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 June 2013

中國合伙人

《中國合伙人》難看,也許語氣稍重,但這絕對不是一齣讓我看得投入或享受的電影,因為裏面的人物、理論都各有教人感到惡俗的地方。

有人說,這戲跟印度電影《作死不離 3 兄弟》有點類同,也許編導真的有向《作》片借鑒,但那些看似過癮的對白或情節,我只覺得是硬滑稽,沒有幾次笑得出來。昨天石琪在《明報》的影評中說:「這是他(陳可辛)從影以來最佳作品之一,我認為亦是迄今為止香港導演處理當今中國大陸題材最好的一部。」跟石琪相比,我看電影自然少得可憐。也許在香港的導演之中,陳可辛這齣《中國合伙人》確實是拍當今中國大陸題材中最出色的一部。但以戲論戲,《中》片的沙石和突兀的地方也很多。有關現代或當今中國大陸的題材從來難拍,世界上沒哪些才華橫溢的編劇和導演敢說能拍好。國內的電影人得面對國家的審查,難以暢所欲言。國外的電影人對很多細節的掌握未夠深入,也可能拿不到批文入境拍攝,或者得不到相關單位的幫助,結果成績大打折扣甚至開拍不成。所以說,陳可辛這戲是「香港的導演之中拍當今中國大陸題材中最出色的一部」仍可能說得過去,但「出色」是相對於什麼標準而言,則另需商榷。

純以觀影感覺而言,《中國合伙人》也教人不舒服,片中不少時間是用配音的,雖然都是演員本身的聲音,但就是不自然,大概是要「照顧」三個男主角黃曉明、鄧超、佟大為的英語水平。

同是昨天的《明報》,我挺喜歡家明在副刊寫《中國合伙人》劈頭來的一段:「《中國合伙人》叫我們再次認命,有怎樣的國情、怎樣的市場、怎樣的政權,就有怎樣的華語電影。」我沒像他那樣頻頻看錶,但同樣看得不耐煩,結果捱到全片的高潮──三個男主角大吵兼散伙的一幕──我睡了。

對於《中》片是不是仿效《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 的機智和快速的對白剪接,也不想花心思評判,至於那些獨白,穿插的時代金曲,都是騙人的小聰明。劇本寫得好,不必通過獨白去揭示角色心理和時代風尚的變換。那些流行一時的歌曲沒有穿透角色的內心,只是老調重彈的次級品味。

三個男主角同是 1980 年代的大學生,1988 年入學,說着說着,穿插多場校園生活的友情和愛情的苦惱,三人就畢業了。那麼,夾在中間的 1989 年呢?不是存心找茬,而是編劇後來又提到 1993 年北京申辦 2000 年奧運會失敗,1999 年北約戰機誤炸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甚至 2000 年新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卻怎麼 1989 年就隻字不提?原因大家不言自明。

末尾黃曉明那段慷慨陳詞也教人很不舒服。中國市場龐大是不爭的事實,但強大而扭曲的貿易保護主義同樣駭人,以此來說明翻版有理更是惡俗。本來在三人組中高人一等的鄧超獨得美國簽證,但在紐約只是幹着跟自己本科甚至理想完全無關痛癢的實驗室小工,後來被炒了,轉去餐館打工。多年後衣錦榮歸,變成為實驗室的捐款人,那陣銅臭味隔日仍纏繞不散。

《中國合伙人》的靈感來自於大陸真實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同樣由三人創辦,在新世紀被美國機構控告侵權索償,後在也在美國上市成功。毛尖昨天在香港《蘋果日報》的副刊寫過一下。

對於《中》片,實在沒有太多想談,倒想講些題外話。中國大陸到現在仍是以考試主導教育。或者說,在中國大陸難言教育。任何教育類別的運營都圍着考試走,包括出版,這是教人非常懊惱又痛心的現像,如此風氣,根本不可能對國民的知識學習、個人素養、文化視野提供全面而合理的培訓。前一個月跟一家在內地有名望的機構談合作,對方提起新東方集團,直言假如能跟他們合作便太好了。她一個老同學在新東方旗下某家學校工作,專門負責貴賓客戶,所謂貴賓客戶,就是保證 TOFEL 能過關,考到一定分數,不過課程時間短,上課時間完全配合客戶的需要,課件量身打造,每位承惠 25 萬人民幣。這麼一家學校一年招兩百個學生也賺翻天了,而如此天價補習課程卻始終求過於供。這就是中國。

2 comments:

  1. That bad?
    Well I think it is still acceptable.

    ReplyDelete
  2. 末尾黃曉明那段慷慨陳詞 - 這一段感受我完全同意,反正內地片最後都少不了要歌頌一下祖國現在強大了很多,不再需要仰美國鼻息...etc,但說到底你問內地人(除了特有錢的一群)想不想去美國,十個有九個還是不想待在中國吧

    但我覺得這片不算差,拍攝風格很U.F.O.,令人懷念的電影年代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