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6 October 2009

阿童木


管小時候在電視上看過這齣卡通片,卻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更談不上是「粉絲」。然而,知道它將再次拍成動畫,友人來香港時看見電影院擺放的 Astro Boy 模型又興奮得要與之合照,就決定要看。

片子排在上星期五開畫,而不是慣常的星期四,大概是希望吸引在長期假前已開始休假的觀眾吧。剛好那天下午放假,看了它跟《大鑊密探》(The Informant!),以下午的場次來說,兩套電影的入座率都不錯,尤其是《阿童木》(Astro Boy) 。

今年是《阿童木》原作者手塚治虫誕生 80 週年,也是他逝世 20 年紀念,香港、美國合資製作了這齣動畫片。小時候,我管叫它「小飛俠」。故事主角本來像《木偶奇遇記》的主角般內心充滿愛,同時帶着脆弱、敏感、迷惘。華語地區其他譯名如「鐵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等,都不對胃口,名字太剛強、勇猛,只管把小飛俠具勇氣的一面放大,忽略了角色中傳載的人性和人道精神。

手塚治蟲不少作品是取材名著小說,阿童木的身世和遭遇,就跟童話《木偶奇遇記》很相似。

小飛俠首先在 1951 年於《少年》月刊連載的《アトム大使》(原子大使)第四期以配角身分登場。翌年三月,《アトム大使》結束連載,阿童木因大受歡迎而擔正主角,一共連載 17 年,直到 1968 年 3 月《少年》停刊為止。最早的單行本漫畫在 1956 年推出;1957 年在電視上播出連環畫劇集;1959 年,富士電視台拍攝真人扮演的《小飛俠》;1963 年,《小飛俠》卡通啟播,是日本第一部長篇電視卡通。同年,美國的 NBC 也開始播放《Astroboy》。

自阿童木誕生以來,手塚治虫投入繪製 30 年,故事內容反映了作者關注的事情:對科技戒慎恐懼、對人性珍視省思。不管是 1950 年代,還是如今 2009 年,這兩個鮮明的主題在人類社會中歷久彌新,正是《小飛俠》屹立多年而不倒的原因。

有學者說,手塚對社會現狀和變化非常敏感,《小飛俠》捕捉了戰後日本作為一個年輕國家的氣息,社會充滿孩子氣,對未來有無限嚮往、想像、希望。阿童木愛好和平,帶着童稚、幽默。日本社會一方面推崇科技,另一方面則陷於原爆的創傷陰影,所以「製造」出哥斯拉等大怪獸。《小飛俠》並不迷信科學,既對科學發展可能產生的問題提出警告,也不否定科學精神的價值。就像 2009 年版的《阿童木》,片中的飛天城市看來先進冷漠,然而在危難時,救藥不止是阿童木的勇氣和愛心,還有製造出阿童木的尖端科技。

《阿》片長 94 分鐘,節奏明快,最初三分之一介紹阿童木的身世,中間三分之一講述阿童木流落地面的見聞和成長經過,最後三分之一就是收服壞蛋,為幾條親情、友情線收結。

這是老少咸宜的合家歡電影,沒有血腥,所謂暴力都有卡通笑料,最後也是大團圓結局,只是我看到阿童木準備跟壞蛋決一生死那幕,觸動了神經,想起了那個跟 Astro Boy 合照的友人,忍不住哭了又哭。

從一開始,就決定要看英語版,因為不想聽郭富城的配音。然而,在香港就只有兩三家戲院放映英語版,實在得來不易。

電影沒有太多微言大義,沒有誇張的笑料,沒有煽情的傷感,更沒有殺個日月無光的戰鬥場面。那些什麼都要批評一番的強迫症或偏執狂觀眾,大概不會欣賞《阿童木》。然而,有童心又喜歡電影的人,會喜歡《阿童木》的。

2 comments:

  1. 為什麼想起跟阿童木合照的友人就哭了又哭? 他/她有什麼故事嗎?
    依稀記得小時候看過阿童木, 但記憶很模糊... 或許是因為有段日子刻意讓自己忘記過去所致.

    ReplyDelete
  2. 一時感觸罷了

    我看過 TVB 播放的小飛俠卡通,但不多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