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March 2014

KANO

難不把《KANO》和親日甚至媚日的觀點拉到一起。這是討論這齣片長達 185 分鐘的棒球電影的一個角度,卻不是唯一或者最重要的角度。從影片的選題和調子來看,要把《KANO》打成「製作人想再當天皇子民」的電影,不免有點太抬舉了這部戲。

作為一名電影消費者,《KANO》是好看的,也替台灣高興,片子不僅娛樂性高,奮鬥、掙扎、痛苦、喜樂等情緒都拍得非常到位,場景、道具、服裝、聲效、電腦特效都有不錯的水平,不管是素人演員(完全沒有演戲經驗的新人)還是資深/專業的演員都表現出色,可見選角花了很大的心思。就是電影毫不避嫌,或正面或側面去(用心)緬懷台灣在日治時代的美好生活,在今天看來,卻有點歪打正着,遇上了最合適的時間,讓很多或心理或行動上排斥中國大陸的華人觀眾看完,都會自動對號入座,各自想起本身社會不同的殖民歷史,而去對比今日種種的危險和「機會」,衍生出複雜的政經情結和生活思考。

魏德聖監製編劇、馬志翔導演的《KANO》在台灣賣個滿堂紅,片名是「嘉農」(嘉義農林棒球隊的簡稱)的日語發音,描寫 1931 年日治時代台灣嘉義農林中學棒球隊代表台灣到大阪的甲子園參加日本全國中學棒球大賽的真人真事。嘉農隊由中國人、日本人、原住民組成。最初沒人看好,是一支從沒贏過球的弱旅,籌募經費困難重重。到贏得全台冠軍去日本參賽時,又受當地記者嘲諷。嘉農隊在日本人教練遠藤兵太郎(永瀨正敏飾)的訓練下,贏得台灣全島冠軍進軍甲子園,一直挺進決賽,奪得亞軍。嘉農的球技和拚鬥精神在甲子園征服了全日本的棒球迷,儘管沒有拿下冠軍,大會還是向嘉農隊頒發特別獎「朝日牌」,表揚球隊的表現。

此片拍得像日本片,絕對大部份時間講日語對白,台前幕後有不少日本人參與,可這並不是它遭炮轟媚日的主要原因。《KANO》最令人「看不順眼」的,大概是它只說在日治時期台灣人生活的好,對真實發生的反日、抗日,以及後來日本侵略鄰國的歷史都隻字未提(或者故意淡化)。有名的烏頭山水庫和嘉南大圳工程無疑惠及不少台灣農民,但為了製造更佳的戲劇效果,編導在時間和地點上故意調整了一下,將嘉農和嘉南大圳拉到一起了。

這電影的主旨是要真誠對待人生的夢想,不是吹捧台灣由日本人管治有多好,架上政治眼鏡去審視《KANO》並不公平,只是電影在這個時候上映,剛好碰上社會氣候和民眾思潮改變,很多人都「不想當中國人」,於是有些人由此變得認同殖民地時期的統治者。

如果說《KANO》是魏德聖「台日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海角七號》(觀後感)和《賽德克‧巴萊》說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懷舊和抵抗,《KANO》則把焦點放在台灣的人怎麼看待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和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

《KANO》是拍得不錯的,尤其是聲效和剪接,最明顯的是多場棒球比賽,打擊、上壘、奔跑等聲聲入耳,加上採用不同的剪接方式,讓觀眾更加瞭解比賽的過程和規則,增加了觀影的趣味,看得更投入。首次當導演的馬志翔表現不錯,調度恰如其分。

演員也是重要的一環。從前對於男主角永瀨正敏,只知道他拍電影不拘一格,跟淺野忠信或近年冒起的小田切讓一樣,也會演一些古怪的角色。還有,他就是演員兼歌手小泉今日子的前夫,兩人離婚後仍合作拍過電影。他是魏德聖心目中演遠藤教練的首選,但最初沒有答應。在《KANO》,永瀨正敏表現老練,很有大將之風。飾演嘉農棒球隊隊員的都是沒有演戲經驗的新演員,卻人人都率真自然,不僅因為本來是打棒球所以打得似模似樣,連文戲也演得不錯,像演吳明捷的曹佑寧,氣質好,演出也討好。

這幾年,台灣本土電影復興,賣座佳,也多談歷史和身份。香港也有本土電影,但整體的質量不穩定,希望能多加把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