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February 2008

留給最愛的情書




1981 年出生的愛爾蘭女生 Cecelia Ahern 在 2004 年出版了小說處女作《PS, I Love You》。故事情節不算曲折離奇,只是如此一篇喪偶後重新振作的愛情小說是出自一個二十出頭的女生手筆,也許會讓您給它加點分數。





電影版《留給最愛的情書》(P.S. I Love You) 請來兩屆奧斯卡影后、出席頒獎禮衣著甚少失手的粗條線女星 Hilary Swank 演女主角 Holly;生前死後都對 Holly 愛護有嘉的深情丈夫 Gerry 則由口音難移的蘇格蘭籍魅影/戰狼 Gerard Butler 飾演。女主角的衣著算考究,髮型設計也讓她看來起女性化一點;男主角的年輕造型比現實樣子更老氣,腹肌(之前也可能是靠電腦合成的)大概正在互相結合成一塊。其實,進場前就知道這齣電影不是花巧之作。

故事採插敘回憶的形式進行,關於 Gerry,沒有太多生離死別的戲份。在觀眾眼裏,Gerry 是個樂觀、開懷、粗獷、有義氣的高地漢子。在永遠離開愛妻前,寫下了十封情書,還有一些小禮物和作了一安排,藉以幫助妻子從悲傷中重新振作,擺脫陰影,面對新生活。起初,Holly 的摯友和母親都擔心這些遺書只會讓 Holly 越陷越深,但到最後,眾人也開始(要)參與其中,才逐漸體會 Gerry 留給 Holly 的大愛。

帶着理智看戲,覺得如此周密的安排太刻意。從浪漫的角度去想,只有深愛對方,瞭解另一半的優點、短處,不吝給予,願意為愛人付出耐性和心思,才是真正的體貼。這是教我最感動的地方。有(過)戀愛經驗的人,對此應該頗有體會,甚至更有共鳴。

看電影流淚,已經駕輕就熟。連看動畫片我也會哭,這一齣有生有死有愛有情的電影焉有不熏得我眼眶濕濕之理?女主角每一次收信,幾乎就有生理反應,最感動的是去旅行社那一次。


《留》不是傳世名作,但沒有弄得哭哭啼啼,還有不少輕鬆場面,倒是值得一看的愛情小品。例如說,男、女主角邂逅的過程有趣、也挺浪漫。我一向有興趣打聽朋友跟情人/伴侶邂逅的經過,但甚少付諸行動,畢竟是私人事嘛。倒想知道,現實生活中會不會有像電影情節那樣美麗的不期而遇、爽直求愛。

另一個比較有趣的,是 Holly 其中一個密友 Denise(Lisa Kudrow:《Friends》中的傻大姐 Phoebe)有一個「男朋友快速測試」:三個即時淘汰制問題(是否單身、是否同性戀、有沒有工作)。通過了,就以一個吻來判定到底這合眼緣的男生是否自己的理想對象。表現方式有些浮誇,其實也挺切合現實。最後那一吻未必人人都做得到,但對着有愛情感覺的人,那一種心如鹿撞,微妙而不安,或要靠一些實際的行動來印證一下彼此的感受。有些人,接吻技巧不壞,可就是沒法讓你釋放自己,可能是大家感情太淺而全身緊繃,也可能是彼此的化學成分未能作用。片中 Holly 跟一直喜歡她的餐廳員工就因為通過不了這個接吻測試而決定當一世的、最好的朋友。有點意外,也挺搞笑。Holly 跟在她母親餐廳打工的 Daniel(Harry Connick Jr.,在電影中發胖不少,跟他在演唱會單張上的樣子有明顯差別)就通過不了這「測試」。當下覺得有點兒戲,但捫心自問,人多貪心,尤其是有條件的,自然希望能夠找一個更好的。至於那些常常猶豫要不要接受眼前人的去看《留給最愛的情書》,看着男主角的愛情,準會百感交雜吧。

Monday 25 February 2008

JUNO 少女孕記

《明報》的資深影評人石琪談《Juno 少女孕記》(Juno),劈頭就說:「未婚懷孕,尤其是未成年少女,在舊片往往很『大鑊』。」不止港產片要說教,此片在今天揭曉的奧斯卡金像獎中雖獲 4 項提名,若能拿下最佳原著劇本獎,已算成功突圍(幸好它已在獨立精神獎拿了最佳電影、最佳劇本處女作、最佳女主角三個獎,得到充分的肯定)。《JUNO少女孕記》拍得風趣生動,沒有教壞兒童,倒是以開懷、赤誠的態度去看未婚懷孕的問題。



故事講述 16 歲的 Juno 跟小男友 Paulie 初試雲雨情後懷孕了,自知無能力照顧嬰兒,打算交給別人領養,跟好友在報紙廣告中找到一對看來條件很好的不育夫婦 Vanessa 和 Mark──Vanessa 極渴望當母親。Juno 和父親跟 Vanessa 和 Mark 見面後,決定把孩子交給他們撫養。電影大部份情節是講述 Juno 在懷孕期間跟父親、繼母、Paulie、Vanessa、Mark 各人的關係。

此片拍得不落俗套。首先,Juno 父母得悉「噩耗」後沒有破口大罵,而是以(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的)客觀平常的態度去處理,支持 Juno 的領養計劃,在生活上給予照料;Vanessa 和 Mark 各有追求、也各有缺點,同時面對婚姻問題,電影沒有為說教而故作「政治正確」的安排,把兩人塑造成生活幸福美滿的救星或是不安好心的壞份子。到了結局,劇情倒是有點出乎意料,觀眾或會帶點遺憾,其實十分理智。

Juno 和 Mark 的關係本來讓我有點擔心──兩人處處顯得氣味相投,幸而編、導沒有大做文章,弄出中年漢跟懷孕少女離家出走的鬧劇。兩人一份幾乎越軌的感情,純粹發乎情(也可以說是一時意亂情迷),不覺畫蛇添足。劇本節奏明快,對白花過心思,尤其是伶牙俐齒的 Juno 和絕乎例不虛發的繼母。導演選了 Ellen Page 和 Allison Janney(到看 The West Wing 時才認識她)眼光不錯。

中段,好友和繼母陪 Juno 接受超聲波檢查,女護士對 Juno 未婚懷孕和打算把孩子交別人領養的事提出一番「符合社會常規」的見解──不無道理,卻顯然是旁觀者的風涼話。繼母一輪數落女護士,大快人心,但志不在替未婚懷孕的女生「平反」,而是指出事後孔明於事無補,客觀面對方為上策。這一段也拉近了一點 Juno 和繼母之間的距離。

Juno 畢竟還是一個小女生,只是表面倔強,她和 Paulie 這對小情人經歷考驗之後,在錯誤中重新找到對方,才正式發展純真的感情,是積極而教人欣喜的。


Juno 產子後,父親在醫院的床邊對她說:「你會回來這裏,是為了自己而來。」(Someday, you will come back here, on your own terms.) 女兒聽到這番話,感動、感恩之外,也得到了父親最圓滿的諒解。

Ellen Page 演活了 Juno 這個角色,獲提名金像影后,實致名歸。Juno 的小男友 Michael Cera 則純潔、可愛。其餘角色都算演得恰如其分,包括 Jennifer Carner 把 Vanessa 的一點脆弱和神經質表達得不錯。

整齣電影只有 97 分鐘,劇情爽快有趣,雖然在現實生活中該沒有這種趣味,但以非主流的幽默去處理,既不失戲劇效果,也沒有淪為落井下石的悲劇。事實上,電影結局沒有教道德派失望,總算兩全其美。

很多人拿《Juno 少女孕記》和去年的《陽光小小姐》(Little Miss Sunshine) 比較,我覺得《Juno》更令人感動,因為劇情簡單利落,主題鮮明、貼身,角色不如《陽》片形式化、古怪,觀眾更有共鳴。還有一點《Juno》把《陽》比下去的,是《Juno》所選的歌曲十分動聽,帶着理想中年輕人對生活和感情的單純、天真、敏感、期盼。幸好在電影上映前很久已買了原聲帶(看了一些外國網站的評論),是美國版,價錢也便宜。前天看《Juno》時,看了本週上映的《戀愛心曲》(Across the Universe;該會去看,我喜歡女主角 Evan Rachel Wood)的預告片另一版本),完場後看見原聲帶沒有即時買下,昨天可是跑了港九五六家大唱片店都撲空,極度後悔怎麼前一天看見時不馬上買下。

看罷《Juno》,最大感觸是現實、際遇常常不盡人意,犯錯也難免,我只求懷着一點信心,繼續往前走,就算最後得不到重生的機會,至少不會讓自己後悔。

Sunday 24 February 2008

香港國際電影節 2008

每年三月中至四月底(或五月初),香港會舉行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下簡稱 HKIFF),今年是第 32 屆。讀大專時,有些同學蹺課去買票、看電影,我可完全沒有興趣,課餘時忙於做家教、泡書店、圖書館、唱片店,總覺得 HKIFF 選映的片子難以親近。直到 2002、2003 年才看了 (26, 27) 兩屆。

2002 年看了《野玫瑰之戀》,葛蘭不漂亮,可歌藝、演技都精彩極了。又補看了許鞍華(大前晚在晶晶碰見她)導演的《瘋劫》,其他還有《高斯福大宅謀殺案》(Gosford Park,從此注意 Robert Altman 的電影)、《無人地帶》(No Man's Land)、《疾走天堂》(Heaven),還有一齣《不可不信緣》(後於戲院上映時易名《假如愛有天意》)大會臨時取消放映。不曉得是自己接受能力高了,還是因為選片保守,看完這一屆後覺得 HKIFF 也挺「親和」的。

2003 年再接再厲,刻意選了一些看來較冷門,大概只能在 HKIFF 看的片子(不計花錢買 DVD)。北野武的《偶斷絲連》和 David Cronenberg 的《蜘蛛夢魘》是為導演和演員的名氣而看,卻有點失望,其他的《他人之子》《極速雙雄》《警察也是賊》《愛不適打》《火宅之男》雖然各有好看之處,但當初要買票,是在某些方面被那段段本事(和劇照)都寫得相當吸引的訂票手冊騙了。這一年搞了個小津安二郎誕生百年展,看了他的最後一齣作品《秋刀魚の味》,好看,也買了特刊,從此開始蒐集小津的作品。

之後 4 年因為不同原因沒有買票進場。今年三四月會很忙,然而,雖然上星期五才知道今屆 HKIFF 昨天開始網上售票,訂票手冊也沒拿,光看官方網頁,昨天早上去看《Juno 少女孕記》和《留給最愛的情書》前,還是連忙買了 10 場的票(其中兩齣得感謝朋友幫忙)。套友人看完《萬千師奶賀台慶》後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三月真的「好 busy」。

10 場電影都沒有伴兒,但天曉得到時候我們會不會同場觀影呢。我的選擇:

1. 《母親》(Kabei - Our Mother)
導演:山田洋次
演員:吉永小百合、淺野忠信
只看過山田洋次幾齣《男人之苦》,近年「轉型」的武士片(有些買了 VCD)沒看過。這次請來殿堂級的吉永小百合,講戰爭下的女性,雖然在剛結束的柏林影展沒得獎,還是值得一看。

2. 《鐵木真》(Mongol)
導演:沙基‧波杜夫
演員:淺野忠信、孫紅雷、古蘭朱倫
導、演陣容夠特別,讓日本人演鐵木真,加上傳說堪稱東方《魔戒》的千軍萬馬場面,我膚淺,買了票,總希望那 60 多塊是值回票價的。

3. 《左右
導演:王小帥
剛於柏林影展得最佳編劇銀熊獎,覺得故事大綱頗吸引。家裏那幾張賈璋柯 DVD 繼續歇着,先看王小帥。

4. 《格拉斯十二樂章》(GLASS: A Portrait of Philip in Twelve Parts)
導演:史葛希斯
Philip Grass 的電影配樂充滿張力,就想多瞭解他的音樂。

5. 《給我一個樽》(Empties)
導演:楊恩斯維拉克
《給我一個爸》的父子檔再度上陣,看劇照,當年喻為東歐辛康納利的老爸別來無恙,寫劇本和演出,講退休生活,繼續讓兒子當導演。

6. 《悲傷假期》(Sad Vacation)
導演:青山真治
演員:淺野忠信、石田惠理、小田切讓、宮崎葵
選好片子才發現原來挑了三齣淺野忠信。這一齣純為故事和小田切讓和宮崎葵所吸引。

7. 《假自由之名》(It's a Free World)
導演:堅盧治
良心、寫實、怒火,要看 Ken Loach

8. 《泰哥兒》(Love in Siam)
導演:沙維艾古爾
故事看來不是光借同性戀來製造話題,而是有多重人物關係和不同的角度,希望我不會又給主辦單位提供的本事欺騙吧。

9. 《颷雪季節》(Season of Snow)
導演:羽住英一郎
演員:瑛太、田中麗奈、玉山鐵二、青木崇高、佐滕江梨子
看明星,也想看特技做得怎麼樣。

10. 《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I'm Not There)
導演:托迪‧希恩斯
Heath Ledger 遽逝之前,是為了 Cate Blanchett 和新奇的講故事視點而來。


想看的片子太多,但時間、精神、金錢都十分有限,這些都是被逼放棄的電影:
紀錄片
電光滾石》(Shine a Light)
靖國神社》(Yasukuni)
Lagerfeld 機密檔案》(Lagerfeld Confidential)

英語電影
》(The Home Song Stories)
可曾記起父親》(An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
賊兄弟連環劫》(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浪蕩天涯》(Into the Wild)
玩十誡》(The Ten)

其他外語片
華麗安琪兒》(Angel)(法國)
無我一身輕》(The Other)(法國)
過氣艷星精華遊》(Encarnacion)(阿根廷)
太陽之子》(Children of the Sun)(以色列)
人生交叉錯》(Up and Down)(捷克)

亞洲電影
戰鼓
導演:畢國智
演員:房祖名、梁家輝、李心潔、何超儀、劉若瑀、黃誌群
日式牛仔一品鍋》(Sukiyaki Western Django)
導演:三池崇史
演員:伊藤英明、伊勢谷友介、佐藤浩市、安藤政信、小栗旬、木村佳乃

動畫片
蘋果核戰:EX Machina》(Appleseed: EX Machina, 日本)
怕黑怪談》(Fear(s) of the Dark, 法國)
惡魔的發明》(The Fabulous World of Jules Verne, 捷克)

Wednesday 20 February 2008

それから

最後一篇寫春假看的電影。

一年多前,森田芳光在 1985 年執導、改編自夏目漱石[*] 同名小說的《それから》(其後)推出了 3 區 DVD,因為 amazon.jp 不接受國外訂單,只能帶點無奈地購下。慕名而看,多少因為在不少文藝圈子中早流傳着它的大名。

盒子裏藏着邁克為片子寫的題為《此情可待成追憶》的文章,先生這樣說:「要為《其後》於歷史上定位,大概可以在費穆的《小城之春》和杜魯福的《祖與占》旁邊找到適宜的空間,而且誰也沒有抬舉誰……《其後》令人專心一意地沉溺,鬱悒是第一手的,傷逝是直接的,再含蓄你也沒有辦法不為它流下眼淚。」我看邁克的文章,雖然間中為他或不經意地從指尖化開的尖刻而給中箭者喊冤,或者要為其九曲十三彎的文字聚精會神,但上面這一段再精準、貼切不過。

長逾兩個小時的電影,故事很簡單:富家子長井代助松田優作)刻意不工作,特立獨行,在感情上卻優柔寡斷,跟朋友平岡常次郎小林薫飾)同時愛上朋友之妹菅沼三千代藤谷美和子飾)。三千代愛代助,代助卻讓愛常次郎,三千代就賭氣下嫁常次郎。錯過姻緣,代助一直憶念舊情,懷着教人心痛又同情的壓抑。三千代婚姻生活並不如意,孩子夭折了,自己患病,又得不到丈夫的愛護。常次郎縱情色慾,冷落妻子,也大概是自知得不到三千代的心。結果,三個人都得不到快樂。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是代助於灰沉的天色下獨自出走,大概也將不能繼續得到家族庇蔭,看似瀟灑,實則餘韻裊裊,讓憂傷滲滿整個天空。

影片節奏緩慢,對白不太多,但感情卻如水中墨,盡管漫化開去。導演常借一些道具把人物的感情、內心掙扎刻畫得細緻入微,例如那些百合花:三千代帶着百合花到代助家道謝,用代助喝過的水杯在花瓶裏舀水喝,那副甜蜜的樣子便勝過千言萬語。代助叫三千代別靠太近去嗅那些百合花,實是因為那代表了他們之間的愛情。然而,剎那間三千代流露未嫁少女的嬌態。代助曾經嘗試抽離這段已逝的感情,把百合花的莖枝剪去,但看着三千代,卻又忍不住留下花朵,珍而重之地把花插好,兩人同賞那幅泛着舊情的雨景。這場戲細膩地描寫了二人心中藕斷絲連的感覺。

三位主要演員都表現出色。松田優作的內斂恰到好處,把觀眾帶到代助抑鬱的精神世界中。早聞松田優作大名,但《それから》才是我第一次認真看他的演出。他的丰采令人目眩神迷,是古今早外另一英年早逝的代表。藤谷美和子楚楚可憐,三千代嬌美的容顏隱然浮出「小心輕放」;小林薫演的常次郎不可愛,他的肢體語言和聲音卻將三角關係中的張力表露無遺。當年他憑此片第一次贏得日本アカデミー賞(最優秀助演男優賞),實致名歸。今年,則剛憑《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第三次奪得日本アカデミー賞(第二次得最優秀助演男優賞)。

現代人常說,對於愛情合則來,不合則去;但在現實生活中,不是人人都瀟灑得來。看罷此片,不禁再次思考,堅貞的愛情才美麗嗎?看戲時,其實暗中替兩個主角加油,希望他們多拿出點勇氣,不要「一錯再錯」。當然,不管看電影還是在現實世界,動情容易,給出愛情卻是另一回事。

《それから》的美術、攝影都是頂尖的,像男角的西服、女角的和服、手中的百合,幾乎每樣物事都讓人觸景生情。我後知後覺,從王家衛的電影認識梅林茂,他為本片配樂,出場不多,每次都冷清、孤寂,跟畫面就是絕配。有時候,導演索性放棄對白,以音樂與畫面講故事,無奈的感覺來得更強烈。可惜,這張電影原聲專輯至今幾近失傳,近 3 次去日本想找梅林茂一張精選輯解慰,卻一再失望而回。

看罷《それから》,一份憂傷在心底裏發酵了幾天。這種淡淡的味道就能夠經歷時間的洗磨,醞釀成最純淨的感人情懷,深深印在腦海裏。



[*]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生於江戶(今東京),自幼喜歡漢學,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30 歲後曾在倫敦留學兩年。歸國後,在東京帝大講授英文,並開始文學創作。49 歲時,因胃潰瘍去世。死後,家屬將他的腦和胃捐贈給東京帝大的醫學部。他的腦至今仍保存在東京大學。1984 年,他的頭像印在 1000 日圓的紙幣上。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門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龍之介也曾受他提攜。(摘自《維基百科》)

Sunday 17 February 2008

非常外父生擒霍老爺

《非常外父生擒霍老爺》(Meet the Fockers) 是 2005 年香港的賀歲電影,我卻等到 2008 年才看,真落後。看罷,原來劇情剛好相反:是霍老爺生擒了非常外父。

一套誇張的娛樂片,有着超級強大的演員陣容:兩對親家包括兩名金像影帝(Robert De NiroDustin Hoffman)、一個金像影后 (Barbra Streisand) 和一個金像影后的媽媽(Blythe DannerGwyneth Paltrow 的媽媽)。

劇情沒有什麼好說,只在最後引出了一個問題:何謂信任?身為退休 CIA 探員,「非常外父」老說(他自己的)circle of trust。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任圈」,只差這圈子的界線在哪裏?一段關係,不管是情人、家人、同事還是什麼,能有像「非常外父」所要求的那一種絕對的信任嗎?絕對的信任到底是否存在?假如真的有絕對的信任,又是否一定要得到它,那一段關係才算合理、可靠、圓滿呢?

我接受善意的謊言,但不能成為習慣或者作為一種手段。要是在該段關係中的對手無法接受,就看你有多重視對方,才決定是否值得繼續下去,這會是一個需要極大勇氣才能下得了的決定。有人會像反射作用地說:「認真、有信心,就不會有問題。」現實從不會這麼簡單,真相也不一定是人人都能夠接受得來的。

在電影結局,「非常外父」嘗試釋出善意,願意接受(準)女婿的過去和善意謊言,給別人一個機會,試着給自己一個空間。

Saturday 16 February 2008

打工狂想曲

買這張 VCD 的時候,開心過一陣子。十幾年前沒買,就一直遍尋不獲。買回來後又一直沒有看(事實上,我那 1500 多張影碟,很多是未開封的),很快就湮沒於「碟」海之中。過年前收拾房間,它重現人間。在某個冰冷的晚上,拿它出來好好品嘗。畢竟,我想這該是林憶蓮從影以來(拍片不超過 10 部),角色的發揮性和觸目程度最高的一齣。

憶蓮拍的電影,只對《聖誕快樂》和《龍鳳智多星》較有印象,《打工狂想曲》是 1989 年的作品。當年記者到片場探班,訪問三位女主角鄭裕玲王祖賢和林憶蓮,前兩位女星說什麼倒忘了,但林小姐就說,希望多拍電影,甚至贏取電影獎項。從後來的歷史看,林憶蓮只在 1990 年多拍了一齣《亂世兒女》(同年在 TVB 處境劇《同居三人組》客串飾演郭晉安的舊同學,在片中與後來跟郭發展成情侶的「心形嘴」梁珮瑚爭男朋友)。林憶蓮選擇專心唱歌是明智的決定。然而,她演廣播劇,效果較拍電視、電影優勝。不是說她長得不夠漂亮,沒條件拍戲,而是較諸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憶蓮對聲音的駕馭能力高得多。

看 1989 年的電影,赫然在片中看見我公司目前還在用的飲料沖劑機器!可想而知,我上班的地方確實是非常樸實無華的。

《打》片以三名女主角掛帥,其他角色都屬陪襯。三個主要男角(爾冬陞鄭浩南張國強)都是小配角,都不是什麼演技派,反而那堆配角有點看頭,包括胡楓劉兆銘薛芷倫劉以達林保怡林立三威利翁世傑、當年用藝名伊凡威的「卡啦之星」王俊棠等。

片子不是一級製作,故事簡單,說三個女角突然得到了一大筆來歷不明的錢,隨喜悅而來的是很多的不安。較諸近年的港產片,《打工狂想曲》的對白顯得有層次、有心思。片長近 100 分鐘,算一氣呵成。不過,要批評的話,《打》有香港娛樂片一貫的誇張失實演繹外,也有幾處明顯無法自圓其說的情節。

憶蓮在片中乘坐 111 路公車上班。這路線的公車早已完全改用有空調的車子。換了現在,特別是在夏天碰上沒有空調的,一定不上車。對,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回頭。不然,只有痛苦、不安。這是不用「狂想」也明白的道理。

Friday 15 February 2008

歌聲伴我心

繼續我的鼠年新春電影回顧。除了英語外,我不懂得任何歐洲語言,但對歐洲電影有特殊偏好,因為調子多變,內容較富思想一點,在攝影、美術、音樂方面的觸覺多有一種率性的敏銳、細膩。

有人說《歌聲伴我心》(Les Choristes) 是音樂版《暴雨驕陽》(Dead Poet's Society)(不是說《生命因你動聽》(Mr. Holland's Opus) 才是麼?),《歌》的劇情較《暴》輕鬆得多,至少沒有搞出人命。但相同的是,教師躊躇滿志,卻未及春風化雨,已遭傳統建制徹底擊敗。這不只是戲劇情節,在現實生活也經常發生。

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法國一個小鎮有所專門招收頑劣學童的寄宿學校。校長賴桑主張以體罰、隔絕等高壓方式來管教問題少年。新來的舍監馬圖是個懷才不遇的音樂家,想到以音樂為學生、自己和學校帶來生氣,最後連校長也在轉變。然而,劣根已生,長期黑暗難以倏地復明。紙飛機能夠飛翔,也不過是在狹窄的房間內,飛不上青天。

法語預告片(英語字幕)


演主角馬圖的 Gérard Jugnot 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戲,一班童星也演出可人。少年莫朗 Jean-Baptiste Maunier 一張天使面孔,卻有魔鬼性格。同時,他擁有一把繞樑三日的美妙歌喉。演暮年莫朗的 Jacques Perrin 是個傳奇人物:曾奪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27 歲成立電影公司,不久便拍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風暴》(Z, 1969,代表阿爾及利亞),1990 年代製作的紀錄片《點蟲蟲》(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贏得法國凱薩獎。這個在《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1967) 中的俊美少年 Maxence(也在《星光伴我心》(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 中扮演成年的圖圖),於現實生活中,他 50 多歲時生下的小兒子也叫 Maxence,並在本片擔演可愛的皮比諾 (Pépinot) 一角。

影片結局不煽情,而且頗清新:那個有暴力傾向的少年遭校長誣告偷竊而被刑事檢控,後來潛返學校放了一把火泄恨,幸好那天馬圖帶學生郊遊去了,避過一劫。但陰差陽錯,校長為此要解僱馬圖,並禁止學生送行。學生紛紛在宿舍拋出寫上歡送句子的紙飛機,表示對馬圖的崇高敬意。紙飛機上寫着:「再見了,光頭佬!」「再會。」「會再見的。」學生又把自己鎖在宿舍裏,大聲唱起馬圖為他們寫的歌。那些道別的小手尤其可愛。歐洲電影就有這一份內歛,不如好萊塢,全力施放催淚彈。想起《暴雨驕陽》中,學生一個一個站到桌子喊着老師教他們的格言,挺有紅磨坊女郎跳大腿舞的勢頭。

全片印象最深刻的是馬圖跟校長的一場爭論。校長現實,老師講理想,結果老師遭革退。在制度之下,理想總是不名一文的。以前我常常在想,到底怎麼樣的老師才算稱職?現在已經放棄思考這個問題。要是把教學視為一種職業,一種餬口的手段,這個問題就沒有思考的價值。事實上,一個教員甚至一家學校(就看名望和等級),在龐大的制度下往往是微不足道,硬要往理想的層次去鬥爭,恐怕會讓自己鑽牛角尖。

《歌》片同時也把 Jean-Baptiste Maunier 和 Les Petits Enfants de Saint Marc 合唱團介紹了給全世界。

Thursday 14 February 2008

世界の中心で、愛をさけぶ

春節假期大部份時間躲在家中,隨便看了幾齣未看的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日文原名:世界の中心で、愛をさけぶ)是其中之一。電影改編自片山恭一於 2001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小說原本銷情不佳,但知名藝人柴咲コウ公開表示,讀完小說就「希望自己一生也能談一次這樣的戀愛」,立即掀起熱潮,連續給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舞台劇。片子在香港上映時,完全沒有看「純愛」電影的衝動,然而滿喜歡平井堅唱的主題曲《瞳をとじて》。把 VCD 買回來後,也一直束之高閣。

電影版的故事從颱風 29 號開始,帶出了一段在 17 年前給另一個路徑相若的颱風 29 號畫上了淒美句點的青春戀愛故事。高校時代,主角朔太郎(森山未來)與同班同學亜紀(長澤まさみ)相戀,但亜紀卻因血癌病逝。經過 17 年的痛苦,朔太郎(大沢たかお)跟女朋友律子(柴咲コウ)終於來到澳洲烏魯汝(Uluru,即艾爾斯岩 Ayers Rock,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岩石)──片中所說的「世界中心」,將亜紀的骨灰撒向天際。朔太郎的回憶之旅乃因律子而起,其實兩人早有淵源,但影片沒有明確交代到底是否兩人都知道這事。

電影以朔太郎成長的主線,如何面對新戀人,如何面對自己。劇情推展得有點慢,但一路算層次分明,不落俗套。看維基百科,發現原來頗有意思的幾場戲/幾個安排,包括錄音帶日記、在老師冥祭時下的那場雨、兩小無猜在石堤上的對話等,都是電影版原創的。可惜,結局前在高松機場的那一幕有點反高潮。編劇之一叫坂元裕二,24 歲時已經寫出兩齣改編自柴門ふみ漫畫的電視劇劇本:《同・級・生》(1989 年,港譯《同班同學》)、《東京ラブストーリー》(1991 年,港譯《東京愛的故事》)。

演員方面,演高中時代的朔太郎和亜紀的森山未來、長澤まさみ,表現自然、討好。主角大沢たかお還是一貫木訥,柴咲コウ則有點冒失。痴心的照相館老闆山崎努有戲味。串星有看頭,包括杉本哲太(亜紀父親)、森田芳光(映画監督)、天海祐希(朔太郎上司)等。

在情人節寫愛情片,順便談情。看《世》片時,在想,愛的回憶永不褪色,還是終會逐漸淡忘?忘記了,有必要心痛嗎?既是回憶,假如已經在腦底沉澱,就不會抓住,或為它無聲淡忘而心痛。始終再糾纏不清的還是自己,與某年某月的某某已經毫不相干。忘記舊情不心痛,也不要怕被忘記,因為那已經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了。會心痛的,是正在喜歡的那張臉從腦海中慢慢消失,而浮出無能為力的蒼白。

全片最義無反顧的浪漫對白,大概是:「比你先出生,那麼,從你出生的一刻開始,世界上就有我。」這種話,連寫出來也有點為難,也許激情都燒光了。

愛人患了絕症或重病,或者屢於生死之間徘徊,那是值得繼續下去的愛情嗎?繼續是浪漫,還是蹉跎歲月呢?一句「值得愛」無法解答所有疑問。然而,在沒有希望,或者似乎看不見希望的時候,值得不值得,分別不大。

Monday 11 February 2008

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

西岸良平繪製的漫畫《夕焼けの詩──三丁目の夕日》(黃昏之詩──三丁目的夕陽)從 1974 年起連載逾 30 年,發行超過 1400 萬本,以昭和時期為背景,講述在東京一個低下階層聚居的區域裏──三丁目──充滿悲歡離合的小人物故事。

2005年,這部漫畫改編成了電影《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背景為昭和 33 年(1958 年),當時日本正處戰後重建時期,百姓生活刻苦,東京鐵塔等著名地標正在興建。片中看到許多配合了電腦特技製作而成的舊景舊物:電動三輪車,全村人一起看黑白電視,穿汗衫短褲奔跑的小孩等等。電影在日本獲得很大的迴響,贏得 12 項日本奧斯卡電影獎。第一次聽說這齣電影是在 2006 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大會安排在添馬艦作戶外放映。我沒有去看,但就默默記住了這個片子。年初二那天看了 DVD,是去年 10 月在名古屋買的。上次日遊時,當地各大媒體正在宣傳去年 11 月在日本上映的續篇《ALWAYS 続・三丁目の夕日》,該片以前作 4 個月後的 1959 年(昭和 34 年)為故事舞台。可惜下次去日本時,DVD 應該還未推出。

故事本身不怎麼特別,著重描述人性真善美,勝在不算刻意煽情。影片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重塑半個世紀以前的東京風貌,以 21 世紀的技術和拍攝手法、節奏去重演舊時、舊人、舊電影的風情,加一點典型的卡通化手法,竟有一種特殊的調和作用,引來一份平實的感動。
在片中演夫婦的堤真一薬師丸ひろ子最可愛,兩人也憑本片得了本土多項電影獎項的男、女配角獎。電影主角其實是吉岡秀隆小雪,兩人的表演恰如其分。淡掃娥媚的小雪看來有點像年輕時的謝寧,那個靦覥之中彷彿意味深長的笑容很吸引。兩個童星須賀健太小清水一揮也挺討好。我不很喜歡福田麻由子那種擺明要以演技取悅觀眾的童星。須賀健太真情流露,表現跟實際年齡相若,惟看續篇的預告片時,發現他正在轉聲,感覺有點奇怪;小清水一揮那點頑皮則來得真實而可愛。

日本人在文化保育方面一向不遺餘力。文化保育的方式有很多種,拍《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也勉強算一種吧。相比之下,我喜歡本片甚於去年的港片《老港正傳》。《老》沒有大筆資源搞特技、佈景去盡力復古,而想藉故事側寫幾十年來在香港某種政治意識和一些普羅百姓的生活模式的變化。有些情節倒值得思考一下,但同時有些內容亦顯得眼高手低。《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講人情為主,沒有什麼包袱,看得舒服,也窩心一點。日本電影除了哀思之外,也有雋永的人情。

近年日本流行下町遊。在日本,妥善保存的舊區不少,要遊覽不難。經過修葺的古老建築,多在原本結構和範圍上修繕,而非推倒後重蓋一幢沒有靈魂的新房。不管文化保育、城市建設,還是人情滋養,我不認同新不如舊,但是靈魂遭抽掉的,終究無法長久,也不可能討人歡心。

電影預告片(台灣版)

Tuesday 5 February 2008

香港全紀錄

兩個免費中文電視頻道 ATV 本港台和 TVB 翡翠台在過去大半年先後分別推出了回顧香港歷史的 DVD 新聞紀錄片。我買了其中兩套:《10 年百聞 1997-2007》(ATV)、《香港大事回顧全紀錄 1967-2006》(TVB)。ATV 另外推出了一套《解密香港百年》DVD,但沒有買。兩套 DVD 紀錄片都是由電視台的新聞部製作,隨影碟附送一本特刊。

顧名思義,《10 年百聞 1997-2007》以香港回歸十年來發生的大事為主,共 5 張 DVD,內容較多是重新剪輯而成的。附送的特刊採用了東方報業集團提供的圖片,不少甚富震撼性,也很能反映出該集團對新聞時事其中一個主要的取材角度:血淋淋。這套材料在去年寫《那時 那人 那事》時,提供了不少參考資料。

《香港大事回顧全紀錄》全套共 7 張 DVD,回顧香港過去 40 年 (1967 - 2007) 的社會大事。從 1980 年開始,輯錄當年在翡翠台播映的足本《香港大事回顧》節目。單看這 20 多年來同一個電視節目的片頭、錄影棚佈置等,已經頗堪玩味。至於 1967 至 1979 年,就播放 TVB 新聞部存有的新聞片。特輯把 40 年大事分成若干階段,每個階段佔一張 DVD,而每一張 DVD 都有導看環節,主持人包括一些久未露面的 TVB 前新聞主播,例如當年穿梭翡翠台、明珠台的陸家敏 (Carmen Luk)。看舊新聞片,見從前的主播、記者比較淡定、嚴肅,新聞稿寫得文雅一點。附送的特刊大概因為版權問題,只是截取節目畫面當插圖,質素略遜,但內容、排版都較《10 年百聞》有心思。

可以從這兩套 DVD 紀錄片去比較兩台的製作質量。ATV 阻於資源,在美術、包裝、片段庫藏方面無疑遜於 TVB,但在內容整合方面下過功夫,不是純粹的舊片重溫。TVB 資源豐富,DVD 內容和產品設計都較優勝,畫面質素亦較大部份 TVB 推出的舊作 DVD 好。然而,大半是舊片,在開發產品時,功夫節省了不少。

哪一套比較好看呢?《10 年百聞》講近年大事,大部份內容印象仍然深刻。《香港大事回顧全紀錄》彷彿香港近代掌故,重看一些年幼時不明所以的大新聞,就如走過時光隧道,對似曾相識的模糊記憶徹底更新,或親身印證在那個年頭看似遙不可及的「鴻圖偉業」(如成立醫管局、玫瑰園計劃)已經幾番起落或早已湮沒無聞,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對照記,挺有意思。例如 1980 年的麥樂倫中槍死亡事件(案發的那幢在何文田山政府向私人財團租下、外型獨特的公務員宿舍,已經拆卸重建成多層私人樓宇)、1982 年的元州邨幼稚園血案、1983 年揭發的佳寧案、「雨夜屠夫」林過雲、1982 至 1984 年的中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1985 年的 26 幢問題公屋、許家屯說的「不按本子辦事」等等。DVD 和特刊都言簡意賅地交代了前因後果。

我就喜歡看這一類的節目,懷舊不僅是一種情懷,還是一種體味生活的方法:懂當天的富與貧,知今日的興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