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8 April 2010

電視人 (13):曾偉權

來打算談林國雄,但昨晚在家吃飯,看了一點《女王辦公室》,發現曾偉權客串演出一名大律師,不免有點唏噓,就先寫他吧。

提起曾偉權,很多人馬上聯想起梅小惠,然後是「負心人」,最後就是「TVB 那個常演反派的二三線中生」。其實他是 1980 年代初於最後一期麗的電視藝員訓練班的畢業生,一度是亞洲電視力捧兼前途看好的年輕小生,主演過不少劇集。後來據說因為工作態度欠佳而給提前解約。儘管曾經重返亞視,但不受重用,在 1990 年代初轉投 TVB,只是在最初當過兩三齣劇集的男主角後,就淪為配角。在 1996 至 99 年到新加坡拍劇賺錢,卻賠上了感情,損了名,更損了事業,據說在金錢上也損失不少。那時候,曾偉權已近不惑,回香港後重返 TVB,主要演些需要一點演技的(二線)配角。間中獲得觀眾一點注意,卻只有時不我予之感。

要說曾偉權的電視生涯,得回到 1982 年。在訓練班畢業後,跟何家勁角逐《大將軍》的男主角,結果何的造型較佳而奪得角色,曾則給派演《琥珀青龍》。之後拍了《烽火情仇》《家春秋》《血債血償》等劇。1983 年在《101 拘捕令》飾演探員李長仔才算嶄露頭角,奪得十大電視明星金球獎,也獲得亞視頒發的新人獎。同年還參演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小生也瘋狂》《霍東閣》《鐵膽英雄》《邊緣十八》《劍仙李白》等劇,戲分明顯增加了不少。然而,我對曾偉權留下印象的第一個角色原本不是由他演的──《武則天》的明祟儼。《武則天》一邊拍攝一邊播映,當時劉永台灣斬傷了前妻戴良純,搞出一大場官非,亞視被迫中途易角,並拍了一個宣傳短片,交代由曾偉權頂上。我是從那個短片認識曾偉權的。

《武》劇沒有讓曾偉權平地一聲雷,但此後亞視給予他不少機會,並嘗試把他和麥翠嫻打造成熒幕情侶。1984 年,跟當家花旦馬敏兒合演《雲海玉弓綠》。儘管他跟馬看來像姊弟戀,但我覺得他跟原著中金世遺的氣質有點接近。然而,從這時候開始,他的星運有點反覆。在《十二金牌》被陣前易角,在《諸葛亮》則演大配角。還記得在差不多的時候,看到一段關於他的訪問。曾偉權對記者說,早前去台灣的時候曾經想過「玩女人」。那時候我是小學生,對於這個眉清目秀、相貌堂堂的年輕小生竟然說出那樣的話,印象十分深刻(當時家裏買《成報》)。坦白說,從此對他有少許負面的看法。

1986 年,因為拍攝亞視的賀歲劇《滿堂紅》而開始跟梅小惠交往。之後運氣有點回升,先演出重頭劇《第四代》,然後在魏秋樺主演的《白髮魔女傳》中飾演卓一航。儘管在我的印象中,他演得普普通通,卻倒覺得在何家勁以外,數當時亞視外型討好的新晉小生,只餘一個曾偉權,扮相宜古宜今。然而,據說之後在主演《斷腸人在天涯》時,因為工作態度欠佳而被提前一年解約。

1980 年代末,新老闆上場,曾偉權得以重返亞視,拍過《火燒紅蓮寺》、《皇家檔案》系列、《隔壁差館有隻鬼》、《情在亦舒之珍珠》(跟翁虹合演)等劇集,只是那時候他已不獲重用,不久就轉投 TVB。畢竟,在亞視時曾是當家小生,跳槽之初,主演過一兩齣劇集。我喜歡《情陷特區》,他演的張耀祖是個在大陸設廠的港商,最後跟內地姑娘李彤陳秀雯飾)終成眷屬。另一套任主角的《命運迷宮》則沒有印象。

從 1992 到 95 年,曾偉權在 TVB 參演了超過二十齣劇集,扮演過不少著名角色,例如梁寬(我愛牙擦蘇)、宋江(水滸英雄傳)、武松(恨鎖金瓶)、白玉堂(南俠展昭)、郭嘯天張智霖朱茵版的《射雕英雄傳》)等。此外,還有三個角色我印象比較深刻,一個是(TVB 版)《包青天 七子護京華》中謀害藥王師傅和其他人以讓自己攀龍附鳳的壞醫裴傲天,一個是《廉政英雌》中平凡但愛妻兒的好丈夫郭家安,最後一個是在非黃金時間播映的武俠劇《武當張三豐》中腿功了得的洛峻山

1990 年代中後期到新加坡拍了幾年電視劇,落得人財兩空。1999 年重返 TVB 至今,少說參演了四五十齣劇集,但全屬配角,又以奸角或亦正亦邪的角色為主,例如《烽火奇遇結良緣》的楊藩、《御用閒人》的索洛圖、《施公奇案》的金狐狸、《秋香怒點唐伯虎》的甯王等。他重返 TVB 的第一炮便是在向海嵐主演的《楊貴妃》中演「奸國舅」楊國忠

2002 年在梅小青(梅小惠胞姊)監製的《絕世好爸》中飾演承志,據說那個角色是梅小青欽點他演的,不少情節跟曾偉權之前的經歷頗有類同。過去十年,我對曾偉權比較印象深刻的演出有:《大唐雙龍傳》中的邪王石之軒,精神分裂,一時心狠手辣,一時多情悲孤;《奪命真夫》的游尚志,是他近年最好看的時裝造型,演出也不比男主角林保怡遜色;在《胭脂水粉》飾演癡心富家公子祝有成;最近在《蔡鍔與小鳳仙》中(竟然)飾演梅蘭芳

也許,曾偉權要在熒幕上再起風雲的機會不大,但他始終是個表演品質有一定保證的演員,希望他能再遇上一些好角色。


重要作品
亞洲電視
《101 拘捕令》(1983)
《武則天》(1984)
《天堂鳥》(1984)
《雲海玉弓緣》(1984)
《第四代》(1985)
《白髮魔女傳》(1986)
《火燒紅蓮寺》(1989)
TVB
《情陷特區》(1991)
《恨鎖金瓶》(1994)
《射雕英雄傳》(1994)
《楊貴妃》(1999)
《大唐雙龍傳》(2004)

Tuesday 27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23:浅草の灯(淺草之燈)

去年開始給看過的電影打分數。今屆國際電影節買了 25 場票,來到第 23 場,儘管從分數上看,《浅草の灯》片不是最低分的,卻是第一次在離場時有點「被騙」的感覺。

電影節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浅草の灯》片長 77 分鐘,是 1937 年的出品。我共買了四場島津保次郎作品展的票,之前的《婚約三羽烏》和《春琴抄 お琴と佐助》都挺喜歡。第三場的《浅草の灯》據說是名作,滿有期待進場,感覺卻跟之前兩齣島津的作品有點不同。儘管電影拍庶民生活,節奏一樣明快,看得輕鬆自在,但部分劇情顯得鬆散、兒戲,尤其是最後的 15 分鐘,有點草草了事,卻顯得理直氣壯。上網翻查資料,發現有點蹊蹺。幾個日語電影網站都指本片是 1937 年出品,但片長 104 分鐘。但在電影節看的版本,電影開始時打出松竹電影公司的標誌時,下面卻標出「1947」的字樣。那麼,是電影節放映的版本缺了 27 分鐘而讓影片的結局有點支離破碎嗎?還是《浅草の灯》在 1947 年有另一個較短的版本,電影節是放映「新版」而沒有在網頁/訂票手冊中說明呢?每天晚上回到家裏已經很累,沒功夫再於網海或書海鈎沉了。

《浅草の灯》不是爛片,劇本是改編自浜本浩的連載小說。島津保次郎輕鬆幽默的風格還是找得着,影片也把淺草藝人的生活拍得挺生動。大部分演員都有水準。男主角上原謙在《婚約三羽烏》中,是三個男主角中較失色的一個,這回他在戲中是劇團的主要演員,性格有點吳楚帆式愛抱打不平的味道,較為活潑,但演感情戲時仍較拘謹。女主角高峰三枝子就是《婚約三羽烏》中那個開放的布疋店東主千金,這回演劇團小花麗子,周圍的人好像都是因為幫助她而或多或少受折騰。她看來楚楚動人,天真單純,開始煥發一點明星光彩。

最搶鏡的是在演員表中註明是「特別出演」的杉村春子。她演的松島摩利枝是劇團的首席女演員,也是團長的妻子,但片中也露了「一口」。松島為人勢利、貪財、專橫,毫不可愛。按電影拍於 1937 年算,杉村當時 31 歲,演技成熟,從她跟高峰三枝子和上原謙的對手戲中,可見一斑。她是老牌演員,縱橫舞台和影視界數十年,演技好,同時也以專橫著稱。去年在電影資料館看後喜歡得不得了的《午後の遺言状》(觀後感),女主角便是杉村,拍攝時她已經 89 歲,還神采奕奕。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演員是後來小津安二郎作品的常客笠智衆。本來認不出他來,因為沒有鬍子,也很年輕。是靠演員表和字幕把他認出來的。他演挺富正義感的真一,倒是活潑生動,跟我心目中那常掩不住一點落寞的慈父/老人形象很不相同。

畢竟是 1930 年代的老片,那時候的價值觀跟現在很不一樣,或許我該「原諒」結局時那一連串帶點荒謬和兒戲的感情安排吧。

德國電影節:終點站‧家

不防本地某電影院線搞了個小規模的德國電影節,選了四五齣電影,每齣放映兩場左右,都是德國人在異鄉的故事。本事寫得不大吸引,但最後還是挑了一齣紀錄片《終點站‧家》(Endstation der Sehnsüchte)。

片子講述 1960、70 年代不少韓國人到德國(當時的西德)打工,一般男的採礦,女的當護士。本片訪問了三個家庭,妻子都是當年飄洋過海到德國當護士的韓國女人,同樣在當地嫁了德國丈夫。三十多年後退休,各自帶着丈夫回到韓國,在韓國政府特闢的「德國村」定居。三個妻子當年「出走」各有前因:有人是男朋友到德國去,便懷着浪漫心情追到彼邦;有人因為誕下女兒,加上丈夫有外遇,而被迫遠走;也有人因為生活條件不好,決心外闖,結果愛上了新家。

導演周松惠是在德國生活的韓國人,正是這個背景才讓他想到這個題材吧。《終》片長 97 分鐘,節奏尚算輕快,內容挺生活化。導演沒有設定任何立場,就是把三對德韓夫婦的生活點滴,以及德國村和周圍社區的一些生活面貌如實拍攝出來。誠如網頁介紹:「三對人到黃昏的德韓夫妻,要從新適應半韓不德的新環境,異趣橫生,幾位老人家的可愛更叫人忍俊不已。」

三對夫婦的性格和生活態度各有不同。有個大鼻子,活像家門前那些童話小矮人像的 Ludwig Strauss 和太太 Woo-Za 看來最風趣幽默,也最投入於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的生活之中,又去寺廟拜佛祈福。平常看來木無表情的 Willi Engelfried 原來有點冷幽默,也很樂意參與當地的社區活動。至於搬到德國村後仍緊抱德國人那份精準務實性格的 Armin Theis 則繼續工作,在家弄香腸,打發時間兼掙點錢,又愛做各類維修。

既為紀錄電影,跟一般新聞特輯不同,導演在表達方面較富心思。例如 Ludwig 跟當地朋友去釣魚,不久鏡頭落在一尾掉在石縫間的魚,彷彿借喻一班離鄉的德國男人。又例如一到假日,德國村就變成旅遊景點,大批(外地)遊人湧入拍照、遊覽,造成交通阻塞、聲音污染以外,遊人又擅闖民居。最後,導演「安排」一向顯得輕鬆自在 Woo-Za 生氣地向警察投訴,更顯出遊人造成的滋擾多嚴重,也有種荒謬感。還有 Willi 跟妻子參加社區活動,回程時一班阿姨在旅遊車上大跳勁舞,這一段讓我馬上想起去年看的韓片《骨肉同謀》(觀後感)。

鏡頭前,三位願意陪伴妻子回鄉終老的德國男人性格不一,三個家庭三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六個人對餘生的看法都有點不同,但他們統統都體現出一種相同的愛。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多拍他們的家人或下一代,不然會更全面。


今天稍後貼出:《浅草の灯》

Monday 26 April 2010

影子滅殺令

際電影節突然加映兩場《影子滅殺令》(The Ghost Writer),有點來不及反應。反正記得影片二月在柏林影展首映時,評論好壞參半(但大會還是送上了一個最佳導演獎銀熊獎給《影》片),而片子會在香港正式公映,便等到上星期四電影公映才看。影片在本地媒體上普遍獲得很好的評價。以商業懸疑電影而論,加上導演 Roman Polanski 的名氣,《影子滅殺令》沒有教人失望,情節緊湊,有頗堪玩味的劇情與現實的對比,但要替它冠上「佳作」之名,我有少許保留,主要是演員大都表現稱職,卻沒哪個有特別引人入勝的演出。

要是不披露劇情,關於這齣電影很多地方難以深入談論,索性略去,在第一段算是說完了。下面只談演員和從電影引發的一些個人思考。

《影》片的男主角是 Ewan McGregor。這名來自蘇格蘭的男演員在 1990 年代大放異彩,也不只一次大方跟觀眾分享他的身體(本片也不例外)。後來進軍好萊塢,片運挺不錯,拍過不少大製作,可惜近年他演出的角色似乎沒有哪個別具光彩,個人的光芒也漸漸地黯淡下來,有時候開始淪為配角,早前看他的《密探啤死羊》(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 便是這樣。在《影》片中,他的演出是稱職的,但僅屬四平八穩,沒能讓角色神采煥發。也許這是在柏林時記者批評他表現得不理想的其中一個原因。

演前首相的 Pierce Brosnan 在造型方面頗具風範,但嫌發揮空間較小。然而反過來看,他戲分太多的話,「懸疑性」便可能大減。

至於兩個主要女角,演前首相的妻子的 Olivia Williams 和前首相的秘書兼情婦的 Kim Cattrall,我覺得前者較好。之前 Olivia 在《少女失樂園》(An Education) 演女主角的才女老師,保守善良,這次摘下眼鏡,變得滿肚密圈,兩種面貌都恰如其分。在英國 利物浦出生的「色慾 Samantha」Kim Cattrall 戲分較少,但神秘而刻薄,也演得不錯,但可能其「慾女」形象太深入民心,有些觀眾一看見她就忍俊不禁,例如我旁邊那兩個男性打扮的年輕女孩。

Polanski 讓人期待是有道理的,他通過場景、對白、道具營造了不落俗套的懸疑氣氛,例如一些反覆出現的人和事物,故意來一兩段令人覺得另有內情的對白,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拍攝手法圓熟、不高深,就算對政治或寫作沒有太濃厚的興趣或知識,留心看的話,不難掌握戲情。大導演的另一高明之處可見於現時娛樂產品不可缺少的 product placement 之上。Polanski 將 BMW 的汽車和導航系統融進劇情之中,毫不突兀,TVB 的那些編劇該好好研習。

政治諷喻不多談了,無謂班門弄斧,況且一眾影評人已經把這寫到荼靡。倒是對於書稿出版有一點體會。片中 James Belushi 飾演的出版社老闆挺對板的。來到 21 世紀,文人在出版社是當不了高層的,因為科技和政治讓出版業充滿變數,領導班子逐漸讓搞營銷和財務的人佔據了。這些非文人甚至從沒看過旗下的出版物,他們只要確保生意有利可圖便成。讓人驚艷、讚嘆的新書越來越少,不無原因。片中的 Maddox 像條「商界大鱷」,那位自言要替書稿把關的主編給當面踢開的難堪場面也屬家常便飯。

最後,電影字幕把 ghost 譯成「槍手」,但我昨天在報紙上喜見有人記得「捉刀人」這個說法。當然,字幕是給廣大觀眾讀的,譯「槍手」比「捉刀人」也許更合適。在電影結局裏,ghost 是否真如大部分人所想自投絕境?既然是畫外事,也許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Friday 23 April 2010

我問你問我 (16):明星

什麼人問:Galaxy (16 April 2010 21:47)

欣賞 / 喜愛的香港明星,原因?


結束這個系列的一篇文章裏,才遇上不十分好回答的問題。我跟本地影視娛樂的距離越來越遠,要說「喜歡」或「欣賞」不困難,只嫌選擇較多,但問題中的「最」字卻教我感到苦惱。想了一個星期,仍無着落。

先解構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幾點想法:
- 我認為,從 1990 年代起,香港仍有出色的演員,但他們沒有明星的光芒。
- 我對影視藝員最迷戀的時期是 1980 年代,所以對(曾經)在 1970、80 年代走紅的或受歡迎的影視藝人特別有好感。
- 活躍於 1970 年代或以前的明星,聽過的或欣賞過其演出的,始終覺得有點隔閡。例如老電影《星星月亮太陽》三位女主角尤敏葉楓葛蘭都別具丰采,但在我眼中,就是再多看她們的名作,也只是覺得她們是個傳奇,不會有「喜歡」或「欣賞」那種親近的感覺。
- 偏愛女明星,不一定是因為異性相吸,而是女明星的可塑性、戲劇性、話題性一向較男明星高,更容易引起我的注意、遐想。
- 「明星」一般讓人聯想到拍電影的,電視藝員好像檔次稍低一點。但香港市場小,純粹拍電影的演員只屬少數,所以我會把走紅(過)的電視藝員也計算在內。

以下的女「明星」是我比較喜歡或欣賞的:

鄧碧雲
「萬能旦后」名不虛傳,她演喜劇尤其一絕。小時候也喜歡鳳凰女,但她的演出看得少,遠不如「媽打」讓人感到親切。

蕭芳芳
氣質、涵養兼備,而且觸覺敏銳,是一顆時髦又有智慧的明星。

馮寶寶
幕前是演戲天才,幕後的經歷可能比很多小說還要曲折離奇。

汪明荃
風華正茂之時,演技和氣質都比現在自然、氣派很多。

李司棋
努力又專業的演員,年輕時樣子和聲線很甜美。

趙雅芝
我心目中最漂亮的電視台花旦。

繆騫人
甚有演藝天分和個人風格,她的(舊)演出越看越見光彩。

毛舜筠
少數仍然有心有力的演技派女演員。

黃韻詩
獨步天下的「喜劇」感教人一看難忘。

張曼玉
從青春玉女轉到嚴肅演員,又能保持明星的「距離」,她會是香港最後的一個女明星嗎?

看看以上選擇,似乎會演喜劇的比較吃香。也對,哪個觀眾看戲不是希望開開心心的呢?


文首已經提了,本篇是《我問你問我》的最後一篇,所有問題都回答了。還不知道下星期五有新的專題還是自由題,有空再想吧。

Wednesday 21 April 2010

電視人 (12):李影

李影演出的劇集不多,她也淡出了香港的娛樂圈很多年;就是在她拍電視劇的時候,也不是個高調的人。從在網上不容易找到她(單獨拍)的照片可見一斑。

李影是 1972 年麗的電視藝員訓練班的學員,也是後來在 TVB 成名的三大阿姐汪明荃李司棋黃淑儀的師妹(汪是第一期學員,李、黃是第二期,李影是第五期),是很資深的電視演員。訓練班畢業後,就有不少演出機會,很快成為麗的電視的當家花旦之一,也拍過電影。在麗的其中一齣初挑大樑之作,是跟當年另外兩個花旦黃淑儀、伍秀芳伍詠薇前夫翁江培的前妻)合演的《星星月亮太陽》。也跟陳振華合演了《李後主》(1978) 和改編自張愛玲名著的《半生緣》(1976;李飾演主角顧曼楨),在《十大刺客》(1976) 中扮演珍妃等。

到 1970 年代末,更多新人湧現,李影的外表和年紀也漸趨成熟,不再是當然是第一女主角,但演出機會仍然多,戲分依然吃重,拍了《巨星》《奇女子》《大白鯊》等長劇。

儘管李影不高調,但在熒幕下仍受注目,主要源於她的感情生活。她跟訓練班的同班同學劉松仁拍過幾年拖,據說二人還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之後李影跟林青霞現在的丈夫刑李源交往過。直到遇上姓製衣商人,交往不久便結婚,但婚姻維持了十年左右,在 1990 年代初結束。二人的女兒沈穎婷後來參加過香港小姐,並加入娛樂圈,年前有份演出鄧特希監製,到現在仍播映無期的《法網群英》,李影也客串了幾集,跟女兒有對手戲。

李影在 1984 年拍罷《101 拘捕令 III 之勇敢新世界》後移民加拿大,三年後回港,入 TVB 跟剛離婚復出熒幕的陳美琪拍了齣有點《山水有相逢》影子的《正印冤家》。劇中兩人演粵劇伶人,李影飾演的肖豔儂是花旦,一直沒有離開舞台,陳美琪則是反串文武生楚行雲,嫁進豪門後離開了梨園,因為電視的慈善粵劇演出而冤家聚頭。兩人年輕時為了男人鬧翻,只是沒記錯的話,她們「爭」的是蕭亮

1990 年回亞視拍了《樓下伊人》。再別四年,離婚後復出熒幕之作是在 TVB 拍的《親恩情未了》,當女主角,演坐了 20 年冤獄後一心想可跟孩子重聚天倫的苦命母親。她在劇中的五個孩子是魏駿傑鄭秀文鍾漢良曹永濂簡佩筠。已經忘了此劇有沒有在晚上黃金時段播映過,我是在下午(重)播映時看的。

在我記得李影於《正》和《親》兩劇的演出中,她是個挺會演內心戲的演員,少擺姿態。

在 TVB 還拍了一齣《阿 Sir 早晨》(1994),演黃霑的老婆、黎明的媽媽、麥翠嫻的「情敵」。那齣劇集演員陣容不弱,但劇情嘛,當個笑話好了。之後到 2006 年李影再跟陳觀泰演出了亞視劇集《危險人物》的其中一個單元(兩人在 1980 年合演過《人在江湖》),然後就是客串演出《法網群英》(2008) 了。

李影現在居於溫哥華。如果網上資料無誤的話,她今年剛好六十歲。


重要作品
麗的電視
《星星月亮太陽》(1974)
《半生緣》(1976)
《巨星》(1978)
《奇女子》(1979)
《人在江湖》(1980)
亞洲電視
《101拘捕令第三輯之勇敢新世界》(1984)
TVB
《正印冤家》(1987)
《親恩情未了》(1994)

Tuesday 20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22:春琴抄 お琴と佐助

島津保次郎回顧展中,選映的其中一齣電影是改編自日本近代著名作家谷崎潤一郎小說《春琴杪》的《春琴抄 お琴と佐助》。以前只知道山口百恵三浦友和合演的那一齣,卻不知道原來是島津首先把該小說搬上大銀幕,更是早於 1935 年。65 年來,《春》再拍成電影四次,山口百恵那齣(1976 年)是第四度改編,最近的一個版本是 2008 年。

原著沒有讀過,但據說島津這個版本在很多方面忠於原著。故事說大阪一家大型藥材店鵙屋東主的次女阿琴九歲失明,脾氣犟、固執,並帶點孤僻,一直學習古琴和三味線。她對藥店下人佐助特別信任,每次外出都由佐助陪伴。日子久了,佐助也學會彈一點三味線,後來阿琴更親自教導他。與此同時,闊少爺利太郎垂涎春琴(阿琴師傅為她起的藝名)的美貌,多番意欲親近不果,最後間接把春琴和佐助帶進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結局。

電影沒有拍攝兩人結成夫妻,佐助也當上琴師的內容。

《春》片長 100 分鐘,在松竹蒲田撮影所拍攝。翻看幕後工作人員名單,頗多名人,例在副導演名單中找到豊田四郎,攝影助手一欄則看見木下恵介的名字。然而,全片最著名的是飾演《春琴杪》靈魂人物阿琴的田中絹代。她是日本在戰前首屈一指的女明星/演員,戰後成為日本第二名女導演,共導演過六齣電影。看今敏的動畫片《千年女優》(觀後感)時,也曾經想起田中絹代。

田中絹代並不漂亮,但演技精湛,從演出的角色到她本人的氣質,常都散發出絲絲傲氣。她在戰後曾經因為被指老醜而受打擊,淡出過一段時間,之後憑接連在國外得獎的《西鶴一代女》和《雨月物語》反彈,並開始執導。晚年跟栗原小卷合演《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 望郷》(望鄉)得到柏林影后殊榮。去年在電影資料館市川崑的舊片《おとうと》,看到 1960 年(51 歲)的田中絹代怎麼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和細膩的眼神將一個有點神經兮兮的後母演得入木三分。這一次在《春琴抄 お琴と佐助》則看到 26 歲風華正茂的大女優怎麼將盲女琴師的倔強、驕矜、脆弱表達得淋漓盡致。她有可能要成為我另一個研究對象。

男主角高田浩吉(飾佐助)樣子挺像年輕時的阮兆輝香港的粵劇伶人),面相和氣質都帶點稚嫩,跟在千金小姐身後,小心翼翼,愛在心裏口難開。高田的表現稱職,卻沒有哪場特別教人驚喜,但他受了委屈就愛哭,倒有點惹人發噱。戲分僅次於高田浩吉,演「歹角」利太郎的斎藤達雄其實表現不錯,大部分時間把那窩囊、無賴的闊少爺演得挺到位,只是到最後突然決定「把心一橫」,就覺得劇情有少許突兀。

整齣電影像一篇贅言不多的文章,每場戲都有明確的主題,劇情推展得挺快。島津保留了喜劇元素,有風趣幽默的對白,而處理「意外懷孕」一段,又顯得挺乾淨利落:女主角在櫻花道上輕吹古風的場景中說出了滿有新時代氣息的話。全片高潮莫如佐助準備「下手」的一場。我坐在第一排,看不見後面觀眾的反應,卻見到不少跟我年紀相若的大男人都舉起手準備掩眼,挺過癮的呢。

Monday 19 April 2010

雙情路

於絕大部分香港人而言,《雙情路》(Brothers) 的內容既熟悉又遙遠。講戰爭傷痕,這種題材在外國(尤其是美國)電影中挺常見,像快要正式公映的《亡情使者》(觀後感)和今年得到奧斯卡大獎的《拆彈雄心》(觀後感)都談到浮過戰海者的身心傷創。《拆》片這方面篇幅較少,《亡》片雖然主角好戲,但片子比較平淡,不少人物、情節如浮光掠影,《雙》片則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描寫得比較集中。

《雙》片的故事說參加過越戰的父親 Hank(Sam Shepard 飾)有兩個兒子 Sam(Tobey Maguire 飾)和 Tommy(Jake Gyllenhaal 飾)。長子 Sam 也是參軍的,有妻有女,次子 Tommy 則不務正業,更行劫入獄。Sam 和 Tommy 兄弟倆感情不錯,但 Tommy 出獄不久就傳來 Sam 在阿富汗戰死的消息。Tommy 代為照顧嫂嫂 Grace(Natalie Portman 飾)一家。原來 Sam 沒死,飽受折磨後回家,並性情大變,懷疑 Grace 跟 Tommy 有染,對家人構成越來越沉重的壓力。反之,Tommy 則逐漸讓家人改觀……

本片重拍丹麥女導演 Susanne Bier 的舊作 Brødre (2004)。我沒看過原作,無法比較。只能想像歐洲版也許不像美國版那樣注重對白和戲劇節奏。現在這個美國版無疑如一些評論所言,有點星光熠熠,尤幸導演選了演技較佳的新一代明星來擔綱。

來自愛爾蘭的導演 Jim Sheridan 產量不多,處男作《無悔今生》(My Left Foot) 為 Daniel Day-Lewis 帶來首個金像影帝殊榮,較近期的《紐約客》(In America) 和這齣《雙情路》則談家庭關係為主。《雙》片的故事有點峰迴路轉,但導演手法比較穩健,幾場吃飯戲較好。但假如一些角色對立的戲分減少對白,以環境、表情去表達為主,去營造戲劇效果,該更見張力。有一點不大好的是電影後半段在談反戰,把焦點扭轉了,感覺彆扭。

三個主角以「蜘蛛俠」Tony Maguire 最出色,戰前戰後兩個模樣,友善平和與恐懼不安,英雄正直到精神崩潰,都讓人看得投入。Natalie Portman 演少婦,儘管樸素衣妝蓋不住艷光,演出還是恰如其分。她開始適應新寡生活,和女兒都接受了 Tommy,卻突然接到丈夫仍然在世的消息,那一幕她演得最好。演不肖弟弟的 Jake Gyllenhaal 也不錯,有壞孩子的感覺,也演得挺低調,但明星感仍然比較強。演爸爸的 Sam Shepherd 和他第二任妻子 Elsie 的 Mare Winningham 也很穩健,但不得不提演 Sam 大女兒 Isabelle 的 Bailee Madison。她鬧彆扭,搞出一場近乎「愛‧誘‧罪」式的風波,有不錯的內心戲。還有,今年憑《少女失樂園》提名影后的 Carey Mulligan 也客串了兩場,她跟 Portman 演對手戲那幕亦見發揮。

近年美國頻頻出兵,關於戰爭的傷痕電影又多起來。以前讀過一點當代中國文學,包括盧新華剛進復旦大學時寫的談文革後遺症的《傷痕》。那不是特別出色的作品,卻牽起了一輪傷痕文學的浪潮。本片不直譯作《兄弟》,而作《雙情路》,顯然向通俗市傷靠攏,以兩男一女的兩段感情為賣點,但總算不是最爛,叫「傷情路」的話更要命呢。

文首提到,電影提及的戰爭創痛對大部分香港人而言十分陌生,於我卻不盡然,所以看《雙情路》的時候,竟有一份「難得的親切感」,也是我一點成長的印記。

Wednesday 14 April 2010

電視人 (11):朱江

年寫《100 電視星》的時候,有網友提出了一些遺珠,其中一個是朱江。當時忘記了他,一來是我小時候不特別喜歡他,二來是他從 1980 年代中開始演出的劇集不多,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較少。但數 1970 年代的當紅電視男藝員,確實不能缺了朱江的份兒。

朱江原名朱士東,在香港長大,1959 年考入嶺光公司成為基本演員,受訓後,首次演出粵語片《夜半奇談》,接着在《電梯情殺案》便擔綱主角。後來粵語片走下坡,他在 1969 年加入 TVB 任配音員,聲演過的配音外語劇集包括《柔道龍虎榜》《猛龍特警隊》,當然還有《無敵鐵探長》艾朗西。我不喜歡朱江的嗓子,儘管挺低沉雄渾,卻嫌他咬字不夠清楚,間中聽得比較吃力。

從我找到的資料顯示,他第一齣電視劇是 1975 年的《金鳳》。1976 年在《書劍恩仇錄》中飾演「奔雷手」文泰來,是他在電視上第一個重要的角色。跟他配戲的是演「鴛鴦刀」駱冰李司棋。至於在劇中暗戀他老婆的「金笛秀才」余魚同,就是另一個 1970 年代走紅的小生夏雨。我想,數 1970 年代的當紅小生,鄭少秋劉松仁伍衛國以外,便到朱江、夏雨黃元申和「後起之秀」周潤發了。
  
之後接連在幾齣重頭長劇《狂潮》《家變》《強人》《抉擇》都有份演出,部分更是第一男主角。在 TVB 的時候,他跟三大花旦都合作過,而三人之中,跟李司棋合作最多。跟黃淑儀合演的《吾家十八口》是我小時候挺喜歡的一齣劇集。劇中那一大群孩子不全是他和黃的兒女(其中一個孩子是劉美君),「十八口」是加上了家人和傭人的。當時我還沒上小學,卻已經好生奇怪,究竟朱江做什麼工作,可以住那麼大的房子?一個人供養那麼多孩子?回想起來,可能劇情還比不上我的小腦袋教人疑惑?

在《吾》劇之前,朱江飾演了一個香港電視史上著名的角色──李尋歡。在改編自古龍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的電視劇《小李飛刀》中,朱江飾演有肺病、飛刀例不虛發的李尋歡。他有憂鬱的書卷味,把李尋歡獨特的氣質發揮得不錯。後來 TVB 重拍《小李飛刀》,由關禮傑演李尋歡,我沒怎麼看過新版,但關的包包臉倒是讓人覺得他吃得好、身體壯,不像肺病病人。舊版《小》劇的兩個女主角李琳琳黃杏秀的古裝扮相都俏麗可人,由羅文主唱的同名主題曲更是街知巷聞,是經典的粵語歌曲。

1980、81 年,朱江同時在 TVB 和麗的電視拍劇:在 TVB 只參演了《離別鈎》和《刺青》;在麗的則拍了《風塵淚》《四口之家》《女媧行動》《出線》四劇。《風塵淚》跟恬妮劉松仁合演,也是香港著名烹飪導師方任利沙的女兒方珍妮拍過的唯一一齣劇集。《出線》關於一個女子籃球隊,由剛卸任香港小姐後便轉投麗的電視的鄭文雅主演。論數量或劇集的話題性,朱江這段時間在麗的電視的表現較佳。不曉得是否曾經效力麗的,還是他本人覺得麗的電視較 TVB 優勝,小休幾年後,朱江重新拍電影和電視劇,就跟亞洲電視合作到 1980 年代末為止。

在亞視期間,跟他合作最多的女藝員該是米雪。他們曾經合演《柔情點三八》《十月風暴》和《皇家儷人》,我看過最後一齣。那是 1989 年,老爸剛開始當夜更的士司機不久,有時候晚上媽想找人陪她看電視。當時資深電視人周梁淑怡加入亞視,除了施銀彈政策,把不少具份量的 TVB 藝員挖到亞視外,在節目製作方面也花過不少心思。《皇家儷人》除了朱江和米雪外,還有從 TVB 挖走的林建明。朱江演的總督察看來一臉正氣,工作冷靜、認真,又瞭解下屬,後來跟米雪結為夫婦。原來他是黑幫幕後主腦,幹非法勾當,殺掉阻礙他的朋友。朱江演得挺不錯的。

1991 年,他重返 TVB,先在台慶劇《大家族》中演出一角,頗受觀眾歡迎,之後跟老搭檔李司棋演了《三喜臨門》。還記得當時舉行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1992 年初),朱江也有份當頒獎嘉賓,把其中一個金曲獎頒給了林憶蓮的《瘋了》。

在 TVB 留了四年,拍過約十齣劇集,卻沒有哪個角色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他移民加拿大,基本上沒有再拍過香港的電視劇了。電影方面,他演配角比較多,後期作品中,較為人識的該是提名過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喋血雙雄》,以及跟蕭芳芳配戲、演李連杰老爸方德的《方世玉》。

重要作品
TVB
《書劍恩仇錄》(1976)
《狂潮》(1976)
《家變》(1977)
《小李飛刀》(1978)
《強人》(1978)
《大家族》(1991)
麗的/亞視
《風塵淚》(1980)
《女媧行動》(1981)
《皇家儷人》(1989)

Tuesday 13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21:求之不得

於寶萊塢電影,我的初體驗不是去年的奧斯卡大贏家《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而是十多年前打零工時替一些電影頻道翻譯過一些印度片的字幕。當時只覺得搞笑,男主角在逃亡的危急關頭,突然回憶起昔日跟情人的浪漫時光,然後就來七八分鐘五光十色的歌舞,男女主角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近年在電影節再看寶萊塢電影,心態不同,就是故事不完全對胃口,但會欣賞它的製作。這齣《求之不得》(Pyaasa) 是寶萊塢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既然已經打開印度電影的興趣之門,就要看些名作,觀摩一下。

《求之不得》片長 145 分鐘,越後越精彩,影片展示的層次也越多越高。電影的英文片名作 Thirst 或 The Thirsty One,大概就是電影的題旨──渴求。在《求》片中,詩人 Vijay 渴求得到賞識和認同、窮人渴求溫飽、女人渴求安穩富足的生活或愛情、富人渴求更多的財富。人人都有所渴求,渴求卻可以導致到不同程度的悲劇。

本片的歌舞不是一味熱鬧快活,只管讓觀眾忘憂去愁,而是提到印度社會的貧窮狀況、人性的醜陋,甚至文化界的虛偽。印象較深刻的歌舞有兩場,都不是大型歡快的:其一是跳舞女郎想照顧哭個不停的孩子,但為了生計不能停下,最後邊跳邊哭,這場戲我想起了第昔加 (Vittorio De Sica) 的《單車竊賊》(Ladri di biciclette; 1948);其二是出版社老闆(即他舊情人的丈夫)在家中搞派對,男主角被召去當僕人,聽見名詩人唸詩,自己又唸一首情詩,雖讓賓客動容,可一唸完,大家便若無其事,冷淡處之。

到電影的下半部,大家以為詩人(男主角)死了,作品洛陽紙貴,潦倒詩人突然變成天才,更滿街「朋友」。一向疏遠他的親兄弟更為了利益而跟他「斷絕關係」。儘管詩人最後得到了民眾的認同,終於成名,但一次「死去」讓他徹底重生,看破世情,把執著和渴求都放下,寧願跟有情人離開。這部分拍得有條不紊,一氣呵成,到最後把電影推上了道德哲學的層次。

《求》片拍於 1957 年,由 Guru Dutt 自導、自演,但他演 Vijay 不是每一場都演得好。至於兩個女主角,我喜歡演妓女 Gulabo 的 Waheeda Rehman 多一點,就嫌演「拜金」舊情人 Meena 的 Mala Sinha 不夠「狠」。

關於印度影壇教父 Guru Dutt,網誌作者 Agnes 看電影以外,又到圖書館借書研習,正在寫一系列資料翔實的文章(Guru Dutt 系列按此閱讀),看完眼界大開。

HKIFF 2010 之 20:婚約三羽烏

目密密麻麻的國際電影節上半場完結,由幾個回顧展組成的下半場也開始了。下半部買了六場票,有四場是日本導演島津保次郎的老片。電影節大會以「小市民電影大師」稱呼這位松竹早期的著名導演。在今年二月的柏林影展上,已經特別介紹了島津的作品。

島津保次郎畢業後進入松竹電影公司,在 1920 年代初期,每年導演十多部影片,不少屬寫實類型影片。1923 年 9 月 1 日關東大地震後,松竹蒲田製片廠把主力轉移到京都太秦繼續運作,僅有島津等少數製作人員留在東京。不久,島津嘗試製作更加關切日常生活題材的電影,常親自寫劇本,尤其反映社會的階級意識,開創了松竹的「蒲田格調」,也就是所謂的小市民電影。「蒲田格調」的電影多以溫暖的、有希望的態度來看待人生問題。

在默片時代,島津保次郎拍了超過一百部電影,是松竹重用的多產導演。從 1932 到 1945 年病逝為止,島津共導演了約 40 部有聲片。不少後來的名導都受過島津的提拔或影響,例如小津安二郎當過島津的攝影助理。其他受過島津指導的後輩還包括在松竹隨過他習藝的五所平之助豊田四郎木下惠介中村登等,還有在東宝曾任他助導的佐伯清谷口千吉等。

《婚約三羽烏》也是島津保次郎自編、自導之作。故事講述三個青年谷山健上原謙飾)、加村周二佐野周二飾)、三木信佐分利信飾)分別來自城市、城郊、鄉下,各有未婚妻或要好的女朋友,他們憑「美色」獲同一家大布行聘用。其實這是老闆女兒伶子高峰三枝子飾)的主意,因為布行以女性顧客為主。與此同時,伶子分別跟三人約會,搞得三男心猿意馬,又互相猜忌,幸好最後喜劇收場。

電影很短,僅 66 分鐘,但節奏明快,對白見情趣,演員的動作和唸白都經過設計;寫情細膩溫馨,亦有描繪都市風貌,流露出輕妙灑脫的氣氛。

片名中「三羽烏」在今天是較落伍的日語詞彙,意指團體或機構中三個鼎足而立的單位。本片三名男主角(上圖左至右)佐野周二、佐分利信、上原謙當年譽為「松竹三羽烏」。拍罷《婚》片,三人分別成為松竹的當家小生。電影節把片名寫作「三羽鳥」(HKIFF 網頁)看來是馮京作馬涼之誤。

三名男角中,佐分利信演好吃懶做、愛耍滑頭的三木最突出,佐野周二演的加村跟女朋友順子三宅邦子飾)的關係富妙趣,會吹法國號的谷山相對顯得有點呆板,但谷山的包包臉妹妹就挺有趣。

現實中,三個男主角皆已作古。佐野周二 (1912-1978) 1935 年投考松竹電影演員,在一千多人中脫穎而出,後來跟李香蘭合演《蘇州の夜》,在小津安二郎的《風の中の牝鶏》跟田中絹代演對手戲,其子関口宏是著名電視藝人;佐分利信 (1909-1982) 當演員外,也執過導筒。他演過小津安二郎的《彼岸花》《秋日和》,但最廣為人識的該是 1974 年山本薩夫執導的大作《華麗なる一族》;上原謙 (1909-1991) 也拍過不少電影,只是他的兒子加山雄三太出名,以至很多人只記得他是「加山雄三的父親」。

這是 1937 年的有聲電影,黑白片子大致保存得很好;後來在 1956 年重拍過,由杉江敏男執導,三木、加村、谷山分別由小林桂樹宝田明小泉博飾演。


今日稍後貼出:《求之不得》

Monday 12 April 2010

櫻の桃與蒲公英

看《櫻の桃與蒲公英》(ヴィヨンの妻~桜桃とタンポポ~),先是因為台前星光熠熠,後是因為太宰治

電影改編自太宰治自殺前一年發表的短篇小說,去年在日本公映,是紀念太宰治誕生一百週年。之前慕名讀過他最著名的作品《人間失格》,看完他在青森老家生活的部分就停了,那種消極不安的怨念教人挺勞累的。就是看過電影,也暫時再沒有打算碰小說。

太宰治的父親是入贅女婿,在青森的政、商界都有名望。父親在他升中學前去世。太宰治喜歡讀書,跟周圍的世界好像格格不入,連同他旺盛的女人緣,加起來使太宰治這個脆弱的靈魂彷彿上了自殺癮,從上大學前到他 39 歲(終於)自殺「成功」為止,至少五度輕生。太宰治的生活就跟外界評議他的作品風格一樣:頹廢、無賴。他卻因為這種寫作風格而不斷有年輕的支持者。

《櫻》片改編自短篇小說《ヴィヨンの妻》,可說是為歌頌他妻子而寫的。「維榮」是指法國詩人兼流氓盜賊 François Villon(太宰治在大學主修法國文學,但疏於課業而沒能畢業),似在自嘲,並讚美妻子。電影的真正主角不是作家本人,而是他妻子。這是一齣拍得頗精緻的懷舊文藝片,而且是喜劇結局。但在現實中,太宰治發表了這短篇後第二年,與一個崇拜他的女讀者雙雙投水而死,屍體正好在他 39 歲生日那天發現。

故事說作家大谷穰治浅野忠信飾)頹廢、酗酒、搶劫、偷情,又迷戀死亡,與婚外女友秋子広末涼子飾)一起尋死。妻子佐知松たか子飾)和幼兒捱窮受累,妙在她賢良活潑,苦中作樂,並總是為了丈夫設想,得到居酒屋老闆吉蔵伊武雅刀飾)和老闆娘巳代室井滋飾)照顧;去打工還債時遇上了癡心暗戀她的工廠小開岡田妻夫木聡飾),又重遇曾經辜負她、為人自私卻又對佐知念念不忘的律師辻啟一郎堤真一飾)。電影/原著小說很多情節都跟太宰治本人的經歷相同或有類同之處。

影片的畫面很精巧,人物關係和時代背景的刻劃卻不夠實在,就靠松たか子不錯的表情去挽回一點分數。男主角像一堆爛泥,實在懷疑他以什麼精神狀態去創作,也不明白妻子為什麼對有名無實的家庭顯得那麼堅持或眷戀。帶點邪氣、有點型格又有傳統日本人樣貌特徵的「怪中生」浅野忠信飾演「賤丈夫」不作他人選。

其他角色的面目有點蒼白,居酒屋老闆和老闆娘是令人難以相信的好人,竟然對從不斷賒賬到搶款的無賴作家逆來順受;工廠小開稚嫩多情,他迷戀上佐知,僅是因為她的美貌嗎?佐知的舊情人成了律師,個性複雜,他那麼想念佐知,是霎時衝動還是本來就一直念念不忘?倒是広末涼子演個迷戀壞鬼書生的酒女,略帶風霜,有點小驚喜。

我一向不大喜歡松たか子,主要是她初出道時在日劇裏的角色常是很聒噪的,看《櫻》片也是為了看浅野忠信和堤真一。但不能否認,松たか子在本片演得很戮力,有幾場可以看到她的內心戲。


後記
能從去年帶到新一年的假期須在六月底前放完,星期五放了半天假,在 Grand Cinema 看三點鐘那一場。觀眾不多,有幾對不年輕的夫婦。其中一對六十過外的坐在我後面,女的不斷整理塑料袋,男的吃東西時一直發出嘎嘰聲。他們旁邊是對中年夫婦,嫌煩,並知道他們本來不是坐那一排,要他們坐回原處。老夫婦不就範,中年男人出去叫帶位員來趕老夫婦離開。原來老夫婦該坐在我旁邊不遠。坐下以後,女人喋喋不休,在投訴,男的不時回應,又繼續「起勁」地吃他的零食。我「殊」了他們一聲,聽得見後面的中年夫婦在笑,那對老夫婦則置若罔聞,繼續在忙他們正忙的事。散場時一看,老夫婦倒是對衣着光鮮,女人盯着告發他們的男人,繼續嘰嘰喳喳在向老公投訴。有這麼(多)不文明的人,香港的社會很難和諧。

Saturday 10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19:謎情追兇

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一開始由德國的《白色恐懼》(Das weisse Band -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觀後感)和法國的《先知》(Un prophète) 領先。我怕血腥的狂暴場面,沒看《先知》。《白色恐懼》雖然令人不安,但涵義豐富、攝影和美術都好,我給它打了很高分數,有機會成為我 2010 年的十大。然而,在金像獎的角逐上,最終小金人送到阿根廷的《謎情追兇》(El secreto de sus ojos) 手上。很多媒體以「爆冷」來形容由《謎》得獎,但我相信當日大部分寫「爆冷」的人都沒看過《謎》片。在電影節看過(西班牙語對白,設英文字幕),如果《謎情追兇》有機會正式公映,到時候會盡量抽空再看一次。

《謎情追兇》的商業味道比《白色恐懼》濃,從它那有點俗氣的譯名或可窺一二,但導演和編劇的手法不落俗套。劇情雙線發展,一現在一回憶,都毫不花巧,同是順時序推演的。情節鋪排有心思,看來有條不紊,表達細膩,尤其是刻劃人物的性格。雖云追兇是故事的主線,然而一段在(看似)錯誤的時間碰上了合適人選的感情同時巧妙地嵌在緊湊的追兇情節之中,看着就不由得為編劇喝采一聲。追兇只是表面情節,裏面其實放着兩段無法放下的感情,幸運的還有機會彌補錯失,不幸的就繼續囚於創痛之中。

剪接、攝影和配樂同樣要記一功。身兼導演、編劇、剪接的 Juan José Campanella 可謂光芒四射。全片其中一場代表作當數球場追兇:由直升機俯瞰巨大的足球場,再閃到看台尋兇,然後在後巷追逐,近十分鐘模擬一鏡直落的視覺特效十分悅目。

故事說 1970 年代中發生了一宗殘酷的姦殺案,但法院和警方匆匆結案。只唸完中學的法院職員 Benjamin(Ricardo Darín 飾)認為真兇仍然逍遙法外,也受女死者丈夫 Ricardo(Pablo Rago 飾)的深情打動,力說留學美國名牌大學法律系的漂亮女上司 Irene(Soledad Villamil 飾)要翻案。本來抓到疑人 Isidoro Gómez(Javier Godino 飾),卻橫生枝節,還是徒勞無功。後來 Benjamin 得罪有勢力人士,間接害死了同事 Pablo(Guillermo Francella 飾),自己亦被迫離開首都,到小城工作直至退休。二十多年過去,Benjamin 退休了,決定把念念不忘的懸案寫下來,變成小說,返首都找仍在當高級律師的舊女上司幫忙。結果,新一輪的調查又告展開,同時喚醒了一直埋藏在 Benjamin 心底的愛情……

男、女主角的背景、職位有差距,但通過辦案而把兩人逐步拉近,安排見巧妙。末段揭開缺了 A 字母的打字機之謎可謂神來之筆,使結局更讓人感動。

關於《謎情追兇》,從電影衍生出來的想法、可以談的其他事還有很多,愛情、階級、公義、性別等等。還是回歸電影,談演員吧。男、女主角 Ricardo Darín 和 Soledad Villamil 確實把千言萬語都藏在眼中,眼波流轉道出了幾許哀樂愛慾。另外三個主要角色:演酗酒同事的 Guillermo Francella 戲路縱橫,演「深情」鳏夫的 Pablo Rago 角色發揮最多,演目標疑人的 Javier Godino 形象突出。

幸好,沒有錯過了此片。



後記
- 我在大會堂看,前一場電影又逾時放映,結果延誤了接近 20 分鐘才開場。電影節大會真要正視這個問題。與此同時,電影延遲放映,一樣有遲到的觀眾。
- 我刻意坐最後一排,因為不想給後一排的人猛踢椅背。但遇上了一個「鬧彆扭」的大叔。那大叔持的票要等開場後 30 分鐘才能正式入座。其他持同類票子的觀眾都先乖乖地站在大劇院最後面看電影,獨那大叔刻意高聲投訴,以為這樣做職員便要就範,破格提早安排他入座。大叔不得要領,就硬要坐在職員專用的座位,又要劇院經理來見他。這種抱着「付鈔就可橫行」的 senior citizen 實在令人頭痛。昨天我看《櫻の桃與蒲公英》(ヴィヨンの妻~桜桃とタンポポ~)也類上同類的人。撇開什麼深層次矛盾、金融風暴等社會不穩定因素,香港也不是一個和諧社會,因為「自以為是」的人太多了。

HKIFF 2010 之 18:京都太秦物語

初決定要看這齣電影是因為它的片名。小時候,正確一點是讀小學的時候,香港日本的旅行團要是本州遊的話,通常會遊覽東映太秦映畫村。不知何解,這個地方的名字深深印在腦海裏。只是我對京都不怎麼迷戀(也許西方人太多,覺得有點破壞氣氛),去得少,也沒有去過太秦的映畫村了。

「映畫村」早已盛極而衰,但這個小社區卻有一陣特別的人情和人民的味道。本片是區內的立命館大學和電影公司合作拍攝的。導演一欄冠上了山田洋次的大名,但據來香港出席國際電影節的聯合導演阿部勉表示,山田有為片子提過意見,但真正參與的工作並不多。

電影去年秋天才拍竣,今年初送到柏林電影節參展,在日本要到五月才公映,但在香港國際電影節已經放映了幾場。

故事以太秦這個小社區為背景,談居民、商戶的生活,夾帶紀錄片式的訪問,受訪對象有真有假,有點像賈章柯的《二十四城記》,但《京》片沒有那麼多斧鑿痕跡,看起來挺親切的。影片節奏不徐不疾,大部分人物的性格和周圍的環境差不多,都是平靜淡然的。通過這些太秦「居民」的故事和回憶片段,觀眾看到這個社區的生活傳統、鄰里關係、商店文化的變遷等。

女主角京子因為兒時夢想而在大學當兼職圖書管理員,其餘時間在家中開設的洗衣店幫忙。她跟家裏開豆品店的康太青梅竹馬。但康太不同京子,沒有到店裏幫忙,也沒想過要繼承家業,只一心要想當搞笑藝人,只是基於天分和際遇所限,發展毫不如意。這時候,京子遇上了從東京過來做研究的導師,還受到對方熱烈的追求。

《京》片的感情戲其實拍得很一般,部分情節還非常類型化。但這段感情戲就替太秦披上了一片薄薄的浪漫色彩,甚至將電影包裝成一齣愛情片似的。

看罷電影,除了覺得太秦看來是個不錯的居住地方外,也在猜想到底把自己換成京子的話,對愛情的選擇還會如戲中人一樣嗎?電影的結局中,京子對將來彷彿已經下定決心,但她其實才經歷過愛情道路上不大不小的成長洗禮,她的人生變化都在鏡頭之後了。



今日稍後貼出:《謎情追兇》

Wednesday 7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17:團圓

續三年在電影節中都有選看當代中國導演的作品:2008 年是王小帥的《左右》(觀後感)、2009 年是賈章柯的《二十四城記》(觀後感),今年則是王全安的《團圓》。

《左右》較通俗,也接近內地的時代脈搏;《二十四城記》似乎有點經不起時間的洗禮;《團圓》講老人的感情和家庭問題,比較之下最容易消化。

《團圓》的故事以上海為背景,八成對白是上海話。畫面中的上海跟我看過的差不多,沒有我喜歡的氣味、氛圍。事實上,我跟上海就有點隔閡,覺得上海人漂亮、聰明、世故,也愛面子、自我意識(甚至是優越感)挺強烈。上海的房子太擠了,讓人覺得透不過氣來。上海人的生活有種精緻、講究的態度,在飲食、文學、衣飾等都能反映出來,有一份圈外人無法隨便染習的華美。看《團圓》,主角一家雖然只是尋常百姓家,這種味道還是穿過銀幕徐徐飄進觀眾的感官之中。

故事說國民黨退守台灣,新婚一年的夫妻被迫分離。懷了孕的妻子是國民黨遺屬,有「政治問題」,幸遇上好人老陸,組織了家庭。丈夫到了台灣,幾年後另娶,也有了孩子。幾十年後海峽兩岸恢復交通,台灣人可以返大陸探親,丈夫一直對妻子念念不忘,等醋罈子台妻過世後才回大陸尋親。原來一年的感情更勝幾十年的恩情,丈夫想帶妻子回台灣安享晚年,老陸和妻子跟老陸生的孩子則各有想法……

盧燕凌峰分別飾演妻子和丈夫,徐才根扮演老好人老陸。《團圓》以這三位老演員為軸。年輕演員中只有演長孫女的莫小奇戲分較多。

可能心態改變了,近年覺得刻畫深入的老人電影好看,例如去年看的日本舊片《午夜的遺囑》(觀後感)。本片給予三位資深演員飆戲的機會,而不少戲分都採用長鏡頭拍攝,包括多場圍桌共酌對談的戲分。盧燕為此片「復出」,據說是為角色所打動,她的內心戲很好。徐才根演老陸層次分明,戲味隨着老陸每次登場而逐漸發酵。相比之下,凌峰則平淡了一點。有時候我甚至分了神,注意到他換了四條圍巾,部分是名牌貨。

我相信一年感情勝過幾十年恩情這回事。只是,已經活了幾十年,恩情和感情可能都化不開,不能說哪個比較強。老陸說了句「笑對人生」,是純粹享受餘生的時光,還是不要執著於生活的內容呢?老陸這個角色帶了點童話色彩,比較像虛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

看罷此片,突然很想吃上海菜,三五知己點一桌子上海小吃,加一兩道主菜,然後把酒談天,實是賞心樂事。

後記
開場後不久,一個遲來的、瘦瘦的「奇女子」千辛萬苦擠到我本來留給朋友的座位(下年電影節做「獨行俠」好了,今年相約朋友看戲的經驗大都不好)。一坐下,每隔十五分鐘,那女子就猛力聳肩,發出骨頭碰撞的聲音,玩雜耍似的。



星期六貼出:《京都太秦物語》《謎情追兇》
下星期三回復《電視人》專題

HKIFF 2010 之 16:大都會(35 毫米修復版)

於《大都會》(Metropolis) 這齣於 1927 年首映的名片,八十多年來關於它的評介文章多如天上繁星,故不打算重複故事情節或點評拍攝手法。有興趣的話,網上或圖書館的資料夠你看八十多個星期。

錯過了排場豪華的「《大都會》終極修復版 x 香港小交響樂團」影音盛宴,改到電影資料館看「35 毫米終復版 x 鋼琴伴奏」原味佳肴。兩個版本的電影內容是一樣的,但配樂格式有別。然而,影片最初公映的時候,Gottfried Huppertz 所譜的配樂是以鋼琴為主,加上 35 毫米版本其實是把「終極修復版」播放的數碼錄像移印菲林之上,所以我說票價一律 80 元的「35 毫米修復版」是原味之作。

幾年前已經買了《大都會》的 DVD,但顯然看完最新的修復版,把散佚多年的內容重新收進影片中,幾乎把電影還原最初的版本,手上那張 DVD 已經失去了大半的價值,值得看的就是收錄的製作特輯吧。

83 年前的電影,今天看來依然前衛。故事題材毫不過時,拍攝規模、內容設計都是令人驚奇地貼近今天的社會環境,例如 Metropolis 的主腦 Fredersen 跟工人主管以視像器材對話,工人被資本家剝削,還有片中的城市(模型)設計可說是後來的科幻主義電影重要的靈感泉源等。

儘管題材前衛,設計劃時代,《大都會》部分情節頗有宗教色彩,例如女主角名叫 Maria(聖母瑪利亞),又提到巴別塔 (Babel)、七宗罪,還有電影題旨「智慧與勞力需要心靈作為中介」。但我認為《大都會》的宗教符號只是一串比喻的手段,企圖通過大部分人知道的形而上語言去闡釋電影作者的意圖。《大都會》的製作成本和規模龐大、拍攝技法優異之外,導演這個顯得溫和、理性的(溝通)主張顯然容易讓更多觀眾接受。

以前看(黑白)默片,不懂得欣賞演員的技巧,一味取笑銀幕中人誇張、老套。後來才開始體會所謂默片演技是怎麼回事。《大都會》的幾個主要演員都交出了亮麗的演出,其中以 Brigitte Helm 最搶鏡,她一人分飾主張和平的善良幼兒教師 Maria,以及受野心發明家控制而存心煽動工人和城市居民情緒的女機器人。她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都是一流的。她也讓我聯想起曾經讓歐洲影評界驚為天人的民國時代著名默片女星阮玲玉

《大都會》是偉大的經典,它從來不入選英國《Sight & Sound》雜誌的十大電影之列,卻無損它的崇高地位。這次加上了來自德國的 Eunice Martins 精準的現場伴奏,該是我一生難忘的觀影經驗之一。



今日稍後貼出:《團圓》

Tuesday 6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15:三傻大鬧寶萊塢

際電影節之旅來到第 15 站,遇上了比《父後七日》觀眾掌聲更多的電影。片長 171 分鐘的《三傻大鬧寶萊塢》(3 Idiots) 大致上是一齣校園青春歌舞片。因為只映一場,當初是本着物以罕為貴的心態買票,幸好甚有驚喜,通俗之餘,笑淚交錯。

男主角 Aamir Khan 一出場,馬上引來部分女觀眾小小的驚叫。都說我買票主要是貪影片只映一場,根本沒注意由誰主演(反正看了也未必曉得是誰)。原來《三》的主角是去年電影節看的《凶心人在寶萊塢》(觀後感)那個殺氣騰騰的肌肉男。這次 Aamir Khan 看來像「印度吳彥祖」。論年紀,這個「寶萊塢完美先生」四十有五了,在本片扮大學生不算太突兀,亦較他之前在《凶》片看來年輕,只是這回他矮小的身材更為明顯。

《三傻大鬧寶萊塢》(3 Idiots) 的「三傻」是三個考上印度名牌工程學院的男生,故事說他們由大學時開始建立的情誼。校園笑料以外,也談理想、志向,批評填鴨式教育,並提到階級問題、自殺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當然也少不了愛情戲。電影節的網頁說片子有「《美國處男》(American Pie) 式的無聊、《羅密歐與茱麗葉》式的愛情、「紅磨坊」式的歌舞」,形容並不精準,卻也不算太誇張。進場前曾擔心 171 分鐘會有悶場,但出乎意料,一看到尾,完全沒有看過一次手錶。

影片沒有特別創新的拍攝手法,也有慣見的肥皂式喜劇的包裝,例如突然轉成黑白片,加上各式錯摸,一些屎尿屁,主角遇上什麼感情或肉體的磨折都能化險為夷,像卡通片的主角。片子節奏很快,無聊或(硬)滑稽的戲一場接一場,劇情同時一直推進,笑多了,會來一兩場(包括搞出人命的)苦情戲,給觀眾的淚腺一點小差事。總的來說,喜鬧為主,悲傷為綴。傻話、幽默、說教,統統經過計算,觀眾沒有太多魂遊太墟的機會。也當然有寶萊塢電影必備的歌舞,編排都挺有心思,但我嫌不夠多。

男主角 Aamir Khan 跳舞和演戲都挺有功架,大部分兼職唱歌的華語影星(或兼職拍戲的華語歌手)都要被比下去。飾演另外「兩傻」的 R. Madhavan 和 Sharman Joshi 也各自有發揮的空間,但論搶鏡程度,自然不及天王了。我對女主角 Kareena Kapoor 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倒是演她父親、工程學院校長兼本片「反派」的 Boman Irani,以及演「三傻」同學、本片大「醜角」的 Omi Vaidya 挺突出。前者憑本片得到 Filmfare Awards 的最佳男配角獎。兩人又在 Star Screen Awards 分別獲得最佳歹角和最佳喜劇角色獎。

寶萊塢大製作的規模是挺厲害的。就是《三》片這類沒有穿梭古今飛天遁地元素的片子,美工、攝影、剪接、音樂的質素都非常高。

很少印度電影有機會在香港公映或發行影碟,一來大部分印度電影太長,二來觀眾對印度片認識不多,三來要在本地發行就得翻譯中文字幕。以《三傻大鬧寶萊塢》為例,片上的英文字幕挺通順的。但印度的語言有很多不同的分支,對白常借不同的語言來搞笑或借題發揮。英文字幕譯得再好,很可能已經丟失了原文的一些精妙之處。從英文字幕再翻譯成中文,丟失的一定更多。

HKIFF 2010 之 14:紅菱豔

論新片、舊片,《紅菱豔》(The Red Shoes) 可能是今年我最喜歡的一齣電影。

在今屆國際電影節中,論風頭,本片大概不遜於有香港小交響樂團伴奏的《大都會》修復版。雖云兩者同樣只演一場,但《大都會》在電影資料館尚有兩場鋼琴伴奏的 35 毫米修復版,沒那麼豪華的排場,電影內容卻一樣。《紅菱豔》是貨真價實只映一場,是以當晚基本上是滿座了。我習慣一早到場排隊,也順利站在第一排。一邊讀小說,一邊看見不少認識的朋友或熟悉的臉孔。只是,認識的那些都看不見我。

說回電影,導演之一的 Michael Powell 其他作品中,只看過《魔光血影》(Peeping Tom; 1960)。那同樣是經典之作。《紅菱豔》是他更早期的作品,拍成於 1948 年。影片大部分是廠景,在著名的 Pinewood 片廠拍攝。到近年包括《鐵金剛》(007) 系列的電影也有於 Pinewood 拍攝。我是鄉巴佬,沒到過英國,說不出片中的 Covent Garden 是實景還是廠景。但跟之前看《人海孤鴻》時的感覺一樣,通過銀幕看到超過半個世紀以前(彩色)的一些人間風貌,確是賞心樂事。

可以說,本片是從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on) 在 1845 年寫成的同名童話故事中孕育出來的。編劇的 Emeric Pressburger 就是本片的另一位導演。《紅》片講述著名芭蕾舞團的團長 Boris Lermontov(Anton Walbrook 飾)才氣逼人亦專橫跋扈,因緣際會,招攬了漂亮而舞藝高超的 Victoria Page(Moira Shearer 飾)和年輕的音樂天才 Julian Craster(Marius Goring 飾)。Lermontov 打算把安徒生童話《紅菱豔》改編成舞劇,讓 Victoria 演女主角,由 Julian 改編音樂。《紅》大獲成功,Victoria 和 Julian 繼續發光發熱。自負的 Lermontov 決定對 Victoria 展開追求,殊不知美女已跟才子悄悄共墮愛河。出於妒忌,Lermontov 軟硬兼施,誓要拆散鴛鴦,再把 Victoria 奪得手中,只是原來一切彷彿早已掉進《紅菱豔》故事的魔咒裏,步向悲劇的結局。

硬套今天的標準看來,《紅》片劇情無疑有點老套,表演風格和節奏也有點「殘片」的味道。但以 1940 年代的水平看來,《紅菱豔》是劃時代的、精彩絕倫的。電影中的舞蹈表演十分精彩,配合的音樂、服裝、佈景、剪接都精巧非常。每個鏡頭都經過悉心設計,活像一幅幅格調優雅的油畫。

三名主角中,Moira Shearer 和 Anton Walbrook 最出色,尤其是後者,把 Lermontov 的高傲和妒意表現得收放自如。Moira Shearer 則以過人的氣質讓觀眾深深拜倒於她的曼妙舞影之下。Marius Goring 也好,但其角色的設計不如前二者。舞團的其他角色都表現得恰如其分,不少對白寫得精練幽默。

其實幾年前已經買了 Criterion Collection 的《紅菱豔》修復版 DVD(1999 年印製)。該找個下午拿來比較/重溫一下。

後記
因為前一場《死心不息》超時放映(下午 3 時開場,片長 155 分鐘,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超時),結果在場外多排隊了 20 分鐘。我看完《紅菱豔》就回家,對我影響不大,但那些要趕下一場電影或定了約會的就狼狽死了。



今日稍後貼出:《三傻大鬧寶萊塢》

Monday 5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13:單車手強者回歸

各方面看,《單車手強者回歸》(Phantomschmerz) 只是一齣中規中矩的商業電影。整齣電影製作紮實,卻沒有什麼神采。最有看頭的大概是電影節訂票手冊上提到的「德國 Brad Pitt」男主角 Til Schweiger 吧。

《單》片說熱愛自行車、愛說笑話的 Marc 離了婚,沒有穩定的工作,為人吊兒郎當,但疼愛自己的女兒(由 Til Schweiger 的二女 Luna Schweiger 飾演);又自恃對女人有吸引力,偶然發生隨便的肉體關係。原來 Marc 有童年陰影,間接影響了他的婚姻、感情、性格。一起交通事故讓 Marc 失去了左腿。心理陰影加上肉體傷殘,本來性格敏感又有點寫作才華的 Marc 最後靠女兒的一首短詩而重新站起來……

Til Schweiger 在片中有長頭髮和短頭髮兩個造型。本片拍於《希魔撞正殺人狂》(Inglourious Basterds) 之前,在末尾配合劇情需要,Til 把頭髮剪掉也不算犧牲,反正他短頭髮好看一點。在《希》片他飾演高效率殺手,對白不多,頂上正是《單》片末段的那頭短髮。在《單》片中,Til 活躍得多,說有味(爛)笑話,也會自嘲,整體看來立體多了。他有長得好看的德國男人那種見稜的方臉,神情也夠堅定銳利,只是頗見老態。Marc 這個角色的性格和 Til 的外表讓我想起了一個年齡跟 Til 差不多的朋友。

Til 的女兒 Luna 很漂亮,又聰明可愛,演技自然。其他演員大都表現稱職,卻沒有哪個特別突出。

電影拍得有點過分乾淨、精緻。例如男主角不愛受拘束,也經濟拮据,就算得到好友夫婦照顧,也不大可能總是穿戴醒目帥氣,真有點肥皂劇的味道。

後半部講述 Marc 如何走出肉體和心靈的幽谷,是通俗的勵志。沒關係,反正觀眾看得舒服就好。

本片也得到某個贊助電影節的基金資助,配上了中文字幕,但一如之前看過(同是這基金資助)的中文字幕,只得中下水平。例如 You're fired 譯成了「你被淘汰了」。該淘汰的是那行中文字幕。我不會德語,乾脆看片上的英文字幕,那句怪譯是我無心瞥見的。如果資源緊張,付不起錢雇質素較高的譯者,只替重點電影配中文字幕好了,其他不如省掉。

HKIFF 2010 之 12:芋虫

「粉紅導演」之稱的若松孝二執導的《芋虫》(キャタピラー)在今年的柏林影展奪得了最佳女主角獎。在某些方面,此片像卡夫卡 (Franz Kafka) 的《變形記》(Die Verwandlung)。

電影取材自江戶川亂步的同名短篇小說。情節沒有魔幻色彩,還拍得挺寫實的。

故事說來自小村的黑川久藏大西信滿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入伍,受重傷後退役返鄉,獲頒英勇獎章,受傷經過給國家宣傳機器大肆炒作,更奉他為「活戰神」。表面上是榮歸。實際上從此妻子(寺島忍飾)每天要面對一個失去四肢、半邊頭臉燒傷、不能說話的廢人。為了維護帝國榮譽和履行作為妻子的責任,她得竭力滿足丈夫旺盛的食慾和性慾。鄉民和其他人就知道黑川是戰爭英雄,卻不曉得他也是個暴戾的丈夫,更在戰場上姦淫、掠奪、屠殺。黑川回歸鄉土,給自己和妻子都帶來了痛苦,一切直至日本宣佈戰敗的時候才結束。

若松孝二今年七十有四,他的作品常以政治與情色為題,有人說他是「情色電影的黑澤明」。《芋虫》的鏡頭不算大膽,教人觸目驚心的是劇情的意識和角色之間種種情緒的角力。

男人在戰爭前線衝鋒陷陣,但他們很多都不明白自己踏上戰場的目的是什麼。在後方指揮的人總是跟戰火保持距離,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引着無數生命的死活。至於在大後方的老弱婦孺,表面上生活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實際上內心都承受着無比的壓力。《芋虫》以一個因為戰爭而精神飽受摧折、身體「褪變」成一條怪蟲那樣的傷員和其妻子來探討戰爭對人造成的精神影響,進而質疑戰爭的意義。

大西信滿飾演的久藏生不如死,只在慾望中茍且活着,最終卻抵受不住良心的譴責。寺島忍飾演的妻子是整部戲的中心,也是(從前)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典型悲劇人物。她看見丈夫的慘狀時想投河自盡,但因為報效祖國和「活戰神」妻子之名而被迫在絕望中扭曲地生活。

寺島忍是第三個在柏林影展中奪獎的日本人,碰巧三人都是最佳女主角銀熊獎的得主:第一個是左幸子 (1963),多拍藝術電影;第二位是日本經典女優田中絹代 (1974),她的心高氣傲在她的演過的電影中不難察覺得到。寺島忍出身歌舞伎世家,拍的電影卻跟她的背景相反,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在《芋虫》中飾演的妻子也一樣。

套導演若松孝二在開場前跟觀眾說的一句話:電影片長 85 分鐘,觀眾看着會覺得時間走得很快,不會覺得沉悶。



今日稍後貼出:《單車手強者回歸》

人‧神‧魔戰 / 月滿軒尼詩

活節假期忙着去國際電影節,同時得費神看怎樣在家中不能上網的情況下把網誌更新。

電影節以外,這檔期新上映的電影中,看了《人‧神‧魔戰》(Clash of the Titans) 和《月滿軒尼詩》兩齣,都是假期前的事了,兩者都談不上佳作。

男星 Sam Worthington 這一兩年主演了多齣動作片,包括掀起狂潮的《阿凡達》(Avatar)。他在本片演半人半神的帕修斯 (Perseus),看他粗獷的臉,感覺不錯。但一身古希臘戰士戲服把他不夠高大、上身健壯下身瘦弱的體型「缺陷」表露無遺,至少讓我對他勇猛善戰的形象打了個折。純看演技,表情一般,在後段打打殺殺時才有點明星相。

《人》片是重拍(英文)同名舊作《魔島屠龍》。小時候在明珠台看過幾次。雖然舊作特效簡陋,特別是重頭戲之一的蛇髮女妖美杜莎,跟在教育電視中那些醜醜的泥娃娃沒有分別,但帕修斯跟她對決那幕還算緊張。年初的《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Percy Jackson & the Olympians: The Lightning Thief) 也有這一幕,只是場景換成了現代,以 iPhone 代替銅盾,缺少了古代神話的原始和悲壯。《人‧神‧魔戰》用了大量電腦特效,蛇髮女妖身手更矯捷,節奏加快了許多,卻不及舊版本懸疑、緊張。

《人》片故事說天神宙斯跟人類女子結合誕下的帕修斯活在人類世界,是個漁夫,直至遇上滅門之禍,他決定反抗,向神魔宣戰,對付過巨型蠍子、蛇髮女妖、遠古海怪。但原來這一切源於宙斯與兄弟冥王 Hades 的鬥爭之中……

片長僅 105 分鐘,立體效果不很突出,甚至比之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更平庸(當然也可以怪《阿凡達》把 3D 電影的水平推向了一個不易攀比的新層次)。起得早的話,像我那樣去看早場就好。


西執導筒的處女作《親密》我挺喜歡(但不少人嫌悶,覺得又慢又欠高潮),所以對《月滿軒尼詩》有點期待。跟之前袁和平執導的《蘇乞衣》一樣,《月》片的預告片在上映前已經在電影院播了幾千次。看完電影,倒覺得那個預告片跟電影一樣,是平平無奇。

《月滿軒尼詩》不同《歲月神偷》,沒有給拉到什麼「保育」的課題上,儘管鏡頭下有不少灣仔的元素,也在早已拆得空空如也的利東街(即「喜帖街」)拍過一兩場。說起來,灣仔是我老家,剛出生時住那裏,但不到一年就成為九龍人,一直至今。對於灣仔,我毫不陌生,幾乎每個星期都會路過或專程去買東西。電影中的灣仔比較乾淨、寧靜。

大部分演員表現優異。男、女主角張學友湯唯的戀情其實沒有在觀眾面前具體展覽過,只屬一份想像的美。正如張學友在戲中所言,湯唯於她是個小妹妹。要是二人真要在觀眾面前卿卿我我,反而不美。張學友演渾渾噩噩、懶惰但算是樂天的電器店小開,不慍不火。湯唯的母語不是廣東話,倒是有點影響了她的發揮,但不用講話太多的戲分演得更好,例如在人行天橋上哭的那場就特別好。她仍有一點未給開墾的氣質,看來簡單純樸。

其他角色也有驚喜,像鮑起靜朱咪咪就好像交換了角色,李修賢郭鋒盧冠廷都演得很自然、很生活化,倒是張可頤讓人覺得她太小心翼翼。戲分不多的安志杰形象較演技突出,但不曉得是否他的打星形象深入民心,岸西也安排他在片中露一手。久違了的林威,連同上次有份演出《親密》的鄭伊健曾國祥一同客串演出。

《月》片的劇本有點鬆散,分場多了一點。但換個角度看,目前的安排又讓大部分演員都可以跟不同的人演對手戲。整體來說,這是間中滲出一點童話色彩的愛情小品,但沒有太多深刻的對白或場景,不如上次《親密》那樣線路分明。



今日稍後貼出:《芋虫》

Saturday 3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11:非常戇男離奇失婚

屆奧斯卡十齣候選最佳電影,最後一齣《非常戇男離奇失婚》(A Serious Man) 在國際電影節看了。終於可以振振有詞地表明立場:要十齣來角逐幹嘛?《非》在一些方面具水準,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過癮,倒懷疑是投提名票的人覺得高安兄弟 (Coen Brothers) 是影展常客,早兩年更修成正果拿下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讓他們入圍可以使角逐更具苗頭。

讓我從十齣候選電影挑五套,我選:《阿凡達》(Avatar) 、《D9 異形禁區》(District 9)、《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希魔撞正殺人狂》(Inglourious Basterds) 和《寡佬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沖天救兵》(Up) 去拿最佳動畫片就是。

說回《非》片,這齣黑色猶太喜劇跟大部分高安兄弟前作一樣,有令人不安的元素。《非》待我好一點,沒有血腥,但故事中的男主角到處碰壁,生活絕望透頂。試想:老婆搭上喪偶回教徒要拿休書下堂求去,佔據房產和提光聯名賬戶的錢都覺理所當然;孩子不長進;弟弟有病,不時惹上麻煩;鄰居為物業分界找碴;學生為求合格保住獎學金而「插贓嫁禍」,自己可能因此得不到終身教席;經濟拮据;似乎得了重病;兒子可能遇上可怕的意外……

所有壞事、麻煩事一波又一波而來,彷彿《聖經》中的十大災難。男主角是猶太人,去找拉比(猶太教牧師)尋求指引,希望為閉塞的腦袋打通經脈,找到出路的方向。可惜,拉比似乎幫不了他。

其實,男主角會見的第二位拉比給過他一點智慧提示,那跟一般人去相命、占卜的心態異曲同工:人希望尋找答案,但有時候答案不一定存在。就算有答案,也不一定在我們主觀認知的範圍內顯示。第二位拉比提到關於牙醫的故事,表面上跟當時男主角的處境毫無關係,牙醫最終也沒有找到他欲追尋的答案,但他在另外的方面「得」到了,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如果相信命運,認為一切冥冥之中自有主宰,那麼在人生路上的疑問終於會解開,只差結果和形式是否如我們所願望、所想像的罷了。

男主角是大學的物理教授,認為以數學和各種定理可以解釋萬物定律;他本身為人認真、墨守成規(字幕誤植成「墨守繩規」)、不會變通。這樣的一個 serious man,在他眼中每一個問題都可能比別人眼中的更大、更複雜。

《非常戇男離奇失婚》的電影技巧固然比其他不少作品圓熟,但沒有哪方面令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看罷,我只有思考上面的問題。還有,電影公司的譯名也有點離奇:其一,「失婚」只是男主角面對的其中一個難題,不是各個問題的根源;其二,男主角在「聰明」的香港人眼中,竟然只配得上「戇男」一名。其三,這個譯名要配合高安兄弟近年作品的翻譯風格,繼續「離奇」,然而故事中那麼多的巧合走在一起,倒是離奇的。

HKIFF 2010 之 10:獨裁者的情人

初在訂票手冊中,《Vincere》的中文譯名是「獨裁者的情婦」,後來才易名為「獨裁者的情人」。根據電影內容和歷史,新的譯名更恰當一點,同時替故事帶上了一抹胭脂,如導演的拍攝手法一樣,把一個可以搞得比「梁天來」更悲慘的故事變得容易消化。只是,故事本質如何,隨着時間沉澱,一波波沉重的情緒就慢慢湧現於腦海之中。

故事講述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和據信是他首任妻子的 Ida Dalser 之間從愛到恨的一場悲劇。在 1910 年代,墨索里尼是社會主義的追隨者,而 Ida 對他一見傾情,更變賣自己的家當讓愛人開展事業。後來兩人結婚,並有一子 Benito Albino Mussolini。「好景」不常,墨索里尼搭上了 Rachele Guidi。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墨索里尼入伍,在受傷休養期間跟 Rachele 結婚,Ida 知道後便訴諸法律。這時候,墨索里尼改奉極端法西斯主義,政途扶搖直上。按電影的描述,當然幾乎全意大利的人都知道墨索里尼跟 Rachele 的婚事,但 Ida 則「來歷不明」。Ida 興訟無疑將搞砸墨索里尼,於是男人便使盡一切「辦法」要 Ida「知難而退」。Ida 的意志卻堅如金鋼鑽,最後她給關進了瘋人院,母子分離,兒子被逼改名;母子一切法律文件,從出生證明書到婚書統統「消失」,死後只給草草葬於公墓,沒名沒姓,彷彿他們不曾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

電影節奏很快,細節也頗豐富,導演 Marco Bellocchio 把電影拍得甚有意大利咖啡的香味。然而,有些戲分不少的配角沒有清楚交代背景,間中令人有點一頭霧水。製作方面,攝影、美工都甚有水準。影片開場墨索里尼和 Ida 的那幕床戲就拍得很有美感,兩人的演出也優異,女的是如何臣服於自己愛慕的男人,男的則如一個強悍的征服者。這一場性的角力似乎已經清楚預示兩人後來的命運走向了。

男主角 Filippo Timi 一人分飾墨索里尼和兒子 Benito Albino Mussolini 兩角。就是一束鬍子和兩個不同的髮型,看來就像兩個人。Filippo 演墨索里尼比較好,活像一個束勢待發的梟雄。演兒子那段故事有點鬆散,觀眾看不到 Benito Albino 的具體性格。女主角 Giovanna Mezzogiorno 有一雙明亮聰敏的眼睛,導演給她安排了不少特寫鏡頭,讓觀眾通過她的表情去解讀她的心理和劇情發展的方向。她的演出讓我想起了法國女星 Marion Cotillard 在《粉紅色的一生》(La môme) 中一鳴驚人的演出。

故事中的 Ida 堅持至死。到底她是不是太固執,所以害死了自己和孩子?如果她不堅持把真相平反,也許她和孩子都可以正常地走完一生。看電影、讀小說、研究歷史,類似 Ida Dalser 的人很容易給貼上金漆招牌,讚揚他們堅忍不屈的高貴品質。歷史需要他們,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夠成就歷史,將「歷史」這龐然大物支撐起來。但在現實之中,沒有擔演歷史人物資格的我(或你),也許在爭取權利之餘,亦該曉得審時度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