格:以固定鏡頭忠實記錄時間的流逝和演員內心的表情,例如貞之助看着雪子脈脈含情的眼神。幸子看見貞之助和雪子兩情相對,導演依然克制,僅讓幸子踉蹌奔入廚房拿起一個番茄擠碎來表現內心痛苦,乃符合時代特性的詮釋。傳統日本文化是內斂的,導演就以柔和光線展示閨房的隱秘。貞之助注視雪子裸腳的鏡頭,就別具東方色情意象,這樣的鏡頭在片中比比皆是,也頗賞心悅目。唯一的裸露鏡頭是妙子沐浴,亦有脫俗之美。

選角和演員表現都優異,日本著名導演伊丹十三演大姐夫辰雄,將入贅女婿的兩張臉拿捏得恰到好處。年已不惑卻仍溫文儒雅的「奶油中生」石坂浩二,將奔走斡旋和曖昧感情表現得恰如其分。貞之助那隻輕按於不同女人身上的手,是導演的神來之筆。四位女主角來自老中青三代,其中 1945 年出生的吉永小百合演雪子時已經 38 歲,仍能演活少女的靦腆和眉宇間一瞬即逝的挑逗。國寶級女優,果然名不虛傳。

華麗的服飾、考究的佈景、精湛的演技、刻劃入微的劇本,讓《細雪》成為日本一代女性電影名作。

影片其中一個題旨,是時代決定了人的命運,人對於自身的認知又決定了生命的走向。其實,雪子等了又等,終於覓得如意郎君,也是靠一點運氣的。


本系列其他文章:
多面市川崑之 1 ── 東京世運會
多面市川崑之 2 ── 緬甸豎琴

Monday 17 December 2007

我在伊朗長大

今年聖誕節,想看的電影只有動畫片《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

電影原名 Persepolis,即波塞波里斯,意謂「波斯之城」,位於伊朗中部,由大流士一世建於西元前 518 年,是阿契美尼德王朝都城──宏偉壯觀的宮殿遺跡群建於半天然半人工的基台上,靈感源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舊稱「波斯」,1979 年獨立建國。顧名思義,本片故事主要在伊朗發生,從 1978 年到 1992 年,由仍屬原由美國扶植的巴列維王朝開始,直到兩伊戰爭停火以後為止。對於伊朗的印象,始於打足 8 年的兩伊戰爭(1980 至 88 年),小時候幾乎每晚六點半新聞報道都聽到,一些名字如高美尼(今統譯「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至今印象仍深。其他的就是內戰連連、國民窮困、男女不平等、波斯地毯、蘊藏豐富石油等。

電影甫開始,就通過主角 Marjane Satrapi 的角度,去看她祖國的近代歷史、政局變化,節奏明快,尚算深入淺出。繼而通過主角的個人經歷,側寫當時伊朗的局勢。影片改編自 Marjane Satrapi 的自傳式漫畫,限於篇幅,只拍了一些部份,部份細節抽去了或重新處理。舉例說,主角交上了一個德國籍男朋友,原著提到對方母親敵視作者,認為她一心為取得戶籍,這點在電影中便略去不談。
在吾等「外國人」眼中,有些情節看似有趣,其實教人悲哀:Marjane 也有反叛期,嫌 ABBA 低俗,去買 Iron Maiden 的黑市卡帶回家大聽特聽,卻給糾察逮着,就擠眉弄眼裝瘋賣傻瞞天過海。在香港或其他很多地方,享受這些自由卻是理所當然的。

主角本身已屬幸運一群,出身自德黑蘭中產家庭,父母思想開明。Marjane 小受啟蒙,後來國內局勢動盪(信仰共產主義的伯父流亡後又潛逃回國,終被逮捕、處決),父母把 Marjane 送到奧地利,讓 Marjane 接受法語教育,就不是一般孩子所有的厚遇。在歐洲幾年,Marjane 呼吸過自由空氣,也飽受種族歧視之苦,因為失戀而決定回鄉;進了大學唸美術,也結過婚,愛情的滋味沒有因為戰火、專權統治或俗套眼光而遭剝奪。

Marjane 性格調皮活潑(小時候愛李小龍)、敢作敢為(在週會上直斥校規的無理弊端),教觀眾看得過癮。她也有藝術才華、幽默感,看她怎樣描述發現自己的身體在長大、變異,然後周圍忽然多了男生,便教人會心微笑。笑聲以外,也看到極權統治下心性、理想的歪曲、消磨,讓猶如隔岸觀火的觀眾更珍惜自由。

除了 Marjane 外,也喜歡她的祖母。祖母是片中的智者,從女兒家的心事到做人處世的大道理,對主角都影響深遠。

2001年,Marjane Satrapi 在法國發表這套自傳式漫畫,至今已經翻譯成多國語言,引起廣泛迴響。頗欣賞類似版畫的簡樸畫風,故事本身色彩幻變、錯綜複雜,但畫面基本上只採黑白,更添一陣遙遠的味道、一種獨特的力量,好像人民上街示威,有人中槍倒地,黑色的身體倒在白色的地上,流出的黑血模糊了身體,周圍伸出黑手把屍體舉起,剪影不斷放大,最後把整個畫面染成一片黑……

電影官方網頁有詳盡的製作特輯(法語講解,英語字幕)。片子每秒 24 格畫面全部手繪。在法國,已經 20 年沒有人如此製作動畫了。團隊一起訓練、學習、合作。Marjane 說:「機器太完美,不能反映現實。」畢竟,人生總有缺陷。

整個故事的表達手法大致積極正面,那些喜劇片段彷彿把傷痛稀釋了,跟不少東亞電影大放催淚彈截然不同。Marjane Satrapi 緬懷祖輩,通過藝術憶述身世,還有真誠的訴說,展現出在她那個社會中的另類思維。

《我在伊朗長大》所反映的大時代不僅指伊朗,而是普世通頌的一闋「時代曲」——馬列主義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追求自由民主的平等世界、信奉無政府主義或虛無主義思想。信仰、世界觀、價值觀隨時在變。

到最後,在 Marjane 心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和宗教都不能使她滿足。我不知道到底伊朗是否就如 Marjane Satrapi 筆下的世界,但有多少偏差似乎不重要,享受這個難得的觀影經驗、幾句正中下懷的對白就好。

套 Marjane 一句讓我深有同感的話:越渴求快樂,只會感到更不自由。

至於影片的聲音部份,Marjane 的母親由法國昔日第一美人 Catherine Deneuve 配音,其影歌雙棲女兒 Chiara Mastroianni 則為 Marjane 代言。電影原聲帶不時穿插片中的人物對話,加上懷舊的弦樂,誠如網上書店介紹,營造出華麗動人的音樂世界,亦不乏活潑、驚喜的片段(整張原聲專輯可在官方網站試聽)。



延伸閱讀:伊朗女子有話說:《我在伊朗長大》

Monday 26 November 2007

廣告時間

有兩個網站,常在不知不覺間蠶食我的公餘時間,一個是玩了不久的 Facebook,送花下蛋玩遊戲,一轉眼就一個小時;另一個是 YouTube,真是一個挖不完的寶藏。有人說網絡世紀生產出許多怪人、狂迷,但在某些時候,我倒是非常感謝他們的。

28 年前的廣告,當年看不懂(也很正常),曾經以為是打電話問功課之類的服務。


以前的小孩沒什麼娛樂,電視看得多,容易誤信廣告,我就曾央求家人給我買北京蜂王精了。


從前,覺得去旅行好遙遠,而且參加旅行團似乎是唯一途徑,現在看來,真是回頭已是百年身。


現在黃金價格這麼高,如果 1985 年就開始買富格林金幣,該已賺了不少。


開一個銀行賬戶就有滿足感?我也希望有一本這樣的存摺。


玩過沒有?原來「參加者」包括一個電台前節目主持人。


我會唸,但無膽量去玩。


租電視機?從 20 年前到現在,一直覺得好無謂。時移世易,現在借貸服務那麼高調、方便,這家公司自然給淘汰掉。


看這一類青春校園片長大,曾經以為身邊會有一樣的超現實情節。


從來沒有考究廣告旁白是否正確,反正除了上中學時的冬天校服外,我結領帶的次數不超過 10 次。但,看過的人都該記得一兩句。


從前的政府宣傳片很好看,驚嚇指數極高,總以誇張、簡單、直接的方式帶出訊息。當時市民教育水平較低,資訊流通渠道少,這種手法很管用。
現在這麼拍,準給民粹媒體嘲笑低能,再有大班市民去信廣管局喊「感到不安」了。


1990 年代是香港另一個黃金年代,我第一塊「名牌」的手表,是初中時在時間廊買的 350 塊的鐵達時石英表,是獎品,領的時候心情很複雜,因為我知道媽媽的錢存得不易。多年沒光顧時間廊了,但見它仍然健在,每次經過都有一種安慰的感覺。


夏韶聲唱過很多廣告歌,最喜歡這一首,當年很是感動。只是,每次唱到「似瑣碎片段」,年幼的弟弟便大笑不止,很煞風景。廣告裏的目的地,還沒有到過。但我第一次乘飛機,恰巧是 UA


心目中的經典廣告之一。


人已不在,有點唏噓。


看這些廣告的美好歲月,也一去不復返。不曉得 20 年後,如果仍有 YouTube,再看今天的廣告,感覺又會如何?

Monday 19 November 2007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知道《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2005 年 6 月)這本書是去年夏天,聽說在日本非常暢銷,還改編成電視劇(共兩次,台灣新生代演員陳柏霖在其中一齣客串演出)。

今年六月病癒不久,在書店買下它的中文譯本,除了超過 200 萬的銷量外(我看書很多時候也很俗),部份原因是作者的古怪名字:リリー・フランキー (Lily Franky)。書買了,卻一直束之高閣,直至兩個月前才開始有的沒的讀着(還沒讀到結局)。

這是身兼插畫師、電台節目主持人等多職、貌似王喜任賢齊混合體的 Lily Franky(原名:中川雅也)從母親二次患癌到去世期間寫成的自傳體小說。故事從 1960 年代開始,堅強的老媽伴着雅也成長。在雅也的一生中,老爸不是經常在旁,故書名副題曰「有時還有老爸」。雅也到東京讀大學、追尋理想,卻頹廢度日,直至得知老媽患了癌症,才接她到東京共度最後日子。雅也的成長經歷和母子關係,給看成是同輩日本人的集體回憶。

看小說,作者的筆觸時而投入,時而抽離,有其老爸影子。到了末段,還是一派大男孩語調,真摯、幽默,不見設計。原著小說描述在小鎮期間的糾纏一段頗出色,作者敢於正面談論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充滿瑣碎但平實的片段,而不是無病呻吟的夢囈式作品,縱然一路看下去,覺得有點囉嗦。譯本文字流暢,閱讀負擔不大。

東京タワーのテー(主旋律)─上田禎

去看電影《東京鐵塔──我和母親父親》,也因為最近發生的事,以及商業電台廣播劇。進場前已作好心理準備,知道這可能是一齣催淚影片。片長超過 140 分鐘,但不覺冗贅,喋喋不休的旁白尚可接受。美術、配樂等都做得很好,更難得的是導演沒有過分煽情,拍出兩代人變遷的實感,某些情節還挺有幽默感。此片導演松岡錠司,舊作只看過《星閃閃》(きらきらひかる),印象一般。《東》片主要拍攝原著後半老媽患病的部份。劇情就是慢慢鋪陳,手法平實,有笑有淚,就算後段老媽受病魔折磨,也不十分煽情催淚。

男主角長大後成了跨媒體鬼馬創作人,其實一路很靠母親支持、影響。他母親坦然爽快地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又喜歡扮鬼臉(母親的鬼臉,很像我一個團友啊),娛人娛己。觀眾看得滿心歡喜,其實也在暗中刺激淚腺的分泌。

樹木希林和其親生女兒內田也哉子分演年老和年輕的媽媽,神貌相似。樹木希林是資深演員,演得收放自如,叫人愛得入骨。內田也哉子早年長居外國,丈夫是男星本木雅宏,有一對子女,既著書、翻譯,也寫歌詞,《東》是她首次正式擔演的角色。她有一種堅定但略帶羞澀的氣質。小林薰飾演有藝術家脾氣、花心浪蕩的爸爸,短髮造型讓他看來很像梁家輝。這老爸本來可氣,後來倒有點可愛。演男主角女朋友的松隆子表現輕鬆,向來對她印象一般,這次倒教我鬆一口氣。

出道以來獲獎不少的帥氣男星小田切讓(オダギリジョー)演長大的兒子,「怪雞才子」造型不錯,但略覺傲氣不足(這方面跟 Johnny Depp 有些距離)。不過,幾場哭鬧戲、內心戲演繹頗有層次,能牽動着觀眾的情緒。他的戲服也頗能突出他的「型人」風範──從大花、大格子衣褲,到成名後從毛衣、褲子到襪子都是粉紅色或紫色的搭配,不是人人都敢穿,穿得起的更少。還有一個小發現,就是小田切讓右下頜有一顆痣,也可能是這個原因,演童年雅也和少年雅也的演員在相同位置也加上了一顆痣,那是 Lily Franky 所沒有的。

最後,這片子有份量的客串明星不少,包括演 DJ 的宮崎葵、演地產經紀的 1980 年代偶像女星小泉今日子,還有演醫生,曾於今村昌平名片《肝臟大夫》(カンゾー先生)擔綱的柄本明等。

預告片(音量較小)


小說資料
書名: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作者:Lily Franky(曹妲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7 年 6 月
頁數:360
國際書號:978-957134657-1(平裝)


延伸閱讀:東京鐵塔~~老媽與我,有時老爸

後記
攝於東京ミッドタウン

上個月去日本旅行,出發前想過登東京鐵塔,結果行程太滿,就沒有認真想過怎樣把它塞進去。想去,為趕時髦也好,為附庸風雅也好,好歹也想會一會這個首都地標。結果,鐵塔雖然沒有去成,卻總算跟它擦肩而過。李安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我想,活到某個年紀,大家心裏何嘗不是有(至少)一座東京鐵塔?

Sunday 18 November 2007

Tuesday 9 October 2007

真假色戒

人人都說看《色,戒》,小說早看了,13500 多字,半小時的工夫,情節簡單,格局單調,相對於張愛玲其他作品,《色,戒》的文筆也夠平淡。

看電影是早晚的事,但該來不及到戲院看了。對梁朝偉湯唯的親熱戲沒什麼興趣,只想看李安這次擴張原著的功夫做得怎樣。李安的戲,從《喜宴》開始,就特別欣賞故事中的種種壓抑:很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壓抑。道理很簡單,他小時候受過的,我現在還在受。

有些人很怕在看電影前接觸太多跟片子有關的信息,我倒無所謂,因為我認為每一場戲都沒有絕對的詮釋角度,其他人的批評可以幫助思考,自己的想法倒會隨時間而改變。上星期起,李怡在《蘋果日報》的專欄連續寫了幾篇關於《色,戒》的文章,提到極有可能是小說主角原型的丁默邨鄭蘋如的二三事,挺有趣的,轉載如下:
《色,戒》的敗筆
《色,戒》中那批為重慶當特工的愛國義士,在談到有可能被捕犧牲時,義士鄺裕民慷慨激昂地爆了一句:「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是編導的敗筆。因為這兩句詩是汪精衞寫的。他在清末刺殺攝政王不遂被捕後,於獄中寫下一首傳頌一時的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現在的年輕人也許不知道這首詩及其出處,但四十年代的抗日愛國青年不可能不知道。他們更不會引用汪精衞的詩以言志,因為其志正是要抗擊汪偽政權。
《色,戒》的故事,是有真實人物作藍本的。據稱王佳芝的原型名鄭蘋如,易先生的原型就是丁默邨。重慶特工鄭蘋如一九三九年兩度執行刺殺汪政權的特工首腦丁默邨不遂,身份曝光後被捕遇害。許多介紹電影《色,戒》的背景文章也有提到。抗戰勝利後,丁默邨以「通謀敵國」的罪名,於一九四七年被槍斃。
不過,龍應台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在德國翻讀南京市檔案館資料時,發現在鄭蘋如被槍決後一年,即一九四一年,時任重慶國府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已和丁默邨有了秘密聯絡,往後幾年,丁默邨表面上是汪政權的部長,私底下卻為戴笠的軍統局效力,不但提供情報,而且不斷營救被捕的重慶地下工作人員。戰後審訊丁默邨時,那些被營救的情報人員,均具函作證。日本戰敗後,重慶國府因一時未能還朝,又擔心共產黨在江浙坐大及新軍閥崛起,於是丁默邨被國府任命為「浙江省軍委員」,戴笠給丁默邨手書,要求丁在混亂期間,「切實掌握所部,維持地方治安,嚴防奸匪擾亂,使中央部隊能安全接收。」丁確實執行重慶指令。
但丁默邨為什麼後來又被槍斃呢?明天再談。
2007 年 10 月 2 日
「漢奸」的複雜性
易先生的原型丁默邨,在下令殺死王佳芝的原型鄭蘋如之後第二年,就當上了重慶國府的「無間道」。陳立夫與戴笠都曾向他保證,「可呈請委座(即蔣介石委員長)予以自首或自新。」在《陳立夫回憶錄》中記載:「丁默邨本來可以不死的,但有一天他生病,在獄中保出去看醫生,從南京拘留所出來,順便遊覽玄武湖……這個消息被蔣委員長看到以後,蔣委員長很生氣的說:『生病怎還能遊玄武湖呢?應予槍斃!』」
在當時國民黨專政的時代,領袖的一句話就是法律,以致對丁默邨的死刑判決書顯得強詞奪理,對他提出為自己辯護的有力證據全然漠視。但歷史也留下了陳立夫的這段話,說明丁默邨本不該殺。
講丁默邨這段故事,目的是想說明,抗戰期間,許多政界人士並不是那麼忠奸分明的。如果看過《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這本書,對參與汪政權人士的心路,應有更複雜的理解。簡而言之,汪精衞之附日,及成立汪政權,主要是看到中國的軍隊絕對無力抗擊日軍。汪精衞及他的追隨者自稱是為了保護日本佔領區的中國人民,使他們免於直接面對日軍的屠刀,才「忍辱負重」地組織汪政權的。當然,他們之中有些人是一心追逐權力名利之徒,但也有些人是真想「曲線救國」的,更有些人要看形勢而隨機應變。丁默邨可能是第二類或第三類人。
《色,戒》中的易先生,似乎只陷於情慾與權勢的矛盾,而沒有表現出他在政治上的觀望徘徊。我認為後者更能突顯易先生這人物的複雜性。儘管影片的主旨在「色」與「戒」。
影片發生的時代,一九四二年上海。那時我正隨家人居於上海。當然是童年。但戰爭年代的孩子早熟而懂事。我略有認知的社會,與影片稍不同。
2007 年 10 月 3 日

及至昨天,李氏在《〔色,戒〕還有敗筆》一文提到:
上周拙文提到龍應台的文章說丁默邨在鄭蘋如遭槍決後一年,當了重慶的「無間道」一事。有台灣歷史學教授汪榮祖提出了反證,認為丁默邨是為了眼看時不我予,才與重慶暗通款曲的。龍應台的發現既不新鮮,也不完整。

史海鈎沉,力氣不小,還是多參閱人家的評論、散記有趣。

Sunday 16 September 2007

電視日

昨天難得輕鬆,躲在家裏做了很久沒幹的事──看電視。

明珠台播《Heroes》已經到第 6 集,我一直錄起來沒看,為免步《逃》(Prison Break) 後塵(第一季看完,第二季錄到第 12 集仍未開始看,又不想買新錄像帶,最後決定放棄),就下定決心先看兩三集。豈料一看便停不下來,花了大半個下午看完 6 集,節奏明快,劇情分多頭同時推進,卻不含糊、不混亂,加上有幾個演員都長得不錯,算是賞心悅目,甚至有少許意猶未盡。


近三四年很少看英語劇集,好些熱門的如《迷》(Lost)、《醫人當自強》(Greg's Anatomy)、《24》都只聞其名而已。不過,我有信心會一直追看《Heroes》下去。

還有一點,也許是舊工作的殘餘影響,看英語頻道的電視節目,不免會細讀中文字幕。《Heroes》的字幕有一定水準,始終是收視率較高的節目,加上一班譯員都非常資深,基本上找不到致命的硬傷,但就嫌有些地方中文寫得不夠通順或累贅(字幕長短需考慮原文字數/音節、唸白時間等)。不過,我自問挑剔(談文說藝,不免主觀),也是過來人,明白譯員的工作條件,他們已經做得相當好。

年初寫過「翡翠劇場」,有機會的話,會寫寫英語劇集。

Wednesday 5 September 2007

從《戲王之王》到浮士德

看了《戲王之王》DVD,電影上映時想過去看,最終沒有。看《戲》,就是花 120 分鐘看詹瑞文的個人表演,只是到底他是否擔得起主角的位置?

詹瑞文有演藝才華,舞台演員出身,憑多齣電影中出色的「綠葉」演出而聞名,後來有幾個賣座的舞台演出,證明了他是一個有觀眾緣的喜劇演員。不過,看這齣影片,他一些過火表演曾令我有點按捺不住,或者是故意的吧,因為電影公映時,曾以「劣質演技示範作」之類作宣傳。話說回來,看詹的演出,一向不如身邊觀眾笑得那麼厲害。

《戲王之王》以「戲如人生」為題,配上片中滿口鄉音的蔡卓妍,讓我想到周星馳的《喜劇之王》和劉青雲的《我要成名》。《戲》大概可分成兩部份:前半部是詹氏飾演的警員陳文龍往演藝學校學習,但實在是捧打自己向受觀眾喜歡的浮跨演出;後半部是陳追回自己的人生和體會到最難演的角色其實就是「自己」。

基本上,劇本為詹瑞文量身訂做,給他大量個人表演的機會,只是這 120 分鐘有點長,反而他演文戲更具瞄頭:跟蔡卓妍飾演的單丹在公園的一段就來得真摯,帶出一些中年(男)人面對的問題。

剛於金紫荊獎中憑此片得女主角獎的蔡卓妍,所佔戲份不算多,她演(假)大胸配鄉音的三級片女星,有點喜劇感,雖然角色發揮有限,但總算討好,也不太造作。至於其他演員,可以用陣容龐大來形容。知名的有黃秋生飾演、出場時狀如《天龍八部》掃地僧的高人,演藝學校的校長梁天,導師如陳淑儀(舞台劇男演員,驟看曾誤作 N 年前 TVB 藝員劉國誠)、曾志偉夏春秋。一班戲劇班同學裏,只有黃浩然戲份稍多(那晚在彭慶記遇見他,外形跟鏡頭前差不多)外,其餘的只對在戲中「暗戀」黃的陳司瀚比較熟悉。反而詹在警隊的上司較多驚喜,除了許紹雄外,還有何華超許鞍華葉偉信陳果谷德昭,以及十多年前 TVB 的「華南理工外勞」黃小燕。其他客串的還有吳君如鄭丹瑞林雪Shine 二子、梁洛施等。他們看來是支持電影大於實際作用,但都演得用心。

電影也刻意拿《無間道》開玩笑,先有杜汶澤演出的「狂森」、之後在天台有「臥底送表」和「擲黃 Sir 落街」等,甚至《無》導演之一麥兆輝也客串一場(他算「紅褲子」,演技比一班導演好),但僅此而已。

劇本有點堆砌的感覺,有些情節跳得太快,未必人人馬上看得懂,至少我看的時候就給家人問到暈頭轉向。有時候,表達重點流於說教味道,似乎《喜劇之王》要幽默、淺白一點。

喜歡看詹瑞文表演的,《戲王之王》該能讓你滿足,但我還是想多點看他的文戲,也希望他不要濫拍喜劇。

說回公園表白一場,詹情容共茂地說最難演的角色就是「自己」的時候,我想起了浮士德──能在生活中不讓自己變成浮士德,也許已經是一項成就了。

Tuesday 14 August 2007

看似真實的虛構──《叛諜追擊 3:最後通牒》

朋友要看電影,選了《叛諜追擊 3:最後通牒》(The Bourne Ultimatum),上一集也是大家一起看的。

《叛諜追擊 3:最後通牒》聲稱是同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集,首兩集總算拍得緊張刺激,冷峻硬朗,沒有花巧,同是本小利大之作。承前兩集 (2002, 2004),積遜‧龐 (Jason Bourne) 只想悄然消失於人群中,卻不斷遭訓練他成為職業殺手的政府單位追殺,他不但失憶,更失去唯一心愛的人,經過幾番周折,最後回到紐約市,千方百計解開自己的身份之謎,並查出被窮追猛殺的原因和幕後黑手。

故事仍是周遊列國,追逃搏殺,但是真實感強烈,而且足智多謀。導演 Paul Greengrass 擅拍逼真凌厲的場面,例如 911 劫機片《聯合 93》(United 93)。片中追逐場面多採用手提攝影機拍攝,配合急促剪接,比特技魔幻真實得多,劇情也更見刺激緊湊。

在今集主角面臨十面埋伏,在無孔不入的監錄系統下,根本就是身陷天羅地網,可是竟然卻能單槍匹馬,闖過一關又一關,實在誇張得很,但也許劇情發展得太快,委實無法計較是否合理。

麥迪文 (Matt Damon) 不英俊,而且老了很多,但那一份冷峻和蒼茫很有戲味。義助他的中情局女副局長 Joan Allen 冷艷、含蓄。Joan 得過東尼獎,也曾 3 次提名奧斯卡──《驚世謊言──尼克遜》(Nixon, 1995)、《妒焰飛灰》(The Crucible, 1996)、《挑撥性醜聞》(The Contender, 2000)。至於演 Joan 工作上對頭人的 David Strathairn 與特訓計劃主持人 Albert Finney,同屬好戲之人。

這齣失憶特工殺手片故事不複雜,節奏明快,到第三集吸引力仍強,只是沒看過前兩集的,可能對其中一兩場戲有點摸不着頭腦。但總的來說,不靠電腦特技也能拍出驚險奇情,影像逼人,例如中情局通過監錄系統越洋指揮追殺的幾場就相當精彩。

電影是改編已故作家 Robert Ludlum 的小說。RL 的小說對機械、生物、科技等內容都有詳細的描述,故事常源於龐大建制內的陰謀而起,寫得繪影繪聲,外國就有評論說 RL 的作品不及 Ian FlemingJames Bond 的花巧、多彩,而以紮實、具體見長,常教讀者想像在現實世界裏是否有着一模一樣的秘密勾當。

預告片

Saturday 28 July 2007

變形金剛


變形金剛 (The Transformers) 要拍成電影的消息一傳出,我便感到興奮。20 多年前,這個合作的的玩具系列和相應動畫片,在香港也相當受歡迎,我既是粉絲,當年還有一個帥到不行的日本版的狂派 (Decepticons) 領袖麥加登 (Megatron) 玩具。可惜後來傳給弟弟倆,它便遭人類消滅了。

「變形金剛」是在某個有高度文明星體上的機器生命體。卡通片的故事描寫幾百萬年前,宇宙間有一個叫斯比頓的星球,住着一班具有高度的文明和先進科技的生物。他們以超高的科技製造出機械生命體變形金剛替他們工作。可是外星生物生性暴虐,後來變形金剛群起革命,將外星生物逐出斯比頓星,重獲了自由、和平。可惜,好景不常,經歷戰爭後,激發了一些變形金剛的戰鬥心理,經常搞事,結果斯比頓星分了兩大派,好戰的自稱為狂派,愛好和平的是博派 (Autobots)。兩派鬥爭越來越大,斯比頓星再陷入戰火之中,最後戰鬥發展到爭奪「能量火種」之上,而 2007 年電影版便以流落到地球的「能量火種」的爭奪戰為背景。

有報章影評拿一眾變形金剛和 15 年前同由電腦特技公司 ILM 為 Steven Spielberg 執導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所塑造的恐龍比較。《變形金剛》的導演 Michael Bay 作品通常大而無當,視野無法跟 Spielberg 相比。開場之前,便有預感特技只限於官能刺激,劇情、角色的發展不會有水準到哪裏去。散場時,真的慨嘆怎麼自己買彩票時眼光總沒這麼準。話雖如此,電影推出 DVD 時,還是會買。

以戲論戲,《變形金剛》角色描寫和人物關係都很薄弱。舉例說,男女主角和國內的一班電腦天才不曾同場,各有各演。主角的愛情難看死了,雖然兩人的真實年紀相若,但女角外表太成熟,演技差劣。男主角演技較好,卻一臉孩子氣。Michael Bay 拍《珍珠港》(Pearl Harbour) 的愛情戲不感動,戰爭畫面好,劇情卻異常粗疏,看到一半已經教人有度日如年之感。《變形金剛》單靠官能刺激支撐大局,只是兩幫機器人外形相似,尤其是麥加登和手下星星叫 (Starscream) 最相似。到最後兩派大戰,情況實在有點混亂。說起麥加登,在本片造型從卡通片時代的曲尺手槍連瞄準鏡變成了飛機,看來就是不爽。但我想這改變有理,保持原作造型,麥加登就不能獨立自主地攻擊了。

至於機器人與人類的友誼,以大黃蜂 (Bumblebee) 與男主角之間的着墨最多,餘下只有男主角回家尋找重要線索一幕,機器人的人性比較濃厚。認真挑剔的話,《變形金剛》的對白其實有點造作,但笑料絕對能迎合大眾口味。我把腦袋丟在一旁才進場,有幾幕也笑得開懷。電影配樂平庸,但音響效果出色,特技教人目不暇給。

《變形金剛》卡通片中的機器人造型線條簡單,甚至有點 low tech,機器人面貌比較日本化,像卡通版的星星叫和麥加登就比電影版帥氣。新版的機器人紋理太複雜,有時候甚至連面貌也看不清楚。《變》也算是一齣合家歡電影,死傷是多,卻不見一點血,暴力場面也不多,只有柯柏文 (Optimus Prime) 揮劍斬和麥加登撕碎敵人兩幕罷了。至於演員,竟然見到憑《才子夢驚魂》(Barton Fink) 拿過 Cannes 影帝的 John Turturro 演傻傻的調查員,金像影帝 John Voight 演國防部長。兩人當然稱職,但發揮不多。對於女性觀眾,全場唯一養眼的雄性動物 Josh Duhamel 戲份平均,但一樣沒有發揮。Prison Break 的 拉丁逃犯 Amaury Nolasco 則擔任搞笑大茄(跑龍套也)。

我看下午 4:45 一場,觀眾以20 至 40 歲男性為主。我是因為一份童年回憶而去,撇開感情因素不談,《變》的故事其實大致流暢,沒有明顯冷場,總在適當時候加一點笑料、灑一點淚液激素、安排幾幕追逐或打鬥。以通俗的 A+ 級大片而言,是合格有餘。你別當自己在看 KubrickBergman 就是。

這齣戲一定會拍續集,因為至少還有狂徒星星叫,而且美國總統也一直未有露面,只給你看過他那雙穿了紅色襪子的腳。

Thursday 21 June 2007

80 個最佳女主角

前陣子在 YouTube 發現了下面的片段,決定要寫一篇,好整理一下腦袋裏的資料。前晚開始寫,想不到越陷越深,也敢情是寫一個上一課。關於 79 屆以來 80 位奧斯卡影后的詳細背景,可以到這個網頁慢慢搜索,文章內的譯名以香港最先或最常使用的版本為主(「最先」是因為近年某些老片再版,竟換了與另外一些電影相同的名稱;也有新片重複了舊片名,例如 Cold Mountain (2003) 跟 Reds (1981) 同譯「亂世情天」)

下面是個人記憶加上我認為是 80 篇文章較精華的(溫馨提示:對美國電影不感興趣或討厭文字者,不宜閱讀)



1920 年代
1928 珍納姬娜 (Janet Gaynor) 《七重天、馬路天使、日出》(Seventh Heaven, Street Angel, Sunrise)
其中一齣得獎影片《日出》(Sunrise) 是到荷里活發展的德國表現主義鬼才導演茂瑙 (F. W. Murnau) 的佳作,畫面奇詭。故事大綱:鄉村糟糠進城找陳世美……大團圓結局
1929 瑪莉壁福 (Mary Pickford) 《弄情女子》(Coquette)
有「美國甜心」之稱,對美國早期電影業發展有貢獻,是少數能順利過渡有聲時代的默片女星

1930 年代
1930 諾瑪絲拉 (Norma Shearer) 《棄婦》(The Divorcee)
共曾 6 度提名,是 1920 年代最紅的女演員。據報她最喜歡 1938 年跟泰倫鮑華 (Tyrone Power) 合演的《瑪麗皇后》(Marie Antoinette)
1931 瑪莉杜絲娜 (Marie Dressler) 《拯女記》(Min and Bill)
百老匯演員出身,至演藝生涯末段才攀上事業高峰,得獎時年過 60,曾在事業上提攜過友人 Richard Cromwell
1932 海倫希斯 (Helen Hayes) 《斷腸花》(又譯:戰地晴天)(The Sin of Madelon Claudet)
演藝生涯長達 70 年,有「美國劇場第一夫人」之譽,也曾奪艾美獎 (Emmy Award)、格萊美獎 (Grammy Award)、東尼獎 (Tony Award)。1970 年再憑《九霄驚魂》(Airport) 奪女配角獎
1933 嘉芙蓮協賓 (Katherine Hepburn) 《驚才絕艷》(Morning Glory)
至今仍保持提名最佳女主角次數最高(12 次)的紀錄,這是她首次提名和得獎。在事業生涯初段有「票房毒藥」之稱
1934 歌黛蒂高拔 (Claudette Colbert) 《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生於巴黎紐約長大,百老匯演員出身
1935 比堤戴維絲 (Bette Davis) 《女人女人》(Dangerous)
值得大書特書的女演員,10 次提名最佳女主角,兩次得獎,不漂亮但好戲,銀幕上下都是不折不扣的強硬派
1936 露意絲雷納 (Luise Rainer) 《歌舞大王齊格飛》(The Great Ziegfeld)
猶太人,至今仍存活而年紀最大的金像獎得獎人,連續兩屆提名都捧獎而回
1937 露意絲雷納 《大地》(The Good Earth)
主演改編得諾貝爾文學獎賽珍珠 (Pearl S. Buck) 的名著《大地》(The Good Earth),跟石堅的偶像保羅茂尼 (Paul Muni) 等老外扮演中國人,演得不錯。影片高潮蝗蟲襲村莊一幕,我認為到今天看仍然十分精彩
1938 比堤戴維絲 《紅衫淚痕》(Jezebel)
連續兩次提名都得獎,1934 年演改編英國作家毛姆 (W. Somerset Maugham) 名著的《人性枷鎖》(Of Human Bondage),因不屬原創劇本而不獲提名,曾讓她耿耿於懷。最後一次提名是 1962 年與鍾歌羅馥合演的《蘭閨驚變》 (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李司棋黃淑儀也演過,即電視劇《
1939 慧雲李 (Vivien Leigh)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英國人,卻憑扮演美國南方姑娘兩奪奧斯卡,舞台經驗豐富,患有雙相型障礙 (bipolar disorder),據報因此工作時很難相處。當年郝思嘉 (Scarlett O'Hara) 一角讓幾乎整個荷里活的女演員都跑去試鏡。跟嘉芙蓮協賓是好朋友,1940 年與羅蘭士奧利花 (Laurence Olivier) 結婚時,就請了協賓任伴娘

1940 年代
1940 珍姐羅渣士 (Ginger Rogers) 《女人萬歲》(Kitty Foyle)
最廣為人識的是跟佛烈雅士堤 (Fred Astaire) 合作的一系列電影,但奪影后之作卻是夥拍 Dennis Morgan
1941 鍾芳婷 (Joan Fontaine) 《深閨疑雲》(Suspicion)
英國人,在東京出生,1940 年代入籍美國,是兩屆金像影后夏蕙蘭的妹妹,但自 1975 年起,兩人互相疏遠對方。出道較夏蕙蘭晚,但先奪影后,共 3 次提名奧斯卡
1942 姬莉亞加臣 (Greer Garson) 《忠勇之家》(Mrs. Miniver)
倫敦大學畢業,擁法語和 18 世紀英國文學學位,共 7 次提名奧斯卡,是二次大戰時期的當紅女星
1943 珍妮花鍾斯 (Jennifer Jones) 《聖女之歌》(The Song of Bernadette)
5 次提名奧斯卡(包括 1 次女配角),最為華人熟悉的可能是跟威廉荷頓 (William Holden) 合演曾在香港拍攝的《生死戀》(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港片《甜蜜蜜》中黎小軍黎明)姨媽的遭遇就是借威廉荷頓來港拍戲為背景寫成的
1944 英格烈褒曼 (Ingrid Bergman) 《恨鎖瓊樓》(Gaslight)
來自瑞典外冷內熱、外柔內剛的美人,7 度提名(包括 1 次女配角),3 次得獎,成就僅次於嘉芙蓮協賓。多年前明珠台播放過她扮演以色列前女總理梅厄夫人 (Golda Meir) 的電視劇《霸政女英豪》(A Woman Called Golda)
1945 鍾歌羅馥 (Joan Crawford) 《慾海情魔》(Mildred Pierce)
1920 至 1940 年代美國當紅女星,也是當時國內賺錢最多的女性之一,曾盛傳跟奇勒基寶 (Clark Gable) 為保事業而一同放棄二人的戀愛關係
1946 夏蕙蘭 (Olivia de Havilland) 《風流種子》(To Each His Own)
5 次提名奧斯卡(包括憑《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提名女配角),曾因推戲而遭電影公司按當年慣例一路拖延合約,1940 年代入稟法院成功推翻此制度,經此一役,在同業間贏得極大尊重,法院的裁決稱為《夏蕙蘭法案》
1947 羅麗達楊 (Loretta Young) 《飛上枝頭作鳳凰》(The Farmer's Daughter)
最為人談論的是 1935 年拍《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 時搭上了已婚的奇勒基寶,更懷了對方骨肉,為保事業,對外宣稱放一個悠長假期,待生下女兒重投影圈時,則對外宣稱孩子是收養的
1948 珍惠文 (Jane Wyman) 《心聲淚影》(Johnny Belinda)
前美國總統列根 (Ronald Reagan) 的首任妻子,4 次提名奧斯卡
1949 夏蕙蘭 《千金小姐》(The Heiress)
自打贏與電影公司的官司後,所接演角色和類型和質素有所提升,結果 4 年內 2 度奪獎

1950 年代
1950 茱迪荷麗黛 (Judy Holliday) 《絳帳海棠春》(Born Yesterday)
爆冷擊敗兩大巨星,即演《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的比堤戴維斯和《紅樓金粉》(Sunset Boulevard) 的歌莉史雲遜 (Gloria Swanson) 奪獎。1950 年代,美國的共黨審查她亦受牽連,雖然沒有影響她的電影事業,但就禁止參與任何電視、電台演出近三年
1951 慧雲李 《慾海奇女子》(又譯:慾望號街車)(The Streetcar Named Desire)
起初跟導演伊力卡山 (Elia Kazan) 不咬弦,隨着拍攝進行,以表現向對方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卡山讚她肯為角色赴湯蹈火
1952 莎莉寶芙 (Shirley Booth) 《蘭閨春怨》(Come Back, Little Sheba)
憑此角色,成為首位以同一角色分奪奧斯卡(電影)和東尼獎(舞台劇)的女演員
1953 柯德莉夏萍 (Audrey Hepburn) 《金枝玉葉》(又譯: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首次提名便獲獎,此後再 4 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氣質高貴,也曾演出不少舞台劇。晚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大使。纖瘦身型是因二戰時捱餓所致
1954 嘉麗絲姬莉 (Grace Kelly) 《鄉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
這名 1982 年在車禍中喪生的摩洛哥王妃,她童話般傳奇的婚姻和因她得名 Hermès 的 Kelly Bag 似乎較她不算長久的演藝生涯觸目得多
1955 安娜馬蘭妮 (Anna Magnani) 《寡婦春情》(The Rose Tattoo)
生於羅馬,有意大利 Édith Piaf 之稱,其他名作包括《羅馬,不設防城市》(Roma, Cittá Aperta, 1945)。在本片以英語演出,對手是畢蘭加士打 (Burt Lancaster)
1956 英格烈褒曼 《真假公主》(Anastasia)
1950 年代初在意大利拍片時跟導演 Roberto Rossellini 發生了婚外情,後來兩人結婚,生下一子兩女,事件在美國引起極大迴響,褒曼自我流放到意大利幾年,憑《真假公主》凱旋而返,1957 年跟 Rossellini 離婚,1974 年再憑《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al Express) 得女配角獎
1957 鍾活華 (Joanne Woodward) 《三面夏娃》(The Three Faces of Eve)
著名影星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的妻子,又是電視劇和舞台劇製作人,年輕時得過不少選美王后銜頭
1958 蘇珊希活 (Susan Hayward) 《我要活下去》(I Want To Live!)
原名 Edythe Marrenner,藝名乃參考 1940 年代性感偶像烈打希和芙 (Rita Hayworth) 而起。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 1974 年病重時任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頒獎嘉賓,由查爾登希士頓 (Charlton Heston) 攙扶,出場前注射了大量多巴胺 (dopamine)
1959 茜蒙薛洛妮 (Simone Signoret) 《金屋淚》(Room At The Top)
生於德國,巴黎長大,父親是法籍猶太裔語言學家,曾事於聯合國。她是首名憑非美國製作電影贏得奧斯卡影后的演員

1960 年代
1960 伊莉莎伯泰萊 (Elizabeth Taylor) 《應召女郎》(又譯:青樓艷妓)(BUtterfield 8)
她的標記是一雙紫色眼珠,8 度結婚,曾下嫁 7 名丈夫。5 次提名影后,至第 4 次才憑此片得獎
1961 蘇菲亞羅蘭 (Sophia Loren) 《戰地兩女性》(Two Women)
憑意大利名導第昔加 (Vittorio De Sica) 的這部作品,成為奧斯卡歷史上至今唯一的外語片影后。有「醜美人」之稱,指五官皆不漂亮,合起來卻顯得美艷。據聞身高 5 呎 8 吋的蘇菲亞羅蘭體重一直保持在 140 至 145 磅之間(這些數字很熟悉),三圍「竟然」一直維持 38C-24-38(上帝真會這樣偏心?)
1962 安班歌羅治 (Anne Bancroft) 《熱淚心聲》(又譯:海倫凱勒)(The Miracle Worker)
雖然本片讓她榮膺影后,但影迷最熟悉的可能是《畢業生》(The Graduate) 的羅賓森太太 (Mrs. Robinson) 一角,當年她 36 歲,僅較德斯汀荷夫曼 (Dustin Hoffman) 年長 6 歲。她不是首選,劇組曾考慮桃麗絲黛 (Doris Day) 等人
1963 柏翠茜亞妮爾 (Patricia Neal) 《原野鐵漢》(Hud)
21 歲時跟 46 歲已婚的加利谷巴 (Gary Cooper) 拍片時搭上了,後來懷孕,遭男方要求墮胎,又曾被谷巴女兒當眾吐口水,後來下嫁寫過不少兒童文學的名作家 Roald Dahl。本身經歷足夠拍成電影有餘
1964 茱莉安德絲 (Julie Andrews) 《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
英國出生,在百老匯演過不少歌舞劇,3 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最為人所熟悉的是 1965 年提名的《仙樂飄飄處處聞》 (The Sound Of Music) 。縱然歌演俱佳,但一般相信因該角色跟《歡》片太相像而未能蟬聯
1965 茱莉姬絲蒂 (Julie Christie) 《秋月春花未了情》(Darling)
印度出生,有英國王族血統,長相貴氣之餘帶點冷艷,對演藝工作不算熱衷,至今曾 3 度提名奧斯卡,最近一次是 1997 年的《換妻遊戲》(Afterglow),也曾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逃犯》(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中亮相
1966 伊莉莎伯泰萊 《靈慾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6 年後第 2 次得影后殊榮,亦憑本片得英國 BAFTA 最佳女主角獎,合演者是「玉婆」曾兩度下嫁(當時是丈夫)的李察波頓 (Richard Burton)
1967 嘉芙蓮協賓 《金龜婿》(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1933 年首度提名並得獎後,事隔 34 年,第 10 次提名才再度奪標。此片亦為與她有長期合作兼(婚外)戀愛關係的史賓沙德里西 (Spencer Tracy) 最後一齣合作的電影,兩人於 1942 年合作《小姑居處》(Woman Of The Year) 時認識,曾合演 9 部電影,德里西拍罷此片後逝世。片中講白人和黑人談戀愛,於研究美國社會文化中佔重要地位
1968 嘉芙蓮協賓 《冬獅》(The Lion In Winter)、芭芭拉史翠珊 (Barbra Streisand) 《妙女郎》(Funny Girl)
奧斯卡歷史上至今唯一出現同票而產生雙影后:
嘉芙蓮協賓成為第二名連續兩年封后的女演員,在《冬獅》中演機關算盡的母后很貼服,破紀錄第三次得獎。她的對手彼德奧圖 (Peter O'Toole) 從不諱言對協賓的尊重和欣賞,甚至把女兒起名 Kate O'Toole
擁有一把美嗓子和一身才華的芭芭拉史翠珊共兩度提名,在本片又唱又演,當年是大熱勝出。多年來縱橫歌、影、視、舞台,獲獎無數,唱片賣出超過 7000 萬張。我喜歡她跟羅拔烈福 (Robert Redford) 合演的《俏郎君》(The way We Were, 1973) ,還有《恩桃》(Yentl, 1984)
1969 瑪姬史密夫 (Maggie Smith) 《錦繡年華》(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至今共 6 次提名(4 次為女配角),得過影后和女配角獎 (California Suite, 1978) 各一次,但我最喜歡她在《高斯福大宅謀殺案》(Gosford Park) 演尖刻勢利的老姑母。現在,一般觀眾只對她演《哈利波特》系列的麥教授 (Professor McGonagall) 較有印象

1970 年代
1970 格蓮達積遜 (Glenda Jackson) 《風月寶鑑》(Women In Love)
1970 年代 4 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憑演出改編自文豪 D. H. Lawrence 的同名小說的電影首次提名便得獎,1989 年拍了另一齣改編 DHL 小說 The Rainbow(虹)的電影
1971 珍方達 (Jane Fonda) 《花街殺人狂》(Klute)
從影前當過時裝模特兒,兩次登上 Vogue 雜誌封面。1954 年開始演戲,1969 年憑《攞命舞》(T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 首度提名影后,之後再 7 次提名奧斯卡(包括 1 次女配角)。1968 年的《太空女戰士》(Barbarella) 肯定是 cult 片經典之一。1971 年首度封后是演妓女
1972 麗莎明妮莉 (Liza Minnelli) 《歌廳》(Cabaret)
能歌擅舞,母親是傳奇女歌手兼影星茱迪嘉蘭 (Judy Garland),人生也跟母親一樣滿佈起趺,包括曾多次進出戒毒所。2000 年幾乎死於腦炎,最近又因 2003 年第四次離婚而經常接受心理治療
1973 格蓮達積遜 《偷情俏冤家》(又譯:金屋春宵)(A Touch Of Class)
4 年內 3 度提名,第二次得獎。演藝生涯一直至 1992 年,之後棄演從政,是工黨成員,現在是英國國會議員
1974 艾倫布斯頓 (Ellen Burstyn) 《曾經滄海難為水》(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6 次提名奧斯卡(包括 1 次女配角),包括 1973 的《驅魔人》(The Exorcist),最近一次是 2000 年的《迷上癮》(Requiem For A Dream)。去年憑HBO 電視電影 Mrs. Harris 中 14 秒的演出提名艾美獎而鬧風波(提名與演員無關,可能有人仗她名氣而送上提名,毫不清楚她到底演過什麼)。最後大會修例,今後出場時間須至少佔全片 10% 長度才符合提名資格
1975 露意絲費查 (Louise Fletcher) 《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一剎那的光輝,儘管當年她憑此片橫掃多項大獎
1976 菲丹娜慧 (Faye Dunaway) 《電視台風雲》(Network)
1962 年於百老匯出道,1967 年與華倫比堤 (Warren Beatty) 合演真人真事改編的《雌雄大盜》(Bonnie And Clyde) 首度提名奧斯卡,1974 年與積尼高遜 (Jack Nicholson) 演《唐人街》(Chinatown) 第二度提名,到本片終於得獎。林青霞曾於訪問中表示菲丹娜慧是她喜愛的外國影星之一
1977 戴安姬頓 (Diane Keaton) 《安妮荷爾》(Annie Hall)
看來總是很妙趣,但也演過文藝的《一切從心開始》(Marvin's Room),最想看 1981 年的《亂世情天》(Reds)。至今 4 度提名女主角,近年多演神經質的有型搞笑徐娘,包括 2003 年提名影后、片中被奇洛李維斯 (Keanu Reeves) 明戀的《玩轉男人心》(Something's Gotta Give)
1978 珍方達 《榮歸》(Coming Home)
自稱改革派和女權主義者,反對越戰,屬政治活躍份子,《榮歸》講的就是經歷越戰的退伍傷殘軍人重投社會遇着困難的故事。從 1980 年初起開始,成了健體運動名人,1991 年宣布息影,到 2005 年復出
1979 莎莉菲 (Sally Field) 《諾瑪蕾》(Norma Rae)
1960 年代演電視出身,憑演 ABC 的《艷尼傳》(The Flying Nun) 走紅。以角色造型計,她或許是最「親民」的影后。《諾瑪蕾》是工運片,我沒看過,最記得她演阿甘 (Forrest Gump) 的媽媽

1980 年代
1980 茜絲史柏錫 (Sissy Spacek) 《春風得意上雲宵》(Coal Miner's Daughter)
至今曾 6 次提名影后,第一次是 1976 年改編史提芬京 (Stephen King) 小說的《凶靈》(Carrie),最近一次是 2001 年的《窺心事》(In The Bedroom)。她在本片又演又唱。演技可說是棉裏針,翻開柔弱外表下的歇斯底里可以不到三秒鐘
1981 嘉芙蓮協賓 《金池塘》(On Golden Pond)
1999 年,美國電影學院 (AFI) 選出她為美國世紀首席女星,跟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合演的這齣長者電影讓她紀錄性地第 12 次提名女主角並第 4 次得獎。跟首度得獎相隔 48 年,也是一項紀錄
1982 梅麗史翠普 (Meryl Streep) 《蘇菲的抉擇》(Sophie's Choice)
歷來提名次數最多的演員(14 次:11 次女主角、3 次女配角),得過影后和女配角(《克藍瑪對克藍瑪》 (Kramer Vs. Kramer, 1979))各一次,6 次贏得金球獎,演技不容置疑,甚至好得可能不會讓她再贏一尊小金人。近年多演了喜劇,2006 年憑《穿 Prada 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再獲提名
1983 莎莉麥蓮 (Shirley MacLaine) 《常在我心間》(Terms of Endearment)
華倫比堤的姊姊,首齣電影是 1955 年希治閣 (Alfred Hitchcock) 執導的《怪屍案》(The Trouble With Harry),新作演金美侖戴維斯 (Cameron Diaz) 的祖母。自 1958 年起,至今 5 度提名,1960 年的《桃色公寓》(The Apartment) 跟積林蒙 (Jack Lemmon) 雙雙落敗後,再等了 23 年方一嘗夙願,但已比不少多番提名都空手而回的人幸運
1984 莎莉菲 《我心深處》(Places In The Heart)
只曾兩次提名影后,命中率卻是 100%,這回她的得獎感言成了奧斯卡經典一刻。她振臂高呼:「我的事業發展過程非同一般,一直最想得到觀眾的認同。第一次(得獎)感受不到,但這一次感受到了。坦白說,你們喜歡我,現在你們都愛我!」
1985 謝拉汀比治 (Geraldine Page) 《豐盛之旅》(The Trip To Bountiful)
1947 年開始拍片,是方法演員,共 7 次提名奧斯卡(包括 3 次女配角),在最後一次提名時終於得獎,獲全場嘉賓起立鼓掌致意
1986 瑪莉麥蓮 (Marlee Matlin) 《無言的愛》(Children of Lesser God)
右耳完全失聰,左耳也達 80% 失聰,目前是多個慈善組織的活躍份子。得獎時年僅 21 歲,是最年輕的影后,之後也演出電視劇,包括《小鎮風雲》(Picket Fences)、《白宮群英》(The West Wing) 等
1987 雪兒 (Cher) 《月滿抱佳人》(Moonstruck)
有英、德、愛、切羅基人 (Cherokee) 血統,1962 開始歌唱事業,賣出唱片超過 1 億 8000 萬張,有 4 首美國榜冠軍歌,包括 Believe。兩次提名奧斯卡,另一次是 1983 年憑《施活的遭遇》(Silkwood) 提名女配角。領獎當晚穿的晚裝大概比她的演技更搶鏡。據報她身體多處曾經整形
1988 茱迪科士打 (Jodie Foster) 《暴劫梨花》(The Accused)
童星出身,1968 年拍「確不同」太陽油 (Coppertone) 廣告出道。1976 年,14 歲,在《的士司機》(Taxi Driver) 演雛妓而首度提名奧斯卡(女配角)。1981 年有瘋狂影迷為她行刺美國總統列根。從小學法語,耶魯大學文學士。大概是第一位「三級」影后,因為本片中有一場強暴戲。育有兩子,不曾透露生父是誰
1989 謝茜嘉丹迪 (Jessica Tandy) 《山水喜相逢》(Driving Miss Daisy)
演藝生涯長逾 65 載,1926 年在倫敦的劇場出道,1940 至 1960 年代拍電影為主,成績未見突出,後回到劇場。曾 3 奪東尼獎最佳女主角。1980 年代起電影事業又見復甦,以《天繭》(Cocoon) 和《天繭回歸》(Cocoon: The Return) 兩片的商業成就最高。1989 年更成為歷史上年紀最大的影后(80 歲)。1990 年確診患癌,直至臨終前仍繼續演藝工作,包括在 1991 年再提名女配角 (Fried Green Tomatoes)

1990 年代
1990 嘉菲卑絲 (Kathy Bates) 《危情十日》(Misery)
1970 年搬到紐約追尋演藝夢想,活躍於劇場、電影、電視,至今 3 度提名奧斯卡(包括 2 次女配角),首度提名一擊即中。較有印象的演出還包括《鐵達尼號》(Titanic, 1997) 和電視劇《身前身後》(Six Feet Under)。中學時代總務處的女書紀樣子像煞 Misery 中的卑絲,教我爆笑至今。而李司棋在《巨人》中演的麥太太就是抄這角色
1991 茱迪科士打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才 29 歲便第二次登上影后寶座,至今 4 次提名奧斯卡,最近一次是 1994 年的《妮爾的芳心》(Nell),此後多演知性而堅強的角色,也曾接演一些令人意外的角色,如《安娜與國王》(Anna And The King)。據說愛讀宗教性書籍
1992 愛瑪湯遜 (Emma Thompson) 《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
至今 5 度提名奧斯卡,包括 3 次女主角、1 次女配角。1996 年憑李安執導的《理智與感情》(Sense And Sensibility) 得改編劇本獎。生於倫敦,在劍橋大學唸英國文學,曾跟新一代莎劇之王簡尼夫班納 (Kenneth Branagh) 結婚六年。講話時嘴型特別,胡比高拔 (Whoopi Goldberg) 在某年的奧斯卡中模仿過
1993 荷莉亨特 (Holly Hunter) 《鋼琴別戀》(The Piano)
1987 年開始拍電影,當年跟威廉赫特 (William Hurt) 演的《富貴浮雲》(Broadcast News) 已經獲提名影后,至今共 4 次提名奧斯卡(包括 2 次女配角),大學唸戲劇,畢業後搬到紐約,室友是 1996 年的影后法蘭斯麥杜文
1994 謝茜嘉蘭芝 (Jessica Lange) 《芳心的放縱》(Blue Sky)
芬蘭德國荷蘭血統,曾到巴黎學習啞劇,1973 年回紐約後邊做餐館侍應和兼職模特兒,邊上戲劇課程。1976 年在《金剛》(King Kong) 任女主角,得到一面倒劣評。直至 1981 年跟積尼高遜合演《慾火焚身》(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始獲影評歡心。至今曾 6 次提名,1982 年先憑《杜絲先生》(Tootsie) 得女配角獎
1995 蘇珊莎朗頓 (Susan Sarandon) 《死囚 168 小時》(Dead Man Walking)
出生於天主教家庭,下有九名弟妹,1988 年起跟小她 12 歲的添羅賓斯 (Tim Robbins) 一起生活,兩人不時公開論政,同屬反戰派,為此在某些影圈場合被列為麻煩人物。至今 5 次提名,最後一次才得獎,其他作品包括《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 1981)、《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 1991)
1996 法蘭斯麥杜文 (Frances McDormand) 《雪花高離奇命案》(Fargo)
來自傳統基督教家庭,1982 年在耶魯大學修畢藝術碩士課程。出道之作是 1985年高安兄弟 (Joel and Ethan Coen) 編導的《血迷宮》(Blood Simple),自 1988 年起 4 次提名奧斯卡(包括 3 次女配角),演的角色多個性獨特。她本身演戲的節奏和感覺也自成一格
1997 海倫亨特 (Helen Hunt) 《貓屎先生》(As Good As It Gets)
1970 年代童星出道,1990 年代主演處境喜劇《新婚物語》(Mad About You) 而走紅,高峰時期每集有 2500 萬觀眾。1996 至 1999 年連奪 4 屆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到最後一季每集片酬 100 萬美元。她的電影只喜歡這一齣
1998 桂莉芙柏德露 (Gwyneth Paltrow) 《寫我深情》(Shakespeare In Love)
該年五名候選人中最平庸的一個,但憑 Miramax 不惜工本的拉票行動,《寫我深情》擊倒《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還掙到一個女主角獎。但不能否認,她有一點文藝氣質。曾經跟畢彼特 (Brad Pitt)、賓艾弗力 (Ben Afflect)、路克韋遜 (Luke Wilson) 拍拖,最後情歸 Coldplay 樂隊主將 Chris Martin
1999 希拉莉詩韻 (Hilary Swank) 《沒哭聲的抉擇》(Boys Don't Cry)
1997 年在電視劇《比華利山 90210》(Beverly Hills, 90210) 演單親媽媽,說好是兩年合約,後來戲份減至 16 集,打擊了自信。但是塞翁失馬,這正好讓她爭取到 Brandon Teena 一角,為此更把全身脂肪減至 7%。拍攝此片時,只得日薪 75 美元,最後共得片酬 3000 美元,曾在《60 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 表示,她賺的少得不用供保險金

2000 年代
2000 茱莉亞羅拔絲 (Julia Roberts) 《伊人當自強》(Erin Brockovich)
當過模特兒,1990 年憑《風月俏佳人》(Pretty Woman) 走紅,2003 年拍《蒙羅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 時收破紀錄的 2500 萬美元片酬,也是首名登上 GQ 雜誌封面的女性。至今 3 次提名奧斯卡,以演技而言,本片不算重大突破,但領獎時穿的 Valentino 晚裝很漂亮。她的得獎感言是我譯的
2001 荷爾芭莉 (Halle Berry) 《孽愛傷痕》(Monster's Ball)
至今唯一黑人奧斯卡影后。曾奪多個選美獎項,包括 1986 年世界小姐第 6 名。1999 年演出描寫首名角逐奧斯卡影后黑人女星 Dorothy Dandridge 的電視劇而奪艾美獎、金球獎等殊榮。得奧斯卡後,星途不見更加燦爛,反在 2005 年奪「金草莓獎」(Razzie Award)(即爛片之后),難得她玩得起,親身領獎
2002 妮歌潔曼 (Nicole Kidman) 《此時‧此刻》(The Hours)
澳洲人,父親是臨床心理學家,母親乃熱衷工運的作家。小時候學過芭蕾舞,15歲拍 Pat Wilson 的 MV 而出道,1992 年跟前夫湯告魯斯 (Tom Cruise) 拍《雷霆壯志》(Days of Thunder) 而廣為人識。1995 年的《不惜一切》(To Die For) 贏得金球影后,2001 年起連續兩年提名奧斯卡,在後一次得獎。我想,是她在本片戴的假鼻讓她勝了其他對手一個馬鼻
2003 查理絲花朗 (Charlize Theron) 《美麗女狼》(Monster)
生於南非,是法德混血兒,16 歲時目睹母親自衛開槍打死酗酒的父親。之後轉到米蘭當模特兒,18 歲時因膝傷被迫放棄芭蕾舞。1990 年代末連續拍了多齣大製作:《追魂交易》(The Devil's Advocate)、《總有驕陽》(The Cider House Rules)、《巨猩傳說》(Mighty Joe Young)。到本片自殘美貌演連環殺手,終於如願以償當上影后
2004 希拉莉詩韻 《擊情》(Million Dollar Baby)
小時候參加過游泳和體操訓練,在體操方面略有成績,演女拳擊手也見身手靈活,拍攝前通過刻苦訓練增加了 19 磅肌肉。但此片太悲情,看一次就夠
2005 麗絲韋花斯潘 (Reese Witherspoon) 《弦途有你》(Walk The Line)
史丹福大學唸文學一年後退學,投身演藝工作去。2001 年演出《律政可人兒》 (Legally Blonde) 後才真正成名,並首次提名金球獎。在本片扮演已故女歌手 June Carter Cash 維妙維肖,結果榮登影后。事業成功,同年底卻入稟法院與丈夫賴恩菲臘斯 (Ryan Phillippe) 離婚。兩人在麗絲 21 歲生日派對上邂逅,1999 年結婚,育有一對子女
2006 海倫美雲 (Helen Mirren) 《英女王》(The Queen)
俄英混血兒,祖父是俄國貴族使節,在俄國大革命時爭取留在英國。1960 年出道,多年來獲得的電影、電視、舞台獎項無數,至今曾 3 次提名奧斯卡,今年終於得獎。曾得康城影展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獎。1996 年,海倫拒絕領取司令勳章 (CBE),但 2003 年卻接受了更高一級的爵級司令勳章 (DBE)。看過她最舊的電影是 1985 年的《白夜逃亡》(White Nights),片中她飾演前蘇聯的芭蕾舞家


PS 好累,明天要「開天窗」,也相信這一篇夠你讀兩天

Wednesday 30 May 2007

多面市川崑之 2 ── 緬甸豎琴

日本文人竹山道雄 1947 年出版的小說《緬甸豎琴》主要講述一名日軍在戰後變成僧侶到處收葬同袍曝屍。市川崑在 1956 年把小說改編拍成同名電影,片長 116 分鐘,於同年威尼斯影展獲 OCIC 榮譽獎,翌年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以東方詩文風格描寫一連日本士兵在戰爭的恐怖中種種精神變化。《緬甸豎琴》(ビルマの竪琴)大概是市川崑最為外國影迷認識的電影,反戰但沒有明顯立場,沒點出罪責何方,然而算是最先從日軍角度看戰爭創傷的電影之一。

故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前。在緬甸的一連日軍殘餘部隊,連長井上三國連太郎)入伍前是音樂教師,以歌聲鼓舞隊員士氣。有個叫水島安井昌二)的士兵會彈緬甸弓形豎琴 (saung-gauk)。後來日本戰敗,卻仍有日軍死守山頭不願投降。水島自願前去勸降,不果,還差點送命。後來,水島以僧侶身分往木冬的戰俘營去跟隊友會合,結果卻輾轉真的皈依佛門,並且放棄回鄉,四處殮葬曝屍荒野的士兵為己任。

《緬甸豎琴》談戰禍,幾乎沒有交戰場面,只以沉鬱調子描繪戰爭如何蠶害參與者的心靈。片中的士兵都感情豐富,甚至帶點天真,並非殺人機器,主角一連的日軍更是情同手足。戰爭把人分開,最後是音樂讓各方走在一起。影片無疑濫情,但尚能取得平衡,沒有忽略人性恐懼和戰後餘生的心路歷程。日本電影細膩之處莫過如此。

影片褒揚順從自然、重靈性的生活模式。水島最初受連長回國重建的號召所感動,自願去說服負隅頑抗的同胞投降,莫作無謂犧牲。後來,水島看見哀鴻遍野,心理逐漸產生變化。起初,在他眼中一具具屍體沒有分別,直到在樹下的那具日軍屍首發現了一幀合照,才醒覺每一個死亡影響不止一個人的命運,頓覺只有把曝屍的同胞埋葬才能解除孽障。水島最後在給同袍的信中說:不明白人間何以總存苦厄,但應該盡力把痛苦解除。

《緬》片用了大量長鏡頭,特別是在水島往木冬途中,在山上、在河邊看見大堆屍體的兩場。在偌大的黑白、條線優美的背景襯托下,水島彷彿融入了緬甸的自然環境之中。與此同時,他的隊友卻關在鐵絲網內,與群眾隔離。到片末,在回國的船上,連長給隊員讀出水島寫給大家的一封長信,道出水島不能回國的原因。落日斜陽映着平靜大海,隊員無不為水島的話而動容,但是心思很快又轉到回家後的種種事情之上。最後一幕是水島走在緬甸赤紅乾旱的土地上。長鏡頭把觀眾的情緒凝聚,再引至更廣的思考空間。

《緬甸豎琴》推出時,不少人認為是很好的反省戰爭影片。井上有些哽咽地讀着水島的告別信,可以感受到反戰的情緒。《緬》片之反戰不在於直白地展示戰爭的殘酷,也沒有激昂的控訴,而只有一種厭戰的情緒。當然,此片固然美化了日本人的戰爭暴行,然而把欲於二戰後自我粉飾的元素剔除,內容倒甚有意思,例如水島對生死看法的轉化。影片沒有貶低生命,沒有輕視死亡,反而帶有濃厚宗教色彩。或者說,編導借戰爭表達對死亡的感受,有濃濃的宗教情緒:人死後要入土為安,曝屍荒野是一種罪孽。水島千辛萬苦趕到木冬,跟同袍會合之前,聽到護士為死去的士兵唱安魂曲,因而頓悟,決心皈依佛門。

那把豎琴是個很好的道具,引入了深具感情的素材──音樂。日兵唱日本歌曲,英國士兵又唱《Home, Sweet Home》。音樂跨越了國度,連接了種族、融合了宗教。編導也利用音樂巧妙地把沉重的題旨變得浪漫,甚至有少許童話味道。水島的豎琴彈得很好,樣子長得像緬甸人,就被派作探路人。影片開頭以浪漫手法述說音樂如何令戰場加添人情味。片末水島為合唱伴奏,如高山流水的豎琴聲襯托着沉鬱而感情複雜的歌聲,則掃走了開場時彷如童軍遠足的生趣。

論劇情,《緬甸豎琴》有漏洞,尤其是水島上山勸降,洞中的日兵被英軍一陣炮火全部打死,惟獨水島卻逃過大難。但是,這並不影響影片本身的藝術魅力。這齣日語「殘片」有一種浪漫熱情,是一部傑作,不僅因為它反戰,也包括了影片的音樂、樸實的攝影、演員的出色表現。

預告片

Sunday 27 May 2007

憑票入場

一向奉行有假便要放的宗旨,但要工作分配得宜。不過,這一兩個月要再「努力」一點,因為上一年度剩餘的假期快到期,公司又不准我們「賣血」。
佛誕日上班了,前天放假,恰巧友人有兩張《亞洲國際藝術古董展》的門票,半郊遊也好,開開眼界又好,便往亞洲國際博覽館 (Asia World-Expo) 跑了一趟。

展品較想像中少,觀眾也不多。不為生意或搜購心頭好的,該不會有此閒情逸緻跑到老遠吧?我當然不會鑑辨古董,但知道來到此等地方,最重要的是規行矩步,一不小心弄翻了什麼可能後果堪虞。
所有展品都能賣,什麼都可以拍,只是值得拍的不太多。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有不少翡翠製品:器皿、首飾、擺設等。大部份看來手藝相當精巧。
畫作呢,基本上都是當代作品。最不喜歡那些新派(題材)抽象藝術油畫,在北京太子山 798 就有不少,或許在幾十年後它們會成畫壇重要一脈,但就是看不上眼。貌如陳逸飛作品的油畫也不少,畫風近似的在尖沙嘴赤柱遊客區也有不少,都是徒具神似,意境、神態欠奉。
至於當代藝術家的雕塑,從造型到筆觸多有一點粗糙的農鄉味道,不喜歡也不討厭,就是(暫時)未能打動我吧。


另外也有一些商代的青銅器。這一個墉方鼎(左)是食器內部刻了古代文字。


我有三個疑問:
用青銅器吃飯,會讓菜易涼且帶銅的味道嗎?國家能讓這些 3000 多年歷史的古物在市場兜售、拍賣嗎?如此矜貴的文物,卻任由參觀人士拍照,保安看來又不甚嚴謹,到底它是真的假的?




這個先方彝是盛酒的,也是 3000 多年前的產品,像煞小學時在社會科課文插圖看過的那些。古代生產技術落後,但不少出土古物的做工頗為細緻,貴官貴人用的更是精巧,教人佩服。






同場還有一個慈善籌款拍賣,以十個時裝名牌的特色造了十個大約兩呎高的 Bearbrick。它們跟在場 98% 動輒以萬元作定價單位的展品放在一起,感覺實在怪異。不過,兩者唯一的共通點,也大概都是身價不菲的吧。







此行漫遊亞洲國際博覽館的最大得着,其實是在那裏的一家連鎖店分店買到了「失蹤」幾個月的大粒裝森永紅豆糖。貨架上的三盒給我們一掃而光。每盒只較日式超市貴兩塊,划得來。

Friday 25 May 2007

兩齣電影, 兩個看法

某個下午在家裏一連看了兩齣電影,包括讓劉青雲得到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的《我要成名》。

故事說潘家輝(劉青雲)有演戲天分,二十出頭已奪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後來卻不懂得珍惜機會,變得挑剔、執拗,事業和人氣同走下坡。最後,連電視台也容不下他。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對演戲滿腔熱誠當臨時演員的吳曉菲(霍思燕)。菲的義無反顧打動了輝,輝決定將自己的演戲秘方傾囊相授,並當上了菲的經理人,後來菲成了紅星,輝也重拾對演戲的熱誠。

《我要成名》算是半寫實電影,既揭發娛樂圈內幕,又具備《窈窕淑女》(1964 年, My Fair Lady)和《蒲田行進曲》(1982 年,深作欣二導演,近年在港重新推出改名《情義我心知》)風味的愛情戲,讓人又哭又笑。阮世生的劇本不錯,像輝當場拆穿劇本荒謬之處、教菲如何培養感情以投入角色,以及批判電影圈的光怪陸離現象,都一針見血,言簡意賅。

片中的感情戲落在一對相差二十歲的男女身上,一直發展都沒有太大意外,直至菲要往日本拍大膽藝術片,紅着眼要輝陪她去,但輝回應說,若要他看着菲去和別的男人演纏綿戲,他做不到。這,是男人的摯情告白。

劉青雲不是第一次演懷才不遇的角色,在潦倒失意時遇上舊情人余安安並發酒瘋那一場演得特別好;唸起諷刺幽默的對白,節奏拿捏準繩,笑中有淚。不過,那只算劉的水準演出,未算破格。

霍思燕有「內地崔智友」之稱,乍看確有七分相似。霍身材清瘦,一副北方面孔,帶三分稚嫩,外型像煞一個青澀演員。隨着角色逐步成長,霍演來也富層次,只是到最後一場,卻顯得疏離且欠大將之風,跟憑《如果‧愛》走紅的大陸新一代影視花旦周迅功力差了兩級。

昨天佛誕假期,去了看《魔盜王》系列第三集《加勒比海盜:魔盜王終極之戰》(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前一晚連忙補課看了第二集。故事從積克(Johnny Depp )被海魔吞噬,伊莎(Keira Knightley )和維廉(Orlando Bloom )在女巫黛瑪處知道積囚禁於世界盡頭開始。為救積克,伊莎隨保沙船長(Geoffrey Rush )赴新加坡中國海盜嘯風船長(周潤發)取航海圖。另一方面,東印度貿易公司操控鬼船長的心臟,企圖借鬼盜船橫掃七海,將海盜趕盡殺絕……

魔盜王的片子跟迪士尼傳統的電影最大分別在於血腥暴力的鏡頭較多,當然一般點到即止,惡心場面不多,倒富笑料和童真。但是,毫無疑問,故事一集比一集薄弱:第一集有趣,第二集打架、吵嘴為主,到今集則幾乎純以特效掛帥。片長 169 分鐘,無疑花兩億美元拍出來的海戰和鬼盜的確精彩,但看到三分之二,已經想它快點打完。
Johnny Depp 不愧是好萊塢獨一無二的古怪小生,積克船長一角捨他其誰。今集唯一的創意便是積克的心魔,幾幕精神分裂戲鮮見於一級商業(或迪士尼)電影,Depp 演得揮灑。俊男 Orlando 和美女 Keira 從造型到演出都不大吸引,尤其是 Keira,她最美的一面在 Love Actually 中已經見底,此後每下愈況。不過,從片末字幕後的兩分鐘片段看來,要拍第四集的話,兩人將是故事骨幹,會有較多發揮。澳洲影帝 Geoffrey Rush 戲路縱橫,相當搶鏡。演東印度公司老闆的 Tom Hollander 則冷血而深藏不露。至於周潤發,早已拋開《血仍未冷》(The Replacement Killers) 的生澀和《安娜與國王》(Anna and the King) 的格格不入,演出自然,站在一眾老外中也具大將之風,戲份不多,但角色不是可有可無,用廣東話唸詩更有理所當然的喜劇效果,可惜在高潮之前已經「收工」。

在不同的地方看的兩齣電影,各勝擅長。我上戲院是越來越少了,一般只有大製作才會想到電影院看,始終戲院的影音設備較佳。此外,上電影院也比較環保、省錢,尤其是在香港,電影票價比英、美、歐、日等地都便宜。

不過,現在的電影劇本質素參差,越來越覺得上電影院浪費時間、金錢。像《魔盜王》,沒了令人目眩的特效,就不大值得去電影院看。不過,如果有幾個人想看電影,在家看影碟反而方便,至少票價省了一筆,看到一半想弄點吃的、上廁所等也沒問題。要接電話也比較不打擾其他人。

Thursday 17 May 2007

多面市川崑之 1 ── 東京世運會

市川崑,1915 年 11 月 20 日出生於日本三重伊勢市,是當今日本影壇的泰山北斗,1950 年代走紅,與黑澤明木下惠介小林正樹並稱日本影壇四騎士。2006年,91 歲高齡的市川崑推出了第 128 部作品《犬神家族》(深田恭子主演)。

論國際聲譽,市川崑不及黑澤明,但則以其濃郁的東方文學性和美學性著稱。在日本,既為學院派認可,亦能經受市場的檢驗。1956年,改編自竹山道雄小說的《緬甸豎琴》(下篇再敘)在威尼斯影展得了獎,市川崑的聲譽逐漸趨於穩定。20 世紀後半葉,在日本凡萬眾矚目的文藝題材宏篇巨著(一般帶官方紀念意義的大作),總由市川崑掛帥,例如改編自日本最古老物語文學的《竹取物語》(1987)。市川崑的作品一直反映日本電影最高的製作水準。

不少人愛就某個導演歸納概括出一種風格來,如黑澤明之於古裝武俠片、小津安二郎之於庶民劇等。市川崑卻是最雜食的,游刃於不同種類和形式的片種之間,令評論者不敢貿然把他固定在任何一種風格體系中。

1964 年 10 月 10 日,來自 94 個國家的 7060 名運動員雲集東京,在 71715 人的見證下展開了第 18 屆夏季奧運會。奧運會首次在亞洲舉行,日本政府讓市川崑執導大會紀錄片(從前,奧運會拍成紀錄片後,會在電視、戲院播放。在香港,1970 年代中以前人造衛星直播還沒流行,到 1976 年滿地可(Montreal,今譯蒙特利爾)世運會才有首次電視直播)。拍成的《東京世運會》(Tokyo Olympiad) 在同類作品中是獨一無二的,於藝術與紀錄之間的越界衝擊傳為影壇一時佳話。到今日,為此片著迷的人依然不少,包括近年叱吒日本影壇的北野武
諷刺的是,影片拍成之初,日本政府嫌藝術氣息太濃,又沒有積極呈現大戰後新日本的面貌和為奧運興建的新場館,大感不滿,讓片子大幅刪剪至兩小時以下才於電視、影院播放。直至 5 年前,Criterion Collection 才推出了 170 分鐘足本版的 DVD。

一開場,只見大鐵球敲碎舊樓房,以便為奧運會大興土木。畫外音唸出之前每一屆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名字。畫面一轉,看到聖火從希臘歷 50 天運送到日本──乘泛美航機,曾途經香港,先後登陸沖繩廣島,走過當年積雪較多的富士山下。這是全片拍攝手法最傳統的一段。

整齣紀錄片重描述運動員的身心狀態,而輕比賽的規則和結果,更非只顧拍攝勝利者,反而處處觀察入微,把競賽的光榮、失落、激情、受傷化成一闋闋聲畫融和的交響樂,教觀眾欣賞體育精神和人道精神之美。不少段落乃聚焦於運動員的身心掙扎,手法有別於傳統紀錄片:通過定格捕捉柔道運動員絕處反勝的一刻、以大特寫拍攝射擊運動員銳利的眼神、利用收音器材詮釋苦戰 9 小時未分勝負的男子撐竿跳決賽裏運動員緊張而孤獨心情。

前半部主要拍攝田徑和體操賽事,大量採用慢鏡頭去展示運動員衝擊人類體能極限的表演。談失敗者的篇幅更多,藉他們去體現、演繹何謂奧林匹克精神。下半部一開始集中拍攝一名乍德 (Chad) 運動員(乍德當時才立國 4 年),他參加男子 800 米跑,經常獨行。有個鏡頭是他給一群天真的日本孩子圍着,什麼叫世界大同,於那一幕盡在不言中。其實,那就是很好的宣傳國家的手法。

市川崑和其帶領的 145 人攝製隊伍可謂無孔不入,通過不同的播放速度和聲效,以非傳統的角度展現體育競賽的面貌。二戰後的東京仍未完全重建完成,在這個微帶老態、仍處再生階段的城市中,市川的鏡頭既富詩意(觀眾撐着和式紙傘冒雨觀戰),又充滿人道精神(觀眾為失敗或敬陪末席的參賽者打氣),更仔細勾勒出人類身體的種種:馬拉松選手佈滿血泡的腳掌、展示抽搐痛苦的扭曲面容、推鉛球運動員的小動作、競步運動員瘋狂擺動的臀部、「東洋魔女」奮不顧身救球的跑跳碰……別為片長 170 分鐘而嚇倒,全片充滿張力,涵蓋多項賽事,鏡頭調度一流,觀眾如臨其境。

《東京世運會》拍出了日本特色,將奧運會的精神、趣味、激情,以及何謂體育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日本人是一個出色的東道主,兩個星期的比賽讓世人對她刮目相看,奧運會之後經濟隨即起飛。

我想,很難再有另一齣能跟《東京世運會》等量齊觀的體育紀錄片,兼具藝術角度拍出城市的丰采、運動的風貌、人類的感情。

Monday 14 May 2007

我前晚左眼才見到鬼

前陣子逛街時,友人推介鄭秀文的舊作《我左眼見到鬼》,原來已經是 2002 年夏天的電影。一向對鄭秀文的演技有點偏見,但見那片 VCD 才十來塊便買了,想到有天翻風落雨失眠心悸沒事幹也有齣喜劇陪伴自己。故事大綱早已略知一二,前晚情緒配合就拿來看了。

鄭秀文演過的電影中,只較喜歡《孤男寡女》(2000),但那是劉德華演得好,才帶起了鄭的喜劇節奏。同樣的化學作用,在《瘦身男女》(2001) 已經消失泰半,《龍鳳鬥》(2004) 更沒有看。《我》片讓鄭從頭演到尾,卻出奇地討好,她那獨門的誇張肢體擺動、每隔五秒就擺出來的若有所失表情、故意扮不經意的口齒不清,跟角色的身心狀態竟有種奇妙契合。整體而言,節奏掌握得很好。說到底,她適合演比較超現實的戲。我喜愛的劉青雲繼續安守本份,沒有刻意搶鏡,反正更傻戇的在《呆佬拜壽》已經演過。

在戲中,旁人都說鄭秀文這新寡跟丈夫「才認識了七天便結婚,相愛有多深?還不是為了錢?」愛情,不可也不能翻譯,愛與不愛、愛得多深只有當事人才能說。以前,我大概跟主角身邊那些人一樣。

劉青雲的角色「身世」算是劇本最精彩的一筆,縱然觀眾心思縝密的話,在李楓演的神婆出場那幕該已能猜到八成。到真相揭開時,還是忍不住眼眶濕了,看得太投入吧。可惜從那一幕到結局,又明顯回到港產(言情)片必然的俗氣格局。

覺得《愛上一個人》很有味道,昨天想買回此片的原聲唱片,逛了幾家店也沒有。至於另一首主題曲《回來我身邊》,卻是看電影前已經深深打動我,又是太投入吧。

回來我身邊
曲:陳輝陽
詞:林夕
唱:鄭秀文



道別了怎可再見 就像這一生再精彩也得一次童年
但是(願)我天真未變 孩子很好騙 為了不死的信念
仍然信你狡辯 若我聽教你便回來我身邊

明知等不到亦要等 還好有眼淚來陪襯
反正空虛 沒什麼想發生
難得開心過 讓我等 難得我越捱越振奮
可以等誰願意問 沒有真相才吸引
我勇敢 我膽怯 我不忿 回頭問背後誰着了燈
但願你真的看見現在我天天抱緊這布公仔去睡眠
重唱 ( )
明知等不到亦要等 還好有眼淚來陪襯
反正空虛 沒什麼想發生
難得開心過 讓我等 難得我越捱越振奮
可以等誰願意問 連眉梢都因你劇震
我勇敢 我膽怯 我不忿 回頭問背後誰在接吻
若是你聲音會變 但願你的神態未變

當年一直以為《上一次流淚》是此片的主題曲,原來是一個漂亮的誤會,沒看清楚便會一直蒙在鼓裡。然而,五年後再聽這歌,卻又另有一番滋味。

上一次流淚
曲:陳輝陽
詞:林夕
唱:鄭秀文



那天不小心洗去你口訊 才有欲哭的衝動
認清生疏了的情人再也無權令手機接通
我應該不記得為何你吸引 饒恕自己的不幸
但當我想到你的傳聞 這雙手竟再震
人都分開了 唯有親手自己治療
如發泄是生理需要 為何眼淚會缺少
如能為你哭 哭得出眼淚 失眠 至少能睡
想起你如何不對 怎麼我還要追
原來上次哭 哭不出眼淚 感情不進則退
感激我們成熟了 應知道流淚有罪
承受任何是非都能捱下去
我都想假裝只得一歲 為你當街的出走也說得過去

這一刻不小心想到你的吻 難過但安守本份
為一個不愛我的壞人 我早得到教訓
重唱

從《上一次流淚》的誤會,想起了中文大學的校報風波。終於看過了原文,是「情色」還是「色情」不難分辨。

如果那算是色情,政府就算少收幾億利得稅,也該儘快取締東方太陽蘋果。要是政府為了錢而失心瘋,學者、傳媒就要鋪天蓋地去嚴正批判、勸諫。可是,現實剛好相反,好些「豉油傳媒」竟反過來推波助瀾,天天繼續大灑鹽花之餘,卻在搖動道德的旗幟;好些位高權重者一聲令下便馬上要逆我者死,沒能靜心分析就執起殺人刀;更多的旁觀者道聽途說,或受傳統教化的薰陶,都來熱烈批判一番。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實在很難說服自己沒有病。

學生有錯嗎?有。從一開始,處理手法就不(夠)得體。性可以談,但明知道社會常規早已為這塊異域下了一大堆標籤,既要闖關,就得小心行事,態度須更得體。如今淪為政治工具,也是咎由自取的。

事故如何發展下去,已無心追看,反正用自己的天秤量過了。我只怕再過一年半載,每天睜開眼睛,已經分不出誰是人、誰是鬼。

Sunday 22 April 2007

緣分精華遊

有說「千里姻緣一線牽」,命運會讓你遇上好情人嗎?作為觀眾,只想可以受感動,所以會看愛情小品,剛就補看了《緣分精華遊》(The Holiday)。

兩個女主角 Iris 和 Amanda 同在情路受創:在英國 Surry 的 Iris 愛上了只管利用她感情的無恥男同事;在美國 洛杉磯的 Amanda 則發現同居男朋友不忠。兩人互不相識,卻巧於網上結緣,決定交換居所過聖誕節,希望改變一下風景(交換房子 (house exchange) 不算嶄新玩意,但在香港參與的多是老外,電視新聞早介紹過),卻又在新環境邂逅了好男人:Amanda 遇上了 Iris 俊俏的帶女雄郎鰥夫哥哥 Graham,Iris 則碰上了傳奇的荷李活編劇 Arthur 和 Amanda 男友的同事 Miles。最後,Amanda 和 Graham、Iris 和 Miles 自然配成了對,Arthur 則改變了 Iris 對愛情、人生的看法和態度。

兩段戀情──受傷害的單戀者相互扶持的純潔之戀、先性後愛的後現代愛情──還是較傳統的得我心。

一向喜歡 Kate Winslet,除了紮實的演技外,她的角色也輕易讓我投入與同情。Cameron Diaz 老態漸現,但她可愛之處是沒有過分矯飾。Jude Law 的角色太完美,他的英俊在《心計》(The Talented Mr. Ripley) 後已難教人驚艷,演技也(暫時來說)似乎在《A.I.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花光了(《誘心人》(Closer) 是可以的,但欠神彩)。Jack Black 在本片是「大茄」,他的搞笑形象太深入民心了。

片長 137 分鐘,開頭描述 Iris 和 Amanda 感情上的問題拍得比較長。Amanda 和 Graham 那段開始得較快,可惜對白重複冗贅。其實對兩人來說,當時的是有期限而豁出去的戀情,何必那麼碎嘴子?Iris 那邊拍得很慢,戲份也較少。起初覺得花了太多篇幅在老編劇身上,有點失衡。但後來逐漸感到這段友情拍得不錯,除了互相幫助的相知相遇外,還反映出本片編導對電影的情意和致敬,例如 Arthur 觀察敏銳,思維是編劇家的模式,尚存文人風骨,並以老電影鼓勵 Iris 等。

要讓觀眾看得稱心,不免要加入一廂情願的巧合,如 Graham 的女兒那麼「成熟」,對 Amanda 接受得那麼乾脆、Graham 那麼感情細膩又情深款款、Miles 對舊愛忘記得如此爽快。總之,劇情沒有髮夾彎,是浪漫花都的長安大街,完美流暢得跟童話無異。當然,片中也有一些別致的安排,像做電影預告片的 Amanda 有任何自我掙扎時,腦海裏總浮現預告片式自白,然後一嚇而醒,相當搞笑,也是一種自嘲吧。

Miles 為 Iris 譜了一曲,本可大書一章,卻欠舖排和交代,實在浪費。但 Miles 對電影配樂如數家珍,對前輩大師十分崇敬,又讓我看得心花怒放,因為我愛聽電影配樂。另外,Iris 趕走負心漢、Arthur 自行踏上講台兩幕雖然都在意料之中,仍然教我感動。還想一提 Amanda 由哭不出來到離開村莊時終於流淚,有人說造作,我卻覺得是女導演 Nancy Meyers 的細膩安排。Nancy 前作《玩轉男人心》(Something's Gotta Give) 的風格跟本片差不多,她處理角色的感情和故事蘊藏愛過痛過的男女心聲。

在同類型的聖誕愛情小品中,2003 年的英國片《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 感覺好像更美妙一點。

這是一齣愛情小品,看的可以滿足一下在現實世界裏不能遇到的夢想情緣就夠了,深切反思反而是自殘。唯一忍不住要說的是 Amanda 和 Graham 的長距離戀愛在片末只避重就輕帶過去。有說「真愛無敵」,但我知道現實也相當逼人。

本片主角為人生創造假期,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尋找反思機會,然後繼續上路。我也試過,挺有效的。看來,也該考慮出去走走了。

Saturday 21 April 2007

巢於幕者(十)

本專題的最後一篇
會談一下中文字幕的寫作
然後是一個小結

中文字幕一般每行可寫 15 字
但不要每行都寫滿
能斷句的話,就用個標點
蓋中文多用短句
讓觀眾可透一透氣
也把重點分開,方便閱讀
如果句子超過 15 字又不能放標點
可以分行書寫
但要於某個句子成份結束處分句
並加上省略號表示句意未完
舉例說:
許多社會學家認為教育是不平等現象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我會寫作:
許多社會學家認為教育是…
不平等現象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本來在「認為」後分句較自然
但這樣就剩下 17 字,得再分兩行
一氣呵成的句子分成三段太零碎
不過,我觸目所及的中文字幕
兼顧這點的從業員不多
第二,要注意視錯覺
例如:我從小便喜歡寫作
「小」和「便」一起用不好
董橋多年前已提過這點
用「就」比較好
第三,減用虛詞如「的」「了」等
余光中曾就此為文
但要傳神地重現演員語氣
還是需要隨機應變的
第四,適當運用嘆詞
問句不一定使用嘆詞
尤其是反詰或語氣強烈時
「為什麼」對比「為什麼呢」
後者唸來情緒輕淡一點
第五,留心標點符號的運用
尤其是感嘆號不宜多用
除節省一字空間外
也避免觀眾誤解原文
在字幕空間裏一格等金
感嘆號只宜用於表達很強烈的感情
當然,若角色歇斯底里
句句都用感嘆號亦不為過
第六,分辨一些詞語的細微分別
「別」和「不要」除了字數不同
所傳承的情緒也略有不同
可知道「都」和「也」的分別?
第七,注意感嘆詞的運用
下面兩句有何分別:
 我可以抱一下嗎?
 我可以抱一下吧?
第八,設法豐富本身的語言
多閱讀是不二法門
像罵人話,除「該死的」「壞東西」
「混蛋」「雜種」外
聽過「廝」「窩囊廢」等沒有?
問句也有多種寫法,當然各有分別
看下面幾句:
 為什麼要我陪你去呢?
 為什麼要我陪你去?
 幹嘛要我陪你去?
 陪你去幹嘛?
又例如:
 你買了報紙嗎?
 你買報紙了不?
 你買了報紙沒有?
 你買了報紙,是嗎?
 你買了報紙,是不?
再看這一組:
 你不能好好聽我講嗎?
 你就不能好好聽我講?
 難道你就不能好好聽我講?
 聽我好好講的不成?
廣東話闡述感情極為傳神
善用反詰等修辭技巧也能異曲同工
例如:
 這樣做不也就把問題解決了嗎?
 (咁唔係將問題解決囉咩/咁咪將個問題解決左囉)
 那不就是我一直在找的寶貝?
 (果件之唔係我一直搵緊既好嘢嚟)
算了,再寫下去,又有十篇

從去年十月到現在
分十篇談過字幕翻譯的種種
從工作性質、待遇到主要技巧
以這篇的長度、字數而論
還不如一節 13 分鐘節目的量
所以字幕翻譯是相當勞心勞力的
可是,這是一門不會受重視的技藝
只想在自己的虛擬空間留個記錄
寫寫數年得來的體驗、心得
也望有識之士包涵賜教

Sunday 15 April 2007

巢於幕者(九)

本篇談字幕翻譯最後一個主要的…
也是這門翻譯所獨有的技巧
適當地把影像化成文字
如何翻譯影像?
例如,有些對白很簡單或欠主語等
譯者得靠畫面去理解原意
或需補充原文
又或者畫面已經交代劇情
將原文逐字譯出反而多餘
因此,在翻譯前看戲為斷句之外
譯者還得明察秋毫,記下畫面訊息
最理想的做法是看一段、譯一段
看戲時細心記下畫面特徵、對白停頓
以及語氣和速度

紀錄片旁白的句子結構較複雜、嚴謹
內容也比較專門
所以字幕宜盡量與畫面配合
例如,一些複雜過程以動畫片等表達
跟畫面重點有關的部份不能節略
看下面例子:
Their theory was that as the earthquake releases this stress/ it is redistributed to areas close by, seen here in red./ These are the likely areas where the next earthquake should take place./ The trick was to find out where these red zones might be./
試譯:
 地震釋出的這些應力
 會在附近地區重新分佈,紅色區
 下次地震很可能發生在這些地區
 也就是說要找出紅色區域在哪兒
重點是畫面上的紅色區域
故不能刪去不譯
此外,也可能須配合畫面修訂原文
看下面例子:
It's a very distinctive type of artifact./ As you can see here it has a flake that's been taken out of the base/ and there's also a, a flake on the other side removed from the base and these are called flutes/ and beyond that the projectile point is flaked on both sides. You see it's worked here/ and it's worked on this side which is what we call bifacial./
試譯:
 這是一件很特別的工具
 底部給削去一塊
 另一方同樣給削去一塊,留下凹槽
 矛頭兩邊都削尖了,就是這裏
 另一邊也是這樣,這是雙面矛頭
You see it's worked here 不直譯「這邊削尖了」
是因為畫面特寫削尖了的部份
所以無謂重複
改成「就是這裏」通順得多

翻譯戲劇時
一些劇情只以鏡頭交待
譯者須注意場景、表情、動作
看以下例子:
[Scene: Central Perk café, the whole gang is entering]
(sees that their sacred couch is occupied by strangers).
Chandler: Huh.
(They all leave, dejected)
原文來自《老友記》
這句可譯作「沒有了」
譯「我們的座位被佔」反而太工整
觀眾從演員表現已經明白所指
譯得太多反而不妙
此外,唸對白的語氣也藏玄機
例如一句 Who are you?
可以譯「你是誰?」
也可以譯「你是何方神聖?」
甚至「你以為自己是什麼樣的大人物?」
至於處境喜劇的罐頭笑聲
也提醒譯者要翻出搞笑、幽默等味道

可以說,字幕翻譯主要技巧中
翻譯影像的層次最高
譯者要細心,更要懂得看電影
進而把自己代入編劇的角色
以最地道、自然的手法
把該幕的氣氛用文字表達出來

Saturday 7 April 2007

巢於幕者(八)

上篇談字幕翻譯要技:刪節原文
本篇續談另一技巧:補充原文
對白跟日常會話一樣
視乎對象、環境,會略去一些訊息
譯者須察言辨色
補述所指不明確的人、地、事
雖然每行字幕均有字數限制
但是原文易生歧義就一定要補充
例如某角色在不同場景
跟其他不同的劇中人說某相同事物
而對白只用代名詞
翻譯時可能須按情況重複一遍
看以下一段(斜杠顯示斷句處):
It was a journey that would have seen them hopping from ice floe to ice floe,/ spearing food out at sea,/ huddling together to keep out the fierce cold.
試譯:
 人類遠祖沿着浮冰前進
 在海上用魚叉捕食
 依偎在一起驅寒取暖
原文是紀錄片,講述石器時代人類
從歐亞大陸遷往美洲大陸
第一句主語用 it,直譯不通
看過節目,知道原文在說誰的旅程
便得補充資料
補上主語後
也同時解決後面從句欠主語的問題
再看以下例子:
This is the story of a wave that is sinking ships around the world,/ a killer that defies all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that no ship is designed to withstand./
試譯:
 有一種浪曾導致全球多艘船隻沉沒
 這奪命巨浪連科學也無法解釋
 而且亦無船隻可以抵擋
原文說海洋中突然撲出的百呎巨浪
killer 譯「奪命巨浪」也屬補充
直譯「殺手」誇張而不直接
按節目題旨意譯,生動得多
再看下面一段:
In fact nothing was ever found to link Hanratty forensically to the murder./ Instead his arrest was the result of a strange and complex sequence of discoveries./ 24 hours after the car,/ Metropolitan Police found something else./ In the South London bus garage -- the murder weapon,/ a .38 Enfield revolver wrapped in a handkerchief/ and hidden along with five boxes of ammunition under the back seat of a 36A bus./ Three weeks later two spent cartridge cases were found/ in a Maida Vale dosshouse, the Vienna Hotel,/ and these matched the murder weapon./ Hanratty had stayed in the Vienna Hotel on the day before the murder./
試譯:
 事實上沒有證物證明他與此案有關
 他是因為連串離奇發現而被捕
 在發現失車24小時之後
 倫敦警方再有發現
 在南倫敦一個巴士廠發現兇器…
 一柄包在手帕內的點38左輪手槍…
 和五盒子彈藏在一輛巴士的後座下
 三週後在梅達韋爾一間廉價旅館
 又發現兩個空彈殼
 彈痕和兇器吻合
 而漢拉提在案發前一晚曾住該旅館
把 nothing 和 forensically 結合考慮
大而化之地譯成「證物」
讓依賴字幕的觀眾更明白內容
Metropolitan Police 可指任何都會警力
宜點明所指,譯「倫敦警方」
these 原指 two spent cartridge cases
但再譯「兩個空彈殼」累贅
擷取「空彈殼」之意
意譯「彈痕」更佳

翻譯戲劇時須補充說明的情況也多
在《老友記》中
Ross 和 Rachel 談床笫之歡
男問女可有跟人透露他們的性事
女方答道 Uh, honey, yeah that was with Carol
Carol 其實是 Ross 前妻
有追看該劇的該知道
光譯「前妻」不夠
Carol 跟 Ross 離婚
是因為她原來是同性戀的
為表達對白的諷刺意味,可譯…
有呀,就是你那同性戀前妻
由此可見,譯者須非常熟悉劇情
必要時補充臨場缺乏的資料
以協助觀眾理解劇情
再看一個來自《老友記》的例子
Chandler 和 Joey 是室友
但 Joey 討厭前者的新女友 Janice
於是 Janice 想跟 Joey 和好
提議兩人去看棒球賽
加深瞭解,好改善關係
Joey 回來後,Chandler 問他感受
Joey 說 Janice 討厭,但又說:
But, hey, look, you know the good thing is, is that we spent the whole day together/ and I survived,/ and what's even more amazing, so did she./ It was bat day at Shea Stadium./
試譯:
 但不算徒勞無功,至少相處了一天
 …我尚在人間!
 更神奇的是她也安然無恙
 看球賽送球套,竟沒用來掐死她
Shea Stadium 是紐約 Mets 隊主場館
bat day 即送球棒當紀念品
原文直譯「那天送球棒當紀念品」
實指「竟沒拿球棒打死她」
譯者須按劇情推敲,自行補充說明
我認為可再修訂一下
把「球棒打死」改為「球套掐死」
以更好表達 Joey 故作刻薄之意
也就是說,譯者可隨機應變
從而用文字得體地表達戲劇效果

總的來說
譯者須透徹理解節目內容
才能恰當補充
補充較刪節要求的技巧又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