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8 March 2008

HKIFF 2008 之 1:母親

《母親》(母べえ)是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去看,是因為山田洋次吉永小百合浅野忠信

電影開始時是 1940 年初,大學教授野上滋(坂東三津五郎)與妻子佳代(吉永小百合)和兩個女兒初子(志田未来、倍賞千恵子)和照美(佐藤未来、戸田恵子)住在東京近郊地方。野上寫了反戰文章而下獄。佳代徬徨之際,野上的妹妹久子(檀れい),還有學生山崎徹(浅野忠信)常來照應,給予幫助。故事一直發展下去,偶以照美的畫外聲去交代一些重要情節。

這是一個反戰的故事,但關於戰爭的場面不多。山田洋次貫切「庶民導演」的風格,主要以生活細節去寫戰爭,再加一點幽默,看來通俗、流暢,而本片比較爛的笑料,大致由慣演偏鋒角色的浅野忠信包辦。

有幾幕印象較深刻,例如佳代的哥哥從奈良到東京探望妹妹一家,在街上遇到一班鼓動民眾節約生活,把值錢的「身外物」捐出以資助戰事的人。這看似荒謬卻可能極其真實的情節,使觀眾對戰爭、民族主義、人性都有一番體會。

身為電影的靈魂人物,有幾場戲頗能表達出佳代的道德情操:佳代帶着小女兒去向丈夫的老師借書,兩人對野上滋「思想犯罪」和令野上被捕的惡法有不同看法,佳代寧願不借書,頭也不回便走;佳代帶着兩個女兒去父親安排的壽喜燒飯局,爸爸為了本身工作、面子和女兒一家的生活,要佳代跟丈夫離婚,甚至威脅要斷絕父女關係,佳代又是馬上帶着女兒離去。看電影,觀眾多會為劇中人的風骨而叫好,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兩場戲同時安排了尚且年幼的照美因為吃不到蛋糕和牛肉而鬧別彆甚至哭鬧,其實不忘提醒觀眾有時候「麵包」的力量確是不能置之不理。這是我頗欣賞山田洋次電影的地方。

然而,整體而言,《母親》卻顯得焦點渙散,每一個角色的命運都是模糊的,設計也顯得在意料之中,像野上滋和妹妹久子生於廣島,後來哥哥下獄,妹妹不久也離開東京返回老家,其下場可想而知。一些該要賺人熱淚的情節,我這「淚盈觀眾」也哭不出來,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演員方面,吉永小合百確實美人遲暮,演來略欠說服力。淺野忠信是合格的,但沒有驚艷感覺。

作為一齣開幕電影,《母親》的導、演陣容合格有餘,但影片水準並不突出。然而,開場前山田洋次和淺野忠信親臨跟觀眾說了幾句話,以這個角度看,這是一個愉快的晚上。

後記:
世事無完美,完場時發生了「爆粗」事件,明天再說。

4 comments:

  1. 個人覺得,哭不出來的感動,比哭出來的,來得深刻。設想如果山田洋次在結尾來一場廣島原爆,妹妹久子在街上狂奔逃生,最後被核熱燒得遍體鱗傷、在醫院痛苦呻吟凡數分鐘的荷理活指定情節,影片那以內斂的力量就會大為削弱。山田之前《男人之苦》系列以至武士三部曲,都主要刻畫男性;但今回他以《母親》為題,表達日本「母親」[其是戰前的女性]那種靜靜的力量,個人覺得是功力深厚。《母親》中每一個角色的命運絕不模糊 (你也寫出了廣島的妹妹的結局,是吧) ,觀眾都能理解到的事情,不需要刻意寫出來,這是肥皂劇和好電影的分別。

    ReplyDelete
  2. 你的文章已被連結在hkifflink.net,
    網址如下:
    http://www.hkifflink.net/2008/03/22/1496/

    ReplyDelete
  3. HELLO, 我在自己blog中《母親》的觀後感連結了你的post, 請不要介意呀... :D

    請多多指教.



    http://donaldkwanmovies.blogspot.com/2008/03/kabei-my-mother.html

    ReplyDelete
  4. iserlohn:
    您好!
    我覺得山田先生的電影一向平易近人,很少把故事往不同方向展開太多。《母親》劇情大致也發展平均,但到久子回鄉,山崎要入伍開始,卻開始沒有專注談佳代的心路歷程,讓我感到焦點不集中--也許是有交代的,只是給大會的「拙劣安排」毀了吧。

    Donald:
    絕對不介意,感謝您覺得有意思呢。其實我常到訪您兩個「地盤」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