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第四代導演吳天明去年初病逝,他擔任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時,培育出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顧長衛等第五代導演。吳天明最廣人為知的電影作品是大膽起用張藝謀當男主角,在國內外獲得不少獎項的《老井》。該片更讓張藝謀當上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百鳥朝鳳》是吳天明生前最後一齣執導的電影,拍得很公整,人情和故事都在意料之中,也可以說沒有高潮。
故事的時間背景比較模糊,但該是發生在近代農村。在無雙鎮,吹嗩呐不只是民間藝術,在辦喪事時還是對逝者一生的評價——德行越高,奏喪樂的班子越大。只有死者德高望重,才有資格在喪禮上吹《百鳥朝鳳》這支高難度的曲子,而且只有領軍的高手才能勝任。整個無雙鎮只有焦家班班主焦三(陶澤如 飾)能吹《百》曲。焦三老了,想培養接班人。一天,鄰村人帶着孩子游天鳴(鄭偉 飾)去拜師。游天鳴資質一般,但焦三在小孩身上看到珍貴的品質,決定收天嗚為徒。後來比天鳴聰明的藍玉又拜到三爺門下。最後,天鳴憑着能把嗩吶「吹到骨頭縫裏」的意志和傻勁繼承三爺衣缽,藍玉黯然離開。天嗚(李岷城 飾)長大後,接掌了焦家班,焦家班也變成了游家班。時代變遷,紅白二事依舊,賀壽的甚至讓西洋管樂隊和短裙美女獻唱……
《百鳥朝鳳》的人物幾乎都是正派的、善良的。焦三是嚴師,卻不吝惜對年輕徒弟表現關懷。一對小師兄弟從小到大,不管勝負,總保持純良的友情,沒有互相攻訐或使詐。莫說在現實社會,在電影世界這看來也像一個童話。游天鳴和焦三新舊兩代嗩呐藝人爲了堅持信念而生出了真摯的師徒情和父子情。
這戲表面是寫吹嗩呐,但實際上,它在表達對於傳統文化該秉持的態度。焦三是一個匠人,為自己的技藝感到驕傲,同時恪守最高的規格。對於接班人,看技藝外,更看重承傳者的決心和品格。
天鳴個性正直、忠厚,看重人情,願意為事業單純而努力地付出,正是他勝過悟性高但為人做事不踏實的藍玉的地方。
通過《百鳥朝鳳》這個尋常少年成長的故事,看到匠活人生的特質,還有在現代社會技藝傳承受到不斷的衝擊。
陶澤如演外冷內熱的黑臉師父很精彩,飾演游天鳴少年時期的鄭偉很可愛,飾演成年時期的李岷城氣質也不錯。
Friday, 3 April 2015
HKIFF 2015 之 8:百鳥朝鳳
Thursday, 2 April 2015
HKIFF 2015 之 7:車拼
讀書時,看過黃春明的《蘋果的滋味》。我知道侯孝賢把《蘋》和另外兩個黃春明的小說拍成三段式電影《兒子的大玩偶》,買了 VCD 但一直未看,更不知道《蘋果的滋味》的導演是萬仁。也聽說過《油麻菜籽》(蔡琴唱的同名主題曲倒聽過)、《超級公民》、《超級大國民》等電影,卻孤陋寡聞,不知道都是萬仁導演的作品。所以那天去看《車拼》,他就坐我前兩排,還跟大家看完全場,我沒有感到太興奮。這樣也好,可以對《車拼》寬容。
「車拼」在台語是火拼的意思。本片的車拼是一宗兩岸婚姻。台灣女孩陳心怡(王樂妍 飾)與大陸暖男趙中(李宗嶧 飾)在北京相戀,不久出現分歧,心怡返回台灣。趙中不惜違背父母意願,隨旅行團到台灣去向心怡求婚。心怡帶趙中回台中老家拜會雙親,鬧了許多文化語言差異的笑話。心怡的父親是對大陸有心結的深綠派,趙中始終無法說服心怡的父親,黯然返回大陸,但臨行前得悉心怡懷孕了。趙中父母知道一切,帶着爺爺以自由行方式去台灣和心怡父母商談婚事。雙方長輩因為現實問題和意識形態分歧,發生了許多(有趣的)爭執。談判瀕臨破裂,當年參與國共內戰的雙方祖父竟然成了這場兩岸聯婚的關鍵人物……
導演萬仁在訪談中表示,希望拍攝兼顧藝術和娛樂,雅俗共賞的電影。《車拼》一頭一尾女主角的夢囈,還有女主角外公的身世和沒法結果的一段舊情,就是片中象徵藝術的部分。單獨看這些段落,都能看明白背後的信息,但沒有太深刻的感受,一來不是台灣人,沒法深入體會劇情的歷史意義,二來跟主體劇情中的荒謬喜劇氣氛截然不同,兩者缺乏圓滑的銜接,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為文造情。
心怡的外祖父在(台灣)日治時期當過日本兵,回台後成了國民黨軍,派往中國作戰,之後被俘又成了解放軍,最後打完韓戰回到台灣。阿公複雜的身世反映了台灣人在過去百年來歷受的政治變動。這是萬仁很重視的一段。他也曾在訪談中表示,當前的台灣社會比較少探討歷史。
整體來說,《車拼》的敘事方式和拍攝手法還算寫實,荒謬喜劇都是很正經地演,也達到很不錯的喜劇效果,但看來手法有點老派。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要兼顧心怡阿公所帶出的歷史和情感,不讓整齣戲的氣氛和阿公的一段之間產生太大的反差。
說實話,我本來以為《車拼》是一齣純粹反映兩岸社會生活歧異的喜鬧劇,所以片首的夢囈,以及片末近 20 分鐘交代心怡阿公的身世兩段,從嘻笑一下子化成哀愁,都教我始料未及。
Wednesday, 1 April 2015
HKIFF 2015 之 6:愛情中的不可抗力
英語合約中常見 force majeure 一詞,中文多譯作「不可抗力」,指如戰爭、惡劣天氣等非簽約個人或團體力量所能對抗的未能履行合約的原因。Ruben Östlund 自編自導的《愛情中的不可抗力》(Turist) 就是看人在極端情況或發生悲劇時,可能展現非常自私的一面。假如不是婦孺優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這齣黑色喜劇代表瑞典角逐剛結束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打進了第二輪(前九名)。
工作忙碌透頂的 Tomas(Johannes Bah Kuhnke 飾)難得放假,帶老婆 Ebba(Lisa Loven Kongsli 飾)和一對子女 Vera 和 Harry 一家四口去法國阿爾卑斯山滑雪度假五天。第二天吃午飯時,人工雪崩看來要失去控制,冰雪直撲 Tomas 等人正在吃飯的露天餐廳之際,孩子大叫,Ebba 第一時間保䕶子女,Tomas 卻拔足狂逃自保。事後男人失憶,女人則念念不忘,幾次跟枕邊人對質,在私下的,在度假酒店新交的朋友面前,還有在來度假的老公朋友面前。裂痕越來越大,連孩子也擔心爸媽要離婚。在假期的最後一天,全家去到大霧而遊客稀少的高山坡道滑雪,怎料殿後的 Ebba 在開始後不久便失蹤了⋯⋯
(人工)雪崩沒有釀成傷亡,但本來穩定和睦的家庭卻崩解了。男人不承認自己棄妻兒於不顧,女人對男人從失望到絕望,幾天假期唇槍舌劍,朋友調停也中箭。
本片靈感來自導演一對夫婦友人去拉丁美洲度假時遇上槍手,老公本能躲了起來,撇下了沒有掩䕶的老婆。回到瑞典,老婆嘮叨不休,每喝了酒、累了或什麼便舊事重提。電影以雪崩來作比喻挺巧妙的,小小的崩塌所造成的破壞和傷害很快便滾滾而來,一發不可收拾。
Tomas 沒有失憶,他自知臨陣逃逸,是個窩囊廢,但因為雪崩最後真的沒有造成什麼傷亡,加上當時情況混亂,便嘗試以連篇大話去掩飾真相。老公不顧而去還死口否認,Ebba 受不了,她不信任枕邊人,多次要 Tomas 招認是他做錯了。問題是,就是 Tomas 當場或一早招認,Ebba 會改變她對事情和 Tomas 的看法嗎?
孩子年紀雖小,其實在旁邊看得十分清楚(飾演小姊弟的 Clare Wettergren 和 Vincent Wettergren 確是親生姊弟),聽到爸爸的謊話,看見媽媽的沮喪樣子,開始擔心父母要分手。別以為孩子不懂事,就是沒有成年人從旁講解,對人情世故似懂非懂,卻永遠不要低估他們的直覺。
甫開場,一家人在雪地上拍全家福,擺出好多不同的姿勢。然而,家庭和睦是無法製作出來的,各人之間的關愛和信任才是家庭的基礎。
在雪山上的最後一天,Tomas 終於做了一件對的事,似乎消弭危機有望。但到乘車去機場時,那個亂七八糟的旅行車司機可能把一切都弄砸了。Ebba 第一個撲出來要司機停車,那可能是 Ebba 的「創傷後遺症」,也可能意味着這個家庭的結構發生變化了。遇上危急狀況,挺身而出的變成了女人。Tomas 一家隨其他旅客步行下山時,跟另一個男人要了一根煙,小兒子才驚覺原來爸爸也抽煙。Tomas 抽煙是為了壓驚,還是反映他從此認命而顯得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