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6 November 2006

巢於幕者(四)

這一篇續談字幕翻譯的工時和工作中常見的狀況

一般而言,翻譯員每週約需翻譯三個多小時的節目
絕大部份稿件和錄影帶在播映前兩至四星期送到翻譯組
主管一般在播映前兩星期發稿
全職翻譯員除了要做這些工作時間相對充裕的稿件外
同時須輪流翻譯來稿時間很晚的稿子
例如《20/20》、《華爾街快訊》等
主要是因為全職譯員的工作質量較受控制
不過,近年部份來稿晚的節目也交兼職譯員做了

字幕翻譯員的工時長短視乎稿件性質和難易程度
近五六年播放的紀錄片越來越多,題材越趨專門
翻譯時間也相對增加
昔日譯員大都認為翻譯劇集比較輕鬆
但現在也不能一概而論
像之前提到的《白宮群英》(The West Wing)、《仁心仁術》(E.R.) 等
故事背景複雜,專門詞彙不少
加上對白多,很多時候不比紀錄片輕鬆

有些節目則一定是總動員來做,例如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
那一天所有全職譯員都要一早上班
也大概是一年裡少數全組人都上班的日子
早上,頒禮獎於美國舉行,香港這邊就一直錄影
然後分批讓聽寫員打稿,再交譯員翻譯
一般至少到晚上七點鐘才能完成
但也有例外的,像 911 後的那一屆 (2002)
搞了很多致敬和預先錄影環節
連過場都喋喋不休,在家看時也感受到譯員的辛勞
中文字幕須讓操作員臨場逐句播送
熒幕那下一行小字,其實是費了數十人的心血呢

每種工作都有一些常見狀況,字幕翻譯也不例外
最教人沮喪的莫過於節目調動
遇上這種情況,原來負責翻譯該時段節目的譯員
一般自動補上翻譯插播節目的中文字幕
而原來那一份可能已經做了大半稿子,後來也得完成
節目調動大都事出突然,像教宗逝世、戴妃車禍身故
此情此境,翻譯員既損失工作時間
工作情緒也受影響,卻徒嘆奈何
另一常見狀況就是沒有來稿,或稿子質量低
須先花時間打出稿子
產生的影響大概跟節目調動差不多

在主管眼中,字幕翻譯員必須是個通才
什麼類型的稿子都能翻譯
事實上,翻譯員雖然各有專長
但以前也常常出現「人才錯配」的情況
Wordy 是美術白痴
記得在離開電視台的那個月
必須趕在離職前完成一定數目的工作
剛好有一系列八輯介紹印象派繪畫大師的節目
我「喜獲」馬奈 (Manet)、德加 (Degas)、雷諾瓦 (Renoir) 三集
當時發現查閱百科全書和網上資料都不足夠
結果得跑書店搬了一堆台灣出版的藝術書回家
看人家用什麼詞彙去評畫
不是自賣自誇,並非每一個譯員都會這麼認真
至少當年就有一個「天才」從不翻查資料
但客觀地看,沉重的工作量確是一個「躲懶」原因
幹字幕翻譯的不是都要像段小樓對戲曲那樣瘋魔
但在我看來,跟從事任何行業一樣
沒有專業精神且不自重
就休想在技藝或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至於那三集節目(五年多前翻譯的),我當然錄影下來了
因為當時真的花了不少功夫
兩年多年前寫論文時重看,發覺沙石甚多
但願能重新改一遍
那一個任務,其實讓我大有得著
雖然我還是不會畫畫
但就從此培養出一點對藝術的興趣
大概在眾多類型的翻譯工作中
字幕翻譯乃少數不沉悶的類型

只是凡事至少兩個面
當年頂著字幕翻譯員頭銜去找其他類型的翻譯工作
也碰過一些釘子
後來聽說一些專門翻譯某類稿件的公司
覺得字幕翻譯不夠專業
但怎麼也好,反正市場上有求也有供
招聘或求職,也得看雙方緣分
可能情深緣淺,也可能有分無緣
都要尋尋覓覓,跌過碰過才知道

下一篇開始淺談字幕翻譯的技巧、特色

16 comments:

  1. 有時看字幕看得令人啼笑皆非。

    ReplyDelete
  2. 字幕錯漏, 跟翻譯熟不熟悉題材, 有多少時間譯和CHECK稿細心與否有關; 通才難求, 互聯網普及以後, 翻譯就方便多了, 特別是WIKIPEDIA, 可以很快對某個題材有概括認識

    ReplyDelete
  3. "當年就有一個「天才」從不翻查資料"

    其實印象中, 除了工具書之外, 我沒見過誰認真去翻查資料, 一來當時專題節目沒那麼多, 最需要查的是人名和動物名

    記得譯過一篇紅酒節目, 許多名目都沒有中文名, 譯了中文都沒人知是什麼, 想死! 有時節目出街前想找一些資料, 遍尋不獲, 問極都無人知, 出街後才四方八面有人指摘你:乜你咁都唔知架, blah blah blah...無奈

    ReplyDelete
  4. sorry, 不是一篇紅酒節目, 是一齣紅酒紀錄片, 做慣文字編輯, 用慣了這量詞

    ReplyDelete
  5. eggsplash:

    我寫這題目難在不曉得是否什麼都該一字不漏如實報道。畢竟,還有朋友在那裡上班。但你的補充都很好!

    對,每天譯不出具水準的三四千字,壓力就更大。堂堂一家上市公司,當年整個字幕組近四十人只有一部能上網的電腦,除了查工具書和百科全書外,還有什麼搜索途徑?有同事上圖書館,我則逛書店或回家借弟弟的電腦上網。重點是,我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都會翻查資料。但那「天才」卻是連資料也不用翻,什麼都設法「化掉」算了。

    指指點點永遠是最容易的事,所以除非自己做過、試過、吃過,否則不宜說半句話。不過,有些譯文也確實很經典。但還是那句,基於人情,即使跟朋友無關,我也不想在這兒讓人家不好過,私下拿來討論倒沒關係。

    現在也會遇到一些搞笑(事)讀者打電話來問這問那,很多問題實在可以一笑置之呢。

    ReplyDelete
  6. tell me about it!去到邊都接到傻人電話

    至於「化掉」,我覺得是必須學的招數,新聞編輯都會用得上,因為身處資訊爆炸之年代,太多info,全文直譯或全文照登,讀者會很難消化,有時有些東西又很難解釋,特別是當文化背景不同,less is more有時是對的
    ^_^

    ReplyDelete
  7. 絕對同意,做人也要「化」,何況做工。況且字幕翻譯從來不鼓勵譯者一字不缺地翻出來,因為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嘛。

    換例是另一個問題。基於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很多時候這種調節是必須的。

    但不論是「化」還是「換」,總有條底線或標準,譯者須明白原文意思,經過判斷才進行。

    ReplyDelete
  8. 那三集印象派繪畫大師的節目花了多少時間來譯呢?

    不過有時看一些談工程的節目,見到譯文也有點啼笑皆非。

    ReplyDelete
  9. 另外是翻譯年報,敝公司的年報以英文編寫,中文版則外判翻譯,那些譯稿 - 不好意思也要說 - 簡直是垃圾!

    我負責審閱其中一部份,通常我都懶得去改,整段刪掉自己重寫還快。投訴了多次,換了一家又一家,水準也一樣差。

    ReplyDelete
  10. 那三集印象派大師的節目每集(半小時)400 多句,都譯了一天多,以每句平均 11 字算,屬於慢。

    不懂工程的人談工程,自然有問題,這就是翻查資料重要之所在。但一小時的紀錄片,算 700 句,每句平均 11 字,一般最多只有兩天的時間去翻譯,其實非常趕忙。

    譯年報首看原文寫得是否專業,譯者不懂行情而下筆也常生誤解。況且大公司越來越喜歡外判翻譯,價低者得,質量自然沒保障。

    Jason,你公司不是有翻譯組的嗎?年報這麼重要,該讓內部人員捉刀。

    ReplyDelete
  11. 敝公司只有一個中文主任,靠佢蛇都死,所以大單野一定外判。有一次判到去北京做,內地人連香港地名也譯錯,看到份稿差d心臟病發!

    ReplyDelete
  12. 堂堂一家上市公司也對翻譯如此不看重,這列系前一兩篇我也這麼說過。

    一個中文主任,顧得了搞外判工作,自然沒空做審訂。我的工作永遠做不完便是這原因。社內(其他編輯、上司、別的部門)社外(譯者、審訂人、中、台、英、美合作單位)有什麼頭暈身熱,我要管,但根本的工作還是看稿子。弄好了雜事,只剩不到 1/3 辦公時間看稿或其他稿務事情,最後就是不停加班。只能安慰自己得到「磨難又磨練」的機會吧。連感情也一樣。乘機發發牢騷吧,不好意思。

    你公司規模那麼大,編制卻真是(坦白說)窮酸得可以。將來規模更大,更不是辦法。

    會請人嗎,哈哈?

    ReplyDelete
  13. 這些傳統由洋人掌權的公司,以往以英語為唯一語言,根本沒人著重中文,反正最高級的也看不懂,當然不會把資源放在這裡。

    反而近年我們和國內多了交往,掌權力的人物也多了中國人,居然也不增加人手,真是令人奇怪。可能很多人以為自己的中文可以應付吧,不過偶然看到一些書函,我自己就覺得很丟人...

    ReplyDelete
  14. 雖然內地的中文也很有點彆扭,例如嚴重的歐化現象,但畢竟較諸香港,還是比較有規範。

    語文這回事,確是「各有所好」。比方說,「都」「也」「亦」不能亂用,「和」跟「及」有分別,「便」和「就」基於閱讀效果,在某些情況下該有取捨等。我往稿子上改,上司(也算幹文字工作吧)看了也面有難色。

    也許你們的高層覺得翻譯和語文不重要,一說到精簡架構,就往這方面開刀吧。

    ReplyDelete
  15. 剛好今天報紙也有類似題目....
    字幕(與)翻譯:邊緣絮語 (明報)
    http://hk.news.yahoo.com/061117/12/1wn9u.html

    ReplyDelete
  16. 謝謝提供。

    舒琪昨天 (18/11) 和今天 (19/11) 在《明報》寫了兩篇關於字幕的文章,會就此在這網誌寫幾點回應。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