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8 November 2014

HKAFF 2014:絕望的希望

後一場亞洲電影節看的戲是 Yılmaz Güney 自編、自導、自演的《絕望的希望》(Umut)。他坐牢時隔空指揮工作夥伴執導的《自由之路》(觀後感)是土耳其歷史上首齣贏得康城影展大獎的電影。這齣 1970 年的黑白電影以現實主義的筆觸呈現當時伊斯坦布爾社會最底層人民的苦況,還有社會上貧富懸殊等的生活型態,因此電影一度被禁。後來一個拷貝給偷運出境在康城影展上放映,當局才「收回承命」,允許影片在國內公映,贏得不少獎項,包括讓 Yılmaz Güney 當上了影帝。

電影節的節目表說,《絕望的希望》是「土耳其電影史上的里程碑,被譽為土耳其史上其中一部最出色的作品」。從拍攝手法上來說,部份情節有點接近紀錄片,紀實風格明顯。有份演出的多不是職業演員,場景都是真實的,不用搭建的,務求讓觀眾看到當時社會上最真實的一面。此外,故事採取開放式結局,彷彿要告訴觀眾,未來充滿變數。

《絕》片的故事描述馬車伕(Yılmaz Güney 飾)一家八口,生活捉襟見肘。他目不識丁,但有點傲氣,最愛買彩票,希望發達。車伕用兩匹馬拉車,但其中一匹馬被有錢人的汽車撞死了。車伕本來已經債台高築,缺了一匹馬不能開工,全家更是陷於生活不繼的邊緣。他向有錢人討回賠償不果,變賣家當也維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多久。在損友的慫恿之下,二人先嘗試打劫,但失手,之後又想到找師傅幫助他們尋找寶藏……

男主角一家的生活陷於絕境,明知道自己的收入不足以讓一家餬口,他還是一心當馬車伕。連生財工具都給毀了,他不是去想務實的對策,而是將希望投放於運氣(彩票)和超自然力量(神仙寶藏)之上。儘管電影沒有對男主角和他家人未來的生活有什麼具體的描述,但觀眾看完電影,大概心裏有數。

Yılmaz Güney 飾演馬車伕,表現投入,真的像一個本性善良但頭腦簡單的老粗,其實單憑外型,他可以舒適地當帥氣小生去。其他的演員,不管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大都表現稱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