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7 August 2009

笑不出來的《麥兜响噹噹》


說《麥兜响噹噹》原名《麥兜‧武當》,易名推出大概是不想惹任何麻煩吧(《少林足球》前車可鑑),儘管「麥兜‧武當」這名字挺好玩的。

麥家碧謝立文原創的麥兜麥嘜,我進了大學後才從女同學那兒聽說,2001 年拍成動畫片《麥兜故事》,是我第一次看這卡通人物。之後的《麥兜菠蘿油王子》和群星合演的《春田花花同學會》都沒看。看《麥兜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很多場戲以香港的街道為背景,很有親切感。麥兜的成長遭遇讓不少開始有或已經有一定社會經驗的成年人頗有共鳴。

《麥兜响噹噹》篇幅甚短,只得 80 分鐘,但包含的內容不少,除了香港,還北上中國大陸,從三峽考古、發展開始,追溯麥家老祖宗「麥子仲肥」(一聽這名字就聯想起了某人,讓我看本片時感到好笑又有點彆扭),搞出無數古代先進發明,全是世界第一卻無人知曉。影片說麥仲肥發明了全世界第一台電話後,在旁邊苦苦等候一段,驟聽荒唐,其實傷感。

前段以「屎忽」(屁股)搞了幾場笑話後,繼續看下去,我這嚴肅的人實在笑不出來。

故事說在更年期的單親媽媽麥太跟她「不算弱智,而是善良,但仍然賴屎」的麥兜在大角嘴的舊樓生活,她感到在香港苦無進展,決定北上謀出路,並送麥兜到武當山學藝。麥兜在山上練武,從注重道家文化和一片苦心的師父身上,悟出了人生道理……

說電影傷感,是因為麥太兩母子花了再多的力氣也沒法跟社會接軌,永遠不合時宜,或跟理想、目標失諸交臂,事與願違。麥太想麥兜領受「莫扎特效應」,讓兒子參加大學進行的實驗,麥兜卻被安排到 control group(對照組:用作對照實驗、比較標準),聽通俗的尹光唱片。最後實驗經費用完,主持的教授給麥兜的評語是「他不是低能,他不過是善良」。麥兜的同學在暑假參加課外增值活動,竟是「袁和平兒童暑期吊威也班」,麥兜則去偏僻荒涼的深山練武。麥太自己做地產代理、做瘦身代言人、搞飲食,都馬馬虎虎。她去參加婦女「口服液」廣告試鏡,施展渾身解數仍名落孫山,只嘆「自己不是隻成功的豬乸」。

《麥兜响噹噹》跟今天經常看到的堂皇大片比較起來,顯得「喊苦喊忽」。麥兜常哭不在話下,連麥太、道長都悲從中來,涕泗縱橫。加上麥家老祖宗麥仲肥在生時的「可憐蟲」經歷,用心看,就很難由衷大笑(到尾)。

也覺得電影變化太多,不很統一,跟《麥兜故事》一樣,有點散漫,只靠偶然爆出的奇筆妙句讓人回過神來,例如麥子的古老科幻、逍遙飛行,甚至動畫化的《清明上河圖》,武當道長年輕時跟「李小麟」在羅湖隔岸決鬥等。

基本上,要細談的話,對生活、對社會稍有看法、體驗的人,都可以從影片不少段落找到共鳴或思考之處。例如讓尹光唱插曲甚具自嘲,也諷刺了現今家長扭曲的養育風氣(可能也是因為有尹光,怎麼在唱片店找不到電影原聲帶,是沒有推出嗎?)麥太北上,從武漢到鄉下,最後還是回流,末了說:「搞咁多野,都係係番自己地頭。」實在無奈、悲涼。跟《沖天救兵》(Up) 比較起來,《麥》片更加世故、蒼涼。同場的孩子在前段「仲懶過個屎忽」一段狂笑過後,到後來麥兜失意於武術比賽,卻從數千年前老祖宗的報時鐘悟出生命如微塵,從此不隨俗,生活知足,都越看越安靜。這是不必搞什麼「對照實驗」都能夠預料得到的。

雖然《麥兜响噹噹》超出童話範圍,很多人生感歎,但結局卻讓人有點喜出望外。

《麥》片在香港放映廣東話版,但影片字幕似乎是沿自內地版的,與香港版對白頗有不同,看起來不夠專業。當然,要為本片寫一份配合粵語版的字幕稿其實不容易。

差不多十年前,打算離開舊東家時,曾經應徵《黃巴士》的編輯工作,還即時獲得錄用,後來因為一些複雜且有點不成熟的原因,兩次婉拒了對方。要是當年跑去開「黃巴士」,不曉得今天的我又會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4 comments:

  1. 要是當年跑去開「黃巴士」,也許﹐今天仍是一個會想假如的人。 :o)

    ReplyDelete
  2. 岩喇!笑中有淚係麥兜的拿手好戲....亦是我最喜愛呢隻豬的原因。

    ReplyDelete
  3. 關於黃巴士, 我只能說:有些人是遠觀適合過近距接觸的

    ReplyDelete
  4. Vince:
    誰又能一生跟「假如」絕緣呢?

    karvitz:
    這是成年人寓言式童話,應該列為 IIB,讓我看得安心點 ~

    v:
    有機會的話,願聞其詳,呵呵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