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June 2009

おとうと(弟弟)

是一早買了的票,雖然不想外出,還是去看了。

《おとうと》(弟弟)是市川崑 1960 年的作品,奪得了當年日本《キネマ旬報》年度十佳電影的第一名和最佳導演獎。市川崑一向擅長拍攝改編文學作品的電影,上一齣看的《炎上》是,這一部也是。本片改編自幸田文的同名小説,由水木洋子寫劇本。

片長 98 分鐘,情節可不十分簡單。故事說有點名氣的作家(森雅之)跟前妻育有一女げん岸惠子)和一子碧郎川口浩),再娶的妻子(田中絹代)患有風濕,不良於行。作家在家寫作,對家事很少插手。妻子因為疾病,也因為跟子女關係一般,常待在家,向宗教尋求寄託,家事都靠仍在上學的げん操持。從替後母買藥、燒飯、打掃,到照顧比自己小幾歲的弟弟,性格倔強的げん都默默接受,甚至因為對弟弟的愛護而不那麼看重自己的婚事。弟弟性格有點反叛,卻也具正義感;貪玩,也在外常惹事,鬧上警局、被學校開除、到處賒帳欠債,實在是家常便飯。一家人談不上有什麼親密關係。後來,弟弟得了結核病,姐姐為了照顧他而不結婚,父母也為此而與孩子關係破冰,可惜一切為時已晚。影片的最後一幕,真的表達出什麼叫「衣不解帶」。

本片流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使用了當時創新的「殘銀法」 (silver retention)。簡單來說,就是把彩色片拍得像黑白片,在正片顯像時,保留若干銀粒子,讓彩色變淡。市川崑的創作隊伍中有優秀的攝影師,上次《炎上》的火燒金閣寺一幕就拍得很出色,這次宮川一夫使用殘銀法(銀残し),則讓此片在康城影展上得到了一個技術表揚的獎項。

翻看資料,原來採用殘銀法跟影片的時代背景有關。電影以 1900 年代初的大正時代為背景。那是處於明治(維新)和昭和(戰敗、復興)之間的平淡時期,市川崑稱那為「無風狀態」。使用殘銀法,把畫面的彩色抑制,正是要讓觀眾感受到那時代的陰翳、悶沉的氛圍。

四名主角的演出都不錯,其中又以兩位女角更突出。飾演げん的岸惠子當年已經 28 歲,扮演唸高中的少女無疑有點勉強,但她以有點世故的笑靨去釋出角色的倔強,卻又教觀眾更容易接受。她是市川崑的愛將之一,之後還多次合作,包括《女王峰》和在《細雪》中演大姐。1960 年代的岸惠子,看上去有點像比較年輕的李嘉欣。飾演她後母的田中絹代可以說是日本開始映畫時代的第一個大女優,論資歷,比高峰秀子原節子更深厚。田中絹代出生於 1909 年,很早成名,在戰後曾經因為被指老醜而受打擊,淡出過一段時間,之後憑接連在國外得獎的《西鶴一代女》和《雨月物語》反彈,並開始執導,她不止是一個優秀演員。晚年跟栗原小卷合演《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 望郷》(望鄉),得到柏林影后殊榮。她在本片的演出表情不多,語調平緩,但就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和細膩的眼神,將那個有點神經兮兮的後母演得入木三分。以前只看過她的《放浪記》網誌,戲份不多,這次終能比較全面地看到她的演出。

演弟弟碧郎的川口浩 1987 年因癌症去世了。他在片中愛冒險,騎馬、打桌球、玩汽艇、去店鋪偷東西。現實生活中,川口浩在名校慶應義塾唸高中,中途退學去拍電影。不久轉戰電視,1970 年代初擔任電視評馬人,到 1970 年代後期創作、主持探險式電視節目,大受歡迎。在片中剪了個短髮的川口浩有點像陳冠希,雖然常常在外生事,卻沒有很惹人討厭,其實骨子裏也是個乖孩子。不過,就嫌他有點保守,沒有把青春躁動表現得太多。

看完三齣《向川喜多夫人致敬》的片子後,最大的感受是日本人對電影的保育做得很好,像《炎上》和《おとうと》,都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作品,但拷貝質量很好,畫面和聲軌都很清晰。同一時期,華語電影也有不少傑作,但能好好保存下來,並廣泛地對海外觀眾介紹的,實在不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