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9 December 2006

十三小鳳

星期天晚上友人給我打電話說有徐小鳳演唱會的票
對方本意孝順母親,但媽媽有事不能去
那我爽快答應好了

我不是特別喜歡徐小鳳
但隨著人成熟了,對她一些作品也有點想法
反正音樂對我而言,不只是藝術,也是抒發情緒的途徑
聽一下老歌又何妨

昨晚連忙上載了一些較喜歡的小鳳之歌到右邊的 Stickam
不嫌老舊,就跟我一起走一趟時光隧道


雙城記 (1990)
電視劇《雙城記》主題曲
曲:王傑 詞:向雪懷/潘偉源
大概是一齣香港電台製作的劇集。情人分隔兩地,又或是想法南轅北轍的兩個(批)人,大概就像歌詞描述那樣。只談情的話,也想起王菲的《天空》。

你可知默默又一年 沉默裡盼望你我依然
望晚星困倦散落昏暗的光線 如像今天眼淚偷偷暗閃
腦海中是無限痴纏 無盡愛意盼望與你相連
但我給歲月印下一幅滄桑臉 描劃得失背後身經百戰
願你知世事每是失去了預算 要接受的一刻哭笑難辨
就算某日某夜是誰經過了巨變 也會快樂地懷念昨天 愛未變
(願你記住往事就如一切也未變 你會快樂地懷念昨天 愛未變)

置身於大時代之前 嘗盡每次變幻每每失眠
讓這張印著往事依稀的嘴臉 懷著一眶眶眼淚傷心串串
Repeat


星星問 (1982)
曲:大塚博堂 詞:鄭國江
1970、80 年代,哪個本地歌手沒改編過日本歌曲?徐小鳳個人風格超強,什麼歌曲交到她手上都成一個標準模式,某程度上,也是一種「謀殺」(哈哈)。

滿天星幾多顆休問我
如情侶 它不少不會多
每顆星代表一份愛
它消失 情緣常受阻
星星飛過 似是似是你那顆
不必嗟嘆 失戀怎會沒經過
星星飛過 要是要是你那顆
可否許我低聲祝你幸福過
星星飛過 要是要是我那顆
可否請你衷心許個願給我
星星飛過 世上快樂那怕多
星星飛過 請將歡笑幸福播


隨想曲 (1982)
曲:顧家輝 詞:鄭國江
你可想過達到這種境界?現實與想像就是有這麼一段距離。失意的時候,總想起這首歌;得意的時候,總是嫌它多餘。你也一樣嗎?

前望我不愛獨懷舊 名利我可以輕放手
是我的雖失去他日總會有 不慣全力尋求
難辨你的愛真與否 緣盡我可以輕放手
若你的心想變怎樣都會變 想要留亦難留
渴望是心中富有 名和利不刻意追求
請收起溫馨的愛意 留在心中好像醇的酒
存著要經過春與秋 內心也經過喜與憂
讓我一生擁有輕鬆節奏 心裡無欲無求


浪子心聲 (1989)
曲:許冠傑 詞:許冠傑、黎彼得
徐小鳳唱起來恍若看透世情,比許冠傑還優勝一點。這是當年眾多本地歌手翻唱許冠傑的作品中比較突出的一首。

難分真與假 人面多險詐
幾許有共享榮華 簷畔水滴不分差
無知井裡蛙 徒望添聲價
空得意目光如麻 誰料金屋變敗瓦
命裡有時終須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雷聲風雨打 何用多驚怕
心公正白璧無瑕 行善積福最樂也
人比海裡沙 無用多牽掛
君可見漫天落霞 名利息間似霧化


深秋立樓頭 (1979)
曲:Janis Ian 詞:湯正川
去年深秋某個大清早在等公車上班的時候,電台播放著這首歌,自己像觸了電一樣。歌詞散發的古老氣息,淡淡愁思,在什麼時候都能打動我。還有,原來這是改編 Janis Ian 的歌,想不到吧?

俯首低聲相對望共夜話 不計雨雪到我背頭凝
初冬早醒敞開心胸相應 塵世裡百樣錯漏變合稱
尚記彷彿早春一片羞怯地默認
深秋立樓頭 半淚盈
夜裡枕邊憶過去 猶念及卿一句
無意種下愛念 恐怕心碎
草影風聲總破滅寂夜靜
不禁閉眼 過去到目前 早該分清
幾許光陰不似箭 惟有再放下困惑冀待變
路望盡放眼四顧風景往後退 分不清細雨掛瑩淚
莫問及過去困惘 彷有若雨露下徐徐落田穗 茫茫風中蒼漠裡
事過境遷 心牽心已倦 義亦斷
方看透切 慨嘆 怨恨由
風聲不休 影響知秋空對奏
情寄片片葉柳飄降疊厚
(何要處處霧雨侵我獨透)


變色感情 (1990)
電視劇《午夜太陽》插曲
曲:李健達 詞:向雪懷
劇集好像是黃秋生主演的,後來周星馳在某劇集也裝小鳳腔唱過一段。偶然會拿這首歌出來自虐一下,但每次聽完卻有點鬆一口氣的救贖感覺。

今天的故事由誰開始 也有苦痛時
一生的意義會更清楚 到了失去時
沉默變成了心事 離合變成了苦苦相思
手中的戒指 窗邊的雨絲 浮沉著以前最甜美的事
堅守的約誓信有天知 永遠不怕遲
痴心的寄望會有一天你說可以時
情逝了何處不是 緣盡了還要苦苦相依
妒忌亦如是 痛恨亦如是 完全是愛情到來太輕易
變色感情誰人留得住 再等痴情回流殊不易
太多淒淒楚楚的心事
你不知道 亦不想講你知


真愛又如何 (1988)
曲:崔健 詞:盧國沾
當年覺得這首很好玩,卻完全不懂得當中冷漠的人生道理。今日再聽,不敢否定,也不想面對。有幾段歌詞,教人會心微笑,也叫人黯然神傷。始終,胸襟再廣、思想再開明的人,也有無能為力時。

現在是某一天 某某與某亦同在
默默地互說誓盟 都說心至愛
現在是某一天 某某說我期待
日後若共你相隨 真愛心滿載
真愛又如何 難說永沒變改
休發誓如何 時間會逼你決賽

日後在某一天 某某與某亦同在
在路上遇著各不相伴 都也心憤慨
這段故事我做譬喻 我一生不多信任誓願
誓願是現在剎那急亂 一切驟然來
Repeat
今時情迷因今天 他年無情還無情
一時良田轉滄海 急流人人尋浮台
若是問我會信多少 我或說盡信亦無礙
現在是現在不可遠望 環境變動人愁呆
你現在或以後缺乏 一改今天這面貌
日後是日後不可說定 可會真愛永愛
Repeat


無奈 (1981)
詞:鄭國江
歌名已道盡了一切……

我本想跟你淡然退 無奈此去不易
看著我一臉茫然與眼中困惑 你不忍轉身去
毋讓往日情來留住你 惟願可克制自己
相看卻不語 可知道全為捨不得你
這一刻跟你默然對 誰又知心裡淌淚
你問我怎麼不語 我說因太累 這本非真心意
期望這段情延長下去(無窮無盡)
無奈消失似露水(去似露水)
相處每一剎都痴痴醉 誰又捨得你
你不必多說 求求你 難忍心裡的淚
我願往昔歡笑與往昔美麗 留在你心深處
明白我願能完全屬你(誰能維繫)


每日懷念你 (1980)
曲:海沼實 詞:鄭國江
對親人,交過的朋友、情人,不管好壞,總有這份輕輕微微、細水流長的想念。有時候,覺得徐小鳳是會唱歌的瓊瑤,對愛情總懷著憧憬和失望的矛盾。

愛像輕煙似白雲 是夢幻還似真
美夢失去似霧塵 風聲添苦困
往日溫馨難忘記 歌聲伴我千里
知音已別離 煩惱可不理 你的說話難忘記
愛像輕煙似白雲 是夢幻還似真
歲月唏噓倍是惱人 幾多心苦困
往日溫馨猶常記 清風伴我歸去
新的希望又從遠方昇起 我將每日懷念你


風雨同路 (1978)
曲:筒美京平 詞:鄭國江
好理想的一種甘苦與共的境界。你以為自己已替對方付出不少的時候,可看透對方為你付出的也許更大?

似是歡笑 似是苦困 怎麼分開假與真
恩怨不分 愛亦有恨 明亮背影有黑暗
往事不記 往事不理 一生幾多苦與甘
珍惜今朝 盼望以後 同渡困苦與厄困
今天且雙親 哪知朝他朝不相分 地老天荒轉眼恩義泯
不必怕多變幻風雨同路見真心 月缺一樣星星襯


人似浪花 (1980)
曲:Janis Ian 詞:卡龍
我想,肉身漂泊無定的人也許不多,心靈居無定所的也許很多。

人像流水般輕過 流向何處不清楚
人似浪花 片刻失去 昨天的你會否相聚
明天路向不知到望哪方去
人像流水般經過 誰是朋友也不盡清楚
時間若飛 片刻即過 昨天的你會否相聚
明天路向不知道望哪方去
誰在我心裡留印象 讓我不怕創傷
堅決去面對 難關不會往後退
誰在我心裡留盼望 令我困惱盡去
令我勇敢面對 難關不會往後退
誰人曾伴我同渡過無限個長夜
陪伴我期待過無限個陽光照耀
人像流水般輕過 誰是朋友也不盡清楚
人似浪花 片刻失去 昨天的你是否可以留住了
蟬在叫 人在笑
長夜
離別了 誰在笑
留下了陽光照耀
明天路向不知道望哪方去
明天路向不知道望哪方去


人生滿希望 (1978)
曲:M. Nakajima 詞:鄭國江
中島美雪的旋律,比當年五輪真弓的要輕鬆一點。希望,總是有的,也許遙遠一點吧。

看夕陽 意茫茫 人生滿風浪
前途在哪方滿海飄盪 找不到岸
這夕陽如盼望明天再一樣
前途在遠方要登彼岸 不必太徬徨
要努力求上進 就算得失無須較量
豪情萬丈求向上 莫再回頭望
看夕陽 滿盼望 人生滿希望
前途在遠方 縱使失望 悲哀化力量
看夕陽 意茫茫 情海滿風浪
情人在哪方 我天天在痴心盼望
愛共情 何處是 如今太失望
情人在遠方 愛的希望 只恐太渺茫
仇與恨 無再復記 舊愛深深留心上
柔情萬丈 情至上 願以情為岸
看夕陽 滿盼望 何必太失望
無用淚滿腔 信心堅強 悲哀化力量


音樂盒 (1980)
曲:F. Mills 詞:鄭國江
這首歌有太多解讀方法了,任君選擇。

這俏皮女娃隨著韻律輕鬆的轉 將心中歡樂隨著琴韻盡情相獻
這俏皮女娃常願作伴忠心不變 天光黑夜琴盒打開她照常的轉
這俏皮女娃營造快樂不知憂怨 她忠心不二陪伴朋友熱誠不變
這笑容舞姿仍像往日一般溫暖 她喜歡音樂寧願長困不作何打算
呆板的女孩仍然每天拼命的轉 刻板的生活難望隨意自由改變
琴音不奏完人兒也得繼續的轉 因她的生活全在音樂裡頭打轉

Friday 8 December 2006

流連音間 之七 (「新」歌推介)

幸好我沒有流連陰間,還在這裡給您打打歌
本來想做老歌,但 MV 難尋
暫時沒空找歌,再慢慢上載到 Stickam
昨晚弄了這個急就章
聽過的當重溫,沒聽過的就給他們一個機會


Angels – Robbie Williams (1999)

這首歌推出時沒啥感覺,可是越老越喜歡,有時候聽到感動處,觸動了最私密的神經,敢情入了定。後來認識了同樣喜歡這首歌的朋友,聽了朋友的故事,反而決心要當對方的天使。這一天,你過得好嗎?
我喜歡 RW,會做一個他的特輯。

Whit Flag – Dido (2003)

首次聽 Dido 是電視劇 Rosewall(明珠台譯《天剎孤星》)的主題曲 Here With Me 和她首張大賣專輯 No Angel,實在讓我驚為天人。White Flag 是 Dido 第二張專輯 Life for Rent 首支單曲,現在重聽,又多了一分滋味。

Leave Right Now – Will Young (2003)

Will Young 是 2002 年首屆英國 Pop Idol 冠軍。當年他擊敗了 Garth Gates,很多人認為是爆冷。論外表,本人相當討厭 Will Young,但對這個 MV 卻印象深刻。

I Believe in a Thing Called Love – The Darkness (2003)

這 MV 實在過癮,不管心情有多壞,一看總會笑(包括昨晚)。不看畫面,其實 The Darkness 的音樂確實不錯,那段吉他彈得頗勁。主音 Justin Hawkins 早前離隊戒毒、戒酒,日後會否回歸仍是未知數。

Hey Ya! – Outkast (2003)

一首叫人心情愉快的歌曲。年前跟來香港開會的英國同事去蘭桂坊消遣,心情麻麻,聽了這首歌馬上變得亢奮,吞了兩大瓶白酒(幸好沒有隨處獻吻)。結果,一回到家就……
酒醉的滋味很苦:人是清醒的,滿嘴英語(要 Wordy 弟給 Wordy 媽翻譯),全身機能不(想)受控制。試過了,就懂了,從此只會淺嚐輒止。

Time is Running out – Muse (2003)

Muse 的音樂挺有特色,重型搖滾、電子或 Indie 外,還包含古典音樂的元素,不是一味吵鬧,而是帶點格調的。Time is Running Out 是他們迄今最成功的單曲之一,我也是從這首歌曲認識 Muse 的。

I Don’t Wanna Know – Mario Winans feat. Enya & P. Diddy (2003)

外表挺 Urban,唱 R&B 和 Gospel 的 Mario Winans 這首歌很豐富,尤其喜歡我愛的 Enya 低聲吟唱的部份。那年夏天幾乎天天在聽。

Maroon 5 – She’ll Be Loved (2004)

謝謝 r 的提醒,忘了 Maroon 5。大部份人可能最記得 This Love,但我較喜歡 She’ll Be Loved,這 MV 也較有故事性。M5 在 2002 年推出首張轉輯 Songs About Jane,但等到 2004 年才真正紅起來。他們的作品旋律流暢易聽,主音 Adam Levine 的嗓子高吭有力,唱 She’ll Be Loved 這類歌曲甚佳。除了歌藝外,AL 的緋聞同樣精彩,包括我欣賞的 Natalie Portman

Goodbye My Lover – James Blunt (2004)

本來想選 You Are Beautiful,但怕大家已經聽到想吐。在 JB 這張處男專輯中,最喜歡的其實是這一首。一字一淚的歌詞、激唱,配以沉重的琴聲,第一次聽時,便想起了這幾年間發生的許多事情,腦海裡閃起了一個又一個畫面。
今年朋友生日,寄上了這張 CD,對方很喜歡。能送上一份讓人感動的禮物,對收禮和送禮的都是一份祝福。

Fix You – Coldplay (2005)

我喜歡 Coldplay,或者也會替他們做一個特輯,儘管不少人瞧他們不順眼。聽著 Chris Martin 頌出這歌,感覺很溫暖。不管您在何處遇上了什麼風雨,只要最後能有一把溫柔卻堅韌的聲音跟你說:I’ll fix you。再難的事、再苦的過去,也都煙消雲散了。

Feel Good Inc. – Gorillaz (2005)

Blur 的主音 Damon Albarn 搞出來的虛擬樂團,音樂水平其實不錯,或許有人覺得 Gorillaz 的音樂比較陰暗,但生於這時代,他們的作品有時候更配合世情。

Since U Been Gone – Kelly Clarkson (2005)

American Idol 冠軍人馬,唱得頗有勁兒。我曾經想過把這歌送給某某,因為副歌歌詞實在寫得很「到肉」,哈哈!

Bad Day – Daniel Powter (2005)

去年我最喜歡的英文流行曲,這個 MV 也讓人賞心悅目,如此的都市(半)童話,可想而未可及。Daniel Powter 的專輯大部份歌曲都承 Bad Day 的曲風,但一路聽下去並不覺得沉悶。昨晚重看這 MV 後,嘴角便帶著微笑。

When We Were Young – The Killers (2006)

Somebody Told Me 認識 The Killers。他們跟 Scissor Sisters 同被譽為「最受英國人喜愛的美國樂隊」。兩隊人馬的音樂都精彩,但 SS 形象比較「前衛」,還是選搖滾得來仍有旋律的 The Killers 穩妥一點。

Sexy Back – Justin Timberlake feat. Timbaland (2006)

撇開那幾句髒話歌詞,不理內容無聊空洞,這首歌的節奏實在好,總教我情不自禁地打著拍子。說實話,作獨立發展後,Justin Timberlake 推出的兩張專輯都不錯,至少對音樂有點要求的人都不會一味罵他賣樣。

Dani California – Red Hot Chili Peppers (2006)

早前在 Nike 官方網站看到 Lance Armstrong 把這歌選為自己的 Power Song(即在做運動或比賽時聽,會更起勁、表現更凌厲的歌曲)。我同意,因為我聽了不知道第幾十次,才猛然發現原來自己從來沒有注意 RHCP 在唱什麼,雙手(或雙腳)卻動得越來越快。

Is It Any Wonder? – Keane (2006)

Keane 的 Somewhere Only We Know 流露出淡淡的傷感,這首 Is It Any Wonder? 就有力得多。有一段時間聽了很多節奏強勁的歌曲,因為覺得它們可以使我淡化許多事情,在公私兩煩忙的時候,可以借它們避一避世。

Upside Down – Jack Johnson (2006)

有人說 Jack Johnson 是「番鬼佬區瑞強」,我看 JJ 陽光得多。雖然不少人評批 JJ 的歌詞寫得不好,但既然他的歌都調子輕鬆,隨性一點何妨?

Monday 20 November 2006

巢於幕者(五):答舒琪

剛過去的週末電影人舒琪
在《明報》寫了兩篇關於字幕翻譯的文章
補充了一些本專題之前淺說之處
也可為後面淺談技巧作個開端
另外,也從另一角度說明行內一些情況


字幕(與)翻譯:邊緣絮語
2006年11月18日
剛翻譯完一部電影的中文字幕。電影拍的並不很好,劇本也寫得粗疏和鬆懈,對白絮絮不休而淡而無味,所以譯起來的樂趣也不大。(電影)創作就是這樣:優秀的時候,它自然會有一種力量,感染、激發和推動與它產生/發生關係的人。於其合作者,它會牽引出他/她們潛藏的創作力,投進/融合在作品裏。於觀眾,則因其衝擊力而有所反思,甚至潛移默化,啟發/改變他/她的某些想法、生命的某些軌跡。
非常同意,字幕翻譯的文體多變
但遇上爛片,直教譯者比死更難受
翻譯一些題材有趣、緊張刺激或扣人心弦的片子時
譯者確實會投入其中,激發本身的創造能力,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正如翻譯同一個笑話,也有高手低手之分


在一部電影的創作與製作過程裏,字幕翻譯佔據了一個很邊緣的角色。首先,它很少會被納入創作的範圍中作考慮——它是屬於後期製作部分的,甚至是最後步驟中海外行銷的部分。由於牽涉到行銷(商業),自然更不被視為創作。其次的,是它的必然存在性(除非被配音取代)使它被當作理所當然 (taken for granted),很少受到應有或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在實用主義掛帥的本城)。
舒琪是針對電影院放映的影片而言
在電視台,字幕是後期製作一個必然部份
工序一般有明文規定,嚴謹一點


比方說,它不是一個專業(英語字典裏到現在還沒有「subtitler」一字;本城裏所有subtitler皆屬半途出家、工多藝熟的兼職者);
subtitler 這字就是放進英語詞典,也多半是個派生詞 (derivative)
這詞在歐洲比較流行,那邊對字幕的研究和應用較多
subtitler 多泛指從事字幕寫作(翻譯)的人
放諸本地,把外語對白譯寫成中文字幕的,我說 subtitle translator
做國、粵語譯寫的,我說 subtitle writer
本城的字幕從業員,「熟手」的也多要有關係才進得了行


沒有系統化的學術訓練(只有一、兩家的大學裏的翻譯系設有一、兩個課程)、也幾乎沒有資歷的要求(中、英文OK便OK)。
其實大部份開辦翻譯課程的院校都會談一下字幕翻譯
但只屬浮光掠影
中文大學算做得比較有規模
但是字幕翻譯課,準備教材麻煩,日後就業機會不多
加上不易教、不易學、不易精,成本效益很低
竊認為花幾千塊去演藝學院讀舒琪有份教的字幕翻譯課程
只能抱求學、開眼界的心態
至於入行資歷,香港一般老闆都不大重視語文、翻譯水平
雙語水平「合格」也就是了


在製作的環節上,它鮮有監督(影片或發行公司只負責把工作外判,文責由subtitler自負;但後者交稿後,工作便宣告完成,往往沒有經過覆核、校對,便直接印製到影片拷貝上)。又由於大部分subtitler沒有/不需具名(原因:我們沒有這個「傳統」——筆者有試過要求具名、而被指摘為搶電影的風頭的經驗),所以任何錯誤也不存在著問責的義務。Subtitlers成了隱形的evils。 翻譯一套電影需時多少,監修字幕稿的功夫也差不多
既然營運者不重視,不少稿件沒經審讀就用了
功夫好、經驗夠的譯者
自然也較用心、專業(雖然連邁克也偶犯小錯)
交上來的稿子,質量還是有點保證的
至於具名,確有些小人存在這種心態


報酬當然是另一個造成這個崗位不能成為專業的重要原因。在一部市場推廣(宣傳)與發行經費需要一百萬元的影片裏,字幕翻譯的支出一般佔不到百分之零點七(以兩小時以下放映長度計)。比較日本,彼邦在這方面的支出比例是百分之二或以上。歐洲再稍高。
舒琪有所不知,他已經身價很高了
電視台一般全/兼職翻譯員能獲他 1/5 的酬勞已算尖子
況且電影的字幕翻譯多讓圈內或相關人士做
外人很難分一杯羹(也想撈一份,但只有想的份兒)
在香港,絕大部份(稱職的)翻譯員都是付出與收入不相稱的


就其工作本質言,字幕翻譯也有點「怪胎」(起碼是「雜種」)的意味:它是翻譯,但卻不盡是翻譯;它是創作嗎?說這話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會犯僭越之大不韙!然則,它到底是什麼?
我會說是「在翻譯的基礎上再創作」
好的字幕翻譯員,該是一個出色的「代言人」


字幕(與)翻譯:頑固與鮮活
2006年11月19日

昨天說過,字幕翻譯在本城的大學裏是被撥作翻譯系範疇的。我其實覺得並不完全恰當。那是因為字幕翻譯不僅僅是翻譯。對一名專業的翻譯(translator)來說,文字是他/她最concern的東西;但在字幕翻譯裏,最首要的卻仍是電影。
舒琪提出了一個重點:字幕翻譯要懂看戲
連故事背景、來龍去脈、人物關係、上文下理都搞不清楚
任你語文造詣再高,譯文都是沒靈魂的
不過,正因為譯者須面對五花八門的題材
語文水平、文化知識、生活常識便該紮實
舒先生連寫稿子都每段三五個英文單詞,則有點難看
題外話,上星期有朋友問我如何提升中文水平
我不是專家,中文水平尚可而已
但有個簡單方法不妨一試:
說話時不用英文並保持說話速度平均


我當然明白會有不喜愛電影的人去翻譯字幕,但卻敢說不認識/喜愛電影的人翻譯字幕,不會領略到箇中的終極樂趣與迷思:在作品面對(外語)觀眾的最後環節前(一部沒有觀眾的電影,不能說是一部完成的作品),透過它最初成形的媒介——文字(準確一點說,是用文字形式作為表達的語言),跟作品作最貼近的接觸,並擔當著它與(外語)觀眾的橋樑。也許你會說我阿Q,但這確實是我翻譯著心儀作者和大師們的電影時抱著的心情:那不獨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整個劇本第一手交在你的手心,任你細讀精研)、一次靠近作品心靈的encounter,也是一種為作者和大師們所僅能做到的卑微的service。
沒有多少個譯者能像舒先生那麼幸運
多年前,他接受某本地報章訪問,談字幕翻譯種種
說自己翻譯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
除了上網或翻工具書外,他(可能)會直接詢問該片導演


這所以字幕翻譯不僅僅是翻譯。它是替電影本身在傳譯(有時甚至需要詮釋)。翻譯一句對白,不僅僅是替原文找尋相同/近意義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場景的氛圍,人物的背景、性格、心情和戲劇效果(這一切在劇本/對白的編寫過程中都已被考慮過),還得同時符合字數、時間和(有的時候)檢查制度的局限。
這一段說得好
所以我在第一篇就說:
字幕翻譯本質屬筆譯,但須兼達口譯要求
再配合特定操作技巧才成事


它並非獨立存在的文字,而是配合著畫面的一項component。再簡單點說法,字幕翻譯翻的不是文字,而是語言。這,便牽涉到一個表面上看似充滿著爭議、但卻其實清楚不過的問題:口語、俚語(相對書寫語)應否入字幕?在本地,也就是廣東(粵)語,尤其是港式粵語,是否適用於字幕翻譯?
我認為可以,但絕不能任意妄為

任何一成不變、以劃一方式加諸在與創作有關的事物身上者,都是一種僵化、以至獨裁。戲劇是(被提煉過的)生活。語言首重鮮活。是以我會視「活」為字幕翻譯的一項要素。適切 (appropriateness) 是它的原則與指引。港式粵語不是沒有它的限制的。它的很多字彙都是不能書寫的。連篇的、大量的廣東語文字也容易造成閱讀上的困難或障礙-字幕畢竟仍是透過閱讀來理解的(雖則對年輕一代的觀眾來說可能已不是問題)。但這些都不足構成反對口語入字幕的理由。說到底,那只是一種頑固的個人喜惡罷了。
尚記得當年 ATV 以全廣東話翻譯對白如急口令的 The Simpsons 卡通
簡直吃力不討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啟

致各友好:

謝謝關心!
食慾仍然不振,但心情平靜。
沒有好題材,只好繼續悶藝,多多包涵。

Wordy

Thursday 16 November 2006

巢於幕者(四)

這一篇續談字幕翻譯的工時和工作中常見的狀況

一般而言,翻譯員每週約需翻譯三個多小時的節目
絕大部份稿件和錄影帶在播映前兩至四星期送到翻譯組
主管一般在播映前兩星期發稿
全職翻譯員除了要做這些工作時間相對充裕的稿件外
同時須輪流翻譯來稿時間很晚的稿子
例如《20/20》、《華爾街快訊》等
主要是因為全職譯員的工作質量較受控制
不過,近年部份來稿晚的節目也交兼職譯員做了

字幕翻譯員的工時長短視乎稿件性質和難易程度
近五六年播放的紀錄片越來越多,題材越趨專門
翻譯時間也相對增加
昔日譯員大都認為翻譯劇集比較輕鬆
但現在也不能一概而論
像之前提到的《白宮群英》(The West Wing)、《仁心仁術》(E.R.) 等
故事背景複雜,專門詞彙不少
加上對白多,很多時候不比紀錄片輕鬆

有些節目則一定是總動員來做,例如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
那一天所有全職譯員都要一早上班
也大概是一年裡少數全組人都上班的日子
早上,頒禮獎於美國舉行,香港這邊就一直錄影
然後分批讓聽寫員打稿,再交譯員翻譯
一般至少到晚上七點鐘才能完成
但也有例外的,像 911 後的那一屆 (2002)
搞了很多致敬和預先錄影環節
連過場都喋喋不休,在家看時也感受到譯員的辛勞
中文字幕須讓操作員臨場逐句播送
熒幕那下一行小字,其實是費了數十人的心血呢

每種工作都有一些常見狀況,字幕翻譯也不例外
最教人沮喪的莫過於節目調動
遇上這種情況,原來負責翻譯該時段節目的譯員
一般自動補上翻譯插播節目的中文字幕
而原來那一份可能已經做了大半稿子,後來也得完成
節目調動大都事出突然,像教宗逝世、戴妃車禍身故
此情此境,翻譯員既損失工作時間
工作情緒也受影響,卻徒嘆奈何
另一常見狀況就是沒有來稿,或稿子質量低
須先花時間打出稿子
產生的影響大概跟節目調動差不多

在主管眼中,字幕翻譯員必須是個通才
什麼類型的稿子都能翻譯
事實上,翻譯員雖然各有專長
但以前也常常出現「人才錯配」的情況
Wordy 是美術白痴
記得在離開電視台的那個月
必須趕在離職前完成一定數目的工作
剛好有一系列八輯介紹印象派繪畫大師的節目
我「喜獲」馬奈 (Manet)、德加 (Degas)、雷諾瓦 (Renoir) 三集
當時發現查閱百科全書和網上資料都不足夠
結果得跑書店搬了一堆台灣出版的藝術書回家
看人家用什麼詞彙去評畫
不是自賣自誇,並非每一個譯員都會這麼認真
至少當年就有一個「天才」從不翻查資料
但客觀地看,沉重的工作量確是一個「躲懶」原因
幹字幕翻譯的不是都要像段小樓對戲曲那樣瘋魔
但在我看來,跟從事任何行業一樣
沒有專業精神且不自重
就休想在技藝或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至於那三集節目(五年多前翻譯的),我當然錄影下來了
因為當時真的花了不少功夫
兩年多年前寫論文時重看,發覺沙石甚多
但願能重新改一遍
那一個任務,其實讓我大有得著
雖然我還是不會畫畫
但就從此培養出一點對藝術的興趣
大概在眾多類型的翻譯工作中
字幕翻譯乃少數不沉悶的類型

只是凡事至少兩個面
當年頂著字幕翻譯員頭銜去找其他類型的翻譯工作
也碰過一些釘子
後來聽說一些專門翻譯某類稿件的公司
覺得字幕翻譯不夠專業
但怎麼也好,反正市場上有求也有供
招聘或求職,也得看雙方緣分
可能情深緣淺,也可能有分無緣
都要尋尋覓覓,跌過碰過才知道

下一篇開始淺談字幕翻譯的技巧、特色

Tuesday 7 November 2006

巢於幕者(三)

上一篇最後提到當字幕翻譯員的一些條件
那都是基於日常翻譯的稿件(節目)的特性、疑難雜症
還有工時、工作常見狀況等因素構想出來的

做字幕翻譯須面對題材包羅萬象的稿子
但主要可分成三大類:
1. 戲劇類:連續劇、處境喜劇、電影、真人騷等
2. 紀實類:各式紀錄片、新聞/財經節目、電影製作特輯等
3. 無法分類:演唱會、合家歡節目、大型綜合性節目等
其中新聞/財經節目的錄像帶一般很晚才送到
有時候連稿子也沒有,得先讓聽寫員默寫對白才翻譯
像《20/20》、《華爾街快訊》等
至於大型綜合性節目,則視乎本地觀眾的重視程度
像《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上午一邊直播
這邊聽寫員一邊默寫稿子,翻譯員一邊譯出字幕
晚上黃金時間重播,就讓操作員即場配上中文字幕
其他如《艾美獎》等多是錄播,時間較充裕
這一類節目來稿匆忙,通常只讓全職翻譯員做

翻譯戲劇類的節目挺看譯者的運氣
因為戲劇節目的對白數量差異可以非常大
同一齣連續劇,每一集的「口水」指數也大有分別
有些以「口水多」稱著,如《白宮群英》(The West Wing)
也有畫面較對白豐富的,如《X 檔案》(X-files)
處境喜劇的情況差不多

翻譯戲劇節目,首要瞭解劇情來龍去脈,注意角色譯名、關係
然後設法代入劇中人的世界
以他們的「語言」去演繹(翻譯)故事
有次翻譯劇集《再續前緣》(Once and Again)
是一對失婚中年男女的愛情故事
劇情描寫主角對戀愛的疑惑,以及各自跟前度配偶和子女的相處問題
主管說我譯不出那失婚婦人患得患失的神緒
(我譯得出,怕是「人精」了)
處境喜劇的劇情、場面調度 (misc-en-scene) 相對簡單
笑話多圍繞當地社會、文化而創作
也有按人物背景或前文提煉出來
處境喜劇篇幅雖短,翻譯的難度卻高
像共 10 輯的《老友記》(Friends)
編劇常拿劇中人的舊事來開玩笑
相比之下,翻譯電影就比較專心
故事篇幅較長,人物性格發展和劇情推演一般較有條理
翻譯員較易「入戲」
不過,劇集和電影的內容變得越來越來專門、複雜
翻譯時還得看不少參考資料

新聞節目和紀錄片的字幕須簡明練達
務求以最精準直接的方法把事實寫出來
但因為這類節目的旁白的句子結構挺嚴謹
專有名詞較多,贅言甚少
題材也可能非常艱深或抽象
光是推敲原文已花上不少時間
到想清楚該怎麼譯,又得為每行的字數限制而煩惱

每次提起從前當字幕翻譯員時可以不用天天上班
別人總會非常羨慕
其實,中國人雇主大都精打細算
敢在雇傭合約中列出如此條款,自然不是賠本生意
我在電視台工作時
翻譯員跟公司簽的合約跟藝員差不多,工作量是按「騷」(show) 算的
每年須完成一定數量的「騷」,工作由主管分配
一個「騷」為播放時間(連廣告)30 分鐘的節目
不足 15 分鐘的節目算半個「騷」
按此類推,翻譯一集《逃》(Prison Break) 就可得兩個「騷」
全職翻譯員每週須完成若干個騷
將之乘以 52(一年 52 週)就是全年總工作量
扣除兩週的工作量(假期)便是實則須完成的工作
翻譯員每月收取固定工資
把 12 個月的總工資除以 52 週總計的「騷」量
就是某譯員的身價,俗稱「騷錢」
會計部每週都會發翻譯員一份記錄,列出該年度已累積的工作量
到年底結算時,如果翻譯員超額完成須完成的工作量
就按個別譯員的「騷錢」付酬,即所謂的「爆騷」
是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注滿血淚的額外收入
這個機制說明了字幕翻譯員:
1. 雖然不用天天上班,每週還須完成固定份量的工作;
2. 做多了做少了,每週更新,無所遁形;
3. 工時多寡取決於部門主管如何分配稿件;
4. 實際要花的心血,得看稿件的性質、播放時間等因素而定

下篇續談字幕翻譯的工時和工作中常見的狀況

Wednesday 1 November 2006

流連音間 之五 (不褪色的 Madonna)

且把《成長期的英文流行曲》下集放到下一回
突然想談談走紅二十多年從不落伍的 Madonna
欣賞娜姐不純為其舞技,更絕不為其歌藝或藝術成就
而是她在多方面的視野和表現一直走在最前面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焦點明星
這一輯選了 23 首她的 MV 跟您分享

Like a Virgin (1984)

Madonna 第一首美國冠軍單曲,我也是從這 MV 中首次看到鳳尾船(Gondola 是也)。又獅子、又水都,當年覺得它比《歡樂今宵》的旅遊特輯更精彩。Madonna 憑這歌登上了世界首席流行女歌手的寶座。

Material Girl (1984)

這首單曲沒登上過冠軍位置,卻是我第一首認識的 Madonna 的歌曲。因為葉蒨文把它改編成《200 度》,電視台的音樂節目順理成章播放了原唱版本的 MV。

Crazy for You (1985)

Madonna 第二首美國冠軍單曲,1991 年重新發行時也打上了英國榜亞軍。1980 年代的《勁歌金曲》會播英文歌,Wordy 爸看到歌名,一知半解地譯作「黐線架你」。旁邊的正在理工唸書的舅舅馬上糾正道:「不是解為你瘋狂嗎?」由此我學會了 crazy 一詞。

Live to Tell (1986)

來自 True Blue 專輯,Open your Heart、Papa Don’t Preach 和這首 Live to Tell 都是美國榜的冠軍歌。要選 10 首特別喜歡的 Madonna 歌曲,這一首準入圍。MV 中鉛華盡洗的 Madonna 加上她當年的丈夫稚氣未脫的 Sean Penn,這個 MV 也算半個經典。

Express Yourself (1989)

Like a Prayer 專輯有不少好歌,是繼 Ray of Light 我最喜歡的 Madonna 專輯。Express Yourself 從曲風上而言不算突出,題材也有點承襲 Material Girl,選上它,只為那滿有《大都會》味道的 MV。

Dear Jessie (1989)

同是來自 Like a Prayer 專輯,這首兒童歌沒有以單曲形式發行,但當年聽卡帶時已經很喜歡它。近年 Madonna 還成了兒童作家,似乎她對孩子確是相當鍾愛(也許如此,當年就千方百計借種生下大女兒)。同一專輯幾首 side track 也相當動聽,包括 Spanish Eyes、Oh Father、Till Death Do Us Part 等。

Vogue (1990)

1990 年 Madonna 拍了《至尊神探》(Dick Tracy),搭上了華倫比堤 (Warren Beatty),借電影概念推出了 I’m Breathless 專輯,Sooner or Later 拿了奧斯卡最佳歌曲,但真正讓這專輯橫掃全球(尤其是日本)的,就是這首針對市場而寫的 Vogue。然而,專輯裡我最喜歡的是 Something to Remember。後來 Madonna 以此曲當點題歌推出了一張 ballad 精選輯。

This Used to be My Playground (1991)

也許記得這首歌的人不多,知道它曾打上 Billboard 冠軍寶座的更不多,但我滿喜歡這樣的 Madonna。她歌藝不出眾,但唱起慢歌來自有一番韻味。

Rain (1992)

這首歌在亞太地區的迴響遠較歐美為大,除了旋律易記外,讓坂本龍一參與這個 MV 也是一大因素吧。

I’ll Remember (1994)

這是電影《人生點滴是真情》(With Honors) 的主題歌(有時候挺懷疑自己的腦袋是用來放什麼的!)。電影由 Joe Pesci(盜亦有道)和 Brendan Fraser(盜墓迷城)主演,我是在國際台看的。這種中慢版抒情歌 Madonna 一向唱得比較得心應手。

Take a Bow (1994)

這首滲出濃濃東方小調風情的歌曲是 Madonna 在美國榜上佔冠軍時間最長的一首單曲。一直覺得這首歌不過爾爾,有點悶,MV 的鬥牛勇士又跟曲風不大配合。1990 年代初 Madonna 離開了擅長的舞曲風格,Take a Bow 正是這一時期的存照。

Bedtime Story (1994)

從來沒有仔細聽過這首歌唱什麼,只是當年在 Channel V 看了這個 MV 後覺得很震撼,彷彿是達利 (Dali) 筆下夢魘顛倒的世界的現實演繹。有興趣的看一下。

Another Suitcase in Another Hall (1996)

為了拍攝 Alan Parker 的《貝隆夫人》(Evita),Madonna 找聲樂老師惡補了一番,到跟大樂隊同步錄音之際卻臨陣退縮。也沒關係,行走江湖十多年,底子有多厚大家心照不宣。當年我跟兩個同學在「天地堂」的空檔走路到已改成了小型影院的凱聲戲院看這齣電影,他們都說沒想到 Madonna 能唱得這麼好(咬字、運腔確是進步了)。而全片最教我感動的便是這一首歌。

You Must Love Me
(1996)

憑《貝隆夫人》拿了金球獎喜劇及音樂類最佳女主角後,Madonna 的電影夢也差不多醒來了,畢竟金球獎是好萊塢(外國)記者的俾面派對,看歷屆得獎人多是當時得令的影星便知道。回到音樂,You Must Love Me 乃特別為電影譜寫的新曲,最後不負眾望拿下了小金人。重看 Madonna 當年現場演繹這歌,可以感受到她戰戰兢兢的心情。

Frozen (1998)

這首歌推出之時,本身正經歷一個黑暗時期。這個 MV 到後期買了 Madonna的 DVD 才看到,畫面固然出色,卻談不上震撼,也許之前期望太多了。Frozen 是 Ray of Light 專輯的第一首宣傳單曲,固然是一首流行精品,但不是我心目中的 Madonna 十大之選。

Ray of Light (1998)

我最喜歡 Madonna 這一張專輯,找來了 William Orbit 當製作人,曲子多是聽得讓人靈魂出竅的冰冷電子音樂,歌詞則大談感情關係、精神狀態,像 Frozen、The Power of Goodbye 等。專輯點題歌 Ray of Light 從音樂到 MV 都非常酷(要是閣下容易感到頭暈就別看此 MV)。當年替另一電視台翻譯了 Grammy Awards 的中文字幕,看見 Madonna 穿了 JPG 的摩登和服大唱 Nothing is Really Matter,覺得她很有型。

The Power of Goodbye (1998)

雖然歌詞有點單薄,但我喜歡它的旋律。認得那男主角嗎?就是當年剛從克羅地亞進口美國的 Goran Visnjic,也就是《仁心仁術》(ER) 中的路加醫生。

Beautiful Stranger (1999)

這首懷舊舞曲讓人聽得好爽。看見 Madonna 扭得那麼自由奔放,我也想依樣畫葫蘆,以為可以減去兩三磅,可惜我的腰實在太「粗壯」,還是專心聽歌比較爽。還有,Mike Myers 的造型實在太猥瑣,真不明白為什麼美國人那麼喜歡他,差不多年年請他踏奧斯卡的台板。

American Pie (2000)

又一首電影歌曲。來自 Madonna 主演的《借借你的愛》(The Next Best Thing),是翻唱 Don McLean 的名作。Don 的版本也是從電影聽回來的──《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那原聲唱片滿不錯的。Madonna 的版本把原曲刪節了,節奏很輕快,加了 Rupert Everett(跟 Colin Firth 演《同窗之戀》(Another Country) 成名)的和聲,效果挺討好的。

Music (2000)

自 1994 年 Take a Bow 後,Madonna 6 年來首次在美國榜稱后。Music 是一首簡單的帶點 house 味道的舞曲,第一次聽已經有點聞歌起舞的衝動。選來的這個 MV 是長版本,有 Ali G 的演出。

American Life (2003)

美國以至全球的浮誇、不健康風氣的歌。雖然歌詞也填得有點虛浮,但以 Madonna 的年資、地位,仍會來這一套,當年倒教我有些意外,也有點驚喜。

Hung Up (2005)

歌曲一開始加了一段 ABBA 的 Gimme! Gimme! Gimme! (A Man After Midnight),這是 Madonna 繼 Vogue、Music 後,另一首全球大熱的流行曲。我喜歡它的旋律,而 MV 裡那些神乎其技的舞姿簡直就是一堂瑜伽課。

Jump (2005)

好喜歡這首歌的題旨:不要浪費時間,跳到下一步吧!

Tuesday 31 October 2006

巢於幕者(二)

到電視台上班的第一天
就感受到在傳媒工作一定要很自律
當然,這也講求本身性格和整體配合
字幕的翻譯和製作的流程不算複雜
字幕組也是幾乎一開台就成立,分工相當完善
這一篇會說一下字幕是如何結成的

電視台的節目部採購節目,編排節目表
也要準備有時間碼 (time code) 的錄像帶對白本
宇幕組收到上述材料便指派工作
英文台(外語)節目的中文字幕由翻譯組負責
翻譯員 (translator) 毋須天天上班,但須按每週派發的值勤表
適時回辦公室領取對白本和錄像帶,在死線前交稿
譯者拿著對白本看錄像帶,在上面分句
如果沒有對白本,就得讓聽寫員 (transcriber) 默寫原稿
這一般由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人士負責
所謂分句,是按句子結構和角色的語氣、停頓來分割對白
把這些分節逐個譯出,就是字幕的雛型了
分句後,翻譯員先須於對白本上逐句順序標上編號
然後在稿紙上逐句翻譯
完成後,譯稿會交打字員 (typist) 打字和轉換檔案格式
一般情況下,打字員對稿件有任何懷疑,會咨詢翻譯員的意見
稿件打好後,便連同標了句碼的原稿交操作員 (operator)
一邊播放插了時間碼的錄像影
一邊按稿上句碼把對應的中文字幕連同時間碼一併刻錄、存檔
完成後,連同帶錄像交節目播放部門處理

國、粵語節目的製作流程差不多
但字幕編寫員 (writer) 沒有原稿,不用標句碼
間中會收到一份廣東話對白本拍攝劇本 (shooting script) 作參考
他們一定有錄下整個節目的對白的卡帶
邊播放、邊跟內容譯/聽寫、分句,完成後才看帶子複查

就我曾任職的電視台來說
從前,翻譯員都是交手稿的
從 1998 年開始,全職字幕翻譯員和編寫員要兼顧中文打字
我在兩個職位分別經歷過兩個階段
總的來說,打字比較便捷

做字幕翻譯,不需要什麼特別器材
只要有電腦錄像機電視機便成
做國、粵語編寫和默寫英文原稿的聽寫員
則有一台跟卡帶播放器無異的聽寫機
聽寫機的磁頭很耐用,調整播放速度很方便
而且配了腳踏,聽寫時雙手打字,用腳踏控制播放或停播
這機器也不便宜,當時聽說要數千元一台

對白本是做字幕翻譯所必備的
操作員靠它錄製字幕,譯者以它翻譯中文字幕
交到翻譯員手上的都該是後期製作劇本 (post-production script)
就是稿上的對白跟片中人所講的一模一樣
好萊塢大製作的對白本除了直錄全片對白外
還附詳細場景提示,以及供譯者參考的筆記
製作相當精美、嚴謹
一齣《生死時速》(Speed) 對白本就有三四百頁
跟後期製作劇本相對的是拍攝劇本
就是導演拿到片場拍攝的那一份
拍攝時,導演、編劇、演員都會邊拍邊改
小則修訂對白用詞,大則把整場戲拿掉或重寫
所以不能按拍攝劇本來翻譯

當字幕翻譯員須具備什麼條件?
香港,當然須通曉中文、英文
還得熟悉甚至喜歡歐美文化
最好愛看電視、電影
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做事主動、守時
有幽默感、文字活潑多變
由於本地播放的英語節目多購自美國英國澳洲
曾在這些地方留學或生活過更好
基本上,字幕翻譯員是一個雜家
什麼題材的稿子都可能需要翻譯
新聞時事、花鳥蟲魚、天文地理、文學藝術、社會倫常
遇到不清楚或不懂的,須能快速找出答案
電視台流水作業,各個工序環環緊扣
誰做得不好或延遲會影響下游各部
別以為翻譯戲劇就很輕鬆
連續劇和電影的題材越來越專門
看《仁心仁術》(ER)、《白宮群英》(The West Wing) 等就知道
處境喜劇 (sitcom) 也不容易譯
在罐頭笑聲 (canned laughter) 響起時,譯者須洞悉所笑何事
於譯文中重現原文的幽默本色、搞笑效果
所以字幕翻譯員在寫作上須動靜皆宜
由於工作壓力大,大家工作時都非常專注
有一種外冷內熱的味道

下一篇會講字幕翻譯的工時、常見狀況
以及各類稿件(節目)獨有的疑難雜症

Saturday 28 October 2006

巢於幕者(一)

有成語曰:燕巢於幕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夫子之在於此,猶燕巢於幕上
試想,燕子把巢築於幕上,處境何其危險
從事翻譯者,得隨轉換的語言、時間、場合、服務對象等等
化身成一幅呈現文字萬千色相的投影幕
譯者都身負一重錯不能容的原罪
字幕翻譯員自不幸免
故若鄙人數年前任職的機構
譯者小名須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更是天天擔驚受怕

香港曾歷英國殖民管治逾百年,又是國際城市
英漢雙語翻譯服務需求殷切
特區政府仍是本地最大也是最慷慨的翻譯雇主
從前,具規模的私營機構多自設翻譯組
到了現在,雇主對翻譯的要求和重視程度似有下降之勢
仍設翻譯部門的私營機構越來越少
投放到翻譯工作的資源也不多

翻譯一般分筆譯 (translation; written translation)
口譯(或稱傳譯 interpretation)兩類
竊以為字幕翻譯乃譯事之奇葩
本質屬筆譯,但須兼達口譯的要求
再配合特定的操作技巧才成事
(往後的篇章再述)
唸書時沒有這門課,當年是邊學、邊捱罵、邊做
在香港這個標榜兩文三語的地方
字幕翻譯見於影視媒體
從熒光幕到大銀幕,幾乎都能找到字幕的蹤影
本地最常見的字幕翻譯有三類:
1. 翻譯外語旁白/對白的中文字幕
2. 把廣東話旁白/對白譯寫成書面語的中文字幕
3. 把普通話旁白/對白默寫出來的中文字幕
從 2003 年年底開始,本地免費中文電視頻道
每日傍晚至午夜播放的節目須配上中文字幕
其實,歐美國家早為失聰/弱聽的觀眾
讓大量影視節目/產品配上字幕
我們購買國外版的 DVD 多設英語字幕也是為此
目前從事字幕製作/翻譯研究的以歐洲地區的學者、從業員為主
不少相關器材、軟件、技術都是歐洲的舶來品

香港的中文字幕,從 1980 年代起字體轉為印刷體
初時為每行 10 至 13 個全形中文字
後來 TVB 加至 15 個
ATV 用較大的字體,維持在 13 個
一般製作公司有的採每行 14 個
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曾一度採每行 17 個全形中文字
直到近年,漸趨以 15 個全形中文字為標準
英文字幕(含數字)則每行以 44 個半形字符為限
一般而言,字幕以單行形式出現,字體不宜太大
以減少所佔據的畫面空間
針對非英語的外語節目,則以上中下英雙行形式顯示
部份媒體容許雙行中文字幕,甚至雙行中文字幕配雙行英文字幕
但都是較差的做法
遇上多個角色同時說話的場面
譯者得根據劇情發展,挑出最重要的對白
分左右兩部份譯寫字幕
字幕的顏色也有文章
一般來說,字幕都用白色字
但碰上黑白電影,或背景有一大片白色
就該轉成黃、綠、紫等對比較大的顏色
可現在仍會注意這點的已不多了

香港沒有幾個雇主會聘請全職字幕翻譯員
就算有,待遇也不高
某家極具規模的影視產品公司
曾在網上招聘 BBC 製作的紀錄片的字幕翻譯員
當時已轉職出版社,但對字幕翻譯仍具熱忱
細閱廣告,發現對象僅須中五程度,六天工作,月薪 5000 元
當年少不更事,在該網站草書幾句批駁一番
結果,第二天留言和廣告同時給砍掉
由此可見,字幕水準參差(根本是偏低)
跟聘任要求低,雇主視野短淺有莫大關係

這一篇就當是個引子,在此打住
歡迎留言提點
下一篇會談字幕的製作流程、使用器材
以及從業員須具備的條件


後記
上文提到雇主水平
想起了古德明的一篇文章,我一直把它貼在辦公室案頭
現抄錄原文最後一段與各位分享:

  最後須提醒讀者的是:翻譯是勞心工作,非常辛苦,而且翻譯員地位、待遇往往也偏低(筆按:不能一概而論)。碰上一些以財為學的雇主,把你的譯文亂改一番之餘,還會說你不稱職。所以,入行之前,敬請三思。對「財者,學也」的雇主來說,The water heater exploded 的正確譯法不是「熱水器爆炸」,而是「熱水器發生爆炸」。

節錄於“翻譯行業入門”《英語聞問切 19-怎樣學文法?》(頁 63-4)

Saturday 7 October 2006

流連音間 之三 (國語女聲 下)

隔了三個星期才弄好下集,因為遇上了一些技術問題
有些歌曲當年以 AAC 格式存進 iPod
但原來 Stickam 只支援 WMA 和 MP3 格式檔案
得翻箱倒匣尋回那兩張唱片才能上載
果然,有時候真要碰過壁,人才會放聰明
也由此證明:要做的,須做的,我都會做
這一期的歌曲比較悲情,但純粹是我覺得這些作品值得推介而已
下期想做英文歌,但未想好做哪一類型,歡迎提議


《玫瑰香》-林憶蓮 (1994)
電影《紅玫瑰白玫瑰》的主題曲,詞、曲由小蟲包辦,滿有格調的。小蟲與憶蓮合作不多,但幾首作品像《給等最久的人》《快樂的壞東西》都不錯。憶蓮的國語歌遠沒粵語歌那麼風格紛陳,歌詞比較「小女人」一點,喜歡洋樂的朋友多半不欣賞她的國語歌曲。

《領悟》-辛曉琪 (1996)
辛曉琪憑此歌平地一聲雷,《味道》《遺忘》再下兩城。但辛的現場演唱卻不敢恭維。當年她在某亞視節目上獻唱《味道》就技「驚」四座。其中一段歌詞: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若曾真心真意付出,就應該滿足──連填詞人李宗盛發表離婚聲明時也用了。如此的領悟,代價真大。

《如果雲知道》-許茹芸 (1996)
1990 年代中,我家看到 Channel V,聽許茹芸出道之作《討好》已經留意她。《如果雲知道》讓她攀上一線,這專輯其他歌曲如《突然想愛你》(即《留低鎖匙》原曲)《半首歌》《執著》都動聽,台灣傳媒稱她歌聲直逼林憶蓮。可惜到千禧年這種賣藝不賣臉的歌手大都無以為繼。

《聽海》-張惠妹 (1997)
憑《姊妹》出道,張惠妹火速成為炙手可熱的女歌手。張唱快歌出色,但更擅長唱悲愴的情歌,《聽海》《哭不出來》都是代表作。另外,《沒有煙抽的日子》本是王丹的詩,由已故音樂人張雨生譜上旋律,每次播出都教人屏息靜聽。可惜自從「國歌」事件後,張惠妹聲勢大不如前,近年推出新作也未能如昔日哄動。

《臉》-王菲 (1998)
提到國語女聲,怎能少了王菲的份兒?她的吐字運腔柔滑如絲,好些別人唱不出的詞,她不費吹灰之力就哼得恰到好處,呵氣如蘭。《臉》比較特別,林夕的詞滿有張愛玲文字的色彩(得了台灣金曲獎的最佳作詞獎),哀艷地道出對情人的愛念。王菲也以略帶藝術腔的方法演唱,一聽難忘。

《那又如何》-林曉培 (1998)
林曉培是另一個滿有實力卻紅不了幾年的女歌手。火爆的《煩》《She Knows》可能較得樂迷歡心,但其實烈女也柔情,像《她的眼淚》和這首《那又如何》便是。林略沙啞的嗓子不減感情的細膩,簡單地說:真情流露。

《忽然之間》-莫文蔚 (1999)
莫文蔚是台灣金曲獎舉辦至今,唯一得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的香港歌手(張學友陳奕迅得過男演唱人獎;葉蒨文王菲不算地道的香港歌手)。她有好幾首國語歌曲都不錯,像《陰天》《愛》《他不愛我》和《那麼愛你為什麼》(與黃品源合唱)。莫的唱腔西化,有一份灑脫。這首《忽然之間》編曲簡單,但感情細膩蝕骨。

《心酸的浪漫》-那英 (2000)
數內地流行音樂圈的阿姐級歌手,當包括那英。她聲線跟林曉培一樣予人倔強、率直的感覺,但咬字比林曉培更重,有種一錘定音的力量。那英的歌曲多是那種在情路上寧願敗得轟烈也不服輸的類型,像《征服》《不管有多苦》《乾脆》等。《心酸的浪漫》當了個小女人,卻讓她在金曲獎一舉拿下國語女演唱人獎和最佳作詞獎。這張專輯後,她結婚、生孩子、離婚,已一段時間沒有新作了。

《後來》-劉若英 (2000)
據非正式的統計,經歷過感情波折而又對國語流行曲的觸覺算敏銳的人,都知道甚至喜歡《後來》這首歌(原曲:Kiroro 的《未来へ》)。劉若英從處女電影《少女小漁》(兼唱主題曲《決定》)開始,逐步建立起「知性之女」的形象。她有演技,也長得秀氣漂亮,只是歌藝還差少許。作為歌手,劉若英真正大熱的歌曲是《很愛很愛你》(原曲:Kiroro 的《長い間》)。

《我不難過》-孫燕姿 (2003)
《天黑黑》讓我喜歡上孫燕姿。這麼瘦弱的女生卻有一把相當響亮的嗓子。第一次聽《我不難過》是在卡啦 OK 舊朋友唱給我聽的。這是孫燕姿很擅長的苦情歌,但她極少以哭腔去演繹這類歌曲,反而都是唱得滿乾脆利落的,配以簡單的旋律和編曲,聽眾感受到那份悲苦,卻不至於沉淪。

《陌生人》-蔡健雅 (2003)
踏入 1990 年代,幾位新加坡女歌手在東南亞都有好成績,除了較早期的陳潔儀許美靜外,接近千禧年就有孫燕姿和蔡健雅。蔡的唱腔偏向西化,嗓子很有個性,也參與不少歌曲的創作,並非純粹「曲來張口」。《陌生人》是蔡比較女性化的歌曲。她好些談情的歌曲都是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感情,例如《無底洞》《Beautiful Love》,在女歌手中比較少見。

《蘭花草》-葉蒨文 (2004)
葉蒨文最流行的國語歌曲當推《瀟灑走一回》,但我覺得那首歌太計算,反而兩年前她翻唱《蘭花草》有點新意。葉蒨文是 1990 年代港、台最紅的女歌手之一,她唱功當然好,但分句時的呼吸聲卻也相當刺耳(另一代表大概是陳慧嫻了)。

《寓言》-張韶涵 (2004)
有「小巨肺」之稱的張韶涵出道日子尚淺,但以唱功而論,她是相當具水準的。不過,除了這首出道之作《寓言》外,後來推出的歌曲暫時還沒有哪一首得我歡心。

《只有你》-黃綺珊 (2005)
說實話,我連黃綺珊長什麼樣子還沒搞清楚,但從某電台節目中聽到張敬軒對她大力推介,聽了這一首歌曲,不得不說句「厲害」。

《美麗的神話》-韓紅、孫楠 (2005)
電影《神話》的國語版主題曲。兩個都是唱得之人,也同樣其貌不揚。中國大陸的音樂圈就有這個優點,會唱但不中看一樣有出頭機會。韓紅的嗓子和歌藝都一流,「聽」她唱歌是個享受。

Tuesday 19 September 2006

流連音間 之二 (國語女聲 上)

構思歌曲分享之初,就希望每一輯有個主題
本來這輯想弄一個初聽英文歌的英美流行榜精選
但選了個多星期還不滿意
還是先來一個女聲巡禮
分上、下集挑了 30 個不同年代的女歌手的國語歌曲
看有多少你聽過或喜歡的


《永遠的微笑》-周璇
追溯不到是哪一年的出品,但以周璇 1918 年生算,相信是 1940 年代的作品吧。每一次聽這首歌,總覺得置身一個孤清的聖誕夜,坐在窗前,或回味溫馨點滴,或憶起遠方故人。

《等著你回來》-白光
同樣追查不到出品年份。也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妖姬」白光這首名作便被視為回魂夜之選。聽這首歌,只想到「詭艷」、「淒迷」。

《玫瑰玫瑰我愛你》-姚莉 (1943)
重看《山水有相逢》(VCD),除了笑破肚皮的對白,錯得離奇的字幕(例如,《紅燭淚》變成《紅中律》)外,見李司祺黃韻詩陳嘉儀在唱 Rose, Rose, I Love You,便想起了姚莉這首一點不失禮的改編歌。

《我要你的愛》-葛蘭
另一首改編歌,原曲是 I Want You to be My Baby。葛蘭真是能演能唱,第一次看她的《野玫瑰之戀》,覺得她有種「吃人」的氣勢啊。這首《我要你的愛》也比 20 多年後葉德嫻的《我要》唱得精彩。

《泡菜的故事》-徐小鳳 (1978)
老歌的詞可以很簡單,不一定要有什麼訊息或智慧。這首歌也像一盤泡菜,吞掉了,主菜就上,聽後還會清楚記得它的色彩、味道嗎?不過,徐小鳳早年唱了不少很好玩的國語歌,而她的低沉聲線也可以雄壯、響亮。

《小城故事》-鄧麗君 (1979)
1960 年代末已出道的鄧麗君,金曲無數,我的最愛是《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但如《小城故事》般的中式小調,還是小鄧唱的首屈一指。美麗的詞、曲,柔軟的聲線,只要你會漢語,總有一兩首鄧麗君的歌曲教你心動。

《變》-蘇芮 (1983)
蘇芮有一把熱騰騰的嗓子,台灣人稱她那種滿帶激情的唱腔做「熱唱」。這首《變》,是去年林憶蓮在電台給聽眾推介的。年初故地重遊北海道,想起一些美麗時光,腦海裡就轉出了這首歌。蘇芮的作品中,我還喜歡《請跟我來》《一樣的月光》。

《讀你》-蔡琴 (1984)
城大唸書時有兩年必修的普通話課,第一年老師選了字正腔圓的蔡琴唱的這首《讀你》當教材。旋律、編曲徹頭徹尾的土氣。但一個「讀」字,卻深深打動了我。喜歡一個人,何嘗不是仔細讀對方的樣貌、行為、文字、聲音、性格……

《七點鐘(今生)》-齊豫 (1985)
齊豫的嗓子,有人奉若天籟,有人鄙為鬼嚎。我,大概是前者。她和潘越雲合灌了《回聲》專輯,詞全由三毛填。這歌可有唱出意中人第一次主動約會你的感覺?

《飛》-潘越雲 (1985)
《回聲》專輯中,最喜歡這歌。潘越雲樣子不好看,但嗓子美、歌藝高,聽著這首歌,我也身同感受呢。

《夢醒時分》-陳淑樺 (1989)
1970、80 年代的台灣音樂圈,湧現了不少美聲歌手,陳淑樺肯定是其中之一。毫無疑問,李宗盛一些作品(歌詞)確實抓住了某個時代城市男女感情世界的痛處。就算在音樂上刺激欠奉,經歷感情起伏的人,幾乎對他至少一兩首作品產生共鳴。嗓子甜美的陳淑樺唱起傷感情歌一樣動人。

《哭砂》-黃鶯鶯 (1990)
黃鶯鶯為了一次機器故障,曾經信心盡失,多年不敢現場演唱。其實她很會唱,聲音也美,《回心轉意》《花言巧語》《葬心》《春光》等都是好歌。不過,我認為《哭砂》才最能把她的優點發揮出來──感情細膩,絲絲情緒隨著裊裊餘音鑽進你的心坎裡。

《親密愛人》-梅艷芳 (1991)
梅艷芳出版的國語專輯不到十張,小蟲替她寫的這首歌,讓梅艷芳散發出少見的溫柔氣息。我喜歡這樣的梅艷芳,也覺得梅艷芳是希望這樣的走過她的人生。只是,世事從來少盡人意。

《愛的代價》-張艾嘉 (1992)
唱歌的張艾嘉,論技藝遠不如她演戲。但她「知性之女」的特質,從羅大佑李宗盛,一直保存得很好。《愛的代價》這首歌可喜可悲,視乎聽者的心態、心情、心境。

《城裡的月光》-許美靜 (1995)
中秋節快到,這首加了色士風的新派小調是我的中秋之選,也讓歌者充分發揮嗓子「美」和「靜」的特點。


下一回再介紹十五首
基本上歌已選好
有興趣的可以猜一下,甚至提名你喜歡的
反正還沒上載

Tuesday 12 September 2006

下一站……

 
 秋天的風身邊輕輕吹
 像對我說聲也許就算以往愛得多累
 仍然願意與你再聚

不喜歡陳慧嫻唱歌時急速而明顯的呼吸聲
但她嗓音瞭亮,也有一些好歌
每到秋天就會想起這首《今天的愛人是誰》(1994 年)
當然,原唱的高橋真梨子也唱很好

微涼,長空暗淡
細雨,秋風蕭瑟

這兩天突然比平日多愁善感起來

昨天是 9/11 五週年紀念
五年前的同一天,準時下班,跟朋友在赤柱吃晚飯
一進家門就看到突發新聞:飛機撞擊世界貿易中心北座
那是連荷李活也未必敢幹的瘋狂事
那一天,兩幢摩天大樓倒下了
整個晚上聽著廣播,輾轉反側,不想相信那是事實
第二天收到了在紐約的小學同學報平安的電郵
心情才平伏了一點

昨晚電視播放 9/11 的紀實電視劇
想起我另一個朋友的一個堂兄弟在那次事故中喪生了
下午收到這朋友的電郵,跟過去四年一樣
他又飛到紐約去參加悼念活動
發生 9/11 事件的時候,還沒有交上這個朋友
那個晚上,除了為死者默禱外,更多的是感到人生無常
後來,從這位朋友身上慢慢體會到事件的餘波可能是沒有窮盡的

昨天早上,聽到事發後紐約市播個不停的哀樂兼安魂曲:Imagine
心情有點沉重,踏出家門,彷彿就要走過死亡的幽谷
邊吃早餐邊讀朋友和她網友關於婚禮、葬禮的文章
又是一陣陣生生死死的念頭
確實想過寫這題目,趁有點勁兒便湊個熱鬧

那位在紐約的小學同學剛回來辦點事,明天會跟她和她弟弟晚飯
下班後特地跑去給他們幾個孩子買玩具
昨夜的銅鑼灣,從時代廣場皇室堡、從 HMV 玩具反斗城
是不同尋常的寂寞,遊人比平常少三分之二
在偌大的玩具店逛著,竟然覺得自己像一個爸爸!
小生命總是予人希望的
也會讓人產生奇怪的念頭

晚上,還是以低音量通宵開著收音機
好讓乍醒時有點音樂讓自己在蒙矓間能快點再入睡
只是今天凌晨,一直在播張國榮,因為這天是他 50 歲忌日
聽著睡著,一夜都不大安穩
小時候,不喜歡張國榮,覺得他鋒芒太露,有點造作
到長大後,才慢慢欣賞他在表演事業的前衛和成就
還有那份忠於自己的個性
就是喜歡他作為一個有血肉的藝人
張國榮離去的那天是愚人節,沙士正在爆發
下午一個中學生的惡作劇,搞得比較無知的市民搶購白米
晚上政府把部份居民遷出了淘大花園
三件事同在一天發生──超現實

天亮了,上班時聽電台
原來今天是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一週年
雖然對迪士尼一向沒興趣,也沒去過
更不知道樂園還能多撐幾年
但一個誕生紀念日,怎麼說也算是一件喜事

一波又一波,勾起了對生死的一點遐思
第一次認真想生死
是六七年前替有線電視翻譯電影《下一站‧天國》的中文字幕
我不諳日語,只是拿著譯成英文的對白本翻譯
對白不算少、分場極多
索性邊看邊譯,結果越看下去興味越濃
電影平淡卻動人
故事講述人間與天國之間有一個中途站
死者於此暫留一個星期,在頭三天要選擇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然後,中途站的職員便把這段回憶拍成影片
在最後一天讓死者重新回味
死者就可以永遠活在美好的回憶之中
那就是「天國」
而沒選出值得紀念的人生片段的死者,就要留在中途站工作

片中兩個死者,一個老人和一個青年未能選出想記念的人生片段
老人覺得過去是悲傷的,不想回憶
青年則認為不要活在過去之中,寧願不選擇
兩個中途站的職員(男、女主角)幫助已經選定人生片段的死者之餘
也遊說老人和青年做選擇
老人想找讓他能感受到生存意義的片段
職員為他帶來了幾十年人生的錄像
最後,老人找到了,是他和妻子最後一次一起看電影
他更為過了三天的期限向職員道歉
把所有死者送走後,男職員也找到了自己想記念的事兒
就讓女助手幫助他重新塑造那一段回憶
女助手萬般不願意,最後還是做了,讓男主角到天國去
至於那青年,始終不肯選擇,便留在中途站工作

影片沒有明顯道出來到中途站的死者的想法
反而中途站裡的兩個職員值得一談
他們不懂得面對自己短暫的一生
其實和老人面對一樣的問題:不曉得自己生存的證明是什麼
男職員看到老人的未婚妻把老人放在要回到的那一刻之中
那麼,老人的生存證明就在於他的未婚妻
老人原來是別人的幸福所託
女助手則讓自己留在男職員的回憶中
她喜歡男職員,男的心中有跟她一起的回憶,便是她的存在意義
兩人是以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肯定自己的存在

男發現女選的最美一刻竟是與自己一起
自己卻要到下一站「天國」去
愛情,有時候真的很殘忍

再說那老人
他最後決定「回去」和妻子最後一次一起看電影那一刻
因為那提醒他妻子無怨地跟隨了自己數十年
自己卻沒有珍惜過
所以,很想再去感受那一刻
就是說,他珍惜他妻子,打算再次去關心對方
這一份情真意切,該就是老人存在的證明了
縱然愛得太遲
如果生命曾經有那麼一刻的認真
回憶就不會教人痛苦或難堪
珍惜、關懷就是認真對待生命的法門

《下一站‧天國》的淡然滲出強烈的真實感
生存是什麼?死亡又是什麼?
我可沒能力給出得體的答案
自誕生一刻起,生命就一步一步靠近死亡
但我們可不是為死亡而生存
總是想像死亡前要做什麼
大概不如珍惜現在來得有意義呢

下一站未必是天國那麼遠、那麼虛無縹緲

下一站可能是你的家

也可能是你喜歡的壽司店

Thursday 7 September 2006

流連音間 之一

終於把歌曲上載到右邊的 Stickam
一直不成功是因為忽略了電腦的防火牆
昨晚上載了 15 首歌
會盡量每兩星期或一個月換一批,並附簡單介紹
有什麼想聽,或想到什麼特別專題,告訴我吧
若聽不到,在家可關掉防火牆試試看,若公司有 intranet 則恐怕不成
我的第一個歌集沒有題旨,東拉西扯而已


詞不達意 林憶蓮 (2006)
第一次聽憶蓮的新國語專輯,最先吸引我的是這一首歌,純粹物隨心轉。比 The Cardigans 的原唱出色。然而,幸福快樂人士該會覺得它悶蛋。愛情,對自己的另一半還是周圍的人,都是需要翻譯的。

日子 林憶蓮 (2006)
同是來自憶蓮最新專輯,算是個突破。New Age 味道的舞池作品。越唱越迷離、詭異。編曲是 William Orbit 式的 chilled-out,抽離地吟唱情網之中的無助。

純情 王菲 (1994)
在《北海道私遊記(四)》(7 月 28 日)提到這首歌,曾經是我的精神和生活寫照。來自《胡思亂想》專輯,王菲眾多四平八穩的歌曲中,這一首算很得我心。

日與夜 林憶蓮 張學友 (2002)
我其中一首十分喜歡的粵語歌曲,什麼時候聽都覺得感動,也許是因為我的世界就如「日與夜」──理性與感性、現實與理想、沉穩與激烈,從來相知不相交。

悪女 中島みゆき (1981)
在《北海道私遊記(五)》(8 月 16 日)提到這歌,也曾經有類似歌曲主角的遭遇。很為中島美雪初期的清新風格和文藝氣息所吸引,當時她沒那麼孤芳自賞,《時代》、《誕生》等歌曲都動聽。

Dear God Please Help Me – Morrissey (2006)
來自較早前推出的新專輯,唱中了我一點心事。仍是 Morrissey典型的煽情作品,這一次歌名終於短過紮腳布。純以歌藝、台型論,Morrissey 仍是出色的。

Breathe Me – Sia ( from “ Six Feet Under ” ) (2004)
看劇集時一聽傾心,「捱貴碟」也第一時間買了。從 Twin Peaks 的 Falling 開始,便很喜歡這一類曲、編、唱如迷離夜雨的作品。

Love Song For A Vampire – Annie Lennox (1992)
寫網誌之初提到一批非常喜歡的歌曲,這是其中一首。Annie 有一把很富感染力的嗓子,這首歌淒美得每一次聽都起疙瘩。

秋月夜 林海、蔣彥 (2005)
去年九月到北京公幹,臨上飛機前逛王府井,一家唱片店在播這張新派琵琶演奏專輯,35 塊,錄音很好,不買白不買。林海早前替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譜了配樂,據聞非常出色,只是不曉得在哪裡能找到。

Mr. Roboto – Styx (1983)
在某個疲倦的黃昏,於回家的公車上,電台傳來了這首歌。Styx 的音樂,不管動或靜,都很富張力。現在聽這歌,編曲或者不夠「潮」,卻多了兩分 cult 味。

Mas Que Nada – Sergio Mendes Feat. The Black Eyed Peas (2006)
這就是「潮」。之前沒聽過 Sergio Mendes 的歌,但老前輩這麼擁抱潮流,敢於創新,已經值得加分。一直抗拒 Hip-hop,加了拉丁節奏的卻出奇有趣。同理,喝過「檸賓」才知道不會拉,味道也不賴。

Take Me Out – Franz Ferdinand (2004)
愛穿 Dior Homme 的格拉斯哥四人男子樂隊 Franz Ferdinand 是我覺得最「搶耳」的英倫新樂隊。幾把急遽的結他,高壓而行雲流水的編曲和演唱,令我也幻想自己駕著敞篷車兜風去。

With Or Without You – U2 (1987)
U2 的作品多少滲出沉鬱的愛爾蘭文藝色彩,而這個永恆的經典更是濃得化不開。總覺得聲線偏沉的 Bono 唱慢歌更出色,一味引冗高呼不能完全表現他的深情,這首歌正好讓他盡惰發揮。

These Foolish Things – Johnny Hartman (Jazz standards)
Clint Eastwood 在《麥迪遜之橋》中用了幾首 Johnny Hartman 的歌。有別於 Nat King Cole 豁達中透著黯然、Louis Armstrong 嘴角老向上翹的開懷,或者 Jimmy Scott 悲涼的如泣如訴,Hartman 的聲線溫柔、內斂,很是耐聽。

I Don't Want To Say Goodbye – Teddy Thompson (2005)
《斷背山》大熱,讓樂迷重新留意 Country 音樂,連 Norah Jones 也跟樂隊搞了張 The Little Willies 專輯。在《斷背山》的原聲唱片中,曾在 Rufus Wainwright 唱片獻聲的 Teddy Thompson 寫了這首雋永而不濫情的情歌。


* 特此借用《明報》週日副刊的同名欄目作這系列的標題

Monday 28 August 2006

日本沉……悶

從四月中到昨天為止只曾放過一天假
星期天七點半,終算完成了其中一個關鍵階段的工作
順利的話,「七天工作制」或者可以(暫時)改為「六天工作制」
昨晚早早就寢,今天特地放一天假
睡到九點多才起床,對我來說,算是個壯舉了

午飯在太古廣場 Great Triple-O’s
上次吃了牛肉漢堡,過得去
今天吃雞肉漢堡,一份餐包漢堡包、薯條、汽水(可加錢改奶昔)
薯條較麥當奴的粗一倍,加了很少量的鹽和胡椒調味,帶微烤焦氣味
較麥當奴的軟稔,不錯
每張桌子備有醋和茄汁讓客人自行調味
我是番茄怪,但它的 Heinz 茄汁太甜,味道麻麻
醋則偏鹹,最後還是要茄汁
雞肉漢堡的雞排有點肉汁,像冰鮮多於雪藏
漢堡較麥當奴的巨無霸厚三分之一
配菜包括番茄片、生菜絲、少量酸瓜
醬汁如略偏甜的千島汁,整個漢堡包口感頗清新
我覺得 49 元一份餐可以接受,但如果你不愛吃漢堡包,可以不試
幹嘛會吃 Triple-O’s 當午飯?
每逢工作得辛苦或情緒波動,我都愛以垃圾食物來安慰自己
垃圾食物者,香脆易入口卻脂肪多熱量高之食品也
Triple-O’s 比麥當奴高貴一點:用料上乘一些,味道較清淡
總不成每次減壓都去吃幾百塊的壽司吧
雖然上星期五(完成工作指標前)已吃了一頓蠻好的
再說,吃東西一定要有好的伴兒
好的吃伴一定要跟自己在口味和消費預算兩方面都接近
難求!
目前只有三個,還是起碼兩三個月才見一面的
(對著太平洋說)有人想應徵嗎?

吃包吃飽了,就去逛唱片店
之前買了票看電影,但時間尚早,逛完金鐘再逛又一城,最後才回中環看戲
大概之前的漢堡餐也消化了一半
在九龍塘回中環的地車裡,遇到了一個因嘴部和舌頭嚴重變形的男人
他拖著一個失明的男人上車
兩人就站在我面前,當時我旁邊還有一個帶著兩個不到五歲的女孩的西婦
兩個小女孩,一個拽著大人的衣角,盯著那嘴部有病變的男人,不敢作聲
另一個則輕聲說:Oh, it’s disgusting,就躲在大人身後
但那西婦跟我一樣,還是站在原地,很鎮定的樣子
兩個小女孩也只有盯著那男人,再沒有什麼行動,直到下車為止
我覺得那西婦很得體,也有勇氣,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對於某些病患者,他們不需要同情的眼光
因為那對他們的病況毫無助益
但他們肯定不想面對任何歧視

到了旺角站,有個十一二歲的女生「發現」了那男人
就連忙通知兩個同伴
三人站在我前面遠遠的帶著獵奇的眼光去評頭品足
當時我覺得她們「沒家教」
很不幸,這種人在香港人口中頗具份量
所以香港的娛樂週刊永遠不會被淘汰
那三個女孩下車後,列車離站前
還要像食髓知味的鯊魚般在車廂外游弋一輪
看夠、笑夠才心滿意足地離去

來到了今天放假的重頭戲──看電影
之前沒空去看《超人──強戰回歸》
這陣子又沒特別吸引的電影
最後選了《日本沉沒》
故事說外國地質學家研究指出
日本會因為板塊移動而於 40 年內沉沒
但本土地質學家在高知縣的海底有驚人發現
預測日本在一年內便會沉沒……

這是一齣外強中乾的電影
貴為日本史上製作費最高電影
加上驚世的題材,表面上予人氣勢磅礡之感
實際上,若以荷李活的標準衡量,20 億日圓其實不是大數目
頭 20 分鐘拋出一堆科學證據,力證日本島有沉沒危機
這是整個劇本最可觀的部份
接下來,焦點轉到國家的管治層面
而不如一般災難片從求生者的視點感受災難降臨
主要角色都是政客、研究人員、保安部隊成員
至少對我這個觀眾而言,投入感就打了折扣
其實《日本沉沒》的 CG 鏡頭不多,但質素不俗,可惜只限於死物
也就是說,電腦影像與人的互動很低
看到 109 大廈倒塌,卻不見商場內部的人心惶惶,沒有災難片的刺激感
彷彿仍然停留在哥斯拉時代
比較一下《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中神箭手穿梭於象群腿間
和《King Kong》中主角和探險隊員跟大群恐龍逃避暴龍追殺這兩幕
就會懂我的意思
拍得比較好的,只有近尾聲一組逃難上山的鏡頭
坦白說,入場前對特技沒抱太大期望
但倒想看看一些去過或想去的地方到底給蹂躪成什麼慘況
看見折成兩半的東京鐵塔、幾乎沒頂的奈良大佛
明知是假的,心裡還是有點慼慼然

我認為,日本電影有幾個賣點:角色塑造、人情描述、配樂
沒料到《日本沉沒》的感情戲才是最弱一環
本來亂世兒女情水到渠成
偏偏男女主角的戀情發展,從邂逅到死別皆缺乏感染力
對白婆媽,還要加插一幕 MV 式的拍攝(雖然主題歌尚算動聽)
徹底拖垮了災難片應有的節奏
日本電影、電視劇的配樂、主題曲一般滿有水準
像本片女主角柴咲コウ唱《黃泉復活》的主題歌《月のしずく》就很動聽
但也要用得適宜才能相得益彰
印象中,野村芳太郎改編松本清張小說拍成的《砂之器》
片末以交響樂配上警探幾句簡短的旁白
把整宗殺人案件的前因後果巨細無遺又極富詩意地呈現出來
是日本電影中以音樂講故事的精彩一章

《日本沉沒》改編小松左京的暢銷舊著
雖然套入了新的時代背景,但似乎世界觀封閉依舊
故事描述的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天災
可是除了片初出現了一個外籍專家,彷彿不屑讓聯合國介入似的
結局更是荒謬,何不向外國借一艘先進的潛艇讓草彅剛完成任務?
只欲強調日本人的愛國精神嗎?
想深一層,影片前段可能已經堆下伏線
殉國的首相在訪華求援前跟女部長的一席話,其中一節大意是:
「面對如此天災,有人會認為該與家人、國家共存亡
這樣的想法,大概只有日本人才想得到」
武士道精神?櫻花美學?

整齣電影文戲佔多,卻單調沉悶,不斷出現冷場
經常只見幾個人講來講去,實在比不上美國的《明日之後》
看到四分三,我差點要閉目養神
主戲是草彅剛與女救援隊員柴咲コウ之戀,毫無火花
反而另一對有情人科學家豐川悅司和女部長大地真央都有性格和才學
唯一的小驚喜是在片中客串演草彅剛姊姊的
是一度蠻受歡迎,也曾頗得我心的賢淑女星和久井映見
歲月無情,人間有愛,和久井人老了,但仍殘餘半分可愛
草彅剛貫切其木面演技
更最受不了他那件穿過漫天火山灰後竟然從來一塵不染的白色外套
不過,他的嗓音頗動聽,改做旁白會好些
柴咲コウ則表情豐富一點,但她的頭髮出賣了她
既然整天戴著頭盔東奔西跑救急扶危
怎麼一脫頭盔,秀髮光爽滑淨如陳年美力洗髮水廣告中的田中裕子呢?
算了,再說下去,多寫兩千字都不夠

題外話,看電影時,旁邊坐了一家人:女兒帶母親、兒子和傭人去看戲
那六十來歲的外祖母看見滔天海嘯沖毀函館金森倉庫、沉在水底的心齋橋
竟然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
配合他們邊看邊接力傳遞的那一大包零吃發出的聲音
媽媽的電話又響了兩次(再多響一次我就要「媽」她!)
以及一家老少偶爾討論銀幕上那些體無完膚的景點
清水舞台姬路城到過了沒有
也實在很難看得投入
但在香港看電影,這是無可避免的了……吧?

Monday 17 July 2006

落花.流水

上星期六晚上,在辦公室完成了計劃的工作,寫完上一篇網誌
匆匆跑到油麻地看《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那是波蘭籍導演奇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1991 年的作品
當年在康城影展贏得了最佳女主角殊榮
久聞此片大名,98 年金獅影視店結業前
曾想過租回家看以「燃燒套票」
只是最後怕它悶藝而作罷
幾年後,買了同是大獲好評的原聲專輯
Zbigniew Preisner 譜寫的電影配樂,第一次聽已經給打動了
彷彿每個音符都滴出淚水
雖然一直沒有機會看電影
但是已經相信它是音符蘊藏情緒的最佳演繹之一
不過,《兩生花》的配樂不是出門旅行的良伴
而是讓人思考前世今生哀愁的飄渺之音

兩個月前在網上得悉片子終於推出了 DVD
二話不說就在網上訂購了
買的不是法國 m2k 的版本,而是英國 Artificial Eye 那個
沒有比較過兩者有什麼分別
但以前買 m2k 的《祖與占》(Jules and Jim)
《400擊》(The 400 Blows) 都不錯
而買 Artificial Eye 的《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則聲音、畫質都好

奇氏的作品節奏比較慢
每天上班看了十幾小時稿子,下班回家眼睛都睜不開了
所以看不了多久便打盹,結果影碟只看了三分之一
這是否說片子很悶?非也,只是不在靜逸的氛圍下看便不能投入
也很難說《兩生花》是否我喜歡的電影之一
因為奇氏的電影,看完了是需要時間沉澱的

《兩生花》的故事很簡單,是講兩個名字、相貌相似的女孩──
在波蘭出生的 Weronika 和在法國出生的 Véronique
她們倆心靈感應的故事
Weronika 天生一副清脆如吐仙音的嗓子,Véronique 則是音樂教師
二人都擁有晶瑩剔透的橡皮球,同樣有疼樣愛自己的父親
一樣容易墮入愛河,愛情路也同樣不算平坦
後來於革命年代兩人在波蘭的華沙輕輕擦過
驚鴻一瞥,彼此的命運也就從此迥異
Weronika 在音樂會上引吭高歌,唱到最高音的一刻,猝死台上
而 Véronique 即莫名其妙地感到哀傷
此後,文件夾中的帶子、心電圖
便接通了兩顆外表一樣但互不相識的心靈

其實整個故事沒有明顯的敘事脈絡,理性解不通,推理又沒線索
例如,誰把 Weronika 文件夾中的帶子寄給 Véronique 呢?
雖說可能「一個花蕾生兩花」,但難道兩個女孩不能是同一人嗎?

《兩生花》的奇斯洛夫斯基彷彿是跟著感覺走
片子講第六感,也就是心血來潮的乍現靈光,是無法解釋的
導演借 Véronique 的口道出了自己對第六感的詮釋:
我感到自己活在世上不是孤獨一人,彷彿還有同一生命在他方一同呼吸

影片就是輕描淡寫,只寫兩個女孩之間的心靈感通
好像沒有帶出了什麼高深的道理,甚至不是在說一個故事
導演就如用菲林寫詩,以影像栽花,最後完成一幅淡雅的素描
也許看電影,可以不必求「明白」的

但,還是對片中那老婆婆的意象摸不著頭腦
老婆婆兩次在畫面掠過,讓兩個女孩都湧起了無以名狀的感傷
她的出現是否在點出緊扣的命運和機遇這兩個命題呢?

另一場教我屏息靜看的是那個魔幻的木偶劇場
原來我最喜歡的那段配樂,說的正是這一幕
木偶藝人在片末以 Véronique 的模樣製作了兩個木偶
他說因為木偶脆弱,所以造了兩個
看著兩個木偶,特別是工作枱上當後備的那個
他的話直教我起雞皮疙瘩--
也許生命就如木偶般脆弱,只是命運的扯線偶罷了

另一個希望在電影院看《兩生花》的原因
是那一抹看似日落的貫串整部影片的橙黃色
構成了一種懷舊、感性、異地的氛圍
據說那是經過特別漂染的色調
只有在戲院看原裝菲林版才算原汁原味,看影碟版始終不盡相同

當然,一人分飾兩角的 Irene Jacob 也是近乎完美的
令人驚艷的氣質和無懈可擊的演繹,教人一看難忘
只是任何美麗的歐洲女星,一旦經過荷李活的洗禮
便遭「化妍為醜」(可能說得嚴重了一點),實在令人嘆息

奇氏的其他作品,只看過《藍》和《殺誡》
《藍》是純粹看戲,《殺誡》則是翻譯字幕

《殺誡》基本上是「第五誡」的加長版
當年少不更事,不曉得是大師名作
只管拿著從法語翻譯成英語的對白本
看片子分句,記筆記,然後翻譯成中文字幕便了事
對白本很短,除了幾段引述《聖經》的要查證一下外
其他都算簡單直接
幾年後重看,多了幾分感想
在《殺戒》裡,沒有完全清白的人,也沒有絕對邪惡的人
少年殺了人,然後法律又殺了他
少年用繩索勒住計程車司機的頸,用衣服蒙著他的頭
再以石頭猛砸,將司機殺死
血腥的手段,冷峻的畫面
最後,行刑的警察蒙住了少年的眼睛,把繩圈套在他頸上
一段經文唸完,便將他吊死
利落的過程,駭人的場面
這樣,平民百姓的殺人行為與國家機器的殺人手段並置了起來
導演同時對暴力和死刑提出了控訴

* * * * * * * * * * * * * *

那晚躺在床上,腦海裡迴盪著《兩生花》的音樂,很快就入睡了
半夜兩點多醒來,聽見窗外轟隆隆的雨聲
房間對面的山坡已成一片泛映燈光呈紅白色的水幕
嗅著下雨天那陣帶點腥氣的味道,是一陣刺激
但這幅雨景也太嚇人,有點吵,亦沒什麼情調
睡魔適時又緩緩奏起了《兩生花》
關好窗,繼續尋夢去

Saturday 1 July 2006

光影留情

一向都喜歡看電影,但上電影院的次數越來越少
一來片子不吸引,二來很難找到好的電影同伴
三來現在上電影院都不好玩
硬環境不好:地台不夠斜,每排座位之間的距離小
音響水平一般,銀幕不夠高不夠闊…
軟環境更差:電話響個不停,後排的人老踢前面的椅背
熱心觀眾教導同伴怎樣看電影…

小時候,看電影是頭等大事
例如,每年大除夕,吃過團年飯,都會去看一場七點半
通常是賀歲港產片,然後再闔家逛年宵
春節假期都在期末考試之後,功課又比較少
在假期結束前,還有機會多看一兩齣電影
自懂性以來,我一直住九龍區,常去的電影院現在拆的拆、關的關
保留著的也差不多面目全非了
無論如何,這些電影院記載了我的觀影歷史之餘
也承載著我不少回憶


人面全非類

明月
曾住在它上面四年,還放映邵氏電影時去看過一次電影
是什麼戲倒忘了,那時候唸小一吧
後來明月改變「戲路」,搞得我有好多年每次提起舊居就有點尷尬

紅磡
改建成二流商場已經多年,在這兒看了不少嘉禾的電影
冷氣很大,梯級間有鮮綠色指路燈
大堂用了冰冷的銀色,其實非常陰森
有段時期爸媽愛到這裡看中國鬼片,什麼《人嚇人》《鬼嚇人》…
印象最深的卻是《猛鬼出籠》的預告片
看得最開懷也有,像《山 T 老夫子》《快餐車》《富貴列車》等

金門
規模蠻大的,離我家很近,現在已經變成某基督教會了
連續幾年大除夕都在這裡看電影,包括《恭喜發財》
還在這裡看過《全家福》《雞同鴨講》《英倫琵琶》
椅子又大又舒服(可能那時候我體積小),冷氣也足夠
坐超等的話要走好幾層樓梯呀

麗宮
曾是全香港最大的戲院,座位超過三千個
去看電影的時候它已經是放映二輪電影的了
分前座、後座、超等,其實後座已經很棒,才 12 塊,超等則 15 塊
James Cameron 的《深淵》(The Abyss) 就是在這裡看
那是我看的第一齣 Ed Harris 擔綱的電影

大華
曾經是我最喜愛的電影院
椅子舒服,音響出色,銀幕高闊,冷氣又夠大,夏天去一流
回想起來,好多齣奧斯卡得獎電影都在這裡看
包括《舒特拉的名單》《阿甘正傳》《別問我是誰》《雷霆救兵》《寫我深情》
它突然結業,實在教我失落了好一段日子

凱聲
舅舅剛跟舅母拍拖的時候
常帶著我作三人行,看西片的話多數到凱聲去
起初我坐兩人中間,後來舅舅說:「你長大了,坐到旁邊去吧。」
再後來,他也許知道我已經長大,索性把我獨留家中 :)
凱聲改建成迷你戲院後,音響也不錯,兩個影室都比較狹長
《貝隆夫人》《奪面雙雄》《鐵達尼號》等都是在這裡看的
當年知道它要結業,也是一陣欷歔

麗聲
戲院大堂、門口永遠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
我在這裡看《開心鬼》
當年覺得裝潢有點殘舊
還很「勢利」的覺得它只放映港產片,比凱聲低檔一點

國華
這家一代色情電影院在紅磡商業中心內
在紅磡商業中心建成前,原址便有一家規模很大的國華戲院
媽在附近的工廠上班時常常到國華看電影
重建後,國華也沒有馬上淪落風塵
我是在這裡邂逅鍾斯博士──看《奪寶奇兵》的,意想不到吧

珠江
主要放映銀都機構拍攝或引進的電影
看過《少林寺》《少林小子》(都是配廣東話的)
還有于榮光第一齣電影《海市蜃樓》
我第一次帶兩個弟弟看電影,就是在珠江看首輪的《天空之城》
還有兩套現在可以視作 Cult 片的《飛俠哥頓》《月宮寶盒》
在珠江還發生過一則奇事
小弟弟兒時愛作怪聲,大家最愛叫他扮小鸚鵡
有次一家五口看電影,我突然心癮大發(當時我也是小孩)
叫他在我耳畔小聲的說一句鸚鵡話,天曉得他竟放聲大叫三聲
我不敢張看四周觀眾的反應,更不敢罵他不聽話,為怕他不受控制繼續狂呼
當然,散場後,我也沒有好下場

文華
看了一套超級瘋狂的邵氏電影《天使出更》
但更震撼我的卻是開場前院方(我相信是)錯誤放映的那段「露毛」預告片
那是星期天下午,全院幾乎滿座,觀眾多是一家大小
「毛」片一出,全院嘩然
爸媽趕忙掩著弟弟的眼睛,卻沒手照顧我,只管喊我別看
確實是「新奇」的嘛,也就陽奉陰違的看三秒才閉上眼睛一秒
說真的,那是一次奇妙的極富啟蒙意味的性教育
至少幾年後在小六的健康教育課上
就不會像其他同學那樣大驚小怪、大呼小叫、大鄉里出城

南華
幾歲時在這裡看(重映)《劉三姐》,不到三分一就嘔吐大作
不是劉三姐唱歌難聽,是我生病了
到中六時再來看《霸王別姬》
第一次認真看涉及文革的電影(後來也在這兒看《活著》)
雖然片子沒用上大量篇幅談歷史,但散場後心情在慢慢攪動
還記得那是一月份,在春節之前
那年的冬天好冷,連續兩三個星期氣溫在 15 攝氏度以下

金冠
只曾在它拆卸前看了一次電影,該是《超人續集》
當時覺得它好大,但整間戲院以及周圍環境都有點荒涼
加上之前看完《幻海奇情》的戲院鬼故事,更加覺得有點可怖

金聲
在這裡看的電影不多,印象最深的是《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那是我第一齣正式地看林青霞演戲
大概是學校假期的某一個下午吧,偌大的戲院裡觀眾不到十人
現在上址好像變成了卡啦 OK

倫敦
另一家消失了的電影院,當時的戲院外牆廣告就是如今子彈電梯的位置
最記得有套電影叫《阿甲曬命》(英文名字倒忘了)
男主角的髮型是個十級誇張的箭豬頭
電視廣告其中一句對白說:「龍蝦做早餐,魚翅嚟撈飯。」
很小的時候,有段時間家境算小康,我吃東西挑三揀四
上館子時,竟要用碗仔翅來佐米飯吃
回想起來,很折福
下世有幸為人父母的話,我不會這樣寵壞孩子

普慶
我是在這裡看《星球大戰》的
覺得它那個大大的有蓋前門,有點像百老匯的劇院
開場前先跟三五知己聚在一起聊聊天,再買點爆米花等小吃
真有普天同慶的感覺


屹立不倒類

寶石
至今仍迄立不倒,只是面積大減,變了迷你電影院
在這兒看過《ET外星人》《衛斯理》等
這裡的椅背又高又硬,敢情像一排排的神主牌
還有,地上的垃圾蠻多
也許是因為戲院門口有很多賣小吃的路邊攤
像涼果、烤魷魚、荸薺、甘蔗(最無謂的小吃)
不過,那種熱鬧的戲院風味確實教人懷念

海運
咸豐年前,老爸在尖沙嘴上班
看西片的話,多數在海運
到升上中學後,跟同學看外語片也多選這裡
包括《寶貝智多星》《聖戰奇兵》《手足情未了》《人鬼情未了》等
改建成迷你戲院後,反而很少光顧
大概只看過《蝙蝠俠與羅賓》
就是那個只懂微笑的白痴蝙蝠俠 (George Clooney)

嘉禾港威(海城)
現在的海港城其實是經過拆卸重建的
「首版」海港城內的戲院不叫嘉禾港威,是叫海城
二十多年前,海城已經是迷你戲院,分一、二兩個影室
爸媽帶我和弟弟們去看《緣份》
記得這麼清楚,除了一聽便愛上的張國榮、梅艷芳唱的同名主題曲
以及片中在當時而言很富新意的「地鐵緣份遊戲」外
還有散場後吃午飯的那一家意粉屋 (Spaghetti House) ──該是香港的第一家
其中一個菜是拿破崙意粉
(我腦袋就是有這個毛病,對某些陳年人事記得特別清楚)
至於改建後的嘉禾港威,第一次去該是看《侏羅記公園》吧

影藝
唸大專時其中一所經常流連的電影院
在「天地堂」的日子,有時候會從九龍塘跑到灣仔看電影
然後再到時代廣場逛 Tower Records 或到中環大會堂圖書館看書
我喜歡影藝放映非主流電影和外語電影
在這裡看了《情書》兩次(後來小樽也去了兩次)
還看過《高校教師》《給我一個爸》和好些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片子

影都
從明月戲院那兒搬到現居處快要 24 年了
當年找房子時,也看過不少美孚新邨的單位
至於那裡唯一的一所戲院,對它的回憶都是跟鬼怪有關的
只在影都看過《捉鬼敢死隊》
看罷電影,我一度不敢吃棉花糖,還有害怕到圖書館中無人的角落
但更恐怖的是,在進場前於戲院大堂放映的那個《屍變》預告片…

紐約
沒記錯的話,舊紐約戲院好像在今天銅鑼灣廣場附近
只曾在某年春節由叔叔帶著我和一班堂兄弟姐妹去看《超人》
還記得門外賣的烤魷魚味道很嗆

麗斯(英京)
前名英京,現在叫麗斯,對它印象模糊
提起它,只因我是在這裡看《最佳拍檔》的


大行其道類

旺角百老匯
百老匯院線的第一所電影院
只曾帶著弟弟來這裡看《幼稚園特警》
現在可以的話,我也盡量不去旺角
所以再去這電影院的機會微乎其微

百老匯電影中心
可以說是我目前看電影的首選
四五年下來,在這裡看了至少一百場電影
第一齣看的好像是德國片《漂流兩顆心》,最近一次是《達文西密碼》
這裡的觀眾看戲比較專心,當然也有不少「壞份子」
不過,在香港這是在所難免的了
這裡常辦影展活動,可以看到比較冷門或來自不同國家的片子
像韓國電影節有《七十好年華》、林權澤的《醉畫仙》(可惜沒有《秦香傳》)
法國電影節的《吾兒唐吉》(Tanguy,講子女屆而立之年仍與父母同住的喜劇)
蠻富詩意的《一切從美好回憶開始》(Se souvenir des belle choses)
又有一些導演或專題回顧影展,如英國老片、奧桑、杜魯福、差利等
包括《Peeping Tom》《祖與占》《戲中戲》《城市之光》
它正跟 PALACE IFC 搞奇斯洛夫斯基回顧展
已買了票兩個星期後在大銀幕上再看一次《兩生花》

PALACE IFC
在三種情況下,才會考慮過來看戲
一、片子接近或超過三小時
二、影片在它的五號影室公映(全院最大)
三、電影具備一流觀能刺激,非得在電影院欣賞一次不可
嚴選之下,只曾在這裡看過《魔戒三部曲之王者再臨》《King Kong》
其實從去年開始,這裡重映了不少經典電影,像《賓虛》《沙漠梟雄》
卻都因為時間無法遷就而錯過了
星期天或公眾假期的30元超早場(一般在9:30或10:00開場)很受歡迎
惟向隅多次,早已放棄

皇室
我喜歡翻修前的皇室
那時候影室比較大,天花的閃星很漂亮,地台向銀幕方向斜下去
椅子蠻舒服的,但就沒試過它的情侶座位
現在的影室地台不夠斜,銀幕太闊,也拉得太低
前面只要是個五尺八吋(或以上)坐如松的好傢伙
至少四分之一的畫面給會變成人頭剪影
來這裡主要是看商業片,如《星戰前傳II之複製人侵略》《帝國驕雄》
附近吃飯、逛街設施齊全,方便聯誼
劇情片少一點,但也看過《美麗有罪》《A.I.人工智能》
也被逼看了一次鬼片──《死國》
現在轉投 UA 院線,更不會來,因為訂票的手續費較高

AMC Theatres
好多選擇的電影院,座位蠻舒服
開場前播的影迷問答題和外國影人資料頗有趣
可惜更新速度極慢,我懷疑是每三年才換一次
我在這裡看過的電影大部分自己都不喜歡
像《一個快樂的傳說》《職業特工隊 2》
例外的算是《跳出我天地》《藍宇》吧

UA 沙田
也許是具規模的迷你戲院的元祖
考完 A Level 的最後一科 Applied Mathematics
跟差不多全班中七的同學到了青龍水上樂園燒烤,然後再到這裡看電影
我和其中四五人不知為何去了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片子卻出乎意料的好看
雖然拍得很平實,但人情味濃厚,所有演員都演技了得
因為覺得交通不方便,之後再沒有光顧了

UA 黃埔
它的出現間接導致紅磡戲院關門大吉
雖然離我家只是 15 分鐘的步程,卻很少光顧
第一次在這裡看的戲是 1990 年春節的《蝙蝠俠》

UA 金鐘
不喜歡這戲院,因為票價比較高
但在這裡卻看了一些對我有頗特殊意義的電影
第一次在這裡看的戲是《生死時速》
當時愛死這套電影,實在太緊張、太酷了
(直到最近才發現它是抄高倉健主演的《新幹線大爆破》,而原作也很出色)
後來因為工作關係,看了這電影不下十次
雖不至於能把對白倒背如流,但實在提不起興趣再翻看
2000 年夏天在這裡看了新版《幻想曲》
開始對迪士尼電影改觀,也發現古典、爵士、藍調等音樂品種也很有趣
第一次拍拖看電影也是在這裡
看的是《叛諜狙擊 2》──對,我比較遲熟
無論如何,那是一個很精彩的晚上

UA 時代廣場
在這裡看過《黑超特警組》,就誓言不會再來
除了票價跟 UA 金鐘一樣比較貴外
影室面積小,又多垃圾,印象極差

GH 荷李活(GV 荷李活)
在電視台工作時,其中一個崗位在週末常常要上班,所以平日有補假
通常是利用假期去做功課和看電影
在這裡我首次嘗試一天之內看三套電影
第一齣《驕陽似我》,調子有點重,但看罷沒有異樣
第二齣《光豬六壯士》,挺諧趣的,散場後也沒有異常生理反應
第三齣《貓屎先生》,不到四分之一,就感到視線模糊、眼痛、思想變得遲鈍
不過後來重看《貓》片,發現它也有一些動人的情節

GH 旺角(GV旺角)
在這裡看過《風雲》《黑俠梭羅》
影室小,人流比較複雜,銀幕比例有點奇怪
晚上一些場次和週末及假期的票價特高,不打算再去

JP 銅鑼灣(翡翠/明珠)
只看過《心計》《總有驕陽》
後者倒有一段奇怪經歷
我是在某個下著大雨的平日下午去看的(好像是公司補假)
那一場的觀眾不到二十人,然而我兩邊都坐了人,都是女的
看戲時,大家都很投入
到完場時,大概結局蠻感人吧
兩個女孩都哭得死去活來,不住抽泣、拭淚
我給夾在中間,又不好意思打擾她們的「雅興」
其他觀眾離開影室時看過來,別誤會我對她們幹了什麼才好

新港
要不是某場國際電影節的戲在這裡放映
才不要來這個「蚊」型電影院


另類

大會堂劇院
只看過兩次電影
第一次是中國電影週選映的梁家輝、蔣雯麗主演的《刮痧》
幾乎全院滿座,我和朋友比較晚才進場,只能坐到最後一排的死角
第二次是看小津安二郎講親情的《秋刀魚之味》
完場時碰見了寫影評寫到不知所謂的張偉雄(可能是我層次低)
那是我第一次看小津的電影,也就從此愛上了這位久聞大名的日本導演

文化中心大劇院
也是因為國際電影節才有機會在這裡看戲
印象比較深刻的包括《高斯福大宅謀殺案》《無人地帶》《疾走天堂》
前者我很多朋友都說超悶,但我蠻喜歡的
當然這不是 Robert Altman 同類型電影中最出色的一部
但已足夠讓未領教過這種大型群戲的觀眾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吧
Paul Thomas Anderson 的《人生交叉剔》和剛上映的《撞車》
都是蠻好的同類作品
《疾走天堂》則是奇斯洛夫斯基遺下的劇本
跟史匹堡拿了寇比力克的劇本拍成《A.I.人工智能》一樣
《疾走羅拉》《漂流兩顆心》的 Tom Tykwer 導演了這個劇本
風格像煞了他的前作,卻感覺影片跟劇本貌合神離
配樂很棒,可惜從沒推出原聲唱片
看這戲的另一大原因當然是 Cate Blanchett 了
一向認為她和 Naomi Watts 才是澳洲外銷的最佳女星

電影資料館
原來這電影院的設備挺不錯的,弧形的銀幕讓視線舒適地投放在整個畫面上
當年看的是葛蘭、張揚、王萊合演的《野玫瑰之戀》
不得了,葛蘭不止唱得好
還把那個一顰一笑間狂放得可以把男人吞下肚的義氣歌女演得入木三分
十個「勁」!

科學館演講廳
去科學館看電影,竊以為新鮮程度媲美「電飯煲可以焗蛋糕」
在這裡看了許鞍華的《瘋劫》
那時候的趙雅芝演技還比較稚嫩
雖然比不上希治閣的不見血式驚慄,倒也拍出不俗的懸念
散場後又可以暢遊科學館──多麼愉快的一天啊


想入非非類

碧麗宮
這所傳說中香港最豪華的戲院
到它謝幕之時我也始終沒有進去看過一次電影
誠(香港)人生憾事也

利舞台
除了是多年的香港小姐決賽場地外
利舞台對我的意義就是幾年前回歸香港的無印良品最大分店的所在地
聽說利舞台戲院的天花畫了畫,很漂亮的
雖然沒有在那邊看過電影或任何表演
但最近買了潘迪華的《白孃孃》舞台劇原聲 CD
算是緬懷一下它的昔日光輝

百老匯數碼港
很有興趣到這所位於新偷情聖地(艾美酒店)旁邊的戲院
但觀乎它的地理位置,除了經常於方圓五公里出沒的生物外
常人甚少那麼好興致過去看一齣戲吧
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去過朝聖

PALACE apm
也很有興趣逛一下 apm,但怕商場太潮,自己「承唔起」
加上從照片所見,跟朗豪坊差不多,因此興味大減
這裡上映的電影都是一般院線的貨色
所以至今都只限於乘地鐵經過,過其門而不入

百老匯奧海城
情況跟 apm 差不多,但交通比較不方便
雖然票價較便宜,但還是寧願去「市區」的戲院
不過,有機會的話,倒想逛一下這裡的 Kubrick
看跟百它匯電影中心那間有什麼不同


哪些電影院又勾起了您哪點點滴滴的回憶呢?

Sunday 25 June 2006

髮語

星期天,「如常」上班,但為了理髮而提早離開
雖然頭髮有保護頭皮的作用
但是那麼軟的毛髮(葉太那些除外--我可是很欣賞她的語文和辦事能力的)
到底對我們頭部能提供何等程度的保障?
也許對於現代人,頭髮其中一個最主要功用是儀容修飾吧

小時候很害怕理髮,覺得師傅拿著剪刀在自己頭頂上飛舞很嚇人
記得有一次,大概唸小三吧
那個老師傅的剪刀不小心在我的頭皮上戳了一下
我痛得大叫:「你想謀殺我呀?」
所謂「士可殺,不可辱」,那大叔即時下了逐客令

到中五會考前,基本上,都是光顧街邊或小巷裡的理髮攤
我兩個弟弟跟我差不多
我們兄弟有個關於理髮的笑話
弟弟比我娃娃臉,媽給他們錢理髮,卻常常多給了
原來他們去理髮攤,都十幾歲了,師傅還收他們小童或中童的價錢
初中時,他們不斷長高,敢情是 Rain 那種「大人身細路頭」
再當不了「中童」,我就說他們變成「老童」了
因為路邊攤通常不設洗頭髮服務
所以理完頭髮,就要飛奔回家洗頭髮,清理全身的碎頭髮
蠻不方便的

預科時,開始不想拋頭露面,就改到上海式理髮店
上海店有兩樣東西教我永誌難忘:星空奇遇式死光槍風筒和圓形膠刷
前者不用多作介紹,那些三天不退的九一分界都是拜它所賜
至於圓形膠刷,就是師傅給客人洗頭髮的秘密武器
想當年,我還是相當瀟灑,身上無什麼贅肉
橫看豎看都不如現在像隻白皮 X,幹嘛用刷來刷我的(頭)皮?
有一次忍不住告訴那大叔我的頭皮沒發癢,不要用刷行不
他卻說:「刷了就好,年輕人打理乾淨才帥氣嘛!」
真是哭笑不得

唸大專時,開始光顧我家附近的西式理髮廳
水準好像跟路邊攤和上海式理髮廳差不多
西式理髮廳也會給客人洗頭髮
每次光顧時又可指定由那位師傅操刀
忽然之間,覺得自己的檔次提升了很多

我算長情,每家理髮店都至少光顧兩三年才換另一家
換店都是因為師傅侍熟賣熟
例如,開始好管閑事地問這問那
每次跟他「提議」想怎麼剪時,他總堅持自己那一套
以為自己對客人瞭如指掌
既然雙方溝通不好,又擦不出什麼(新)火花
就該是分手的時候了

今天光顧的店,已經去了四年半有多
第一次光顧時那天剛好是我的生日
當天特地請了假參加學士班的畢業禮
下午約了朋友看電影和晚飯
中間有個空檔,反正無聊,頭髮又長,就走進一家蠻高檔的髮型屋
算是送自己的一份生日兼畢業禮物吧
說起來,其實那時候已經打算換髮型師
不過光顧一家新的理髮店,最大的危機是不曉得哪一個師傅可靠
我選那店,是因為它有點名氣,該不會太差吧

原來那裡的師傅是按等級收費的,剪髮要預約的……
絕對是「劉姥姥」進大觀園
挑了個第六級(即收費最便宜)的,但接待處的小妹說那要等一下
如果是第三級的馬上就可以為我服務
天,價錢相差一倍啊
但既然是送自己的禮物,價錢又尚算接受得來
剪得不好下次乾脆吃回頭草就是
於是,很豪氣的跟小妹說就要「三級」的吧

師傅現身前,我竟有點緊張
來了,像個搞笑的藝術家
因為我是自投羅網的生客,對方很客氣的跟我討論怎麼剪比較好
談了足十五分鐘才讓助理給我洗頭髮
果然是名店,好尊重客人呢
洗頭髮服務也不錯,雖然偶然還是把水濺到我臉上
但是較以前光顧的店子要洗得久一點
而且用護髮素時會給客人按摩
好新奇,也蠻舒服,更差點睡著了呢

我的「第一次」是什麼樣的感覺?緊張、生澀,但到最後是滿享受的
我的髮型師對我該是感到又愛又恨
愛,是因為我要求簡單,不耍花樣
恨,是因為我不吹髮,也不用任何定型產品
他偶爾半開玩笑半埋怨的說我浪費了他的心血,限制了他的創作空間
哈,有點意思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我嫌他的收費高呀,所以從來不敢介紹朋友到他那兒剪髮
但他倒算有良心,前年升上了第二級後,一直給我九折優惠
最近兩三年越來越多電視藝人要他做頭
難得的是他的態度始終如一
我至少兩個月才剪一次頭髮,這項消費也不會對我構成太大壓力

事實上,對我而言,近年來剪髮已經成了一件大事
一來工作忙,二來要預約,時間不易遷就
但我覺得上髮型屋是一個另類的減壓活動
我享受有人替自己服務
縱然不是每個 junior 都會用手指頭替你清潔或按摩頭皮
我也不會邊剪髮邊講電話,甚至工作
只會靜靜地坐著等著,看一下對我來說過目即忘的雜誌
如《車王》《Esquire》《Golf》
那些高級消費品我會看一下,但對它們完全提不起興趣,買不起嘛
不過,從中倒可以認清兩個事實
1 這個世界的確貧富懸殊
2 我不是消費主義的信徒,不會透支自己的「信用」去達成物質願望

剪了一頭短髮,整個頭好像輕了幾両
既可妄想自己是《生死時速》的 Keanu Reeves,清爽剛健
明天上班時又可以精神爽利一點
看那些字體小如米粒的稿子時沒那麼容易打瞌睡吧

Thursday 22 June 2006

同事

已經投身社會的人,生命中自然有(過)同事這種人
若閣下曾經跟我共事的話,放心
這一篇不是月旦你(或妳)
而是九年全職工作歲月的一點老生常談式的分享
再加一點借題發揮而已

第一份工是在電視台的,姑且把同事分成上司和一般職員兩種
那時候在清水灣上班,午飯時間不長
除了科技大學幾所飯堂,或偶然到西貢或將軍澳吃午飯外
活動空間不多
如果跟同事的關係不好,辦公室便會變成恐懼鬥室
雖然我和一般職員相處得很好
但跟上司的關係就不那麼愉快

我做過兩個職位,第一個崗位分兩個時期共待了一年半
老實說,第一次做那個崗位時,自己根本未夠資格
他們聘用我,也自覺比「出奇老鼠」更出奇
因為工作表現不好,直屬上司天天都要給我「檢查肺部」幾小時
同一部門但做不同工作的同事大概都很同情我吧
同情弱者,又事不關己,他們待我們不錯也是人之常情
離開電視台五年多,到現在偶然還會跟某些舊同事飯聚
至於同組的同事
坦白說,他們的工作壓力都重
我的出現,在某程度上替部份人減除了心理上的壓力
由於我們簽的合約註明上班時間不是固定的
所以同組的同事大都不是天天上班
可憐我每天要舟車勞頓入西貢「檢查身體」
雖然跟同組的話不算多,但關係還算不錯
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穩
這毛病就是從那個時候纏上我的
工作壓力大,對自己要求又高
反覆努力卻總看不見成果,換來的都是刻薄的批評
就是後來離職了,睡眠狀況也未有改善
九年來,能一覺睡到天明的日子算起來不到一個月
可堪告慰的是,第一份工便已能領教絕頂高手之厲害,無足懼者也
(有些時候,跟高手過招一次便足夠了)

除了直屬上司的逆耳忠言外
(他說的確實是忠言,只是他選了最壞的表達方式罷了)
另一位上司的一句話,這些年來,也彷如夢魘,直讓我視為警惕
那位上司在我離職前帶著同情的口吻說:
「你不是番書館(= 英文學校)出身,很難做好這工作的。」
聽了這番話,我沒有生氣,只感到失落,原來是自己質地不好
也曾為此很認真的擔心自己是否不適合走文字工作這條路
回頭又會否太難?

我想,那位上司的話應該不帶任何歧視成分(但不免有點受辱感覺)
但由此想到,在工作上說的每一句話,特別是對新入職或剛畢業的同事
都應該謹慎一點
有些年輕人確實精神不集中,做事欠耐心
也不會想一下如何完善自己,或努力進修以改進自己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比不上我們,都是低能的或無法提升個人質素
也許部分人需要多一點時間吧
批評之餘,話說得正面一點
不光後輩(後來者)覺得中聽、受用
你說完也覺得自己頭頂冒出光環,心情更舒暢一些
不過,若碰上朽木不可雕且一言九「頂」者
善心的人是不會得到善報的
可惜的是,世道上欺善怕惡者眾
現實情況往往跟上面所想的相反
耐人尋味呢

我剛轉到現在工作的出版社時
第一印象是所有人都很隨和,客氣得有錯有問題都不(想)說出來
當然,日久知人心,但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從小薯仔到現在開始給同事分派工作
一直盡量清心直說,開誠布公
對上的,反抗力度確實沒早年的那麼強大,但仍堅持反抗
對下的,有問題一定盡早指出,免得破壞規矩,使問題變得複雜
但會盡量好言相向
我不是完人,會生同事的氣,也對同事多多意見
只是大家一起工作,一天最清醒的時間都奉獻給他們了
就是不(能)交心,至少凡事也讓大家有個下台階

我不是高層員工,連中層也談不上
但下面還是有幾個同事幫忙工作
對他們,我得盡量保持自己的誠信
做不好的,不能得過且過
做得好的,會盡力替他們爭取些許回報,例如工作上的機會等
面對不合理的事情,也會先一步提出疑問
至於提問角度、語氣、方式,我在持續改善中……

編輯辭書很勞心勞力,論規模,絕對比不上修橋築路、安邦興家
但涉及的辦事和人事溝通問題,殊不簡單
我只求每天大家都做好本份,再去求一點進步就好


今天到此為止,回家喝阿媽靚湯去

Wednesday 21 June 2006

一段良音一粒金--談買唱片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常買 CD
經過這麼多年,漸漸形成了一個固定模式
主要都是逛那十來家唱片店
在我心目中,每家店都有它的定位
或者下次你想買 CD 時,可以參考一下我的經驗

HMV(中環中建大廈、尖沙嘴漢口道亞太中心、銅鑼灣皇室堡)
從前新聲大廈的店去得最多
也看著它從4層半減到搬遷前的3層再到現在的新店只得兩層
貨品種類逐漸減少,減價貨架卻一加再加
今天看報紙,他們的經理卻說要再開分店
讀大專時差不多每星期逛一次
HMV 最吸引的是外語 CD 選擇多
尤其在當時網上購物未算普及的年代,實在非常方便
有時候我在 Disc Jockey 看到一些專題,或樂評人推介了一些唱片
「膽粗粗」的想買些回家聽,去 HMV 就省卻了很多時間
不過它普遍定價(過)高,店內音樂又太吵
說起定價,HMV 絕對奉行「海鮮價」政策
同一張 CD 售價在一段時間內的波幅可以達到四成或以上
像某張 Craig David 的唱片一直定價 155 元,月前減價時只賣 90 多塊
較「冷門」(如歌手未走紅)但可聽性高的唱片也通常賣天價
六年前看明珠台播的 Roswell
覺得當時「等運到」的 Dido 唱的 Here With Me 很棒
於是每次逛 HMV 都找一下 D 字頭
先引進的是台灣版,加了個「蒂朵」的可怕譯名
(「睇」到個「朵」就即場暈倒,且音譯不準,Di 不唸 D 音
同一例者 Walk The Line 男角「祖昆」馮力士也)
這 Dido 的處女作(台版)竟賣 110 元
但求歌心切,買了,幸好那是一張好唱片,音色也過得去
HMV 的貨場佈置確實做得不錯,唱片分門別類,樂手/歌手名字標示清楚
令一些如我般容易把持不住的客人常在店內大出血,甚至大流血
現在逛中環店比較多,有時候加班到七八點,累了
就到中環店逛一下才回家
中環店的走道比較寬敞,英文、爵士、古典音樂 CD 也較齊全
客人好像守秩序一點,供試聽唱片的詢問處也長期有店員提供服務
以前尖沙嘴店的影視部比中環店的強
現在尖沙嘴店面積大縮水,兩者都被銅鑼灣店比下去了
但銅鑼灣店的走道窄,人流旺盛,不好逛,店員態度較另外兩店差一點
不過,HMV 並不是我買唱片的首選
有一點得感謝他們的
就是多年前店員讓我知道了 IMDb(http://us.imdb.com/)這個網站

HK Records(九龍塘又一城、金鐘太古廣場、尖沙嘴海港城)
《獨樂樂》一篇談到唸碩士那兩年近水樓台
整天價往又一城的 HK Records 鑽
那裡的貨品一般較 HMV 便宜 10 至 25%
最近終於狠下心買的 Stacey Kent 一連三輯的精選 Collection
在這裡買,較 HMV 的基本定價省了 60 元,加上我有 VIP 卡
(正價品─白色價錢標籤─九折,特價品─黃色價錢標籤─九五折)
省的更多
因此,現在我最常到 HK Records 買 CD
又一城店的外語唱片種類不遜於 HMV
它的古典/爵士部規模很大,店員都非常熱心
有一兩個非常樂意跟顧客交流,但從不刻意推銷,感覺良好也
讓他們代訂唱片,價錢不會抬高之餘
還教我到有如音樂 IMDb 的 allmusic 網站(www.allmusic.com)找資料
當然,整體來說,CD 都比旺角的店貴

搖擺廊(灣仔英皇中心地庫)
這店有些連鎖店不常進的貨
上星期就在這裡買了一張 Elvis Costello 的雙 CD 精選(42曲)
和搜尋多時的澳洲女歌手 Tina Arena 的精選唱片
此店的 DVD 選擇也多,取價也算公道
我通常三四個月才逛一次,主要是找一下另類唱片
此店熟客頗多,那個常坐在電腦前的男店員(我猜是老闆吧)
一見熟客就如蜜蜂見糖,熱情款待
像我這種沉默是金、永遠自顧自尋寶的生客,從來不獲青睞
有一次他見我在爵士唱片架前若有所思,問我想找什麼
我說 Jimmy Scott 和 Johnny Hartman
他說沒聽過這兩個歌手,但可以幫我查一下電腦
我想,算了吧
這店偶然也會有一些寶
例如我在這裡以比較「相宜」的價錢買了一張日本版《情書》DVD
後來在 IFC 一家標榜賣日本初版 CD、DVD 的店(千両壽司斜對面)
發現同一張 DVD 索價竟是搖擺廊的 10 倍!

Disc Plus(銅鑼灣時代廣場 9/F)
Page One 從地庫搬到 9/F,我找書店時嗅到了唱片的味道
就順便過去看一下
這店定價跟 HK Records 差不多
但從貨種看得出店是走中高檔路線
例如有好幾個貨架是放發燒 CD 的(SACD、XRCD 等)
Eagles 的 Hell Freezes Over (XRCD) 這裡賣 175 元
HMV 則索價 385 大元!
從這些比較,大概您該明白我洗完腳還是會抹一下腳的
店的人流不算旺盛,可能跟地點有關
也可能是因為租金相對便宜一點,定價尚算親民
此店也賣 DVD,主打歌劇、芭蕾舞劇、演唱會等音樂表演節目
價錢平均較連鎖店便宜約 5 至 10%

CD Warehouse(太古城中心、銅鑼灣時代廣場 B2)
頗大眾化的唱片連鎖店
逛太古城中心分店是因為比較近上班的地方
我到這店主要是買中文唱片
間中它的外語唱片或發燒 CD 也作特價發售,但不多
曾見過綾戶智繒的 Best II 賣 190 元,跟信和中心的小店差不多
登時教我扼腕不已!

A&B Sound(九龍灣德福廣場1期)
這店對我而言位置比較偏僻,每次都是特地過去的
選擇算多,價錢也算公道,跟Disc Plus 和搖擺廊差不多
我是聽一個舊同事提起才知道此店的

聲威閣(灣仔集成中心UG)
這店固真威名遠播,很多人都知道集成中心的這家平價唱片店
不過小店總是擠滿人,不買唱片還是別進去為妙
它也有一些發燒 CD,但定價不算特別平
我多數在這兒買廣東唱片

鋪頭仔(旺角信和中心地庫)
信和中心地庫賣新唱片售價最便宜的一家,但擁擠程度比聲威閣更厲害
現在很少到旺角去,光顧機會也不多了

威威(旺角通菜街)
高中時住旺角區的同學告訴我女人街有一家唱片店售價很低
那時候每隔一兩個月就去跑一趟
至今還保留著不少在那裡買的卡帶,如 Top Gun、Ghost 的原聲唱片等
現在一年可能才逛一次女人街
這店到底還在不在我實在不知道

* * * * * * * * * * * * * * * * * *

到日本旅行時,也逛過 Tower Records、HMV 和當地的唱片連鎖店
今年一月再遊北海道時
好些想找的唱片在 Tower Records 等大店找不著
最後竟然在札幌站對面的 Loft 裡的一家土炮店
找到了中島美雪的《寒水魚》和《時代》
事實上,中島阿姨的唱片早兩三年在日本重新發行了一次
要找該不會太難
日本的唱片店又大,貨品又放得非常整齊
只要你寫清楚唱片和歌手名稱
造型五彩繽紛的店員會十分專業、細心而效率奇高地替你搜索
可惜的是,那邊的唱片店和 amazon.co.jp 通常都不接受境外訂/郵購
在札幌的 Tower Records 查到了在涉谷店有其中一張我在找的唱片
但要等七天才能送到北海道,我提出郵購,對方說不行
唉,其實除了那張唱片外,我當時也希望七天後不用回港上班呢

不過,www.amazon.com 和 www.amazon.co.uk 就好得多
從訂貨到取貨,一般不超過兩個星期
我現在平均每個月都到亞馬遜買一次東西
甚至為了一張原聲唱片,在法國亞馬遜亂填一通,幸好最後平安大吉
但要注意,同一件產品,在不同的亞馬遜網站上售價可能有天壤之別
就說三月份買的 Someone To Watch Over Me - The Definitive Jimmy Scott
前天在 HMV 見到賣 265 元
我是在英國亞馬遜買的,連運費不到 9 鎊
美國那邊呢,Amazon 價已達 42 美元,還未算運費
我做論文時買了一些參考書,也是在英國亞馬遜比較便宜
下次您們進熱帶雨林血拚時,記得比較一下

Sunday 18 June 2006

獨樂樂

打算寫兩篇關於音樂的
題目、靈感都是來自一個年多前發現的個人網站
我跟那位先生並不認識,所屬的年齡組別也不同
但出奇地有一些頗「合拍」之處
也許日後會邀請他過來聚一聚
但先此聲明,本人對音樂的知識有限
本文有借樂喻情之意

* * * * * * * * * * * * * * * * * * *

渾沌期 (70 年代末至 83 年)
最先接觸的音樂,除了在幼稚園學的兒歌外
自然是電視劇主題曲了
像《小李飛刀》《上海灘》《倆忘湮水裡》
《家變》《狂潮》等要到後來劇集於下午重播時才聽到
一些在大街小巷播個不停的流行曲
如《每當變幻時》《雨絲‧情愁》也懂一二
當時老爸是有車階級,會買些卡帶在車上播
包括譚詠麟、關正傑、羅文、甄妮、張德蘭、葉麗儀等
平常接觸流行音樂的機會只限於看《歡樂今宵》
但是,倒有一個一直沒變的事實,就是我很喜歡唱歌
不是五音不全,倒也談不上動聽
還記得小學時每逢長假期多到外婆家小住
我 6 點鐘就起來,攀著窗花又唱又跳
敢情搞得雞犬不寧,哈哈哈!

萌芽期(84 年至 88 年)
84年初看了無線搞的勁歌金曲頒獎禮
看見陳百強、梅艷芳、葉德嫻等歌手獻唱
突然覺得自己受到了感召似的,對流行音樂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可是,因為家裡沒唱機,也不聽廣播電台(颳颱風時除外)
鄰居、親戚、朋友中沒有好樂之徒
家教又比較嚴,出去玩的機會不多
加上那幾年家庭狀況起了很大的變化(也間接影響了我很多方面的人生觀)
接觸音樂的機會實在很有限
靠的是在每年一度的學校旅行「央求」同學借我隨身聽
以及盡量收看電視台的音樂節目,如《新地任你點》《新地新地帶》
也是在那時候開始接觸外國音樂,主要是一些流行榜常客
像 Michael Jackson、Madonna、Lionel Richie 等
當然還有 Depeche Mode、Pet Shop Boys、Eurythmics、OMD 等

啟蒙期(89 年至 94 年)
一場火讓我跟教室以外的音樂正式結緣
1989 年,除了那個教中國人(永遠)無法釋懷的晚上外
令我難忘的還有那年暑假結束前一個星期的某個下午
我住的大廈的後樓梯內的雜物燒了起來
火舌波及電錶房,全幢大廈無水無電接近一個星期
劫後的唯一娛樂就是聽收音機
還記得當時電台播得最多的是《夏日戀人》《留住我吧》《夜機》
開課後,水電供應也恢復了,我卻沒把收音機「交還」
從中三開始,電台就成了我的音樂老師,也從那時候開始疏遠電視
當時週一至週五晚上 7 至 10 點鐘,港台和商台主要是播放英文歌的節目
主持都是外語歌曲的狂熱分子,像梁兆輝、黃志淙
其實我不太懂他們播放的歌曲
但一些流行音樂,或是旋律比較易記的都會跟著哼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把部分零用錢省下來買卡帶
像 Madonna、Sinead O'Connor 等
又會買空白卡帶請同學替我錄達明一派、林憶蓮、張學友
每天一下課就跑回家邊做功課邊聽電台節目、聽卡帶
好一段單純又美好的日子
如今呀,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了

初探期(95 年至 97 年)
95 年,唸大專的第一個暑假,這一年的暑期工特別辛苦
除了搞/教暑期班外,又替我現在工作的出版社做兼職
家人不想我申請助學貸款,但又沒能力支付我全部的學費
所以我自己賺錢交上學期的學費,家人則替我交下學期的學費
平常我會有一點零用錢,另外做兩三份補習
暑假結束前收到了支票,交了學費,馬上買了自己第一台 CD 機
是 aiwa 的「微」型組合,除電台、卡帶外,還有 CD 唱盤!
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買 CD
搞笑的是,第一張買入的 CD 是香港版的日劇主題曲罐頭音樂
那時候鳳凰衛視還沒賣給劉長樂,老闆是台灣人
所以衛視中文台播了好多配上國語的日劇(也有看 Channel [V])
我瘋狂地迷上了日劇、J-pop、日星,兒時的「哈日症」十幾年後猛烈復發!
看日劇時連它的配樂師、導演、編劇等名字都銘記於心
特別是配樂一環,日劇在這方面真的做得很用心
最喜歡日向敏文、S.E.N.S.
又到工聯會學了年半日語,貪學費便宜,課程也比較輕鬆
那幾年買了好多日語(版)唱片、單曲
Mr. Children、B’Z、Dreams Come True、中島美雪、桑田佳佑、Spitz,數之不盡
也開始買原聲帶,像《愛情白皮書》《海上絲綢之路》
好些配樂多年來週而復始地給「無記」蹂躪,不知在多少齣劇集中露過聲
有些日劇以(英文)老歌當主題曲
像野島申司的三部曲《高校教師》《人間失格》《未成年》
分別用了森田童子的《ぼくたちの失敗》(我們的失敗)
Simon & Garfunkel 的 A Hazy Shade of Winter
以及 The Carpenters 的 I Need To Be In Love
有人說森田童子是日本耳語式唱法的元祖,這點我不肯定
她那麼薄弱的聲線根本不適合唱歌,卻跟她唱的晦暗題材配合得正好
麥家碧在《有誰共鳴》中介紹了這首歌,真的是讓我共鳴了
另外兩首歌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兩對組合
日本人真是世界Collector,好些要成枯木的人或事物在他們手裡都逢春了
I Need To Be In Love 敢情是我的主題曲呢
說到老歌,尾崎豐的 Oh My Little Girl 也是經典
外國歌手也會參與日劇呀,Celine Dion 跟葉瀨加太郎合作
唱了鈴木保奈美復出之作《戀人》的主題曲 To Love You More
這段時期,我還有一個「良伴」──商業味頗濃的音樂雜誌 Disc Jockey
DJ 每一期都會做一些專題
碟評除了繕稿外,有見識、有良心的
如袁智聰會不忘多書兩筆那個單位的背景和前作
對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延伸閱讀

發展期(98 年至 2001 年)
aiwa 唱機壞了,取代它的是 Pioneer 四合一(電台、卡帶、3CD、MD)唱機
我聽音樂不太講究音質,當然日本版唱片的音色一定比美國版的好
而美國版又較歐洲和亞洲版的勝一籌
把 CD 放進任何唱機去,這都不難分辨出來
這 Pioneer 唱機的 3 CD 唱盤,當時簡直是我的恩物
把唱盤放滿 CD,編好播放程序,就可以錄製自己喜歡的 MD 精選
有時候又會把一些系列性 CD 連續播放,如林憶蓮的都市觸覺系列
或連播 Enya、Enigma、Sercet Garden
通過這些「練習」,開始初步整理了自己的唱片
這幾年其實很忙,白天在電視台上班,當時的崗位工作時間穩定
一般來說,準五時正便可下班,碰上週末要上班,平日可補假
下班回到家裡或放假,就狂做 freelance,經常做到凌晨時分
音樂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也開始買一些古典音樂的唱片聽,像 Verdi
辛勤工作的成果就是存夠錢去唸一個兼讀學位
同時秉持中學時神父的教誨:「避免空閑」就可「抗拒魔鬼來襲」
因為工作關係,多了聽國語歌曲,新的舊的都有
林曉培、張惠妹、潘越雲、許茹芸、張宇、庾澄慶、陳昇、那英等
工餘時最大的消遣,除了音樂外,就是看電影
也是從這段時期開始養成買原聲帶的習慣(之前也有買,但不多)
特喜歡《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Il Postino)、《別問我是誰》(The English Patient)
前者有一班演員、歌手在優美樂章的襯托下朗誦聶魯達 (Neruda) 的詩
後者則跟電影畫面、情節緊緊相扣
說這段時期是發展期,另一個原因是按一些坊間的推介買唱片
一方面開拓了自己的音樂口味,一方面也改變了對音樂的看法
之前覺得譜了詞的才是歌,覺得古典音樂高深,覺得國語歌老套
但細聽之下,發現原來古典音樂有樂意
國語歌壇的歌手唱功好,歌詞又填得紮實
連舊歌翻唱也做得很出色
齊秦有一張叫《世紀情歌之謎》的翻唱專輯
他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果雲知道》不遜於鄧麗君、許茹芸
《一無所有》的全新編曲「潮」得來毫不突兀
數本地翻唱專輯,這麼多年來只有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rites》
看她的《深夜港灣》怎樣 K.O. 甄楚倩,但那已經是 95 年的事了
張國榮的 Salute 也不錯,但編曲和演繹心思卻比不上關淑怡
黃耀明的《下世紀再嬉戲》和《明日之歌》不是不好
但總嫌他的歌聲媚態過重
不過,在音樂製作上,明哥一直是我心中的本地最佳男歌手
預科時,就很喜歡他的《借借你的愛》專輯

收集期(2001年至2004年)
Pioneer 經不起我日復一日的勞役,終於不支倒地
換上的是一台 Onkyo 微型組合(電台、CD、MD),是我送給自己的聖誕禮物
體積較 Pioneer 小,音色不俗
這個時期開始把重點轉到外國音樂,並補購了大量精選專輯和舊專輯
惡補自己喜歡或越聽越有興趣的歌手/樂手的知識
所以這幾年間 CD 的數量遽升
也坦白說,不少唱片只聽過兩三次,例如邊工作/讀書邊聽
從2002年到2004年,我回城大唸碩士
當時上課前後總愛跑又一城那家 HK Records(關於唱片店,下篇再說)
除了位置方便外,它的貨品種類尚算齊全,價格較 HMV 平均低 10 至 25%
雖然還是比旺角貴,但省回的車費和時間也差不多
有時候就算沒什麼想買,光是逛一下,看著五光十色的唱片也是賞心樂事
到了 2004 年,買了 iPod,幾乎徹底改變了我的音樂生態
因錄製 MD 比較花時間(我會很用心地去計算總播放時間,不浪費 MD 容量)
上班、上課已經很忙,沒空為幾首歌而挪出一大摞唱片,計算播放時間
所以每天下班聽的都是那十張八張自製精選 MD
有了 iPod,沒有容量限制,就放心把積存的唱片轉成 MP3
除了音色特別的好或最喜歡的那些唱片外,其他的轉成 MP3 後都好好收藏
嫌 iPod 的耳筒音色不好,就改用 Shure;耳朵累了,又換回 iPod 耳筒
總之每個週末讀書、做功課時就一心二用,同時更新我的 iPod
我沒能力也沒空間購置 Hi-Fi,對唱片音色要求不算高,也不能太高
這階段只求收集喜歡或感興趣的專輯,然後慢慢消化

探討期(2005年-)
唸完碩士後,工作也同時輕鬆過一段時間
加上有了 iPod,聽音樂更方便
所以開始比較深入的聽
例如開始聽不同語言、不同類型的音樂
以前我最討厭 Jazz 和任何含拉美風味的音樂
前者嫌悶,後者太嗆
出奇地,這一兩年竟然變得「開通」
音樂的好壞,在我而言,只有感動和不感動之分
只要旋律優美,歌者演繹得好,聽不懂內容的也是好歌
也是因為有了 iPod,通過編輯不同的歌曲播放清單
開始以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音樂分門別類
也多了一個談情的渠道,可以憑歌寄意,刻錄一張心意 MP3 給對方
更勝千言萬語
與其說「探討」音樂,不如說是看音樂如何跟我的生命融合

快樂的時候,我讓音樂來助興
傷心的時候,我從音樂找慰藉
清醒的時候,我向音樂求智慧
糊塗的時候,我把音樂當解藥

Wednesday 7 June 2006

日誌

我向來是「獨家村」,相熟朋友不多
但能成朋友的都會嫌我囉嗦

利用這個平台,告訴你我的日程:
0540 起床
0630 乘公車上班
0710 到辦公室、早餐、瀏覽公/私電郵、快讀報章(標題)…
0745 開始工作(通常是工作策劃,審理同事完成的工作,記些重點)
0915- 同事陸續回歸;電話、電郵陸續殺到,化妝做頭變身「劉世音」
1215 午飯時間,吃前一晚老媽燒的菜,感受一下家庭溫暖,有時候小睡10分鐘
1330 下半場開始
1645 官方下班時間(我的官方上班時間是0845)
1845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這時候該可下班了

不過最近幾個月通常要待到1930甚至2130才能下班
「家」於我而言,就是食、洗、睡、拉的地方(8小時內完成)
為免晚起趁不上公車而糟蹋了早上寧靜的兩個小時
午夜前一定要睡

以前每一兩個星期總會找朋友吃飯聚會
每個月總要跑一兩次電影院
現在三個月才能看一齣戲(沒好電影也是一個原因)
上一次是兩個星期前
為破解《達文西密碼》再化身《變種特攻》
向老闆訛稱家有急事要放半天假
連當天以真身給我交稿的陸谷孫也不理
好挽救自己瀕臨枯竭的生命
順便燃燒一下假期(雖然還有24.5天)
那是近乎完美的一天
除卻美都的蛋炒飯底焗豬排飯和馳名紅豆冰
讓我沒法多燃燒一毫克的脂肪

在公司的雜事一天比一天多
像這陣子部門招人
寫完招聘廣告,就得看履歷表,挑合適的人來面試
每個談45分鐘到一小時(老闆列了幾個題,又要三語進行)
然後填表、寫評語、改卷子,再給主公開二次面試的名單
中間又要覆電郵、打電話
能好好坐下來看稿子已經五點多了
再拚三個小時
才帶著一個空空的腦袋回家

週末、週日也是工作天
因為工具書多放在辦公室,家裡又沒空調
夏天在家工作特辛苦
索性週六、日再戰Quarry Bay,朝九晚五
追回星期一到五失落了的工作時間

我本身懶惰,不是工作狂
只是怕成品不達標,壞了招牌,又誤人子弟
況且在初進這公司的時候
體會到得不到恰當指導的徬徨苦況
所以對資歷較淺的同事總是比較著緊
無形中也給自己多添一重壓力
但我還是認為,待她們慢慢成長
就是大家的收成期

同事問我什麼時候放假
我說,很幸運的話,能如期在九月底收拾目前的爛攤子
或者可以放幾天假
銀根充裕的話,又可以一人成團
不然要等到2008年
這樣說當然是誇張了
但是確實一個更大的案子在秋天便要全面進行

最後讓您看看我的辦公桌
我可是花了一整天假期才能讓大部分桌子重見天日
書架上的工具書九成是自己的
每天都要翻一下
所以呀,某月某日另有高就
重中之重的任務不是交帶工作
而是租一個小貨倉
或非要新老闆給我一個至少同樣大小的書架不可

網誌

決定用哪種語言寫網誌不無掙扎
中文當然比較得心應手
有些朋友卻只懂看英語
怎麼辦?

工作上天天都寫洋涇濱英語
要磨練英文也該是自家作業
獻醜不如藏拙嘛
但原來寫中文一樣困難
枉我每天搖著筆杆批評人家文字這樣那樣
似乎從今天起得手下留情
但這樣一來,又怕落得不專業

還是用母語吧
神志不清或想班門弄斧時才寫英語

想「開壇」已經很久了
也有一些朋友早已在寫網誌
到現在才湊熱鬧
主要是覺得把自己的生活或主觀想法放在虛擬世界上
好像袒胸露臂於人前
但讓我衝破心理關口的
是源於自己回應別人網誌的經驗

我一個滿有思想、很有自己一套想法的朋友大半年前搞了個部落格
偶而也會上去留言回應
可是後來逐漸發現自己成了「毒藥」
好端端的一個討端每到我留言後就如斷線風箏飄到西天去
才知道原來我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跟那邊的網友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
我說「一點點」
是因為大家都很友善
我不曾受到筆伐
他們只是選擇避席罷了

寫屬於自己的網誌
除了想找個抒發感受的空間外
也順便動動腦筋,寫寫字
工作忙,跟朋友聯繫的機會少
有些更已幾年沒見
也就闡個小天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生活

我不喜歡「部落格」這個名字
音似但義差
才不要搞什麼部落
聽起來那麼封閉、荒僻
我欣賞另類,亦喜歡主流
少搞個人崇拜
再說,我話那麼多
一個空格怎放得下我的厥詞?
還是網誌適合我一點
看來比較正統、規範
當然這葫蘆裡面賣什麼藥
看官定論好了

這網誌未必天天更新
但我會盡量定期現身
而且保證所有出品都是大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