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6 July 2010

阮玲玉(導演足本)

八年前公映的《阮玲玉》是女主角張曼玉演藝生涯的重要一步,她憑此片在柏林影展得到最佳女主角獎,是首名華人女演員在世界三大影展(柏林、康城、威尼斯)中獲影后殊榮。還記得導演關錦鵬最初屬意曾跟他合作《胭脂扣》的梅艷芳扮演阮玲玉,但梅艷芳(當時)不想回國內拍戲而告吹。儘管張曼玉不是首選,在此片中她以驚人的準繩演出把自己的演技推上了一個新境界,逐步轉成演技派,步向生活化的演出風格,沖淡了「演」戲的味道。

在電影公映幾年後,才通過 LD 看了此片,那是在一般電影院上映的版本,片長 120 多分鐘。2005 年第 29 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放映了片長 140 多分鐘的修復版,部分主角包括張曼玉、葉童梁家輝也出席了首映禮。這次在電影資料館放映的是片長 154 分鐘的導演足本。看公映版本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如今看長了半個小時的足本,倒無法具體說出哪些情節是「新」的了。

故事說一代電影明星阮玲玉(張曼玉飾)一生的波折、辛酸。由璀璨的銀幕生涯到黯然的個人生活,皆為別人懷念與爭論不休的話題。本片描述了阮玲玉與張達民吳啟華飾)、唐季珊秦漢飾)、蔡楚生(梁家輝飾)的感情瓜葛。導演以記錄片的拍攝方式,讓阮玲玉的原片與張曼玉飾演的畫面相互交錯,並附上老影人的採訪與主要演員自己的感受,既有時空變換的美感與意境,也使觀眾為一代巨星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反思。「人言可畏」成為了經典絕語。

張曼玉一反過去商業味濃電影中的「花瓶」形象,流暢地表達出女主角的美麗與哀愁。導演把阮玲玉的演出片段穿插其中,觀眾看到故人精彩的演出之餘,也好比較一下相隔半世紀的女演員的異趣。張曼玉很努力、投入,表現恰到好處,值得影后之名。然而,跟阮玲玉一比,又顯出張的樣子太富時代感,表情和肢體語言不如阮氏的敏感、細膩。一些戲中戲明顯看出阮玲玉的自若、利落,彷彿「人角合一」,反觀張曼玉就有演的痕跡。然而,說句公道話,張曼玉是在演阮玲玉本人和她的戲,有先天的限制,她個人的明星魅力,也不遜於阮玲玉。所以,老說她比不上阮玲玉是太苛刻了。

當年張曼玉正值轉型時期,但已頗具明星丰采,她在片中受訪時的回答和風度,已見後來的大將之風,也顯然優於演黎莉莉劉嘉玲。至於演林楚楚的葉童,儘管未見太多的發揮空間,但表現還自然,絕對不如現在從外到內都予人裝模作樣之感。男演員方面,吳啟華仍見稚嫩,梁家輝則表現一般,只有秦漢間中頗見氣度。而扮演卜萬蒼孫瑜費穆三位名導的男演員在造型上挺不錯的。

把《阮玲玉》的故事跟看過的一些關於阮氏生平的資料比對一下,可見劇組確是花過不少精神、時間去搜集資料。而幕後的配樂、美術、服裝、攝影都甚具水準,所以儘管片子不短,卻沒有拖的感覺。

同樣是飽受不同傳聞、緋聞的困擾,1935 年時阮玲玉不堪打擊而自殺,近五十年後出道的張曼玉卻明顯堅強、自信得多。到底是因為時代不同了?張曼玉和阮玲玉兩人的個性本來有所不同?還是演過《阮玲玉》,張曼玉從前輩身上得到了啟發,更有智慧地去面對低級水準的風言風語?

這次看阮玲玉電影回顧展確是個難得的經驗,但也使我對電影資料館產生了一點戒心。那裏不錯常會放映精彩的舊片,但觀眾群中總有些不守秩序或公德意識有點薄弱的人(恕我得罪,多是上了年紀的),教人十分不爽。

2 comments:

  1. The one thing I remember in 《阮玲玉》 is early in the movie there was a sequence where they were filming an actress dancing around a table, with a vase on the table. The entire sequence was completely silent. I supposed 關錦鵬 was trying to depict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vie was during the Silent era. While Silent movies are 'silent', the *filming* of Silent movies is not silent. In fact Silent movie directors had to keep yelling to their cast to instruct them how to act. That's partly why so many stars during the Silent era were unable to make the transition to Talkie, because all of a sudden all the support are gone

    ReplyDelete
  2. 記憶中張曼玉的演藝生涯中,好似沒有大震撼的傳聞或緋聞。 我相信時代不同吧, 現在藝人(不是全部)唔多唔少都有「食得咸魚抵得渴」的心理準備。 而且現在的觀眾都開明好多。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