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 April 2009

收錯愛情風‧與魔共舞‧一生何求

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片子,過去兩個星期也看了另外三齣電影。

看輕鬆一點的電影,挑了這一齣改編美國同名非小說暢銷書的《收錯愛情風》(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原著還有個副題:The No-Excuses Truth to Understanding Guys。電影跟原著一樣,以很想找到如意郎君,卻經常失望、失落的女性為對象。影片大部份情節也跟題目相似,彷彿要打破種種對愛情的浪漫幻想,指出很多男人只是逢場作戲。然而,演到最後,似乎還是繼續販賣迷夢,追尋愛情的角色幾乎都有歸宿。

這是一部「女人」戲,拿迷情和恨嫁來玩,也算熱鬧,該不會缺乏捧場客。然而,看得仔細一點,就覺得庸俗,不符女性主義,也該不合大男人口味。但是,放開懷抱、拋棄大腦去看此片,當中的群戲交織得不錯,大部份男女演員外表和演技都有點看頭,有親切感。

片中幾個女性同事好友都為求戀和婚嫁問題煩惱,互相關懷。

坦白說,實在受不了不斷求偶、時時等電話、打電話的 Ginnifer Goodwin,儘管最後她實現了平凡灰姑娘的神話。Jennifer Aniston 因同居情郎不願結婚而鬧分手,有點哀傷。「金童玉女」最後卻婚變,Jennifer Connelly 把傷心妻子演得十分傳神。那份執著令人難以承擔,也不難在本地女士身上找到。

Scarlett Johansson 跟有婦之夫發生婚外情,又對癡心男若即若離,她已經成了新一代狐狸精,入形入格。本片監製 Drew Barrymore 也亮相,結上了一段良緣。

幾個新晉男星戲份較少,但表現不俗:Bradley Cooper 是本片的 eye candy(覺得他有點像十多年前的 Ralph Fiennes);貌似梁榮忠Justin Long 則彷彿是「黑馬王子」;Kevin Connolly 活潑生動;近年演出「乏力」的 Ben Affleck 在片中作用不大,但看來精神好了一點,甩掉了一點疲態。

片長逾 120 分鐘,但總算情節豐富,沒有悶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本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並獲多份美國報章選為 2008 年十大最佳電影之一的《與魔共舞》(Waltz With Bashir),是一齣以動畫手法拍攝講述戰爭、含劇情片元素的紀錄片。此片也代表以色列角逐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惜敗於日本的《禮儀師の奏鳴曲》(おくりびと)。

影片內容是曾當兵的導演兼編劇 Ari Folman 的親身經歷:一名友人告訴 Folman 幾年來每天晚上都夢見 26 頭惡狗衝着他狂奔,友人覺得那跟自己的往事有關,然而 Folman 卻對朋友提起的事情毫無記憶。Folman 遂向其他朋友(昔年軍中同袍)作訪談,驚覺這跟 1982 年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的巴勒斯坦人大屠殺事件 (Sabra and Shatila massacre) 有關。一面發掘事實真相,可怕的歷史、記憶就一一浮現,揭露出戰爭的殘酷、冷血。

片名中提及的 Bashir,是指在 1982 年的黎巴嫩總統選舉中獲勝不久便遭炸彈式暗殺身亡的 Bachir Gemayel。這一起暗殺間接導致了貝魯特的 Sabra and Shatila 巴勒斯坦人難民營屠殺事件。

片名源於 Folman 在部隊中的指揮官 Shmuel Frenkel(退役後成了多屆以色列自衛格鬥術全國冠軍)在貝魯特街頭一幅巨型的 Bashir Gemayel 畫像下,拿着輕機槍於敵軍狂撒的彈雨中宛如跳瘋狂的華爾茲般避過攻擊,殺出重圍的一幕。

戰火殺人,而幸存者所受的心理創傷的確是深遠而難以治瘉的創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齣藝術電影,我一直覺得應該在大銀幕上看一次,儘管早把它們的 DVD 都買回來了。

2006 年夏天,看了已故波蘭導演 Krzysztof Kieslowski 的《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2009 年春天,另外兩齣也在本地的電影院上映,我都買了票。一齣是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某專題中選映的名片,另一齣希臘名導 Theo Angelopoulos 的《一生何求》(Mia aioniotita kai mia mera; Μια αιωνιότητα και μια μέρα) 則在剛過去的星期日看了。

《一生何求》的故事說著名詩人兼作家患了重病,在入院治理前一天要把一些事情交代妥當,同時也想為未完的古詩續上圓滿的結尾。然而,最教他措手不及的是在街上遇到了來自阿爾巴尼亞、在希臘街頭當抹車童的「小人蛇」。詩人更設法把孩子從人販子的虎口中救出來。

電影有不少意識流的戲份,對白充滿詩文氣味(撇除少數技術問題,黃愛玲翻譯的中文字幕大致能忠實、練達、優雅地譯出英文版本的內容、精神)。主角問「明天有多長?」,一句「既是一天,又是永恆」把答案得體地活現於中文裏。

這片子也蘊含 Angelopoulos 一貫的電影風格特徵,包抬節奏緩慢、旁白的內容和語氣模糊,還有大量(結構複雜、牽涉不少演員的)長鏡頭。電影的配樂繼續由經常跟 Angelopoulos 合作的 Eleni Karaindrou 負責。

《一生何求》比《兩生花》的故事具體、複雜,但節奏比較慢。喜歡感受各色電影語言的人,該會喜歡這部電影。

5 comments:

  1. 「既是一天,又是永恆」 = l'éternité et un jour.... the french title of the film.

    ReplyDelete
  2. 收錯愛情風
    唔知點解點睇都好似那套真的戀愛了
    當然兩個故意事完全不同
    仲有我覺得張海報設計好差

    ReplyDelete
  3. 慘喇,原來與魔共舞上左兼落左畫
    [:-(]

    ReplyDelete
  4. Vince:
    謝謝!

    jasmine:
    初看也有這種感覺,但 Love Actually 各人物之間的關係寫得比較紮實

    sonus_cat:
    所以無論如何,想看的電影要盡快看。其實,這麼「冷門」的動畫片能在香港少量戲院上映了兩個星期,已經「算係咁」……

    ReplyDelete
  5. 最大問題係,上左畫都唔知......

    0 宣傳.......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