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0 August 2010

蛋奶蜜三部曲之蜂蜜

土耳其導演在國際影展上成績頗佳。今年柏林影展的最高榮譽金熊獎就頒給了該國導演 Semih Kaplanoglu 「蛋奶蜜三部曲」的《蜂蜜》(Bal)。正在舉行的夏日電影節選映了三部曲所有作品,但時間有限,只看得了大獎的《蜂蜜》。

閱讀電影節的節目小冊子,知道三部曲乃是拍攝一個男詩人成年、少年、童年三個階段的逆序系列電影。首部曲《雞蛋》(Yumurta) 描述詩人成年還鄉,次部曲《牛奶》(Süt) 講詩人的少年成長,三部曲《蜂蜜》則是詩人的一段童年時光。

故事說小孩(詩人)跟當養蜂人的爸爸關係特別親密,跟採茶的媽媽關係則有點疏遠。小孩害羞,也不善辭令,在家只跟爸爸耳語,在學校則結結巴巴。然而,小孩有一顆非常敏銳的心,甚至跟大自然和親密的人有點感通。爸爸沒有回家,小孩做點小事想讓愁眉不展的媽媽開懷一些。到知道爸爸沒有歸來的原因,小孩終於鼓起勇氣,跑進了神秘、深鬱的樹木去,寓意他明白自己終要面對困境,面對自己。

電影幾乎沒有配樂,都是靠各種大自然的聲音來組成一幅幅音樂併布,去映襯角色的心理狀態。

片子的頭三分之一讓觀眾慢慢聚焦於小孩的感情世界,有點零散,確實教我頻頻打盹。但演詩人童年的小演員表現實在很不錯,讓我漸漸投入到故事中,打消了睡意。

主角的爸爸是養蜂人,跟主角十分親近,所以「蜂蜜」就成了主角對童年、對父親的一個記憶、一個意象。媽媽跟孩子倒牛奶,小孩不愛喝,爸爸在家時,會替孩子喝掉。到爸爸不知所蹤,為了安慰媽媽,小孩主動把牛奶喝了。次部曲叫「牛奶」,看電影節小冊子,可能是因為媽媽在詩人少年時賣牛奶。牛奶也就成了媽媽的象徵。這個象徵在詩人心底有何意義?答案可能就在《蜂蜜》裏。

《蜂蜜》的故事情節和表達手法都很簡單,卻牽涉到成長的心理和性格的發展,挺有意思。片長 104 分鐘,算是剛好,再長的話,就看不下去了。

有機會的話,要補看《牛奶》和《雞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