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 April 2015

HKIFF 2015 之 7:車拼

書時,看過黃春明的《蘋果的滋味》。我知道侯孝賢把《蘋》和另外兩個黃春明的小說拍成三段式電影《兒子的大玩偶》,買了 VCD 但一直未看,更不知道《蘋果的滋味》的導演是萬仁。也聽說過《油麻菜籽》(蔡琴唱的同名主題曲倒聽過)、《超級公民》、《超級大國民》等電影,卻孤陋寡聞,不知道都是萬仁導演的作品。所以那天去看《車拼》,他就坐我前兩排,還跟大家看完全場,我沒有感到太興奮。這樣也好,可以對《車拼》寬容。

「車拼」在台語是火拼的意思。本片的車拼是一宗兩岸婚姻。台灣女孩陳心怡(王樂妍 飾)與大陸暖男趙中(李宗嶧 飾)在北京相戀,不久出現分歧,心怡返回台灣。趙中不惜違背父母意願,隨旅行團到台灣去向心怡求婚。心怡帶趙中回台中老家拜會雙親,鬧了許多文化語言差異的笑話。心怡的父親是對大陸有心結的深綠派,趙中始終無法說服心怡的父親,黯然返回大陸,但臨行前得悉心怡懷孕了。趙中父母知道一切,帶着爺爺以自由行方式去台灣和心怡父母商談婚事。雙方長輩因為現實問題和意識形態分歧,發生了許多(有趣的)爭執。談判瀕臨破裂,當年參與國共內戰的雙方祖父竟然成了這場兩岸聯婚的關鍵人物……

導演萬仁在訪談中表示,希望拍攝兼顧藝術和娛樂,雅俗共賞的電影。《車拼》一頭一尾女主角的夢囈,還有女主角外公的身世和沒法結果的一段舊情,就是片中象徵藝術的部分。單獨看這些段落,都能看明白背後的信息,但沒有太深刻的感受,一來不是台灣人,沒法深入體會劇情的歷史意義,二來跟主體劇情中的荒謬喜劇氣氛截然不同,兩者缺乏圓滑的銜接,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為文造情。

心怡的外祖父在(台灣)日治時期當過日本兵,回台後成了國民黨軍,派往中國作戰,之後被俘又成了解放軍,最後打完韓戰回到台灣。阿公複雜的身世反映了台灣人在過去百年來歷受的政治變動。這是萬仁很重視的一段。他也曾在訪談中表示,當前的台灣社會比較少探討歷史。

整體來說,《車拼》的敘事方式和拍攝手法還算寫實,荒謬喜劇都是很正經地演,也達到很不錯的喜劇效果,但看來手法有點老派。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要兼顧心怡阿公所帶出的歷史和情感,不讓整齣戲的氣氛和阿公的一段之間產生太大的反差。

說實話,我本來以為《車拼》是一齣純粹反映兩岸社會生活歧異的喜鬧劇,所以片首的夢囈,以及片末近 20 分鐘交代心怡阿公的身世兩段,從嘻笑一下子化成哀愁,都教我始料未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