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5 December 2010

創戰紀

誕前夕早上九點鐘去看《創戰紀》(TRON: Legacy) 的 3D IMAX 版。這一年立體電影增加了不少,值得看 IMAX 版的電影按理也該多了。然而翻查紀錄,原來連《創戰紀》,今年只共看了三場 IMAX 電影,另外的就是《鐵甲奇俠 2》(Iron Man 2) 和《唐山大地震》。比較之下,Disney 花了三億美元打造的《創戰紀》確實較《鐵》和《唐》優勝。但跟去年底的《阿凡達》(Avatar) 比較,《創》不是整齣戲都有立體效果,劇情和場景也不完全為了 3D 製作而設計,不過全片影像流麗,黑色、白色、藍色、綠色、橘黃色主導了畫面,構成了一個冷峻、獨特、深沉、陰森的異想國度。

《創》的上一集《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觀後感)在 28 年前推出的時候,從故事構思到特效場面都非常精奇。在續集裏,故事不如上集那麼創新,但「人味」多了,加進了父子情,有更多高速的求生打鬥和賽車場面,又講點哲理,試圖加點禪意。父子情和打鬥、飆車是基於商業需要,大部份觀眾多付錢買票來看也不過為此,哲理和禪味就是想滿足對影片內涵要求高一點的觀眾。《創》片以科幻來包裝,但科幻的元素其實就見於簡約懷舊風格所包裝的建設、居所、器具、服裝。具體談科技事物的劇情不多。從這方面看,《創戰紀》遠不如《電子世界爭霸戰》科幻。《創》就以節奏和製作取勝。

故事說 Kelvin Flynn(Jeff Bridges 飾)在兒子 Sam(長大後由 Garrett Hedlund 飾)7 歲的時候失蹤。原來 Kelvin 因為之前在電子世界的歷險而靈機一觸,要構建一個更自由、暢通的網線世界。每天晚上利用上集提到的空間轉移裝置鑽進電子國度埋頭苦幹。Kelvin 使用好友 Alan Bradley(Bruce Boxleitner 飾)編寫的保護程式 Tron,以及他自己編寫的創建程式 Clu(Jeff Bridges 分飾),一起構建新的網線世界。在網線世界中,出現了一種電子和有機元素合成的新生命體。Kelvin 樂在其中,忘我建設之際,卻歷史重演,Clu 發動叛變。從此,Kelvin(再次)困在網線世界中,並要設法躲避殘暴的 Clu 的追捕。Sam 在人類世界長大,Alan 在旁循循善誘,但父親不辭而別所造成的打擊,讓他變成了反叛青年。一次意外,Sam 墮進網線世界,在幾乎命喪賽車場時,為跟隨他父親的新生命體 Quorra(Olivia Wilde 飾)所救,並父子重逢。他們既要阻止 Clu 的反叛計劃,也想設法重回人類世界……

首執導筒的 Joseph Kosinski 和七八名編劇合作,《創戰紀》整體上頗完整的。父子重逢,加上新生體,就「順便」帶出了一些淺層的哲理探索。不懂的人或會覺得高深莫測,略懂皮毛的人大概看完便算,懂得的人可能認為是班門弄斧、弄巧成拙。打鬥場面挺富想像力,也挺激烈的,但所有血腥場面都給巧妙地化解了。場面設計機關可見,跟附帶的電腦遊戲關係密切。人物的描寫不過不失。始終是 Disney,深刻的人物和演繹留給文藝片吧。

演繹方面,金像影帝 Jeff Bridges 一人分飾兩角,沒有欺場。Garrett Hedlund 似乎沒有海報上看到的帥,但見一點反叛氣質,也算有吸引力。就嫌他表現冷酷了一點(跟他那低沉嗓子可能也有關係)。劇本上說他 27 歲,但跟父親重逢後,Sam 表現的不成熟氣質好像淡了一點。此子下一齣戲是人人都說不大可以拍得好(也不容易讀)的 Jack Kerouac 名作《On the Road》,且看又是一番什麼樣的風景。英國演員 Michael Sheen 也有份演出,是個見風使舵的投機份子(程式),只有一場戲,但總算讓觀眾留下印象。

製作方面,配樂和場景設計真的精彩,尤其是 Daft Punk 主理的配樂(甚至粉墨登場,在 Michael Sheen 的夜店當駐場 DJ),帥氣極了。某程度上,他們把整齣戲變成了一個 127 分鐘有對白而極富格調的 MV。

編導已經替電影埋下幾處伏筆,例如由 Cillian Murphy 扮演上集「奸角」Ed Dillinger 的兒子,開場時驚鴻一瞥,深藏不露,既是電腦高手,又會耍公關手段。末了 Quorra 跟 Sam 則成了一對。拍第三集的話,基本塑材都定了,希望不必又等 28 年。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